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菲律宾贸易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与菲律宾贸易

菲律宾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专访】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于世忠

http://【专访】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于世忠

中国和菲律宾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两国的经济贸易

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0世纪两国就有通商往来。十五

世纪,中国的大航海家郑和(又名三宝)曾率领船队到访过

菲律宾群岛,棉兰老岛的三宝颜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十

六世纪,两国间商船往来频繁。当时中国向菲出口生丝、绸

缎、铜器、瓷器和粮食等;从菲进口墨西哥银元、珍珠、贝

壳和椰子等。到1948年,两国直接贸易额已达2,500万美元,

经香港转口约502万美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中菲两国的直接贸易受到严重影

响,直到1972年才得以恢复。两国的经贸合作近年来保持了

良好的发展势头。双边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合作不断发

展,中菲经贸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期

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于世忠参赞阁下,请他就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经贸关系和有关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有关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一、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经贸关系

南博网:于参赞,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专访。

于世忠:我也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我们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官方网站,就中菲之间的经贸关系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

南博网:首先,要向于参赞请教的问题是,中菲两国近年来的贸易往来情况怎么样?

于世忠:好的。中菲贸易在过去几年增长迅速,2000年中菲双边贸易额为31.42亿美元,2001年为35.65亿美元。2002年发展到 52.59亿美元,2003年发展更为迅速,达到了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8%。今年前三个季度,双边贸易额接近100亿美元,到年底可望达到130亿美元,在东盟国家中,可望成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之后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中菲贸易结构在过去几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对菲出口消费类工业品和食品逐渐增多;而菲律宾则是由工业品取代资源产品,占据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份额。目前,中国对菲出口的主要商品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纺织品及服装、煤、钢材、鞋类、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从菲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未锻造的铜及铜材、香蕉、成品油等。

南博网:看来,中菲两国的贸易前景远大。您能介绍一下中菲双边的投资情况吗?

于世忠:近年来中菲双边投资发展很快,2003年菲在华投资2.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8.3%。中国对菲投资2003年500万美元。截止到2003年底,菲律宾在华投资总额达到16亿美元,中国在菲投资总额达到6亿美元左右(包括菲北铁项目4亿美元优惠贷款和1亿美元农业优惠贷款等)。中国对菲投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如铁路、农田灌溉、渔港建设等,资源开发项目少,私有企业在菲投

资少,短平快特点没有发挥,消费品市场没有占领;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对拉动中国产品出口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对开发中国需要的资源产品,促进菲对中国出口的作用小。

南博网:您能为我们列举一些中国在菲律宾投资的具体例子吗?

于世忠:好的。近年来,为促进中菲经贸合作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菲投资的力度,并初显成效。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正在实施和探讨一些大项目。中国机械设备(集团)公司利用4亿美元优惠贷款承建的菲北吕宋铁路第一期第一段32公里项目已于2004年2月26日签署贷款协议,即将开工建设;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利用优惠贷款承担的菲南吕宋铁路改造和新建项目已于2003年11月15日签署备忘录;哈电集团和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同菲国家石油公司于2004年3月4日签署在菲依沙拜拉省承建5万千瓦坑口电站项目备忘录。此外,还在积极探讨其他合作项目。在农业合作方面,中国提供500万美元援建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于2003年3月落成并交付使用,现有9名中方农业专家同菲方专家一起工作,传授中国的农业技术和介绍中国的农业机械设备。中国工程和农业机械进出口公司同菲农业部执行的1亿美元中国政府贷款项目,用于菲律宾农村水利灌溉、码头扩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等建设正在实施。

南博网:通过您的详细介绍,我们对中菲两国的贸易概况和双边的投资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那于参赞您认为中菲两国的经济是否有互补性?

于世忠:我认为,中菲两国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和发展潜力。菲律宾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鱼、虾、热带水果、椰子油、加工食品、木制品、塑料品、微电子组件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受益于中国关税的降低,今后几年对中国的出口会显著增加。中菲间双向投资也会有较大增长。特别是随着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来菲投资。

二、菲律宾的投资环境

南博网:非常感谢参赞阁下。借此机会,想请您谈谈菲律宾的投资环境。

于世忠: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所有有志于走出国门,到柬埔寨投资的中国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了。我就先谈谈菲律宾投资环境的不利因素吧,也算是给大家提个醒。过去的十几年,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政局不稳、社会治安不好等多种原因,菲律宾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表现在:

第一,政局不稳定。1983年以来的20年中,菲律宾政局一直不平静,总是受到政治的干扰,菲律宾政坛上政党之间、政客之间相互斗争不断。这就必然牵涉、分散执政当局对经济发展的关注,从而使菲律宾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

第二,社会治安较差。菲律宾社会治安一直不很好,多年来一些地区特别是棉兰老岛不时发生暴力和恐怖事件。社会治安和政局决定投资者投资的安全性,左右着外国投资的起落。较差的社会治安加上不稳定的政局直接影响着国外对菲投资。

第三,菲律宾财政状况较差,投资配套难度大。主要表现在菲债务负担重,财政赤字大。截止2003年底,菲律宾的外债余额已达到563.47亿美元,人均达到670美元。同时,菲律宾政府还有大量的国内债务,截止2003年11月,菲律宾政府国内债务余额达17179.76亿比索(1美元兑55比索),人均达到20450比索。近年来菲律宾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也不断攀升,2001年为1450亿比索,2002年剧增至2107亿比索,2003年有所改善,控制在1999亿比索。庞大的财政赤字与沉重的债务负担结合在一起,给菲律宾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偿还沉重的债务,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相当部分用来偿

还债务,缺乏用于社会设施、经济发展的资金。菲律宾的建设基本是靠国外投资和援助,政府投入建设的资金很少,甚至许多国外援助项目菲律宾连配套资金都难以落实。

南博网:这样的投资环境肯定给菲律宾吸引外资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吧?

于世忠:是的,这种投资环境对菲律宾吸收外资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003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只有6.2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的八十分之一。而且菲律宾的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通讯业及金融和地产业四大领域,制造业2003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75亿美元,占总额的60%多;服务业0.84亿美元,占总额的13.54%;通讯业0.22亿美元,占总额的3.54%;金融和地产业0.16亿美元,占总额的2.58%。这四大行业的利用外资总和占全国利用外资的近80%,而涉及到全国一半人口生活的农业和极具发展潜力的矿产业却少的可怜,分别只有45万美元和1500万美元,旅游业更是空白。南博网:谈了菲律宾投资环境的不利因素,那您认为菲律宾的投资环境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于世忠:尽管菲律宾的吸收外资目前还处于一种很低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其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和日益改善的政府鼓励投资政策,特别是阿罗约总统的连任,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可望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局面,加上菲律宾原有的优势,使菲律宾的外商投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南博网:您能给我们详细地介绍菲律宾投资环境的优势所在吗?

