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孝感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孝文化孝感范文

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8-

1信息来源:

作者:胡 恒 易文涛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以孝闻名的孝感市的特色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孝文化是孝感市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将孝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带来广泛而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对促进地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深远的影响。对孝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背景环境与资源优势、开发现状与不足、意义价值、策略措施进行一些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孝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1 背景环境及资源优势

1.1 中部崛起,机遇难得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华中地区的大武汉正在争当这一高速列车的火车头。以武汉为核心,以孝感等周边城市为外围的“1+8”城市圈正在形成,通过整合区域内资源分布,优化资源配置,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华中地区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实现整个区域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益。对孝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巨大发展机遇。

1.2 旅游正兴,凸显文化

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旅游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内容和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离不开文化,开发旅游不只是在山水景观上做文章,更重要的甚至最根本的是要在文化上做文章。如云南开发旅游在于把握少数民族文化,上海发展旅游则在于把握现代城市文化,武当山开发旅游则在于把握道教文化。开发特色文化资源已成为现代旅游业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大势所趋,越是特色的、异质的文化就越有吸引力,越引人注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3 和谐社会,以德治国

尽管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单一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盲目崇拜GDP,忽视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旧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尚未最终形成,中国改革的进行曲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新的时期,国家提出并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以德治国,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文化旅游具有良好的社会熏陶和社会教育作用,对以德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有润物无声之作用。

1.4 文化独特,别具魅力

目前,为开发旅游,营造地域特色,很多城市或地区都在打地域文化这张牌,孝感也应当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实现自身的大发展。只有个性化的东西才是神秘的,而神秘的东西才会更有吸引力,只有特色的旅游文化,才会对游客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忠孝两全,“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在海内外华人,甚至在整个汉文化圈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孝感是汉代孝子董永的故里,因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而得名。元代编纂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位,他们是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褥的黄香,哭竹生笋的孟宗。尤其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更是广为传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戴笑颜„„”一曲黄梅戏《天仙配》更是将人们带入那美丽故事传说的神奇境界。孝感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字命名以体现孝文化的城市。作为一笔潜在的、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财富,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涵义和巨大的现实旅游开发价值。

1.5 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市场广阔

孝感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从旅游学的角度讲,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强。孝感市距武汉市仅61km,是武汉市的卫星城。京广、汉丹两条铁路纵贯全境,10

7、316国道,京珠高速和汉十高速交汇而过,距天河国际机场仅32km。孝感处在武汉大都市区的第一辐射圈内,又处在以武汉、襄樊、宜昌为顶点的大三角旅游区的联接轴线上,依托武汉,还可以抵达西安、洛阳、开封、黄山、庐山、张家界所组成的大中原旅游区,客源市场十分广阔。

2 开发现状及主要不足

(1)结合孝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不高,品级较低。孝感市内彰显孝文化的单位目前主要有三处,孝感市区董永公园内的二十四孝腊像馆、孝南区毛陈镇董永村内董永卖身葬父的墓碑和楚王城遗址公园规划建的黄香园,这些景点的内容比较单一,构不成强吸引力。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孝文化节的影响范围还只局限在孝感市范围内,宣传面还太窄。

(2)旅游市场开发不够,宣传促销欠缺。目前来孝旅游的人数较少,旅游的辐射范围较小,旅游者中绝大部分来自本市,占66.5%。且以会议和商务旅行居多,平均达80%以上。各地对旅游整体宣传促销意识淡薄,对旅游产品被市场认可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

(3)文化资源载体不足成为瓶颈。目前,对孝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主要不足就是文化载体的缺乏。文化载体是指记录和呈现孝文化的实物,物质载体。孝感境内用以呈现和展示孝文化的主要是董永公园等较为稀少而零散的载体,且缺乏有机组合和系统性。文化毕竟是一种抽象事物,需要一定的载体以呈现和展示。文化载体的缺乏将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出现无处可游、无处可看的尴尬局面。

