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商经读后感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范蠡商经读后感范文

真题勘误--商经法

2011年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析(陈璐琼补丁版)第六波——商经法

2010年卷三第75题

75.关于商事登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办理营业登记

B.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即丧失主体资格 C.企业改变经营范围应办理变更登记 D.企业未经清算不能办理注销登记 答案:AC 解析:《公司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可见,A项正确,当选;《公司法》第181条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

(一)项、第

(二)项、第

(四)项、第

(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公司法》第189条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结合上述规定,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并没有立即丧失主体资格,应当先进行清算,清算后要办理注销登记,注销登记之后才丧失主体资格,B项错误,不当选;《公司法》第7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可见,企业改变经营范围应办理变更登记,C项正确,当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第20条第1款中规定,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通常情况下,公司清算之后才能办理注销登记,但是在公司分立与合并的情形下,公司债务由合并或分立后的公司承担,不需要进行清算程序,故D项存在例外,错误。

附注:详见法律出版社的2011年版《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第4页。在此书中,该题关于D选项的解析未考虑公司分立与合并的情形,不全面。

2010年卷三第73题

7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下列哪些表述符合《公司法》规定?

A.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最多为200人 B.发起人之间的关系性质属于合伙关系

C.采取募集方式设立时,发起人不能分期缴纳出资

D.发起人之间如发生纠纷,该纠纷的解决应当同时适用《合同法》和《公司法》

答案:ABCD 解析:《公司法》第79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A项正确,当选;《公司法》第95条第

(一)项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发起人签定的设立公司协议从性质上讲属于民事合伙合同,因而发起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合伙关系,每个成员都是发起人合伙中的一个成员。当公司不能依法成立时,对于设立公司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发起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责任,B项正确,当选;《公司法》第81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在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可见,募集设立时要求公司资本一次到位,发起人也不得分期缴纳出资,故C项正确,当选;《公司法》第80条第2款规定,发起人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发起人之间的关系是合同关系,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发起人的权利义务纠纷解决适用《合同法》,其他纠纷仍适用《公司法》。即发起人之间如发生纠纷,该纠纷的解决应当同时适用《合同法》和《公司法》,D项正确,当选。

附注:详见法律出版社的2011年版《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第28页。在此书中,该题关于C选项的解析理解欠妥。

第二篇:商经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考点总结

(详细版)

第1章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掌握7种不正当行为的认定)

1.诋毁商誉

主体、主观方面、行为方式、诋毁行为

2.侵犯商业秘密

(1)行为主体、商业秘密、特征(秘密性、经济实用性和保密性)

(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表现:“直接”、“间接”、“违反约定”、“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

3.商业贿赂

(1)行为主体(2)判断标准:是否入账。

4.低价倾销

5.不正当有奖销售

行为的主体;欺骗性有奖销售;巨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

6.引人误解虚假宣传

(1)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即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2)注意虚假宣传必须达到引人误解的程度才可。

(3)法律责任

7.混淆行为(欺骗性交易行为)

二、反垄断法(“4+1”,即掌握4种垄断行为+1区别)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1)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2)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供销”)

(3)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4)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5)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6)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2.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及例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1,1/2;2,2/3;3,3/4)

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表现形式

(1)不公平的低买高卖(2)低价销售(3)拒绝交易(4)强制交易(5)不合理搭售(6)歧视性差别待遇

(二)垄断协议

1.分类:横向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

2.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

3.适用除外

(三)经营者集中

1.原则:事先申报,事先申报的豁免(免报)坚决不允许事后补报

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程序: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审查期间

(四)行政垄断

(五)法律后果

五、反垄断执法机构和反垄断委员会的区别

第2章银行法

一、商业银行法

(一)商业银行概述

性质、关于分支机构的规定(“三不规定”)

(二)商业银行贷款法律制度

1.发放担保贷款是基本原则,信用贷款为例外。

2.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3.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具有独立性。

4.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

5.应当遵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6.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行为的禁止。

7.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2年内予以处分。借款人到期不归还信用贷款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责任。

8.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9.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

(三)商业银行接管和终止

1.接管:原因、目的和法律后果、期限、终止(到期、活、死)

2.终止:商业银行因解散、被撤销和被宣告破产而终止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一)银监会概述

(二)银监会的各项措施

1.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措施

2.

在接管、机构重组、撤销清算期间,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措施

3.

