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复习要点

2022-06-27

第一篇:大学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答疑

 新闻的定义:陆定一 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王中 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1981年《辞海》) 范长江 读者欲知未知而应知的重要事实报道。

    新闻5要素:5W: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 西方新闻要素:5w+h: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为何 新闻的地位:报纸上主要的文字体裁,在舆论导向中占主导位 写作的基本要求:真、短、快、活、强

a) 真:所谓真就是新闻必须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b) 短:新闻必须简短,要短些,短些再短些; c) 快:新闻必须迅速及时,在时间上应力求新,快; d) 活:新闻要写得生动、活泼、形象 e) 强:是思想性要强,主题要深刻

 导语的定义:是新闻的眼睛、灵魂、开头第一句话、第一层次,引导读者阅读新闻之语。①.导语是放在开头的文本②文本要简要③.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来全文的目的、中心、主题或结论。

 第一代导语,第二代导语,两者的区别。

 第一代导语,即产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这一代导语,我们也称为五要素俱全(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因)或六要素俱全(五个W+H)的导语。因为此时的导语要求片言片语里涵盖五个或六个事实要素。它的长处是交代事实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对整篇新闻主要内容大体有了了解,但缺点也明显:内容太多、主次不清、重点不突出,给读者第一印象不那么深刻。所以第一代导语也被人谑称为“晒衣绳式导语”。  任何主体,包括写作形式与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既然第一代 导语的产生有此类得失,随着时间长河的磨砺,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 导语,我们称之为部分要素式导语,它诞生于20世纪

三、四十年代, 也可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称之为第二代导语。这种导语, 只要求突出

一、二个或

二、三个新闻要素,其余的要素放到后面,放 在新闻的主体或结尾处交代。这种导语的基本要求有二条:“一是要 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优点是:把最重要、最新鲜、 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事实,点缀在导语中,使导语先声夺人的魅力。

 消息头的定义:消息头又称为电头,是消息的开头,置于导语的前列,是消息用来区别于其他文体,特别是区别于通讯的重要标记,用来交代新闻发出的时间、地点、记者姓名与社别。

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注意要点):

1. 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概括新闻的要点与轮廓 2. 用简洁、精练的话语来表述

3. 将说明主题的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写出新闻的极致。

 主体定义:主体是指围绕导语而展开的中心内容,对新闻事实作近一步的解释、分析与介绍  主体写作要注意:

1. 注意分层次、分观点交代事实,忌流水帐 2. 着重回答为什么与怎么样

 新闻背景的定义:新闻背景就是指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机联系的条件与环境。有的新闻事实本身简洁明了、一清二楚,就不必再加背景材料,而有的新闻事实较为复杂,必须讲清人物关系与事物关系,就一定要有背景材料。  背景的类型: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事物背景、

 背景的作用:

1. 点缀事实,突出事实,增强新闻的显著性 2. 揭示主题,深化主题

3. 增加知识,增强文采,写出特色 4. 分析事实,找出原因

5. 使事实通俗化、形象化。

6. 背景运用的基本要求(注意点):

(1)总则:灵活运用、因文而异、密附其间、渗透其中、得体为止,避免模式化。 (2)注意以下几点:

A、一定要紧扣主题,注意背景材料和新闻主体材料配合得当。

B、要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详略适宜,不喧宾夺主。

C、新闻背景材料要灵活穿插,力求生动活泼。

 结尾的方法:自然结尾法、卒章见义法、拾遗补缺法、别开生面法

 新闻结构的定义:即指消息的内部构造成分(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它们不同的排列、组合就组成各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 新闻结构的类型: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倒顺相结合的结构、悬念式结构、散文式结构、并列式结构

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为倒三角,它的特点是:头重脚轻地安排组织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以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从大到小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即按事实或材料的重轻、急缓、主次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

 优点:

1. 首先是快,使用这种结构很快能组成一篇新闻 2. 使新闻的“新”得到体现 3. 使新闻容易写短

4. 切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 5. 便于编辑作及时而有效的删节

 缺点:

1. 如果都是一种结构,报上的报道会流于单调、老一套 2. 导语与主体、标题易重复。 3. 文句和段落之间连贯性差。

4. 对非事件性新闻、故事性强人情味浓的新闻不太适合

 新闻注意类别: 1. 动态消息:一般是以一人一事的信息为主的新闻,比较简洁,包括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动态感强,稍纵即逝,是报上最大量的新闻。

2.综合新闻:多数是综合报道一段时期内工作情况的消息,带有回顾性、总结性,报道面广、声势大,适合于一段工作或一个宣传战役结束后的回顾、总结与报道。

 新闻语言的特点:具体、简练、准确、通俗

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核心、灵魂所在,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 观点的正确; 2. 事实表术的准确;

3. 力戒笼流、含混、模糊的语言; 4. 注意词性、词义与词序

 外国新闻写作技巧中注重客观方法包括:

1. 善于“用事实说话” 2. 到现场去,多写目击式新闻 3.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4. 注重信息,注重新闻根据

 通讯发展概况:早期通讯阶段,分三个层次

1. “新闻记事”又称“概要记事” 2. 长篇记事”,又称“详记”、“委曲” 3. 印象派记事

 通讯的定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 通讯写作的特点包含两个层次:

1) 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

1. 都强调要有新闻性。

2. 都力求用真实、准确的事实说话。

3. 都力求选择鲜明、有意义的主题和题材。 2)

通讯与消息不同点:

(1)文字上:通讯力求详尽、仔细地描述。

消息力求简洁、明快地概述。

(2)形式上:通讯往往高潮在后,读到最后,读完全文,对人对事对主题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消息高潮在前,导语开门见山,将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公之于众。 (3)内容上:

A、通讯以报道人以中心,

消息以报道事情为主。

B、通讯不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着重要回答为什么与怎么样。消息往往主要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是什么。

C、通讯,特别是一些较大的通讯,强调以情感人,而消息寥寥几百个字,很难要求它以情感人。 (4)篇幅、容量上:

通讯的篇幅可长一些,容量大一些;而消息篇幅短,文字简要,容量大一些。 (5)时效上:在强调快与及时的前提上,通讯晚

一、二天发表五方,消息要求争分夺秒,力求快。

 通讯的表现手法三个特点:

1. 强调叙述的直接性 2. 描写的直观性 3. 抒情议论的实在性

叙述(最基本)(直接性)、描写(最重要)(直观性)、议论和抒情(实在性)  叙述包括:顺叙、插叙、倒叙、夹叙夹议  插叙的作用:

1. 有助于读者对故事情节、人物身份有更详尽的了解; 2. 有助于叙述上的生动活泼、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3. 还有助于主题的深化

 对话描写,在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

A、再现人物声调语气。

B、反映人物的性格、思想与气质。 C、交代内容、展开情节、表述过程。

 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

1. 着重写人,写人物思想,揭示人物的心灵美

①按人物思想线布局。 ②思想基础要写扎实。 ③思想活动要写真切。

2. 写矛盾,将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写,放在风口浪尖上写

①放在矛盾斗争的焦点上刻划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刻划典型人物。

②通过多侧面矛盾写人。 ③矛盾的两方面要充分展开。

3. 抓情节,抓细节,抓特点

A、抓情节:情节即通讯中矛盾的进行过程。 B、抓细节:细节是通讯的细胞。 4. 正确反映先进人物与党群的关系

A采用相互辉映的写法,把握“水涨船高”的原则,忌“水落石出”。 B在突出一面时,防止暴露另一面,注意写作上的辩证法。 5. 写出特定的时代精神,环境气氛与生活气息。

A 将人物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写,写出时代精神。 B 将人物放在一定的家庭生活中写,写出生活气息。 C 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写,写出一定的意境。

 为什么人物通讯要强调揭示人物思想:

1. 先进人物的先进行为和事迹,是在某种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没思想人物行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 不同先进人物有不同的先进事迹,学习先进人物很难从具体行为去模仿而先进人物的思想却有普遍的教肓意义。

3.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好的人物通讯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其原因是“形神兼备”,此神或神韵就是人物的思想与情感。

 工作通讯写作要求中怎样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a.由现象到本质。

b.由点到面。由点上提出问题,对面上进行指导。

c.还要善于抓取有表现力、说服力的材料。如:典型性材料,对比性强的材料等。 d.要作连续报道,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产生。

题型:填空,名解,问答,改写,鉴别,评析。

第二篇:新闻写作复习要点总结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中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用事实说话(名词解释)

什么叫用事实说话:

1)即通过报道事实来传递信息、思想或意见。

2)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3) 记者把某种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理解: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的两要素:“事实”和“观点”。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2)事实胜于雄辩

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如何用事实说话:

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筛选事实、显果藏因)

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再现场景)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对比衬托)

4)借用直接引语说话(注明来源、借花献佛)

5)画龙点睛

新闻性

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

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

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

导语的新闻性

1)最新鲜的材料

2)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

3)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

报道使用的描写手法:白描与细描

白描:在一定意义上,新闻语言是一种白描型语言,或者说是以白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 原指中国绘画中的传统技法,此种技法能达到遗貌取神的艺术效果。

借借用到新闻写作上来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的勾勒出事物的特征。是直接叙述与描写的统一如何使用白描语言:1)多用动词,用准动词

2)多用子概念

3)多用大白话

细描: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多用于新闻消息,新闻素描,细描多用于新闻通讯、特写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全知视角(名词解释):在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形式。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

优点: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缺点: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同时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限知视角:也称有限视角。一般指小说叙述角度的一种,相对于全知式视角而存在,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出现。

优点:在事件讲述过程中,会更有悬念,更有深度。

缺点: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消息导语的大致类型

1)概述性导语: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有具体四种类型。

①直叙式导语:开门见山的动态消息

②概括式导语:概括内容并直接陈述

③对比式导语:实物对照有巨大反差,突出事实意义

④悬念式导语:延用新闻矛盾情节设下疑点,悬而不答

2)描述型导语:又称见闻型导语。是一种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

3)评述型导语:夹叙夹议,有评有述的导语。有具体三种类型。

①评论式导语:对报道的主要事实进行简要评价。

②设问式导语: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用事实加以回答。 ③引用式导语:借用典故和引语等对事件进行第三方陈述。

4)橱窗式导语: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

预叙(名词解释):在情节发展中对将来发生的事预先描述出来的叙述方法。就是事先讲述或者提及以后事件的叙述活动。

预测性消息: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

预测性消息写作:1)及早预测 2)他人预测 3)权威预测 4)深度预测 5)审慎发稿

消息(名词解释):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人们称他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特写(名词解释):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街区新闻事实中的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题材。

通讯(名词解释):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题材。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

信息冗余度(名词解释):信息在传递和存贮过程,没有表达信息实质内容的那部分编码符号的多少程度。

主体的结构方式

1)倒金字塔结构(名词解释):是一种消息的特殊结构方式,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一个突出特点。又称倒叙结构,即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新闻事件的结果、新闻事实的精要首先呈现给读者。

2)纵向结构: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

3)横向结构:不受事物发展时间顺序的限制,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间范围的情况有序的组织起来,反映“面”的变化。

4)点面结构:通过个别的典型事例带动一般的总体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详见P114例句与解释)

1)短段落、多分段。

2)断裂行文。

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

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新闻作品的语言特色:

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时效性与新鲜感)

3)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

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判断断导语优劣: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事实中的要点,讲话中的特别关注部分。

2)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①最新鲜的材料

②要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导语。

③选用最有趣、最富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

3)炼字炼句,力求简洁。

4)力求优美生动

①开掘、反映新闻事实的内在美②讲究文采语言美

导语的任务:

1)尽快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

2)吸引读者,“一见钟情”

3)决定全篇基调

导语的修辞技巧:

