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邓的心得体会

2022-09-01

心得体会是我们接触事物产生的思想,也是我们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如何结合自身的成长情况,写出勉励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习毛邓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学习毛邓的心得体会

学习毛邓的心得体会

生活的大轮在铿锵地前行,时间却在无声地流逝。很快地,一个学期又将过去一半了,突然有种不舍,我在依恋什么呢?又在思考些什么呢?生活似乎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但生活又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生活会一直走向前去。

从来没有想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这么精彩,这么有意义!

原本总以为这些跟“党”,“政策”沾边的课大都是枯燥无味的,因为满堂课的照本宣科总是让人昏昏欲睡。所以第一节课时我决定用这堂课来做点副业什么的,我想一般人应该也不会怎么重视吧,可是上了这个课才发现,这个课不像其他一些政治类课程,只是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同学最多就记记笔记就行了。但是,第一节课,吴老师的授课方式便把我吸引住了。吴老师讲课很有特色,不仅有声有色,还富有趣味性与启发性。拉近我们与历史、与政治思想、灌输给我们。或讲小故事,或分享亲身经历,式,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和课本,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学识氛围!最受益的是,老师安排了几次的课堂讨论课,针对一个课题,各抒己见,往往这节课是最热闹的,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上台发表见解,论课促使我们主动关注时事,收集资料,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最重要的是老师教给了我一种态度,态,活跃的思想。上老师的课,我喜欢坐在前排,我觉得听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学习这门课是在追寻一种奋发向上的理想与信念。

学习《毛概》,看中国历史风起云涌之变幻,不禁感叹中国人民是伟大的,而带领人民前进的几位领袖也是伟大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邓小平。”如果说孙中山是革命的前锋,那毛泽东就是战场上的宝剑,而邓小平则是发展中的金算盘。在感慨前辈的丰功伟绩后,的追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的理论成果,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以前总认为没必要学习太多政治理论知识,后来随着国内外一些事件的变化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纵观新中国60大旗帜,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方能发展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共同的思想认识凝聚了中国人的心。功举办;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疆曲泥石流、上海世博会、辉煌告别“十一五”或喜或悲,都没有压倒中国人的心。一声号令下,军民一家,全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度过了欢喜难关。这不仅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老师通过一种更接近我们想法的方式,与生活的距离,潜移默化地把这门课,或唱革命红歌,或朗诵诗歌„„诸如此类的方我也争取机会上讲台发表了讲话。不仅深化了书本知识,也开拓了视野。老师给了我,勇气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对待人生、生活的豁达与从容以及那种年轻的心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收获到的是他们为理想奋斗的坚定信念以及坚持不懈对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还要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实践和事实雄辩的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2008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雪灾地震、奥运成7·5事件、祖国六十年华诞;;2011年,向“十二五”进发,给力幸福„„在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下,“精髓”. .

2010年,甘肃舟.

通过他丰富的阅历,把毛邓思想的

讨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毛泽东人我意识到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因年的发展变化,高举伟大的理论旗帜,, 学习《毛概》,我觉得可以收获到很多。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都需要运用一些哲学思维方法,也都要受到国家各方面方针、政策的影响和制约。

学习《毛概》,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启发:

一、要稳重踏实,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急于冒进,做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最终往往把事情搞砸。就如当年,社会主义建立初期,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错误浮夸风思想、发展理念,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大饥荒、三年灾害等严重后果。只是后来,国家认识到了错误,纠正了浮夸风、大跃进等错误思想,重新回到经济建设上来,使国家步入正轨,重新迅速发展起来。

二、要想进步,要有开放的思想、容纳百川的胸怀。

新中国的快速进步,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大变,人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需求。吃饱饭,穿暖衣,已不再是当代人的追求。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越来越多的精神文化产物得以被创造,并迅速普及。在生活、学习上,我们也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以开放的思想,容纳百川的胸怀感受事物,包容事物。

三、要学会辩证地判断自己所处的形式

历史上,因为形势判断错误,出现了反右倾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使无数的建设资源受到破坏,使中国的建设出现停滞、甚至倒退,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后果。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前途、未来,我们要对自己有个清醒、正确的认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残酷的社会现实,我们既不能太悲观失望,又不能盲目乐观,而应认清形势,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增加自我价值的含金量。

正如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毛概》,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真正深受启迪。学习概论课是一个慢慢吸收、慢慢体会的过程。

