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之水载教学之舟

2022-09-10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肯定的情感因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 增强认知效果;而消极否定的情感因素则会使他们的认知活动受到抑制, 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萎缩乃至消失。《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是对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知识传授, 轻情感培养”这一不良现象的及时矫正。如何改善和加强情感教学, 有意识地激发、调动并发展学生一切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 以培养他们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 当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1 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升华

1.1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关注学生, 才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尊重教师, 并进而爱屋及乌地对教师所教的英语产生兴趣。相反, 如果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某些不和谐的情感因素, 那他就会疏远教师, 消极学习。信任和尊重是对人的肯定与激励, 是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更是培养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作为教师, 必须信任、尊重学生, 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感情投资:无论课上还是课下, 教师都应是知识丰富、激情饱满、热忱敬业、和蔼可亲的良好形象;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 教师都应及时给遇到挫折或困难的学生送去关爱和帮助, 而不是不闻不问, 无动于衷, 否则就会造成师生间情感的疏远与断层, 情感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 打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情感场”

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探究与实践的大舞台。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想方设法开发好“情感源”, 创设好“情感场”, 以打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有如临春风、如沐时雨之感。

首先, 以语言唤情。教学的真谛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和唤醒。语言则是激励和唤醒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课堂语言, 既要注意准确性, 也要讲究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抑扬顿挫, 要把富有激励性的呼唤、鼓舞以及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 一方面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使语言富于幽默感、艺术性和感召力;另一方面, 还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 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说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try, please?/Don’t be shy, just have a try.等;学生回答正确时说Excellent./I’m glad to hear that./You did a good job.等;答错了, 则用建议性的、易接受的委婉表达Would you like to think it over?/Work harder, and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等——置身于这样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之中, 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才会螺旋上升, 不断提高。

其次, 以体态传情。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体态效应”实验表明:人获得信息7%来自文字, 38%来自语言, 55%来自面部表情。课堂上的学生对教师的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体态语具有独特的敏感性。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 甚至一个细微动作都会引起他们不同程度的关注, 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讨论时, 以真诚鼓励的微笑注视着他们;学生做小动作时, 边讲边走到旁边, 轻敲其课桌;学生的书或笔不慎掉落在地, 主动帮其捡起;描绘round-face时, 两手环脸作球状;说明long-hair时用手从头上划至腰上部……诸如此类蕴含着教师真诚鼓励、浓浓师爱和教学艺术的体态语, 必将在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交流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再者, 以情境燃情。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 采用“生活展现情境、事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等多种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语言情境, 力争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结合起来, 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 进而发展认知。如在涉及“问路”和“指路”这两个功能项目时, 笔者充分利用了教室空间, 把教室看作一个街道平面图, 把课桌当作一幢幢建筑物, 给学生模拟了一个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具体情境。学生在课桌中间穿插问路, 对语言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时而礼貌问路Excuse me.Is there a…?时而热情指路The station is on the left of the museum.You need to take a bus.时而委婉致歉Sorry, I’m new here.I don’t k n o w.。这样既挖掘了教材的趣味性, 又让学生尽兴其中, 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最后, 以成功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惟一源泉, 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 激发学习愿望”。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是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持久的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所以, 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 尽量为他们创造“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表现机会。当学生的语言思维在历经“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种种困惑之后, 茅塞顿开, 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顿悟境界时, 那种随之而来的成功感定会激发起他们更持久的自信与热情, 他们的可持续学习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动力。

1.3 开辟妙趣横生的第二课堂

知识, 只有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征的第二课堂活动 (小对话、小表演、英语角、朗读比赛、唱英语歌等) , 既可以让本来枯燥乏味的东西“活”起来, 也能有效弥补课堂内信息与情感交流的不足, 从而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构建了一个更广阔的立体网络。他们从中不仅能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而且也能发现乐趣、体验成功、开阔眼界、丰富情感, 这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进师生、同学间的情感交流都大有裨益, 可谓一举多得。

2 消极情感的抑制和消除

2.1 讲究策略, 艺术纠错

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Chomsky认为,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假设 (hypothesis) ——验证 (testing) ——纠正 (correction) 的过程, 而且少纠错 (undercorrection) 要比过多纠错 (overcorrection) 对学习者更有利。对于语言错误, 教师首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发现主动纠正, 倘是教师纠错, 则一定要讲究艺术和策略, 以免因纠错不当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学生口语表达时由于紧张、口误等出现的错误, 教师就应宽容对待, 尤其是不要当即指出打断其思路;学生由于不熟练造成的错误, 教师可稍作提示;对那些必须纠正的严重语法错误, 或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典型的、普遍的错误, 则可采取先表扬其做得好的地方, 然后再予以纠正的办法。

2.2 分层测试, 合理评价

测试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当成绩不佳时, 学生很容易出现害怕、不安、过度焦虑等消极情感。为最大限度降低测试之负面影响, 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进步与成功, 笔者通常都把测试设为考查题 (约65%的情绪分) 、提高题 (约25%的提高分) 和加试题 (约10%的挑战分) 三个档次, 同时及时帮助他们分析测试中的错误:哪些是失误所至, 哪些是模糊所至, 哪些是能力所至, 然后再鼓励他们对症下药, 迎头赶上。评价对学生的情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评价应以尊重和赏识学生为前提, 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为原则,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化展现的评价, 力求把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 以帮助学生走出阴影, 克服缺点和不足, 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和机会。

2.3 调控心理, 发展情感

人性中普遍存在着某些人们必须正视和战胜的弱点, 对于尚处于心理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 情况更是如此。另外, 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有很多区别, 学生学习时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情感的波动与反复当属必然。所以, 教师还应做个高明的心理医生, 要能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调控心理、战胜自我, 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积极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如是, 教师就牢牢把握了情感教学的主动权。

情感教学是一门艺术, 没有情感的教学便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只有重视、加强情感教学,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升华学生的积极情感, 才能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活泼、高效, 也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充满情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如同船儿离不开水一样, 教学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之舟, 惟有行进在丰富的情感之水之上, 才能劈风斩浪, 扬帆远航。

摘要:情感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潜在障碍, 使他们的认知活动受到抑制。笔者从“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升华”与“消极情感的抑制和消除”两方面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学,激发,升华,抑制,消除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 魏安庆, 李其维.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张强.外语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探析与运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6 (9) .

[4] 粱燕葵.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4 (1) .

上一篇:浅谈高中文言教学中的启发式与讨论式下一篇:触觉传感阵列的接触物体形状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