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论文范文

2022-05-08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成果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第一篇:成果论文范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之——中央单位适用成果转化条例”座谈会召开

2020年6月12日上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之——中央单位适用成果转化条例”座谈会在北京创业大厦召开。北京市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北京市科委对《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起草背景、制定过程、总体思路与框架设计、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本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前期基础,均表示支持在京中央单位适用《条例》相关内容,并对下一步工作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刘晖对中央部門和单位长期以来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转化相关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就下一步在《条例》重点条款督导落实、加强宣传、成果转化案例总结、信息开放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进行了交流。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议事协调机制建设,充分释放《条例》的红利。

教育部科技司,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区域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国务院国资委创新局,中科院北京科创办等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市级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记者:翟媛媛)

作者:翟媛媛

第二篇: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知识经济

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命题。而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认识

1.1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概念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指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2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1.2.1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具有限定性国外并没有采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法。按照我们现有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并非等同于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需要与生产“嫁接物化”,才能从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这里存在一个从发明设想到开发试验、再经过设计试制到产品生产、并最终成为商品投放市场占有市场份额的持续发展过程。国外(指西方发达国家),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企业独自承担完成,过程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运作高效,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性障碍,这里科技成果就是技术,其过程也被称为技术创新,并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创新理论予以解释。国内,此过程主要是由互相独立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分别承担完成,即研究开发在科研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在企业进行,两者之间如何衔接就成为带普遍性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如果仅从过程的角度来衡量,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与国外技术创新是基本等同的概念,它们都是发明-开发-设计-试制-商品化的阶段动态过程,是使科技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不断逼近的过程。

1.2.2科技成果转化的界定存在不确定性提起科技成果转化,首先涉及到科技成果鉴别和科技成果转化成败判别两个方面的评判,到目前并没有形成公认统一的标准,尚存在诸多争议。关于科技成果的衡量标准,究竟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成熟度才算是科技成果。目前较多采用的是以鉴定作为科技成果的认可标准,为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我国从1995年起施行修改后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并规定仅对应用技术成果进行鉴定。虽然鉴定办法也增加了保证质量的措施,但鉴定水平评价与成果实际转化效果仍相距甚远,“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不一定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

1.2.3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科技成果转化要经过复杂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研究与开发阶段。根据新思路、新设想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研究,或进行样品、样机研制,获取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其成果转化可达到技术水平转移和应用的程度,这也是技术风险最大阶段。二是中间试验阶段。对实验室及R&D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和十倍、数十倍的放大试验,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其成果转化可达到扩大应用推广的程度。三是工业性试验阶段。在中试基础上按照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的要求,设计出适宜的经济规模,进行工业化试生产,对产品质量、消耗成本、生产环境进行监控、考核,同时将产品规模投放市场销售,并核算其经济效益,其成果转化成败的标志是产品的工程化成功和商业成功,即在市场上销售并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四是产业化阶段。将成熟或基本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大批量生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其成果转化完全以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来考核。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伴随着科技成果研究、开发、试验的进展和成熟度的提高而在时间、空间上相应发展,这种发展同样应遵循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和急功近利的态度来看待科技成果转化,不能指望科技成果今天开发、明天就能产业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应有战略性的长期考虑。

2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企业拥有的科技成果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己研究生产的科技成果;二是与大学和社会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共同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三是为了企业自身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引进购买的技术成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2.1成果的产生是否以市场(或企业需要)为导向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致使许多研究项目在立项时没有考虑企业的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费用花在技术的先进性、新颖性的研究上,而且有一种“惯性”存在,使得许多研究者长期甚至一生都在某一个领域中摸索,其研究成果很少甚至没有一项成功运用于生产中。

2.2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适应性问题

有的成果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脱离这种环境条件就不一定能适用。

2.3科技成果技术成熟性问题

一项科技成果要应用于生产,必须是一项比较完善而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成熟是体现在该技术的全过程、全方位上的,而不是局部的技术突破。

2.4科技成果的配套设施装备问题

有不少科技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工艺技术的软件部分 ,而不注重硬件部分的配套研究,因为许多科研成果都是在小型实验室中完成的,试验研究所用的装置是简化的、是以工艺拉通为主,不能很好地考虑产业化的装备问题。

3企业如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也是促进地区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面对创新发展的需求和压力,国内许多城市都抓紧制定政策、出台措施,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吸引,努力争取新一轮人才竞争优势。在此形势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目前的一大重要任务。因此,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采取三大举措

