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部署不接地气

2022-07-04

第一篇:决策部署不接地气

接地气,不生病

疲惫的一天,当你赤脚在草地上散步时,你是否会感觉身体很放松、精神也很舒畅?

阳光明媚的时候,当你躺在草地上晒着太阳,你是否会感觉非常舒服,情不自禁想要闭目养神?

山野间行走,当你将双脚泡在清澈凉爽的河水中时,你是否心情会非常愉悦,疲劳感也顿时消失了?

这就说明,大地是一片能量场,充满了自然能量,而这自然能量可以进入人体,就像“充电”一样,给身体补充能量。身体与大地“亲密”地接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接地气”。

现代社会,工业发展迅速,科技水平提高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人与大地之间“脱轨”的问题。我们整日坐在绝缘的办公楼里,使用绝缘的交通工具,躺在绝缘的床上,其实人就隔绝了与大地之间的连接,即使我们真的走到户外,但我们穿着绝缘的鞋子,也会阻隔连接。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材料绝缘性越好,就越会容易产生静电,如果身体积存了过多的静电却没有得到释放,那么人体就会慢慢地不舒服,时常会感觉疲惫和疼痛,然后疾病也会慢慢发生。如此情况下,我们通过“接地气”的方式,来恢复人体与大地的直接联系,从而释放人体内的静电,让大地的自由电子进入人体,来中和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使人体内电荷稳定,促进身体系统的修复。

我们都知道,生物生长需要能量,人体也是如此。当人在与大地连接时,大地的能量就会源源不断输送到人体内,这也是为什么当你赤脚散完步或是在草地上晒好太阳后会觉得精力充沛的原因。

西方科学家通过种种研究表明,“大地和身体联系为药”,意思是说:接地气,可以治愈疾病、强化身体。研究发现,“接地气”可以杜绝炎症诱因,缓解或消除由炎症引发的疾病;可以舒缓神经系统,减轻压力,促使身心平静;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状,恢复生物钟的规律,提高睡眠质量;以及减轻或根治慢性疼痛,使身体恢复正常;可以延缓衰老......

总结来说,接地气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可以达到不生病的状态。

不仅仅是西医有重大发现,中医上也有表现,虽然无法用科学仪器来检测,但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动作,也可以做到“接地气”来养生的目的,比如中国的国粹——太极拳。当习练者在练习太极拳时,只有做到准确的动作,人体才会跟地气对接,达到稳固状态。那么具体是如何对接地气的呢?

易太极的习练体系中第一步就是准确定式,它讲的就是人体与地气连接的方法和要求。习练者首先通过腹式呼吸把空气中的能量聚集到丹田,通过收腹下沉、含胸等过程一节一节地延伸,使身体内的气往脚上走,但要想真正产生内气,必须要做到准确的定位,根据口诀和定式要求,使手脚的位置、方向和角度都达到人体骨骼最佳受力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人体的气会下沉到脚底和地气接通,从而使地气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体,逐渐改善身体健康。

通过不断地习练,人体与大地的连接会越来越紧密,习练者可以真正感受到自然界无形的能量在影响着有形的身体,这才能算真正的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所以在教学的十多年中,易太极创造了很多医学奇迹。2014年,易太极与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瑞金医院合作了关于帕金森病的科研项目。帕金森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在医学范畴里检测数据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一旦得了帕金森病,只能看着病人病情恶化。而在项目中研究发现,易太极的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病情,让检测数据得到逆转。易太极就是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让地气来疗愈病人的身体,从而使病情得到好转。因此可以说易太极是在解析人体的生命密码。

生命密码简单也有效,只要习练者可以做到准确定式,就能接通地气。但不得不说,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练习易太极,那么没有练习易太极的人该怎么有效地接到地气呢?同样,易太极的习练者也只有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接通地气,但停止练习,地气就又接通不了了。针对这两种情况,黄老师的好朋友在跟黄老师充分探讨后发明了一款鞋——“地炁鞋”。

科学研究表明,脚底每平方米布满1300多个神经末梢,这比身体其他部位相同大小区域的神经末梢要多得多。这是因为脚是人与大地之间重要的链接,脚直接作用在大地上。这也是为了让人与自然更加“紧密接触”。所以当我们穿着人工合成的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鞋子,实际上就是隔断了和大地之间的联系,但我们又不得不穿着鞋,因为没有人会冒险在寒冷的冬天赤脚走在路上。“地炁鞋”由此而来,其功能就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穿着鞋也能接到地气。

