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2022-08-14

第一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记得当老师的第一天爸爸对我说:“教师是全天下最崇高的职业,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用心去做,一定要对得起这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那时起我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把所有的热情和爱心投入到学生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我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和

疑问。于是我一直在工作中探索,不断向老教师请教,总是在盼望有人能为我指引方向,就在这时候,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从而获得了一次向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学习的机会。

《和教师的谈话》——它是一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亲身向教师们“现身说法”的名著。赞科夫在这本书中把自己那深邃的理论体系浅显易懂地介绍了一线教师,涉及“课堂上的生活”、“教师和儿童”、“学习的诱因”等11个章目的框架设计,很清晰地展现了赞科夫理论体系的全貌和要点。因为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使我很自然的联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读后使我豁然开朗。它使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师德的核心源自于“师爱”。

一.爱学生,就是要深入地了解他们。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多途径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找到他坏习惯的成因,才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我们班有个学生行为习惯懒散,上课总爱打瞌睡,没有一点学习的积极性,后来经过和家长联系,和学生谈话,得知这个孩子的父母也常年不在身边,自小跟随爷爷生活,加上自己有狐臭,常受同学排挤,因此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便找他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他爷爷的爱感化他,告知他要自强自立,懂得用行动去感恩。因为身体原因,许多同学不愿和他搭档,于是我特意让科代表做其师傅,辅导他学习。很快我便发现他状态好转,并能主动地和我接近。了解就是教育的钥匙。

二.教育学生,就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赏识他们的优点,充分释放潜能。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 “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近老师、信任老师。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以前有个学生上课老爱趴桌子,课堂提醒她,她反而很厌烦。课后我找她谈话,说她基础不错,完全可以成为语文科的种子选手。结果这次谈话让她大受鼓舞,上课便开始积极发言,后来发现他朗读功底不错,于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她很多朗读的机会,在同学们的好评和掌声中,她终于有了学习的热情。事后她对我说,她很感谢我这么重视她。其实我只是一根火柴,点亮了那根灯芯。

三.爱是耐心和热情的结合。

《和教师的谈话》的第二章讲到了教师和儿童之间相互的情感关系。他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体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育工作很琐碎,学生们在成长中总会反反复复出错,这就需要我们要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学生错误。教学初,因年轻气盛,常为学生的错误而恼怒不已,大发雷霆,教育缺少足够的耐心。因此教育效果很不好,学生不仅不能正视错误,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怨恨心理。后来发现冷静得倾听,细心的教导,持续的关注,不断的鼓励,严格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听话。其次,教师的爱还应该与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赞科夫同时也说到教师还需要很大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可能会很好地去爱学生。这时候对照我自己,有时候我没有一点热情就走进了教室里,结果学生听了一堂乏味无聊的课,我自己是窝了一肚子火出来。相反,我精神抖擞,学生也是激情高涨,课堂热闹,课后有收获。老师要把课堂变成自己的舞台,走上舞台,就要进入角色

第二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初看该书,便被作者的众多头衔震惊了——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我实验室”领导人——赞科夫。可见这是一个风云人物,而,真正令我折服是他对教育的突破理解,前卫的教育理念。

在苏联,那个年代,无可厚非,赞科夫是教育的引领者。他自1957年开始组织和领导"教学与儿童发展"课题的大规模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20多年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中,形成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他的教学论思想曾对苏联学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赞科夫有诸多著作和论文,其中包括《教学与发展》、《论教学与生活》、《论教学的教学论原理》、《小学教学新体系的试验》等。 《和教师的谈话》是赞科夫以其长期实验积累起来的研究成果,他克服旧教育课程的矛盾,建立了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教育课程。他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着重抓“能力培养”,这正是近20多年来美、日、德等国家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教师的谈话》包括课堂上的生活,教师和儿童,学习的诱因 ,认识周围世界,知识的广度和巩固性,劳动教学,在美的世界里,教学和发展,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掌握知识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劳动及其创造性11章节,深入浅出地概述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已成为当代苏联深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必读书,它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捧起书本,打开第一章——课堂上的生活,讲述的是对传统教学的看法和作者的教学畅想。记得书中有那么几句话: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们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国前进的巨大步伐;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预先就规定好:什么东西、按什么顺序应当成为儿童内心注意和感受的对象,难道能够激发儿童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感情吗;使儿童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精神生活。

这些话都是对课堂教学的美好期待,读完之后我收获颇丰。我开始思考,传

统教学方法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意义?能否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就拿语文课来