于世忠:好的。首先从自然资源环境来说,菲律宾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第一,丰富的旅游业资源。菲律宾是千岛之国,地处热带,气候适宜,具有大量的自然风光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特别是菲律宾是亚洲的中心,临近有缺少像菲律宾这样的旅游资源、而又有旅游爱好的中国、日本、韩国,为菲律宾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菲律宾一旦国内治安得到整治,旅游业的投资将迅速增加,国外游客将蜂拥至菲律宾,将为菲律宾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充足的人才资源。菲律宾教育事业发展良好,人才资源丰富,目前拥有IT及电脑科学专业人员7万人,工程师3.5万人,注册会计师10万人,商务管理人员10万人。此外,每年还新增加38万大学毕业生,补充专业队伍。菲律宾通用英语,采用西方模式的教育体系。全国有94.6%的文化普及率,72%的人能流利使用英语,易接受外来不同文化。与其他国家相比,菲技术人员精通英语,熟悉国际水平的专业知识及用户服务标准,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容易与外部沟通。调查显示,菲律宾服务人员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优于印度、爱尔兰等国家。

第三,低廉的经营成本。菲律宾普通劳动力成本为平均每月234美元,低于亚洲大多数国家,略高于印度、印尼,技术人员月薪在400美元左右,白领雇员平均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1/4。此外,菲律宾服务人员精通英语,熟悉西方的专业知识,还能节省上岗前的培训费用。在基础设施方面,菲律宾拥有充足的设施完备的办公区,现还有40万平米的接纳能力,租赁价格低廉,仅为美国、印度、香港的1/4,而且这些办公区大多由国际房地产公司管理,有合理的租赁协议。

第四,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菲律宾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虽然目前菲律宾许多农产品处于短缺状况,但发展的条件很好,只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菲律宾农业将有巨大发展。特别是菲律宾具有很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菲律宾海藻生产已是世界第一,其他海产发展也具有美好前景。

第五,前景广阔的采矿业。菲律宾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铜、镍、金、银、铁铝矿产都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据菲律宾矿产与地理科学局报道,菲律宾金矿贮量占世界第三,铜矿世界第四,镍矿世界第五,铁矿世界第六。许多国外企业都看好菲律宾的矿产开发,只要菲律宾政治和治安得到稳定,将会有大量外资涌进矿产业。

南博网:谢谢参赞阁下。您刚才从硬件环境方面谈了菲律宾投资环境的优势。那您认为在吸引外资的软环境方面,菲律宾又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于世忠:我认为,优惠的吸收外资政策及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菲律宾吸引外资软环境方面的优势。

为加大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进入菲律宾,提高菲律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菲律宾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如不断开放外商投资领域;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100%股权;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实行投资优先计划(IPP)等。建立和发展各类经济区,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特殊的优惠待遇,是其重要而卓有成效的引资措施之一。菲律宾政府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设立经济区,到1986年相继建成了四个出口加工区。经济区的设立和运营,对加大菲律宾吸引外国投资力度、增加就业人口、扩大贸易出口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吸收外资,菲律宾政府每年制定《投资优先计划》,列出了当受菲律宾政府鼓励的投资领域,并根据《菲律宾投资法典》所规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相关领域的企业提供税收、信贷和其他方面的优惠。《投资优先计划》主要包括全国范围内的投资优先领域和地区投资优先领域两大部分。在所侧重的经济活动中,除强调对出口工业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继续对农业部门进行支持外,还引进了医疗、环境服务、包装和石化生产等新领域,菲律宾政府希望以此进一步发展菲律宾所需要的行业和建立重要的设施。 2004年《投资优先计划》旨在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进一步加强菲律宾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产品出口;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达到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充足自给;通过建立和改善基础设施、工业设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区的合理分布,提高工业就业能力和农村发展水平;通过发挥菲律宾在服务领域的优势,开创新型服务市场,提高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通过鼓励商业性环保设施的建设,促进环境保护和管理,实现环境与资源的持续发展。

三、中国下一步对菲律宾的投资建议

南博网:非常感谢参赞阁下。您刚才分别从自然资源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对菲律宾的投资环境做了详细的介绍。那您认为中国企业在菲律宾哪些领域投资比较容易成功,您能给有志于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提些建议吗?

于世忠:根据我国“睦邻、安邻、富邻”的指导思想和“走出去”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强同菲律宾的经贸合作关系,根据菲律宾经济发展的特点,建议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菲政府急于改变现状,仅靠有限的自筹资金和已有的外国贷款远远无法满足新上项目和旧项目的改造所需。近年来,菲将合作的目光转向中国,积极寻求中方优惠贷款,投资一些急需的大项目。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也积极寻找合作机会。目前,已经签署了一些协议和备忘录。根据菲律宾的情况,在菲律宾真正落实“走出去”战略精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应该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双方都有好处,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是农业。菲是农业国,其土地和自然条件都非常好,五六十年代曾出口大米。但由于近

一、二十年的政治动荡,历届政府穷于应付局面,没有更多精力抓农业,致使出现粮食不能自给,老百姓生活贫困,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又没有更多工作机会,进而引起犯罪事件不断发生。阿罗约政府上台后,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菲方十分看好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两国政府和领导人对双方农业合作也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农业合作是有利于双方的好事,双方农业合作不仅可以带动我农机具等产品出口,还可以在菲生产出我国需要的新的贸易商品,如椰子产品、热带水果、海产品等。农业合作的成功,还可以扩大我影响,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

三是矿产资源开发。菲律宾矿产资源丰富,铜、镍、金、银、铝、铬、铁等金属储量及开采价值非常可观,是我合作开采矿产资源的理想伙伴。合作开矿不仅解决我矿产品加工企业资源供应短缺的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资源保障;而且可带动我机电产品和技术出口;同时,为两国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支付保障。一旦合作开发资源形成规模,双方贸易和其他经济合作前景非常令人鼓舞,两国外交和政治关系也将大大向前发展。

四是渔业养殖和捕捞。菲律宾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并有良好的养殖条件。菲产金枪鱼、石斑鱼、大虾、螃蟹等名贵水海产品,特别是海藻产量世界第一。菲现捕捞和冷藏加工能力较差,由于菲现政策不够开放,外国公司难以同其开展渔业合作,资源优势无法发挥效益。据了解,菲将采取灵活政策,不久将开展这项合作。我方已做大量准备工作,如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展此项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五是椰子产品开发。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310万公顷(中国仅有几万公顷),直接或间接依靠椰子生存的人达2500万人。菲律宾椰子生产范围广、面积达、成规模,易形成产业化开发,目前,菲律宾只对椰肉进行了利用,可用于生产活性炭的椰壳,可用于生产各种垫子的材料和公路护坡的椰子纤维,可用于温室和苗木培养的椰壳渣等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中国很需要通过合作获得这些产品。

六是林业。菲律宾非常适宜速生林材的发展,全国有大量的荒山荒坡适宜发展速生林材,特别是在棉兰老岛。速生林材主要用于造纸,投资1美元10年后可增值到30-40美元。中国十分需要林业产品,如能在林材方面投资,可以获得相当高的回报,对国家有利。菲律宾对林业开发的政策也比较优惠,70%的产品可运走。

七是旅游。菲律宾旅游业资源很丰富,全国有7107个岛屿,是仅在印度尼西亚之后的第二个岛屿国家,地处热带,气候适宜,具有大量的与海洋相伴的独特自然风光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菲律宾一旦国内治安得到整治,国内外对旅游业的投资将迅速增加,国外游客将蜂拥至菲律宾,将为菲律宾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旅游设施、相关产品、民航等配套发展。

四、关于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情况

南博网:谢谢参赞阁下这么详尽的介绍。听了您的这番介绍,我想不少企业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在菲律宾的市场上大展拳脚了。借此机会,您能谈谈菲律宾参加2004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情况吗?菲各界对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评价如何?

于世忠:今年11月,菲律宾有200多人赴南宁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其中参展人员36人,共组织了43个展位。菲方派出以贸工部副部长阿基诺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赴会。另外,菲有关社团派理事长率团赴会。菲各界对南宁在短时间内办好如此盛大的展览会,并组织好相关的各种活动,

表示不可思议,同时也甚为佩服。大家普遍认为,南博会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以至东盟之间,更广意义上,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该博览会越办越好。

同时,菲律宾也有些朋友反映,由于南宁是首次,又是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举办如此大的展览会,略显组织不够周密和协调,给许多客人参加活动带来不便。相信今后会越办越好。

南博网:谢谢参赞阁下为我们传达的宝贵建议。您个人是如何看待这一盛会的呢?于世忠:我作为驻菲律宾经商参赞应邀出席博览会有关活动,首先应该感谢组委会的邀请。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深受教育,感受良多。我被广西领导和人民创造的惊人速度所感动,我也为我们的国家能以最快的速度,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成大事而自豪,外国人也特别羡慕我们。另外,我认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会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交往做出巨大贡献。希望中国—东盟博览会越办越好。南博网:非常感谢参赞阁下对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高度评价。我们一定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再接再厉办好每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非常感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时间有限,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同时祝愿中菲经贸关系在您和大使馆所有同志的努力下,实现新的飞跃。当然我们也期待参赞阁下能够再次接受我们的专访。谢谢!

