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策略角度探讨

2022-08-04

第一篇:从家庭策略角度探讨

从家庭策略角度探讨计划生育是否应该作为国策大力推行

从家庭策略角度探讨,

独生子女政策是否应该继续作为国策大力推行?

一、人口老龄化

30年前,党中央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公开信中提出:30年后“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如今,计生政策实行已逾30年,中国也已站在社会老龄化的门口。人口政策的转折性时期是否已经来到?

学界已有诸多呼吁,甚至连 “独生子女政策”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田雪原也表态支持逐步放开二胎。而国家计生委仍然是最为明确的反对者。有关计生政策的调整言论上演了多次罗生门。在人口政策三十年这个节点上,一切都变得微妙起来。

2010年1月19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组长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考察人口计生科研、管理服务工作时,提出要把“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且主题思想由“人口控制”变为了“人口发展”。此时计生“第一总指挥”对计生工作的“先期”发言,让许多人纷纷猜测,“计生政策真要转向了?”

人口学者顾宝昌教授认为:“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已经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了,二胎应该放开。”而国务院参事马力认为,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据计生委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55亿,成为不折不扣的“银发社会”。在老年人口急剧增加的同时,生育率也下降到低水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生育率只有1.22;2005年的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年总和生育率为1.33。“2.0 左右的生育率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增加,低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减少。以这个数据为标准,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已经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了,二胎应该放开。”中国人民大学中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顾宝昌教授说,“我们已经为这个政策的放开努力了十年。”“不论计划生育对我国人口出生率产生了多少影响,但它确实是加速人口老龄化和两性比例失衡的根本原因。”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何亚福说。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为4-2-1型,即2个独生子女要负担4个老人和1个孩子。而社会养老金只不过是用众多的“子”来养育一个老人,但养老问题仅依托养老保障体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合理比例的年轻劳动人口创造经济价值。“因此,放开二胎政策刻不容缓。”

而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马力在两会期间称:“即使从现在开始实行普遍的„二胎‟政策,也只能将老年人口在峰值时的占比由31%降到29%,只能稍微缓解老龄化问题,但不能解决问题。”她认为,增加就业率,提高劳动者素质,挖掘老年劳动者潜力,是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她称,今后有可能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允许“单独”家庭生育两个小孩。但要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二、探索二胎

山西翼城,用25年的时间证明了放开二胎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自从讨论人口政策之日,民间学者便与计生委针尖对麦芒。体制内外的两种声音很少取得过一致。从十一五规划闹到十二五规划,两者之间的纷纷扰扰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当全国在上世纪 70-80年代统一口径“一胎化”时,时任山西省委党校教师的梁中堂却提出放开二胎政策,并通过种种渠道获得了“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试点——山西翼城,用25年的时间证明了放开二胎不会导致人口暴涨。

1980年制定计划生育政策至今,伴随着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不断,大众对于“多子多

福”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易富贤称,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并没有有些专家想象的那么高。“计生委曾经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平均生育意愿在1.7-1.8之间。也就是说,即使开放管制,也不会出现暴增。 ”“丁克家庭”,“空穴家庭”等无生育子女的现象也在不断显现,在城市,“生得起养不起”的现状深刻的影响着家庭的生育计划,类似于上海这样的“银发社会 ”已蔓延到重庆,新疆等地。

去年开始,广东的二胎政策作了一些微调。原来规定, “符合政策可生育二胎的群众”,必须有4年的间隔期。但去年的新政策,取消了4年间隔期,即此类群体可以自由选择生育二胎的时间。而上海市尝试着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人口政策的微调。“上海目前的生育率只有0.7到0.8,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新生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小,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左学金说。尽管上海市人口与发展计划委员会一再强调 “坚持一胎化基本国策不变”,但近年来的上海具体措施却在“无声”地、渐进式地放开二胎,“只做不说”正在成为上海的主要的行为方式。

如今,名人、富人超生现象已经随处可见,生育权利不平等现象凸显;城镇居民的抚养和教育条件普遍比较好,但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是城镇居民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现在形成了条件越好,生育越少的现象。而调查显示,教育程度高、经济收入高的双高人员,生二胎的意愿最高。而这些矛盾,更待学界和社会去解决。