认真经历,我们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第二篇:学习毛邓三的收获和启发体会

通过这学期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学习,使我有了很多的启迪。

首先从“毛泽东思想”方面来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主要有:它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它是在同错误思想斗争中产生的,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它是由毛泽东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共同构筑的。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策和策略思想、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思想、党的建设思想等六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其中的活的灵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理论依据。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晚年所犯的一个全局性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说,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本意是好的,他想通过大民主的方式消灭官僚主义,消灭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列宁在晚年也曾经想要发动一场群众运动,向他所生恶痛绝的官僚主义开战。文化大革命中的毛泽东偏离了他自己确立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发生与我国未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缺乏资本主义民主传统、带有很深的封建专制残余、高度集权制、监督机制不健全给个人专断提供了土壤有很大关系。此外毛泽东出生于地主家庭,难免带有皇帝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过于幼稚。也是造成他晚年错误的原因。 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通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今后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毛泽东的军事理论、阶级理论及国家建设理论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毛泽东思想武装了我们的党,哺育了几代人,将中华民族引上独立、强盛的发展道路。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名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中国各个名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他的经验为祖国的未来带来了光明,我们应该珍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形成的财富。应该结合新的实践,学习毛泽东思想。 其次是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个人心得体会: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的诸多话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句。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永载史册,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使邓小平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必须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败正反两方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之所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原因在于: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论;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的指导性线索。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都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社会生活和实践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作出新结论的思想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每一重大问题的核心和灵魂。

只有正确地并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者能全面地正确地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进一步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概括第一次把实事求是作为由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来把握,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到一个系统化整体化的阶段。这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同时它们又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实事求是是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根本点。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它统一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意志,为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为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体现中国共产党锐意改革、奋发进取的形象指明了方向。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邓小平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把握了时代 2 的机遇,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把我们国家引向富裕、民主、文明的现代社会。

最后一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心得体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有出现一些问题。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积累多年的矛盾渐渐显现出来,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最近世界经济危机还表明,市场经济正在把社会主义的中国拖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要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就必须继续坚持邓小平理论,继续发展,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条件不成熟无产阶级就不应该夺取政权,即使侥幸夺取了政权也只能实行小资产阶级的政策“。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只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才能建成。俄国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时都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按照列宁的说法就是” 3 先取得一个前提,再在这个前提下赶上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像马克思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必须根据各国国情选择一条合适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上许多国家都进行过社会主义改革,有的已经或正在经受实践的检验。苏联和东欧已经去“补资本主义课”了。中国还能继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说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学习。我对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和国家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坚定了信心。我相信我们国家和民族一定能走向伟大复兴且我认为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面对逆境不折不挠、为了祖国时刻准备着奉献出自己的力量,须知,机会永远都是为有准备的人留着。 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前进。

第三篇:毛邓三学习方法

08年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习方法

2008年12月01日 15:14来源:考务三处

对新课程的主要内容、难点问题和学习方法的浅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的学习和分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称《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必考的课程,是公共政治理论课改革中设计的新课程方案,该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考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而设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实际结合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开设本课程,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完整地、准确地、简明地向自考生传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和科学方法。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考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该章是整个教材的引领章节,也是重要章节之一。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主要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解放思想,推动理论创新,走自己的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章 主要内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下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章 主要内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特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景发展的期待和希望。

第五章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含义和意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准则和纲领等内容。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立理论基础,也是邓小平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分析和把握,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性纲领。

第六章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重要的一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一章的重要性在于改革开放是中国时代的特征,是中国发展的标志,使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八章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后富”与“共富”的关系等。这一章是大章节,有三部分组成,内容多、重点多,实践结合很紧,要多看、多练习。

第九章 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章较难理解的是如何实现这三者的统一,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

第十章 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和谐文化等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内容;这一章的难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

第十二章 主要内容: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含义、内容和意义以及成功实践;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等。这一章的难点问题主要是对台政策的变化及其深远意义。

第十四章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等建设。这一章的难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关系;科学执行、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

二、《概论》课程各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一章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二章 的重要和难点问题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过程及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党的七大上确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全党的确立。由于“文革”所犯的错误,使这一思想路线遭到破坏。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并提出了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的重要观点。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实事求是。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的目的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章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相互关系。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这表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重新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同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六章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实行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七章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市

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改革:“先富”和“后富”的统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中难点问题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市场经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市场经济的共性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营管理法制化;保障制度社会化。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体现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属性。

第九章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既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十章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化、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的条件下,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

三、新课程的学习方法

学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必须端正学习态度,运用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认真阅读、钻研大纲和教材。

