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

2022-05-1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文课程重点,围绕“全面梳理,突出重点,立足语用,整体提高”的指导思想,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沟通与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毕业总复习的总结梳理,力求为学生做好毕业总复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关键词:小学语文;总复习;策略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第一篇: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

如何做好毕业班语文期末复习工作

摘要:毕业班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窗口。毕业班考试的内容涵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是小学六年知识的高度浓缩。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有效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毕业班;语文期末复习

毕业班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窗口。毕业班考试的内容涵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是小学六年知识的高度浓缩。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有效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如何做好毕业班语文期末复习工作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首先要研究教材。

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研究教材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研究新课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二)其次是研究学生,包括以下两点:

1、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2、研究学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二、加强积累,强化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六年的课内外阅读和生活经历,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我们必须很好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积累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

第二方面是,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第三方面是,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捷径

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应成为语文学习创新的主旋律。

学习的方法是多层次、多角度、多种类的,下面就三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第一、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即预习应看作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是铺垫,也是初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强调预习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意义在于: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预习方法,交代清预习该干什么。

第二、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读懂课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课后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悟”出方法,掌握规律呢?

首先是示范引导,举一反三、借机渗透,适时点拨、然后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和总结积累,鼓励运用。

第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还要指导他们“会读”,读得好,读得有收获。平时我主要建议他们:注意浏览读、注意尝读和注意筛选读。

四、善于捕捉反馈信息,做好针对性辅导,即关注“培优辅差”工作

老师们每接一个班级,总是对优生和后进生印象深刻,而中等生这一块,往往被我们忽视了,常记不住他们的名字。然而,正是这一块才是我们老师的用武之地。我们可以把中等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可能成为优生的,另一部分是保持原状,比较不容易进步的或有可能变为差生的。针对前一部分的中等生要想尽办法让其提高成绩,具体方法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找机会告诉他,你完全可以成為优生,只是你之前的老师没发现,现在老师发现你是优生的料。

第二、课堂上尽量照顾,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第三、对他们的作业多几分留意。

第四、研究他们试卷、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点,让这些学生跑起来。当然我们一时间没有足够精力照顾那么多个中等生,可以分批引导,有计划引导。

五、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毕业班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加上在校外的时间达三分之一以上,所以争取家长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提高小学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主要措施之一。

总之,作为毕业班的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份内的事。但是教无定法,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共同把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于亚东

第二篇: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指导

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文课程重点,围绕“全面梳理,突出重点,立足语用,整体提高”的指导思想,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沟通与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毕业总复习的总结梳理,力求为学生做好毕业总复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总复习;策略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应站在语文素养的高度上,对六年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初步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对各项语文能力进行实践训练,综合运用,促进语文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实践能力向思维方式转化,思维方式向思维品质转化。毕业总复习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梳理,突出重点,立足语用,整体提高。结合语文课程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本文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沟通与表达三大版块进行梳理。

积累与运用

一、汉语拼音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有关汉语拼音学习的总目标与内容——“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围绕这一目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由此可见,《课标》将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汉语拼音的复习中要把握好“度”,应立足于汉语拼音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二)存在问题

1.汉语拼音在低年级集中学习之后,到了高年级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回生现象。

2.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有:前后鼻韵母分辨不清;声调标不准;不能正确标出字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不能正确分辨字音;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以及和英文书写易混淆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成绩的提升。

(三)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分类梳理汉语拼音,夯实汉语拼音基础,巩固提升汉语拼音运用的能力。①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调、变调、《汉语拼音字母表》、音序查字法等进行查漏补缺式的整理与复习。②对儿化、轻声、变调等音变现象要采用实操方式及具体语境中加深记忆的方式进行分类梳理并达成掌握运用的目标。③针对本地区的方言特点,确立复习汉语拼音的重难点,如边音、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采用了解发声位置,反复进行发声练习、通过童谣等有趣形式进行正音与记忆。④对教材中易读错的生字和词语进行整理复习,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发现错音、自觉纠正,并通过反复拼读、加强记忆的体验学习方式进行复习。

2.借助多种题型进行练习。设计以下题型:看拼音写字词句;辨认整体认读音节;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是否该读轻声;根据词定音,划去不合适的音节;区别多音字;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大下写字母,并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等等,通过练习提升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运用能力。

3.加强汉语拼音的书写指导,针对学生在书写中容易出现的书写不规范,特别是与英文书写混淆的问题,要反复强调,反复练习。同时要注重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二、汉字