三、离婚率上升

现在的离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大多数离婚人员曾经生育过一个孩子。现行的计划生育条例表述为“再婚夫妻,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前一方已生育过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其中一方丧偶,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的夫妻。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可申请再生一个孩子。”这样的规定,剥夺了之前遵守了计划生育政策、双方都有过孩子的再婚夫妻的生育权力。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再婚人士的婚姻家庭极为不利,是对再婚夫妻生育权力歧视。众所周知,离婚是极为痛苦的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大曲折。一般离婚的夫妇都是有自己的孩子。离婚后抚养孩子,是公认的负责任的做法。但计划生育方面的规定使两边都有孩子的再婚夫妻不能再生育孩子。这样的家庭会很不稳定,同时这样规定也造成离婚双方在抚养子女问题上推卸责任的现象,对社会道德是一种摧残,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有的可能说,中国人极爱钻空子,所以只怕这政策一出,每年就不知道生出多少人口来。我认为这个推测不成立。如果一个人为了多生一个孩子而去再结一次婚的话,这种代价也未免太大了.请问有几个人会为了这件事去钻政策的空子?钻了空子对自己有多大好处?多离几次婚?多结几次婚? 这种猜测是无视人基本权利的野蛮猜测!

四、空巢现象

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中国家庭空巢现象增多,危急困扰中年父母,独生子女去外地求学、参军或工作,父母倍感失落、焦虑„„以往在中国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目前正在逼近城市中年家庭。

专家预测,在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等背景下,我国的“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甚至中年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90%以上,而广州目前的中年空巢家庭正以每年1.5万户递增。

“空巢”现象提前了15年

在日前开幕的全国首届和谐家庭高层论坛中,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发表研究文章指出,以往在中国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目前正在向城市中大多数的中年家庭逼近。“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多指老年‘空巢’,在多子女家庭中,当所有子女

均离家后,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已基本接近或已进入老年阶段,空巢时间较短。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求学和工作期的到来,相当一部分中年夫妻提前进入空巢期,空巢期延长。”陈晓敏指出,按“80后”较高的城镇平均初婚年龄女性25岁、男性27岁计算,假设平均初婚初育间隔为2年,如果独生子女18岁离家,进入“空巢”家庭生活的夫妻平均年龄在45岁~47岁之间。这样,“空巢”期的到来就提前了将近15年,这些夫妻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15年后才进入老年生活阶段。而如果按人的预期寿命为70岁计算,这些夫妻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5年左右。

“空巢”更困扰中年女性

日前,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对上海市三个社区106户空巢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60岁以下的中年家庭占调查总数的93.6%,问卷围绕情感关系、权力关系、财产关系等夫妻间关系进行探讨。

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空巢后和空巢前相比,夫妻关系更融洽,满意度相对来说更高些。如,选择“更好了”和“没什么变化”的合计为82.8%,选择“不如孩子在家时”,只有17.2%,而关于夫妻关系满意度,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合计为79.3%。然而,11月13日记者在广州调查时却发现,过早“空巢”给部分中年人,特别是中年妇女带来了心理压力,他们过去一直围着孩子转,一旦“空巢”,便感到生活无所适从,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有心理医生指出,“新空巢”家庭中,母亲不适应感明显高于父亲。

中年“空巢”逐年递增

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徐文军分析,一般传统的家庭关系要经历恋爱、生育、抚育孩子成长、空巢、老年等五个阶段,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再加上现在很多孩子上大学寄宿或者出国,家庭出现“空巢”的时期提前。

13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2006年底,广州共有587243个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而按全市目前240万个家庭来算,独生子女家庭占全市总家庭比例的25%左右。专家指出,由于最早一代独生子女陆续出国留学、异地读大学或工作、结婚成家等原因,目前,广州市的中年“空巢家庭”正在以每年1.5万户左右递增。

第二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

当前,各医院都把医德医风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据不少患者的反馈意见表明,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评价并没有“水涨船高”,不妨从心理学角度对这种现象作一些探讨。

