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和交通安全教育

2022-08-25

第一篇:食品和交通安全教育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教育部联合督查我县学校食品安全.(本站推荐)

素材在新闻部F盘/龙汛文件夹——国家食药监局和教育部“联手”检查我县学校食品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教育部联合督查我县学校食品安全

12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教育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我县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现场督查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监司副司长陈谞带领检查组一行对我县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详细督查。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副县长李忠莉,县卫生监督所主要领导等陪同检查。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了解,本次督查将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主要内容为学校食堂自查整改和风险防范情况,以及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情况。

(数据字幕)据悉,自2011年春季以来我县开展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68人次,检查学校食堂100户次,未建立食品原料进货台帐2户、采购食用油未索证索票14户、未建立废弃油脂管理制度有25户,采购蔬菜未建立台帐有48户、其他违法行为4户,责令限期整改41户、立案查处1户。

李忠莉在现场检查的同时向督察组通报了我县近期的食品安全形势,对着力抓好我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了食品进口关、检查关、登记关、出口关、留样关,规范业主的经营行为、经营方式,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切实做好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

陈谞在督查工作过程中说明了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指出,要大力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防止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有效提高监管水平,真正确保广大师生的就餐安全。最后他对我县的食

品安全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需进一步推进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与希望。

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对我县学校连续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认真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巩固和深化学校食堂专项整治成果,推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与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提高遵义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龙 汛 (实习) 报道

第二篇:企业诚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信息收集和记录食品企业

企业诚信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信息收集和记录食品企业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 版次:

标题: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修订:

编号: 发布日期: 执行日期:

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一、目的

加强对不合格品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二、范围

所有与公司生产有关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

三、职责与权限

质量技术部、生产部、生产车间。

四、内容

4.1不合格品分类

4.1.1不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

4.1.2不合格半成品

4.1.3不合格成品

4.2不合格品的判断

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由质量技术部化验室出具不合格检验报告单,所有不合格品必须由质量技术部评审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

4.3不合格品评审

4.3.1质量技术部负责组织生产车间、生产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提出处理意见。

4.3.2对不合格品评审后,有以下几种处理结论:

——拒收

——让步接受(紧急放行)

——返工

4.4不合格品的处理

4.4.1化验室出具不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报告单后,经质量技术部决定拒收时,通知生产部仓管科拒收,仓管科进行具体操作,并记录。

4.4.2根据库存量和车间使用情况,经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后,不合格原辅料可以让步接受。首先由QA对不合格原辅料进行小试,QA将小试结果反馈给质量技术部部长供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以生产使用,生产部对不合格原辅料的使用过程进行现场监控,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有详细记录,制定预防措施。对使用结果由质量技术部进行评估、验证。

4.4.3不合格原辅料经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后,特殊情况可以不用小试,对不合格原辅料的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 版次:

标题: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修订:

编号: 发布日期: 执行日期:

使用过程,由生产部进行现场监控,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有详细记录,制定预防措施。对使用结果由质量技术部进行评估、验证。

4.4.4不合格半成品让步接受由质量技术部批准,由生产部对不合格半成品进入下道工序后的生产过程进行现场监控,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组织生产车间和生产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有详细记录,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使用结果由质量技术部进行评估、验证。

4.4.5不合格半成品和成品经质量技术部评审决定返工时,由生产部形成返工方案,对返工过程进行现场监控,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组织生产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有详细记录,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返工结果由质量技术部进行评估、验证。

4.4.6不合格成品不允许让步放行。

4.5不合格品管理

4.5.1所有不合格品应建立不合格品台帐。

4.5.2将不合格品隔离于规定的存放区,挂上不合格牌。

4.5.3不合格品要有标示,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不合格项目等。

4.5.4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理

4.5.4.1 在超出关键限值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由关键控制点监视人员直接对其进行标识和隔离。

4.5.4.2 不符合操作前提方案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现场生产人员先行将其标识和隔离。通知质量技术部评价不符合的原因和对由此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后果,满足如下情况的取消标识和隔离,否则应更改标识为潜在不安全产品。

a) 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已降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b) 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进入食品链前将降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7.4.2); c) 尽管不符合,但产品仍能满足相关食品安全危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4.5.4.3 对潜在不安全产品由品管人员从如下方面获得证据可作为安全产品放行,否则应作为不合格产品处理(5.1)

a) 除监视系统外的其他证据证实控制措施有效;

b) 证据显示,特定产品的控制措施的整体作用达到预期效果(即达到7.4.2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c) 充分抽样、分析和(或)充分的验证结果证实受影响的批次产品符合被怀疑失控的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4.6当已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质量技术部应组织生产部分析原因并协助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 版次:

标题: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修订:

编号: 发布日期: 执行日期:

责任部门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销售部与顾客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并有详细记录。4.7召回

在不合格品或潜在不安全品在标识和隔离前,所有受不合格影响的批次产品应在公司控制下予以保留。当确定为不安全的不合格产品已经不在公司控制范围内时,公司应通知相关方,并启动召回,具体按《通知与召回控制程序》要求进行

4.8质量记录的归档管理

不合格品产生的质量记录由质量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并管理,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4.9不合格控制流程图

4.10不合格控制流程图

4.11相关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4.12质量记录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

第三篇:]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加强食物安稳(anwen)教育,添加先生食物安稳(anwen)学问,进步先生食物安稳自我呵护才能。培育先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气。

二、准备任务

1、班会前一周,让先生对黉舍周围的小摊遏制理想查询拜访,并且经过各类路子查询拜访什么样的食物才是安稳的。

3、别离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采办一些食物。

4、准备一脸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过程

1、掌管人公布"食物安稳与卫生"主题班会勾当起头。

2、班主任:同窗们!今天我们班进行以"食物安稳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勾当。各位同窗已经颠末本人的理想查询拜访或查阅材料体会了相关"食物安稳与卫生"的学问。希看巨匠把本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学问带进今天的讲堂,达到彼此交换、进步安稳自护的目标。

3、掌管人请同窗们报告请示对黉舍周围小摊遏制理想查询拜访的成果。

先生谈到的环境次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烤羊肉串、烤年糕的桌子又黑又脏,食物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尘埃。②制棉花糖的机械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往,买主本身也很脏,底子不讲卫生。③袋装食物没有明白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

4、掌管人小结:巨匠的眼睛可真亮!察看得很是细心,查询拜访得很周全,发觉的标题成绩还真不少。如许的食物我们同窗吃了能不生病吗?上面我们来看小品《爱吃零食的他》。

5、小品扮演《爱吃零食的他》

次要方式:上课时,一个男生俄然肚子痛,送到医务室。经校医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颠末体会,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油炸鸡腿。 全班会商:①这位男生得的是什么病? ②他为什么会生病?

6、掌管人回纳:黉舍划定不克不及到小摊上往买零食吃,可有的同窗偷偷地往买,不听教员的奉劝,刚才的这位男生就是因为吃了小摊不卫生的食物而生病的。那么理想什么的食物才是安稳的呢?请同窗拿出本人从大超市买的食物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物遏制比较,看看安稳的食物必需有哪些标识。

先生比较并且会商:安稳的食物要有出产日期、出产厂家细致的地址和德律风、保质期、食物的细致构成成分和重量等。

7、掌管人:我们巨匠都晓得病从口进,除了刚才同窗们所讲的安稳标识以外,我们在日常糊口中该当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气。饭前便后要洗手,那么理想如何洗才能把手洗洁净呢?请A同窗为我们作示范,巨匠一路伸出手来试一试。 ①先把双手放在水里浸湿。

②用洗手液将手心和手背都擦遍。 ③搓搓伎俩,搓搓手背,再搓搓手心。 ④用清水将手上的泡泡洗洁净。 ⑤最初用洁净的毛巾把收擦干。

8、班主任总结

刚才同窗们都把本人的切身体验和设法及时地和同窗遏制了交换。经过此次班会,我们巨匠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安康的事理。同窗们也都表达此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计。经过会商,我们晓得了若何往选购安稳的食物,并操练了如何洗手。希看每位同窗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气,使我们的身体更安康、大脑更聪慧。 畅所欲言,紧张活泼,明理导行。 经过此次班会,我们巨匠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安康的事理,晓得了若何往选购安稳的食物同窗们也都表达此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计。相信每位同窗都能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气,使他们的身体更安康、大脑更聪慧。

第四篇:

对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思考

2006年省局组织的食品调研报告评比中获二等奖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提要本

文从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矛盾出发,分析产生原因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关键控制点,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四条思考性建议。

按照___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安排,我局对全市食品安全和监管现状进行了调研。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理清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三者的关系对开拓监管思路,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人民饮食安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内在联系

本文所称食品监管是指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对应政府层面;食品产业是指食品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对应经济层面;食品安全是指公众消费食品没有危害,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对应消费层面。监管层通过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达到消费安全的目的,同时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流向和规模;食品产业的规范化程度等决定着食品安全,而食品安全反作用于食品监管的方式、方法和程度。三者间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食品监管与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食品监管是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提升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监管层对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拥有监督权和检查权。食品监管在宏观上规范食品产业发展行为,督促其符合行政标准要求,保证产业的合法性和正规性;在微观上监管消费安全,保证人民群众饮食消费的多样性和健康性。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同时也作用于食品监管,为监管层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行政决策预见性、选择性和主观性特点服务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和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食品产业规范化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度提高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后,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行调控。食品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安全度高,则政府监管成分少;食品经济发展水平低,消费安全度低,则政府监管成分多,形成食品监管与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之间动态平衡的经济监管规律。

(二)食品产业与食品安全是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关系。食品产业发展的目的是食品消费,食品产业规范化和现代化将保证食品质量,食品质量决定食品消费安全。因此,规范的食品产业行为将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提高又刺激食品产业向更能满足食品消费的层次发展。食品产业与食品安全的和谐,最终形成食品产业与食品安全的良性循环。

二、目前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三者中主要存在食品监管体制不明确性,食品产业发展不先进性,食品安全状况不稳定性的矛盾。

(一)食品监管体制不明确性

现行食品监管职能的重复在国发〔2004〕23号文件中,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或解决效果不理想。国发〔2004〕23号文件仅从宏观上划分了食品监管职能,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文件中提到的“几项重要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导致现在依然是“群雄逐鹿”的监管模式。

食品监管体制的多头性,产生了“监管博弈”,出现群监群管、监而不管、不监而管、不监不管等现象。没有达到监管层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因而产生监管模式与产业发展、安全保障间的不相适应。

食品监管体制上的不明确性导致监管矛盾,制约食品产业发展和影响食品消费安全。

(二)食品产业发展不先进性

据调查,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约6200余家,其中大规模生产经营企业约20家,中等规模企业约180家,其余为小作坊、小食品店和小餐饮店。“三小”门店占到96.8,这其中还不包括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户。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在城郊结合部,尤其是在农村较为突出,占到62.5。我市大中型生产经营企业主要以规模为主,缺乏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场经济中抵抗风险能力较差。

现代食品产业的重点是生产行为,但在生产中主要存在:食品标准不统一或缺失,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量高,加工食品中使用劣质原料,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化学添加物等问题,对如何走上科技含量高,工艺水平强,生产环境优,安全系数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产业化道路提出了严峻条挑战。同时,生产经营者素质低,自律性差,在遇到政府监管部门出现监管漏洞或管理松弛时就会造假、售假,做出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存在的大量小作坊、小食品店和小餐饮店是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的主要生产地和倾销地。

食品产业发展的不先进性加重了食品监管负担,影响食品消费安全

(三)食品安全现状不稳定性

主要表症为,消费者实际消费能力低于理论消费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能力购买相对安全食品的消费者仅占总消费群体的20。在购买食品时,城镇消费者多考虑食品质量,农村和边远山区消费者多考虑食品价格。生产经营企业在经过各种标准认证后,会把生产运行费用增加到产品成本中(是否真的增加了

产品成本,还需要进一步论证,这里按企业通常做法理解),形成生产经营合格食品与消费者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市场的需求导致不合格和不完全合格食品的大量存在。不合格食品对消费者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技术上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可行性的统一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食品安全现状的不稳定性也增加食品监管负担,阻碍食品产业发展。

三、对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协调思考

在逐渐规范的市场经济中,如何保持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动态平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初步探讨三者内在关系和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思考性建议。

(一)加强食品监管综合领导能力。在现行体制下,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代表政府管理食品安全工作,因此要加强食安委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职能,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配合到位,形成监管合力。着重构建六项工作机制:一是以食安委及食安委办为平台的领导协调机制;二是以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载体的综合监管机制;三是以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为保证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四是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信用机制;五是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依据的应急处理机制;六是以专项督查和重大节日检查为手段的联合执法机制。通过以上六项机制的建立,强化食安委行政效能,保证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有效运行。