在持续多年的竞争压力下,我们在政策上的突破创新余地已非常有限了,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力气推动:首先,推动人才立法。力争从法律上保证人才工作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优化人才发展大环境。再次,推动增加投入。呼吁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其增长与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同步,强化政府资金对人才开发的引导作用。最后,推动加强宣传。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和设立“创新人才奖”,表彰奖励为科技事业作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形成关心、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

3.2构建三大平台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健全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服务的三大平台:建立健全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加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力度,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建立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银行、创业投资、产权交易、证券等为依托的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技术服务平台,建立行业性的创新服务中心,为不同行业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

3.3壮大五个载体

载体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载体人才就无用武之地,政策再好也留不住人。吸引各类创新人,必须具有能够满足人才的岗位,让人才满意的薪酬制度,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要在原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建好五大载体,即:以开发区及其区内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为依托,建设区域性创新人才载体;以大专院校、研发机构为依托,建设骨干性创新人才载体;以留学生创业园为依托,建设吸纳海外留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载体;以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建设以吸纳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载体;以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为依托,建设“两栖”式的柔性创新人才载体。

3.4完善五类政策

为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落户,应该有计划地完善以下五类政策,营造更加宽松良好的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建立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目录、紧缺人才培养目录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发布机制,制定政府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鼓励办法;完善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政策,深化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制,改革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完善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政策,推行年薪制度,设立区域人才薪金标准晴雨表,探索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股份期权激励办法,鼓励智力参股,建立多元化分配体系;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政策,探索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四要素构成的人才素质模型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人才评价结果与人才使用更好地结合;完善创新人才配套服务政策,落实创新人才安家、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相关措施,做好人才引进的后续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戴汝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大成智慧[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0).

[2] 陈亦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刘培森,蔡贞文.发展继续工程教育,提高科技人才创新能力[J].软科学,1999,(4).

[4] 陈成鲁.社会人才学[M].海潮出版社,1989.

[5] 《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组.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研究[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作者简介:袁晓斌 (1964-),男,江西修水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创新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作者:袁晓斌

第三篇:东北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采矿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摘要:针对在内容体系上与21世纪采矿专业知识结构的信息化、数字化、生态化和国际化之间的适应性问题,《采矿学》确立了“硬技术与软科学并重,国内实用和与国际接轨兼顾,体现最新研发成果”的知识内容体系。考虑到采矿中大量单体技术和方法的融会贯通问题,以及引入“软科学”理论和方法后新产生的与“硬技术”有机结合问题,《采矿学》将“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把相关单体技术和方法置于主线上的对应应用点上”作为教材整体结构框架。针对采矿工程所特有的时空动态特征给学生带来的在建立三维空间概念和工程时序概念上的困难,东北大学采矿所的老师们研发了一系列关于采矿工程结构和工艺过程的三维动画短片,很好的帮助了学生在建立三维空间和时序概念中的困难。《采矿学》(第2版)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在内容结构体系上的时代性和系统性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并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关键词:教材建设;采矿学;教学改革

一、采矿学教材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教材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采矿学》(第2版)就是在近10多年中不断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及改革中逐渐形成的,对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采矿行业的蓬勃发展,采矿技术不断更新,逐渐从之前的以机械化和大型化为主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转变。目前,国外普遍将为环境设计理念为基本出发点,把生态化开采作为矿山设计的主要内容,矿山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保护。因此,传统的采矿方法和设计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2]。

新的采矿技术和设计思想,对从事采矿工作的人才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矿学》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凝结了15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众多业内人士的反馈意见,系统研究分析了欧美和我国典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的特点和优点后,形成的教学成果[3,4]。

二、教材改革与建设目标

《采矿学》教材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以教材为载体,推动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使之适应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针对内容设计,《采矿学》(第2版)融入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环保、节能、高效采矿方法和理论。鉴于目前政府鼓励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建设以及越来越多的矿业人才走出国门,参与到世界的采矿潮流中,所以以往的采矿教学内容必须改变,既要满足国内矿山技术人才的需要,又要与世界国际性人才接轨。《采矿学》再版就是着力解决21世纪采矿专业知识结构与数字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生态化之间相适应的问题,实现工艺技术、采矿方法等传统“硬技术”与技术经济决策、数值模型以及生态化开采、开采方案优化等“软科学”并重,同时兼顾国内、国际相关理念和方法,并充分显示国内外在矿业领域应用较成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实践上,《采矿学》以解决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特有的矿山三维空间概念(矿体模型以及回采空间布置)和工艺时序(采矿方法和回采时空顺序等)概念难以建立以及实践性强的难点问题为目标,在教学中,运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采矿工艺三维模型、实际矿山的数值模型数据库以及专门为教学研发的优化设计软件,使学生尽量快速牢固地掌握采矿工程空间布置结构、回采过程的时空先后顺序以及相互关系。同时学生通过使用提供的软件可以进行近于实战的优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应用课堂知识的能力。