1、 性格特征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习惯于给病人劝告与指导,不习惯让病人作为合作者参与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从众型人格、内向性性格并且情绪稳定的病人可以很好地接受。可是,如果医生碰到的是一位独立型人格、外向性性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医患双方就容易对对方的行为感到不快,不易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2、移情与反移情 大多数人患病后,心境低落,情绪压抑,在医院的陌生环境中,同生疏的医生接触时,病人对这位医生的印象容易受其以往对类似人物印象的影响,如果他以前对类似人物有好评并有良好关系,那么,他对该医生便可产生移情,易于发展积极的关系。另一方面,医生也常常基于自己过去与他人的关系,将某些情感投注病人,此为反移情。

3、心理应激 对医生来说,不仅需要对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治,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某些心理和社会问题,当医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满足上述需要时,就会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感到紧张焦虑。对护士来说,长期值夜班使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工作责任大,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从病人方面看,生病本身就可以引起心理应激,特别是患急性病时。此外,病人向陌生的医务人员求助时,对那些不得不做的检查与治疗,对生疏的环境与规章制度等,都可能紧张、焦虑。如果医患双方心理应激过于强烈,或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以愤怒、恐惧等情绪形式爆发出来,从而对医患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4、医患间的动机冲突 医患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疾病,按理说不应当有冲突,但实际上医患间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医务人员期望病人不折不扣地执行医嘱,而病人期望医务人员用高超的技术为自己解除病痛,并能尊重自己。如果医务人员不能适当满足病人的需求,或者病人不能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去做,均会损害医患关系。

5、医务人员的情绪因素 调查发现,有32%的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且女性高于男性,护士高于医生。护理人员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是:25~34岁、6~15年护龄、情绪不稳定型、A型行为者。可见,医务人员如果对自己心境低落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就

可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投射给患者,使其受到伤害。

6、医务人员的行为因素 在医疗过程中,如果医患之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患者则根据医务人员的行为,评价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例如:尽管有的医务人员强调自己对患者的服务很到位,但是,患者对他们说话的语气和眼神感到不舒服。而有些情况下,虽然患者的疾病没有得到期望的疗效,但由于医务人员采取的治疗措施及时稳妥,患者及家属对此反而能理解。

日期:2001-6-16

结合归因理论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

关键词: 医院;医患沟通;医患关系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

1 良好医患关系从医患沟通开始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

1.1 加强医患沟通,是塑造医院形象的需要 医院尽管拥有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缺少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就会影响医院的形象。在医疗服务中良好的人文关怀要通过医务人员进行,所以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是塑造医院的形象。

1.2 加强医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 我们大都熟悉这样的情景——病人坐下来就诊时,总要把坐椅朝医生的方向挪一挪,向医师靠拢,这当然不会是完全无意识的行为,人际距离也是沟通的手段。靠拢医师,就是感受疾病痛苦的病人对来自医师方面的关切和爱的期盼。医师在与病人的接触中,如何建立合理的距离关系,是医患间真诚沟通的重要方面和手段。患者到医院看病,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平等交流,获得尊重,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利——知道病情是起码的要求。如果对自己的病情不明白,就不容易理解医疗方案,也可能因此而产生矛盾。医务人员如能告之真实病情,更能赢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医生对在用药、检查、改变治疗方案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有选择的告知,这样既尊重了患者,又拉近了医患关系,更能避免可能发生的矛盾。病人就诊 2

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极为关注、敏感。如果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

曾听说在某医院有一位医师总是得到病人好评,当向病人调查时,许多病人都提到“是一种感觉”、“说不出的感觉”。请病人举具体的例子时,众多的病人、众多的事例中有一项共同的内容,这位医师在与病床上的病人说话、诊治时,“他总是弯下腰来,前倾着身子,让人感到亲切、体贴”〔1〕。这里医生的身体姿势、行为方式就是沟通的媒介,能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关爱和体贴。可见,医患沟通是多方面的,随时、随处都在发生和进行的。

1.3 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工作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一位顾问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病人诉说症状时,平均19s就被医生打断了〔2〕。