3 孝文化资源开发意义与价值

3.1 繁荣地方经济,激活城市圈

开发孝文化,发展旅游业,首先将促进孝感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必将推动孝感在交通、餐饮、建筑、商业等各方面的繁荣与发展。还将吸引到更多的外来投资,扩大财源,服务地方经济。其次,开发孝文化,发展旅游业将为“1+8”城市圈发展、中部崛起战略的实现注入活力,作出贡献。武汉是城市圈的核心,在为孝感提供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促进孝感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必将推动武汉及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共同发展,从而使整个城市圈被激活,迸发无穷生命力。

3.2 以德治国,助建和谐社会

首先,开发孝文化,发展旅游业,将促进孝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产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在弘扬孝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让传统的孝文化焕发出新的内涵、新的光彩,避免脱离社会实际。正如《新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李尔重所说:“社会主义的孝,是尊老爱幼、长幼平等、男女平等。”这就是其新内涵之一。其次,开发孝文化,发展旅游业,必将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对地域文化的共荣感与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振奋人民精神。

3.3 凝炼孝文化,打造城市品牌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开发孝文化,发展旅游业,客观上要求结合孝文化主题改善城市软硬环境,以促进城市各方面建设,形成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形成品牌的核心。西湖,流传着美丽的白娘子传说,沉淀着中国几千年爱情文化的地方,正如其所在地杭州正在塑造中国的“爱情之都”一样,孝感也可大胆地打造中国的“孝子故乡”这一城市品牌。孝文化旅游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孝感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效益。

总之,开发孝文化旅游,是千百年来这一文化资源的最佳出路,是新世纪孝感走向繁荣的切入口。

4 孝文化资源开发策略与措施

4.1 软环境开发

(1)形象定位,树立品牌意识。孝文化是孝感的特色文化,因此,在开发文化旅游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孝文化这一主题,并将这一内涵渗透到相关的开发设计中。如果说孝文化旅游是一种商品的话,就要有一个自己的、有特色的“注册商标”。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董永公园孝子祠中的董永与七仙女携手同行的塑像作为孝感市旅游文化形象标志,即前面说的“注册商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积极扩大广告宣传。

(2)成立相应机构,全国协调开发工作。一是成立“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委员会”,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负责制定孝文化旅游资源总体开发规划。同时,积极调动孝感市民,为这一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二是成立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心(或称总公司),发起并成立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金会”,进行多方筹资活动;三是采取措施,促进民间孝文化及旅游资源研究组织的成长,如孝感日报的孝文化研究会、民间的传说研究会等,展开对孝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研究。

(3)调动市民广泛参与。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其中,最应该把握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每一个孝感市民,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每一个孝感市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使之成为每一个孝感人的共同事业和共同期望,营造出一种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的社会氛围,那么就将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4.2 硬环境开发

(1)加快交通建设,提高可入程度。对外交通方面,可以在武汉等周边城市的铁路、公路交通换乘车站增开到孝感的车次,提高车辆的舒适度,开通武汉——孝感城际旅游巴士,方便武汉市民到孝感旅游。对内交通方面,改造孝感市区到境内各处景点的内部交通,开辟市内旅游专线,实施旅游通道景观化工程。

(2)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创造新的文化载体。可以说,现在发展孝文化旅游的最大瓶颈就是文化载体的缺乏。文化载体既可以是遗址、遗物,也可以是戏曲、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故事、传说等文学形式,还可以是新建的人造景观、仿古建筑等。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除了早已被人们搬上舞台和屏幕的黄梅戏《天仙配》外,还通过出版《董永奇传》等书籍,创造剪纸艺术作品等文艺形式宣传孝文化,另外,还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华孝文化艺术节,并公开发行“董永和七仙女”纪念邮票等。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依据故事传说的记载,新建人造景观,仿古建筑等,可以拟建一个规模较大的“中华孝文化园”,集中各类孝文化资源,供游客领略、欣赏。在园区内新建仿古建筑,仿建故事遗址,搭建戏台,演绎《天仙配》、《百日缘》等经典剧目,还可以举办讲座,既可以向游客讲述传统的故事传说,也可以介绍当代孝子故事。