1)设问,以提问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

好处: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调动读者阅读兴趣。

2)拟人,好处:使导语带有感情色彩,令读者受到某种程度的打动。

3)借用,好处,使导语富有情趣,诗情画意唤起读者联想,以愉悦的心情阅读下文。

4)对比,将两个极端的事物加以对照,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兴趣。

好处:有助于揭示事物特点、阐明新闻主题。

5)直呼,导语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也称“对话体”

好处:拉近读者,营造亲切自然的交流气氛,使读者产生亲近感,乐于接受记者的观点和忠告。

6)排比,好处:表达强烈感情,增强导语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

7)惊警,以警醒、警戒的语句,强烈唤起读者注意。

好处:具有震动效果,造成一种急迫感,使读者为之一惊,不能不注意。

第三篇: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②

一、什么是新闻?

标题:题型完整,肩、主、副题 消息(5个W一个H)、通讯概念

消息、通讯的署名、电头必须规范,消息的导语、主体注意分段,通讯注意最精彩、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放到最前面……

二、针对性刻意重复

是一种互联网背景下有效而实用的学习方法。在新闻写作练习中,指找到一篇范文,根据逻辑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从自己最弱的模块开始,进行针对性地反复练习。

三、记者的10个工作环节

一篇新闻稿件的诞生,是一项复杂的链条式的劳动过程,其中收集线索、确定选题、策划采访方案、实地采访、梳理采访素材、筛选新闻事实、补充采访、写初稿、修改、发往编辑部10个环节,都是记者完成的事项,也是新闻诞生的最基础的工作。

记者工作的10个工作环节,可以归纳为3大类:思维方式、实地采访、写作修改。

四、怎样让消息出新出彩?

1、借口说话。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一是假托,如西方记者常用‚此间观察家‛说,观察家其实就是记者自己。二是实引,引用别人的话。但表达的是记者的观点。

2、和盘托出。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好的坏的、正面的反面的都报道,让各种见解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3、简明扼要。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目前评选优秀消息的字数一般限制在千字以下。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而是对人物事件作简略勾画,重点细节点上几笔。

五、什么是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西方新闻界通常称之为‚新闻鼻‛‚新闻眼‛,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生命。

六、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劳动,脚板子底下出新闻,只有一头扎进最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基层的情况摸透,把上级的精神吃透,新闻敏感才能诞生。

新闻敏感与记者的反向思维密不可分。一个敏感的记者对发生的事实总会在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比较和联想,追根究底,找到问题之所在。 新闻敏感不是记者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靠瞬间灵感所至,而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有作为的记者必须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眼见,耳听、鼻闻。

七、新闻事实的可感性是什么?

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传播中的新闻事实,可划分为可感事实和不可感事实。 1 即:在传播过程中多数读者能真切感受和把握的新闻事实;多数读者因为自身阅历等限制所不能感知和把握的新闻事实。

八、怎样处理摆事实与讲道理的关系?

西方新闻教科书一个基本的新闻报道法则,就是‚show, don’t tell‛。其地道而传神的中文译文是——新闻报道应该‚摆事实,不讲道理‛。意思就是,新闻报道应当只提供事实,道理要受众来悟,结论由受众来做。

九、怎样培养精品意识?

1、准确把握创优新思维

2、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3、准确把握创优特色资源

4、准确把握创优技巧

十、怎样创新报道角度?

我们在消息报道角度选择中打破常规角度,寻找新奇的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报道角度。

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熟悉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把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

第三,围绕中心工作选择报道角度。

十一、怎样培养创新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报道中的创新第一体现在主流新闻报道上;其次,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新闻的传播中思想引导力上;第三,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主题新闻策划上;第四,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版面形象语言,彰显特色品牌上;第五,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新闻写作文风上。

十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事实,来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事件包容主题‛的思想,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记者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能力,真正让新闻活起来,以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

(1)选择新鲜的、有情节的事实

(2)选择能表达主题思想的事实。

(3)选择完整的事实

十三、简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述?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十四、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的主题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内容必须正确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党的基本主张。一句话,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报道坚持党性原则的第一要义。

要始终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诉求统一起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坚持党性原则并非一句空话,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必须恪守新闻宣传纪律。

十五、怎样让经济报道充满生活气息?