查询、申请冻结账户措施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权

1.中国人民银行的职权

2.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监督管理职权的划分

第3章消、产法和食品安全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远程购物7天无条件退货权(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7日”新规(三)部分商品和服务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四)明确网购平台承担责任(五)针对虚假广告明确两个连带责任(六)明确个人信息保护(七)严格规制不公平格式条款(八)加大消费欺诈赔偿(九)消协可提公益诉讼(十)精神损害赔偿(十一)争议解决及特殊规定

二、产品质量法

1.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合同责任)

2.产品责任:(侵权责任)缺陷+后果+因果关系

3.产品责任和产品瑕疵担保责任的区别

三、食品安全法

(一)食品安全标准

国标、地标(省级+备案,补缺)、企标、标准的公布

(二)召回制度:(主动召+强制召)

召回种类;召回后处理;召回情况报告

(三)食品生产经营

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三新”产品许可;食品不得添加药品

(四)食品广告:食品广告要求;食品推荐

(五)特殊食品

1.特殊食品:国家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2.保健品3.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4.

转基因食品需显著标识5.婴幼儿配方乳粉

(六)网络食品监管(实名登记+网络交易平台连带责任)

(七)法律责任:赔偿主体;民事责任优先原则;赔偿金额

(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4章劳动法

一、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适用范围;劳动关系特征;用人单位;劳动者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劳动关系确立时间2.合同的书面化3.用人单位不签书面合同的后果4.劳动者不签书面合同的后果

三、劳动合同的类型

(一)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推定情形

四、劳动合同条款

(一)必备条款(二)可备条款

五、劳动合同先合同义务和后合同义务

六、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协商解决;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者立即解除;用人单位随时解除;用人单位预告解除;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病、15+5、孕产哺)

(二)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情形下的经济补偿

1.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2.终止劳动合同

(三)终止劳动合同

(四)经济补偿标准

1.1年给1个月

2.6个月以上不满1年算1年,不满6个月算半年

3.超过3倍按3倍计算

4.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七、集体合同(“主体特定,效力更高,要书面,不以批准为生效要件”)

八、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管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管人”)

(一)劳务派遣

1.适用:“三性”要求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

2.四个禁止:短期派遣禁止;收费,克扣工资禁止;再派遣禁止;自我派遣禁止

3.“一视同仁”

4.

责任承担

5.

被派遣劳动者的退回

6.

劳务派遣工伤

(二)非全日制用工

含义、特殊规定

九、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十、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休息(二)休假(三)加班

十一、劳动争议

十二、劳动争议的处理

(一)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二)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三)仲裁

1.仲裁主体的设置

2.仲裁时效

3.仲裁管辖

4.仲裁裁决

5.裁决先予执行

6.“一裁终局”的特殊规定(只是对用人单位而言)

第5章社会保险法

一、基本养老保险

(一)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二)领取条件(退休+15)

(三)参保个人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死亡待遇

(四)关系转移接续

二、基本医疗保险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二)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情况

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4.在境外就医的。

(三)关系转移接续

注意: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的特点是“即时缴费、即时享受”。

三、工伤保险

(一)保险费率的确定

(二)主要内容

1.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2.视同工伤的情形

3.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三)伤残津贴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衔接

(四)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的处理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五)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

(六)未参保单位职工发生工伤时的处理

四、失业保险

(一)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

(二)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缴费年限

领失业保险金最长期限

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

最长为12个月

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

最长为18个月

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

最长为24个月

(三)标准

(四)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五)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时的待遇

(六)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情形

第6章税法

一、个人所得税法

(一)

应纳税(二)免税(三)减征(四)纳税申报(五)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

二、企业所得税法

(一)纳税义务人:1居民企业2.非居民企业

(二)税率:1一般25%、非居民企业20%;小型微利企业20%;高新技术企业15%

(三)不征税收入

(四)免税收入

(五)可以免征、减征

(六)加计扣除

三、车船税法

四、税收征收管理法

原则:税款征收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能依据地方法规、部门规章。

(一)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

(二)保护税收的措施

1.离境清税2.