(3)综合各种特色资源,相互带动,联动发展。孝感不仅有特色的孝文化资源,还有颇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全国著名。旅游离不开餐饮,特色的饮食文化会对旅游产生双重吸引力,餐饮也需要旅游,旅游可以扩大对特色饮食文化的宣传,直接刺激饮食购物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特色旅游资源,要有系统科学的观念,整体把握,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会昌,王云海.中国旅游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 曹祥本.湖北旅游精华[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3 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4 陶犁.旅游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第二篇:孝文化感想

今天和大家共同看了记住乡愁第二集《平山村——孝道传家》纪录片, 很荣幸今天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这是一门通过历史展现亲情、展现孝道的一个纪录片,也通过古今对孝的不同定义给了我们很多感悟,在古人、在史书般的24孝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忠孝,对比之于今天的孝道,我们感慨万千的同时,也被孝的魅力所吸引,联想到我们作为晚辈,感触颇深。

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必须有内在的诚心,在外面又有恭敬的礼节,才可以叫做孝。

中国有句古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话很引人深思。这种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无限感怀。如果没有母亲的羽翼,孩子的生命就难以保全。母与子的联系,实际上是用生死来印证的。人是多么善忘啊。我们感谢在人生路上给自己奉献一箪食,一瓢饮的人,但常常忘了感谢给予了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把父母的爱视之当然,不断索取,但心中却不思报恩。在追溯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到底应当怎样对待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我们要不要孝养,要不要恭敬,要不要感恩呢?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经常返璞归真。想要偿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么样一生也是难以报答的啊!父母的恩你能报答吗?你想的是,他们不就是生了我吗?但是,生你,对你的爱,怀你的苦楚,对你的养育、对你的担忧,多少的爱和烦忧才能抚养你成人。我们有时候听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上次我们看到“感动中国”里,一个做儿子的,为了自己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一直瞒着母亲,因为他告诉母亲以后,母亲一定不让他这样做,而他非要这样做,很令人感动的。 孝道从心开始。孩子对父母一定要爱。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是不会爱天下人的,一个人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也一定不会爱天下人的。儒家讲孝道特别讲人情味,他特别讲血缘人情。血缘关系表现出人情味,血缘之爱、亲子之爱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吧,所以,儒家坚持亲子之爱是最最根本的。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所以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说他人有的心,我能想得到,体会得到。所以,一个人他能孝顺的话,“他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很自然的,最后才能大人君子抚爱万民,养育万物,从这里头引申出来的,所以,不爱父母、不爱老者、尊者,怎么爱兄弟?怎么会爱同事朋友?所以,冷酷的心常常是由不爱身边的人慢慢生发出来的,冷酷的情感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所以,若是教小孩,一定要从感恩、从亲情、从孝顺这个地方生发,这是德性和教养的根苗。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从幼苗慢慢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虽然以孝治天下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但在那个时代孝是非常被倡导的。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世说·赏誉》注引,“每见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孙杀王父母、子杀父母,不赦,以为王法所不容也。 ”可见晋时不孝之罪甚于谋反,可谓重矣。因此,在魏晋时代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扣他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此人颇有才能,继位后会碍自己的手脚,“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后来谎言被温峤当众戳穿,此事未行。由此可以看出,魏晋孝文化的重要地位。

纵观古今文人名士,无不重孝之行,节孝之义,孝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我们呢应该学习和继承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继承人,应该更多的了解孝文化,做一个孝义之人。

