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子诗歌的意象

2022-07-08

第一篇:论海子诗歌的意象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

摘要: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

说到对唐诗的接触,首先是幼时从李白的《静夜思》等诗歌开始的,并由此而一下子喜欢上了唐诗。常为诗人笔下那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所吸引,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1]的大鹏;“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黄河„„深感诗人对那些雄伟、壮观的景象尤为倾心,总是将其放在广阔、苍茫、浩瀚的时空背景下,以其如椽的生花妙笔予以大胆夸张或神奇想像的艺术描绘和表现,构成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与此同时,也时常为诗人笔下那清新明丽的优美诗歌意象和意境所倾倒、所陶醉,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的诗情画意;“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游泰山》其六)的清新、明丽等等。特别是诗人笔下那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诸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等,更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时间和月份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常人的特别喜爱之情。对他来说,恐怕最为美好、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心中和笔下的月亮了。诗人之恋长空皓月,不仅因为她有照见离人的情愫,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高洁的品格,而且因为她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幽怨的心灵,并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寻觅尘世之外大千世界所涵蕴的无穷美感。

一、李白与月之不解情缘

李白的一生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特别的、如同图腾般的崇拜情结,诗人的一生也仿佛和月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常使得人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月亮成了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李军: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映和负载诗人无限情思的“心灵多棱镜”与“心灵多媒体”。在诗人笔下,有静态的月:清月、明月、圆月、残月„„有动态的月:月出、月涌、月升、月落、月圆、月亏„„有不同时间的月:古月、今月、春月、秋月、夕月、晓月„„有不同地点的月:松月、萝月、林月、江月、海月、山月„„也有各种形态的月:玉盘、玉轮、玉镜、玉环、玉钩、玉弓„„不一而足。真可谓是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了。试读其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写诗人少年时对明月的认识和理解。因年幼,把一轮圆月当作

挂在蓝天上的白玉盘子,又想像成神话传说中的镜子飞落到了碧蓝的天穹上。白兔长年捣药辛苦不辛苦?这种长生不老的药是嫦娥一个人服用,还是与别的人或神仙共同享用?丰富的想像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构成诗人笔下瑰丽神奇的月亮意象,使人感到新颖有趣。有了“呼”、“疑”的前后照应,再加上“与谁餐”之问,表现出诗人儿时的天真烂漫,也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一种朦胧而又美好的情愫。恐怕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之心使诗人从此与月亮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自此以后,明月便如影随形一般地与诗人终生相伴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年轻的诗人初出蜀时的作品。诗写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捧出半轮之月,世界顿时撒满月光的清辉;接写诗人趁着月色乘舟远行,只见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好似随着流水伴着诗人远行,又好似诗人在携月外出旅游;继写月亮为山峰挡住,诗人只能默默地向明月告别;最后写其对明月也是对故乡、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拟人、象征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向往光明世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思念友人、眷恋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后来,诗人漂泊四方,只好与“朗然清秋月”(《赠从孙义兴宰铭》)相依为伴,“时来饮山月,醉酒弄清辉”(《赠秋浦柳少府》),“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赠僧崖公》),显然,他已以明月为知音与挚友了。“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对他的赏赐和带给他的忘怀世事的快乐。但诗人毕竟是生活在尘世中的人,尽管他时常做着“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人生理想之梦,终不能也无法忘怀现实。当他远离家室,独自漫游在外,在旅舍寒夜孤灯之下,不免为自己人生的理想抱负不得实现而备感忧凄愁苦;“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长相思》),对月伤怀念远,思念故乡和亲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辗转难眠,在迷迷糊糊的朦胧状态中,错把射进屋内床前的月光“疑”作遍地浓霜,反映出诗人所处环境及心境的凄清寒冷。再由抬头所见之月光,不由得以极其沉重的心情和难抑的酸楚“低头”思念故乡和亲人,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显得意味隽永,令人回味不尽。此诗显得语浅意深,堪称千古绝唱。当诗人孤独痛苦的时候,便深情地邀请明月与自己一起饮酒解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诗人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影子一起饮酒,把原本的孤单清冷写得颇为“热闹”,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他和月、影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更不要说相知相慰了,即使如此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没有别的人或什么来陪伴他了,故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在酒意朦胧中,诗人仿佛也多少感受到了月与影的和谐或者说其带给自己的短暂快乐(实为精神麻醉)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显然,诗人是将月当作自己的酒友对待的。当诗人遭受人生最严重的打击而遭流放夜郎时,却感受到了故乡明月对其的深情厚谊:“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送蜀僧晏人入京》)在诗人的心目中,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光明的,它伴随自己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自己遭受磨难、打击而孤苦无依的时候,月则多情地抚慰过诗人心头的创伤,月亮是诗人忠贞不贰的知音和挚友。因此,他总是热情地去拥抱天上和心目中的那轮明月。诗人幼时就对月亮怀有一种特殊而深厚的亲切感情,直到传说诗人晚年在长江采石矶因醉酒入水捉月溺亡,这种感情始终是执著如

一、终身不渝的。李白因醉酒入水捉月而死传说最早见于五代王定保所撰《唐摭言》,考今本不见这一著述,但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王注本,卷三十五)曾作转引:“《摭言》曰: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2](p.104)后北宋梅尧臣据有关传说写《采石月赠郭功甫》诗悼念李白:“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诞,便当骑鱼上青天。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3]显然,这一临终传说与李白母梦“太白星”而孕的出生传说遥相呼应,或者说是李白之母梦太白星而生李白传说的传承与发展。李阳冰《草堂集

序》云:“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2](p.105)显然,这与世人对李白“谪仙人”的评价有关。笔者以为,关于李白的诞生与临终传说与诗人诗作多歌酒咏月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对我们深入探讨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意蕴和潜存于诗人心灵深处的月亮情结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导引意义。

二、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内在意蕴

明月在诗人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夜坐吟》),“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长门怨二首》),“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落户笑床空”(《春怨》),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将其写成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精灵。通过它来表现宫女、思妇的对月伤怀念人,使诗作更生动活泼,也更见情趣,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诚如张福庆先生指出的那样:“每当诗人写到明月时,常常是把月当作友人、亲人和恋人,把自己的感情向它倾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毫不掩饰地向它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最纯洁、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去拥抱明月。”[4](pp.166-167)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李白诗中之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笔者就此略作阐说。

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古代,人们认为日为阳,故曰太阳;月为阴,故曰太阴。因此,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歌咏,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上之回》),写宫中一女子于夜深人静之时,在“楼台与天通”的阁道上踏着月色徘徊,其忧愁的是对君王临幸的愿望一次次地化为泡影,表现出一位缥缈似神仙的愁美人形象;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不落言筌。“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既以月比人,又将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忆旧游》),写歌女美丽超凡脱俗,犹如新月之清辉,而且舞艺出众,歌声甜美,“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同上)。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即恋情,略此不赘。

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对明月而思念家乡和亲人,感情深沉。《静夜思》也正是这样一首留传千古的咏月名作。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安陆白兆山》),故“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李白的伟大,还在于他常把自己的这种个人之私情推而广之地来表现天下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情,特别是月下边地征夫的思家念远之情,如:“边月随弓影,胡剑拂霜花”(《塞下曲》其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写长安城中的思妇乘着月色,忙着赶制寒衣,以寄送给在边地的丈夫。她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好让丈夫早日回到家中,抒发月夜思念丈夫的一腔深情。诗人表达的正是人民大众的这样一种共同的心声与呼声。

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诗人曾有着“济苍生”、“安社稷”、“忧黎元”

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诗中也多次以大鹏自喻、自比,他把取得功名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诚然,这也反映了诗人“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实现人生理想途径的不切实际的虚幻性。尤其是他那种“不屈己,不干人”的平交王侯的狂傲而张扬的个性,使得他在过了短暂的京城词客的生涯后便被“赐金放还”了,遭受到最严重的人生挫折,但他却绝不因此而屈服。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明白地宣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奴颜婢膝,表现出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决绝的态度,并坚持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古人写月亮,多表现其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李白也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诗人认为,太阳是由火精炼而成,月亮则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故才显得那么的纯净无瑕。“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诗人用明月来比喻日本僧人晁衡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以此来纪念其为中日友谊而献出生命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外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话。另外,诗人还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的诗句和对比的手法,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诗作千古流传,可与日月争辉,而当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楚王只不过是留下荒冢古坟而已,褒贬分明。