(一)课标要求

《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T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围绕这一总目标,又分年段进行细化。小学毕业时要求学生达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存在问题

1.学生错别字现象问题严重。其原因一是同音字、形近字比较多,不好区分;二是有些中高年级教师淡化识字写字教学,放松要求,出现反生现象。三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识字积极性降低,多是被动识字。

2.学生写字质量下降。随着年级的升高,写字教学被忽视,成了阅读教学的附庸,指导不细致,评价不到位,练习时间不充足,学生写字质量急速下降。

(三)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对汉字相关知识进行归类,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及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及书写规律,重点筛选出教材中如“里、万、鼎”等具有特殊笔顺的字;对教材中的难点字(难写、难读、难解)的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以及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多义字进行歸类整理,指导学生做好查漏补缺。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实现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如可以设计查找错别字活动,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纠正作业、报刊、广告、宣传栏等中的错别字,制成手抄报或宣传册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错别字、改正错别字,避免机械重复的低效复习。

3.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对学生的书写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坚持进行每日书写的专项练习,加强作业、练习中书写的评价指导。特别要加强对学生书写速度进行训练。

4.设计复习题目要基于综合、开放、运用考量。以往复习“汉字”部分的主要题型有:①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匀称②改错别字③写出部首及几画④辨字组词⑤多音字组词⑥选字填空⑦写出笔顺⑧辨别笔画等。立足综合、开放、运用,就是将以上单一题型的题目设计成具有综合性(融汉字多方面知识或融合词语、语句等)、开放性(注重学生个人体验)、综合性(既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习题,实现对学生知识积累与能力运用的全面考察。如围绕“熟”进行习题设计可以融合汉字演变、拼音、成语、一字多义、字音辨析、书写等进行设计。高质量的练习题会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对学生的复习起到推动作用。

三、词语

(一)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于“词语”方面的目标要求分散在阅读目标中。在年段目标中,从低到高分别提出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以及“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依据以上目标要求,毕业复习中,对“词语”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会读,会写,了解词义,还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会用,并进行词汇积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存在问题

由于有些教师对词语教学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少,导致学生存在两方面问题:

1.学生掌握的词语匮乏,缺少积累。

2.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较差,在活学活用方面存在欠缺,如词义辨析、关联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搭配等。

(三)指导策略

1.依据教材,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词语(成语),采用课内复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积累并正确运用常见的词语(成语)。

2.以法导练,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首先,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想象法;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置换、比较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解读法;读中感悟法等,要将这些方法的学习同实际应用相结合。

3.针对难点进行专项复习。对于多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等知识内容要善用专项复习,了解概念,学会辨析这三种词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归类练习、游戏、竞赛等形式提升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运用。

4.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如采取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造句、能力运用等题型加强练习,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归类、“的、地、得、着、了、过”的正确使用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正确运用能力。

四、句子

(一)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句子方面知识的学习目标是紧紧和“阅读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在“年段目标”中明确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由此可见,句子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句子的相关知识。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在阅读教学中缺少指导和训练,学生对长一些和比较复杂一些的句子往往把握不住结构,抓不住主干,不能准确理解主要意思。

2.由于在阅读教学中缺少特色句式的感悟和积累,因此学生掌握的句式比较单一,不丰富,不会转换和改写成恰当的句式进行表达。

3.由于学生课外阅读积累量少,不会对名言警句等进行恰当的引用,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运用方法掌握不扎实。

4.由于有些教师只注重句子的单一技能训练,忽视实践运用,学生往往面对单一型题目时能较好完成,但是一旦在阅读和写作实际运用中,就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出现很多问题。

(三)指导策略

1.对句子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如句式和表达效果、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好处、标点符号的用法等,教师可按照梳理知识总结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歸类整理,从中寻找规律,便于知识的巩固。而对于句式变换、句子仿写等具有方法运用性较强的内容,要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陈述句反问句互换、把字句被字句互换、直接引语与第三人称转述互换的基本方法,再通过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2.要注意做好“句子”这部分复习内容的整体设计。既要针对难点专项训练,更要注重实践,综合提高。如在“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领会句子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复习要点上,既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又要注意不能孤立单一地复习,要与阅读、习作的要求与方法联系起来,如修改病句可以和习作修改联系起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和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高。

五、诗句短语积累

(一)课标要求

《课标》特别重视语言积累,有很多具体阐述:“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主要有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课后和语文园地里的诗词名句、格言警句,成语、歇后语、谚语等。