考试大纲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的依据。考试大纲列出的各章学习目的和要求、课程内容,规定了考核的目标,包括考试的知识点,必须要做到识记、领会和运用,这是考核的内容,也是命题的依据。同时要认真阅读教材,教材是由作者根据考试大纲编写的,具有权威性。教材是考生的必读书本,必须认真地看。要认真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内容,适当也可参考、阅读一些辅导材料。

2、全面学习和重点深入学习相结合。对《概论》内容,要根据其科学体系、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其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力求搞清楚之间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其主要原理和重要论点、论据。考试大纲每章都列出学习目的和要求、课程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内容,教材每章都有前言,结尾有思考题,特别是考试大纲中的按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列出的考核内容,是每一章的重要和应掌握的内容,也是考核的重点,必须认真加以对待。《概论》的各章节和各原理之间都有密切联系,要全面理解,正确把握,重点注意。

3、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学习《概论》,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上,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事实证明,真正理解的内容就容易记住,不理解的内容,是不容易记得住的。有的考生光靠死记硬背,“突击复习”,不求甚解,是很难记得住,留得住,写得出的,往往一到考试时,就丢三落四。有的单纯的、孤立地抓重点,甚至去猜题目、押题目,往往容易猜错了、押偏了。因为考试中的考题不可能同辅导书上练习题一模一样,死记硬背的考生遇到灵活的题目,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明明所考的内容是知道的,因为提法改了,往往答不出来。

4、坚持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提高能力。《概论》所阐述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学习理论,联系现实,分析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当前,必须学习领会和掌握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社会多作贡献。总之,自学《概论》课程,要有学习兴趣,要主动去看,动脑筋去想,用眼睛去观察和了解社会,用心去读书、看书、思考问题,就一定会有成效,有收获,会取得课程考试的好成绩。

第四篇:毛邓论文—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今的大学文化建设

【摘要】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栽体,是历届师生在继承、批判、选择人类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大学文化定位,牢牢把握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是大学的核心标志。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大学文化建设;建设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求我们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自觉运用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科学发展观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普遍的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逐渐成为了现代科技进步的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已经从人类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因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的确,大学应该有其重要的物质因素,然而更应有其丰富的精神内蕴。它承担着传授、创新知识,展示伟大的精神力量,陶冶、净化人们的心灵等多重使命。大学也正是依靠无穷无尽的精神魅力,激励着一代代学子为探求未知而艰苦奋斗、奋力拼搏。作为精神存在的大学,其自身所彰显的独特精神应该是大学的的灵魂和生存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然而,俯瞰当今中国的社会,环顾四周,我们的大学在市场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和影像中也无可避免的沾染了浮躁和喧嚣的气息。诸如权威崇拜、整体至上、忽视和贬低个人、对自由思考、独立精神、批判怀疑精神的漠视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许多大学的总体特征。

2010年,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战”来临之际,人们再一次发现高考报名人数较去年又有了比较大的降幅。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北京是8万,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0%。上海比北京更严峻,也是全国高考录取分数实际上最低的地方。如果仅仅是北京上海的生源减少,倒没有什么,但可惜、可怕的是这种现象是全国性的,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透露,今年高考全国报名人数为946万余人,比2009年1020万的考生数减少74万人。而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大学生就业困难而导致“新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有关。“新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是对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否定和抛弃,无可否认,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的缺陷与大学精神文化的遗失是事实存在的现实。但是,一味的夸大以致抵制大学文化精神建设的意义,抛弃大学教育,长此以往,将会对我们的国民素质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和影响。

大学本来应该是承担着批判性保存和发展人类知识和价值的传统使命,这种使命表现为保存理想和树立标准的坚持,尤其当我们的社会处于价值激烈震荡的转型时期,大学的这种作用更加突出。面对学术造假、大学生信用缺失与公众对大学教育的怀疑,我们应该从积极地应对,我觉得,我们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把握大学文化建设,呼吁大学精神的回归。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血脉和根基。大学即文化,一流大学真正最有价值的是浓郁的文化氛围,到处呈现一种文化的气氛、文明的空气。“名校”之“名”主要不在于校园的大小,建筑物的高大和装饰的豪华上,而在于校园设施的“文化”含金量上,在于大学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上。一所大学如果丧失文化自觉和缺乏文化内涵,那么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

如今,现实中很多大学注重大楼、仪器、设备等硬件的改造和建设,缺少硬件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意识,这显然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旨相悖。没有大学建设的精神支持,那些硬件设施只能是起象征作用的摆设。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大学软实力,进而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应当体现在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对大学及社会的认同度、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其检验标准看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加班人,大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会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产生较强的示范、感染和推动效应,并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这美好的四年生活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人生中最难能可贵的财富——自由独立的思考。每一个学生自身有义务在这期间培育起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和对每一件事情的独特见解,大学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内容等,努力建立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大力培育个性鲜明、深厚博大、与时俱进的现代大学文化,努力提升大学文化品位。