第三篇:孝文化

【关键词】

孝文化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1年12月27日下午,“机场刺母案”二审在上海市一中院开庭审理。在二审过程中,涉案行凶人汪某强调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应该接受治疗,不应受到刑事处罚。汪的代理律师则认为当初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中存有瑕疵,并继续为其作无罪辩护。9个月前,汪某“机场刺母”一度引发了社会从“孝道”、“责任”层面对其一致谴责,不过,时至今日,这位涉案当事者本人并没有就自己的行为从道德角度主动回应大众,他依然在苦苦辩护,认为自己不该受到刑事惩罚。

“机场刺母”发生在2011年3月31日。当晚旅日留学生汪某回上海后,因学费问题与母亲产生争议,在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了数刀,这一幕令周围人都震惊不已,汪某随即被警方带走。

刺母案发生七个月后,2011年10月下旬,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据司法鉴定出具的报告显示,汪某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检方认为其作案时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汪某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而汪某的辩护人则认为事发时汪某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为其做无罪辩护。最终法院做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汪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材料二

2011年10月24日早晨,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的公务员廖某,与59岁的父亲发生冲突,其父的衣服被廖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膀上更是被廖某咬得鲜血直流。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

随后的调查更是显示,在4个多月时间里,廖某曾7次暴殴亲娘,骂母亲是猪,“咋不撞车死掉”?不过,与机场刺母中的汪某面对社会指责却“默不作声”不同的是,咬父事件发生两天后,在媒体、舆论的压力下,一直逃避的廖某幡然醒悟并最终站出来承认了错误,事情以一家人和解收场。

为此,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还专程给当地报社写信说,这件事引起了他个人的一些深层次思考。“从小处讲是一起家庭纠纷,当事者缺乏道德修养,违背伦理,行为失范。而从大处讲,可看作是当前转型期社会道德水准、伦理规范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材料三

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该规定引发了很大争议。昨日,北大招办负责人回应称,“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是一条禁止性的规定,但不能被反过来解读。

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荐的标准,北大在此过程中不比较谁更孝敬父母,但孝不孝敬父母却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一个对父母感恩的人,相对而言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也会比较容易培养出责任感,“这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我认为对此不应当存在分歧。如果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也可以被中学校长推荐到北大来就读,我们就没有尽到教育者应尽的责任。”

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不是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用数字去量化和标准化。事实上,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有时候只要看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之所以要明确这一规定,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绩可能非常优秀,但对父母和他人充满了冷漠,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服务,北大不欢迎这样的学生。”

【考点分析】

一、孝观念淡化的原因分析

孝观念日趋淡化并非仅仅是从道德层面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年轻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年长者越来越多,“4-2-1”家庭结构日趋普遍,同时,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的远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逃避责任,在山东曲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

另一方面,具体的阶层也存在具体的困难。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正面临越来越多生存压力,在生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情况下,孝心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自然被排在了后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分化对立的社会体制,也增加了农村人养老困难。农村家庭的割裂,一家人分处几地的现象非常普遍,一家人都难以团聚、朝夕相处,“孝文化”和“孝心”培养自然无从谈起。

二、弘扬孝文化的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孝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精华内容,对于和睦乡里,促进家庭的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孝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纽带,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重构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并身体力行,站在已有的文化高度上继续向前行走,才更能感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的地位和使命。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而社会的和谐首先就在于家庭的和谐。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是民族精神重要的方面。挖掘孝传统,弘扬孝文化,以孝作为构建和谐家庭的突破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弘扬孝文化的对策

1、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要。由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与教育水准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价值观也有很大变化;由于资产积累的加速与经济保障制度的充实,老年人的经济能力也已有较大改善。这些因素都使得现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要充分了解老人的真实需要,满足其多方面的需要。

2、倡导最为基本的孝行准则。父母对子女所希望的,除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外,更有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虽然孝的定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亦倡导践行现代最为基本的孝的行为准则。