“地炁鞋”又名“一种生物电平衡养生鞋”,已经于2016年申请了专利,通过了无数次的检验,并且我们有试验视频可供大家更近一步了解。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任何问题可直接与我们联系并详细询问。公众号:上海易禅文化

第二篇:高大上不接地气

养老—不适合高大尚,要接地气

2015,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养老床位指标完成率大大超出政府预期,各路资本跑马圈地式的疯狂投入见证了2013年国35号文后引领下的繁荣与激情。 而行业繁荣与激情的背后,依旧是养老市场的“不温不火”,用降价换入住率的被动方式依旧在延续,除不老山庄外的养老产品也依然乏善可陈:养老地产/CCRC社区失去了圈地的光环;居家养老面临长期亏损、痛点误判,逐渐淡出行业视线;高端机构尚未摆脱高投入带来的运营压力和低入住率„„ 然而,在以上模式的悲催中,我们却看到“公办民营”模式愈发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持续的成长性,虽被大资本所不齿,但却真正实现了“盈利和品牌的双赢”。

如果说因缺少发达国家政府主导的“护理险”政策支持,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老年人消费天花板的困扰,那么中国的“公办民营”模式却给我们开启了另一扇窗,虽然这扇窗很难依靠正规途径去开启,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养老盈利的核心要素:选址、房租、硬件投入。 服务呢?

用外行的眼光,一定会认为服务才是养老的核心。其实不然,选址才养老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服务更应该满足企业利益,在当下养老消费天花板的情况下,好的服务一定是满足付费需求,而非不计成本的超越,海底捞和小米的超预期模式也并非让我们不计成本,而是通过“产品/服务均好+单点突破”模式,形成好口碑。每项服务都有其成本所在,而并非每项服务都能产生实际收益,如果用投资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才会找到最理性的服务模式。 如何让服务真正产生溢价,而不仅仅是品牌包装?

这需要时间的积淀,其实积淀服务的同时,更是寄托于客户迭代,就像我们有理由相信60后一代老人和其子女一定会为更认同养老服务的价值,这种认同最直接而真实的表现就是实际消费。

随着资本的融入,养老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论是海归、地产、金融从业者,抑或医疗、酒店从业者,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俯视着养老,这个似乎“很低端的行业”,都畅谈着让人充满想象的运营与盈利模式。无疑,这些高端人才带来了宝贵的视野,但同时也带来了浮躁与不接地气。客观来看,目前国内养老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组织形式,都没有质的飞跃,更谈不上服务差异化。 于是乎,硬件与适老化成为了养老的另一张名片,因为“速成”,因为“看得见”、“摸的着”。但当这些高端机构开业后,都会真切地看到,老人更愿意把自己家的旧家具带来,而非我们认为专业和高端的适老化设备,偏离需求的投入,变成了沉默的成本。

所以,做养老机构的没挣钱,服务养老机构的反而盈利了,但这种盈利会随着行业的发展渐渐失去光彩,最终回到理性与不装,于是我们看到了499的适老样板间报价。

真正在一线服务老人的,其实,还是那些人,我们无法彻底改变那些人,就像我无法说服自己做养老护理员到底有多么高尚,而我们能做的,是和他们一起奋斗在一线,发自内心的尊敬,是努力让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是让他们和老人吃一样的饭菜,是聘用一位大姐照顾他们的生活„„

2013年后,业内出现了很多自称“标杆”的养老项目,但养老机构不是艺术品,脱离合理盈利的本质纯属耍流氓,标杆的意义更在于经营上的成功,而非硬件上的高大上、智能化、适老程度,这种项目更该叫做“概念店”,远观而不可亵玩,更无法规模化“量产”。地产、保险等高利润行业改变了养老作为服务业,合理控制成本的生存之道,也将养老带入了所谓不盈利的怪圈,但只有不盈利的企业,没有不盈利的行业,我们要坚信养老的未来,但需要正确的做事。 十二五期间,政策和财政更多关注机构养老,床位作为可衡量政绩的数字化指标承载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就好像我们真的认为“9073”是根据老年人需求的科学规划。

十三五期间,政策和财政会逐步关注居家和社区养老,当然区别于以往,将会通过机构逐步辐射到社区、居家养老,而非设计成独立的三块业务,而机构的选址决定了未来企业面向居家、社区这两块儿大市场的外拓力。