(二)存在问题

1.学生语言积累量偏少。有些老师只注重课内积累,忽视课外积累。还有些教师对古诗文与名言警句的积累背诵提出了要求,但缺少复习和检查,造成学生先背后忘,记忆不牢。

2.学生只是单纯机械的积累背诵,缺少对所背内容的整体理解,出现学生会背但不知所云的问题。

3.学生语言积累很多,但不会灵活运用。不能根据特定的语境正确地引用和运用。

(三)指导策略

1.教师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适当指导学生了解所积累的内容。

2.采用独立复习与合作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个人复习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进行背诵的互检,提高全体学生的记忆效果。

3.指导学生分类别归纳整理诗歌和名言警句或名言警句或具有特殊表达形式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分类的依据要注重多元化,如古诗词可按四季、内容、诗人等进行分类整理,名言警句的分类可以按照所表达的主题内容等进行分类强化记忆,教师要要关注背诵记忆的效果,注意通过有趣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4.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多种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提升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阅读与理解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最主要的途径。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下面,从常用的阅读方式、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和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等维度进行梳理。

一、常用的阅读方法

(一)课标要求

常用的阅读方式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关于阅读方法,课标中主要有以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展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二)存在问题

1.朗读时重音不准、断句不当,不能准确表达出文本意思;语调平淡,缺少技巧,不能恰当表达出情感。

2.默读时走马观花,抓不住关键信息;默读速度较慢,阅读效率较低。

3.没有掌握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不会熟练运用。

4.不善于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一般只會用一种方式通读,速度较慢,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较低。

(三)指导策略

教师平时阅读教学中就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总复习再对学过的各种阅读方法进行梳理,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指导。

1.朗读。朗读指导的重点是停顿和重音。同样的文字,停顿不同,重音不同,表达出的意思就不一样。因此,朗读时要“眼到口到心到”,人情人境,准确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再通过停顿、重音等表达出来。运用技巧,恰当表达。好的朗读需要准确理解意思,也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朗读人物对话时,要根据不同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情境,用不同的语调、语气和语速进行朗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选取恰当内容,进行针对训练。一般比较长的文章不必全篇都进行朗读,可以针对不同的朗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段落进行练习。进行对比朗读,加深体会。可以把内容近似、感情不同的诗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朗读,体会不同的感情和朗读方法,如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2.默读。默读时要抓住关键信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用心理解句意,特别要关注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主要过程、转折点、结果等重要信息,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前后联系的句子、不懂的地方,要停下来想一想,加深理解和感受。经常进行快速默读的科学方法训练。掌握默读方法,训练学生把词组句子作为整体来认读,一眼看几个词组、一个句子、一行,进而看到几行,而不要在心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加快眼球移动速度,扩大视野范围。经常进行限时默读训练,不断提高默读速度。

3.精读。精读是教师教学中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遇到感兴趣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内容,要调动心智和多种感官,反复咀嚼体会,以求得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获得愉悦的阅读审美体验,并从中获得启发和触动。(指导策略见后面“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部分)

4.略读和浏览。略读是只求概览大意,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或者了解文章总体结构。浏览的主要目的是检索信息、查找资料、了解大意。浏览时可以一目十行地扫读,只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甚至对不重要、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直接跳过去舍弃不读,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要加强对略读和浏览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略读和浏览,并结合课内外文章对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进行专项指导和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平时多经常读书看报,读整本书,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地练习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课内学法,课外用法,不断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

(一)课标要求

阅读是为了理解。阅读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在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关于阅读理解,课标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巾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其用法。

6.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存在问题

1.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不全面,不准确,把握不住核心;与文章中心思想混淆。

2.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准确体会思想感情。

3.阅读时往往只关注写了什么内容,不能准确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4.不了解常用的写作方法有哪些,不能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指导策略

1.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都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但两者有区别。主要内容只需要陈述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基本格式为:本文主要写的是……。中心思想也称文章主旨,是从主要内容中提炼出来的。不仅要概括内容,还要写出作者要通过文章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基本格式为:本文通过写……(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

2.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l)看标题。

(2)连段意。

(3)找要素。

(4)找中心句。

3.归纳加深理解的方法。

(l)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深刻含义。

(3)抓住人物语言、行为、神态、外貌、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特点品质。

(4)抓住题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读文字想画面。

(6)结合标点符号体会思想感情。

(7)调动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8)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9)边读边想,加深理解。