于世忠:我同样期待再次来到我们博览会的官方网站,与大家一起交流。希望我国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在政府给予一定扶持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加大对菲律宾的投资力度,将中菲之间的经贸合作和友好交往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整理:吴少玲

第二篇:浅析中国与菲律宾大学课堂模式的差异

摘要: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逐渐频繁,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差异。本文着眼于中国周边小国(菲律宾)的教育改革成果。此外,区别于大多学者宏观上对中西方教育体制的研究,本文则以教育体制为方向,着重于中菲课堂方面的微观差异,以此来比较中国和菲律宾的教育文化差异。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硬件设施 课堂安排与课程内容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0-02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思想的更新,新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都是我国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和转变必不可少的元素。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和菲律宾大学之间的课堂模式的差异,提出有益于中国大学教学模式的建议,我们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分别走访了吉林省十多所各层次高校和菲律宾十几所不同学校。真实地、详细地观察、了解和分析中菲之间的课堂差异,取长补短,补充完善中国的教育体制。

一、硬件设施对课堂的影响

许多人对硬件设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课堂质量这一说法甚是不解,且认为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与教室的硬件设施毫无关联。

在中国,教室修建得方方正正,桌椅摆得方方正正,座位排得方方正正。因此,很多后排的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听得不是很清楚,并且也不能及时地同老师互动。此外,很多大学里只有少数大教室是阶梯座位,在非阶梯教室若是前方的学生身材健硕些,更是看不到老师本人,更不要说老师的肢体语言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生兴高采烈地举手,想要回答问题,然而由于座位的原因,老师并没有看见学生,学生会觉得很失落。这会影响到师生双方的沟通了解以及相互印象。

在菲律宾,无论是百人大教室还是几人小教室,桌椅摆放都是阶梯半环形。这样的座位设计保证了教室里每一位学生看老师、看黑板的视角都是一样的。又由于后排总比前排高,无论怎么坐,前方的人都不会挡住后方的人。更重要的是,半环形保障了学生双眼直视前方,其异于中国传统的整齐座位排列,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调换座位来防止学生眼睛近视或斜视。

令人称赞的是,中菲两国大学课堂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了与时俱进,完善了课堂教学方式。而中国更胜一筹的地方在于大多学校采用黑板、白板与多媒体三合一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菲律宾只采用了白板和多媒体两种手段。

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差别微乎其微,但据科学验证,传统黑板因其板面粗糙不平,反射能力更强,学生可以更清楚且正确地接收、认知老师所讲内容,防止误学。

二、课程安排与课程内容

课时分配上,中国大学的理论课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实践课(即使是需要实验的专业)。研讨会和讨论课少之又少,辅导课通常只有理工科才会有,外部专家讲座虽有却不多。菲律宾的课程设计安排恰好与我们相反,推崇“实践出真知”,遵循着从实践中学习再运用到现实实践的套路设计课业。因此,动手动脑的课程占据很大比例。

教材方面,中国课堂基本上照本宣科,每一学科都有限定的版本教材。例如,思想政治课,中国全国都?用全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菲律宾与我国迥然不同,其不以考试为中心选取教材,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主体,围绕学生学习来决定是否采用教材、采用什么教材。例如,政治经济学课,菲方学生没有既定的教材。在老师带领下利用多种渠道阅读大量相关的专业书籍或文章,了解研究学者、经济学家以及political scientists的理论观点,来形成报告或论文。

三、课堂二要素

1.授课者与其方式

中国的授课主体很单调,一般为老师。授课模式是传统的“传道授课解惑也”,表现为老师单方面以教材为蓝本向学生灌输知识,讲解课业;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来接受知识,特点为记笔记。在中国大学课堂里面,老师一节课自始至终都在讲解的画面已是常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作为知识讲授者的地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教师在掌控全场,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发散性思考,使学生缺乏独立性和求知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然而,学生没有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学习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菲律宾的授课主体则是师生双方。受历史的影响,其教学模式是典型的西式教育,有很明显的欧美风格。授课形式一方面表现为老师主讲,但鼓励学生自由提问,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也可以表现为学生主讲,老师辅讲。授课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甚至大多为课外内容,知识结构及来源较为多元化。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考核方式判定和运用。注重学生个体的创造性与独立性,注重知识的丰富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中国的教学手段缺少丰富性和创新性。老师在课堂上甚少会借助其他实物来表现或证明所讲内容,学生对于所讲内容容易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教师在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方面有所缺乏,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与设计不合理,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菲律宾的教学手段十分多元化。课堂多方辩论学习的模式是常态。教师喜欢利用其他平台(模仿、视频、表演等)和道具(模型、实物等)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讲授social science时,教师会组织学生去参观市政府,了解政府的各个部门,确认政府机构的职能,详细了解政府机构的工作流程与步骤,并将此次考察算入学分和学时。

2.“收课者”及其态度

学生是接收授课与吸收课业知识的主体,是主要受益人,所以我称其为“收课者”。想要完成整体吸收,就要先吸后收。学生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刺激教师传授更精彩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呆坐于室收掉自己学习的天线。中国大学生愿意深藏不露,深谙“敌不动,我不动”之真理,课上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菲方学校在这一点还是较为乐观的,菲律?e的大学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即重点非重点),学校是平等的,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的个体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很强,乐于在课上展示自我。上课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协作成长。

四、课堂效果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和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重在知识本身。该教学模式确保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主导者的地位,有利于教师组织、管理和掌控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巩固基础的作用,促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课堂缺乏双方沟通互动,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的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压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求知欲,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菲律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该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与记忆,还能进行拓展补充,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个性的发展。

五、结语

现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方式,信息总量极其丰富,已不同于过去信息贫乏、信息传递困难的时期,只依靠课堂来完成学生的知识储备。中国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培养信息能力的引导者过渡。中国学生应充分发挥个体主动性,不仅把大学课堂作为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应熟知“怎么做”。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菲律宾大学的教学模式也并非十分完善,但其优势之处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在改革的过程中,在保持自身的优势之外,借鉴国外良好的经验,使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蔡云清.菲律宾大学教学方式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4).

[2]李桂芳.MOOCs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Tulio,Doris PHD.Foundations of Philippine Education, Book One[M].2010.

[4]Albert,Jose Roman PHD. Are We Making it Easier for Our Teachers?[M].201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第三篇:菲律宾劳务输出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菲律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劳务输出国,自90 年代末期起,菲律宾每年向海外输出的劳务人员达80 多万,且输出量逐年增加。海外劳务人员汇回菲律宾的收入占菲律宾GDP 高达10%。我国是拥有13 亿人口的大国,但是劳务输出比例却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5%。从菲律宾的劳务输出中探寻经验和启示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菲律宾;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解决方案;利国利民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7243(2009)8- 0088- 2.5