建设大学文化,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从一下几点做起: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既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又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作为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总之,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要求。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为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师生为本”和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活动的崇高目标,尊重师生的权利,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大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潜能开发和利用,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大学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和现代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

二要弘扬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弘扬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是提升大学文化品位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科学的、先进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昂扬向上的精神。北京大学在蔡元培先生任校长时期形成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引领着北京大学傲然前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则使清华园成为无数学子神往的术殿堂。建一流大学文化,必须努力弘扬和培育体现时代特征、社会历史责任和大学个性的大学精神。当前,尤其要注重科学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理性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使现代大学精神渗透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洋溢着大学精神的和谐文化生态系统。

三要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内容。大学文化建设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宏观到微观、从思想到物质、从抽象的理念到具体的一草一木,都是大学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内容,都体现着大学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自古至今,大学文化被笼统地称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必须紧紧围绕大学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抓落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科研结构、人才结构、学生结构、课程结构、基础设施等物质文化基础。要建立起以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生自学、学术自由、民主参与、依法治校、科学决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要形成追求卓越、崇尚科学、彰显个性、笃学敬业、教书育人、诚实守信等适应新世纪时代要求的校风学风。大学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始终坚持以育人为目标,以培养大学精神为核心,以先进的文化武装师生头脑,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品位。

四要夯实大学文化在现代社会先进文化中的基础地位。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主动承担起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牢牢把握大学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中心地位,着眼于对真理的探求、社会文明的提升、人的发展及自身内涵的提高,主动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其特有的文化选择、传承和创造功能,使大学始终是社会文化建没的基本力量,始终是社会文化的领航员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不断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

五要扩大全球视野。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当今世界,东西方文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和融合,文化多元、共存、冲突、融合与整合已经成为国际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已经使大学担当起文化交流的重任,大学文化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和桥梁。加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汲取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推动我国大学文化的进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与竞争力等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球化浪潮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行“文化侵略”,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造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特别是信息全球化,使西方的一些不良文化借助互联网等渠道输人我国大学校园,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建漫,不仅要以更远大、更开阔的视野,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加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从中汲取营养发展民族新文化,而且应高度重视对广大师生开展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在全球化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意识,做到继承传统而不保守,与时俱进而不猎奇,视野开阔而不媚外。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成为大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岗位上不断进取、学有所成、建功立业的指导准则。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最终要取决于大学,取决于在优秀的大学文化氛围下成长的有志青年。所以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通过深入浅出、形式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建设自由、理性、兼容并包的大学文化精神,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主动亲近、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成为生活、学习中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因此

第五篇:毛邓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本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6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p19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①国际环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②实践基础),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和主要理论问题p26 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的理论武器。 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p31 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6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p57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6

2、67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论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性质、前途p65 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1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83

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及其科学内涵p104 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才能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p121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30 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14.判断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p147 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48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62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因该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17.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p166 含义: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在公有制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支配、使用,以及由此取得的收益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他们共同的意志和需要。 主体地位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的意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1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p183 内涵: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特征: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19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本质、核心要求)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治本政策。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p206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2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到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p241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是治国理想,又是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治国结果);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四者有机统一,三个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三个文明的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43 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第一,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和谐社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热敏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 25.“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p264 基本内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时间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的内容。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几种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3 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意义:第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6.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290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互相自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7.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p291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p304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29.加强国防和现代化建设 p3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基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 打得赢、不变质,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如何建立巩固国防:1按照革命化(第一位,决定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为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现代化(军队建设的中心)、正规化(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讲师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办国防,不断增强国防实力。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第一,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第二,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关键在人才建设;第三,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第四,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第五,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如何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第三,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第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30.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p323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选择部分为旧书上去年学长划的,不保证今年也考

单选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4.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7.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8.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9.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0.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1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课题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所依的法,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思形态的本质体现

1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18.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9.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多选

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

3.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5.

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6.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8.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9.

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11.公有制经济的范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5.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势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习毛邓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论毛邓思想04-09

毛邓三试卷七05-06

毛邓考试问题及答案05-09

自考毛邓三试题05-13

毛邓三试卷及答案05-16

毛邓三分析简答题05-04

毛邓三试题及答案04-17

毛邓三8——15课后题04-18

毛邓三概论第十章07-09

毛邓三复习资料105-14

上一篇:学习科学发展观总结下一篇:学校教学点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