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源自生活

2022-09-11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作文的素材就在学生身边。但是从当今学生作文现状中了解,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一些写作文的方法,但时常有学生面对作文愁眉苦脸,难以落笔,甚至脑海里空荡荡的,跳不出一字半句,有的即使写成了作文,也如同记流水帐一样,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究其原因现在的孩子虽然接受韵信息越来越大,但“独生子女”的地位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虽然在生活,但缺乏对生活的认识,不会从生活中去体会、去获取。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我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1 细心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并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向大自然索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特色,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家乡的田野风光、小区新貌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作文中便有了较具体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如:家乡旧貌换新颜,校园四季“绿”意浓等,有的放矢地点拔,还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向社会收集。教师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访问先进工作者、英雄模范人物等,可以让学生把对社会的认识由间接变为直接,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切身体会。

向校园生活摄取。校园生活时刻随着学生的成长,以某种角度讲,校园生活是学生社会生活的实践基础。教师首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校园生活中韵细节,摄到生活有价值的片断,适时指导学生体验校园生活,提高思想认识。记得有一次,下午体育活动课时,同学们正玩得起劲,突然下起了大雨,许多同学都跑到屋檐下躲雨,而我班班长和他的同桌却在雨中降国旗,等他们跑到屋檐下时,已全身湿淋淋的,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全班同学,我因势利导,这天的作业就让学生写了《雨中》一文,许多同学都有感而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 主动参与各种生活实践或集体活动,体验生活的乐趣

没有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是写不出真实、具体、生动活泼的文章的。“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是他今天以前的知识、经验、思想的综合再现。”平时积蓄充实了,作文也就有话可说了。

教师平时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生活实践。

如要写一种小动物,可引导学生到农家,去动物园主动观察一种小动物,并请教饲养员,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更有效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自饲养小动物,写些观察日记,积累材料。

如要写学做某项家务劳动,,可让学生先尝试着去做家务。碰到困难请教家长或老师,然后根据指导,再去重新实践,记录下自己亲身实践的过程及心理感受。

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交际性活动;随父母去逛商店,上集市去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去车站候车、乘车,走亲访友等。总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去观察、体验,才能积累到能反映真情实感的第一手作文资料。

学校和班级经常组织活动,也是学生作文的较好素材,活动中有人有事,有情有景,同学们身临其境,亲历其事,只要教师有意地加以要求和点拔,同学们就会印象较深,感触颇多。我校四年级同学每学期都要进行几次桃园劳动,开学不久,轮到我们班清除桃园中的杂草,一上桃园,同学们大吃一惊,哪有人站脚的地方,抬头向上望,到处是野藤缠绕,师生一起劳动了两节课,才还桃园以本来面目。劳动中同学们边干边议:印象较深。(可说是生平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体力劳动)那次周记,许多同学写{桃园劳动》,而且内容丰富,体会各不相同。为了结合作文教学,我们还组织了体育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游览活动——游东明山森林公园,参观学校附近的摩崖石窟。现在让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同学们会写自己参加过的某一次活动,而且都写得较为生动,因为生活的真实给学生带来真情实感。

3 重视各门学科间的联系,积累动手操作的经验

劳动课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生活与劳动》从学科的命名中不言而喻,它与生活是多么的贴近,应该说它是学生生活的指导。每节课的内容都是学生作文的较好素材。三年级《生活与劳动》教材中有一课是《钉钮扣》,我在教学时指导了钉扣的步骤后,就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这对于这些从来没有做过这类家务事的孩子来说,别说有多兴奋,个个都跃跃欲试,可第一道关就给难住了,线头怎么也穿不过针眼。我抓住这个时机,稍加点拔,学生再练习,果然成功了。此时他们除了为成功沾沾自喜,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一条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利用语文活动课的时间,写写小片段:如我是怎样穿线的,怎样把钮扣钉好的,也可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同学中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原因,这样,即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及时积累作文素材。

此外,常识课中的小实验,体育活动课中的某一次游戏,某一项比赛,美术课中的欣赏及绘画、制作,音乐课中学唱歌、练舞蹈……都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组组成部分,都可成为学生作文的较好的素材。各门学科间是触类旁通的,教师应该及时,主动地去了解学科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摄取,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观察,每一次思考,让自己的作文,记录下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收获,表达自己在动手实践中的所思、所感。

4 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重视作文素材的间接积累

课外阅读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一大重要“源头”。学生从一年级起,虽然每年都在增加词汇,但课文中学到的毕竟有限。有的学了还不太会运用。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获得新的信息,还能在阅读中理解并运用词汇。在不断的阅读中,学生把生活积累与阅读结合起来,强化了对生活的感受。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搜集整理。从报刊杂志上,广播电视中搜集名言警句、精彩广告,还可以从群众中搜集谚语、俗话,歇后语等。

再次,学生作文后的互相交流,也是作文素材间接积累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中表达的内容都源于生活。我们可以采用学习园地、黑板报、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阅读各自精彩的作文中体验生活。

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只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作文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失真,甚至“无话可说”的现状,从如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扩大阅读面,重视间接积累等方面阐述了几条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观察,体验,联系,阅读

上一篇:污泥处置之道-污泥干化协同发电技术下一篇: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糖尿病患者湿疹62例临床观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