以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中高端护理型连锁机构发展模式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同,回归到城市核心区,围绕三甲医院,寻求低成本物业,提高有效出床率,合理降低单方改造投入成本的理性操盘方式也已成为行业共鸣,面向5-8年后高品质养老需求的爆发,到了深耕细作,研究服务,打造差异,培养团队的冬藏期。

第三篇:闯入学术殿堂的草根与不接地气的学者

首届“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IAES)年会”在南通召开,主题是“撞击与融合:东西方研究的挑战与展望”。这次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杂而不乱”、“争而不吵”。

所谓“杂”,这次会议不但打破派别,还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与会者有哲学家、儒学大家、文化学者、自由主义学者,也有书画艺术与养生专家、出版人与编辑、网站工作者、国际关系与军事问题学者、美学教授等等,六十多位与会者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所谓“不乱”,是指会议始终围绕“东西方研究”展开。无论是大师级的学术专家张隆溪教授所做的“东西方研究:历史、方法及未来”的主题演讲,还是《世界华人周刊》社长张辉的海外办杂志之道、九州出版社王杰教授的总编体会,又或者是实业家与养生专家陈惠先生以中华瑰宝灵芝为例,大谈养生之道,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两天的会议高潮迭起,始终“杂而不乱”,争论激烈却没有出现吵闹。难怪参与会议的腾讯网杨子云女士在微博说“这是一次超越以往经验的会议。”

其中一场“超越以往经验的”对话就是由我同来自搜狐、凤凰与腾讯的三位网站编辑进行的。这些年,每年我都会参加多场会议,其中又以媒体与学术两类会议最多。开会多了我就发现,这两个会议的很多主题是重复的,可参加会议的人很少相同。穿越在这两种会议之间的人除了我,几乎找不出几位。于是,我就想找机会,把媒体人、网络草根与专家学者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次会议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然,带着草根甚至屌丝级的网友闯入学术殿堂,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一天的学术发言之后,最后一个由我主持的与网络媒体的对话,主要是请网络工作者凭借网络经验,站在普通网友的立场上,对学者们的发言做一个海阔天空的评价。大家在表达了对学者们的钦佩之余,有两位都同时提出,希望学者们的研究能够更接“地气”,多关注中国社会现实,中国转型与改革进程,以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动态。结合中国互联网上普通网民对专家学者的看法,这种意见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网民如果掌握理论

这种看法却在学者中引起了比较激烈的回应。接下来的专家学者针对媒体工作者对话的发言,立场鲜明地指出了网络媒体工作者发言中的不妥之处:学者与媒体人有不同的领域、工作职责与社会责任,追求也不一定完全一样。接地气的专家固然需要,但更多的学者应该专心于自己的研究,不受外界左右,更不应为互联网的浮躁甚至政治所扰。专家们大多表达了相同的看法,由于这是以专家学者为主的会议,网络屌丝也就搜狐的赵牧、凤凰网的李志题和我等

三、四位,一度让我感觉,我们坐到台上不是发言,而是接受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教育的。

然而,不得不承认,学者的发言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这样说,媒体工作者与专家学者分别站在自己立场上的发言都没错。例如,对于大多数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如果都赶时髦,齐齐投身于众生喧哗的网络,以写博客代替学术研究,或者随波逐流,告别长篇大论,力争当一名用140字来引导舆情的微博意见领袖,甚至像部分网民希望的,所有领域的社会学者都能唯网络民意是从,都来解决网民们提出的问题,放弃独立性,这种做法,恐怕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应有的,对国家对网络也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学者需要专心于学问,有些学问也许对当今的社会现实不那么重要,也不能我们面临的解燃眉之急,但规范的有系统的学术研究,对当今面临的那些问题的深层次探究,或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无法取代的。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得知识的传播也快如闪电,但正如与会学者指出的,网络也存在严重弊端。充斥着大量信息(且鱼龙混杂)的网络往往会耗费网民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更没有耐心去细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博客到微博,字数越来越少,信息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网络上的浮躁与不安,恐怕会蔓延到现实社会中。网络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当今网络的浮躁,不是因为专家学者太多,恰恰是因为太少。由于为数不少的真正的学者受到传统做学问的影响,对网络敬而远之,结果使得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二流、三流学者,也不乏“伪学者”、“伪公知”在造谣撞骗。