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和要点,还要在阅读实践中进行综合训练和重点训练,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获得阅读能力的持续发展。

4.把握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常见的写作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具体有三种形式:顺序、倒序、插叙。二是时间顺序;三是空间顺序;四是要点顺序。

文章结构主要是指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

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

把握指导方法:一是抓重点词句。抓住表示事情发展、时间、空间顺序的词语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抓住表示承上启下的句段体会段落之间的关系和文章结构。二是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图文并重,可以简洁明了地呈现各层级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文章可以画故事地图、流程图、组织结构图、平面图等。

5.总结常见的写作方法。

(1)梳理写作方法。常见的写作方法有联想想象、点面结合、有详有略、动静结合、夹叙夹议、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白描細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开门见山,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借物喻人等。在阅读时,应关注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2)随文学习,梳理巩固。文章的写作方法一般不容易发现,往往要对前后内容进行联系、分析、对比,才能看出来,因此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发现。但要注意写作方法不宜系统讲授,要在随文学习中了解,而不能生硬地只提出一个概念。在毕业总复习时,可以结合具体文章对常用的写作方法进行梳理,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的认识。

(3)把握尺度。写作方法是比较高级的写作技巧,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一般达到了解的程度即可,即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不要求学生掌握概念,更不能强制要求学生在写作文中必须运用。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目标尺度,不能拔高。

三、不同文体的主要特征和阅读策略

(一)课标要求

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结构形式和表达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体主要有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小说、散文、神话传说、古诗词、现代诗歌、文言文、说明文、戏剧等。《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并对几类文体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时应有文体意识,因文而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但有些教师阅读教学中往往忽略文体特征,不管什么课文,都用一种套路,不仅使阅读教学单调乏味,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存在问题

1.学生不了解文体类别和各种文体特点,不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影响了阅读质量和效率。

2.非连续性文本由于形式特殊,阅读难度大,原有课程资源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不掌握阅读方法,不能有效阅读。

3.整本书阅读没有落到实处,有些学生不喜欢读书,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有些学生虽然经常读课外书,但阅读类型单一,不够丰富;有些学生读书缺少方法,只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

(三)指导策略

1.增强文体意识。结合课内外文章归纳梳理各种常见的文体形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文体形式的特征和阅读策略。(1)叙事性作品。叙事性作品主要包括童话、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散文、小说、剧本、叙事性文言文等。童话。其特征是:虚拟的事物、离奇的情节、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阅读策略:一是边读边想,预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二是要整体把握故事内容,能够完整地讲述童话故事;三是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童话想象奇幻、夸张有趣的特点,四是用心体会童话中表达出的美好情感和思想,五是把童话中的人物事件与现实世界进行联系,思考童话的现实意义。神话故事。其特征是:想像瑰奇奔放、描写极度夸张、形象鲜明多彩。阅读策略是:一是要了解故事梗概,能够简单完整地讲述故事;二是体会神话故事想象神奇、描写夸张的特点;三是从英雄人物身上感受远古时代人们的愿望情感和精神追求,受到文化熏陶。民间传说。其显著特征是:没有确定作者,人物故事简单、情节复沓,有一定神化因素,语言口语化,结局圆满。阅读策略:一是整体把握故事梗概,能够完整地讲述民间故事;二是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三是感受民间故事语言通俗、结构简单,易于流传的特点。寓言。其显著特点是:结构简短,语言精炼,寓意深刻。阅读策略:一是了解事件起因,挖掘人物心理;二是展开思考:想法和做法错在哪里,明白蕴含的寓意;三是联系生活,指导实践。小说。其特征是: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一波三折、注重环境描写。阅读策略:一是整体把握主要内容,搞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二是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体会人物的个性品质、思想情感;三是抓住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语句,体会其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四是抓住有关语句体会小说语言精炼、情节曲折、设置悬念等特点;五是联系实际,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散文。其显著特征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阅读策略:一是理清脉络,在看似散乱的内容中找到散文的“神”,即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准确把握文章大意;二是抓住文章描写的人、事、物去细细揣摩融在景物里面的情、事物里面的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邃意境;三是反复朗读,感受散文语言隽永优美、联想广泛丰富、形式自由灵活的特点,受到审美熏陶。文言文。其特征是:语言精炼、语法特殊、深奥难懂,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阅读策略:一是正确朗读,特别注意恰当断句,气断声连,读出节奏。二是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进而连起来整体把握内容,能把文言文翻译成符合现代语言习惯的短文。三是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想象,理解文章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四是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剧本。其显著特征是:内容精炼浓缩,矛盾冲突集中,以台词推进情节。阅读策略:一是在读通的基础上熟悉剧本情节,初步了解矛盾冲突和剧中人物,整体把握剧本大意。二是认真品读人物对话(或唱词),理解矛盾冲突,感受人物形象。三是分角色表演剧本,感受剧本的特点和魅力,提高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选择合适的课文片段改编成剧本,并练习表演。(2)诗词。特征是: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感情强烈。诗词的阅读策略:一是理解题目,了解作者。二是正确诵读把握节奏。三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四是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说明性文体。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其显著特征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任务,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说明文的阅读要关注文章的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不可纠缠于情感渲染、生动描述。阅读策略:一是先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说明的内容和顺序;二是细读每一部分,了解事物的特点及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三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品味文章的精彩之处。