三、教材建设特色

《采矿学》教材建设在内容设计以及理论研究上具有显著的时代创新特色。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为环境设计理念逐渐走进公众视野。造成当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矿山开采,在整个资源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地表被剥离、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下水严重污染、尾矿库和排土场的沙尘飞扬、土地重金属污染等,为了控制矿山环境问题的恶化,国外政府对矿山开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保障环境,但大多都还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环境保护,本教材中提出的为环境设计理念思想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实现源头减量,即在矿山设计初期就将环境问题考虑进去,同时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等“软科学”作为与矿山开采同等重要的环节融入到新教材中,形成了一个适应时代特色的、新的采矿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在体系结构上,《采矿学》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不再是对新技术、新思想的简单组合,而是从整个采矿工业和采矿方法出发,将理论知识、技术方法等进行融会贯通,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比如在矿山生产设计优化中,首先以矿山开采的基本特点为基础,结合已经成型的且较为成熟的理论算法,进行矿山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将经济决策作为矿山优化的目标,量化生态压力,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约束条件;同时,以整个矿山生产工业为线索,在不同工业环节进行展开论述,包括设计思想、运输工具调度配置、炸药型号选择等。在实践上,从软件的开发到三维模型的应用都让学生参加进来,首先在思维形式上树立起全面观,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际矿山建立成数字模型,通过软件教学对矿山生产的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进行现场模拟,让学生如亲临现场,有效解决了学生建立三维立体感的困难,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建设成效

《采矿学》(第2版)从教材结构安排以及内容设计上,都凝结了东北大学采矿工作者们过去十多年里中在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方面的心血。东北大学《采矿学》教材自出版以来,获得各种教学类成果奖:《采矿学》第一版被批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由该教材编著者王青教授主讲的采矿学课程获“东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总结,该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得到学校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2009年申报“课程建设成果及其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佳绩。在上述课程建设项目建设的支撑下,以及多年的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学经验,结合在校生课堂反馈和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反馈,对《采矿学》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进行重新改进和编著,《采矿学》再版并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于2011年4月再次出版发行。2012年,以《采矿学》教材建设申报的教学成果——“《采矿学》教材建设”,同时获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教材类)一等奖的好成绩。2012年,我专业同时被教育部评为采矿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重点建设专业,配套“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底,综合教改项目再次获得东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5月,《采矿学》第二版被列入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4年6月和9月,“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分别获东北大学本科教项目立项以及辽宁省教改项目立项;2014年7月,“《采矿学》教材建设”教学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材成果二等奖,根据教材内容建设的网络平台获得东北大学优秀网络课程二等奖;2014年9月,采矿学网络精品课程获“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

五、成果应用

《采矿学》第一版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在2001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统一发行,首次面世,其内容和结构上的显著创新逐渐得到我国采矿教育界和工业界的认可,发行量不断增加,成为许多大专院校教学、公司培训的教学用书以及广大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截止2011年,《采矿学》第一版先后印刷九次,印数高达25000余册,其发行量之高在同类专业教材中实属少见。应广大采矿同行要求,根据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相关反馈意见,同时针对该书出版以来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原教材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编著,融入新的时代特色。由于新教材的独特构思,《采矿学》第二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于2011年出版发行。由于第一版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加上第二版具有的显著时代特色,其发行量剧增,截止2013年,已印刷了五次,总印数高达23000册,成为冶金工业出版社近两年年度出版的所有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教材。据出版社不完全统计,订购《采矿学》教材的有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包括福建、贵州、重庆、甘肃和浙江等地的学校和企业。《采矿学》已经成为一部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业教材,在现代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青,顾晓薇,邱景平,孙晓刚.《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31-33.

[2]顾晓薇,邱景平,王青,孙晓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05-206.

[3]王青,顾晓薇,任凤玉,等.采矿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71-74.

[4]顾晓薇,王青,邱景平,魏德洲,等.矿业类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219-220.

作者:王青 顾晓薇 邱景平 孙晓刚 刘婉婷 林萱

上一篇:发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