以月食象征黑暗对光明的侵蚀和遮蔽。月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们却把它作为一种灾祸的征兆。“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古朗月行》),诗人借古代“癞蛤蟆吞吃月亮非好兆”的说法,比喻和暗示唐王朝表面的繁荣所掩盖下的腐朽本质和寓含**之因的深刻危机,表现出诗人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深沉的忧患意识。“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古风》其二)此诗和上诗可谓异曲同工,都是象征皇帝为一些奸臣所蒙蔽,或象征国家的衰败。后来的安史之乱则证实了诗人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诗人“昔是今已非”、“天霜下严威”(同上)的别一种表达。

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诗人有一首著名的咏月诗《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朗照,尽情地流泻着无涯际的清辉,它晚升晓没,与人总是若即若离。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故而停杯问之。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的人生课题摆在了月亮与读者的面前。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只有那明月、那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理想、价值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是游离或外加于诗篇的,而是通过对月的观

察、认识、理解而得到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是一种渗透在全诗中的内在精神与意蕴,尤其是将哲理的思考与对月的形象描绘有机地结合并高度地统

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诗的主题发轫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思,构成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另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六朝风光不再;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在这里,明月已成了目睹梁王、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明月依旧在,而当年曾不可一世的梁王、吴王除留下其荒坟野丘外,已化作历史的烟云散去。这与后来刘禹锡著名的怀古诗《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极为相似,可谓异曲同工,堪称前后相续、相映生辉的咏月怀古诗之杰作。它们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

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及意蕴,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指出的:“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5](p.242)诚哉斯言。若谈到咏月诗词,我们不可能不谈到伟大诗人李白,他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咏月名作经常出现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已成为不可多得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而且还是个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其广泛吸收自《诗经》、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文化遗产与表现技巧,有时甚至还喜爱化用前人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在认识、理解李白诗中诸如“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伟意象,领略其崇高的壮美诗风的同时,也能认识、理解李白诗中还有着诸如“明月”等许多清丽秀美的玲珑意象和优美诗风,从而,对诗人、诗作、诗风以及诗歌意象等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本文所引李白及唐诗未注明者均见此书)

[2]松浦友久.关于李白捉月传说[J].北京大学学报,1995,(5):104-106.

[3]四部丛刊本.宛陵先生集(卷四十三).

[4]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第二篇: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论文编号

内蒙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准考证号

010310100780

论文题目

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姓名

张树新

指导教师

石海光

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作者:张树新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内容摘要]:

李白的一生都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自古以来月亮就很浪漫,而诗人对月亮的那份独爱,那份真挚,那份同生共死,使笔下的月亮更加风情万种,千姿妩媚。在李白笔下的月亮有乡思乡闺的,感慨人生的,感叹历史的,清幽淡雅静的,伤感时事的……无所不及。

[关 键 词]: 李白 诗歌 月 亮 意象

自古以来泱泱华夏民族对月亮就有一份独特的情感,人们喜欢月亮,崇拜月亮。尤其是文人骚客们对咏月亮的名篇佳句,千姿百态、数不胜数、都赋予了她无数风情。月亮,从而被卷入中国的文学殿堂,千百年来,使历代文人所传唱。

李白的一生都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独特的爱恋,在诗歌的国度里写月亮的诗歌灿若星河,名篇佳句更是层出不穷。在这其中李白便是佼佼者,在他的笔下月亮更是千姿百态。在李白的诗歌中涉及月亮诗歌高达三百处。月亮就如李白的知心好友“与人万里长相随”,“夜发清溪向三峡”的天然绝唱,“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神奇梦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挚友情,“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李白笔下的月亮有千姿万态的风情万种,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月亮在李白诗歌的意象美。

一、月思

月亮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历史文化,月亮早已超出了赋予她本身所在的意义。在中华民族文化海洋中,尤其是在灿若星辰的诗歌中,早已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文化意象。写月亮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月亮本无情,但文人骚客们面对阴晴圆缺的月亮变产生了无限的畅想,并赋予了月亮真挚的亲情。把自己的满腔真情,无限乡思都赋予了广袤天空中的那轮优美的月亮之上。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便是故乡,寄托了诗人的恋恋依乡之情;月亮便是闺妇眼中的柔情哀怨,有着无限的孤独与相思;月亮便是边塞战士 孤寂的身影,有着一抹苍凉与悲壮。

(一)月之思乡

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本土观念和回归故里的意识,人们追求和睦、美满的家庭,追求对祖国的挚爱。在这种强烈的回归故里中望月思乡变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无论是客居他乡、孤寂漂泊的游子,还是久戍边关、悲壮凄凉的边塞战士 ,月亮都是诗人借用的寄托手法。李白的乡思之作更是千古绝唱。如《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抒情诗中,描写无声的月光和客居他乡的漂泊游子,在秋夜望月时的思乡之情。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诗人愁思不眠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背井离乡游子的共同心声,抒发了深深的怀念故乡之情。诗中没有奇幻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巧华美的辞语,有的只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在一“望”一“思”中,就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一一表露出来。他对故乡的思念全都寄托在这质朴无华、平淡如素的文字上,全都寄托在夜空中那皎洁的明月之上。自从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的千古名句,月亮便成了那些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思念的寄托。在几个明月高照的夜晚中,无数漂泊孤寂的游子,面对那轮冷月在低沉浅唱,思乡之情就油然而生。即使是不经意间听见那哀声叹气的轻吟也是潸然泪下。而另一首 《峨眉山越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对家乡的思念,大都借月亮作为传递。对故乡有依依惜别之情,对故乡的月亮也念念不忘。看“峨眉山月”的山高月小,半轮秋月,显得特别秀美。然而又由于山影倒映,月亮显得更加明净。秀美明净的秋月倒映在晶莹碧绿的江水之中,这就比某处的月亮倒映在某处的江水中更加美丽,更加可爱。这是李白在峨眉山下所见的奇特的景色,倾诉了即将离乡的游子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峨眉山月是故乡的象征,也是李白感情的依托。无论是入深山寻访亲友,还是游侠漂泊,峨眉山月的身影总在诗人的心头环绕,徘徊„„在这里与其说是秀美明净的秋月使李白对家乡依依不舍,倒不如说是因诗人对家乡的万般不舍的眷恋使月亮显得更加清幽可爱,幽美秀丽。

(二)月之思情

李白的一生中最渴望的就是在边关建功立业一展雄才,然而它却命途多舛,终使他壮志未了。因此诗人便把自己这种浓烈的愿望写进了诗歌的海洋中,也许正是因为诗人有着这样强大的的理想与抱负,所以李白在边塞的月亮中少了些往日的凄凉的悲伤,反而多了一份侠士的豪放与奔放。 如《塞下曲六首》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书未下,少妇莫长嗟。”

这首诗虽写边关征戍,但却无半点哀怨和惆怅。且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唐朝的强势以及战士们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

月亮本身就无情,但文人墨客们便赋予月亮无限的深情。或喜、或哀、或怒„„月亮的扑朔迷离使月亮成为表达情与爱的寄托和寄望,同时也是久守边关战士回归故里的依托与期望。当然边塞战士在李白浪漫的笔下并非全都是豪迈,也有久戍边关思乡的悲凉与哀叹。 如《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轮明月溶溶漾漾,出没云海间,万里长风浩浩荡荡,初度玉门关。这首诗用寥寥数语,便把边塞所特有的雄浑景象描摹出来。没有浓浓重绘,却将戍边生活描写得如在眼前。在征戍别离之苦,怀远之情,便在这一思一叹中,融入那苍茫的明月中。又如凄靡的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子夜吴歌》四手首诗之一,写的是秋天。但说的并不是一味凄凉。而是孤独远于超奇妙之意,给人以无际之感。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一种煎熬。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悲哀与凄靡。而此时的月亮便充满了殷殷思情,不解相思之苦。可见谪仙般的李白并未抛开凡间的痛苦,而是把自己游历凡间的人情冷暖、相思用其仙人之笔寄托这轮如灵魂似泪的明月中。从而使月亮成了悲伤的闺中思妇,成了痴情的军中男儿。而其《长相思》更是动魄心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此诗写尽了无数相思者的相思之苦以及对相思的执着。“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孤灯下饱受相思之苦的相思者对月亮长叹与诉说,月亮便成为相思者们心目中的美人,但是高高在上的明月而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即。因此只能用一声长叹来压抑着心中无望的相思。对美人的思念和渴望是无法控制的,仍是魂牵梦绕即使是摧心伤肝也在所不惜。上有青冥,下有渌水,都不能托付心中的那份痴情。天长路远,梦魂难到,于是,只能可把心中的那份相思,都寄托在那遥远的天边,可以一同共念、共思、共叹的月亮上。因此月亮不是本来的物像了,而是幻化无数相思者的美人。

有许多的月亮,在李白的笔下便化成了边塞战士思归的家乡,也幻成了闺中少妇的孤独落寞。征夫们的思乡之情、怨妇们的相思之苦,而然多情的李白并没有忘记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时的月亮是友情的化身,李白把对挚友的怀念和同情一起带走了,送给了远方孤独的朋友。把两颗相隔千里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便是李白中的月亮——有着凄美的思情,又有着誓言的执着。