2.加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和训练。《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了一种非连续性文体的阅读要求:充分體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更体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方式呈现。常见的类型有:目录、索引、图形、图示、地图、数据表、时间表、清单、票据、广告、证书等,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性文体。特征是:文字不连续,图文并茂,简明直观。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一是全面仔细读文看图,图文结合,读懂各部分的信息内容;二是根据需要能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三是根据有关信息进行简单推论。

非连续性文本由于多被忽视,需要教师格外关注。(1)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目标。《课标》在第三学段第一次出现“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简单”两字的表述,指向的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而不是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也是比较浅显的认知层面的要求,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不要拔高。(2)针对课程资源少的问题,要采取多种办法,丰富课程资源。一是与现行语文教材相结合,补充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如教学《颐和园》时,可以增补相应的导览图,和文章介绍的写作顺序相配合,既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又增加阅读的趣味和应用性。再如学习《鲸》《太阳》这类说明性文章时,可以补充图表、数据,让学生在鲜明的数据和形象的图表中感受事物的特点。二是与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相结合。如在学习人与动物主题的单元时,可以借用科学教材中有关动物的图表等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补充阅读,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阅读能力。三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可以设计旅游等语文实践活动,将导游图、火车票、飞机票、药品说明书、地图等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纳入活动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整本书阅读,加强方法指导。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已经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开设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阅读策略单元”等栏目。教师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起来;二是指导阅读策略.让学生读出收获。最好的方法是确定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师生共读,选读书籍学生自由选择。(l)推荐好书,全班共读。优先推荐教材中拓展的书目,可以用课文带出整本书,可以从一位作家带出整本书。教师还可以推荐其他适合学生读的书。推荐策略:作品影响、作家地位、名人书评;看封面猜内容;精彩的故事情节;影视片段;设置悬念等。(2)指导阅读方法。监测学生的阅读进程,适时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如拿过一本书要先看封面、封二、序言、目录等,了解大致内容;看标题,预测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读外国小说时先看人物表,记住名字,理清关系;遇到生字词画下来,先猜后查;边读边想,写批注;遇到困难多读几遍;画人物肖像图、人物关系图、故事路线图;适时采用精读法、略读法、跳读法,提高阅读效率;制定阅读计划,每天阅读半小时;经常和同学交流阅读进度和感受等等。(3)读后组织读书交流会和讨论会。分人物、故事、语言、感悟等多个专题,交流阅读感受和收获,展示阅读成果。引导学生有目的二次阅读,丰富阅读成果,增强成就感。尊重学生个性,展示形式可以自由多样。

沟通与表达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产生,它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用于口头交际,比较随意;书面语言用于相对正式的场合,比较严谨。

一、口语交际

(一)课标要求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学生的母语基础;二是学生在学校里训练与习得(包括课程的“口语交际教学”及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口语交际训练);三是从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主要是日常形态的口语交际。《课标》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由此不难看出,学生能够有条理表达,能简单转述,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语气语调适当,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由尊重对方到理解对方,最终形成基本技能是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提出的终极目标。

(二)存在问题

1.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差距很大,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主动交际的愿望不强。自卑、胆怯、顾虑、紧张是影响口语交际的因素。

2.在交际中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讲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严重。

3.学生的倾听能力普遍弱。学生在交流时只顾自己说而不善于倾听。

4.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规范、表述不够清楚、语序混乱、没有条理。

(三)指导策略

1.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的训练离不开词句的运用,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语言环境,多一点拓展训练,如组词、造句等,还可以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如在教学中利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新的句式等进行仿说训练。这样,通过词句的积累,学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表达。当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规范他们的语言。