说,为什么分析课文一定要先经过死板的几个阶段?为什么朗读因时间而可有可

无? 在经历了12年的中小学学习,早已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步入大学,大

学相对多变轻松地上课方式反而让人一时无法适应。听课时可能会一时找不到重

难点,不知如何记笔记。诸如此类的困扰都是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教育常常忽视孩子的能动性,对于一些孩子日常的生活中的个人体

会、想法无法带到课堂中来,从而形成不了充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积极活跃的课

堂气氛。学习中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通常对事物充满新奇感,他们喜

欢将问题带进课堂,这时便需要老师适时的引导与沟通,实现课堂与孩子的互动。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课堂教育仍需要大幅度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培养,教

学环境的优化,这些都是教育机构该考虑的问题。

该书的第二章讲述的是儿童与老师,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老人都

爱说“3岁看到老。”意思是我们能从小孩子的习惯想象到他长大后的性格等诸

多个人情况。而小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除了家庭环境大部分受幼儿老师的影响。

幼儿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到6岁是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时期。

在此期间,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孩子需要老师教她如何洗手,如何上厕所,如

何听课等等。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给儿童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必要条件,

而意志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老是牵着学生走路,那他就

是不懂得意志力形成的条件和源泉。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定行动计划,可

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在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

和障碍。这正是一种克服困难的练习,也就是意志努力的锻炼。”我认为一个老

师培养孩子的意志可以体现在任何一方面,举例来说,老师和家长一样,都过度

的保护着孩子的安全,在体育活动上,老师时刻盯着孩子,护着孩子,玩个健身

球,一路跟随,怕摔倒,一方面老师提心吊胆,另一方面,孩子能力发展受阻碍,

会让孩子今后遇事无法果断地做出判断,无法实行自己的计划。我记得我小的的

时候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当然,心疼是必须的,但更多的,爸妈想让我懂

得摔倒就得自己爬起来的道理,摔的痛了才知道下次小心。

在我实践的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带一盆小植物

来,放在教室里,每天照顾它,和它一起长大。我认为这就是培养孩子意志的一

种有效方法。让小孩子照顾盆栽既是培养孩子的爱心,又是教育他们做事要有计

划有恒心负责任。每天小朋友给植物浇水,坚持下来的小朋友会因此而收获成长,

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小朋友看到自己的植物一天天成长,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有收获就有动力,小朋友会因此变得积极向上。

“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

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丧失。”是第三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的确,人

脑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深刻。对于小孩来说,他们的大脑具有很大开发潜能,

记忆力更是惊人的。对幼儿的教学要想取得好成效需要配合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以

让孩子多学为目的强加给孩子知识。

该书接下来几章的内容是围绕着儿童发展的三个方面展开,提倡5大教学原

则。赞科夫的发展论以学生为出发点,意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便

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真谛。赞科夫的教育理论与教改实践,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

而“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是赞科夫教学发展思想的精髓。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颇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我应该多阅读此类书籍,

增加自己的内涵。赞科夫的教育思想是伟大,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

层楼。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学前(3)班

11950341

张霞

第三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读了第一章,我看到了自己的落后,我开始深思自己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之前我也有对自己课堂的反思,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反思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对于课堂上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学习应该联系生活‛。儿童是多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围的事情,可是我们的课堂更多的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课本之上。有的老师为这个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应该着眼于课本,孩子们被身边的重大事件深深吸引着,当他们满怀着新的印象来到学校上课时候,我们的课堂却常常对这些重大事件以只言片语带过,孩子的新鲜感顿时跌到了低谷。作者也提到了课堂上这种无拘无束的谈话,对于班级集体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每一个孩子听着同学们的发言,如同他们体验着同样的内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于集体的团结。

我的课堂中也偶尔涉及到联系到生活方面的对话,但都是极其简单,甚至是我一笔带过,学生附和几句便是。现在我认识到课堂时间是有限,但是如果能够不浪费时间,再把这些时间用到课堂谈话,这堂课就非常有意义了,学生也真正学到了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能把自己在谈话中的感悟和思想过程运用到语文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和教师的谈话》让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识的学生,它不仅教会了我许多教学上的技巧和知识,也教会了我从正确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培养我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渐渐地我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真正内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