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既代表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又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和利益。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时体现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知名医院被病人投诉于媒体,说医师对病人不负责、十分冷漠。院方在处理此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病人在投诉中反复强调:“在整个接诊的过程中,医生都没有抬头看过我一眼,居然把处方开出来了”。院方查看病历,发现医师记录了病人的主诉要点,用药非常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开出处方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医师是认真负责的。为什么病人要投诉呢?就是因为医师“看都不看我一眼”,难道“看一看”就这么重要吗?在医疗服务中,“看一看”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当医师注视着病人时,他的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着同情、温馨和关爱,沟通就这样得以完成。

将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所有的医患接触都当作真实瞬间来把握,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真实瞬间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服务提供者抓住机遇向顾客提供服务,展示服务质量的时间。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主要是通过这些真实瞬间感受医疗质量的好坏。医院的窗口服务、医生诊察、床前交班、查房等都是医疗服务的真实瞬间〔3〕。

1.4 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性高的学科。在生命过程和许多疾病中,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有的虽已认识但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患双方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互相信任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才能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学事业,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2 医患沟通中存在的医患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医患双方的矛盾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它始终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全过程是不能回避和掩盖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

2.1 医学科学的复杂性 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是尚无办法解决的,同时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有高有低,医疗机构的设备和级别也不一样,即使在医学发达国家也同样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2.2 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少数医务人员中存在着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职业素质低,在医德医风中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人数虽少但影响极坏。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2.3 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卫生改革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体制和机制,束缚着改革的进展,也影响着医患关系,形成负面影响。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公费劳 3

保制度,实行基本医疗,用药受到限制,病人又要承担一部分经费,当病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时,往往将不满发泄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

3 改善医患关系的措施

现在许多医院都重视医患沟通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要求,有的甚至是量化的要求(如:规定住院医师1周内与病人沟通1次等),这些当然是有益的,但是需注意的是,沟通不仅仅是谈话。以为说了话就完成了沟通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病人对医者有殷切的期盼,有敏锐的观察。他们对医者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因此,为了发挥医者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医者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和运用技巧。

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语言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转忧为喜,精神倍增,病情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正处于改革中的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医方与患方关系的一些矛盾引起各方关注。我们应该分析其原因,认识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付之于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 解决医疗纠纷适用的法律不健全 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针对其特殊性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卫生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起效于解决现实中的医患纠纷。目前对卫生立法的更高要求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但建立或健全的真空期,造成了有些纠纷在处理上的无法可依、无的放矢。

1.2 医学的复杂性 医学领域充满着未知和变数,针对复杂的患者个体,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技术的运用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因此,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病人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少部分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佳 少数单位和少数医务人员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及服务态度差、职业道德水平低等问题。虽然医疗事故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是小概率事件,难以杜绝,而对当事人来讲却是百分百。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加之始料未及的悲伤,也就难免使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升级。

1.4 部分群众对医疗制度改革不适应 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医疗费用由过去的公费全包变为个人承担一部分。有些患者对自己花钱看病还不适应,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往往将不满发泄到医疗服务中。

1.5 体制问题 体制问题是改革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原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市场经济初建的今天,明显存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在旧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医患关系进行分析时,我们不难发现:不适应时代的旧体制成分,在束缚改革进程的同时,也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隐患。

官方专业肿瘤会诊机构

1.6 新闻媒体的不当渲染 某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医疗事件时,未能考虑医疗问题的特殊性,对医疗事件的严重性存在不切实际的渲染,给群众就医留下了心理疑虑。

2 改善医患关系的必要性

2.1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而医患关系的紧张,必将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应该适当加快改善医患关系的步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上的便利,以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

2.2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体现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卫生事业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只有积极、主动地改善医患关系,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3 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卫生事业发展的两个主体方面,卫生人员的责任是通过服务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通过购买服务,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只有两者协调,卫生事业才能发展。处理好医患双方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 改善医患关系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制约机制,寻找医患关系的平衡点 医德医风同医疗技术一样,其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医德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实践表明,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部分是由医德医风引起的。因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和完善制约机制,从而找寻医患关系的平衡点。一是 对医务人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医方与患者的对等关系,提高医务人员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医德医风制约机制。根据单位实际,建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建立廉洁行医制度、社会监督制度、检查考评制度和医德奖罚制度等,通过制约措施和激励机制促进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3.2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协调医患关系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临床医师的工作范围,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医务人员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不能仅限于下医嘱,开处方,要根据医学的发展,尽快由单纯的医学范围扩大到社会范围,由只注意生理变化到既要注意生理变化又要注意心理变化,只知道病人患的什么病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患病的是什么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病,要运用系统的观念来分析研究医学的有关问题,以适应各种患者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要。同时拓宽服务职能范围,开展承诺服务、便民服务、导医服务、咨询服务等,适应患者需求,密切医患关系。

