首届江苏湖北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首届江苏湖北范文

第三届湖北书法艺术节首届湖北书法小品展在汉举行

正值第三届湖北书法艺术节之际,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省书画研究会、江汉大学于2014年11月2日联合举办的“首届湖北书法小品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据悉,这是我省首次以“书法小品”的形式为主题举办的大型书法展览。这一展览引起了广大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和关注,共收到了来自省内外湖北籍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的作品1500余幅,投稿作者1100多人,其中省外湖北藉的作者300余人。经过组织专家评选,评出获奖作品9件,参展作品(含特邀)164件,入选作品127件。许多作者对书法小品创作的形式要求和内容选择都做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索,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形式感很强的作品。

湖北省和武汉市老领导韩南鹏、杨斌庆、李岩、张代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省文联副主席罗丹青,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徐本

一、胡文昌、葛昌永、张天弓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到11月8日结束。

第二篇:湖北省首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

附件2:

湖北省首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

主任委员:陈安丽

副主任委员:黄

委员:杨

秘书长:杨

常务副秘书长:方正平(兼)

副秘书长:姜贵君(兼)

组委会成员名单省教育厅厅长俭省教育厅副厅长跃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何爱军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 涂桂辛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 张维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 孙望安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处长 邴俊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主任 方正平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姜贵君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跃(兼)— 1 —

第三篇:首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附件2

首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一、大赛主题、宗旨

大赛主题:创新重在实践、创新成就未来。

大赛宗旨:培养广大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创新制作成果,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二、参赛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在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为中职组,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为高职组。

三、参赛作品要求

围绕生活的技术、身边的技术、生产的技术,由学生本人独立(合作)构思、设计、制作完成,或在老师指导下的发明与技术创新的作品。

参赛的发明与技术创新作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有关规定。可以是:

1、原始创新的作品;

2、对现有技术、产品进行新组合的集成创新作品;

3、对已有技术、产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的作品。

不予参赛的作品:

1、药品和食品;在研制和使用的过程中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作品;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作品;

2、仅有发明创新意图但尚未形成发明实体的作品;已由他人发明并已申

报专利的作品;

3、电脑教学软件(课件)暂不列入大赛。

四、申报程序

参赛作品需填写申报表、提供所需附件二份(包括原理图、构造图等),作品要具体化、产品化——即提供作品实物。

参赛作品由各市组委会统一向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送交。各市参赛名额分配见附表。各市在报送参赛作品前,须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和初评,申报表“资格确认”栏目中无单位领导签字和盖章的不予报名参赛。

申报时间: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于10月31日前报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2006年11月下旬举办大赛作品成果展示大会(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邀请有关学科专家,现场评选。

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报名费。

五、评选

本次大赛评选分初评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五年制高职1—3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评选,4—5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评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中级部学生参加中职组评选,高级部学生参加高职组评选。

评选依照“三自”和“三性”原则进行:

“三自”:①选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和发现;②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部分是学生本人构思(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设计和研究完成的;③作品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完成。

“三性”:①科学性:选题与成果具有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合理,发明与创新过程的科学性;②先进性:作品的新颖程度(指发明或创新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和使用过)、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

的先进性;③实用性:指发明或创新的作品可以转化为产品,有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参赛作品相关技术均不得向评委保密,必须按照申报要求向评选委员会提交全部必要的资料。参赛作品如已使用别人的已经注册的知识产权的部分,在申报时应予以说明出处。参赛作品的技术成果受到法律保护。大赛组委会负有对外保密责任。

六、表彰

作品奖:按照中职和高职比赛组别,分设发明和创新作品特别奖、一二三等奖、专项奖和指导老师荣誉奖。

优秀组织奖:对参加大赛的优秀学校和各市(县)组织单位进行表彰。表彰条件依据组织参赛的规模、送审作品质量及申报时间、申报材料是否规范等情况评定。

省大赛组委会还将挑选部分优秀项目(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全国发明博览会”。

获奖学生的获奖成绩计入学生在校的成绩(学分),指导老师的工作计入本人工作量,学校应予以奖励。

第四篇:江苏省云计算技术论坛专家委员会成立暨首届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会议

首届江苏省云计算论坛

暨论坛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

一、 论坛背景

无论是2010年还是2011年,云计算都被评为十大战略技术之首。Google云计算平台规模已经超过200多万台计算机,其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万家。今年微软公司将有90%的研发投入用于云计算,华为公司将有70%的研发投入用于云计算,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和电信企业都在向云计算进军,云计算技术同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领域。