这些年,我感觉到自己的一些读者,整天在网络上东奔西跑,有了微博,不读书,连博客也不读了,久而久之,发现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论水平不升反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民们虚心向学者请教,多读些书,实在是很有必要的。

不接地气的“砖家”们

不过,我们的专家学者也要认识到,媒体人草根们指出专家学者不接地气的看法并非全无道理,尤其针对中国大陆的学术界,恐怕还是相当准确的。有人说,中国最大的腐败是学术腐败,最大的贪污浪费是在学术界,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中国有多少大学研究所?有多少纳税人拨款供养的学术研究机构?其数字恐怕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是,研究成果在哪里?专家学者们心知肚明,屌丝们也明白,甚至连拨款养活他们的国家与政府,也清楚当前学界的状态。一位网友说,现在大量的学术研究竟然是为了评职称;一位出版商说,他看着那些成堆的学术著作就心疼,好像白纸就不是资源,印刷后选几本去评职称,其他的就直接送到垃圾场了。

当然,任何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都是从大量这类垃圾中诞生的。正如言论自由也只会让极少部分思想家留下千古名言,学术自由也只能让少部分人成为科学家与思想家,大多教授与专家学者依然是庸才。庸才不可怕,可怕的是上串下跳的庸才。这些年来,网民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艰难前行的同时,大批的专家学者躲进了象牙塔,被国民养着吃香的喝辣的,给执政者出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馊主意;偶尔有部分专家耐不住寂寞,跳到互联网上试图引导舆论、指点江山,结果就毫无例外地暴露了他们躲在象牙塔里搞的那些“研究成果”到底是个神马东东。专家,也自然就被网友调侃为“砖家”了。

互联网并不只是草根的,互联网是上天给中国人的最大的礼物。然而,对于很多学者,甚至是一些研究中国问题与政治转型的学者,我发现他们对网络的无知几乎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可能会让一个时间有限的严谨的学者举步维艰,但就此却步的学者势必会把自己弄成外星人似的。我自己接触一些学者,惊讶地发现他们正在研究的所谓“中国未来”其实早就在网上发生过了。这让我想起当年美国那些研究前苏联的众多专家学者们,当他们还在美国绞尽脑汁地研究未来20年如何对付苏联、如何演变苏联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了。当然,随后那些研究所大多也被解散了。

如果说当时的苏联离美国有一定的距离,且有铁幕相隔,当今的互联网对于学者们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穿越学界与网络的我很清楚,在人文领域,除了外国人死也搞不懂的儒学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之外,中国在其他领域的“纯学术”研究几乎落后了人家30年以上(远远大于自然科学)。过去62年里,几乎没有优秀的人文学术成果是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搞出来的。当然,儒学与中国近现代史倒是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名人与大师。

我个人认为,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接点地气,对他们的纯学术研究并不是坏事。接地气,并不是要求他们都去投身社会运动,也不一定要去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但当今中国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任何人文领域的学问,哪怕是看上去不靠谱的纯学术研究,也多少会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这次“超越以往经验”的会议上,网络草根经过与学者们的交流,认识到虽然“隔行如隔山”,学者们的成果也许不能一针见血,也不能用一条微博或者一篇博文可以讲清楚,但真正的学问不会因为时间与地域而无法发挥作用,是金子的总能闪光。针对会议的主题“东西方研究”,我也坦诚的告诉在座的学者,网络是个好地方,那里,上亿的网民每天都在进行“东西方研究”与对比。

智库:接地气的学术机构

从我个人在“智库”的经历来讲,草根与学者的意见冲突,还在于诺大一个中国,竟然没几个像样的智库。智库,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政府决策以及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

我个人认为,智库就是一个介于纯学术机构与草根民意之间的一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的学术研究机构。这个机构在学术研究与田园调查时秉持学术自由与中立,但提出政策建议时则与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这个机构不能依附于国家政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成千上万的学术研究机构、政策研究部门,很难称为真正的智库。他们大多在需要站出来为领导提出大胆建议的时候,唯命是从,唯唯诺诺,失去了智库的作用,给国家,也给做出错误决策的领导带来灾难。