(二)加大对食品安全的评价力度。一是国家加大对各省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力度,省政府加大对各地市政府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力度,市政府加大对各县政府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力度。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委托食品检验检测中介机构对各省市食品进行抽检,评价该地区食品实际安全情况。形成一层评价一层,层层落实责任,由上而下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的政府食品安全行政效能综合评价机制。

(三)政府调控产业发展导向。采取“扶头托腹去尾”的方式,具体是扶持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促使企业发展自主创新技术,创建名优品牌,增强对市场的主导权;鼓励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经营行为能力,努力向大型企业方向发展;整合家庭小作坊、小食品店,这些小店往往生产经营的食品工艺简单、成分单一,但人民群众依据生活习惯会经常性消费,如豆腐、馒头等,简单的打击整治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建议以聚集地划分,尽量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特色产业生产区域和特色产业经营网点,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重在持之以恒,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这里主要谈两方面,一是对潜在消费群体的宣传教育。我市武乡分局在全县中小学开设食品药品安全教育课程和大连市编制并免费发放《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消费指导手册》,这两种方式都是很好的宣传模式,值得借鉴。二是结合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开展“食品安全万里行”、“食品安全宣传月”等宣传活动,深入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和学会最基本消费食品优劣的鉴别方法。

第五篇: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云政发〔〕113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姚政发〔〕60号)精神,在总结分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乡镇人民政府负总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不断规范食品市场秩序。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品种:肉及肉制品、大米及米制品、面粉、奶及奶制品、蔬菜、豆制品、水产品、植物油、饮料、酒、散装食品等。

(二)重点区域: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旅游景区、建筑工地为重点区域,以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为重点环节,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各类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商店)、饮食摊点进行整治。

(三)重点内容:对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的监督检查,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资格、食品生产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检查食品经营进货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承诺等制度的执行情况,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霉变及其他不符合标准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使全县食品市场及食品安全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我县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将食品放心工程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时解决当地食品安全问题,措施得力,目标明确。

(二)认真学习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各部门职能落实到位,工作有成效,措施有力,完成预期目标;对食品安全事故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理及时到位。

(三)按照省、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顿工作,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治理源头污染,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和周边的流动食品摊点及建筑工地食堂、餐饮业和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强化食品企业的第一责任人自律意识,完成专项整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四)各职能部门进一步整合检测资源,加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和检测条件。

(五)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报告、通报、分析、共享、预警、发布体系,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能力,严格执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六)畜产品“瘦肉精”检出为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5%以下,农(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低于全州水平。

(七)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1个。

(八)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覆盖率达100%;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持有率达100%;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纳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28类食品,食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其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取证率达60%,有50%的企业建立索证、索票制度,60%的企业建立自检制度。

(九)继续深入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使用禁用食品添加剂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抽验和查处力度,杜绝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超标食物及非法添加“吊白块”面粉和豆制品流入市场。

(十)杜绝私宰滥屠现象,城区定点屠宰率达到100%,防止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加大县城定点屠宰场(厂)的改造,逐步实行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积极探索牛、羊、禽类的定点屠宰。

(十一)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覆盖率达100%;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持有率达100%;县城的市场和全县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和社区食品经营店55%建立索证索票制度,100%建立进货台账制度。

(十二)80%大型超市开办者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和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农副产品和生鲜食品进市上柜严格,100%市场执行市场巡查制度。

(十三)基本建立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及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日常监管制度。

(十四)对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覆盖率达100%,餐饮店(馆)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持有率达99%,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证上岗率达100%;餐饮店(馆)建立进货原料索证制度率达60%以上;切实杜绝餐饮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纠正滥用

食品添加剂现象。

(十五)强化对学校、建筑工地和集体用餐食堂、农村自办宴席的有效监管,学校、集体食堂100%建立进货原料索证制度,有效控制集体食堂中毒现象发生。

(十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交通沿线、旅游景点、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