二、月感

月亮有着极其特殊的时间感、空间感和运动感,月亮便成了怀才不遇文人骚客感慨惋叹的对象,也是对其心灵创伤的慰藉。李白堪称天赋奇才但却怀才不遇,使他显的特别孤寂与悲壮。月亮便是如此,在漆黑的夜空中,孤独的冷清,于是便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文人骚客们倾诉感叹的对象。李白更是把月亮当成了患难同行的挚友,诗人对月亮的感慨、哀叹、深思的诗也很多.(一)感慨生命

李白把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与顿悟也寄托在那一轮明月之上,揭示了月亮意象的哲理深度与维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深沉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真谛,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

李白以独特的天才发现了明月意象的丰富、奇妙而精彩的用途,使中国古典诗词变得有灵性。在“明月”这一型类的月亮意象的作品中,如《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此诗是诗人无比神往真情的写照,也是诗人带有几分醉意的慨问。明月高高的悬挂在青天之上,总使人不禁生出无限感慨,当你无意追逐攀爬之时,它又会万里与你相随,呈现出依依不舍之情。从而启迪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对生命的感慨: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我们在其间有数不尽的坎坷之路、寂寞孤独。天赋奇子却不被所中用,建功立业更是无望。但他毕竟是李白,是天上的神仙。虽然统治者放弃了他的天赋奇才,可他却在诗歌国度里把自己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享受生命,但其中精神和理想却可以永远享这个世界。李白思想当中也有儒家的济世理想,但是在他入世的不如意后,诗人重新适应了现实的生活。在老庄道家的思想影响下,诗人去追求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境界,这首诗中也有美丽的神仙世界。然而人终究不是神仙,所以诗人就有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建功立业无成的忧患之感。此时千古不变的明月便成了诗人对酒当歌倾诉的对象。在月亮与酒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找到无限的快乐。

其中《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强烈的人生孤独之感。作者先用自己的孤独来写月亮,再从月亮的孤独之中来看我的孤独。他面对空中的月亮独饮,他把月亮化身为人的形象,使本不与他相识之月亮成为与他相识之月亮。然而月亮却不会饮酒,这就意味着它的不知人间哀愁,所谓的相识也只是表面罢了。而此时只有月亮与影子伴随着他,但不能谈天内心仍是孤独的。正是这样,使他们彼此相连。我与月亮、影子三者结忘情之交,超脱丑陋的人士间尘哀,进入人与天和谐之中、找到了心灵自由之境。在歌舞的欢乐声中,总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和难以诉说的凄凉。影子是自己本身,所以能容易唤起诗人的种种遐想。诗人明明是自己独饮,却偏偏出现三人独饮。也许是诗人对生命独有的感悟吧。

(二)历史浩叹 岁月的沧海桑田,历史的年轮往返在淹没与流失之中,而又流在亘古不变的月亮之中,文人骚客们面对着月亮,大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物是人非之感慨。

李白是盛唐文化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歌千古传唱,震撼着一代代人的心灵。而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就如同李白“诗仙"皇冠上的明珠一样,璀灿夺目,灿烁古今。月亮,从古至今,用它独特的神秘指引着人类无尽的遐想。千古明月,默默的视着尘世间的沧海桑田,人们从它的阴晴圆缺里勾勒出种种遐想。并从这千古不变的月亮中探索历史的演变和古人的情思。如《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凄冷的夜晚诗人登舟望月,遥想着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而自己却仕途坎坷。即使自己有旷世之才,也难一展才雄。就算有报国有心,也请璎无路,无奈间,散发弄扁舟,青崖白鹿间,将满腔真情遥寄冷月之中。诗人在思念古人的同时,也寄托了世间无知音的深沉感慨。

三、月景

诗人不仅赋予了月亮多情,还赋予它本身的纯自然之美,或淡雅、或幽静、或冷清„„表现的是一种几乎完美的意境之美女。 (一)月之凄美

月亮的漂流,使人感到伤感伤情。月的圆缺,使人感到离愁别恨又极其凄美。在浪漫诗人李白的笔下,月亮有的时候是极其复杂的,有的时候是恬静的,有的时候是清幽的,但也有的时候是悲伤愁离的。他一首《春怨》中感情表达的就极为强烈。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月亮已悄悄地西斜了,烛已慢慢地燃尽了,但人却还未眠。体现了诗人对她们寂寞独居的惆怅、悲情渲染得浓烈而深沉。如花一般的青春年华,却在白马金羁远征辽东,就连落月飞花都可怜她们,看到他们的寂寞孤独。而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她们如花似月的美貌被无情的岁月所击打,使她们原本大好的青春年华都覆盖上了一层凄冷的美,更加显得楚楚可怜。李白以独特的奇才,将月亮的幽美之景,月亮的清冷与寂寞,呈现在古人和今人面前。使读之人感到悲喜交加,欲痴欲醉。

(二)月之幽静

月亮清幽而又可爱,闲静而又优美,因此诗人们借月亮的闲逸幽静来营造一种淡淡的仙境。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的诗中也有恬静优雅的意境,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湖五首·南湖秋水夜无烟》: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中描绘的是南湖秋月的景色,湖与月仿佛水天相连,从而激发了的诗人浪漫情怀。诗人以独特的想象把天边的月色和洞庭水域写的非常传神,抒发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情。尤其是“且就洞庭赊月色”一句,这一个“赊”字,简简单单就把天上那一轮明月写到了人间,好像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表现的十分自然亲切,给人一种恬静之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的月亮既是淡雅的,又是忧愁的,在诗人现实的矛盾世界中,明月和自己有着心灵上的沟通。在李白的诗中谈到月亮景色的诗句很多。 “海树成扬春,江上皓明月”、“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波光摇山岳,星影入城楼”等。有的是梦境和现实交织,有的是丰富的想像与神话传说重叠,用独特的浪漫性物我融合,营造出闲雅幽静,清幽可爱之境。

千古明月,默默地视着尘世间的沧海桑田,人们从它的阴晴圆缺里就能看见世间的各种情态。月亮,从它被卷入中国文学殿堂开始,就牵系着历代文人的思想情怀。他们对高高在上的明月,有着及其特殊的情感,或思之,或念之,或怀之,或惑之,抒发着心中的阴沉,释放着自己对天地间、人生间的悲感情怀,寄托着对于人世间事世故的眷恋。月亮展示了孤独清冷、脱俗风尘的心里意象。李白的一生仕途极其的短暂、坎坷而又跌宕起伏,他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的痛苦悲愤。幸好诗人有一方心灵净土来安慰他,那就是月亮。他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能让诗人脱离尘世间喧嚣,寻求自己本质的心理。它是李白在不得志的时候一种倾诉的对象,也是李白理想化的空间。他把月亮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远离尘世和精神家园的寄托。在现实世界中,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李白免不了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但在诗歌的海洋中,他可以用不计其数的名篇诗句,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这个世界给人一种清新幽美之感,更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写照。于是忽,李白便把他的离愁别恨、悲欢离合,以及他游历人世间的种种坎坷都融入了月亮之中。

参考文献

【1】葛景春 注《李白诗选》 中华书局2007年版

【2】郭漫《唐诗宋词三百首》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出版

【3】(清)王国维 著 《人间词话》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4】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李军《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 第14卷,第4期

第三篇: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

摘要: 李白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伟大典范。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内涵丰富,随着环境和心情的变化而意蕴纷呈。月意象是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已;是故乡,是亲人,是挥洒不尽的情愁;是诗人高洁人格的化身,是诗人崇高精神的宿营地。月意象之丰富,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月意象的运用,使李白的诗歌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特质,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即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她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增强了李白诗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为李白诗歌涂上了一层明丽、神奇的艺术色彩。

关键词:李白;

诗歌; 月亮; 意象;

1 目

一、 引言--3

二、 李白与月的不解情缘-------------------3 (一)意象的内涵-----3

(二)李白的不解情缘------------------------3

三、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4

(一)、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4

(二)、以明月象征国家、帝王-------------4

(三)、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4

(四)、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5

(五)、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5

(六)、以明月抒发孤独、凄清、郁愤之意----6

(七)、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6

四、“月” 意象在李白诗中的作用-------7 参考文献------9

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

一、引言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在盛唐诗人中,他也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李白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伟大典范。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想象构成了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李白式的诗歌特色。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惚、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李白诗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为李白诗歌涂上了一层明丽、神奇的艺术色彩。