3.3 规范卫生法律法规

由于医患服务的垄断性,在医患关系中,医方处于主导地位,医方与患方通常处于命令和服从的不对等地位。其中对传染病人的分类管理,更具强制性,这是医疗服务所需要的。这种关系,与民事法律法规的主客体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不宜以民事法律法规来规范医患关系。在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疗管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入国外先进管理模式,把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法规在处理医患纠纷中的适用度不断完善和提高,有助于把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处理得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

3.4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知道自己的病情是患者起码的要求,病人如果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明白,就会对医疗方案不理解,并因此产生矛盾。人和机器不同,在医疗过程中,必须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让患者知情,在大多数情况下,更能赢得患者的配合,使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医患关系得以融洽。当然,对患者的知情权的尊重,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病人本身文化和心理素质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医生用药问题也是知情权的重要内容。如果是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药品,在使用前必须告诉病人,在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用药时,应遵从廉价有效的原则,而不能动辄就用贵重的药品。

3.5 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 近年来,医患之间的恶性冲突时有发生,行为人的法律、道德意识淡漠固然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但病人复杂的心理变化对医患矛盾走向极端不无关系。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病人在寻求康复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一些难以攻克的医疗难题,如某些疾病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等,病人对此常常产生难以自控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癌症患者、伤残严重的患者以及期望值过高的病人,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又无法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时,就背上巨大的心理负担。当患者把心理压力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和发泄时,医患关系的紧张、激化就不可避免的了。所以,作为医方,必须在治疗疾患的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以求得到患者的理解(下转封三)(上接1836页)与配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双方误会。

3.6 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 到2002年6月,全国已有93%的地级以上统筹地区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覆盖人数约6000万人。但到2002年底,全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还有6个没有启动;全国单独统筹的1500多个县级统筹地区中,还有200多个没有启动;已经启动的多数地区还存在覆盖面小的问题。此外,许多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还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在考虑城镇医疗保险体制完善与发展

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稳定因素,才能把社会主义医患关系向和谐的方向推进。

3.7 新闻传媒的理性与成熟 新闻传媒对社会事件的“曝 光”与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社会氛围。然而,新闻传媒因出于新闻的轰动效应,对医患关系或多或少有不符实际的报道,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乃是天职。如果因为媒体的大肆渲染,不顾医学领域的特殊性,一味发掘所谓的医疗“内幕”,把简单的医疗事件作为新闻热点,无休止地披露,会使医务人员在急救病人时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影响及时而准确的抢救。

医疗事件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也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不管是医方还是患方,都应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法律及道德规范,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我们坚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前进,我国的医患关系必将朝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从实务角度探讨PPP项目争议解决机制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PPP模式的推行从前两年的爆发期逐渐进入冷静期。经历三年之痒,一些PPP项目的合作双方萌生了分手的念头,尤其是2018年一季度开始,各省陆续公布退库PPP项目名单之后。PPP项目争议解决机制,已从理论上的前瞻性研究转变为了实务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且可以预见在未来,还会由个别性问题发展为普遍性问题。

2018年7月5日,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PPP立法研讨会,邀请了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司法部等专家、学者参加,PPP争议解决机制是研讨会的议题之一。关于PPP项目争议解决路径,到底是“一刀切”走行政诉讼程序,还是除行政诉讼程序之外,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或仲裁程序来实现,从与会各方的意见来看,依然存在分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下列行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大家的分歧之处就在于对这一规定的理解和适用。有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排除了民事诉讼或仲裁的受案范围,PPP协议为行政协议属性,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这一规定的表述,并没有说明只能通过行政诉讼来审理PPP协议纠纷,PPP