一、菲律宾和中国劳务输出的现状

菲律宾海外事务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截止2008 年底目前菲律宾共有海外侨民900 万人。菲籍劳工遍布世界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集中的地方有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日本和意大利。每年圣诞节和新年前,源源不断的美元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流向这个太平洋岛国。菲律宾海外劳务包括海外合同工人、持工作签证工人和持其他非移民签证但已就业的人员。海外合同工人是菲律宾海外劳务的主体,按工作地点划分,可以分为陆上劳务和海上劳务两类。陆上劳务人员约占菲律宾劳务输出总量的93.7%,占每年劳务输出量的四分之三。2008 年,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依然有137.6 万菲律宾人到海外工作,比2007 年上升了近30%。新出国就业劳务人员中女性比例上升较快,平均占新出国就业劳务人员总数的71%。在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尤为突出,平均分别占到91%和85%;在中高层管理人员、制造业和农业生产行业中男性居多,而办公室职员和销售人员则男女各半。从菲律宾海外劳务人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服务人员,占劳务输出总量的37.8%,其中家政服 务(俗称“菲佣”)是最重要的行业;专家和各类技术人员;制造业工人和职员;贸易、销售人员;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农业工人;在外籍船只上从事客货运输和渔业捕捞的菲律宾海员,以及在外国轮船公司工作的职员,这部分海上劳务人员占菲律宾海外输出总量的20%左右。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劳务输出的现状。目前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超过13 亿,其中15~64 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1%,全社会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中国境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而目前全世界约有1.4 亿人境外就业,但是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境外就业人口总量却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5%。同时,中国的劳务输出发展极不平衡,劳务人员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质量却始终不能得到保障。而我们知道,菲律宾的劳务人员之所以能够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工较高的素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中国劳务输出的质量差,普遍综合素质较低,制约了中国劳务输出的发展。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安全保障等等诸多因素,这一问题将在下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二、菲律宾对本国劳务输出的组织和管理

菲律宾能在劳务输出方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是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的。

(一)菲律宾劳务输出完善的立法制度

1995 年《海外劳工与海外菲人法》(No.8042 共和国法)是菲律宾关于海外劳工派遣与管理的主要法规,包括以下内容:1.利用网站、出版物等大众传媒,提供充足的海外就业信息。菲律宾所有

驻外使、领馆都要通过海外就业管理局定期发布有关所在国的劳动就业条件、移民情况和特定国家遵守人权和劳工权利国际标准等的情况,每月至少在报纸上公布1 次。以外交部牵头建立的政府信息共享系

统,将有关菲劳在海外的数据资料通过计算机联网在相关机构间自由交换实现共享,以便于海外菲劳的管理。2.加强海外菲劳的就地管理,菲律宾在有2 万以上菲劳国家的使领馆设立劳务管理机构,由来自不同政府部门的人员组成,至少包括劳工专员、外交官员、福利官员、协调官员各一人,在被菲列为高问题国家派驻律师和社会工作者。海外劳务管理机构保持24 小时办公,并与外交部设立的24 小时信息援助中心相联,以保证总部与各中心联络畅通。3.促进回国工人再就业。1999 年6 月菲劳工部为回国 劳工成立了再就业中心,促进回国劳工再就业。再就业中心通过与私营企业协调,为回国菲劳工开发谋生项目;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将有特长的回国劳工的信息提供给国内所有公营或私营招工机构和雇主;为回国劳工提供定期学习和求职的机会。

(二)菲律宾对海外劳工的保障制度

菲律宾政府十分注意对海外劳工的保护,其保护是全方位的:外交部的国内机构或国外使领馆有保护移民工人和海外菲律宾人的义务,外交部下设移民工人事务法律助理,由总统任命,负责提供所有的法律授助服务;劳动和就业部注意海外工人在东道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下是否得到公正待遇,帮助劳工得到法律援助和推荐适当的医疗中心或医院;由于海外劳工的事务涉及到同有关国家的关系,菲外交部专门设有海外劳工事务局。在海外劳工比较集中的国家,菲律宾使馆设有劳工事务参赞和秘书,帮助劳工寻找工作、解决困难和纠纷。海外工人福利署(OWWA)给予菲律宾移民工人及其家属力所能及的帮助,负责与代理人或雇主联系。

(三)菲律宾对劳务人员高效的培训体系

菲律宾政府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在劳动和就业部下设海外劳工就业署、海外劳工福利和技术培训中心,各省、市、县也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培训中心和管理人员。每个出国人员都要参加由招募机构或劳务人员所在实体单位举办的免费出国前定向学习班,学习方案均由海外就业署审查和批准。根据劳工所去的国家和所要做的工作,安排他们参加不同类型的培训,包括有关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基本的工作要求等,争取派出的劳工都能找到和适应工作。正是这种高效的培训体系,使得菲总统阿罗约曾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夸口说,人力资源培养是菲律宾“保守得最完好的商业秘密”。

(四)菲律宾对劳务输出的财政支持政策

菲律宾政府还在财政上支持本国劳务输出,如设立了紧急遣返基金、海外移民工人贷款担保基金法律授助基金、国会移民工人奖学金共计4 个海外工人基金,最初总规模为5 亿比索。此外,从1998 年开始菲律宾政府规定海外劳工免交个人所得税,并设立专门机构为回国的劳工在国内就业方面提供方便,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简化劳务人员出国手续,加强对劳务的社会服务保障工作等。

(五)菲律宾给予劳工崇高的政治荣誉

1995 年拉莫斯执政时,确定了“菲律宾海外劳工”(缩写为OFW)这一称谓。这一名称的确立体现了菲劳的菲律宾公民身份,这是政府保护他们合法权利的一种努力。当然,与之相应的还有各种立法工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菲政府将每年的6 月7 日定为外籍劳工日,以资纪念和表彰,政府给予菲劳崇高的荣誉,将他们称为“现代英雄”。

三、增大劳务输出对中国来说利国利民

对于中国来说,重视和增大劳务输出,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为劳务输出将对我国的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增大劳务输出,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我国增大劳务输出,那么海外劳工的工资外汇收入将会成为我国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我国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济学原理认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具有增加输出国收入的宏观经济效应。中国是劳务输出小国,又是拥有世界1/5 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决定着中国劳动力的边际报酬率过低,这也在中国人力成本的低廉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向高边际报酬率国家进行劳务输出,即提高了我国劳动边际报酬,增加了我国的福利和国民生产总值,也能促进输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外派劳务只占世界劳务输出的1.5%,但劳务输出投入少、见效快的特征依然清晰可见。

(二)增大劳务输出,可以缓解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丰富的劳动力不仅没有成为强有力的比较优势来创造财富,相反,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有必要增加中国的劳务输出。劳动力“推拉理论”创始人拉文斯坦认为,人口流动是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拉力包括劳动力的需求、在新居住地改善生活的可能性、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优惠的劳动力政策等。劳动力流动是个人经过估算经济机会而实施的行为。所以作为劳动力富裕的中国,输出劳动力,可以减少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保证社会稳定、有秩序的和谐发展。

(三)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规范输出渠道,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

目前中国在外的劳动力,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偷渡等非法方式进行的对外输出,普遍存在英语水平差,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这些输出的群体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于文化水平受限,大多从事高危甚至非法的作业,自身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多数人的行为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有必要提高输出劳务的素质,同时构造方便快捷规范的输出渠道。劳工较好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无疑在向世界做起了中国文化的免费广告,向世界展示中国人勤劳、聪颖、善良的一面。而这些劳工,就像中国的形象代言人,会在无形中帮助中国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形象,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潜在的利益将是巨大的。

(四)增大劳务输出,可以推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但是由于语言,历史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导致很多国家对中国有着莫名的偏见和恐惧。而通过劳务输出,一方面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另一方面更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可以说,以经济形式传播文化理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精神,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四、从菲律宾劳务输出经验中,体会中国该如何解决劳务输出的问题

笔者通过查阅多方资料和文献,发现中国缺少一个全面有效的劳务输出管理体系,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中国劳务输出的根本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专门负责对外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并从各个方面解决和促进中国的劳务输出发展。笔者考虑,劳务输出管理机构需要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劳务输出相关法律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还没有统一的立法。立法的严重滞后导致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和调整对外劳务合作关系法律依据不足,处理外派劳务法律纠纷时适用法律困难。我国现有对外劳务输出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与国际社会接轨,立法工作亟需加强。我国需要对海外就业的目的、宗旨、战略方针,招募机构的管理,出国程序的办理,海外工人的保护与遣返以及回国人员的再就业政策与措施等尽快作

出相关规定,并给予实施。完整、合理的法规将能有效地推动劳务输出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全面的对外劳工保障体系