经济报道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流通及管理等多个环节,它的工作性和专业性较强,很难写出津津有味的经济新闻。怎样才能把经济报道写得有看头?

1、平民视角看事物

2、以小见大抓事物

3、利用故事写事物

4、深入实际抓‚活鱼‛

十六、怎样理解感性地表现与理性地陈述?

西方记者喜欢‚感性地表现‛,中国记者偏爱‚理性地陈述‛。在新闻写作中,如何 理二者的关系呢?

先来看看‚感性地表现‛:西方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善于捕捉新闻中的形象事实:精彩的场面,典型的细节,然后将其描绘出来去打动读者。

再来看看‚理性地陈述‛: 中国记者采写新闻时习惯诉诸受众的理性认识,常常是先对其掌握的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然后以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总体概貌等理性材料为主要表达内容,并以陈述式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以期向受众揭示事物的整体面貌及内部联系,加深受众对新闻事物的理解,并启迪他们深入思考。

感性表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低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恰当运用可以唤起受众的形象感觉,激发受众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但不足是许多时候不能担负全面、深入反映事物的功能,有时会让人产生‘不解渴’的感觉‛,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反映起来有时会欠缺条理性;理性陈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高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注重用思辨的、分析的、概括的方法,对事物的反映深刻、全面,但不足是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容易让人感觉干巴、枯燥、呆板,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如此看来,两种表现手法各有利弊,最好的表现方式应该‚感性表现‛与‚理性陈述‛相结合,这样能使新闻报道在不同抽象层面的相互补充中展开,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既能深入,又能浅出,‚事‛‚理‛有机融合,达到完美的表现效果。

十七、怎样思考文章立意?

立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或主题、思想、主旨)。

文章主题,是文章抽象内容即思想感情的中心。有的主要是情,有的则是理与情的交融。这就是使得主题呈现多样性。

3

十八、采访技巧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集新闻素材、访问和观察新闻人物、了解新闻事实的活动中,各种采访手段、采访方法的有机运用,目的是在客观实际中发现和捕捉有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为写作储备新闻元素。

十九、法拉奇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以采访政坛风云人物著名,被誉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她对这些政要人物的采访技巧是值得细细推敲并学习借鉴。

1、充分准备,不同凡响的开场;

2、既予又取,巧妙处理矛盾;

3、追根究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4、巧设机关,分解问题‚请君入瓮‛。

十、在倾听中寻找线索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统一于采访过程以及后续的新闻报道中。记者作为一个陌生人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被采访者身边,注意在倾听中寻找新闻线索,不失为一条采访的捷径。

二十一、不到现场不写稿

灵感来自现场,细节来自现场,感受来自现场,不到现场不写稿,应该成为记者的一条铁律。对于记者来说,终生受益。

二十二、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就是写作方法的灵巧运用,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写作方法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二十三、直接引语在新闻中的作用

引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许多情况下必不可少。直接引语是新闻中用引号引起来的新闻中人物(包括新闻人物)说的话,直接引语要真实、准确、一字不差,完全忠实于新闻中人物的原话。

我国记者在重视使用间接引语的同时,普遍忽视对直接引语的使用,尤其是对于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常通篇采用间接引语来报道某某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大会议以及外事会见 活动,并且形成了几乎一成不变的报道模式。在一些本可以故事化的新闻中却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人的声音。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是没有直接引语。

二十四、‚Learning by doing‛

汉语直译为‚通过做来学习‛,或‚从做中学‛‚边干边学‛,是美国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奉行的教学理念,强调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实务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美国密苏里新闻 4 学院强调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自己的第一份媒体工作经历,是为代表性做法。

二十五、什么是通讯?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形式,是‚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按形式分,可分为纪实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调查、专题侧记、随行散记、记者手记、新闻花絮等

二十六、通讯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关键在于围绕主题选择素材,抓取细节,也就是抓取目标受众有刚需的那些高频痛点,以构成画面,再现高潮。

二十七、什么是细节?

