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成果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主要学术成果范文

团支部开展的主要活动及成果

**公司团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团共建创先争优,紧密围绕省交通集团和省汽运集团团委的工作思路,加强支部组织建设,引导、服务团员青年,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发挥基层组织核心作用,凝聚培育青年人才。

以“支部共建,优势互补”为工作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使工作更具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一是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树立青年学习的典型。三是充分利用板报、简报、网站,搞好宣传阵地。四是认真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加强团内基础工作建设。团支部向党组织推荐2名优秀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派送党校进行学习培训。

三、深化文明岗位创建工作,展现时代青年风采。

1、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一是认真总结分析“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开展品牌规范学习培训、市场宣传调查、岗位能手、“微笑服务之星、星级部门/班组”评选、文明服务月等活动。二是兄弟单位进行“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交流活动,推进共青团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2、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活动中通过立足女职工队伍建设,从思想、制度和管理上入手,培养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女工队伍,树立了良好的“窗口”文明形象,推动公司两个文明建设。

- 1

第二篇:杨兴坤学术成果

杨兴坤简介:(1975-),男,管理学博士,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建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建筑大学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系副主任,民政部紧急救援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全国网络舆情考试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网络舆情分析师、网络舆情管理师培训专家,北京建筑大学招标采购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秘书。

主要研究领域:公共危机管理与工程危机管理、网络舆情管理、公共管理理论与改革、行政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紧急救援。

著有公共管理前沿研究系列:《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研究》、《大部制:雏形、发展与完善》、《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工程危机管理系列:《工程事故治理与工程危机管理》、《中国安全生产现状与管理策略》等。

近年来在《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中国行政管理》、《领导科学》、《探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天津行政学院学报》、《交通企业管理》、《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参与行政改革、危机管理、机构改革等十余项省部级重大课题。

主讲培训课程:

舆情引导(全国网络舆情考试管理中心)、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浙江海盐等地)、突发事件处置(北京市朝阳区)、公共管理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紧急救援(民政部、沈阳、昆明、佛山等地)

电子邮件:yxk200888@163.com 联系电话:13717712518

一、科研课题 主持课题

我国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8XNG007)

北京市突发事件舆情研判与应对策略研究(北京市教委课题5万元, SM201410016002); 建筑工程危机管理研究(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万,101102406);

鄂尔多斯市城市危机管理评估与预警(鄂尔多斯市政府委托课题,5万元);

1 北京市乡镇街道80后处级干部培养使用路径分析(北京市委组织部委托课题,2万元); 北京市民防局宣传教育基地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市民防局委托课题,10万元); 北京建筑大学学科建设项目(2013,3万元);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012,1.5万元); 到校经费合计28.5万元。 参与课题

科技部国家软科学项目——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10GXS1B0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1&ZD032); 教育部国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公共危机安全管理系统研究(03JZD0021); 水利部2011年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研究(水政研2011-6)。

二、学术论文

2011年以前学术论文

1.从公共管理反思“12·23”井喷事故,党政论坛,2004年4月(核心) 2.城市应急管理的能力评估,中国减灾,2010年6月

3.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与教训——以H1N1甲型流感为例,重庆行政,2010年4月

4.反思雨雪冰冻灾害,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月

5.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核心、CSSCI) 6.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困扰,党政论坛,2004年5月(核心)

7.我国转型时期行政精神的塑造,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3月

8.北京市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研究——来自北京市755份问卷调查,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1月(核心)

9.借鉴现代公司治理模式,构建大部制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福建论坛,2010年1月(核心、CSSCI)

10.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十大嬗变,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月(核心、CSSCI) 11.英国行政伦理建设及其启示,重庆行政,2009年10月

12.大部制建设中的十大误区与问题,探索,2009年6月(核心、CSSCI) 13.行政伦理建设:来自日本的经验,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6月

14.加拿大行政伦理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行政论坛,2009年5月(核心、CSSCI) 15.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综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4月

16.论我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特点、困境与经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4月 17.建立有机统一的政府:大部制问题研究,探索,2008年8月(核心、CSSCI) 18.论大部制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5月(核心) 2011年以来学术论文