前文已经分析了菲律宾在对外劳工方面所采取的保障措施,笔者认为,中国也必须建立这样类似的体系。我国有必要在中国劳动力输出的主要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保障中国劳工在外的合法权益,并且要积极地与当地劳动力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到给中国劳动力最切实有效的医疗、法律等相关服务。只有劳工的安全和各方面权利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才能让他们在国外更加安心、安全的工作,同时,这也将反过来促进我国的劳务输出比例。

(三)建立高效、优质、低廉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首先,要充分挖掘国内有关高校的潜力,在专业设置上注重考虑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等因素。与此同时,要把外派劳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遵循新国际贸易理论关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规模经济、技术优势和创新发展是国际分工真正动力的思想,切实抓好技术成熟,生产能力强,且有竞争力的大项目的向外转移,以此扩大高技术劳务输出队伍,带动高技术劳务对外输出。其次,可以参考菲律宾关于劳工的培训体系,给输出劳工提供免费或者低廉的培训服务,从各个方面提高我国劳务输出的质量。这将解决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根本问题。

(四)积极参与国际相关问题的会议,争取更多的劳务输出便利

我国要积极参加国际相关会议,积极与主要劳务输入国政府签署协议,以推动外派劳务的发展。考虑到建立在双边基础上的劳务合作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容易受到政治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如果有条件,最好与关系密切的国家达成多边自由经贸协定。这样,就可以因制度的约束而减少对劳务合作的限制。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谈判,争取得到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劳务输出较为优厚的待遇。

(五)建立完善的劳工素质考察体系,争取得到国际认可

这只是笔者的设想,就如同托福、雅思考试一样,中国可以建立这样一套考察体系,只有成绩达标者方可申请出国劳务。如果这项考试足够全面,可以争取到国际的认可,那么将对我国高质量的

劳务输出提供极大的国际便利。这份“成绩单”就好比一张国际贵宾卡,让中国的劳务输出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劳务输出上中国任重而道远。但是,笔者相信,以中国人民的勤奋和智慧,定将在对外劳务输出方面闯出一片新天地。尤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中国劳务输出与国际的接轨将在不远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玉娟.菲律宾劳务输出对中国的启示.对外经贸实务,2006.8

[2]刘昌明.菲律宾海外劳务经营模式研究.亚太经济,2008.4

[3]杨云母.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分析.人口学刊,2006.6

[4]王艳红.劳务输出,利国利民.经济与管理,2005.2

第四篇: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波折,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着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盟国家投资创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十分有限,远远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为14亿美元。双方合作尚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突出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

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0。

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从中欧经贸关系的地理分布考察,尽管作为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际组织,欧盟成员国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开放性方面比较一致,但是中欧贸易的地理分布至今仍主要集中在欧盟的少数成员国身上,特别是主要集中于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意大利等5个国家。与这5国的贸易额在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已超过了70%。其中,德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所占份额。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

三、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不容忽视

在中欧贸易关系几十年的历史上,据中方统计,直到1996年欧盟还保持着对中国的顺差(0.42亿美元)。自1997年起才由先前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转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起,中方对欧盟的逆差规模开始呈加速上升的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到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2006—2007年,中欧贸易顺差更是急剧上升,分别约为805亿美元和1014亿美元。对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

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

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自1979年开始对华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7年4月,欧盟共对华发起139个贸易救济案件调查,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依据该组织相关法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同样以反倾销的方式予以积极的反击。

有关“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分歧仍然存在

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深层原因无外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就经济利益而言,欧盟方面始终坚持认为,中欧之间巨额的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奉行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所致。中国未能完全信守“人世”承诺,尤其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不力、对某些国内产业提供保护和扶持、市场开放程度严重不足等方面。特别是随着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欧盟此举意在以此作为与中国贸易谈判时的一个要价手段,以便获得中国方面更多的让步。因此,可以说,欧盟采取拖延战术、不让中国顺利的通过市场经济国家的门槛本质是由其内在经济利益所决定。当然,经济利益并非唯一的因素,政治、意识形态、文

化等非经济要素同样严重影响着欧盟的态度。这些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与欧盟关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争的本质不过是欧盟想借助于打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牌局,达到确保其内部经济与政治利益最大化之目的罢了。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欧盟的许多说法是不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对欧盟没有任何歧视性的政策和做法,而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使中国企业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中国与欧盟从2003年开始就明确提出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个真正的、对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可能建立在不平等和歧视的基础上。

四、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双边经贸往来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将如何发展,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影响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双方经济力量的发展和相互需求的增长,二是中欧双方的政治与政策支撑。而中欧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恰恰得到了这两个因素的强大支持,因此可以预见,双方未来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

首先,经济利益和相互需求的增长是今后中欧关系保持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双方关系的中心支柱。从根本上讲,国与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任何双边关系没有明确、实在的共同利益作为支撑都是不牢靠和难以维持长久的。中欧关系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中欧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极强的产品互补性是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的基础。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有服装、纺织品、鞋、箱包、玩具、照明装置、五金工具、家具等等。欧盟输往中国主要有机电产品、汽车、飞机及零配件、光学照相器材、船舶等,互补性极强。中国与欧盟前5位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量占中欧贸易的70%,贸易互补性使双方内部市场形成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欧盟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研发项目,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在双边技术合作中,欧盟赢得了中国市场份额和高额的技术转让费,中国则获得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引导下,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欧盟投资力度,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欧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目的地。

由此可见,中欧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利益是相互的、长期的、共赢的。

其次,政治与政策支撑是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中欧双边高层领导人会晤近年来十分频繁。中欧新的双边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4年,1997年恢复了1996年中断的****x~-i~。从1998年至今,中欧会晤已经举行了10次。2008年末,由于法国总统萨科奇执意会见了****喇嘛,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对,致使中欧峰会被取消,中国一度与法国乃至欧洲的关系降至冰点。在这个关键时期,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于2009年1月30日访问了欧盟总部,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欧关系出现波折的背景下,中国官方称此访为“信心之旅”。中欧领导人在会谈中均表示从全球和战略高度重视中欧关系,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合作,求同存异,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期间,中国与欧盟还发表了《中欧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必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另一方面,中欧密切的经贸合作具有完善的制度支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大幅调整政策,中欧政治关系迅速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制度方面,1995年7月,欧洲出台《中欧关系长期政策》,确定了同中国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的长远战略,明确表示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实现双方共同目标;1998年3月,欧盟公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文件,把欧中经贸关系置于同欧美、欧日同等重要的水平上;2003年10月欧盟发表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阐述了对

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近期发展框架,并建议将欧中领导人会晤机制提高到最高级别;2006年10月欧盟提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指出进一步挖掘与中国伙伴关系的潜力,提出未来发展对华关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相对应,中国也在为发展良好的中欧经贸关系作出自己的政策努力。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做欧盟政策文件。文件明确表示,加强与不断发展中欧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构筑中欧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中欧双方在政治和政策上的积极成果给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个别欧洲领导人缺乏对中国的全面了解,致使中欧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不会成为中欧发展互信互利关系的障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地给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欧盟的需求将急剧减少,出口市场萎缩,将严重影响双方的进出口贸易。欧盟委员会预计,2009年全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骤降至0.2%和0.1%,经济几乎陷于停滞。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继2008年初降至7%左右的历史低位后,2009年将升至7.8%和8.4%,2010年还会进一步走高,失业率上扬将不可避免地抑制消费。目前,受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引起的外需大幅减弱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已经呈现放缓迹象,2008年前11个月对欧盟出口额为270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但比2007年同期29.8%的增速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将悄然抬头,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欧洲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加上中欧关系出现波折,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躁动,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入新一轮高发期。

五、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中欧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扩大中国对欧盟的影响力。应增加对欧盟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深受金融危机煎熬的欧盟对我国倚重加深的情况下,我国应适当作出回应,使欧盟成为我国积极争取的对象,积极与其“打交道”,同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提高我国的知情权、发言权和规则制订权,借此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正确处理中欧之间出现的波折与摩擦。双方应抓住2009年1月******总理欧洲“信心之旅”使中欧关系重新走上正轨的这一有利时机,全方位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我们应以战略伙伴精神理性处理贸易与投资摩擦和分歧,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情绪化,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和处理双边经贸关系。我们也期待着欧盟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大局出发,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中国也应积极优化中欧贸易结构,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自欧盟的进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状况。