2.传授策略,树立参与信心。针对学生交际能力弱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向学生传授交际的策略,告诉学生交际双方注意力要集中,表情要自然、放松;当双方产生情感共鸣时,报以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场合要说得体的话;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等。还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要让学生感觉到:口语交际是人之间的自然交往,是放松的自由的。

3.精选话题,激发表达欲望。话题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因此,话题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消除交际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如:六(3)班的同学在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老师在课上及时组织了一场辩论:“反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说谎、搬弄是非、耍小聪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形象。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呢?”这是一个交往类话题,学生对书以及书中人物都很感兴趣,辩论时教师只需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表达空间,提醒学生辩论不是“攻击”,说话时要有分寸,要有理有据,有进有退就可以了。

4.强化倾听,提升交际能力。学会倾听是顺利交流的前提,《课标》要求:“在交谈巾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别人的语言、行为表现进行讨论、补充、评价、质疑,这不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通过评价这一环节也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如教学口语交际《我的理想》,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名人”小时候的理想,然后畅谈自己的理想,大家来评价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理想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只要树立的理想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很有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先认真听,注意抓住他人“语言”巾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回应,“交际”也就开始了。

5.拓宽途径,突出开放性。除去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项训练之外,课文中的资源也可以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素材例如:利用文本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还可以抓住文中留白引导学生补充说话等。口语交际课还应该走向生活,例如自然界的风景,社会上的风土人情等都可以成为交际的内容。有时候课堂上的偶發事件也可以成口语交际的素材。例如“体育课上,王伟同学肚子疼得厉害,李强和张明连忙将他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王伟得了急性肠胃炎,需住院治疗。请你代替李强或张明打电话通知王伟父母,要求语言简洁明了”。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情境说话的能力,由于情境特殊,说话的内容既要言简意赅,意思又要表达清楚,符合题目要求。

(四)口语交际的命题方式及应试技巧

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即在设置的具体情境下检测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展示的是学生的交往沟通、文明礼貌、语言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命题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为选择题,另一类为书写题。题面的设计为一种对话情境,要求学生以自己或以情境巾的某个人物的身份对另一个人或某件事说一段简明、得体的话。常见方式有:访谈式、辩论式、劝说式、推荐式等。解答的原则要注意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言之有“物”,即有内容;言之有“序”,即顺序合理,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字数的限制。

二、写作

(一)课标要求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习作习惯等。《课标》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二)存在问题

1.学生不爱写作,缺乏兴趣。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认为作文难写,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更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这些困难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更谈不上主动写作了。

2.语言不够丰富,缺乏感染力。语言匮乏是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最常见问题,具体表现为:词汇量少;语言枯燥、空洞、乏味;语句平淡,不生动、不具体,没有感染力。

3.空话套话太多,缺乏真情实感。学生的习作大部分都是情感失真,“假、大、空”的现象严重,有的学生语言浮夸、胡编乱造,还有的学生套用网上的作文甚至抄袭。

4.写作素材陈旧.缺乏新意。写人物美好品质除了写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再者就是拾金不昧,陈旧的、千篇一律的雷同材料降低了文章的新颖性、可读性。

5.布局谋篇混乱,缺乏技巧。在习作中,学生普遍不会运用或很少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写出来的作文有的结构松散,首尾脱节;有的叙述混乱,层次不清;有的主题不明,详略不当;有的表述随意性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读起来枯燥乏味。

6.不会修改,缺少方法。很多学生在完成作文初稿后“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发现作文中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存有懒惰、自满的心理;二是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修改方法。

(三)指导策略

1.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求学生写作时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身边人和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此外,教师还要改变评价方式,去欣赏、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训练突出重点,增强实效性。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以及期末复习时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类作文的写作要点。如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看图作文中的“观察”训练;想象作文的“想象”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训练等,抓住这些重点进行训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在薄弱环节下功夫,比如记叙文中的叙事、状物,重在求“序”,即按一定顺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物体的形状、作用叙述清楚;写人、写景,重在求“异”,即抓住特点写出该人物、景物与其他人物、景物的不同之处。

3.重视语言积累,丰富学生语言。学生语言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积累不够,背诵和阅读是积累语言的两个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优美词句、精彩语段以及名言警句,将积累的佳句与写作融会贯通,合理运用,让积累更有意义、有价值。