限制处分财产

(三)争议的处理

纳税争议(“三步走,复议前置”);处罚争议(“任选”)

(四)修正和修改

第7章土地管理法

一、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基本制度

(一)国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

三、集体土地使用权

(一)农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二)非农用地使用权

四、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五、建设用地的类型

六、房地产交易

七、商品房预售条件(三证+一投资+备案)

八、土地权属纠纷的解决(注意和民事侵权纠纷解决的区别,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

九、不动产登记

(一)不动产概念(二)不动产登记类型(三)登记原则和登记机构(四)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五)不动产登记簿(六)登记申请(七)现场登记和登记申请的撤回(八)

登记受理(九)登记期限(十)登记信息互通共享(十一)登记资料的查询和复制

第8章

环境保护法(6月5日环境日)

(一)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二)公益诉讼(三)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五)“三同时”制度(六)排污收费制度(七)总量控制制度(八)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九)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十)环境保护工作政府接受人大监督(十一)法律责任

商法考点总结

(详细版)

第一章公司法

一、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法的概念、特征

1.概念:依照法定的条件与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

2.特征:独立名义、独立财产、独立责任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一)概念(二)目的(三)表现方式(四)后果

三、公司的分类

(一)股东责任范围(二)股份的转让方式(三)公司之间关系(四)公司的信用基础

四、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一)公司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起始与终止和公司经营范围限制

1.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起始与终止

2.公司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实现

3.公司的经营范围限制

(二)公司的转投资与担保

1.转投资2.担保

五、公司设立

(一)含义(二)

设立方式(三)发起人(四)发起人责任(关键看以谁的名义签订的)

六、公司的章程

(一)概念(二)效力

七、公司财务与会计制度

(一)公司收益分配顺序(二)公积金提取和使用

八、公司合并、分立和变更

(一)合并和分立的类型

1.吸收合并2.新设合并3.派生分立4.新设分立

(二)共同规定

(三)特殊规定

九、公司司法解散

(一)

司法解散(公司僵局)(二)前提条件(“人出现了问题”)(三)原告、被告

(四)

可申请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前提:股东担保+不影响经营)(五)解散和清算的处理(六)解散效力

十、公司的清算

(一)含义(二)例外(三)清算组组成(四)清算组职权(五)通知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六)职权限制

十一、公司机关人员的种类及其任职资格和法律义务

(一)董、监、高任职资格的禁止性规定(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

十二、公司诉讼

(一)代位诉讼和直接诉讼

1.代位诉讼2.直接诉讼

(二)公司决议瑕疵诉讼

十三、有限责任公司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二)瑕疵出资和抽逃出资

(三)股权的取得与证明

(四)股东的基本权利

(五)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1.股东会2.董事会(执行董事)3.监事会(监事)4.股东会和董事会具体职权对比

(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七)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

1.一人有限责任公司2.国有独资公司

十四、股份有限公司

(一)设立条件

(二)设立的方式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1股东大会2.董事会3.监事会(同有限责任公司)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二章合伙企业法

一、合伙的概念和类型

(一)概念(二)类型

二、普通合伙企业设立

(一)合伙人(二)合伙协议(三)出资(四)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五)合伙人认缴或实际缴付的出资

三、普通合伙企业事务决议和执行

(一)普通合伙企业事务决议

1.决议一般规则2.全票决的事项

(二)普通合伙企业事务执行

1.执行的一般规则2.具体执行方式3.执行人权利和义务4.非执行人权利和义务5.普通合伙人竞业禁止、自我交易禁止的义务6.合伙事务执行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区别

四、合伙利润分配与亏损分担

(一)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方法(二)特殊规定

五、合伙企业财产性质和财产份额转让

(一)合伙企业财产(二)财产份额转让

六、普通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

(一)合伙人的代表权(二)合伙企业债务的清偿(三)合伙人个人债务清偿规则(“两个可以,两个不可以”)

七、入伙、退伙和继承

(一)入伙

1.条件、程序2.后果

(二)退伙和继承

1.自愿退伙2.法定退伙3.退伙效力4.合伙人身份继承

八、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一)含义(二)名称要求(三)责任承担

九、有限合伙企业

(一)组成与名称

1.合伙人2.企业名称3.出资4.合伙事务执行5.利润分配、亏损承担

(二)有限合伙人的权利(四个不受限,而普人以下4个方面都受限)

1.自我交易自由及例外2.竞业自由及例外3.出质自由及例外4.对外转让份额自由

(三)有限合伙人的退伙与继承

1.当然退伙2.继承3.责任承担

十、合伙人身份转换

(一)程序(二)后果

十一、

合伙企业解散、清算

(一)

财产分配原则(二)责任承担(三)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的区别

第3章个人独资企业法

(一)主体(二)性质(三)责任承担(四)事务执行(五)解散(六)清算

第4章外商投资企业法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三、外资企业法

第5章保险法

一、保险合同的性质和分类

二、合同当事人与关系人

(一)当事人、关系人、辅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

三、保险利益原则

(一)含义(二)成立要件(三)保险利益的范围(四)保险利益时效(保险利益有效存在的时间)及后果

四、保险合同的解除

(一)原则(二)例外(三)限制保险人解除合同(“知道起30天,最长2年”)

五、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一)免责条款的说明(二)关于“不一致”的认定(三)格式条款的解释

六、保险的索赔时效

(一)人寿保险(二)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

七、财产保险合同

(一)具体规定(二)代位求偿权

八、人身保险合同

(一)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的区别(二)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的特别规定(三)投保人年龄误报的处理(四)保险合同的中止与复效

(五)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免责情形:

1.

