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第四章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毛邓三第四章范文

《毛邓三》复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4、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基本依据、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5、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6、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7、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8、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9、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1、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2、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3、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

14、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5、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7、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8、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20、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1、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

22、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3、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4、正确认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问题的论述。

25、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6、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7、了解对外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考试题目类型与分值: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多选题10题,每题1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简答题6题,每题5分;材料题1题,20分)

第二篇:毛邓三

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情怀

在十四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如同那撕开夜幕的曙光,将人们从束缚的黑暗中解救出来。然而,在七百多年后的今天,人文精神再一次焕发荣光,他乘着科学发展观之风,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无限的春光。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情怀提出的重要意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科学发展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提出的,也是一个领导者十三亿人民的政党首次以这样的高度提出人文关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次蜕变,体现了一个民族成熟的力量。

三、科学发展观与人文情怀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中人文情怀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它的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我们不单以GDP的增长为考量政绩的标准,我们更关心的是人民的幸福感,是人民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我们的发展不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我们追求的是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这看似抽象的高尚的情怀让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作为一个政党执政纲领的社会历史价值,到了这里,科学发观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原动力。然而,一旦抽象的东西转化成具体的实现,他所迸发的能量是相当巨大的。

四、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关怀的举例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切肤之痛,在废墟中,在摧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灾难中屹立的民族:两位老人在的瓦砾上留下了作为老人的蹒跚和作为领导人的坚强;亿万中国人在国旗前的默哀告诉了世界中国的团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灾区重建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我们重建的不仅是灾区人民的家园,还有他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制定人性化的政策,个大商业银行纷纷制定小额无保贷款,解决大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从重长远考虑,科学规划灾区的明天,建设一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四川。

大悲之后的喜悦仿佛更加深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属于中华民族永远的辉煌,,而这种辉煌深深记录了“以人为本”对于一个民族成长的功劳。在人文奥运理念的指导下,远方的宾客体验到了宾至如归的感动,人文的关怀让紧张精彩的的奥运会充满了大家庭的温暖。 科学发展观他要实现的是每个人民切实的幸福,他要保障

1 的是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他要促进的是人民的全面发展。我们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这体现的是对人民真实情感的尊重;人文奥运,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胸怀,传达的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承诺。

去年4月,一场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墨西哥暴发。中央一直高度关注疫情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及时作出一系列科学的防控部署。从全面围堵到“强化预防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在疫情变化发展的每个转折点,我国都及时调整完善防控措施,牢牢把握防控之战的主动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地各部门和全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全国构筑了全方位的“防疫堡垒”。免费给中小学生注射疫苗,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两岸关系,一直是两岸同胞关注的重点。如果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目前,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阶段。两岸关系之所以在短期内实现如此重大的改善,关键是两岸目前都能够接受“和平发展”的理念,愿意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大陆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号召两岸同心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历了大喜大悲的中国人,依旧在时代的洪流中摸爬滚打,不同的是他们变得更坚强了,成熟了,盛着人文关怀的科学发展观如同强心剂一般,注入民族的血液。

五、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

我们也许会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感到不安,也许会为前途感到迷茫。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在这些因为不安和迷茫失去的时光里,如果我们能够用科学的态度规划我们的人生,用人文的角度对待自

2 己的成长,寻找自我,认识自我;褪去浮华,脚踏实地;用书本沉淀青春,升华青春,那些时光是否会更有意义呢?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除了要搞好自己的学习,还要学会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我们还是学生,但是,从踏进大学校门口的那一天开始,也就预示着我们有一只脚已经踏进了社会,所以,我们也要开始把自己融入社会,主动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增强体质;同时,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知、自律、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

第三篇:毛邓三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4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其确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我国生产力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首先是由我国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5.谈谈你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认识,并结合现实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答: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46.从中国国情角度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答: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农村是中国革命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而帝国主义国家近代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而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第四篇:第十章 毛邓三

第十章 思考习题

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1)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2)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内容。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涵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3)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和工作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引导和教育人们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去认识社会主义;引导人们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2)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也会沉渣泛起。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冲击着原有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道德秩序和行为规范。西方国家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和“西化”,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和新要求。

(4)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保持先进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袭,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推进文化创新,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5.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五篇:毛邓三习题

第一章习题

•1(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教条主义错误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2(多选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的重要思想有BCDE •A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B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E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3(单选题)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D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单选题)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D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地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6(多选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E •A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7(多选题)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ABCD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C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 •D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

•8(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D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9(单选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D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10(单选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2(单选题)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3(多选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BD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4(多选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BCD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15(多选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答案:1A、2BCDE、3D、4D 、 6ADE

•7ABCD、 8D、9D、10C、 11D、

12A 、13 BD、14 ABCD、15 AC

第二章习题

•1(单选题)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2(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3(多选题)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答案

•1B、2A、3ABC

第三章

1(单选题)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C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2 (2001年单选题)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它天生的(A) •A.软弱性

B.动摇性

C.妥协性

D.不彻底性

•3 (多选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ABC)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 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 一部分

•4(单选题)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C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 (多选题)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BCE •A革命转变问题

B统一战线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E党的建设问题

•6 (单选题)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B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7(单选题)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工程”是指C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政权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8(多选题)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ABCDE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敌人的强大