(十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进行监督抽

检,合格率比有所提高。

(十八)各监管部门加大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的自觉性和守法意识,树立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十九)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对已授牌的信用企业实行动态监管的同时,确定第三批试点单位,引导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进一步提高“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制度,完善我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二十)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在巩固第一批食品安全示范试点乡镇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再确定1-2个乡(镇)为试点,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十一)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加强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突出抓好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的整治,强化对农村集贸市场和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食堂、小食店、小餐馆和自办宴席的监管,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流向农村市场的势头,保障农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各监管部门要加大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农村食品市场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使农村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

(二)认真开展重要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结合“州庆”、“五一”、“火把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和全县重要活动期间食品消费特点及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扎实开展重要节日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霉变等食品,加强节假日食品市场监测,引导群众科学消费、安全消费,保证人民群众重要节假日期间的饮食安全。

(三)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县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贸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树立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和落实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基础标准和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奖惩制度,完成第三批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按照省、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在巩固和加强第一批食品安全示范试点乡镇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再确定1-2个乡(镇)为试点,积极探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搭建一个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乡不漏村、村不漏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平台,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与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狠抓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

1.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组织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宣传、认证和监管工作。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深入开展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加强对农药、兽药残留以及“瘦肉精”、氯霉素污染的监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强化溯源管理。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严防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3.深入开展对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的治理。继续推行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的相关工作,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加强农药经销点监管,严厉打击违规销售、使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行为,推广使用高效低残农药、兽药。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管,扩大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科学选购和使用农资能力。

(六)加大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力度

1.按照《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食品生产加工业巩固提高阶段的工作,做到整治工作步骤不走样,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2.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3.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卫生日常监管。要加强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和完善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坚决取缔城乡结合部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采取分类监管、巡查、年底报告及审查、强制检验、定期检验、监督抽查、回访、执法监督检查和区域监管等有效措施和办法,切实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4.深入开展食品打假执法工作,加强食品标准化建设。严格获证企业的监管和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的查处,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加工的违法行为。督促企业严格标准生产,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提高和掌握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和水平,推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上台阶、上水平。

5.加强对屠宰厂(场)检疫及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工作和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出厂(场)肉品质量安全合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生猪屠宰企业向机械化屠宰、规范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依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和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禁用药物的违法行为。

(七)进一步规范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

1.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秩序,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重点解决无证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为重点,开展对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制度的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食品经营者进货验证验票、购销台帐、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质量责任问责等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问题。

2.严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清理检查证照是否齐全有效、经营事项与登记事项是否一致等,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3.加强市场食品质量监管。加快12315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建设,依法执行食品企业的前置审批规定,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准入体系,逐步扩大对食品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的覆盖面,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公告制度和报告制度,加强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和食品退市监管。

4.开展食盐市场专项整治,严禁私盐、工业用盐、伪劣盐、非碘盐进入市场,确保合格加碘食盐供应;严厉查处以工业用盐冒充食用盐销售、使用的违法犯罪行为。

5.加强原粮质量卫生监管工作,做好申请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检测化验手段、粮食仓储条件的核查。加强对出入库粮食质量检验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原粮质量索取检验单的监督检验力度。

(八)加大消费环节的执法力度

1.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重点查处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违法使用添加剂和使用不合格调味品等违法行为。

2.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市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查处生产和经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定型包装食品,清理农村市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3.继续推进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在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的卫生监管,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4.针对当前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违法宣传保健功能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宣传保健功能行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健康。

(九)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

全面落实《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应急预案规定的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延误事故处理者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五、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5月)为动员部署阶段。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周密的安排部署。

第二阶段(6月至11月)为组织实施阶段。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认真、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各乡镇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指导,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察。

第三阶段(12月)为总结检查阶段。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总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工作的做法和典型经验,于12月10日前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将组成检查组,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县人民政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县委、县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深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和责权一致、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落实到位的原则,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落实,逐级考核,确保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对整治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而发生严重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各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与协作,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空白等问题。同时,要加强和相关行业组织、群众团体、新闻媒体之间的协作,优势互补,信息互通,不断提高监管质量。

(四)强化行政执法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惩行政执法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重审批,轻监管,甚至乱审批,不监管的问题。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辨别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杜会监督作用,大力宣传有关食品法律法规和专项整治举措,宣传守法经营的先进典型,有选择地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营造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和规范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将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并按规定及时发布本部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及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上一篇:食品公司的实习报告下一篇:十年同学聚会邀请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