云计算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同月,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0]2480号),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全国各地的云计算研发和应用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为了推动云计算技术在江苏省的发展,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定于2011年6月25日举办首届江苏省云计算论坛,论坛开幕式上将成立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会。以后每年由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会主持,举办一届江苏省云计算论坛。该论坛将面向江苏省的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汇聚“产学研用”智力资源,搭建云计算技术交流平台,以提升研究水平、推动应用普及。 欢迎江苏省拥有高级职称或有突出成绩的相关领域专家申请成为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欢迎江苏省各地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申请成为江苏省云计算论坛成员单位,欢迎全国各地其他人员申请免费参加首届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会议。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江苏省计算机学会、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会(筹)

赞助单位:IBM

协办单位:江苏省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微型电脑应用协会 支撑网站:中国云计算 (http://。

(1) 申请成为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请填写表

1条件限制:工作单位位于江苏省内,拥有高级职称或有突出成绩,承诺将出席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会议的相关领域专家。将根据人数限制进行遴选。

填写此表的专家不需要填写其他表格。

所有被聘为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的代表将获赠刘鹏教授主编《云计算》教材第二版。该书第一版为国内销量第一的云计算书籍。第二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350页。

(2)申请成为江苏省云计算论坛成员单位,请填写表

2条件限制:江苏省各地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与云计算相关的业务 为弄清参会人数,单位成员的个人参会也需填写表3(或表1)

(3)申请免费参加首届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会议,请填写表3 条件限制:无,但将视会议规模和报名情况进行适当限制

表1参加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会申请表

表2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会员单位申请表

表3个人免费参加首届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会议申请表

第五篇: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湖北省残疾.

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调研报告

(2009年4月10日) 中国残联“两建办”调研组

2009年3月15日-19日,中国残联副理事长、中国残联“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程凯带队对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研,调研组考察了苏北、苏中、苏南5个城市两个体系建设情况,听取有关政府部门、残联、残疾人的意见和建议,考察了各种类型的服务设施。中国残联“两个体系”建设办公室全体成员和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姚远教授、杨立雄教授参加了调研。

江苏省政府在2006年批准的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保障”和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的目标。按照2008年中央7号文件关于“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的要求,江苏省进一步探索和推进这项工作。通过几年努力,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江苏省两个体系建设起步早,注重研究和规划,注重在有利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方面下工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江苏省两个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制度化社会保障逐步取代临时的非制度化的救济式保障是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在社会救助方面,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救助模式从单一化的生存救助逐渐发展为多元化救助模式, 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施保”。2004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将残疾人低保标准提高10%-20%,2006年省政府下发文件对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单独全额发放低保金,2007年省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残联等部门联合出台对全省低保对象以外的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生活救助金的政策。近年来,江苏省共有10.1万名贫困残疾人被纳入低保,7.57万人享受低保标准生活救助金。江苏省还加大对残疾人草危房的改造力度,形成了“有一改一”的机制。

在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 规定用工单位对新招(录)用的残疾职工必须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录用手续, 办理社会保险, 要求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从减免税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 补贴困难残疾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帮助个体创业、灵活就业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积极帮助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部分地区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给予补贴。农村残疾人的新农合参保率已达98%以上。苏南各市还积极推行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苏州和无锡部分地区根据重度残疾人的家庭收入状况发放重残护理补贴。从2009年开始江苏省政府向特殊困难残疾人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向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将全面建设普惠加特惠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专项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低保救助政策。重点解决无法正常就业、无法组建家庭、依靠父母供养生活的成年残疾人,解决因与父母捆绑计算收入而不能纳入低保的现实问题,协调民政等部门将其单独认定为低保救助对象。

二是全面实施贫困残疾人保险补贴制度。对自谋职业残疾人、低保残疾人、失业残疾人和无业重度残疾人等对象给予社会保险缴费补贴。积极倡导各类商业保险机构增设针对残疾人和其监护人的各种意外伤害、伤残、事故风险的专项险种。

三是加快推行向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制度。目前已争取省财政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各地的补助,计划选择20个区(县、市)进行居家安养服务工作试点,并针对居家安养和在机构日托、全托的贫困残疾人制定具体补贴标准。

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对贫困残疾人的福利补贴政策。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逐步制定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从基本生活到交通、通讯、娱乐、文化消费的减免补助福利制度,让贫困残疾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江苏省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信息化等六大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对残疾人服务、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推进,切实加强指导和规划,大力加强服务机构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稳步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康复服务方面:江苏省提出了2012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在制度建设方面,全面实施6岁以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免费为5199名贫困家庭残疾儿童进入康复机构培训。推进 “白内障无障碍省” 创建工作,建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长效机制。重点康复工程方面,结合彩票公益金项目任务,大力推进以助视、助行、助听和精神病人免费给药的“三助一给”康复救助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江苏重视加快推进康复设施建设和整合社会康复服务资源,制定了各类机构建设规模、专业人员配比等方面的指导意见,通过创建示范机构加强规范指导,并重点支持县级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全省现有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328个,2009年底将全面完成县级康复中心建设。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