4.夯实写作环节,在实践中学会写作。教师应抓住每次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即:先仔细阅读作文的要求,明确写作的体裁、范围和重点,确立写作的中心,紧扣中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体而新鲜的材料拟定题纲、布局谋篇,动笔书写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熟练操作写作流程,及时查漏补缺,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内容具体,层次清晰,结构完整,高质量地完成写作任务。

5.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相互促进。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以及一个个鲜活的口语交际话题都是学生习作的经典范例。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写作技巧,讲解透彻,与平时小练笔紧密结合,加强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熟能生巧。比如在学习《白杨》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课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一写作手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植物,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一写作技巧。

6.多措并举,指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1)借助课文。学习写人的文章,要让学生懂得抓住人物具体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塑造形象,如《临死前的严监生》;学习记事的文章,要让学生知道抓住事情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具体地写,如《桥》;学习写景的文章,要让学生知道抓住景物的特征具体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可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是按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不同特点写出它的美丽;学习状物类文章,要让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把事物的特征写出来,如《翠鸟》一文中的外形描写。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使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反面衬托这些表现手法,也应结合具体课文让学生掌握。(2)借助范文。好的范文是学生写出创新作文的基础,为学生在模仿与运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提醒暗示学生的作用。通过对范文的赏析,学生们可以积累词句、理清结构、掌握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为写出自已的文章打下基础。可以Ji示详略两个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优劣。

7.分类梳理,明确写作要领。①纪实作文。纪实作文要有“实”可“纪”,内容具体、生动,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主要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写人的作文首先要抓住人物特点把人物写像;第二要能够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等多种描写方法,把人物写活。第三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写景的作文。写景既要景物特征,又要运用多种感官把景物写活,还要按顺序写出层次,在文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注意情景交融。比如写校园,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的样子;还可以按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山顶看是什么样子,山脚看又是什么样子等。这样习作才能生动形象。状物的作文观察要细致,要抓住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层次要清楚,还要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展开想象和联想,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想象作文。“想象作文”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写学生想象的情景、想象的事物。想象作文素材的来源一是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选取美好的事物作为想象的客体,展开想象的翅膀;二是创设童话般充满幻想的情景,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激起学生的想象;三是选取适当的阅读教材进行改写、续写,如:改变人称、改变结构、改变体裁、补充情节等创造性复述活动,进行多种题材的想象作文。③常用的应用文。书信、便条、建议书、演讲稿、表扬信、招领启事、请假条、留言条等是常见应用文,要注意书写的格式,语言力求简洁。

读书笔记是读书时记录读书心得或为整理文中的精彩语段而做的笔记。根据所读文章种类的不同,读书笔记的呈现方式也各有不同:为了积累词汇、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可以采用摘录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就可以采用提纲式。读了一篇较长的文章后为了记住故事内容,可以采取梗概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很多感触,要记录这些感受就可以采用心得式,也就是写读(观)后感。

8.教给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惯。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和技能。要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知道在遣词造句、文章条理、结构安排、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检查修改,通过反复修改,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把写作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四)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和平时的习作是对学生在两种情境下分别进行的检测和训练,考场作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考场内的习作就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1.命题作文:(1)认真审题:抓关键词语,审范围、体裁;(2)明确要求:语言要求及其他要求,如不能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等;(3)精心选材:尽可能选取有意义、典型的材料;(4)列提纲,以防止跑题和主次不分现象的出现;(5)动笔写文:字迹工整,卷面整洁;(6)读文修改:修改表述不清、不通的语句。

2.半命题作文:(1)审题目:补充完整;(2)读“要求”,明确文体、范围、对象;(3)定中心(说明什么,反映、赞扬、提倡什么);(4)选材布局;(5)列提纲;(6)动笔写文:字迹清晰、工整;(7)读文修改。

3.給材料作文:(1)扩写:补充扩展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及能突出中心的环境、场面描写。(2)续写:有三种形式:给开头、给结尾、给头尾。步骤:A.认真读原文,明确中心;B.联系实践,展开联想,续写主要情节。要求既合情理,又与原文风格一致。(3)缩写:把长文压缩成短文。缩写要与原文的中心、重点和结构大体相同,文体、题目不能改变。方法是次要内容删去,概括主要内容,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完整的内容。A.读懂原文,分清主次;B.注意题巾要求(字数限制等),合理压缩;C.修改。

4.看图作文:(l)认真观察图画,抓住图的主体内容,看懂环境,观察人物神情、动作。(2)合理想象,想象和虚构要与图中人物、环境、情节安排一致,想象人物语言、心理等。多幅图要详述重点画面,不面面俱到;单幅画要观察细致、联想丰富。