1 协议兼具行政和民事双重性质,应结合具体争议类型采取不同的争议解决机制。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下文将侧重从争议解决机制对PPP项目产生的实际影响的角度,提出几点看法,与读者进行探讨:

一、从我国推行PPP模式的初衷来说,不适宜片面强调PPP协议的行政属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中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作为社会资本的境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承担公共服务涉及的设计、建设、投资、融资、运营和维护等责任,政府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加强发展战略制定、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绩效考核等职责,有助于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PPP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从公共服务的主导者变成监督者和合作者,把主导权交给社会资本方。从权利本身的脆弱性来看,社会资本方总体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在PPP协议的两种属性中,强调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弥合两者之间天然的强弱差距。但是,如果将所有类型的PPP协议纠纷“一刀切”归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则是片面强调了PPP协议的行政属性,淡化了其民事属性,对于社会资本方而言,会挫伤其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

2

二、行政诉讼主体的恒定性,减少了政府方的纠纷解决渠道,不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在行政诉讼中,政府恒定为被告,只能“民告官”,而不能“官告民”。虽然政府方总体来说处于强势地位,可以运用其公权力,通过诉讼、仲裁以外的方式进行救济。但是在一些具体的PPP项目中,比如区县一级政府和大型央企或者省属国企合作时,当双方产生民事纠纷时,此时政府方是否一定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争议?即便可以,与诉讼、仲裁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是否为更有效率的方式?PPP项目一般都为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型的项目,当合作陷入僵局、项目无法推进时,影响的不仅只是双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一样,应有选择救济方式的权利,既可以通过诉讼、仲裁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从而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也使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

三、PPP协议争议类型具有可分性。PPP协议纠纷的性质是行政争议还是民事争议,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明确区分的。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课题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法律疑难问题研究》一文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1)对于PPP争议中涉及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授予、收回,政府采购投诉,政府信息公开,项目规划许可,对项目公司的处罚,对项目公司征收补偿决定、收费标准的确定等争议的,因涉及相关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内容,属于行政争议。(2)内容上设定民事权利义务的,属于民事争议。对于PPP协议的履行、变更、解除等行为,体现了当事人平等、等价协商一致的合

3 意,其内容不受单方行政行为强制,合同内容包括了具体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范围,当事人就此可以提起仲裁,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常见的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项目产权的归属、项目收益的分配、项目公司融资、项目担保、工程建设、项目收益权抵押、项目回购、税费负担、违约责任等。

四、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管辖原则的不同,导致受案法院的级别存在较大差异。《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中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人民法院管辖”,第十八条中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以上规定,对于区县级的PPP项目而言,在行政诉讼中,如果PPP协议的签订主体是县级政府,则可在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如果PPP协议的签订主体是实施机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则极有可能只能在基层法院立案。但在关于财产争议的一审民事诉讼中,则一般通过诉讼标的所涉金额来确定级别管辖,PPP项目一般投资额较大,诉讼标的可达到由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标准。对于社会资本方而言,当然希望能够在更高级别的法院进行案件一审,可以减少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担心。而且,由于PPP推行不久,案件的绝对数量不大,各地都缺乏审判经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由高层级的法院来审理,当事人更有可能得到一个较为公正合理的判决。因此,目前对于PPP民事性质争议案件的审理,民事诉讼程序相比行政诉讼程序,更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保护当事人尤其是社会资本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五、行政诉讼中的民事争议依然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第二款:“原告请求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理由成立的,判决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并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处理”。根据以上规定可知,行政诉讼的原告(社会资本方),请求解除协议或确认协议无效时,审判人员仍然要根据《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范处理。民事庭的审判人员与行政庭的审判人员相比,通常而言,其对于民事法律规范的理解与适用的把握更深入、对于民事裁判的经验更丰富。这种情况下,直接由民事庭来审理相关案件显然更加合理,而不必绕个圈子,由行政庭的审判人员根据民事法律规范来处理民事争议。