毫无疑问,互联网民意在过去十年扮演了中国民间“智库”的角色。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告诉我,我们教育部门为给中小学配备校车争取了十年,你们网民却用不到一个星期就让高层从善如流了。据网友粗略的统计,过去十年里,中国政府得到民众支持与喝彩的新政策,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率先由网民提出、推动,部分则是靠更激烈的抗争争取到的。这从侧面敲击了我们那些被纳税人供养的学者,尤其是想给国家“出谋划策”的专家们,从民间与网络寻求资源与营养,不会降低你的身份,只会让你如虎添翼。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刚成立的“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能够像“智库”一样更接地气,为东西方学术研究与交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中国有太多不接“地气”的学术机构。我希望一些大陆的“学术机构”该转型就转型,多向西方的智库取经,多接接“地气”。像在香港创立的天大研究院,就是一个不错的智库,它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招贤纳才,广开言路,整合全球华人的知识学术资源,在全球形成广泛的知识盟友网络,同时又密切关注中国社会动态尤其是网络民意。当今中国需要涌现更多这样的民间智库。

杨恒均 2012年8月15日 南通

第四篇:接地气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践行群众路线工作法,就要把脚跟牢牢地站在大地上,踏在泥土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基层、转作风、接地气,做到倾听民情在一线、倾情服务在一线、倾力发展在一线。

首先要深入群众闻心声。沉底方知民苦乐,只民苦乐才能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办民所需、解民所忧。要对群众深怀感情,从群众立场上了解群众,亲近群众,善于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亲人看,知道群众想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自觉地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怀感情地服务人民群众,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其次要体验生活引共鸣。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收获什么样的营养。要创新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利用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定、实施、监督、评价等全过程,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要完善立制重考核。建立和完善为民服务承诺制,把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作为年度公开承诺的重点,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和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让党员干部在下基层中收集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当好矛盾纠纷的 “调解员”、村情民意的“联络员”、为民解忧的“服务员”,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真正使助民解困下基层活动成为增强干群血肉联系的“感情之旅”。

“接地气”就要沉下身子搞调研。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体察民众疾苦,就要能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搞调研,用事实说话,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去调研要做到三个“绝不”。一是绝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下基层调研绝不能只是“坐着车子转转,隔着玻璃看看,对着镜头谈谈”,而是要带着问题进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发现群众困难,提高调研质量。二是绝不挑肥拣瘦,图省事。有些领导干部下去调研,专门挑那些发展好、问题少的地方,这样既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不利于做出正确决策。习总书记教导我们,下去调研要去一些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调研不能光看好的,要把调研搞得深一些,做到不弄虚作假。三是绝不贪图享乐,搞浪费。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下去调研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第五篇:如何在农村接地气

浅谈如何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农村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与农民进行一个有效沟通的过程。与农民能否有效沟通直接关系到能否融入农村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农村,我们是宣传员,大到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小到村委会精神都要宣讲入户;我们是“润滑剂”,相邻矛盾劝解要通情人理,各方满意。我们还是领头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我们也是科学技术的推广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以上各种工作,都需要我们与农民打交道,因此,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

力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工作复杂而重要,我们大学生村官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我们要在吃透民情上下功夫,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就必须不断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结合自身工作的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沉下心来,俯下身子,融入农村。

大学生村官选择农村,农村也在选择大学生村官。谁能正确认识自我,放下架子,学会与农民有效沟通,谁就能获得成功。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是从大学校堂里出来的、文化素质就理所当然地比普通农民高,而应

该把自己定位为普通村民的一员,虚心向群众学习农村生产生活经验,对农业生产管理心里有个谱,不作“门外汉”。要坚持走村入户,深入调查了解农村情况,切实关心农民疾苦,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村里服务、为群众做事,不做漂浮在农民之上的“油”,而要尽快成为和农民打成一片的“水”。只有融入农村,我们才能学会与农民打交道,也才能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

二、先做“村民”后当“村官”,到群众中去。

我们要先做“村民”后当“村官”,融入村民生活,虚心向村干部和村民学习,培养和增进与农民的感情。我们要迈开双脚到农民中去,到农家去“串门”,在室内、院落、庄稼地里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拉家常,谈年景,了解农民的心思,体恤民情。只有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才能让农民群众信任自己,才能缩短大学生村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才会了解农民群众希望自己去做什么,才能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农民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使自身工作更加切合实际,从而在村官的岗

位上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改掉学生腔,运用群众语言,学会倾听群众心声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们大学生村官面对的是朴实的农民,用朴实的语言与村民交流是开展工作