2教育:江苏在全国率先对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苏州、无锡、泰州市则延伸至高中阶段。鼓励各地对残疾幼儿学前康复教育给予补助,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给予奖励和补助学费、生活费等政策。通过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特教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等院校合作办学,积极推进残疾人中高等教育发展,提升教育层次和质量。目前,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09所,在校的盲、聋、智障学生4万多人。

3就业、扶贫:江苏省修订出台了《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法规政策,形成比较完整的地方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体系;就业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建立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116个,均有固定场所,专职人员,健全的工作制度,齐全的设备实施。南京等地还将按比例就业管理服务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专本科率达100%,持有《职业介绍经理人证书》等相关资格证书。采取开发公益和专营岗位,购买商铺、贷款贴息、建立创业示范基地、设立创业扶助基金等手段,鼓励残疾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积极推动苏北地区农村残疾人到苏南及沿海省、市转移就业。省政府将每年对1万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1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扶持农村1万名残疾人脱贫致富,全面推进残疾人就业和扶贫工作。3年来,集中安排3.61万名残疾人就业;按比例安排2.03万名残疾人就业,征收就业保障金18.6亿元;扶持1.3万名残疾人自主创业,盲人按摩就业1500余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4.4%,有序推动苏北地区农村残疾人到苏南转移就业2.25万人。

4托养服务

江苏省于2006年率先启动托养工作,研究形成了托养服务建设的指导方针、工作思路,逐步明确了服务对象、内容和机构建设等问题,确定了试点地区,制定出台《省级残疾人庇护安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省级残疾人庇护安养示范机构考评办法》,将庇护安养机构建设列入就业保障金支出范围,建立公办机构为主导,非公办机构为主体,市场推动,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常州把庇护安养机构建设列入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必建项目,已实现每个区都建有一所示范机构;南京市推出了建邺区方舟、鼓楼区博爱、爱德慈佑院、玄武区万家帮希望庇护所等一批民办机构;常熟市残疾人庇护所与企业联办,开发庇护性就业岗位,实现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得到税收优惠的“双赢”局面;苏州、无锡等地推出“善爱之家”等品牌建设模式,推动统一标识、连锁经营。苏州所属沧浪区建立的“居家乐”211服务系统有效的支持残疾人居家服务、日间照料和寄宿托养机构的工作开展。3年来,江苏省已建成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托养(含原已建成的工农疗机构)300多个,服务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5000多人。经省残联检查验收的省级示范机构达到84家,服务人数占托养总数的1/3强。

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将全力推进以康复和托养机构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各类公共资源,逐步实现每个市、县达到有残疾人康复、托养、扶贫基地、就业服务和文体活动等设施等“五有”目标,形成能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的服务体系,使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与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江苏省紧紧围绕着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经验:

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内容和范围的确定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对于江苏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在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并没有面面俱到,无所不包,而是按照残疾人需求,分清轻重缓急,把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和就业、康复、教育、托养服务、居家服务等残疾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点,提倡建设小型分散的社区型机构,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一点,对于在全国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需求的增长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经济发达省份是这样,经济欠发达省份更是如此。因此,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不能面面俱到,要以保障残疾人的生活保障为重点,随着社会财力的增长,逐步扩大残疾人保障和服务的内容。当然,保障重点不等于没有一个相对明晰的目标。从这次调研的宿迁、扬州、常州等地的情况来看,具体的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应该把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近期和中期目标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