二、李白与月的不解情缘

(一)、意象的内涵

何为意象呢?“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在写作领域,一般把意象解释为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创作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在观念中的感性影象,它是诗歌构思中最活跃的因素。从意象的角度考察,诗歌的构思就是一个意象的活动过程。意象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情思,体现诗人的审美个性。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二)李白的不解情缘

瑰丽神奇的月之意象与诗人结下不解情缘,负载了诗人无限的情思和心绪,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月这一天象,及与其相关的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引起了原始人类的注意,在月银白光辉的外面附上了一层神性的色彩。月被人们尊奉为神自先秦至唐依然如此。“明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得最多的意象之一,这种文学史现象的出现,是与李白对明月意象的灵性魅力的开发有深刻的关系。”然而李白诗中的月亮绝非现代意义上的自然月,月亮的神性减少了,而更多体现的是积淀了丰富民俗文化的仙界月。《沧浪诗话》说:“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这种天仙之才的飘逸之感,是与明月想象密切相关联的。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白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常人的特

3 别喜爱之情。对他来说,恐怕最为美好、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心中和笔下的月亮了。诗人之恋长空皓月,不仅因为她有照见离人的情愫,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高洁的品格,而且因为她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幽怨的心灵,并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寻觅尘世之外大千世界所涵蕴的无穷美感。

三、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在李白的诗中,月意象五光十色,随着环境和心情的变化而意蕴纷呈。明月在诗人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李白诗中之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就此略作阐说。

(一)、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

古代,人们认为日为阳,故曰太阳;月为阴,故曰太阴。因此,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歌咏,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上之回》),写宫中一女子于夜深人静之时,在“楼台与天通”的阁道上踏着月色徘徊,其忧愁的是对君王临幸的愿望一次次地化为泡影,表现出一位缥缈似神仙的愁美人形象;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不落言筌。“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既以月比人,又将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忆旧游》),写歌女美丽超凡脱俗,犹如新月之清辉,而且舞艺出众,歌声甜美,“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即恋情,略此不赘。

(二)、以明月象征国家、帝王

李白一生关心政治、关注社会,往往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国家命运、社会前途联系在一起,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明月高悬天穹,在诗人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在他的咏月诗中,明月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帝王的化身。如:“胡月入紫薇,三光乱天文”(《送张秀才偈高中丞》),“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塞下曲六首》其三)。以汉月象征大唐帝国,以胡月象征外邦异族。环宇共一月,但诗人却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与对祖国的热爱息息相关。

(三)、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4 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月下的李白给我们呈现了,他的心灵深处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对亲人、朋友的无尽的相思和关怀。早在青年时期,李白就深情写下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虽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之情表现在外,但对故乡却别情依依,”峨眉山月“由于山高月小,又是半轮秋月,更显秀丽,墨黑山影的衬托特别明净。修理、明净的秋月,影在澄澈碧波的江水之中,比别处的月亮更加美丽可爱,此时之景,是诗人毕生难忘的特别景色,倾注了即将理想的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峨眉山月是故乡的象征,诗人对它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眷恋之情跃然纸上。“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对明月而思念家乡和亲人,感情深沉。《静夜思》也正是这样一首留传千古的咏月名作。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安陆白兆山》),故“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李白的伟大,还在于他把自己的这种个人私情推而广之来表现天下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情,特别是月下边地征夫的思家念远之情;如:(《子夜吴歌》)写长安城中的思妇乘着月色,忙着赶制寒衣,以寄送给在边地的丈夫。她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好让丈夫早日回到家中,抒发月夜思念丈夫的一腔深情。

(四)、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诗人曾有着“济苍生”、“安社稷”、“忧黎元”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诗中也多次以大鹏自喻、自比,他把取得功名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诚然,这也反映了诗人“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实现人生理想途径的不切实际的虚幻性。尤其是他那种“不屈己,不干人”的平交王侯的狂傲而张扬的个性,使得他在过了短暂的京城词客的生涯后便被“赐金放还”了,遭受到最严重的人生挫折,但他却绝不因此而屈服。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明白地宣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奴颜婢膝,表现出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决绝的态度,并坚持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五)、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

古人写月,往往用来寄托高洁的情操,或用来象征光辉理想。李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远大抱负,不与当时的官场同流合污迫于时局,其超尘脱俗的人格品质,只能通过诗词

5 抒发。李白常用明月来象征一种孤傲高洁的人格。“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诗人认为,太阳是由火精炼而成,月亮则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故才显得那么的纯净无瑕。“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诗人用明月来比喻日本僧人晁衡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以此来纪念其为中日友谊而献出生命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外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话。另外,诗人还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的诗句和对比的手法,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诗作千古流传,可与日月争辉,而当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楚王只不过是留下荒冢古坟而已,褒贬分明。在一个物欲横流、喧嚣浮华的现实中,“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独漉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青天明月,光照万里,寄托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的人生理想,月也成了诗人高洁人格的宿营地,成了李白的奇美的精神家园。

(六)、以明月抒发孤独、凄清、郁愤之意

在现实中,李白一生不得志,屡遭打击,时常有身心交瘁之感,对此,诗人只能借笔来抒发胸中郁闷,而情感寄托的对象则是月亮。月意象是心神相通,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已。夜深人静,胸怀大志的诗人清醒体味到内心深刻的孤独,如此情怀,向谁倾述?只有明月最知心,不离不弃,长夜相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因而诗人希望能与明月“永做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如“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人久久孤立,慨叹人世艰辛,知音难觅,吐露的是怀才不遇的失意和落寞。“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月下舞剑,高歌泪下,何等悲壮!月亮在此不仅渲染了冷寂的气氛,而且本身就蕴含无尽的愁绪。《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闷淮明。”则包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控诉。《月下独酌》更是以月为友让孤傲苦闷的诗人在它那里找到情感的慰籍和精神的寄托。

(七)、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

诗人有一首著名的咏月诗《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

6 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朗照,尽情地流泻着无涯际的清辉,它晚升晓没,与人总是若即若离。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故而停杯问之。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的人生课题摆在了月亮与读者的面前。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只有那明月、那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理想、价值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是游离或外加于诗篇的,而是通过对月的观察、认识、理解而得到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是一种渗透在全诗中的内在精神与意蕴,尤其是将哲理的思考与对月的形象描绘有机地结合并高度地统

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诗的主题发轫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思,构成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另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六朝风光不再;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在这里,明月已成了目睹梁王、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明月依旧在,而当年曾不可一世的梁王、吴王除留下其荒坟野丘外,已化作历史的烟云散去。这与后来刘禹锡著名的怀古诗《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极为相似,可谓异曲同工,堪称前后相续、相映生辉的咏月怀古诗之杰作。它们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

四、“月” 意象在李白诗中的作用

月意象的运用,使李白的诗歌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特质,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即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她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增强了李白诗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为李白诗歌涂上了一层明丽、神奇的艺术色彩。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指出的:“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

7 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诚哉斯言。若谈到咏月诗词,我们不可能不谈到伟大诗人李白,他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咏月名作经常出现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已成为不可多得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而且还是个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其广泛吸收自《诗经》、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文化遗产与表现技巧,有时甚至还喜爱化用前人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在认识、理解李白诗中诸如“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伟意象,领略其崇高的壮美诗风的同时,也能认识、理解李白诗中还有着诸如“明月”等许多清丽秀美的玲珑意象和优美诗风,从而,对诗人、诗作、诗风以及诗歌意象等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纵览李白的咏月诗,在不知不觉中已沉醉在诗人塑造的那个崇高、永恒、美丽而又神秘的月的意象:月亲切如友,圣洁如神,而又熔铸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是诗人狂傲旷达而又孤独的自我形象地再现。他自成一家的咏月诗,开拓了题材的选取,意境的拓展,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从而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物镜,更包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物我之境的交融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 、

彭定求,等.《全唐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 、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

四部丛刊本.宛陵先生集(卷四十三).