在现代汉语中,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细节就是微小、生动、传神,也是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新闻素材。作为新闻素材的细节,包括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神态、人物心理、人物动作以及新闻发生的场景、场面等。针对细节的现场采访,可以从以上这七个方面入手。

二十八、简述细节在通讯写作中的重要性?

就像射击、动作、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体育和竞速是新一代手游的玩法,细节就是通讯的玩法。通讯写作前的采访,记者必须善于发现细节,记录细节;而采访后的通讯写作,则必须善于刻画细节,再现细节,以构成画面,生成高潮。也就是说,通讯的起承转合,都是围绕典型细节展开的,主题通过细节体现,开头通过细节描写,主体通过细节搭建,结尾也是用细节构成的画面来戛然而止,所谓凤头(华美)猪肚(丰富)豹尾(有力),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完成的。

在通讯写作中,细节可以围绕主体结构布局谋篇,细节可以让骨架轮廓跳跃飘逸,细 构成画面,细节再现高潮,细节传递温度,细节打动人心,细节释放美丽,细节凸显 质,细节搭建结构,细节深化主题,一句话,细节决定通讯的成败。

二十九、通讯写作为什么要把最有新闻价值的细节前臵?

倒叙,美国新闻界称之为‚flash back‛,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最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完成叙述。叙事学中,倒叙是一种逆时序,这种逆时序容易产生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的传播效果。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资讯海量而过剩,受众把自己的资讯选择权委托给了媒体,媒体代替受众选择、过滤资讯,应当把‚把最重要的、最有新闻价值的资讯‛挑选出来,用更快捷、更愉悦、更容易接受的增值形态回馈给受众;

二、故事是人类最喜欢的资讯传播方式。而一个好故事的基本元素就包括细节、画面、悬念和意外,而平铺直叙很难构成悬念。所以,倒叙是最符合资讯传播规律的叙事方式, 5 消息写作的5W模式本质上也是一种倒叙。

三、倒叙容易生成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述的传播效果,当下移动互联网终端的‚10万+‛大都是由倒叙来完成赋能的。

十、简述‚焦点展开结构‛?‚焦点展开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简称‚华体‛。所谓焦点,就是用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细节、画面、场景和故事来开头,然后自然过渡,进入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主题和背景合盘托出,集中力量完成深化,结尾再回归到开头的故事。

‚焦点展开结构‛是一个双任务系统,既要讲故事,又要讲道理。因为只讲故事往往得之于生动而失之于肤浅,而只讲道理就会呆板、乏味,很难激发受众的阅读冲动。 ‚焦点展开结构‛的核心是围绕主题选择典型细节。这种细节要求‚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述‛,这9个字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资讯传播的基本特质和最佳效果,舆论场中全部的二次传播、裂变式传播都是通过‚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述‛来完成赋能的。

第四篇:应用文写作复习要点

题型: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改错题、写作题

一、名词解释

1.应用文: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时所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的总称。

2.起诉状:起诉状是当事人为维护自己被侵害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诉讼文书。

3.消息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4.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公开而广泛地向社会传递信息的一种宣传手段。

5.应用文主题: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

6.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序号,它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7.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8.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9.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负责承办、贯彻执行、答复的收文机关。成文时间:成文日期,用于表明公文开始正式发挥效用的时间。

10.广告口号(广告语):运用简短明白、鼓动性强的语句对商品或企业进行反复宣传的一种形式。

11.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12.计划:对未来实践活动作出预先打算和安排,确定目标、任务、措施所形成的一种事务性文书。

13.总结:是对已完成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检查,并找出规律性结论,用来指导今后实践的一种应用文体。

14.求职信:也叫自荐信或自荐书,它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表达求职意愿,提出求职请求,并要求用人单位考虑答复的专用书信。