危机管理方面的论文

19.谈紧急救援的职业定位与职业意识,中国安全生产,2011年12月 20.构建有机统一的危机管理体制,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1年3月

21.民间借贷风险与治理——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特区经济,2012年12月(核心) 22.强暴雨中的公共管理行为:反思与批判,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12月 23.建筑工程事故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安全生产,2012年10月

24.我国危机管理体制缺陷与完善策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9月(核心) 25.铁路交通事故防治策略与建议,交通企业管理,2013年12月(核心)

2 26.北京市安全生产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12月(核心)

27.航空事故紧急救援与预防策略,交通企业管理,2013年10月(核心) 28.水上交通事故管理策略与建议,交通企业管理,2013年8月(核心) 29.建筑工程危机管理研究综述,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3月

31.重庆市安全生产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7月 32.甘肃省安全生产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7月 33.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与防治策略,华东公路,2014年6月(核心) 34.泥石流灾害的工程预防措施,中国水利,2014年5月(核心)

舆情与舆情危机方面的论文

35.政府舆情应对工作十大误区,党政论坛,2013年5月(核心) 36.政府舆情应对工作十大原则,改革与开放,2014年4月 37.舆情引导十大策略方法,党政论坛,2014年12月(核心) 38.舆情引导的技巧与方法,电子政务,2014年12月(CSSCI)

39.网络谣言的产生与舆情引导,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3月(核心,CSSCI) 40.虚拟社会的舆情风险防治,中国行政管理,2015.4(核心、CSSCI)

反腐败方面的论文

41.我国省部级领导干部腐败的现状与趋势,领导科学,2013年12月(核心) 42.省部级高官腐败的现状及其防治策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3月(核心、CSSCI)

43.中国省部级官员腐败的现状、趋势与治理(1986-2014),东方早报,2014-09-09(各大媒体转载)

44.79名国企高管腐败解析,东方早报,2014-10-28(各大媒体转载) 45. 2014年中国反腐观察之二|画“虎”,澎湃新闻网,2014-12-31 46.高校领导干部腐败现状及治理策略,东方早报,2015-04-07 47. 2015年一季度反腐形势总结,东方早报,2015-04-28 48.2015年二季度反腐形势总结,东方早报,2015-07-14

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5年1月14日《2015反腐,今年准备怎么干?》采访4分钟左右。(各大媒体转载)

《28年 164位省部官员被查处》2014年6月11《法制晚报》采访报道,《中山日报》、《半岛晨报》、《大连晚报》、《新安晚报》、《老年生活报》、《郑州晚报》等报纸转载。

49.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5月(核心、CSSCI) 50.基层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调查,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5月(核心、CSSCI) 51.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12月 52.基层年轻干部培养策略与建议,领导科学,2012年11月(核心)

53.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十大策略建议,领导科学,2012年7月(核心) 54.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Satisfaction of Civil Servants in Beijing, China,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2013年12月(核心、SCI)

55.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研究——以H市为例,探索,2012年6月(核心、CSSCI) 56.年轻干部选任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领导科学,2013年11月(核心) 57.设立医院管理局的六大困境,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3月(核心)

3 58.论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2月 59.北京市地铁票价改革策略与建议,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年5月

60.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内含的几个干部选任趋向,领导科学,2014年3月(核心)

61.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方向选择与战略重点,青年与社会,2014年2月 62.日本防治地震的经验与启示,国际地震动态,2015.2(CSSCI) 63.石油天然气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策略,石油工程建设,2015.1 64.我国安全生产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基于2000年—2013年上半年的数据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核心)

65.Does Informal Participation Increase Job Satisfaction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A Study on Civil Servants in Beijing,China.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2015.4(SCI)

三、学术专著

公共管理前沿研究系列: 《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9); 《大部制:雏形、发展与完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2);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8); 危机管理系列:

《工程事故治理与工程危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 《中国安全生产现状与管理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6) 《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6),共计138万字。

第三篇:标志性学术成果100个字描述范例

范例1. 首次提出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消除接地过渡电阻选线新方法,被上海思源电气应用并在全国推广,近五年销售额达5亿元。省科委鉴定“该关键技术解决了几十年来消弧线圈应用中无法准确选线的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范例2. 运用跨学科方法,首次提出“宗族风土论”范式,阐明当代"宗族"与近世宗族的结构性差别及文化性联系,学理上揭示了宗族与传统政治文化的亲和关系,当代对策上也提出新见解。外文成果已有海外多学科书评等6篇。