的现实要求。我们大学生村官思路活跃,语言时髦,但学生腔会让我们在与领导、百姓交流时面临“讲不上去、讲不进去、被顶回去”的窘况。因此,在跟村民交流时,我们要将学生腔转为群众语言,要融入本土元素,提高交流效果。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农民打交道,不能海阔天空地神侃,要用心倾听农民的心声,用心感受农民的辛苦,更好地为民办实事。 以下是我和村官同仁们一起运用群众语言,向农民宣传系列惠农政策的经历。

2012年3月中下旬,关庙镇开展了系列惠农政策宣讲活动,我们 8名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到各村(居)院落户头、田间地头。我们采取开院坝会、座谈会和入户走访的方式,通过集中讲解和发放宣传单的方法,运用群众语言,对农业科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惠农政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 召开院坝会时,我们在所宣讲的村选择人口集中的具有“辐射作用”的地段进行集中宣讲,保证宣传效果。在沟通中,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政策,以此增强百姓对政策的理解力,确保了政策的有效传达。同时,我们注重互动,认真听取农民反馈,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在政策解读完毕后主动

询问群众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与群众一起探讨他们近期关注的政策,给主动提问的群众给予及时准确的答复,暂时不能答复的告知其解决办法的途径。该活动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

果。

四、换位思考、为农民利益着想,运用群众工作方法。 我们大学生村官要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就要全身心走进农民,学会换位思考,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心贴心与农民交朋友。首先我们感情要真诚,不走形式,做样子,故意作秀,要放下架子,要为农民利益着想,深入到村民中去,融为一体,要做到房前“拉家常”,田头“谈农事”,村头“讲实事”,恰当地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尽心尽意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谋新事,解决好村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总之,我们要在农村工作中不断改进沟通方法,用心融入农村,坚持到群众中去,恰当运用群众语言和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与农民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做一名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大学生村官。

党中央多次指出:“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农民问题,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乡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社会稳定的关键。乡镇党委书记是

党与农民打交道最直接的干部群体的代表,肩负着接受党的政策、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农民宣传执行党的政策、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的任务;既要为上级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又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干事。因此,乡镇干部形象是党在农民心中的一面镜子,乡镇党委书记是否善于同农民群众打交道,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注意搞好几个结合。

1、会讲农民话。要把讲理论与拉家常结合起来,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党的理论是乡镇党委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果不懂农民语言,从理论到理论,这些空洞的说教农民往往不能接受,达不到宣传的效果。农民群众的感情是朴实的,话语是真切的,乡镇干部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得到农民的信任,成为他们的朋友,让他们讲真话、实话和心理话,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乡镇干部不但要了解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而且要察民情,知民意,关心农民的喜怒哀乐。乡镇干部应该虚心地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村干部采取各种形式,诚心诚意听取农民的意见,尤其要听取贫困户和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地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与农民拉家常,熟悉群众语言,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这样在把农民群众的情况掌握清楚、把上面的精神吃透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农民就容易听懂听明白,真正掌握其精神实质。

2、巧办农民事。要把办实事与察实情相结合起来。农民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乡镇干部没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行。乡镇干部要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解百家忧,帮百家富,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邓小平说过,“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劳动,一块下棋,然后做工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不得,表面文章,花架子会害人。例如办实事绝不是随心所欲,一时冲动所能办到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干部满怀热情多方争取,并身先士卒带领农民发展某一项目,但农民的积极性却不高,硬撑下来,其结果往往是怨声载道。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所上项目不符合农民的愿望。因此,需要我们把研究全局与研究局部结合起来,经常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进发现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民办实事要在体察民情、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真正做到干部讲的正是群众想的,决定办的正是群众盼的。

3、体察农民情。要把原则性与人情味相结合起来。坚持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公正、公平在为人民服务,敢于坚持原则、善于坚持原则是干部的基本素质之一。如果乡镇党委书记片面强调原则性而忽视富有人情味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粗暴地对待群众,在群众中形成“傲气”、“霸道”的印象,从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因此,在执行政策时必须把坚持原则与富有人情味结合起来,既不能放弃原则当好好先生,又不能只讲原则而忽视同农

民的感情交流,要认真分析群众的思想动态,仔细研究解开群众思想疙瘩的办法,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原助群众解决好存在的实际困难。