15.上诉状:是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裁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诉讼文书。

16.答辩状:是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中的问题,进行回答并辩解的法律文书。 定义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学界尚并无统一严格的定义,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书籍往往有不同的归纳和概括。学习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其本质特征:

1.写作目的明确

应用文是为实现特定目的服务的,因此其写作动因与目的十分明确。

2.语言表达规范

应用文主要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适当采用一些古语词汇,文章的语言庄重、简洁、严密,这一点和文学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3.格式体例稳定

大多数应用文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通用格式和体例,这体现了其规范性和严肃性,撰写者在拟文时必须遵守格式体例的要求。

4.时间要素明确

应用文其所针对的事务一般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因此执行时间、有效期和成文日期等时间要素非常明确。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应用文:应用文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等社会活动中,用以处理各种公私事务、传递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格式规范、语言简约的多种文体的统称。

依用途分

指导性应用文指具有指导作用的应用文,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行文,如命令(令)、决定、决议、指示、批示、批复等。

报告性应用文指具有报告作用的应用文,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的行文,如请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简报、总结等、

计划性应用文指具有各种计划性质作用的应用文,常用于对某件事或某项工程等开始前的预计,如计划、规划、设想、意见、安排等。

依性质分

一般性应用文指法定公文以外的应用文。一般应用文又可以分为简单应用文和复杂应用文两大类。简单应用文指结构简单、内容单一的应用文,如条据(请假条、收条、领条、欠条)请贴、聘书、文凭、海报、启事、证明、电报、便函等;复杂应用文指篇幅较长,结构较繁、内容较多的应用文,如总结、条例、合同、提纲、读书笔记、会议纪要等。

公务文书又称为公文,它是指国家法定的行政公务文书。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秘书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试行办法(倡议稿)》,在第二

章中把公务文书规定为九类11种,即命令、批示、批转、批复(答复)、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布告(通告)。国务院1981年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关于公文办理暂行办法》,其中又把公文分为九类15种,即命令(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国务院2000年又发布了《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公文分成13种,即命令(令)、通告、批复、指示、决定、请示、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四要素 A,主题每篇应用文都要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主题越是具体专一,应用文就越容易写出

B,为谁而写私人信件为家人、朋友、爱人而写;商务信件为生意伙伴而写;广告为一般大众而写;海报为某一群人而写。了解了为谁而写,就可以使应用文的内容适度而得体,使你的信息能全面地传达给对方。

C,写作目的为什么要写这篇应用文?是要把你的信息提供给对方,还是要求对方给你提供信息?是洽谈生意还是联络感情?一篇应用文尽管确定了主题,有时却达不到目的,这是为什么?目的不明确,就会造成内容不确切,造成费解。 D,文章的格式和结构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其格式和结构是不相同的。信件有信件的格式和结构,广告有广告的格式和结构。不了解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和结构,就写不好应用文。

特点

一、实用性强

应用文在内容上十分重视实用性。它是用来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真实性强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一切文章都要求具有真实性。对于这一点,各类文章要求不同。它反映的情况、问题,叙述的事实 是客观存在的,发布、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是确有的,不能经过任何艺术加工。

三、针对性强

它根据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具体业务、不同的行文目的,选用不同的文种。

四、时效性强

应用文在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时间、效率,讲究时效性。一般来说,应用文往往是在特定的时间来处理特定的问题,尽快的传递相关信息,因此时效性很强。不及时发文,拖拖拉拉,或时过境迁再放马后炮,使信息失败,就会失去其实用价值。

五、格式化比较固定

应用文有其惯用的外观体式和主体风格。有不少体式 是社会长期约定俗成的,也有一些体式由国家统一规定,如公文。还有一些应用文格式比较简单。不论体式如何,都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发挥它的工具作用。

第五篇:应用写作复习要点提示(模版)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要点一:

熟悉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应用写作》这门课程期末考试的题型通常有:

(1)填空;

(2)名词解释;