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2.

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合同成立2年内被保险人自杀3.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导致其伤残或者死亡

(六)“法定受益人”(即被保险人的继承人)

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给付保险金的情形

九、保险经营规则

(一)业务范围1.人身保险业务2.财产保险业务

(二)资金运用(一般无限制)

第6章票据法

一、票据法概述

(一)三大票据的含义和区别

汇票、本票、支票

(二)票据特征:流通性、文义性、要式性、设权性、独立性、无因性及例外

二、票据权利

(一)票据权利的种类:付款请求权、追索权

(二)票据权利的取得

(三)票据权利的瑕疵:伪造、变造、更改

(四)票据抗辩——对物抗辩和对人抗辩

三、票据行为

(一)出票: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二)背书:1.背书转让法律效力(“二不”)2.背书连续3.限制背书(记载“不得转让”字样)4.附条件背书5.部分背书、分别背书6.期后背书7.回头背书8.委托收款背书(被背书人禁止再转)

(三)承兑及保证

四、票据丧失和补救

第7章证券法

一、证券机构

(一)证券交易所:概念与机构、职权、章程、权益分配

(二)证券公司:设立、组织形式、义务范围、注册资本、业务规则:“五个禁止”“一个可以”

二、证券发行和承销

(一)发行: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

(二)承销(包括代销和包销)

三、证券交易:交易种类、交易方式、交易场所、短线交易的特殊规制

四、信息公开制度

五、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

前提、无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过错责任

第8章破产法

一、受案范围和破产原因

(一)受案范围:企业法人具有破产原因可以适用本法

(二)破产原因(两种,都采取“内+外”相结合)

二、破产申请与受理

(一)申请:破产申请是破产申请人请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意思表示

(二)受理的后果(即立案)

原则;指定管理人;个别清偿无效;待履行合同的处理;保全措施解除,执行程序中止;民事诉讼程序或仲裁程序应当中止

三、管理人

四、债务人财产

五、取回权

(一)含义(二)一般取回权(三)特殊取回权(又称出卖人取回权)(四)取回权人无法取回标的物的处理

六、破产抵销权

(一)

含义(二)特征(三)不得抵销的情形

七、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一)

破产费用:必要的程序性开支(二)共益债务:使债务人财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开支(三)清偿方法(外部有先后,内部按比例)

八、破产债权申报

债权申报的期限;可申报债权的特点;可申报的范围;不可申报的范围

九、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

十、重整程序

(一)重整原因:1.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不抵债。2.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3.

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性。

(二)重整程序发动:初始重整申请;后续重整申请

(三)重整期间营业保护特别规定

(四)重整计划的通过(分组表决)

十一、和解程序

(一)含义(二)和解协议的特点

(三)注意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三种程序之间的转换关系:

1.重整、和解可转清算

2.一旦宣告破产进入清算阶段,企业的死亡不可逆转,不能再转入重整、和解。

3.重整、和解之间不能转换。

十二、清算程序

(一)破产宣告的法律后果

(二)别除权

1.概念

2.特征

3.行使条件

(1)债权和担保权合法成立和生效。

(2)债权和担保权符合破产法的规定。

(3)债权已依法申报并获得确认。

(三)破产清偿顺序

第三篇:范蠡事迹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后人尊称“商圣”,是中国道商之鼻祖。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

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南阳人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

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

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一身布衣,范蠡三次迁徙,《太平广记·神仙传》有老子“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一说。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7]

注意选择经商环境,把握有利时机,运用市场规律,做事有准备,不盲目。据时而动,得失均衡。范蠡关于把握时机的全面论述很有现代价值。他的待乏原则实际上是要求经营者站在时机的面前,超时以待,就像以网张鱼须迎之方能获猎。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懂得货物的价值。只有把时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 抓住现时得时无怠,因为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其三是从时而追。处于这种境况要讲究一个快字,指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