3、利用节庆效应弘扬和传播孝文化。自古以来,中华传统节日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如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等,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的诸多节庆都强调亲情,以家庭的归属和对祖先的缅怀为主,强调家族的重要性与家庭的温馨。因此,应借节庆之际,不断宣传和强化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家庭亲情纽带,同时,还可大力推广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将敬老、爱老的思想与节日活动紧密结合。

4、在道德层面不断强调孝文化的教化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维护。我国《宪法》和《婚姻法》等法律对此都有明文规定。比如,“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等等。对于不尊、不敬、不孝之徒应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5、文化研究机构、公共教育部门对孩子、公众持之以恒开展好经常性教育。

6、健全孝道公共评价与激励机制,厘清新社会条件下孝道的内涵与标准,让孝道更具操作性。

7、在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方面更关爱老人,发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宣传那些真心尽孝的道德楷模,长期保持宣传普及与舆论引导的作用。

重视与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是全民道德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有法律的保护,道德的提升,社会的保障,孝道的倡行,舆论的监督,可以相信,新时期的老人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

四、对孝子工程的看法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不孝”之举却屡见报端,在这种情况下,“小孝子培养工程”的启动,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小孝子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其出发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实际效果恐怕未必尽如人意。

一方面,小孝子培养工程的确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一条纽带,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可否认,当下确实存在一些子女不孝的现象。从这个角度说,培养儿童孝顺、感恩的孝德工程很有必要,其最大的现实意义不是培养出多少名“标准孝子”,而是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向广大青少年灌输孝的意识,培养他们孝亲敬老的思想美德,带动更多人的有孝心、有孝行,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孝为美的社会氛围。

第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素养,必将影响将来的人生轨迹。“孝为德之本”,教孩子孝敬父母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该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是一个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提倡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涉及到“孝心能否量化培养”、“应在什么阶段培养”以及“如何衡量孝心”等具体问题,却又需要更深层、更系统的的考量。

第一,孝道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评定标准。用统一标准要求孝子,既不合实际,也背离科学,“孝”有许多统一的标志与行为指征,以一个“中华小孝子”的名号来涵盖孝道显然过于武断。

第二,孝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孝”乃发自内心,表于言行的一种品德,其多半得自于儿童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如果说存在“培养”这种“方法”的话,也是一个漫长的示范与模拟的互动过程,是长期教化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因此,仅靠办学习班进行短期培养,是完全不够的。

第三,孝道的保持和增强需要长期的努力。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这些实际问题更是“孝子培养工程”所解决不了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孝道”呢?

首先,孝道的培养针对的是人们灵魂的锻造和升华,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才能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得到引领。

其次,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把孝心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只有在孩子有了切身体验时,才能体会父母付出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能力帮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

总之,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孝子更不可能批量生产。只有通过社会方方面面一起行动,才能真正构建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出父母膝下知冷知热的儿女,才能真正找回“孝”文化。

第四篇:孝文化报告

孝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传统孝观念主要有一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①孝的基本意义是子女“善事父母”,也就是子女怀着爱心去侍奉、赡养父母;②是祭祀祖先、报本反始;③是对天子、君王的孝,“孝以事君”,用心来侍奉君主,也就是终于君主、终于皇帝,这就是孝的基本内涵在政治领域的扩展和延伸;④继志述事,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即继承祖先的遗志,健康功勋,成就事业,从而光耀门楣、显扬父母。 孝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孝民俗文化涉及: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等。

围绕上述孝观念和民俗文化为主线,进行孝民俗文化搜集发掘和整理。

访谈提纲及总结:

1.您了解孝文化么?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份责任与光荣。同时,孝道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是一切人论道德的基石,它所蕴含的伦理观念,也体现了现代和谐社会深刻内涵。

我认为“孝敬”就是子女在情感和物质上对父母尽义务,含有敬重的意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完美的“孝”应当在内既是一种子女对父母的真爱,在外又是一种合乎道德规范的尽义务的行为,两者达到统一。当然,也不能单方面地要求子女孝敬,父母也应理解子女,双方在情感上达到某种良性的互动才有意义。