(3)简答;

(4)文章分析;

(5)补写文章要素(根据给出的主要的文章要素,补写另外的文章要素,比如,根据正文写标题,根据主体部分写开头或结尾部分,等等。)

(6)给材料或给条件作文(根据给出的写作材料或写作条件,完成某一个文种的文章。)

前面三类题目可算作知识型问题或称客观性试题,约占卷面总分的40%;后面两类题目可算作能力型问题或称主观性试题,约占卷面总分的60%。

请同学们将题型与教材相结合,进行有效复习。

期末复习要点二:

期末考试题型示例,题型示例

一.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用();向上级机关请求请示.批准,要用()。参考答案:报告请示

2.撰写产品说明书,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要有()意识;(2)要有()意识。

参考答案:责任大众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2分)

1.章程

参考答案: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行动准则等内部事务的一种文书。

2.刑事诉讼状

参考答案:刑事诉讼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三.简答(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合同主要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合法性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作用的发挥要以合法为前提,合同不合法,应被视为无效合同。

2.合意性

合同内容应是当事人意愿的真实表述,任何有悖于当事人意愿的内容都不能写入合同。

3.平等性

合同的平等性首先表现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应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没有上下从属之分。其次表现在合同应在当事人平等协商.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任何一方均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4.规范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规范,二是语言的规范。

如果只答出以上要点,可得8分,每项2分;如果不仅答出要点,还有适当的说明(如上文),可得10分。

四.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对下面这篇工作计划进行分析。(本大题共一小题,20分)提示:

(1)分析应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一般写法,要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和各构成要素作简要的说明.分析。

(2)既要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又要注意结合原文。

(3)分析要有条理。

附: XX市税务局2010年工作计划(正文略)

五.按照新闻标题的一般写法和要求,为下面的经济新闻补写标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标题:

附:新闻一则(文本略)

六.下面是一份会议纪要中的几段文字,根据其内容,起草一份召开该会议的通知。(本大题共1小题,30分)附: XXX会议纪要(此处暂时省略文本,试卷上将会提供。)

写作要求:

1.内容要明确,事项要清楚;

2.格式要正确,写法要规范(可以只写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几个项目,会议地点.报道时间等事项可以虚拟);

3.语言要准确.简明.得体,书写要清楚。

期末复习要点三:重要概念

(一)

1.调查报告是就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2.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3.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文书材料。

4.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极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5.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某一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或群众做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字材料。

期末复习要点四:重要概念

(二)

1.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是指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社会影响的事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2.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全面.明确地介绍产品的用途.性能.结构.使用方法等事项的文字材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明文。

3.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指导经营管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4.可行性研究是在某一项经济活动实施之前,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对有关信息的分析以及必要的测算等工作,对项目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确定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行为。反映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结果的书面报告,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期末复习要点五:重要概念

(三)

1.刑事自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2.行政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行政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行政纠纷,提起行政诉讼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3.民事诉讼文书是指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期末复习要点六:请示在撰写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要求?

1.要正确选用文种,以免影响工作的及时处理;

2.要做到一文一事,便于上级机关及时答复或者解决;

3.要避免多头请示,坚持“谁主管就请示谁”的原则;

4.要避免越级请示,以免影响办文效率。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期末复习要点七:在工作总结的撰写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

撰写工作总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2.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3.要合理地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

4.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期末复习要点八:撰写讲话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针对性要强,充分考虑讲话场合和听众对象的特点;

2.主题要集中鲜明,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

3.内容要吸引人,增强内容的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4.语言要通俗易懂,要带有口语的某些特点。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期末复习要点九: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合同具有哪些作用?

1.合同是保护当时人的合法权益的工具;

2.合同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

3.合同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4.合同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凭借。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期末复习要点十:在合同的签订中,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1.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合法性作为首要前提;

2.要精通业务,了解情况,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3.要在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条款;

4.要认真书写,并不得随意涂抹。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上一篇:大学体育理论课程下一篇:大学生我想对你说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