销售理论,贵出贱取。贵出如粪土,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手。贵上极则反贱。贱取如珠玉,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贱下极则反贵。

三八价格,农末俱利。范蠡以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经营粮食商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去发展农业生产。商人与农民同时受害,就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这样农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时获利。

积着理论。“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要合理地贮存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 薄利多销。范蠡主张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种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老子》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范蠡从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中隐约感觉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说与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范蠡一家离开越国,先在齐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到了陶地。范蠡认为陶地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与自己的儿子一齐做了商人,没过多久就积累了丰厚的家资。

在陶地,朱公生了小儿子。小儿子长大后,陶朱公的二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拘捕了。自古以来,凡是家有千金的犯人不会在闹市中被处死,因此,朱公决定派小儿子去探望二儿子,并让他带一千镒黄金。就在小儿子即将出发时,大儿子说:“我是长子,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我去,却派小弟,说明我是不肖之子。”说完就要自杀。其母见状就对朱公说:“现在派小三子去,未必能救老二的命,但眼看老大说自杀就自杀,该如何是好?”不得已,朱公只好派大儿子去,并写了一封信要他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同时交代说:“你到楚国后,把金子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的吩咐,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老大到了楚国,依照父亲的嘱咐如数向庄生进献了黄金。庄生说:“你现在赶快离开,千万不要留在这里,即使在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老大口中答应,但并没有真的离开,而是偷偷留在了楚国,并用自己另外私带的黄金贿赂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

庄生由于廉洁正直而闻名于楚国,从楚王至下,对他都很尊重。黄金送来后,他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钱,以后全部还给他,千万不要动用。”

庄生找了一个机会入宫见楚王,以天象有变将对楚国有危害为由劝楚王实行德政,楚王于是准备实行大赦。接受了贿赂的楚国达官贵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大。他寻思,既然实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那一千镒黄金不就等于白白给庄生了吗?于是他又返回见庄生。庄生一见他惊奇地问:“你没有离开吗?”长子说:“没有,当初我为弟弟的事情而来,现在楚国要实行大赦了,我的弟弟自然可以得到释放,所以特来向您告辞。”庄生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就说:“你自己到房间里取黄金吧。”老大暗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

庄生因为遭到长子的愚弄而深感羞愧,他又入宫会见楚王,说:“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在议论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关在楚国,他家派人用金钱贿赂君王左右的人,因此并不是君王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而是因为朱公儿子才大赦的。”楚王听罢大怒,于是他命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之后才下达大赦的诏令。 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母亲和乡邻们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着说:“我就知道老大救不了老二,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从小就与我生活在一起,经受过各种苦难,知道生活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而老三一生下来就在蜜罐子里,哪里知道钱财来得不易,弃之也毫不吝惜,本来我是打算让他去的。老大不能弃财,所以最终害了自己的弟弟,这很合乎事理的,不要悲痛了。我日夜盼的也就是老二的尸首能回来。”

三聚三散

在《史记》中,记载了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春秋时期,范蠡戮力辅佐越王勾践,终于使得越国复兴。胜利后,越王封范蠡为上将军。可范蠡知道勾践为人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只装少量珠宝,乘舟远行,一去不返,这可谓“一聚一散”。 范蠡辞去上将军后,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耕于海畔,没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归还宰相印,将家财分给乡邻,再次隐去,这可谓“二聚二散”。

行至陶,范蠡看到此地为贸易的要道,可以据此致富。于是,他自称陶朱公,留在此地,根据时机进行物品贸易,时间不长,就累积万万。后来,范蠡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偿命,该是如此,但我的儿子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就派少子前去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可是长子坚持要替少子去,并以自杀相威胁。没办法,范蠡只好同意。过了一段时间,长子带着次子的死讯回到家。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独笑说:“我早就知道次子会被杀,不是长子不爱弟弟,是有所不能忍也!他从小与我在一起,知道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时,不知财富来之不易,很易弃财。我先前决定派少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这可谓“三聚三散”。

范蠡归隐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大意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煮掉。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而范蠡却早早料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他的过人之处啊!而鸟尽弓藏自此以后便成为了一个成语,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后代诸多名臣都以此为警戒。 原文出自《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西施随范蠡泛舟胭脂湖

西施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今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

关于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哪里还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我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男孩,但这位夫人绝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感情,我们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永远传下去。