范例3. 根据多天线多用户通信系统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用酉矩阵做扩频码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采用这种新的酉矩阵扩频技术后,可以在不增加任何频谱资源的条件下把数据传输速率提高3到4倍,结果在IEEE Trans.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

第四篇:学术研讨会成果摘要

学术研讨会成果摘要

第五届东南亚华人文化与华文文学研讨会成果摘要

第五届东南亚华人文化与华文文学研讨会于2OO2年4月13-17日在厦门大学召开。第五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是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与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与会的海内外学者、专家共100余人,大会收到论文140多篇。会议围绕着东南亚华文文学及其研究以及菲华文学的历程和特点等问题展开讨论,意在对东南亚华文文学进行回顾与展望,充分认识东南亚文文学的当代使命。会议对学术界近年来出现的包括东南亚华文文学在内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不同评价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来自海外的几位华文文学研究者在国内报刊上著文指出,多年来由于研究活动的基础观念是“语种的华文文学”,而它又绕过了对其本质属性的考问,强调了“语言学的表象”,因而他们认为历时二十多年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繁荣景象是一种量的积累,而在具有普遍性学术理念的营造上并无重要意义”,华文文学研究陷入困境,因之他们提出一种全新的观念——“文化的华文文学”,认为这是强调对研究客体的尊重,“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

针对以上的看法,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把“语种的华文文学”同“文化的华文文学”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因为后者离不开前者,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再说把“语种华文文学”说成是“被灌入民族主义的文化因素”显然不合实际,应充分看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将逐步成为世界性的一种通行语言,这是中国本土综合国力和海外华人成就的体现,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无关。再次,与会代表不同意对八十年代以来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绩采取轻易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批评显然是片面的,大量研究成果的存在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同时,研究方法既要一元论又要多样化,怎么可以独尊一已之法,否定他人已有成果?!

关于包括东南亚华文文学在内的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是会议的热点之一。有些人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根在中国大陆,是属于中华文化的,由于双方隔绝甚久,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处于“断奶”状态,正在逐步走向自立,与中华文化脱钩。与会不少代表对于这种看法不敢苟同。新加坡华人作家李龙在他的论文《新华文学与母体文学的脐带关系》一文中说,虽然在国家认同上,我们与祖籍国是两个国度,我们当然对居住国有归属感,必须对我们出生的国家,成长的国家认同、效忠。但是,我们在文化上与中华文化的脐带关系、牵连关系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根性。在用同一种文字、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性进行文学创作时,尤其新华文学在走向世界华文领域时,继承母体文化遗产是没有所谓断奶的,文化脐带也断不了,否则,只能是裹着糖衣的怪胎罢了。福建师大袁勇麟教授在《东南亚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中从汉语散文方面论述东南亚华文散文是“中华文化的延伸与发展”,她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又有异国他乡的文化特征。

如何评价东南亚华文文学是研讨会关注的一大问题。许多论文或与中国文学、或与欧美华文文学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南昌大学陈公仲教授、张俏静副教授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浅见》就是其中一篇,该文认为

(一)东南亚华文文学经历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从“侨民文学”向“移民文学”的转变。

(二)以华夏为底色,以南洋的自然人文景观为调色的独特风韵是东南亚的文化特征。

(三)思想内容上具有华族深厚的历史感和传统儒家精神。

(四)不同于欧美华文作家的学者化、学院化,东南亚作家大都是亦文亦商的业余作者,即所谓儒商。

(五)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主导。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评价,还可以有其他角度。有的论文提出把东南亚诸国的华文文学放在该国的文学格局中加以比较,才能衡量其地位,考察其特色。这是深化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已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与重视。