4、会干农民活。要把发号召与显身手相结合起来。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中,乡镇党委书记既、发挥号召、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作用,又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与他们肩并肩地战斗,脚踏实地,躬下身子,大干苦干实干,干出水平,干出成效,让广大农民群众不仅从党的政策中,而且从干部的工作中、行动中真正感受到我们是为他们服务的。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服务、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通过重心下移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5、善访农民苦。要把访富问计与访贫问苦相结合起来,尊重并充分运用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我们寻求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是我们农村脱贫致富经验的积累者,乡镇党委书记要与经常他们联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一道共同谋求本地共同富裕的大计。同时,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还处在贫困当中的群众,要经常走访他们,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对求脱贫路子。

深入基层“接地气”,服务百姓“办实事”

2013-10-21 11:34:40 来源:七一网 作者:向大兴

【字体:大 中 小】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党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笔者认为: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调研、问计于民,就是要热心服务、为民解难。

带着务实之心去调查研究。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胡锦涛同志也曾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因此,党员干部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去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科学认识、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掌握实情、了解实况的可靠方法。我们切不可因活动开展而盲目地跟风进行,搞完成任务式调研,搞走过场务虚式调研,而是要带着务实之心,带着问题、带着目标,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基层,以良好的作风搞真心实意的调研。在调研中,要针对企业、农村、学校、协会等基层组织在新时期面对的实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新形势的影响、返乡人员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市场波动较大等情况,做到问题明白,方向明确,才能掌握实情,了解民情。

带着诚恳之心去求计问策。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密切群众、促进发展,使我们的事业得到群众的更大支持。我们不仅要取得了解民情,为民解忧的实效,也要取得集群众意见、促科学发展的实效。发展要靠群众去推动,

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要由群众来检验,因此,必须带着诚恳之心问计于群众、求策于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不竭动力。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源头活水,通过“走进基层真心询民、走访家庭诚心交谈”,察民情、解民意、集民智,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用诚恳之心去感动群众,从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群众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而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

带着为民之心去排忧解难。践行群众路线,走基层、访群众,光有热情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恒心和排忧解难的决心,就是要带着为民服务之心去排忧解难,绝不能在调研时唱高调,困难面前搞低调,群众找时就溜掉。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就应该树立标杆,作出表率,增强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去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务实事的意识,培养为基层排忧解难的热心、耐心和恒心。在调查研究、求计问策的基础上,本着服务于民的心态,去忧民之忧,解民之难。要采取“感情联姻,结对帮扶、党群共建”等方式,大力倡导互帮互助,起到“联系一批党组织,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帮扶一批困难群众,办好一批基层实事”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基层、重视群众、服务群众的导向。

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人民群众才愿意一心跟党走。如何养正气?关键是做到公道办事、廉洁干事。公道办事,就是“立党为公”,坚持原则,不搞厚此薄彼,不为关系和人情左右。接地气、长底气、养正气,是当代共产党员涵养正能量的一项重要且必需的修炼。

共产党员的正气从哪里来?要从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底气中来。共产党员的底气从哪里来?要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来,从接地气中来。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坚决反对“四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接地气、长底气、养正气。

接地气。将自己作为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共苦。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大力士叫安泰,每当同敌人决斗时,便从大地母亲身上获取能量,当时无人能敌;后来一位叫赫拉克勒斯的英雄发现这一秘密,设法让他双脚离地,战胜了他。大地是安泰的力量之源,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人民就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共产党员接地气很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途径,是汲取群众智慧、制定正确政策的重要依据。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当前机关里存在的“三门干部”(即家门、学校门、机关门)不会调研、“三拍干部”(决策时拍脑袋、表态时拍胸脯、出事时拍屁股)不善于调研,“骄娇暮”干部不喜欢调研的现象必须坚决改变,蜻蜓点水或漫无主题、或拖泥带水的调研也要坚决摒弃,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实在在接地气。

长底气。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就是共产党员最大的底气。只有把群众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底气。底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方面,长底气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员有了这个“钙”,就会真正的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另一方面,长底气需要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过硬的履职本领。没有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能力,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会有过硬的履职本领,就会在工作中束手无策,从而导致没有底气。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克服“本领恐慌”。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才能梦想成真。