关于范蠡

范蠡,字少伯,南阳三户人(淅川县人)。清《南阳府志》人物部。一统志:三户城在内乡县西南。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抵制商人开始,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传统中,均以“士(这里的士,不是广泛的知识分子,而是儒家知识分子)、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即使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却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除史记外)。但在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在汉初以前,人们对商人并没有这么歧视,所以他能被记载到《史记》中,供后世泛读!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作为历史人物,南阳人范蠡一直受到历代史学家的关注。关于对他的评价,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历代统治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表彰范蠡,为什么?因为范蠡不是忠臣,他见机行事,巧妙脱身,这在统治者看来,不够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气似乎比不上诸葛亮、岳飞。

当然,说范蠡是谋略家不能算错,这从他出山,帮助勾践兴越灭吴的曲折艰辛过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后来务农、经商也离不开谋略和智慧, 但这不是范蠡的全部。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称为一代商圣。范蠡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功成名就后,他不留恋功名,激流勇退,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士人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汉初张良助刘邦打败项羽,及时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避免了杀身之祸。陶渊明更是远离政界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田园生活。不过,张良、陶渊明仅仅保全个人,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而范蠡则是凭借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之心,为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作贡献,为社会献爱心,他的胸怀更宽广,思想境界更高尚! 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作为一代商圣,范蠡的经营思想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史记》称“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 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多种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范蠡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潜心从事生产,埋头苦干,迅速致富,对传统观念作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其次,范蠡丰富的经商理念,对今天发展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范蠡主张把握商机,侯时转物。他遵循经济丰歉循环论经商,提出“待乏论”,不要人等货,应让货等人。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再比如,范蠡主张“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范蠡既拥有文子学派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庄子学派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

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这叫持盈,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这叫定倾,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这叫节事。范蠡并把这三点与天地人结合,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他还对勾践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

范蠡顺应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对今日仍极富现实意义。“持盈,”亦可称可持续发展,即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换句话说,也可以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南阳商圣范蠡画像

强则戒骄逸,当昌盛、满盈时,能够保持;而这就要顺应“天道”,能“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定倾”,可以理解为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拨乱反正,克服缺点,做好工作。当危殆、将倾时,能够安定;而这就要顺应“人道”,遵循人事规律,合乎民意取得人心。而“节事”,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处置各种世事时,要能有理,有所“节制”;弱则暗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敢为,而这就要顺应“地道”,遵循“地”所包容万物、厚德载物的规律。范蠡做事讲究火候,全面考虑问题,不急功近利,不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范蠡在从政、打仗、经商活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处处占据主动,稳操胜券。范蠡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闪光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弘扬范蠡优秀的思想,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 下面几项试问有谁能做到:

1、兢兢业业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20余年,成功灭吴。

2、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自知“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早晚将为勾践所不容,遂乘舟泛海而去,功成身退。

3、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为商成天下首富,为官则成宰相。

4、一生聚财无数,却三聚三散。没有对钱财的过分贪恋。

5、深韵经营之道,民间尊陶朱公(范蠡)为财神。

6、创新发明,秤的发明人.

7、及时写信给好友文种,劝其功成身退,文种不听,被勾践所杀。对朋友仁至义尽。

第四篇:《范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前两篇讲读文章,巩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 2.学习古人智慧。

3.检测自己筛选整合信息及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

自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由范蠡与西施的传说导入课文。

三、介绍时代背景

周景王二十四年(前496),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前494),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

四、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课文 1.范蠡急流勇退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写范蠡营救儿子的故事,主要写其长子没办成事的经过,这似乎与刻画范蠡这一人物形象关系不大,你如何理解文章的这一构思?

3.范蠡是个怎样的人?

4.在文本中,范蠡认识到“久出尊名不祥”,但又拼命赚钱,以富而闻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以上问题。

六、教师提问点拨

1.范蠡急流勇退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范蠡认为,越王勾践只能与之共患难,不能与之同享乐。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走狗烹”。

2.本文写范蠡营救儿子的故事,主要写其长子没办成事的经过,这似乎与刻画范蠡这一人物形象关系不大,你如何理解文章的这一构思?