“孝”这个词的含义应该是一种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尊重态度与回报行为,这里面既有物质层面的关怀,也有精神上的慰藉,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舆论上,某种对“孝”的规范性维护也还是存在的,这是必然的,也合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您认为当前很多人不孝敬父母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是主观上孝心减少,另一方面是客观上孝行难举。首当其冲的是孝心的泯灭。

二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赡养功能弱化。与父母分居的成年子女增多,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上升,难以像传统农业社会时一样在家中尽孝。

三是代际居住分离,崇尚私密,追求独立,成为潮流

四是广阔的人口流动拉大了人际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导致了赡养脱离,亲情淡漠,心理趋于理性。

五是很多子女陷入了“角色困境”,一方面要做“孝顺子女”,另一方面要做成功人士,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平衡和取舍,这在人口高龄化驱使下的长寿时代是格外严峻的挑战。

3.您对不孝敬父母的人持怎样基本的态度?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育成人,作为子女应当回报父母,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衣食父母都不懂得回报又怎么会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呢?那样的人是不会被人接纳和尊重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美德的民族,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遵从孝道,传承孝礼.

4.您身边有没有对父母尽孝做得很好的人?

我的父母对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十分尽孝,经常关心他们的健康,有空就陪着他们聊天。父母在外地工作还经常打电话问候。

5.你怎样对待父母的指令或决定?

我认为父母的指令或者决定都是对我们好,只是有些时候我们不理解,而又不去沟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与父母交流,对他们的指令或决定不能一味地反对。

6.您身边有没有具有孝文化内涵的民间传说、艺术遗风、风俗礼仪、孝特产品、乡规民约?

民间传说:卖身葬父——董永自幼家贫,父亲死后无钱下葬,只好

到富户傅员外家为奴,卖身葬父。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七仙女爱董永诚实孝顺,私自来到凡间,请土地为媒,在老槐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妻,两人一同到傅员外家为奴偿债。因七仙女一夜之间织锦10匹,所以傅员外将董永的3年佣期改为百日。百日期满,夫妻双双正要回家,不料,七仙女私自下凡一事被玉皇大帝获悉,就派天庭神将敕令七仙女返回天宫。七仙女担心董永受害,只得与董永在老槐树下洒泪相别,随天将归天而去。

孝特产品:孝感麻糖,孝感米酒。

7.您身边有没有敬老院?如有,成立于何时,现在有多少老人入住,待遇如何?

在孝昌县小河镇有一所敬老院,小河镇福利院,成立于1998年,现在大约有六七人入住,待遇很好,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很有耐心,真诚服务。

8.您身边有没有专门的孝特产品公司?如有,主要生产什么产品,您使用过么?

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其前身是1954年建立的孝感县麻糖厂,1997年改造为湖北孝感麻糖米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改制转民为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麻糖和米酒。我每年春节都会吃这两种食物。

9.您身边有没有专门的以宣传、弘扬孝为主题的载体,如广场、公园、政府或民间活动? 在槐荫大道有一所以孝闻名的公园—董永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孝感市城区槐荫大道东段,距武汉市60公里。孝感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一九八四年建成,占地75亩。

10.您了解哪些孝文化文艺作品,包括文学、戏曲、手工艺术、舞蹈、绘画?