5.应用文。应用文是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指导时注意:(1)对象明确;(2)内容充实;(3)语言简明;(4)格式正确。

【责任编辑李幸阳】

作者:胡丽艳 刘丽 来燕燕 王飞 张伟

第三篇: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之我见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幼平乡幼平中心小学

【摘 要】在小学毕业生工作的开展中,做好语文复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系统的语文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中学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总结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见解,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语文复习 明确重点 复习计划 习题巩固

在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中,做好语文复习工作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能够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梳理,将小学六年所学习语文知识进行融合。小学毕业生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一、明确复习重点

小学语文复习中,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对考试大纲以及教材要求进行研究,明确重点部分。小学毕业复习时,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应该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在新课标中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小学语文学习总目标以及不同年级语文学习目标。教师应该及时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选择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复习,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外,还要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语文状况,主要包含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口语交际等水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对学生进行语文复习。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明确提示,选择一些合适的文章,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不断使其积累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掌握复习重点,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

语文教学中,语文具有工具性,语文在我国义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域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对语文学习成绩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中,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整体的复习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明确中下等水平的学生的弱点所在,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写作文时总是无话可说。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自身的写作能力在逐渐提高。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等。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中,尽可能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并将观察时的感受写成随笔,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重点确定以后, 应该及时制定完整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计划制定中,教师应该积极对教材内容、复习重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明确复习顺序、复习进度、复习方法、复习内容,保证语文复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来说,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还要做好综合测评,夯实基础,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漏洞,严格按照考点、重点等开展教学复习工作,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教师复习的教学措施分析

在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中,教师是学生复习主要负责人。首先,教师应该积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在复习工作中,教师应该以提高小學生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复习资料,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语文复习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语感以及语文知识整体性的把握,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还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语文复习计划进行调整。在复习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学生沉溺于枯燥的复习题中。教师只有合理设计复习计划,才能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复习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等情况,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然后,在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复习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谈心,让学生明确语文复习的重要性,还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优势。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班级风气对语文复习的质量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紧抓树立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复习观念,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成绩。最后,教师还应该以公平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尤其是到了毕业阶段,这种差异就十分明显。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走进误区,不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在复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例如对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采用拓展引导的方式进行复习,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答题正确率。这样可以实现小学新课标的要求,只有依据学生的不同成绩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优化课堂复习模式

在小学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及时优化课堂结构以及复习模式,才能保证复习的质量。在复习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复习内容系统化,避免重复现象出现。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才能提高复习效率。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框架,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加强知识点、面的融合,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将课堂复习重点加以强化,课堂复习工作完成以后,及时整理课堂复习记录,应该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最后,还要对课堂复习进行优化,明确课堂的主要内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逐步改变复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再复习。最后,还要加强课堂练习,在各个知识点讲解完以后,教师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习题练习。特别是复习后期,教师应该对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再次精讲,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解决关键问题,才能提高复习质量。例如:在看图写作指导中,教师应该及时加强写作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反复思考,确定立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看图写作技巧。教师经过不断的复习和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复习质量。

五、做好復习总结

在小学语文复习中,不仅要做好复习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复习总结工作。教师在复习重点讲述完以后,应该及时进行课堂反馈,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还要保证复习资料的权威性,明确其中重点难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在对学生复习情况摸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口头询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需要等,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保证学生在课堂复习中可以获取相应的知识,做到人人都有所收获。另外在复习过程做到师生互动,其效果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上,教师可采取调查问卷、口头询问等多种多样的方法,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的兴趣、个人需要等,做到有的放矢,及时制定针对性强的补救措施,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复习课上人人有收获,有提高。针对学生出现的薄弱点,强化训练,回归课本,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从课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明白“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应试心态,找到正确高效的答题方法。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复习教学工作中,做好毕业班语文总复习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做好小学和初中知识的衔接。复习教学工作,应该积极从教师、复习计划等方面入手,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留占.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5(02):28.

[2]马新萍,刘东.毕业班语文总复习之我见[J].文学教育,2016(03):160.

[3]柯朝晖.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复习课之我见[J].科学导刊(电子版),2014(27):39.

[4]陈杰.小学语文复习教学之我见[J].速读(中旬),2015(09):170.

[5]Islam MM, Iqbal U, Walther B, et al. Benzodiazepine Use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euroepidemiology, 2016, (3-4):181-191.

作者:潘金细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论文论文下一篇: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