一、爱学生,就是要深入地了解他们。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多途径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找到他坏习惯的成因,才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我们班有个学生行为习惯懒散,上课总爱打瞌睡,没有一点学习的积极性,后来经过和家长联系,和学生谈话,得知这个孩子的父母也常年不在身边,自小跟随爷爷生活,加上自己有狐臭,常受同学排挤,因此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便找他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他爷爷的爱感化他,告知他要自强自立,懂得用行动去感恩。因为身体原因,许多同学不愿和他搭档,于是我特意让科代表做其师傅,辅导他学习。很快我便发现他状态好转,并能主动地和我接近。了解就是教育的钥匙。

二、教育学生,就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赏识他们的优点,充分释放潜能。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

能够缩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近老师、信任老师。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以前有个学生上课老爱趴桌子,课堂提醒她,她反而很厌烦。课后我找她谈话,说她基础不错,完全可以成为语文科的.种子选手。结果这次谈话让她大受鼓舞,上课便开始积极发言,后来发现他朗读功底不错,于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她很多朗读的机会,在同学们的好评和掌声中,她终于有了学习的热情。事后她对我说,她很感谢我这么重视她。其实我只是一根火柴,点亮了那根灯芯。

三、爱是耐心和热情的结合。

《和教师的谈话》的第二章讲到了教师和儿童之间相互的情感关系。他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体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育工作很琐碎,学生们在成长中总会反反复复出错,这就需要我们要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学生错误。教学初,因年轻气盛,常为学生的错误而恼怒不已,大发雷霆,教育缺少足够的耐心。因此教育效果很不好,学生不仅不能正视错误,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怨恨心理。后来发现冷静得倾听,细心的教导,持续的关注,不断的鼓励,严格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听话。其次,教师的爱还应该与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赞科夫同时也说到教师还需要很大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可能会很好地去爱学生。这时候对照我自己,有时候我没有一点热情就走进了教室里,结果学生听了一堂乏味无聊的课,我自己是窝了一肚子火出来。相反,我精神抖擞,学生也是激情高涨,课堂热闹,课后有收获。老师要把课堂变成自己的舞台,走上舞台,就要进入角色。

这学期,我拿到了一本苏联列·符·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一书。赞科夫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

育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领导人。

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了,但苏联的教育曾经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教育之一。众所周知,中国教育受苏联教育的影响很深,建国之初,我们曾根据苏联教育的经验对旧中国的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造,这给当时我国的教育带来过积极影响。

在苏联教育界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有鼓动用共产主义教育青年的加里宁,他对教育下的定义至今仍影响着教育理论界;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欧美教育的克鲁普斯卡娅,她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散发着光芒;有改造流浪儿童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他提出的许多教育原则不仅丰富了教育理论宝库,也被广大教师所运用;有提倡教育促进发展的赞科夫,他的实验研究为教育科学实验提供了范例,他的发展能力的理解对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教育职能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可以说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的教师,他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此外还有像维果茨基、巴班斯基等一批教育家,他们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是作者以其长期实验积累起来的研究成果。全书分十一章,以各种谈话形式阐述了低年级教学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小学教学的各种不同的教学论观点、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效果,是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

翻开书来,刚看第一章,我就被吸引住了。第一章讲的是‚课堂上的生活‛。其实这个说法和‚教学联系生活‛有些类似。书中有人认为像是在作文里描写儿童观察到的东西就是联系生活,或学语文时举生活中的例子就是联系生活。依我的理解,这确实是联系生活。也有人认为:

——儿童是那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围的事物,如果学校不能给以响应,那将会对他们欠下一笔多么大的无法偿还的债务啊!在此,指的是那些记忆犹新的、昨天或者前天才在我们眼前发生的事件。孩子们满怀着新的印象来到学校上课。可是结果怎么样呢?在课堂上,常常是根本不谈这些重大事件,或者是三言两语的一带而过,而孩子们很想倾吐自己的满腔热情,并且希望对不懂的问题得到解答。

因为是谈话,所以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可是,我本以为既然孩子们从自己家里的人那里,从电视里已经听到或者看到了,课堂上又何必重复讲解呢?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就是在课堂上跟老师、同学交谈自己的想法,跟在校外偶然听到别人的谈论并不是一回事儿。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儿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们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国前进的巨大的步伐。这里就会萌发出幼芽,从里面培育出爱国主义的情感来。

是呀,这种无拘无束的谈话,对于班级集体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每一个孩子听着同学们的发言,如同他们体验着同样的内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于集体的团结。

读到这里,我感觉到这一切很需要,但是做起来就有困难。首先,在上课时哪里有时间跟儿童进行这种谈话?其次,怎样跟儿童进行这种谈话?