最后,为双方企业创造长期、稳定、可预见的环境。双方应加快完善1985年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进程,使之成为加快中欧经贸互利共赢合作强有力的法律基础。目前,中欧贸易、投资、技术合作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前景仍然广阔。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应努力创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议双方应尽快共同研究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与货币、金融合作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之所以对中欧关系的前景深具信心,就是因为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中欧的共同利益在扩大,在全球事务中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基础在巩固,合作交流在加强,这正是中欧关系阔步走向美好明天的强

大生命力所在。

第五篇: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关系

一、德国概况及中德贸易简史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第三经济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贸易大国。

中国分别于1949年10月27日和1972年10月11日同原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建交。两德统一后,中国与德国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过去的数年中,两国关系的贸易额不断增长, 1991年仅54亿美元,到1995年猛增至137亿美元,1999年又攀升至161.14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2.1%,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中国对德国的出口贸易额为77.78亿美元,同比增长5.8%,进口额为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近年来,中国对德国的出口商品品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是唯一成功地将出口结构从提供食品和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改变到工业产品领域的国家。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德国从中国进口的最主要商品为电工技术产品、服装、机械设备、玩具、皮革和五金制品;德国向中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电工技术产品、机动车及其零配件。

二、中德贸易的状况及特点

(一)财政和技术合作。1985年,中德两国政府签订了财政合作协定。迄今为止,德政府已向我承诺提供财政合作资金39.48亿马克,其中赠款5.12亿马克,其余为软贷款。双方共签署贷、赠款协议金额50.1亿马克,其中财政合作资金33.5亿马克,用于近80个财政合作项目。2000年,德承诺给予我国1.4亿马克的财政合作资金。技术援助属无偿性质。援助形式有技术合作项目、粮食援助、紧急援助、项目外奖学金生和资助研讨会等。技术合作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派遣长短期专家、培训中方专业人员和提供硬件设备等,合作领域近年来集中在扶贫、环境与资源保护、职业教育和国家体制改革。截至目前,中德技术合作已完成38个项目,正在执行的项目43个,还有18个项目已经双方专家考察,现处在签署项目换文和确定专家阶段。

(二)直接投资。截至2000年9月底我共批准德国对华投资项目2341个,协议德资金额100.32亿美元,德方实际投入57.93亿美元。1999年我批准德在华投资项目196个,吸引德协议外资金额9.38亿美元,同比减少56.81%;德实际在华投资13.73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36.48%。2000年1至9月,德对华投资项目213个,协议德资金额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实际使用德资金额7.3亿美元,同比减少7.62%。这些项目大部分为生产性项目,技术含量高,资金到位及时。最近三年,德商在华直接投资虽有所增长,但实际金额数仍仅居各国在华投资第9位。

(三)技术引进。德国是我国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1998年,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610个,合同金额23.5亿美元,其中技术费2亿美元,设备费21.5亿美元。主要项目有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全套电站锅炉及辅机设备(1.48亿美元)、仪征化纤聚酯短纤维装置(3140万美元)、重庆电厂烟气脱硫项目(3033万美元)、北京第一热电厂烟气脱硫项目(2781万美元)、半山电厂烟气脱硫项目(2690万美元)、鞍钢连续酸洗-冷轧机连机项目(4738万美元)。1999年,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662个,合同金额27.5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4154个,总金额达192.3亿美元。 特点:1.中德贸易在中国与欧盟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我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与欧盟贸易为766.27亿美元(出口409.04亿美元,进口357.23亿美元),其中中德贸易为235.26亿美元(出口97.54亿美元,进口137.72亿美元),占30.7%.如果单从进口看,比重更大,为38.6%,超过占第二位英国的1.28倍,大体上是法、意、荷3国之和。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据德方统计,2001年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排列第十一位。如果单从德方进口看,中国居第十位,排在爱尔兰和西班牙之前。

2.中德贸易我方是逆差国。引起我方出现逆差的原因,除了存在着限制的实际情况外,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要使我方逆差出现较大的改变,首先要依托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力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其次要了解德国市场,在经营、管理、推销上下功夫。

3.发展中德贸易与欧盟的整体状况联系起来。在欧盟单一市场形成,统一外贸政策、法令、法规的情况下,发展中德贸易要与加强与欧盟合作联系起来。例如欧盟制定的反倾销规定,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带有某些歧视性色彩等,对此采取应对措施是必要的。

4.机械设备进口是中德贸易的重中之重。德国是我国传统的机械设备进口国。从6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工业的技术装备和更新,开始转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德国是首选国家之一。有一个时期,我国每年从德国进口的90%以上是机械设备。目前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也在80%左右。5.对德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德出口的产品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有很大增加。以2001年与1991年相比,10年间我国对德出口的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光学和精密仪器产品成倍增加。2001年我国的这类产品占我国对德出口近一半,金额达48.35亿美元。6.中德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占有一定地位。在引进机器设备的同时引进相关技术这是中德贸易的一个特点,也是德国技术出口的一个特点。技术贸易是扩大中德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每年大约100亿美元的技术进口中,欧盟占了近一半,而其中德国又是最大的技术引进国。

三、中德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欧关系一直呈现一种经贸合作与观念冲突并存的“双层”发展格局。一方面,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相对顺利,虽然也面临着贸易摩擦的挑战,但是双方互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经贸合作的大局并未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内部对于中欧关系的观念却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民众层面上,欧洲人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西方民意调查的结果,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受调查者都将中国视为世界上对欧洲威胁最大的国家。在媒体层面上,由于鼓噪“中国威胁”具有吸引眼球的效应,欧洲媒体上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在成员国政治层面上,在中欧经贸关系中受到负面影响的既得利益集团频繁向政府和议会施压,要求通过政策调整改变利益结构。由于在欧洲长期存在着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中欧经贸关系中获益的欧洲行为者为中国辩护的声音相对微弱。2005年以后中欧关系的波折,从根本上说正是欧洲国家这种观念变化的结果。

首先,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强,德国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立足中国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外贸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亟待完善,尤其在执法方面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中国企业缺乏知识产权和合同方面的法律观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所以尽管中国在生产领域急需西方的技术,在华投资企业也需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有时外国企业还是不敢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到中国。其次,在华德国企业所需的富有经验、诚实守信和努力扎实的当地合作伙伴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尚待充实。同时由于在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商方式,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以及市场极端聚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市场”等原因,造成在华投资企业产品销售方面存在问题,不能迅速建立较为完善的分销体系。多变性、项目批准程序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在华投资的风险和成本。另外一些隐蔽性的倾销和潜在的政府补贴依然存在,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使得市场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市场方面的无序发展,也令人际关系在经济交往中的作用突显,在华投资企业往往因为不明白中国的人际关系而丧失了一些市场机会。因此德国企业的本土母公司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本地情况而做出一些失当甚至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在华德国企业的亏损。

四、中德经贸关系的前景

1. 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法律,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在完善中,而德国在这些方面就相对完善,可以用来借鉴,引用,加快中国发展的进程,而德国方面国土面积,资源丰富方面明显没有中国泱泱华夏广博的土地,丰富的矿产等相媲美的势力,而这些人力,物力也是德国发展所需要的,这些正好能为两国经贸合作搭建更好的桥梁。

2.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德两国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尤其在国家领土统一上,中国在两德统一问题上,采取尊重德国人民的立场,而德国也始终支持和推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默契的立场,必将得到两国人民的相互推崇,促进友好邦交,贸易发展的顺利进行。

3. 德国人本质谨慎,对于事物的要求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如此不但能带动中国对德国商品的需求,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关,提高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口碑。

