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与教学

2022-09-10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指向性和集中性正是注意的两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注意力集中, 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的兴奋中心, 就有利于知识的输入, 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 进而就有好的学习效果和好的教学效果;注意力不集中时, 大脑中就有好多个兴奋中心, 它们之间会互相干扰, 影响学习和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使学生专心, 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教学效果才好。同时善于组织学生注意,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也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1 合理利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这可以用来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 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上课时, 要注意利用它的好的影响, 防止它的不好的影响。

首先, 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例如教室周围嘈杂的音响、音乐教室的歌声、操场上的运动情景、窗口有人观望谈笑、教室内过多的装饰或张贴、教师的新装艳服及口头禅、过度的表情和不适当地使用直观教具、教室有手机突然响铃、迟到的学生半路进教室等, 都容易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室内外布置一个安静简朴的环境, 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上课时的各种干扰, 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时候有些偶发事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如学生严重违纪, 学生突然病倒等, 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 也不能惊慌失措, 要以自己的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的处理好, 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

其次, 利用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主观的内部状态。例如, 在学生不注意时教师突然停止讲课, 讲课时声音有高低、大小、快慢的变化, 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 利用鲜明、生动的直观教具, 适当地进行故事性幽默性的谈话,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不过用这种方法所引起的注意, 是一种被动的注意, 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暂, 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实验表明, 凡是和学生已有的爱好和知识经验有关的事物, 凡是能给学生增加新的知识经验的事物, 都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经常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 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有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就是由于他对前面的材料没有掌握, 因而越学越不理解。有的教师总结了一条经验, 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 正确地把新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合起来。在学生还没有一定的经验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时, 有时还应通过参观、访问、看电影等来补充必要的经验。这些从实际的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才更吸引学生, 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老师在充分备教课内容的同时, 又要充分的准备学生的详细情况, 并做到因材施教。

2 积极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不同于做游戏,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对学习有趣的地方加以注意, 也要求学生对没有直接兴趣, 但又必须掌握的地方自觉地集中注意, 并和种种干扰作斗争。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当然, 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 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学生会闷得发慌, 但要记住, 在学习当中,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趣的, 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 应当教导学生不仅去学有趣的东西而且也要学做没有趣的事, 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这就是说还要强调学生的有意注意, 按照有意注意的规律去进行工作。

(1) 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任务要明确。要给予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和任务, 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清楚教师在教学中对他们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和如何做, 这就更好地动员起他们的有意注意, 使学生能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完成学习任务。

(2) 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长期的严格要求能提高学生注意的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能力, 利于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习惯。古人云:严师出高徒, 所以无论是课堂纪律的维持, 还是知识技能的掌握, 教师对学生都应该严格要求。教师要利用一贯性的严格要求的引导来控制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在讲课时教师要经常提示学生注意所讲课的内容;提醒走神的学生注意听讲;给学生一个既不太难同时又需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 让学生自己解决, 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注意听, 并努力完成作业。

(3)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注意高度集中的表现。教学中, 教师要传输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实践证明, 信息量小是教学节奏松弛, 学生注意力难以稳定持久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接受能力, 传输给学生可以接受的饱和的信息量。教师还要以深刻的论述、精辟的分析促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 让他们仔细倾听并咀嚼教师讲的每一句话, 认真观察并琢磨老师的演示、板书以及通过非语言手段发出的各种信息, 是听看、与教师的讲解同步。最后,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积极的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并踊跃回答和积极参与讨论。这样, 学生就能把注意力始终指向教学活动而无暇旁顾。

3 善于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 如果过分强调或过多的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 学生就容易疲劳;如果单纯依靠无意注意, 就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所以教师应善于通过教学实现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 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 快乐的学习。这样教师一定要科学设计课堂, 全面的把握课堂教学流程, 游刃有余的驾御课堂。重点作好以下几点:

(1) 重视课题的切入。良好的开打往往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开课之出, 抓住学生的注意, 对整堂课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将大有裨益。比如兴趣导入法要实实在在的在较多学生感兴趣的焦点,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提问法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循序渐进性等, 并能给出学生回答的有效评价;案例导入法, 就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和适用性。

(2) 掌握好课堂节奏。注意的稳定性与年龄成正相关, 中专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不超过2 5分钟, 大专学生的注意持续时间最长也就3 5分钟, 所以教师讲授核心内容的时间不能超过该时间。教师在讲授某个具体问题时要慢且细, 把大问题按不同的逻辑关系细分成尽可能多的小问题, 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的讲解, 引导学生随着老师备课思路积极思考。而且内容的转换又要快。同时教师必须重视收集课堂反馈信息, 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变换教学内容和方法, 有紧有松, 有张有驰, 竭力克服教学中的单调感和模式化给学生注意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大程度地延长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时间。

(3) 作好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是对一堂课所学知识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对这一环节的普遍忽视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针对课堂结束前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比较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 所以课堂总结要做到内容要概括, 不泛泛而论;语言要凝炼, 不拉杂重复;重点要突出, 不面面俱到。这样既可保持学生的注意集中, 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际上成为一种即时的强化复习。

4 有效的利用教学培养学生的注意

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递各种知识, 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现有的注意能力组织教学, 同时要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以利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中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1)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不只要求有安静的学习环境, 还应该培养他们有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使他们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方法, 要求学生对干扰他们的刺激保持镇静的态度;加强注意的目的性;通过实践活动, 不断揭示事物的新内容, 因为注意的稳定性是和事物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变化有关系的。

(2) 培养学生稳定而且广阔的兴趣。广阔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貌, 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3) 培养学生随时都能使自己把注意集中于一定事物的习惯。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上课时容易把注意集中到学习上,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如设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和目标,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完成。

(4)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 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组织并积极参加尽可能多的集体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结束语:教无定法, 教学中出现的注意问题, 情况很复杂, 原因也是多样的, 只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 多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摘要: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有把注意力很好的指向并集中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授课过程中, 才会教学互动, 学生积极思考, 教学效果才会良好,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又可以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文章分四部分分别论述了有意注意规律和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并指明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又分析了如何利用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注意。

关键词: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教学

参考文献

[1] 叶雨晴川.智商教室[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

[2] 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 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 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

[4] 张新力, 译.教师观察力的培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 李鹰, 等.现代心理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 2003.

[6] 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

上一篇:试论室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下一篇:6例肩难产的助产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