——当教师解释他要说明的事件和谈话的时候,必须克服那种形式主义、装腔作势的作风。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中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后面以语文课的讲读课时的做法为例。比如说,我们一般会这样上课:把课文初读之后进行分段阅读和分析,然后把全文重读一遍,再把全文来个表情朗读。还不算完结,还要进行分角色朗读。

—-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上的气氛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即使教师竭力想把课上的活跃一些,向儿童提出几个引起注意的问题,说几句有特色的话,但是仍然达不到目的。看得出来,儿童眼光里刚刚露出一点火花来,可是刹那之间就熄灭了。有时候,眼看着儿童就要‚热情奔放‛起来了,可是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因为,按照教学法的规定,这时候却要转到重复朗读课文的阶段去了。

我想,这些话触及了一个怎样上课的问题的一个新方面: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那什么叫生活呢?生活就是人的(也包扩一切有机体的)生理的存在。这就是说,人在呼吸,他的心脏在跳动,消化器官在工作,感观在活动,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然,在任何一节课上,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但是,还应从精神生活(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活。精神生活可能是积极的、丰富的、多方面的,也可能是贫乏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

第一章的前半部分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质疑,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到底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意义?能否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为什么分析课文一定要先经过六个阶段,才开始阐述作品的中心思想呢?为什么加深对课文的完整感知一定要和阐明它的中心思想分开进行呢?为什么整篇课文的表情朗读要放在末尾呢?表情朗读是跟阐明课文内容和它的语言表达手段无法分割的!起初呢,我还觉得原来的这种教学方法很严整,很有逻辑性,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教授的,而且一直是这样教的。但是,现在读了专家的谈话,我也开始怀疑它的优点究竟在哪里了。

《和教师谈话》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的著作,被誉为‚教师必备书‛的著作之一。这本著作中,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低年级教学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小学教学的各种不同的教学论观点、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效果。这种形式,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容易的多,更能够思路清晰地去感受书中每个章节主要内容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

目前,虽然这本书并没有完全读完,但是在前六章的阅读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属赞可夫在第二章教师和儿童章节中所阐述的内容。赞可夫在本章中说:‚师生之间互相有好感的气氛,首先要求学生由衷的尊重老师。‛这句话让我想到,现今多数师生之间关系,要么是管理专制型的师生关系,要么就是放任挚爱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民主型师生关系却很少。赞可夫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那首先就要获得学生由衷对教师的尊重。可是,学生对教师由衷的尊重却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基础上,即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正当的权利。

那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呢?用‚爱‛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是否就是做到了对学生的尊重?如果是的话,那些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中难道教师没有用‚爱‛的态度吗?尊重做法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我有些茫然了!接着读下去,当我看到赞可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我明白了,尊重学生是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而且这种爱是要面向全体的孩子,而不是个别的孩子。这样的爱才是高尚的师德。我们用这样的爱,不仅会在学生面前树立真正的威信,也会感化那

些学困生,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但是,‚严‛是不是意味着,就像传统教学那样,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呢?

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真是传统教学那样,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岂不是很快就会变成专制型的吗?所以,这里的‚严‛是在不违背新课程理念中‘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态度。这里的‚严‛和‚爱‛是紧密结合的。老师尊重了学生,那学生也会在感激中尊重老师,并在以后的行为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对于教学来说,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不应该着急,应认真听完学生的话;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不应该是主宰者。二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上,并不能完整的回答一个问题,不会说出思考的过程,教师只要引导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种习惯,回答问题就会越来越棒。所以,我特别同意赞可夫所说的:‚给儿童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必要条件,也有助于巩固教师的威信。‛

当然,要真正做到‚严中有爱‛,需要教师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只有了解了他们,我们才可能对阵下药付出我们的爱。那如何了解一个学生呢?

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善于观察的能力。这也正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师不仅要想到集体,也要想到个别。其最终还是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才是真正爱的态度。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真正的民主化。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健全发展。

正如赞可夫所说:‚儿童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爱与其他东西不同的是:它会越分越多。这样的爱,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付出,慢慢体会其价值所在。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没什么耐心去看。但是为了写读书心得,于是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者还认为,在教育工作中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

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原因是:

1、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

2、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论文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爱学生?如何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学生?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

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

第四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650字

我继续耐心地坐下来读这本书,发现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课堂教学理念等,与赞科夫早先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

书中谈到一个话题“教师和儿童”。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文化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渐渐走向封闭。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在教师的眼里,学生只不过像是一种什么容器,可以把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灌到里面去,那么,教师就成为谋杀孩子的凶手了。呵呵,可能说得严重了,或许自己早已成为了这样的凶手……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在这一章节,还提到一个话题,那就是爱。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形容老师对学生的爱,但是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学生那份特殊复杂的爱。“爱”这个字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的依恋的情感。老师对学生的爱,这可能是一种母爱或父爱,又跟本能的简单流露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也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热情,说得更白点,可能是把对职业的热爱,间接表现在学生身上。而又该如何正确地去爱学生?这好象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省,不断学习,多多积累不断完善……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教师应当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可是面对班里有四十如此之多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如何在方方面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呢,不禁让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在各个方面理解一个学生况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那么多学生呢?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投入到这个问题上?