4. 德国是欧盟的一员,并且是创始国之一地位重要,通过与德国通商可能进一步打开欧盟其他各国的贸易市场,而中国处于亚洲中心位置,环境,气候适宜人类生存,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是人口大国,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酝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秉着狐狸共荣的原则,相信双方的贸易也会持久稳固的逐渐发展繁荣。

5.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而德国商报综合报道: 德国出口商协会(BGA)于2007年08月15日称,到2009年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也正在朝着这一幕边稳固发展着,如此的巧合也是得中德两国的贸易前景更加可观。

6.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大潮冲击后,中国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不过依旧坚强的让经济增长额稳固上升了,相对来说处在欧盟的德国面临了更大的冲击,德国国内一半(51%)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已对其业务产生了直接影响,其中18%受到了严重影响,33%所受的影响比较轻微。工业企业受害范围最广,54%已受到 危害,明显高于贸易企业(49%)、服务业(44%)和建筑、能源业(39%)。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受影响程度尤为严重,其中巴符州、不来梅和黑森州 受损企业的比例高达62%、60%和59%,比相对落后的德国东部地区高出约20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对德企业的国内业务影响最 大,三分之一企业表示国内业务已经受损。17%的企业国际业务出现了下降。企业融资所受影响不大,仅14%企业通过开户行融资比以前困难,13%申请贷款 时需要提供更多文件,12%的贷款利率有所提高,十分之一企业在获取私募基金等融资时更加困难。为了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七成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 来降低成本,四成企业推迟投资,三分之一企业提高自有资本、增强支付能力,仅5%通过裁员或缩短工时方式应对。由于融资问题不很突出,大部分企业没有采取 相应措施,仅四成企业已经或计划改变融资方式。工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大,46%的企业正在或已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贸易企业的比例为41%,服务企业和建 筑、能源企业的比例低于平均值,各为38%和35%。现在德国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相信会有更多的市场等待中国企业去开拓。

综上所述,至少迄今为止,中德的贸易前景还是极度客观的,先进两国的通商贸易也开展的十分频繁,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中德两国商家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创更多的商业空间,为中德两国的贸易发展,文化交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五、中德贸易发展对策

1、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在封闭经济中,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来为自己提供粮食,不得不通过支付昂贵的价格来使用自己的石油,也不得不企图通过抑制消费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事实上,中国自然资源的稀缺并不代表全球资源的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中东也有充足的石油资源,我们进口粮食、石油、木材和纸浆等,实际上就是进口土地、矿产和森林,这对于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非常有利。从理论上说,如果中国不加入WTO也可进口这些资源产品,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没有机制上和法律上的保证,任何一国中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是不易开放的。局部的和行业的利益往往会被置于全局利益之上。加入WTO,承诺市场开放,撤销保护,看上去对本国资源产品生产行业不利,但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合理利用稀缺资源,有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2、开放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迫使企业面对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效率。人们通常把面对竞争作为一种“挑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而从一国经济整体来看,可以更多地把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看作为一种提高效率加速发展的"机遇"。靠中国自己来加强竞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目前不少行业仍由国有企业垄断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加上保护民族工业的理论,使得这些行业长期受到保护,没有效率。打破国有企业在这些行业的垄断光靠国内的改革是不那么容易的,而开放市场,允许外国商品、服务和资本进入中国的市场,就一下子建立起了一个竞争的经济体制。因此,开放市场虽然给中国企业带来冲击,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亦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遇。

德国在华投资企业应该慢慢适应中国特有的、灵活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明白中国经商的独特方式,设身处地的将自身资源有效的放置中国。对于中国企业与员工来说,也要尽量学习和理解欧洲人的经商习惯。其次,在华投资企业不应期望会在短期获利,而应从长期投资角度考虑企业整体经营思路。总之,兼容并蓄、理解渗透是两国贸易合作的支柱。

在华投资企业还应该遵守商业法律,尊重经商伙伴和环境,否则中方不会对你产生信任。中方企业也应注意遵守外方有关知识产权及合同方面的规定,要注重信用,讲究实效。此外,在华投资企业应该仔细挑选在华投资企业的合作伙伴、分销商和经商伙伴,因为中外经商的习惯和标准差别很大,双方应尽量相互了解,最终做出的合作决定应是建立在充分的互相了解基础之上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彼此的还款能力、资金情况和其他可能的隐蔽性负面因素。为了避免本土母公司对在华投资企业的误解,应及时向母公司说明中国的情况,因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在华投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很重要的,最好母公司能派一个熟悉中国情况的专家来中国工作,他不仅能够沟通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而且亦可以建立一个文化桥梁。

六、发展中德贸易的有利条件

从今后发展来看,中德贸易有很大的潜力,目前的条件十分有利:

1. 中德两国关系很好,无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通过高层互访,进一步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德国从本身利益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出发,始终支持和推行一个中国政策,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德国不论那一个党派当政,这个对华政策的前提是没有分歧的。中德关系已进入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时期。 2. 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的潜力很大。德国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正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这一切,为发展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 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通过德国可发展多边合作,进一步扩大与中欧、东欧和西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德国是欧盟制定对华政策的带头羊。上世纪90年代欧盟多次对华政策和战略的制定,大都受到德国的影响和推动。

4. 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制订了新的亚洲政策。德国企业十分重视潜力巨大和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市场,期望通过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带动德国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增加德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5.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市场很大。我应加强对德市场的调查研究,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及服务水准,增加自主创新,开发新的出口商品,大力发展非配额、非敏感性商品出口。外贸企业应认真履行合同,维护对外信誉。

6. 大部分德国商家的守信原则有助于建立长期的跨国贸易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准。

7. 德国每年举办许多著名的国际展览。给中德贸易提供了好的交流平台和对外窗口。中国企业参加展览会应做好各项准备,认真落实客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8. 由于两国关系较好,德国对华关系的开展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经济和贸易合作,而且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我驻德中资机构对推动双边合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多数机构分散、人力不足、经营面较窄,进入德国市场开拓进取不够。

七、中德经济合作应拓展合作领域

自2002年中国成为德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以来,双方在各自的经贸政策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成为德国出口市场的“特殊热点”。2003年中德贸易总额达到420亿欧元,2004年更有望达到4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华企业已经达到2500家,参与中国3500个项目,投资金额达到了100亿欧元。中德两国政府首脑定期互访,进一步促进了中德经济关系。那么,处在经贸往来高峰期的中德经济应如何拓展?为长久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应该开拓哪些新的合作领域?

根据中德及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存在着的潜在问题以及德国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长处,中德应该在扩大双边经贸数额的基础上,向双边和多边经济政策领域的合作方向发展.为此,双方更应该重视政策合作层面的对话。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政策以及世界经济秩序。只有在更加广阔的基础上,中德贸易在2010年翻番的目标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近来,对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强劲发展,欧洲个别国家出现_种“中国产品冲击论”,有些国家甚至向欧盟提交了所谓中国“不规范竞争”的文件,试图推动整个欧盟采取“海关措施”,要求欧盟对中国商品的“入侵”进行“全面有效的反击”。尽管德国的经济界和学术界也感到来自中国出口的竞争威胁,但德国政府对双边经贸关系仍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并不赞同“中国产品冲击论”的观点,而是肯定中国在入世后的积极努力。

中国入世后,欧盟对华贸易的非关税限制有所增多。欧盟现行的配额制度、反倾销政策以及进口产品标准制度有一定合理成分,但其动机是市场保护。虽然这涉及中欧贸易中约5%的商品,但对中欧和中德贸易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德国在中欧贸易中约占1/3,对中欧贸易影响举足轻重。德国对华贸易政策表明,德国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并不充当“先锋国家”。德国总理施罗德明确表示,“无论是从贸易还是投资来看,中德经贸关系对双方经济的积极意义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中国的出口能力上升、德国对华贸易存在较大逆差,德国经济界也感到中国对国际市场、欧洲市场以及德国市场正在形成竞争压力。德国作为世界出口量最大、经济特别依赖外部市场的大国,对这种发展十分关注。同时中国在对外经济方面由于法律制度方面尚不完善,特别是执法方面力度不够,造成中国企业缺乏知识产权和合同方面的法律观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令德国企业对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感到担心。因此在德国对中国入世后的市场抱有更大的期望的同时,在市场开放与保护方面也可能更加审慎。