提示:

通过他儿子没能按照他的意图成功救子之事,从侧面表现了范蠡的善谋和深知人性的特点,是对范蠡形象的进一步补充和刻画。

3.范蠡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

为官:善机变,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使国富民强。 经商:善经营,辛苦劳作,抓住商机,使家产万贯。

4.在文本中,范蠡认识到“久出尊名不祥”,但又拼命赚钱,以富而闻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言之成理即可。 5.文言常识 ⑴通假字

还反国

通“返” 今既以雪耻

通“已” 复约要父子耕畜

通“邀” ⑵古今异义词

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国

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居无几何

古义:表示时间不长

今义:多少(疑问代词) 逐什一之利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十加一所得的数目 勿问所以然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

古义:小儿辈的人

今义: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⑶一词多义 以

以临齐、晋

而,表承接关系 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来(目的连词) 勾践以霸

因为(介词) 难以久居

而,表示修饰关系 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而,表承接关系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把(介词) 以为此天下之中

认为(动词)

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

与方位词连用表示范围(助词) 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在(介词) 为

为生可以致富矣

经营(动词) 且勾践为人

做(动词) 为书辞勾践

写(动词) 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为了(介词) 其母为言曰

替(介词) 既

既苦身戮力

尽(副词) 今既以雪耻

已经(副词) 居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

囤积(动词) 居无何

过了(动词) 居甚贫然

住处(名词) 庄生虽居穷阎

居住(动词) 且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

况且(连词) 且遣其少子

将要(副词) 所 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

住所(名词)

听其所为

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助词) 然

范蠡喟然叹曰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助词) 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但是(转折连词) 勿问所以然

这样(代词) 故

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

以前(名词) 故金至

所以(连词) 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

缘故(名词) 宿

有如病不宿诫

早先,预先(副词) 某星宿某

星宿(名词) 于

北渡兵于淮

到(介词) 耕于海畔

在(介词) 此则害于楚

对(介词) 信

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信用(动词) 楚王素信庄生

信任(动词) 独

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只(副词) 独自欢幸

单独(副词) ⑷词类活用

既苦身戮力

使„„辛苦(使动用法) 北渡兵于淮

使„„渡过(使动用法) 未必能生中子也

使„„活(使动用法)

北渡兵于淮

向北(名词作状语)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做出标志(名词活用作动词) 而怀其重宝

怀揣(名词活用作动词) 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携带的东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

像对待老师一样(名词作状语)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

以„„为羞(意动用法) 其母及邑人尽哀之

为„„哀伤(为动用法)

乘坚驱良逐狡兔

结实的车子 好马(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⑸特殊句式

勾践以霸

难以久居

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朱公居陶

其母为言曰

慎无与争事

今为奈何

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昔者君王辱于会稽

耕于海畔

载以一牛车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

七、课后作业 1.笔译全文。

2.你如何评价范蠡在救子中的表现。3.预习《毛遂自荐》。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被动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被动句

第五篇:管子和范蠡的故事

《管子》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相公管仲(公元前275年至公元前645年)事迹的书,全书以齐桓公问政,管仲解答的形式写成。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国多财而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轻重篇》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介绍了管子的经济思想。管仲当时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便是废除井田制,鼓励发展商业,鼓励自由竞争,但政府垄断着(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盐、铁批发生意。通过大力发展商业,齐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库充实,得到周天子的赏识。管仲还通过发动贸易战争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子—轻重戊》对齐国征服鲁国和梁国所采取的贸易战争手段有详细的记载。

齐桓公和管仲商量拿下鲁国的办法,管仲建议先大量进口鲁梁的纺织品,鼓励鲁梁人大力发展纺织业,直至放弃农业。鲁梁人通过向齐国出售纺织品打转其钱,果真弃农业而不顾,一年后,管仲发现拿下鲁梁的时机到了。于是,齐国决定不在进口鲁梁纺织品,并断绝与鲁梁的贸易关系,又过了十个月,鲁梁人陷入粮食危机,鲁梁政府决定放弃纺织业,恢复农业,但为时已晚,市场上粮价暴涨,是齐国粮价的数十倍。第24个月,鲁梁人有一半以上投奔了齐国。到了第三年,鲁梁政府就被齐国征服了。

《管子—轻重戊》还介绍管仲通过提高茈价颠覆莱、莒,提高鹿价颠覆楚,提高白狐价颠覆代,提高器械价以颠覆衡山等与征服鲁梁类似的贸易战争。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在本国大量囤积粮食的同时,诱使这些国家集中全力来追逐那些特产的暴力而放弃农业生产,最后出现粮荒,不得不归顺齐国。透过这些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国际贸易中的敏感程度,以及“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含义。

管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自己的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对他绝对信任。但他之后同样能力极高,成就巨大的范蠡(公元前536年到前448年)就不怎么幸运,在后世的地位极具争议性。范蠡是管仲之后春秋末年人,与孔子同属一个时代比孔子小15岁。要说本领,范蠡似乎不比管仲逊色,两人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都在发展商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两人的区别在于,管仲是官商,主要为国家发财;范蠡是私商,主要为自己发财。