以孝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孝经》,戏曲有《二十四孝》,绘画有《二十四孝图》。

以上是我对孝民俗文化的访谈和整理。

学号:101863215姓名:刘威

第五篇:“孝文化”活动总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出现次数最多词汇,“孝心、孝道“的诠释足以证明子与父母、情与责任之间的深层含义。就在本次活动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院为激发广大同学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孝道感悟,加深强同学人文素质教育,将孝道感悟引入教学内容,以孝文化为契机,逐步加深同学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做到以点带面,以面统筹的思想,培养学生“知情、思苦、明礼”的良好素质,立足本系实际,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孝文化建设,深入探索适合本系系情的活动机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将“孝”引入学习生活工作中来。

本次孝文化建设活动持续时间为一个月,活动内容贴近实际,融入生活,在推动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将学习与之融合,继承了传统精神,形成了我系独特的、综合的活动特色,推动我院“实践育人”项目的蓬勃发展。现将本次孝文化建设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之前

(一)活动来源—--传统“孝”道德

本次活动的产生来源于传统道德的传承,我院在认真总结孝文化的过程中,把握本系实际,汲取优秀营养,并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弱势之处进行分析,并深入群体中实际了解情况,明确了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拟定了孝文化建设活动的系统方案。并在我院例会中进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为孝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宣传活动实施有效,形成舆论导向

自活动方案拿出之日起,我院就召集各班班长对孝文化建设活动各项事宜进行安排和部署,并要求在主题班会中进行积极宣传,班委干部要做好孝文化建设的先行兵,配合好我院对活动中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同时利用教学过程中讲授有关孝道的知识,以深化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同时,我院分团委在认真落实系领导的各项决议的基础上,利用各项活动,团组织生活等方式积极宣传,广泛营造活动氛围。分团委宣传部在全院范围内通过、宣传海报、横幅等方式,扩大了孝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已达到“全院参与、全员动员“的效果。有力的动态宣传,为活动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活动具体开展

(一)组织严密,责任落实

本次活动汲取了以往活动的经验,在组织上更加严密,形成了“院统一牵头,老师分组,学生干部实施”的机制,明确个人责任,细化各项任务的分配,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了活动的评审组和监督组,以保证各项通知上传下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活动内容彰显特色

本次活动是我院经过深入实际,广泛调查所开展起来的。针对我院同学的具体特点和心理因素共设置了三项活动:(1)围绕“孝文化”的征文比赛。(2)“孝文化”主题班会。(3)“回首孝文字”书法比赛。在各项活动中,我院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了各项的活动中来。各班级开展的“孝文化”主题班会直接有效的将我院的思想准确传达给了学生们,并且,在主题班会中,学生们能够很好的了解我国传统“孝”思想道德的精髓与底蕴。另外,在书法比赛与征文比赛中,除了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我院带来的活动氛围以及我国传统道德思想带来的冲击之外,还给我院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己的平台,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活动效果显著,富有成效 活动开展期间,我院分团委积极收集活动信息,对各项内容进行评定,并召开各项会议作好总结,同时为了继续推进孝文化建设,我院还在例会中拟订相关主题,召开“孝文化”交流大会。在交流大会中,学生代表们纷纷上台发言,结合自身体验,把同父母交流的体会、心得进行陈述,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同父母、家庭、师长之间的深情厚谊,亲切的话语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人性的光辉是非常耀眼的,如果加上用心体验的人性,那就绚丽非常了,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各种优秀的书法作品,深入人心的主题班会、和优雅的文字可见同学们用心良苦,感触颇多。

我院为了扩大此次活动的影响力,加深孝道在同学们中的印象,在本次活动中挑选了优秀作品,面向全院师生进行展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此来深化此次活动,长久不懈的推广下去,为此得到了我院领导、分团委、全员各班的一致好评。

三、实践中发现问题,问题中探讨新思路

作为首次开展此类围绕“孝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各项机制尚不完善。部门间的任务不够明确,协作能力有待加强;探讨孝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够深入,以致于只注重外在培养;同时各种监督、评审、宣传等方面的工作都需做进一步的改善。问题的发现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证实的,问题是我们得以改善的源头,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天,我院为我们的发展提供的良好的机遇,在今天“孝文化”受到时代的抨击的当前,大学生更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去表明自己的立场,在争做时代的先锋的同时,更加应该将“孝”铭记于心。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4月

上一篇:写信的作文范文下一篇:学校师带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