总之,《和教师的谈话》让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识的学生,它不仅教会了我许多教学上的技巧和知识,也教会了我从正确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培养我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渐渐地我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真正内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

第五篇:读和青年教师谈话读后感

感悟大师智慧 更新工作理念

——读《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这样说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 人们经常听到关于教师应该这样那样的要求。譬如说:“教师应该好好备课;教师在走进教室时应该把一切个人的和家庭的苦恼和不幸丢在门外,面带笑容站在孩子们面前;教师应该善于找到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小路等等。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应该给教师一些什么。例如: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创造环境和条件,使他不要白白地耗费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去做那些琐碎无用和妨碍他所创造性努力的事。这里的问题首先在于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健康一样不可少。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自由支配时间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已等同于“空气之于健康。”可见教师是非常应该也必须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可是现状是我们教师与学生一样缺乏属于自我的时间。学生的所有时间都应用于学习,教师的所有时间都应该属于教学,像两架机器。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不可能顾及到个人思想领域的丰富,精神生活一片荒芜,这样的教师谈何丰富学生的精神呢? “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必得自己的心里充满阳光”没有自我的教师如何塑造个性突出,充分体现自我的学生呢?真希望大家都能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多给教师和学生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教师,要把这种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努力呼吸属于自己的自由空气,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怎样保证教师有属于自己的支配时间?那就是领导全体教师创造性地劳动。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人,只有当他每天都在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技巧,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了解儿童和研究儿童——摆在首要地位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博学多识的、有威信的教师,并且成为教师

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你就要努力首先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家:不仅对自己班上所教的那些儿童,而且对于社会、人民、家长所委托给你的全校学生,都是一个好的教师、教学论专家和教育者。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职位,认为只要自己有一些什么特殊的行政工作能力就可以取得成功,那你还是放弃想当一个好校长的念头吧。只有成为教师的教师,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受到人们的信任和爱戴。而要成为教师的教师,你就要一天比一天深入地钻到教学和教育过程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去,那时候,人们称之为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的东西,才会在你面前一点一点地展开新的境界。我在记忆里回想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回想起来的最鲜明的东西是什么呢?首先是一个教师的平凡的、沉重的劳动中那些细微末节的小事,其中充满着令人激动不安的,有时是痛苦的探索和思考、发现和挫折。在这种劳动中,有时候像闪光的宝石一样,燃起幸福的发现的火花,使你受到鼓舞,特别是使你的同事们、教师们受到鼓舞。毫无疑问,这些发现、这些创造性灵感的迸发,正是一种能够驱散和消除对工作消极冷淡、因循守旧的情绪的火花,从而激发起全体教师的创造热情。教育领导的秘密之一,就在于激发起教师的探索的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谁在努力分析自己的课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跟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问题,那他就已经取得

三、要“对教学细节的洞察与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应当深刻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年龄和身心特点,理解掌握知识和形成信念的过程,应当既是一个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又是一个洞悉一切、应对迅速的心理学家”,要从学生的精神世界去深刻理解教育细节的深远根源。

四、关于教学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 “校长的使命就在于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领导者"的自我要求是十分高的,他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性质就是这样:你要领导它,首先就要不断地自我充实和自我更新,使自己在精神上今天比昨天富有。”“只有日益深入地钻研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微妙细节,只有不断地开辟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成为教师的教师,才能为别人所信赖和尊重。”教师的工作十分辛苦而细琐,而学校领导者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唤起教师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兴趣”。而这种“唤起”,决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可以实现的,在我看来,校长坐办公室里开行政会,制订政策,梦想依靠这些“政策”和“管理措施”,就可以让我们的教师去热心研究,这种想法是很荒唐的。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校长唤起教师研究兴趣的唯一途径,就是与老师一起研究教学,一起研究学生!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美丽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从今天起,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感悟大师智慧会伴随我的一生。

上一篇:环境监测试卷及答案下一篇:会计工作经验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