针对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双边贸易政策中,中国和德国应对双边或中欧间可能出现的经贸争端或问题做些预期绸缪,尽可能避免出现贸易争端。﹁旦出现贸易之争,应促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重点可以放在改进贸易结构和建立协调机制:

首先,及时协调和调整贸易结构。中国和德国都有劳动力过剩问题,出口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很大。德国有研究认为中国的出口结构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类型,目前制成品已占中国的90%,对德国出口中约占93%,而且比重还在上升,其中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如机器类、电子类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德国经济界和学界有人担心这种变化会引发一部分产品在德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但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就可看到,中国的出口结构对德国没有实际威胁。中国与德国有明显的差别,中国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主要在纺织、特别是服装上有明显扩大,电器和汽车方面的出口虽有所增加,但相对缓慢。而德国的出口强项依旧是汽车、化学产品、机器和电子与电气产品。为使中德贸易长远顺畅发展,中国与德国有关方面应静心坐下来进行沟通与协调。我国也应该有计划地对国内和国际过时的、过剩的行业应减少投资,以防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过剩,造成产品在德国以及欧盟受到出口准入限制。

其次,主动化解贸易争端,避免贸易纠纷。欧盟一些国家,包括德国由于经济持续疲软、需求不振,对中国潜在的巨大劳力资源在国际市场的配置感到惧怕。近年来欧盟将中国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设置技术性壁垒以及延缓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都有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我应使德国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有客观认识。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科技含量高,主要集中在化学、机器制造电子以及汽车制造等行业,对中国提高工业基础水平有卓著贡献。同时德国通过在华办厂实现了这些产品进入中国。中国和德国在进行贸易合作的同时应跳出双边市场准入的框架,从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着眼协调贸易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贸易政策协调,防止竞争加剧。具体可从建立行业协会之间的对话和“预警”联系入手,形成协商机制,不搞“制裁突然袭击”,妥善消除争端隐患;发挥如亚太委员会(Asien-Pazifik-Ausschus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北京或上海德国中心以及中德混合委员会等机构的协调作用;制定法规,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的执法力度,用条约或规定形式解决贸易投资障碍,并促进投资和打击假冒伪劣等事宜。德国公司在华经营中常常担心中方复制其最先进的技术,这种担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中国方面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力度,特别是加强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的执法力度。中国入世后,重新修订了知识产权法,但应进一步注意加强执法力度,彻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建立公正的竞争秩序,使德国出口机械设备等先进技术产品有放心的环境。

进入21世纪,中国的贸易条件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1)全球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全球生产的增长;(2)不仅美欧日发达国家,而且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也明显增大; (3)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欧一些国家开始频繁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并试图通过扩大地区一体化,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的弱点,影响全球贸易制度。多边贸易体制将受到威胁。

中国是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最大经济实体,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实体。中德双方在各自的区域化进程中不仅对本国和各自集团,而且对世界贸易政策和制度举足轻重,双边在利益与政策上的协调具有重要的地区和国际意义。我在参与改善世界经济秩序时,应该重点加强与德国的协商与合作,促使德国为改善中欧和中德经济关系的总体环境做些工作。

当前加强协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促使德国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根据变化了的世界贸易条件,协调政策,参与世界贸易体制的改进,中德对在全球化生产引起的贸易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协调认识。

第一个方面:中国和德国在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时应对全球生产、贸易与资本转移的结构性变化后果进行研究,形成客观认识,完善国际分工。当前世界资源(资本、技术和原料)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17%上升到2001年的50%。欧盟的公司聚集了最大的100家公司全部国外资产的一半以上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厂和发电设备制造厂家都将把他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将中国纳入其全球生产和供应链之中。我应通过德国使欧盟国家认识到,跨国公司在给中国带来资本和技术的同时,也进入到中国市场,并通过“中国车间”又进入到世界市场。中国相当部分的出口竞争力出自跨国企业。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是海关对包括跨国贸易在内的一切出关的商品的统计,实际许多贸易赢利不是在中国企业的资产结算表里,而是跨国公司的收入。中国逐渐增加的技术高附加值的出口相当部分是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的出口。但目前这种竞争却突出反映在中国与外国的商品市场。中国可以提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的不平衡给中国经济造成的问题,并提出当前世界经济秩序存在着不公正,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经济理论上,避免全球跨国公司的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包括中国),而一些工业国家却又“围堵”这种生产能力的市场准入。这应是维持世界经济的平衡与公平的核心出发点。

第二个方面:共同对世界供应与需求进行符合市场经济的调节,致力于建立有序的、公正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制度建设工作。当前,生产能力过剩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也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世界性的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使世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德国出口相当于GDP的25-30%,德国战后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必须要到国外市场寻求出路。中国未来也面临相似的问题。中国内需不足也将导致出口压力增大。劳动力和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给中德贸易关系和世界贸易关系提出了潜在的巨大挑战:随着劳动力、资本和生产能力不断积蓄、膨胀和扩大,如果各国或强势集团各自为战,没有一种世界经济秩序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协调、为生产能力寻找适当的出口,将会引发世界性贸易争端和经济危机。

目前世界现存的经济与贸易制度还有缺陷。2003年世贸坎昆会议上南北在众多问题上尖锐对立,中国与德国在“南北”阵营中各置一方。虽然中国和德国本身没有针锋相对,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上,如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农业市场开放等,中国和德国还是有分歧的。为了促进中德双边以及世界多边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德应该在改善利于各国贸易的制度方面,增进协调,发展共同构想。

分别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圈子”的德国和中国在致力于促进中德经济关系时,除了应该把双边经济关系与问题置于世界性问题的国际框架之内加以思考和解决之外,有必要对彼此的世界秩序政策和构想进行协调。目前德国已有一批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从不同角度致力于新的世界制度的研究。中国和德国有责任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在这一领域加强相互沟通与合作,促进欧亚之间建立共同目标,以建立合理的经济秩序为出发点,着眼于双边关系和区域间关系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与德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未来中德关系应该超出这种范畴,建立经济政策交流与对话。德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与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积累了经验教训。中国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吸取总结,完善中国的调控体系。特别有两个方面: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尽管当前德国经济因两德统一持续疲软,但在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节的国际对比中,德国属于世界为数不多的相对成功国家。战后50多年来,德国经济不仅总量发展较快,也是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发展,德国自1967年制定了《稳定增长法》,用法律形式保障宏观经济稳定,着重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稳定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一直是德国国民经济中的“强项”。为此,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元将德国推行的经济政策作为政策核心。欧盟《稳定增长公约》的政策框架实际上是德国货币政策和稳定政策的“欧洲化”现象。在中国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德国稳定政策的成果与教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包括独立的货币政策、着眼于长期稳定的财政政策、反卡特尔的竞争政策以及社会政策。

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战后“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的强劲发展造就了德国“贸易赢余国”和“债权国”的地位,德国马克始终面对强大的升值压力。马克与美元近50年的“苦斗”中,德国经历了数次美元冲击,经济政策也曾处与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但在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的过程中,马克发展成为国际第二大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保持币值的稳定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地位。为此,德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也不乏教训。

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应对国内问题,而且也将面临国内经济与对外关系的协调问题。中国方面应抓住机会,在经济制度和政策领域加强与德国的联系,当然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德国模式或让其政策调节影响我宏观政策,而是了解德国稳定政策的初衷和调整经验。具体来讲,我国可在两国的经济立法机构、宏观政策调控职能部门,特别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重要的研究所之间等建立咨询与合作联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

上一篇:职工书屋调研报告下一篇:中国人保集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