如何理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内涵,与会者也积极探讨。有的论文提出必须从分清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入手。亚华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邵建寅教授在《社会变革与菲律宾华人文学》一文中指出华文文学是应用中国语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作者不一定限于中国人,以文为主;华人文学则是华人或华裔应用中国语文或其他国语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人为主。他认为菲律宾华人文学,则在萌芽状态,将来开花结果有赖有心人的共同努力。菲华诗人云鹤在《菲律宾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也有类似的看法,然而又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菲华文学的定义,应从狭义的“菲律宾华人以华文创作的文学作品”扩伸到广义的“菲律宾的华人作家,以任何一种文字表达,反映菲律宾华人的文学作品”。这些主张,意在把东南亚华文文学内涵扩大,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创作反映华人心态作品的队伍。

关于撰写东南亚华文文学史的创新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松年副教授指出必须打破现有东南亚华文文学史的模式,探索新的写法。厦门大学庄钟庆教授同他的同道正在撰写《东南亚华文文学史》,他在《东南亚华文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提出写好东南亚华文文学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特征、历史分期、主潮及代表作家作品等。他主持撰写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史》意在打破作品+作家的框架,探索以文学史为线索编写文学史。该书已写出初稿,正在修改中。

东南亚华文文学在上世纪一百年间曾贡献出无数华章,未来的前景如何,这也是与会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黄侯兴教授的论文指出:即使在全球化的大趋势面前,世界文化也决不会全是“可口可乐的殖民文化”。注重反映自己民族的文化心理与地方色彩,仍是东南亚华文文学应坚持的方向,以更鲜活的民族精神与民族风格去永葆艺术青春。他反对建立以美国为轴心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模式,认为把文学艺术的世界性也纳入其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李岫教授指出:今天,面临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局面,如何抛开西方学者的后殖民语境和文化本土中心主义观点,将东南亚华文文学纳入人类文化的总体走向,准确挖掘她的实质,继承并发扬她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学者和世界华文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展望东南亚华文文学前景时,与会一些代表提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是同华文教育分不开的。虽然目前东南亚华文教育形势从总体上说是好的,然而由于在相当长时期内华文教育衰落,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影响,文艺人才的培养是个突出问题。面对东南亚华文学发展的困境,不少与会代表提出:既要看到严竣的一面,又看到有利的一面。新加坡儒商周颖南在《新世纪·新希望》中展望了21世纪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前景,他认为随着世界跨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创新局面,对东南亚华语教育、华文普及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华文文学必能在现有基础上再攀新高峰。他联系印尼华文文学的发展与波折的实情,指出华文文学事业仍然任重道远,并坚信21世纪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前景,必定无限光明。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繁荣与发展,需要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良好环境,也需要各方面的协力支持。与会代表赞赏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等长期以来支持出版或发表有关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品及研究论著,对推动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台湾中山大学余光中教授对包括菲华文学在内的东南亚华文文学非常关注,他在讲话中重申东南亚华文文学的重要性,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香港作家王一桃也表示要为介绍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出新的贡献。东南亚许多华文文学团体的负责人如马华作协会长云里风、泰华新诗学会副会长岭南人等都表示希望共同合作,推动东南亚华文文学及其研究的发展。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骆明在题为《我们能共同为世界华文文学做些什么?》一文中呼吁:希望世界华文作家,为世界华文文学的著作添砖加瓦,使世界华文文坛百花齐放、百花争艳。

这次会议除了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外,还有许多新的进展。以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来说,李国正教授等著的《东南亚华文文学语言研究》一书,系统地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语言总体特征并分别对东南亚诸国的文学语言特点进行探讨,这类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实属少见。还有厦门大学林丹娅教授的《东南亚华文生态中女性写作》、厦门大学杨怡副教授的《闽南与东南亚的文学渊源》、厦门大学苏琼博士的《东南亚华文戏剧:另样的意义》、香港作家吴应厦的《香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中介站》等都有新意。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聂震宁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品在我国的出版及其意义》一文反响很好,他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品在中国大陆出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1979—1989年为第一个时期,称为繁荣时期,出版活动反映文学界借鉴和研究的需要。第二时期(1990—2000)即市场化时期。他提出今后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家与我国大陆出版人应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走出20世纪80年代,需要在90年代的基础上有一个更为理性和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为中华文化的建设、为人类文学事业的繁荣,做出我们共同的贡献。