4、

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5、

松浦友久 关于李白捉月传说[J]北京大学学报,1995

9

第四篇: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顾城是一位天才诗人,到七八岁,顾城就预感到:"我将来是诗人!"一次在小学班上被老师指名朗诵诗歌,顾城回忆说:"我被自己的声音震动了。我不知是怎么结束朗诵的,只记得坐下来时,必须用手按住膝盖,才制止那激动的颤抖。"[4]这是诗歌的力量与诗人天性撞击的结果,天才的诗歌原子早已潜藏在其性格、气质中,流淌在血液里。[5]而诗人的生命意识也觉醒的很早,13岁时写的一首小诗"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诗人对幻想的渴望和幻想的破灭的感悟已经初露其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参悟其作品中通过各种意象表现出的生命意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与自然为伴的童话诗人--对生命的顶礼膜拜

在顾城的诗歌尤其是早期的诗歌中无不透露着一个崭新的小生命对世界的好奇、关注以及崇拜。其诗歌中不断出现天空、月亮、云、海、树枝等意象。15岁的《无名的小花》"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诗中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与秋菊、牡丹的对比而表达一种朴素的美好。对生命的崇拜和礼赞饱含在这些意象中。再如诗人创作于十五岁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太阳烘着地球,/象烤一块面包。/……我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融进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但在这样的无奈中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唤起对生命的热爱而去赞美和歌颂个体生命的伟大。喷薄而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阳光"这一意象被诗人比喻成瀑布,阳光的照射则顺理成章地"洗"黑我的皮肤;而"太阳"这一意象则被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处理转而成为"我的纤夫"。尽管被阳光"洗黑了皮肤"被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诗人依然不屈服于强压之下而是"赤着双脚。/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图章"这一意象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标志,一种无法抹杀的力量的象征,更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用"阳光"、"太阳"这两个意象与"图章"这一意象作对比,更彰显了诗人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的勇气,更要让这种勇气有了承担的载体--"图章"。最后诗人更是"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小"我"不小,与宇宙的融合彰显了人类的力量。连顾城的父亲顾工在提起这首诗时都说:"我和十四岁的顾城在河滩上晒着黝黑的肢体。他用手指在沙砾中写了一首歪歪扭扭的《生命幻想曲》--我至今还在为那些美妙的诗句而惊喜。多么好,我真惊奇他那细小,柔软的手指怎会划出这样的宏丽、壮美的句子。"[6]这个"早熟"的少年已

经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瘦弱而黝黑的身体中蓄积着强大的力量,骨子里的倔强透露出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生命的礼赞。

(二)寻求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和"轻"平衡点的矛盾诗人--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思索。

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所谓灵魂的受难者指的是诗人注定一生为灵魂所累,因为太想寻找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平衡点而苦苦思索。而作为诗人的顾城也不例外,更确切地说顾城是一个"受难者"的典型代表。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顾城的一首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泪的眼睛……"这首诗歌有类似童谣的天真,也透露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再看另外一首诗《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却/而耸起的脊背。"这首《弧线》乍一看,我们感慨作者在处理"鸟儿"、"少年"、"葡萄"和"海浪"这几个意象时的巧妙。"触丝"和"脊背"的比喻也十分精当,但仔细品读过后就发现,作者对于这几个意象的处理不决不是信手拈来,随意组合。"鸟儿"为什么在疾风中"迅速转向"?葡萄因幻想延伸了的触丝,为什么又转向海浪因退却而耸起的脊背?"少年"这一意象的插入又是为什么?不难看出这是作者另外一种人生观的反映,即是面对困难消极回避的态度。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弧线》进行一个对比,借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关于"轻和重"的思想,我们可以说如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反映诗人不能承受现实的重压转而逃避现实试图寻求一个童话般美好的世界,而在享受身心快乐、浪漫、自由的同时又对这种逃避现实的"生命之轻"表示某种怀疑;那么《弧线》反映的则是诗人洒脱和超凡的表面之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诗人一直在寻求一个所谓没有痛苦和忧伤的快乐天国,但现实世界的残酷一直在粉碎着他的梦想;即便他的内心再纯澈明净但毕竟人的生存离不开现实的沃土,于是诗人一面追求着"生命之轻"但又表示怀疑;一面承受着"生命之重"的平衡点而苦苦挣扎。这种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思考始终没有停过,一直贯穿在诗人的生命中并体现在作品里。游走在"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之间,顾城用一生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但很可惜他始终不能游刃有余地在两者之间周旋从而获得一种生活在现世而高于现世的人生境界,而是选择用死亡来结束这种永无宁日的思考。诗人之所以选择死亡是因为他们太在乎怎么活了。

(三)幻想坍塌唤醒死亡意识的悲情诗人--对死亡的诗意品读。

很多事情生来就注定了,就象生命一旦降生则注定了死亡,在顾城的诗歌中"死亡"亦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他用诗歌解读着生命也解读着死亡,从另一个角度讲,死亡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生命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也正是生命意识的另一个侧面。

顾城的诗的生命几乎是同步的,他经历着怎样的生命就将其幻化在诗中,而诗中表达的思想正是他生命的最真实写照。顾城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美》)小小年纪就已经意识到了不管多美的生命到了最后也终究不过成为灰烬,一种无奈和失落油然而生。诗中虽未出现明确的"死亡"意象,但"灰烬"这一意象已暗指死亡。在明白了生命最终要消失的悲哀之后,诗人进一步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昨天,/象是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昨天象黑色的蛇》)诗中"黑色的蛇"这一意象虽指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特别指个人,但我们依然能从那对死亡的阴森恐怖的描写中窥见一个少年对死亡的恐惧。而慢慢地当诗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之后转而品味死亡甚至颂扬死亡,我们来看看他的《就义》:"站住!/是的,我不用走了,/路已到尽头。/虽然我的头发还很乌黑,/生命的白昼还没开始。……/风,/别躲开,/这是节日/一个开始;/我毕竟活过了,/快乐的,/又悄悄收下了/这无边无际的礼物……"诗人借助"头发乌黑"、"风"、"礼物"等意象写出了一个孩子的死亡。没有什么比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更加残忍,但面对这样的死亡,诗人却说"我毕竟生活过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态度已比以前"超然"许多,而到了最后,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最终转向一种宿命的归宿,诗中也越来越热衷于谈论死亡。如"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墓床》)顾城也多次说过:"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死亡是我们的想象,所以它是没有的。"[7]在顾城的头脑中生命是永恒的,不是瞬间的,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生活是暂时的,生命是永远的。他的生命指挥着诗歌,诗歌指引着生命,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引入"死亡"这一意象,但是没有哪一个诗人象顾城一样热衷于"死亡"的讨论和描写,也没有哪一个诗人如同顾城一样

用死亡来完成对生命的扪问。张捷鸿曾说:"他的死不同于海子、骆一禾等诗人的诗人之死。他的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深刻的本质的生命的死亡,是典型的从灵魂到肉体的人的死亡。"[8]

顾城很多次谈到他小时候有过的一次经验。那时他还小,有一次大人都出去了,他一个人被关在一个亮着灯的屋子里。忽然,他从被灯关照着的墙壁上看到了一双双眼睛象从雾里慢慢浮起来,这些眼睛都是空洞洞的,一种迷茫的无可奈何的感觉。他感到害怕,而且马上知道,人死了就要变成灰烬涂在墙上,他自己迟早也会这样。他说他从那一刻起,对世界的看法就形成了。他的短短一生充满着对生命和死亡的启示。只要说到诗,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死亡。毕光明和樊洛平曾说:"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生命意识成为顾城诗歌的萦绕不绝的主旋律,为什么他的诗勾勒的只是一条永恒生与死的轨迹,这完全为一种生命的直觉体验所决定。"[9]

顾城是最善于把生命融进诗歌的诗人,他的一生便是诗的一生。对于顾城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但多数集中于他的诗歌的审美价值研究或者是津津乐道他的死亡。对于他诗歌中最能感动读者的根本之点--意象中表现的生命意识的研究则未涉及很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顾城诗歌的价值不在思想性上,也不能简单地从艺术价值方面来品读,而是要掠过一切通常意义上对某个作家(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某部作品的"一般性"品读,跨越到参悟其诗歌中隐含的深沉生命意识。为灵魂而写作的他自然将灵魂赋给了诗,这就要求我们在品读其诗歌时要深切感受作品中体现出的"灵魂之音"。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把握顾城诗歌的内核,从其诗歌的意象中反应出来的生命意识这个角度看,在现代诗歌创作和品读的领域里是应该值得一提并且有推广的价值。

注释:

[1]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9.16.87。

[2]转引自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7.88。

[3]转引自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4]顾城:顾城文选[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11。

[5]曾宏:别有天地非人间--纪念顾城诞辰五十周年[J].新作文,2006(9):8。

[6]姚家华编:朦胧诗论争集[D].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37。

[7][8]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9]毕光明、樊洛平、顾城:一种唯灵的浪漫主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2)。

另外,本文所引用顾城的诗歌均选自顾城.顾城精选集[D].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精选集[D].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北岛:北岛诗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3]舒婷:舒婷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5]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五篇: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他们的不同作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引言

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但社会理想和政治现实总是会出现龃龉,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自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命意识。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土,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

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陶侃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卒后追赠大司马。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做过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洁身自好的人。他的母亲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嘉是当时名儒,文章超卓、胸襟广阔。这样的家庭环境,对陶潜一生可说影响极大。

陶渊明一生可分少年、游宦和归隐三个时期,兹分述如下:

(1)少年时期:自晋简文帝 咸安二年壬申,至晋孝武帝 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自出生至二十五岁止),萧统《渊明传》称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一点更可从他诗中窥见他的遭遇和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辞);“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2)游宦时期:自晋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至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自二十五岁至三十四岁为止)。他的杂诗里说:“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在这十年期间,陶渊明曾出任四次,前三次任幕僚即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后一次是当县丞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就任,十一月即自免归。

(3)归隐时期:自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至宋元嘉四年丁卯(自三十四岁至五十六岁止),渊明自四十六岁以后,他家曾遭遇过火灾、风灾、水灾、虫灾。他身体也是逐渐衰弱,尤其元嘉二年后的两三年中,可说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一段日子。贫困使他自然的质性,磨砺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他对于死神的迫近,毫不惧怕,处之泰然。他深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了三首挽歌诗,及一篇自祭文,作为辞别人间的最后剖白。

陶渊明现存于世的诗歌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1 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成就最高,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并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陶渊明的一生坎坷多变,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处世态度的恬淡、安闲、无争、任真。表面上看,他的感情似乎淡淡的、平静的,其实他是一个具有浓烈感情的典型人物,也从而影响了他的诗歌。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他的诗歌平淡自然中露出雄奇、含蓄隽永、意境深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在诗歌意象的艺术创造上,他更是别出心裁,使他自然率真的性格得到充分体现。在繁杂的意象中,鸟 、菊 、酒 最能够表现其理想-现实-奋斗的生命痕迹,凸显其伟大、高尚的人格,展现其全部的生活和艺术底蕴。他善于通过对外物的描述来寄托内在的情感与志趣,这类注入创作主体独特感情活动的物象就是文学表达中的意象。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一个词语,最早始于《易经》,由《老子》、《庄子》、《易传》等深化发挥,至魏晋南北朝可谓洋洋大观,“魏晋南北朝作为文艺学、

1美学的一个自觉的时代,是完成‘言不尽意’向‘言有尽而意无穷’转变的捩点。”。下面就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意象,鸟,酒,菊进行分析,发掘出一个真实独特的陶渊明。

(一)鸟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鸟是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渐渐丰满起来的。在《诗经》中就已存在着鸟这一意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鸟在这里是爱情的信号。,《楚辞》中有“矰戈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诗人不仅把鸟作为自己的心迹符号,还作为自身经历的象征。汉末《古诗十九首.》中“越鸟巢南枝 ”是游子思乡心态的体现,曹植《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则是他孤独难耐的反映。这些鸟意象在作品中忽隐忽现,或明或暗,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体验。然而,上述作品中鸟意象是零碎、散乱的,因此它只能成为这些作者的心灵闪念。原始意象是“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 ”2 。真正把这些“碎片 ”联结起来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当推陶渊明。陶渊明诗作中的飞鸟被其赋予丰富的内含,包括高鸟、翔鸟、羁鸟、孤鸟等,这里仅就陶诗中关于飞鸟的三个方面即飞鸟、羁鸟、归鸟意象谈谈陶诗中飞鸟意象的特点。这三种意象大致表现出作者由积极入仕——羁旅困顿——回归自然的心路历程,射出作者坎坷而又多舛的苦旅人生。

(一)、高鸟意象:

翻阅陶渊明诗文集,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其早期作品中,有很多表现诗人志存高远的诗篇:如“少时壮且厉, 抚剑独行游”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青少年时代,陶渊明积极进取,有佐君立业、大济苍生之意;壮年时期,陶渊明积极入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晋室,兴利除弊,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以此来负一份作人的责任。因此在诗文创作中,常以飞鸟形象寄托其高远志向。 最早出现飞鸟意象的是《命子•其二》:“凤隐于林,幽人在丘”,从中可看出陶渊明的青年时代是充满幻想和憧憬的。《杂诗十二首》其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中则希望自己成为胸怀“猛志”而 “远翥”的高鸟。《读山海经》中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则寄托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暗含对刘裕篡权代晋这股历史逆流的抨击,表现出强烈的家国之情与反抗意识。陶渊明本是满怀大济苍生的美好愿望出仕,但残酷的现实将他的梦想无情地击碎,等到他领略了官场的腐朽污浊,深知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后,流露出沉重的迁逝之感。因此在以后的一些诗歌作品中发出“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的感叹,也流露出他对入仕生涯的悔意。但早期作品中的“高鸟”意象,更多侧重于抒发“鲲鹏展翅九万里”的 1引自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

2 引自苏克 译 《汉译经典:心理学与文学》

2 雄心壮志,表明诗人“思远翥”的高远志趣。 (二)羁鸟意象

陶渊明一生有过三次出仕又三次退隐的苦涩经历,最终悟出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他看不惯腐败世风以及官场贪墨成风的混浊现象,因而在望见高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深感自己为形迹所拘所带来的不快,“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明显流露出对自己误入仕途的惭愧与后悔。“久在樊笼中” 则将自己误入官场比喻成飞鸟被樊笼所束缚,有渴望挣脱笼子的强烈欲望。“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感士不遇赋》中,他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权者是靠不住的,官场对于正直的人来说无异于密网之于骇鱼,宏罗之于惊鸟。统治者的专制制度和奸佞之徒陷害忠良的险恶犹如巨大的罗网,将正直的仕人围困其中,人格与心志将被扭曲,可他与所有仕人不同的是,决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来顺应污秽的世道,正如上文所述,陶渊明入仕,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兴利除弊,振兴晋室,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以此来负一份作人的责任,但几经周折,仍困顿于无奈的官场,没有找到施展“猛志”的机会,反而失去了原本极为朴质珍贵的自由。诗人忍受着无可言表的抑郁和无奈,吟唱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在饱受出仕与出仕这一矛盾纷扰的纠缠后,终于发出“逃禄而归耕”的感慨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饮酒十七》) 仕途险恶,羁鸟在痛苦的求索中终于觉醒,只有归隐田园以保守自己高洁芳馨的气节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四首》其一)进一步表明诗人在出仕之时极为复杂纠结的矛盾心理。可见,诗人在“羁鸟”形象中所蕴含的寓意和感慨是极为深沉的。

(三)归鸟意象

“归鸟”在陶渊明的众多鸟意象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逯钦立先生在《读陶管见》里就曾这样说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陶渊明有不少诗篇以归鸟的生活现象寓托他的生活心情。组诗《饮酒》的栖栖失群鸟’篇,组诗《咏贫士》的‘万族各有托’篇,尤其是他的《归鸟》四言诗,都证明了这个方面”。3

在经历种种矛盾纠结的痛苦折磨后,陶渊明获得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的解脱,感受到心身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惬意与释然。而“归鸟”正是此种情感的载体陶渊明将自己对归鸟的思慕之情寄托在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精卫鸟形象之中。《读山海经》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两句,以精卫为中心意象,将“微木” 与“沧海” 巧妙相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精卫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选取的意象新颖不俗,她正是陶渊明所崇拜的偶像。“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归鸟》)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归鸟” ,其象喻意义极其丰富。这只疲惫的小鸟正是诗人人格的象征。“每句诗几乎都是诗人生活经历的再现,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每一景物都有感情色彩。渊明的寄情归鸟,就是所谓:‘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他的因归鸟的感发而欣喜于真意或者生意的获得,就是所谓‘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4这首诗通过寄兴归鸟,抒发了诗人孤高傲世、不愿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情怀,表达了其对人生意义的独特理解。对归鸟的思慕之情,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惆怅和悲愤,意境深邃,发人深省。

总之,在陶诗中,鸟与诗人物我相融,鸟随人移,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某种程度上是诗人一生的象征。鸟意象涵盖了陶渊明的漫漫一生,囊括了他的思想变化,显现了其不朽的人格魅力,由此而言,陶渊明与鸟有着极大的渊源。

(二)酒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3引自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4引自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5引自袁行霈《陶渊明研究》

3 中国历代文人中爱酒的不枚胜举“但是在诗中集中写饮酒,以致形成一种文学的主题,应当说还是自陶渊明始”。5酒是陶渊明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不仅题为饮酒的有二十首,还有如《读<山海经>》之类的述仙之作里有“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其五)的诗句,在《杂诗》之类的抒愤之作中有“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难再来,一日难再晨”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在《拟挽歌辞》中甚至亦有“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的歌咏。陶渊明在酒文中寄托了自己的处事态度与人生观念。陶渊明爱酒不仅仅是受魏晋诗人饮酒之风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对现实强烈不满。他的生活离不开酒,创作也与酒 这个具有特定象喻意义的意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写出了一个真实、矛盾的自我,凸现了一个真实、复杂的人生。