二是“两个体系”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江苏各地区、各县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苏南经济发达,苏中次之、苏北为欠发达地区。因此,江苏各地在探索和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并没有采取统一的模式, 比如在残疾人托养机构、聋儿语言训练、残疾人康复、假肢安装等设施建设中,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更注重分类化、专业化、不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搞大型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而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则倾向于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省财政在资金的投入上也是区别对待,经济发达的地区由当地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由省给予补贴。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即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要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特别是在托养机构、聋儿康复、就业培训等设施的建设中,避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要充分整合资源,从而使人力、物力的效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二是建立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区域内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经费保障问题,应该是各省在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没有有力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起在本省范围内保障水平相当、残疾人普遍受益、人人享有所需要的基本服务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三是建设“两个体系”必须运用两种手段、挖掘两种资源。江苏省在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一方面,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残疾人生活保障、残疾人康复、聋儿语训、残疾人辅助器具配置等服务项目上,坚持政府投入为主;而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托养机构等残疾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上,则充分利用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比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 运用了“公办公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三种方式。这样的运作方式,使广大残疾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同时,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吸收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服务。但是,在引入市场手段和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其一,产权归属。比如,由个体企业投资兴建的残疾人服务设施,虽然政府在建设之初没有直接的资金投入,但土地是国有的,后期运作中,政府通过残联给予了“公助”。如果产生产权纠纷,怎么界定?江苏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其二,是“民办公助”的问题。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起来并投入使用之后,政府通过残联给予这些民办机构补贴,对于这些机构的正常运行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些钱(或许是就业保障金)补贴到哪里?是残疾人?还是机构?补贴多少?有没有标准和程序?其三,从江苏省来看,“公办公管”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人员编制,建一个机构,就需要增加工作人员,但控制人员编制是硬性要求。江苏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安排少数有编制的人员为管理人员,其他技术和服务人员采用聘用制。这样,虽然解决了人员紧缺的矛盾,但也存在着对聘用人员重使用轻培养甚至有不交养老、医疗保险等现象。应该建立起一套残疾人服务机构中聘用人员的培养、使用制度、落实待遇,以增强其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江苏省遇到的问题,全国在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都会遇到。

四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必须坚持普惠基础上的特惠。不论是经济发达的常州、苏州、无锡,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宿迁、盐城,在把贫困残疾人低保纳入当地低保政策范围的同时,对残疾人的保障标准普遍提高10%至20%,并且对重度残疾人实行了全额保障。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廉租房政策等方面,也都体现了对残疾人特殊的照顾。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得到兼顾。但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政策是针对穷人的政策,保障对象享受待遇的依据是家庭生计,如果家庭的人均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其差额由社会保障资金补足,而不以身份作为补贴的依据。同时,提高补贴标准的做法与现实的行政法规和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不尽符合。一个没有法律法规支撑的优惠政策很难得到完全彻底的贯彻。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残疾人给予特惠的理论依据是因为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因为这些特殊需求导致了残疾人必要的生存支出增加,所以,必须由“特惠”给予补偿。问题是无法明确界定哪些残疾人有什么样的特殊需求,满足这些特殊需求需要增加多少支出。这就使得在一般低保对象享受低保标准的基础上给残疾人提高10%至20%的幅度的政策显得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调研中,有关专家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在一般的社会保障政策之外建立对特殊人员的补充保障政策,比如建立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制度、养老补贴制度等等。专家给出的建议无疑是解决残疾人“特惠”问题的出路,但是,因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中国残疾人群体数量的庞大,使得专家给出的出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即使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建立起对残疾人的专项补贴制度,那也是针对贫困残疾人的,而不会是针对所有残疾人的,起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这样的专项补贴制度尚需时日。在目前情况下,像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在现有的适当提高对残疾人的保障标准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残疾人专项补贴制度的路子,为全国提供经验。

五是“两个体系”的政策制定必须以不同类别的残疾人的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如对残疾人的生活服务,江苏省在全力推进残疾人托养机构的建设,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同时,通过建立服务信息平台、政府购买服务、为残疾人发放服务券等方式,把集中供养和居家服务结合起来,即兼顾了不同类别残疾人的需求,又整合了社会资源,还照顾到了中国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应该说,在中国这么一个残疾人口大国,走残疾人集中供养的路子不是最佳的选择,而应该是集中供养和居家服务相结合的路子。与此相关联的自然是居家服务。从江苏省的情况来看,居家服务和居家养老(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残疾人提供的满足残疾人生活需求)只是在城市社区实行,而在残疾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因缺少服务组织和专业机构,这种服务形式还不多,更谈不上制度层面。从长远来说,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既定政策,在农村建立针对残疾人的居家服务制度,对于增强财政投入效益、满足更多残疾人的生活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像江苏省这样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把服务的重点(包括政策、资金、人力等)向农村倾斜。在其他地区也一样,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残疾人利益的影响。

六是必须大力培植慈善资源。江苏省是民营企业发达地区,一些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家投资残疾人托养、康复、就业培训等机构的建设,江苏省已经开始注重民间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为吸引和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用于残疾人服务设施,应该在税收、土地、收益分配上有更明确的规定,同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这种慈善义举。

在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江苏省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有些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但江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毕竟是全国好多地方不能比的,建立起适合中、东、西部不同地区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江苏的经验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各地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也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

上一篇:社会心理学上范文下一篇:上海市财政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