东南亚国别研究方面,也有新的开拓。杨怡的《杜埃与菲华抗战文学》、厦门大学郑楚副教授的《五十年代与<商报>小说》,都是针对有关菲华文学论述中所忽视的现象而发的,前者描述以杜埃为代表的华侨作家反映抗战生活的特点,后者揭示五十年代《商报》小说的价值,这两部作品有联贯性,是菲华文学

四、五十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应引起重视。厦门教育学院沈世豪教授的《菲华散文审美情趣》、泉州师院戴冠青教授的《闽南民俗文化对菲华文学的影响》等都不乏新意。

应该指出,以厦门大学为主力的厦门是国内外“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基地”,该基地已取得不少成绩。除了举办五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外,还出版《东南亚华文文学丛书》,庄钟庆等主编,收入了研究论著十部,文学作品集十一部。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心与新加坡合办文学理论与创作研讨班,培养新华作家;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还与中文系合作开办东南亚华文文学课程及招收有关硕士研究生,今年有数名新加坡华人赴厦门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第五篇:成果登记/成果转化 总结

1、科学:它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丶文字解释丶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丶归纳和认证;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与一致性,其为探索客观世界最可靠的实践方法。(参考定义:科学是具体的事物及其客观规则,具体的实事求是,诸多的实践经验,实证之学,科学主要内容是具体的世界观与具体的方法。)

2、科技:科学+技术

3、成果转化:狭义指的是 技术转移。相关资料:①技术转让(专利权)合同;②专利证书;③网上银行电子回单(备注写清楚)。

要求:打印稿件(原件)3份,盖骑缝章,若有复印件也是要有公司的戳章。

成果转化免税申请办理程序:①公司签订技术合同(专利权)转让;②进入公司自己的平台登记技术合同,提交;③县、州管理站通过/认定合同登记;④再次进入公司自己的平台登陆,申请免税;⑤县登记站同意,州管理站审核通过,出具核定名单,同意税费减免;⑥公司凭州里的核定名单,到税务部门开普票(零税率);⑦税票复印件分别交县、州;最后资料分类归档。

4、技术合同登记:至登记新的技术的合同,主要涉及技术。说道“**规律”则不登记,因为客观规律类属于科学。

5、可以鉴定的的叫做技术,其对象不可能是规律类的。已有的技术应用不叫做发明。

6、技术是手段、技能,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7、成果登记的范围:授权的专利(发明、实用新型的,外观设计一般算不上有科技含量的专利),得到国家权威认证、结题的(评价报告、鉴定、标准、项目验收报告等)。

8、成果登记用处:公司为以后储备资历、准备资料,事业单位则是有助于评职称。

9、成果登记

资料:

1、专利证书(第一页,写有局长申长雨这页)做一个PDF文档;

2、权利要求书 (专利证书里面有)做成一个PDF文档;

3、应用证明/经济效益证明(一个成果出具2个应用证明,做成一个PDF文档),应用证明可以是销售合同、产品性能报告、其他单位出具的使用产品情况说明。 以上资料只需要电子档,不要纸质档。

1)密级:一般必须填“无”

2)完成人员:一般指专利的发明人。如实填写,顺序不乱。包括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称等关键信息。

3)完成单位:一般指是专利权人。多的单位成为协作单位 4)附件

A、 计划外(不用国家资金的):填写

1、

2、5三项。①证书类(专利证书、评价报告、鉴定报告、标准证书、项目验收报告等),合成一个PDF;②用户证明/经济效益证明:可以是销售合同、产品性能报告、其他单位的实用情况说明(公司的、其他县市的、事业单位的),必须有公章、日期。不少于2份,最后合成1个PDF。⑤技术报告:专利的用权利要求书,其他的则要相关资料。 如果是鉴定的话要有查新报告。

B、计划内(国家、省、州的项目):填写1-5共5项内容,

6、7项可以选择不管。

10、用管理账号,登陆平台账号:CGZC012 密码:4978 6366

11、如果要登记一个成果,必须登陆管理账号发放一个密匙。每一个密匙和一个成果是一一对应的。

12、登陆的完成人,通过申请账号才能进入平台。

13、登记人登陆后,先保存,内容填写完整后,才能点提交。

14、登记站然后对提交的成果进行审核。

上一篇:折纸盒子图解范文下一篇:中原区教体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