(一)酒——借情发慨之物

在陶诗中,有众多的酒意象,酒在他的诗文中随着他生命的不同阶段里心志的变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从少年时所作《乞食》中的“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里表现出来的意气风发,到最终为自己写下的《自祭文》里的“摔兀穷庐,酣饮赋诗”中透露出的“识运知命”。酒作为不同时期不同的象征一直贯穿在诗人一生中的诗文里,也伴随着诗人这一生跌宕起伏数仕数隐的各个阶段,真实的展现出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在《扇上画赞》中,诗人写到“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以酒述志幻化并赞赏古代隐士的高蹈风节,并力求与其冥契,这种冥契正是表明了诗人的主观情感,酒在诗中作为一种意象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喜好。《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则是用“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来突出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田园生活是一种悠闲、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在这里“酒”只是个借物来引发自己的感慨,他感慨于田园生活的淳真多趣。那么诗人又为什么要发此感慨呢?陶渊明一度认为桓玄是可以助晋室完成复兴大业的人物,也因此才仕于桓玄,但随后桓玄篡晋的企图逐渐被陶渊明看清,晋安帝元兴元年他借回赠给朋友郭主簿的这首诗,表明出自己虽然还仕于桓玄,但已经知道是无法完成建功立业的心志,于是诗人向往淳朴田园生活的隐性心志开始得以浮现,并有超越立业心志之势,自斟自饮的“酒”指代出归隐之适乐。而作于同年的《酬丁柴桑》则是以“放欢一遇,既醉还休”的酣畅与情来表明与官场中这位友人相聚时的欢畅之情,欢畅之酒消除“心忧”,诗人借酒发慨表明出心中归隐与立业心志的矛盾争斗。酒在此时承载了诗人纠结的心志,也展现出此时真实的路变迁。在《时运》中诗人写到“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虽有“清琴”与“浊酒”相伴,诗人却仍旧独自感慨自己“黄唐莫逮”生不逢时,不能将满腹才华与赤诚报效国家,实现自己“大济苍生”之志。

当诗人决心已定,归于田园后,他还不忘关心国事,他用笔感思概叹,作于晋安帝义熙二年至四年间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就是借古人古事以抒心慨,《其一》以“欢言酌春酒”抒慨出自己初归田园的欢欣和闲适。此时的诗人刚归田不久,丝毫没有想到后期田园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溢满全诗,在这里春天酿成的酒指代生机盎然的春天,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自己开始了归田的新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诗人由衷的抒咏出自己的兴奋。在《其五》中诗人更是借酒发慨“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隐喻自己所做出的人生选择,他真心所愿便是归隐田园,酒作为他喜爱事物更多的是用来寄寓心迹。

(二)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展露心志之酒意象

陶渊明自幼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的心中既有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也有道家清净无为的淡泊思想,两种思想在他心中交替出现,随时局和环境不同而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是陶渊明在他一生中面对种种不同的境遇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心态。不过早期陶诗中的酒意象大多是用来表现诗人心中想要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志向,陶诗中最早出现的酒意象是写于“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的《乞食》”中的“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觞至辄倾杯”,正值少年的他雄心勃勃,在诗中引韩信的典故将其自比以表达出

4 渴望被荐以实现自己从政之愿。他以意写乞转托出自己的心志,,也说明了此诗写作之时正是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之时也即归隐之前。作于诗人20岁时的《咏荆轲》里则以一句“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来表达自己积极的报国之心和向往建立盖世之功的远大抱负。但即使是在他建功立业之心最盛的少年时代,我们也能从于一些诗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他有意无意透露出的想要于“大济天下“之后便功成身退去享受归隐生活的浪漫理想。这应该是他心目中这一生最完美的状态,是他最高的向往和追求。同样作于20岁那年的《咏二疏》便非常明

确地表明了诗人想要于建功立业之后归隐的强烈愿望。诗里写到“二疏”成就大业之后便“高啸还旧居,长揖储君傅”辞官归里描绘出当时“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的荣耀和辉煌。“饯送”的酒代表的是满朝官员对“二疏”功遂自去的尊重和景仰:而其后“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里“挥觞”的酒则是“二疏”大志得遂之后安心享受平淡快乐生活的象征。可以看出此时的诗人心中向往的是功成身退,建功立业虽然还是诗人的首选,但诗人最想的还是功成身退后安乐生活。而《止酒》里的“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中的“酒”则代表其入世从政及忧国忧民之心,诗人以酒喻忧,通过止与不止的矛盾斗争表现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忧心,同时也借酒托迹喻出自己仕与不仕的矛盾苦闷心情。其在自《五

柳先生传》中诗人更是自说性嗜酒而且每次都要饮醉,同时诗中还展现出“当下有道则仕,天下无道则隐的信条”,《蜡日》是诗人在岁暮祭神后自饮酣醉时所写的,似乎是觉得《五柳先生传》尚未将自己的心志表露得淋漓尽致,故以“梅”和“柳”,以“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再次表现了自己进可入仕退可“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志愿。酒作为一种载体,展现出缠绕在诗人心头的苦闷心迹即在“仕”与“隐”之间何去何从的傍徨与徘徊。可见酒做为诗人意象的表征.在归隐前承载了诗人太多的矛盾挣扎,也将诗人的心路变迁及“当天下有道则仕,天下无道则隐”6 的心态展现无遗。

(三)、把酒难言欢——归隐田园之酒意象

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终于摆脱了长久以来萦绕在心中‘仕’与‘隐’的矛盾纠结,正式宣告与官场告别开始自己归田的新生活。但即便到了此时不能“学而优则仕”仍然是诗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楚,这种痛楚伴随了诗人一生。陶渊明归隐嗜酒,但依然不能象盛唐诗人那样把酒尽欢。这一方面是因为动荡的时局,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陶渊明的心中依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身逢乱世的诗人想借酒逃避社会现实,但依然因为心中有着挥之不的社会责任,因此言酒而无醉,酒醉而心忧。诗人的忧愁正和他心中建功立业的理想难以在实中实现、人格理想难得在现实中保全有关。在他的《饮酒》里有好几首都可以看作是对这方面的真实书写。如第二十首:“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风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对儒家社会理想的向往,对暴秦焚书坑儒的指斥以及对自己儒士形象的维护,都可以看出作为隐者的陶渊明,心中依然有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对乱世的不堪,现实世界与心中理想不相符合,然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无奈中以酒来消解忧愁。酒为解忧物又何能尽言欢!陶渊明虽然归隐了,但他对政治还是极为关心的。《述酒》一篇从晋室盛衰,逆篡世纷不断到晋终于灭亡,表达了他对篡逆者的愤怒,一个田园隐士表现出真实的一面——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却也只能“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让我们领略到藏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人平静表面下那颗不曾平静的心。归隐后的陶渊明诗中的酒在此时表现的仍然是他念念不忘对时局的忧心和对国家人民的关注。《停云》中“静寄东轩,春醒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的“独抚”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的“闲饮”都表现出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而产生的“愿言不获,抱恨如何”的忧国忧民之心。“试酌百情远,重觞 6引自魏正申《陶渊明集注译》

5 忽忘天’’《连雨独饮》里的“试酌”和“重觞”也都表明了诗人想要借饮酒来忘却自己对当前形势忧心忡忡的焦虑之情,也让我们因此了解了诗人身隐心却未归隐的真实心境。酒承载了诗人的感伤,承载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遗憾。面对现实他无力改变又无以解脱唯有“饮酒”自我麻醉。“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饮酒序》)、“忽与一樽酒,日夕相欢持”,“不觉知有我”。但这种解脱方法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诗人喝的是苦闷之酒,他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却无法有所作为。从他《饮酒》一诗中可看出他对现实的不满,“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怒罪人”,蕴蓄着多少难言的苦闷啊。诗人饮酒背后是寂寞,诗人心里充满了忧患之感。他在求得暂时解脱的同时,心中却承载了更多的痛苦。所以他的终日饮酒,实在是一件最不得已的事情,这样的“酒”又怎能尽欢!如果说归隐前“酒”只是承载了诗人的心境,抒发了感伤情怀的话,归隐后“酒”则代表了诗人那颗痛苦寂寞的心灵,正如杜甫《可惜》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陶渊明与酒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他借酒抒发“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情怀,借酒吟出对尔虞我诈官场的厌恶,“陶渊明不满黑暗的现实,很早就追求理想的社会。但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他还只能从传说中的古代寻求理想社会的图案” 7。吟出对桃花源一般生活的向往“在桃花源中,人们过着富裕、安乐的生活,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显而易见,作者着力勾画了一个与当时封建社会相对立,并超越了现实的理8想世界”。更吟出对于无法建功立业造福万民的忧愁伤感,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其甘愿在酒精的醺醉中追求人生的静寂落寞,尝尽人间的甘苦百味,探寻人生真谛的那种执着。正是这种高雅脱俗的情操,构筑了中国文人纯静的精神家园,为后世称颂不绝,也成为后世那些隐逸文人所效仿的对象。