C人民军队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

E土地革命的开展

•9(多选题)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ABD •A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E艰苦奋斗的作风

•10(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根本目的是(D)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 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11(单选题)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 事件是(B)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受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2、(论述题)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各是什么,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13(单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中心内容是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4(多选题)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有BC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15(单选题)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6(单选题)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B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7(多选题)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AC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8(多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DE •A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9(2005年单选题)“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A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0(单选题)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21(多选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ABCD •A党的理论长期准备不足 •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3(单选题)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C)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25(单选题)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 • •

A. 党指挥枪 B. 官兵平等

C. 拥政爱民 D. 一切行动听指挥

•26(多选题)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BD) •A.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B.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

•C.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 •D.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

第四章

•1 (2001年文理科多选题)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BE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 (2002年理科单选题)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5(2008年单选题)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D) •

A. 赎买 B. 统购统销 • C. 公私合营 D. 合作化

第五章

•1(多选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单选题)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单选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6 (单选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7(单选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9 (2004年多选题)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0 (多选题)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 矛盾是 •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6(多选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7(多选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 答案 1D、2略、3D、4D、5ABDE、6B

7C 9AB

10BD

11ACDE、12AD、13ABCDE、14ABCDE、15D 、16ACD 、17ABD

(2008年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八章

2(单选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3(单选题)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

•A计划

B金融

C市场

D财政 •4(单选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

5(单选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

•C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0(多选题)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形式有 •A改组

B联合、兼并

C出售

D租赁、承包经营

E股份合作制

14(单选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C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17(多选题)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的飞跃有

•A废除农业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调节

•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农业建设

•D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E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

18(单选题)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金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9(多选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发展个体经济,因为它: •A是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 •B是解决我国劳动者就业的一条途径 •C能增加社会产品和繁荣市场

•D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E能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20(多选题)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1(多选题)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要素 •E现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及发展要求

22(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23(单选题)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24(多选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25(多选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28(多选题)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

•D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E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0(单选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31(多选题)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32(多选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6(单选题).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

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 实现充分就业

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37(单选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B)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38(多选题)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 A.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B.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库 C.实施物价补贴

D.调整再贴现率

39(多选题)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A.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C.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答案

•1略

2A

3C 4C 5A

10ABCDE

14B

17BD 18B 19BCDE 20ABE 21ABCE 22A

23A

24AB 25ABCDE

28CDE 29略

30B 31ABDE

32ABCDE •33ABCD

34ABC 36A

37B 38ABD •39BC

第九章

•1(单选题)“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2(多选题)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E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

•6(多选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D宗旨不同

E主体不同

•8(多选题)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A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B历史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政体是多党合作制 •D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E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11(单选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A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

•C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13(多选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E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14(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5(单选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6(多选题)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含义是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D民主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E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17 (多选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个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BCDE •A无产阶级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B双方有长期合作团结的历史

•C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领导 •E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18(单选题)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

•19(单选题)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

•A. 依法执政

B. 科学执政 •C. 民主执政

D. 理性执政

•20(多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21(单选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答案:1A

2ACE

6ABDE

8、ABE •

11C

13ABCD

14C

15B

16ABCDE

17BCDE

18B

19C

20ABC

21A •

第十章考研已考知识点

•第十章

•1(多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 •E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

4(单选题)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7(单选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8(单选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9(多选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表现为

•A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10(单选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可信

D爱国主义

11(多选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12(单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A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13(单选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14(多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5(单选题)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 •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16(单选题)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答案

•1BC

2A

3ABD

4A

7A

8C

9ABCD

•10A

11ABCDE

12C

13A

14ABCD •15A

16A 第十一章

1、和谐社会的含义、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案见教材

第十二章

•1(单选题) “一国两制 ”的前提是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2(多选题)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BDE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 •3(单选题)“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 •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4(单选题)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B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5(多选题)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ABCD)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答案:

•1A

2BDE

3A

4B 5ABCD

第十三章

•1(单选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冷战思维的实质是

•A恢复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

•B瓦解对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争夺世界政治控制权 •C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D加强军事联盟,强化国际干预 •答案:B

第十

四、十五章考研已考知识点

•1(多选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CD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E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2(单选题)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C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政治联盟性质的 •C社会主义性质的

D人民民主性质的

4(多选题)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ABE

•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B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C国家结构的特点

•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5(多选题)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BCE •A精简结构,转变职能

•B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C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D加强马克思理论教育 •E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6(单选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答案:

•1ACD

2C

3ACE

4ABE

5BCE

6C 2010年考研已考知识点: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A )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D)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12.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C)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要是(A)

A.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ACD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32.2008年6月20号,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在线与网民进行了交流,最近有很多的政府官员,利用网上跟百姓沟通,这种网络表达体现了什么( ) A.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B.反腐倡廉的新通道 C.民主政治体系的新形式 D.密切干群关系的新方式 答案:ABCD 3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妇女联合会 答案:ABC 28.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ABD 27.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 A.“毕其功于一役” B. 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 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答案:ABC 2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效率公平的关系,就要( ) A.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C.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D.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答案:ACD

18、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答案:ACD

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制定和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公私兼顾、劳资双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的统一 答案:B

8、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 )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答案:D 2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ABCD)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BC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良知作文素材范文下一篇:漫画作文题材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