因此,综上所述,笔者个人不赞同所有类型的PPP协议纠纷都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应该采取两分法,对于属于民事纠纷性质的案件,可通过民事诉讼或者仲裁来审理,这也是2017年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观点。呼唤PPP立法早日落地,在争议解决机制等问题上为参与各方作出明确指引,进一步规范、推动PPP的良性发展。

(广东华瑞兴律师事务所 陈熙 18078807010)

5

第四篇: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内容摘要】体育是小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能够充分提升自我素质,展现自我才能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创新角度;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创新意识灵活渗透于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意义

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缺点和不足,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才能和潜在能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创新教育更是当前教育的必然发展思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有利于丰富和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或者操作,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意识。

二、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创新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来实施,以下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1.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理念,将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灵活开展体育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接力跑”这一项体育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4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对“上挑式”传棒方法、蹲踞式起跑等接力赛跑技术学习完成之后,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4×100的接力赛跑。每个学生按照各自的能力进行站位分配,跑出最佳的成绩。这种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小学生的接力跑技术掌握水平。同时,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氛围是体育教学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上课前,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足球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有关足球的歌曲,比如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主题曲《We Are One (Ole Ola)》《我们是一家人》、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非洲时刻》等等。这些歌曲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足球学习热情,营造欢快而轻松的世界杯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站成一个圆圈,每个学生之间相隔2-8米,进行足球传递游戏,传递失误的学生要进行蹲起或者表演等惩罚活动,比如传球失误的同学可以罚他讲一个笑话,唱一首歌曲等等,增加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提升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和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游戏教学方法也能够通过长时间的游戏活动,发散小学生的思维想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是通过学生的期中检测成绩或者期末检测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定,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特点,对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使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客观而全面。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成长、发展规律科学设计评价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过程以及努力的程度,同时也要注重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实现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做出准确而全面的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和日常学习能力设定为总成绩的10%,将学生的日常活动检查水平设定为总成绩的30%,将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自设定为总成绩的30%。这种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具体而完整的展现小学生的日常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小学生体育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另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也要注意使用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价。比如在30米短跑的学习过程中,在一个学生跑步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采用“你表现的真是太棒了,但是如果你能在短跑的过程中,增加跑步的步频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会做的更好的!”等针对性、鼓励性的言语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既不会挫伤小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同时也能够使小学生认清自己在30米短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生30米短跑技能的提升和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积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以创新为导向,以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融入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才能的空间和平台,展现小学生的个人潜在能力和体育特长。这将会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会带来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娜娜.江西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状况的研究――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国培基地为例[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04):1-25.

[2]孙志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陕北地区小学体育资源开发研究――以“脚斗士运动资源”开发为例[D].延安大学,2011,(06):1-26.

[3]田清文.新形势下沅陵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行动策略研究――基于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视角[D].吉首大学,2013,(05):1-23.

[4]蒋新国.体育教学原则新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体育教学原则的补充与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4,(05):1-27.

[5]王佩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加工改造”教材化工作的现状研究――基于对平陆县小学的调查[D].山西大学,2012,(06):1-25.

[6]李凤梅.“有效体育教学”的逻辑缺陷与研究低效――基于有效体育教学研究现状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21-24.

(责任编辑 刘新蕊)

第五篇:从供求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教育水平和程度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大学教育,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日渐严峻。就业问题的造就因素的是多样复杂的,在这我们从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关系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按照市场经济原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一个方面实质上是供求关系问题也就是教育供求均衡问题。教育供求均衡是指教育供求双方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教育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平衡。供求关系基本平衡,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就比较顺利;供求关系失衡,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就比较困难。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当教育供给曲线与教育需求曲线 相交时,教育市场是均衡的。在这个均衡点上,教育活动正常稳定,人尽其才。从教育供求的总体来看,教育供求均衡主要表现为:教育机会供给与个人需求的均衡;教育产品供给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均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当教育供给与需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教育供求矛盾。教育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量失衡、质量失衡、结构性失衡和区域性失衡。

从市场角度来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大学生的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大学生的“卖”方市场。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直至供大于求。

就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此出现了。

总结:从供求关系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发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初始阶段。大学毕业生的一些传统就业观念仍然存在并影响就业,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产生矛盾,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

上一篇:车间小组工作计划书下一篇:纯洁性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