(四)菊意象与其情感意象

秋菊,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是诗人笔下一个惯用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把秋菊与木兰相提并论,赋予它美好的意韵。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这样称颂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以圣洁芳香之物作喻,表达司马迁对其高洁傲岸人生节操的仰慕,对其矢至不渝地追求美好境界精神的赞美。 自周敦颐《爱莲说》中“晋陶渊明独爱菊“以来,菊成为了陶渊明隐逸品格的一种独特表征。如果说陶渊明诗歌中的“酒”是为了化解社会理想不得实现的忧愁,是为了填平人格建构中所遗弃的部分的遗憾,那么菊更多的表明了他的个人人格理想的状态,代表了不同以往性格构建中的新的性情。

(一)以秋菊象征其俊逸高洁的隐士形象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是一句流芳千古,妇孺皆知的绝妙好辞。采菊的闲适意境中,一位超然脱俗、卓尔不凡的隐者形象挺立于天地之间,洒脱飘逸,如在眼前。通过爱菊、咏菊,寄托了诗人高洁傲岸的情致,菊花也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这也是使他能够独立于虚伪、污浊社会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咏菊》诗中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由于陶渊明的人格已与菊花的品性融合到了一起,所以“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已经不仅仅是菊花,更是飘逸俊洁、傲世离俗的陶渊明形象的真实写照。在此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便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暗香”即菊花的幽香,表面写菊花的香气,实则是菊花品质也即陶渊明品格对人精神的熏陶,含蓄地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还有饮酒赏菊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极富生活情趣,这也从另一侧面昭示陶渊明俊洁飘逸之隐士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7引自熊依洪《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 8引自王连升《简明中国通史》

(二)以菊花傲霜斗雪卓尔不群的品质展现其高风亮节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薄二首》。诗作前两句是对松菊外在美的描写:菊花盛开,芳香流溢,树林为之增辉…….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它们坚贞秀美的姿态,实是霜天中的英杰。在高洁而光耀的秋景中寄托了一种卓绝之气, 借歌咏松菊精神表达了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如其《菊》中说:“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以菊寓人,菊如我心,不以世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傲然独立,既是在说菊花,又是在表明心迹:我要保持菊花般凌霜傲雪、高风亮节的情操;要不随流俗,保持真我。菊花何以成为体现诗人品格的物象呢?这还得从菊花本身的品性加以分析。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群芳殒损,万木凋零, 诗人元稹曾在诗作《菊花》中对它有过这样的评价“此花开尽更无花”,猎猎秋风中,万物萧苏,只有菊花在瑟瑟寒风中凌霜盛开、傲然怒放,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这无疑成就了它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形象。而陶渊明愤世嫉俗, 洁身自好,不愿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正与菊花的卓然特立完美地叠合在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高洁傲岸品德的象征,两者合而为一,难分伯仲。萧统《陶渊明集》序中有言:其文章“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更是对陶渊明洁身自好、傲然桀立人格的高度评价。

(三) 表达对至真至善之美境界的追求

《饮酒》其五写到:“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混浊世风的鄙夷,表明自已远离尘俗,对以秋菊为代表的美好境界追求的强烈愿望。《九日闲居》的诗序中有叙:“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 陶渊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赋予其人格意义。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作者在弃官归田之后,看到自己酷爱的秋菊依然长势喜人,格外欣慰。这里的秋菊便是象征了美好的生活。

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倡导的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典雅风格,在陶诗中找到最好的印证。 陶诗就像菊花一样清新淡雅;他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也像秋菊般傲然;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样坦然深情。龚自珍可谓是陶渊明的知音,他在《己亥杂诗》写道:“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这里作者也以松菊为喻,对陶渊明人品、诗品作出了高度评价。

菊是体现陶渊明最理想的个人人格的意象。陶诗中写菊的诗句虽只有六处之少,但依然不妨菊成为陶渊明最独特的最深刻的意象之一。陶渊明五次出仕,五次退隐,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他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他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追求一种仁真自然的境界,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贵品德合二为一。也正是由于陶渊明的爱好和赞美,菊花才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9

结语

“诗言志”作为一种文学观念最早起于先秦,诗所言之“志”带有很强的情感成分。汉人说“发乎情,止乎礼仪”,虽然有“止”的要求,但并未否:“抒情是诗歌创作的特质”10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和志,《诗经》就是情感的产物。屈原说“发愤而抒情”。更将其“情”和“志”很好的合为一体。汉魏以后的诗人更加注重个体的情感,大声倡言以“诗言情”,进一步推动了抒情诗的艺术发展,意象也就成为这一时期诗人抒发自身情感时常常借用的艺术手段。

9引自袁行霈《陶渊明研究》

10引自李文庆《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特质》

7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思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要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 。刘勰在其著名文论《文心雕龙.物色》谈到意象的内在联系时写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说的是一年四季景物具有不同的形貌,感情由于景物而改变,文辞由于感情而产生。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窿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说的是描绘天气和事物形状,既要跟着景物而曲折回旋,运用辞藻和摹状声音,又要联系着自己的心情来斟酌。在《神思》篇中则进一步强调了意象的重要性。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谋篇之大端”。 说的是有独特见解的工匠,凭着意象来进行创作,这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安排篇章的重要开端。然后通俗地说明意象的内含:所以《神思》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之象,是情貌结合、情景交融的象,所以称为意象,这是构思中的意象,所以要根据它来运斤,来创作。陶诗中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诗作的艺术含量,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也 很好地表达了内在情感。意象赋予中国诗歌多姿多彩的特质,也使中国诗歌产生了摇曳动人的力量。陶渊明诗歌中的酒,菊鸟,就是这样具有象征意义与深刻情感的意象。

鸟意象的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鸟原是先民的图腾,古人诗文里的飞鸟崇拜和以鸟喻圣对于自小便伸手儒、道、玄等各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陶渊明诗歌中的鸟多象征贤能之士,寄寓诗人理想。陶诗中的鸟不同之处在于鸟不仅仅作为一种物象出现在诗人笔下,更多的是诗人自己的幻化,被赋予了较高的思想深度和人格特征,以寄托和象征的手法成为蕴含诗人意绪、心态的意象,有了自己独特的表达与体现。他借不同的鸟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意向志趣,完整地展现内心世界的彼岸花,为它的田园诗增添了灵动与生机,所以苏东坡才会在《水调歌头》(赋傅岩叟悠然阁)中应和道“云正出,鸟倦飞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都把轩窗写遍”。可见陶诗中的鸟意象深入后来的文人心中,为鸟意象的象征和内涵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而酒与诗可谓是密不可分,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屈原的诗篇中也曾多次提到,但在魏晋以前,酒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物象,或以酒严欢。到魏晋以后,酒才成为文人寄寓心迹的载物。诗人或借以抒发忧愤,或借酒抒发离别伤感之情,酒在此时,虽已经成为一种抒情的对象,但并未成为诗歌的主体,而在陶诗中,酒不仅成为诗的主题,更承载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历史的思考其意可谓并不在酒。他以酒入诗,使酒与自己融为一体,真正是其诗如酒,其人如酒。我们可以说是陶渊明将酒和文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如诗仙李白。

菊花与陶渊明更是不可分割,在陶渊明以前,菊花因为其高尚的品格为文人墨客所赞颂,但并没有具体的指征,而从陶渊明始则有不同,他将菊花素雅、淡薄的形象与自己不流于世俗的志趣相结合,使菊花成为傲霜斗雪、坚贞不屈的的文士品格的象征,使菊花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甚至在后人心中菊花就是陶渊明的化身。如元好问就在《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中写到“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由思人写菊,因睹菊更思人,虽已千年仍难忘怀。郑燮《菊花》中也写道“想因会得渊明性,烂漫黄花开一墩”。更是把菊花看做是因为有了陶渊明的品性才开得如此灿烂夺目。可见在无数人的心中,菊花就代表着陶渊明的高风亮节和超然脱俗。

陶渊明通过鸟、酒、菊等意象来表现自己的人格态度和志趣理想,经过仔细研读这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意象后,我们发现陶渊明的心志中“建功”与“归隐”的心志是并存的,并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趋势,即便是最后一次归隐后陶渊明也未完全放弃“建功”的心志,在心中仍旧存留着一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所以他才会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始终关心着天下苍生,保留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建功”与“归隐”的心志在他的心中矛盾的统一着,并伴随着他走向生命的终点。于是鸟、酒、菊这些意象因着陶渊明而成为一种固定的符号,影响着后世一代代的文人墨客,甚至于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与烙印。 8

上一篇:亮化工程深化设计下一篇:连结员调车员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