范蠡,字少伯,出生于楚国的宛(今河南南阳)。《世说新语》记载,范蠡25岁和他的朋友文种到了越国,两人在范蠡42岁时双双被兵败吴国的越王勾践所重用,君臣韬光养晦,勾践卧薪尝胆,谦卑与吴王的淫威下,范蠡54岁时,越国向齐国开战,经过近十年的征战,终于在越勾践24年灭了吴国,范蠡时年63岁,吴越之战奠定了范蠡在军事史上的地位,他的待机而动,坚壁清野,出奇制胜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灭吴后的越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范蠡帮助勾践二十余年成就霸业,被尊为上将军。此后,勾践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成为春秋后期最后的霸主,被周天子封为东方之伯。范蠡看到大事不妙,以68岁高龄,悄悄离开越国。他临行前还不忘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说,越王这人共患难可以,同享乐不行,我们现在没用了,我先走了,你要不走的话,可能会遭到不测。文种不听范蠡的话,最后被勾践所逼自杀。范蠡给文种的信中描述当时的形势是“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此一忠告后来广为流传。刘邦夺取政权后,大将军韩信被杀,临行前发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谋臣亡”的感叹。

范蠡离开越国时带走了绝世美人西施。这位美女是范蠡落实其兴越灭吴所制定的九术之一“美人计”,亲自跋山涉水找到的。当时西施只有13岁,经过严格的训练后,15岁被派往吴国,做了吴王的宫女。28岁时与范蠡里应外合灭吴,胜利后回到越国。5年后35岁的西施跟随68岁的范蠡离开越国。范蠡离开越国时改名鸱夷子皮(盛酒的一种皮袋子),自嘲为酒囊饭袋。《吴越春秋》记载: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应该说的就是这件事。

《史记—越王勾践》记载,范蠡他们离开越国后,北上到了管仲曾经治理过的齐国。一行人中,除了范蠡和西施,还应有范蠡的两个儿子。他们现在海边安顿下来,父子辛勤劳作,自食其力,很快又通过做贸易成为千万富翁,范蠡发财后,曾被齐王做相国。离开越国三年后,勾践去世。范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举家迁到了与齐、鲁、赵、晋四国交界最理想的经商之地、号称“天下之中”的陶邑继续经商。范蠡感叹当官不过高高在上,但不实惠,经商却能发大财。到了陶邑之后,发了财的范蠡不再叫鸱夷子皮,给自己取了一本正经的名字,叫陶朱公。

70多岁的老人,不但生意继续发达,还和西施生了个小儿子,大富豪范蠡以后的故事还很多,史书记载了他因二儿子在他的老家楚国被判死刑后派大儿子前去行贿的事。《史记》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司马迁还详细记载了他和妻子(应为西施,《史记》未明指就派大儿子还是小儿子去打通关节一事而发生分歧。范蠡主张小儿子去,妻子却坚持大儿子去。范蠡最后“不得已而遣长子”。结果大儿子舍不得花钱,二儿子被楚国处决。范蠡笑说他早知如此。也许花花公子小儿子去,不知道财产来得不易,所以一定舍得花钱,没准还能救二儿子一命。《世说新语》对这件事有详细记载。

公元前448年,范蠡去世,享年88岁。后世评价范蠡为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但他也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辅佐勾践有始无终,算不得忠;弃官从商,舍本逐末,投机取巧,为正统所诟病;他离开越国还带走情人西施,为儒家所不齿。后世崇拜范蠡的主要是商人,把他尊称为文财神货商圣,还给他戴上了“经商鼻祖”、“商家圣星”等美名,甚至还和孔子(文圣)、关羽(武圣)、孙武(兵圣)并列,尊其为商圣。后人还传说范蠡是酱的发明者、造缸能手,陶器制作技术的改进者,写过《养鱼经》等。后人把他的致富经验总结为《陶朱公生意经》、《陶朱公商经》或《陶朱公商训》,具体还有《陶朱公理财十二则》等。他三次致富拥有千金,有三次散尽家财,更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先河。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我们从身边的一些成功商人身上,似乎经常能看到范蠡的影子,他们本领超强,既保养情人,也贿赂官员,不一而足,有的人品还远不如范蠡。

上一篇:副秘书长演讲稿范文下一篇:服务提升世博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