养正气。有了底气,才能养正气。战国时,孟子就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浩然之气”。南宋文天祥写过一首《正气歌》,开篇就是“天地有正气”。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人民群众才愿意一心跟党走。如何养正气?关键是做到公道办事、廉洁干事。公道办事,就是“立党为公”,坚持原则,不搞厚此薄彼,不为关系和人情左右。“公道自在人心”,如果我们共产党员都能够做到公道办事,自然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廉洁干事,就要廉洁自律,不为利益所惑。廉洁关系民心向背,如果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就必然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自古以来,老百姓最敬重的就是“清官”,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做到“公生明、廉生威”,也才能真正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

接地气、长底气、养正气,是当代共产党员涵养正能量的一项重要且必需的修炼。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培养了这“三气”,并严戒“骄气”、“暮气”、“官气”,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接地气”,意为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万物茁壮成长。树木“接地气”,枝壮叶茂,参天挺拔;花草“接地气”,葱翠欲滴,争相吐艳;庄稼“接地气”,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对党员干部而言,群众就是“地气”,是各项事业的力量源泉,脱离群众,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接地气”,说白了就是接近群众,置身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反映最基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不是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深入人心,遵循自然规律。“眼睛只盯上面,不看下面;只琢磨上面怎么想,不考虑下面盼什么;只图上级满意,不问群众感受”,这种不“接地气”的行为既解决不了百姓实际问题,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要经常下基层“接地气”,将其作为增才气、强底气、聚人气的“常修课”。

党员干部常“接地气”方能“增才气”。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自我成长、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就要常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到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去砥砺意志、锤炼作风、历练才干,多“接地气”。基层虽然事务繁琐、情况复杂,在基层工作,更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要亲力亲为。党员干部到基层“接地气”,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一番摔打,能够更好地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较快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比较全面的工作经验。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更多地用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上,主动到基层一线去“接地气”,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气”。

党员干部常“接地气”方能“强底气”。“接地气”,需要沉下身子。无论到哪里,老百姓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我们手里的权利都来源于人民。俗话说:“工作要上去,干部蹲下去。”我们决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俯下身子。真正走下去、住下去、蹲下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群众生活、体会基层难处、体察民间疾苦。下基层,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下基层不只是走、看,要换位体验,身临其境,从群众的实践中找点子,找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基层实际,了解群众需求。“接地气”,还要放低姿态。我们应该发扬“学习自省”、“不耻下问”的精神,虚心向群众请教,经常向群众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确保脑子里有“点子”,肚子里有“墨水”,工作中有“想法”,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群众有最鲜活的经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我们只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坐着小板凳与群众拉家常,耐心倾听抱怨,诚心接受批评,才能听到最质朴、最真实的声音。“接地气”更要办好实事。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原则,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卷起裤子跑到田间地头听民意、解民忧,多做惠民生、得民心的好事实事;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与群众打交道,访贫问苦、调查摸底、问需于民,多做助民之举。干部“接地气”,不能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做花样,而应该是田间地头见踪影,群众之中见身姿,项目路上留足迹,矛盾面前见化解,如此“接地气”,才能真正给基层群众以实惠,如此“接地气”,才能“接”出更多丰硕的成果。党员干部也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接地气,才能“通民气”。接地气才能强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听得到群众的“顺耳话”,也听得进群众的“逆耳言”,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新思路和新对策。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是感悟民生、发展经济、破解难题的制胜法宝。在“接地气”中了解基层实践,体察民生,发展经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挽起袖子、放下架子,少些走马观花,少些不屑一顾,多些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接地气,获真金,强底气。

党员干部常“接地气”方能“聚人气”。党员干部做工作,想要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行得端、立得正、站得稳,就要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连民心,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谋利益。这样群众才会对我们有真感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到一线去,才能和老百姓拉近距离,让陌生人成为熟人,熟人成为亲人,亲人成为家人。到一线才能了解群众需求,知道群众的难事,才会把群众的“心事”当成“大事”来做,才会把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事”当作“实事”来抓,才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也才会增进群众感情。我们只有做到言为民,行为民,心为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才能聚集更多的“人气”,才能使我们自身素质得以升华提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决策部署不接地气】相关文章:

不接地气范文05-15

演讲不接地气范文06-03

有底气接地气的工作09-03

身子接地气范文05-21

中医接地气范文05-23

沉在一线接地气04-21

管理要接地气范文05-26

教材编写要接地气07-04

科学教学要接地气07-08

申论备考要接地气07-15

上一篇:绞车安装安全措施下一篇:基层党建责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