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原因分析

2022-07-03

第一篇:洪涝灾害原因分析

洪涝灾害原因

1 气候,特别是受极端降雨天气的影响

如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因遭受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轮番袭击,人员、财产损失惨重。据报道,2010年6月13日至28日,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10省市因暴雨所引发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93亿元、死亡215人,分别占今年以来全国洪涝灾害总损失和死亡总数的7成和5成多。暴雨刷新了许多地区降雨量的历史记录,暴雨所到之处江河暴涨洪水泛滥成灾。多座城市出现水围城、车泡水以及交通中断、工厂关门、商店停业、学校停课、生活停水、停电等灾情。

3.2 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偏低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开发建设也随之愀然兴起。在历经几十年的城市区域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理应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和建设,可是大多数城市建设者思想意识上侧重于城市的开发建设而忽略了城市防洪规划和防洪工程建设。因此,城市防洪从规划、建设到资金的投入均显不足。据报载,目前全国有一半左右的城市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可见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其防洪排涝能力无法与快速发展、扩张的城市相适应。所以,这样的城市在灾害面前自然要吃亏。

3.3 城市地面排水规划、建设滞后

城市区域的快速扩张使城区内高楼大厦、房地产、工厂企业、商店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所占有的不透水面积和地面道路硬化面积骤然增加。而相对的城区内透水面积却随之减少,地面下渗能力便大幅减小。在同等降雨量的条件下,城区地面雨水汇集速度就加快。城市泄水排涝设施又没有相应的规划建设,遇上大暴雨、强降雨排水不畅就必然导致街道成河道、地下车库成水库,要是遇上持续强降雨街道还可行舟。

3.4 与水争道,作茧自缚

一些城市或企业在扩大发展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幌子,非法填、堵、占用或出卖城市周边上下游河道、河沟、滩塗、低洼地带和有限的极为宝贵的湿地搞房地产开发或另作它用,盲目扩大城市区域建设,与水争道。历史所形成的自然流态、自然调蓄洪区、生态环境人为破坏殆尽。人类如此作茧自縛,老天爷稍一发怒,自然灾害也就来了。

第二篇: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

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 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

第1页

关键词:

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修建;高新技术;非工程措施。

正文:

一 我国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各地气候、地形、地质差异很大,中国降水量的分配也很不均匀,大致是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中国的气候应同西亚等国一样,沙漠广布,降雨稀少,气候炎热干燥。但中国特殊的地形优势,即位于亚欧大陆和世界大洋—太平洋之间,加之青藏高原的影响,季风气候盛行,雨热同期,降雨充沛,形成了江南的“鱼米之乡”,与处于世界同纬度地区和国家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虽然有这种气候优势,但由于降水量的50%--90%集中在5—9月,且降雨强度大,遇到气候异常就更容易造成旱涝不均,洪涝灾害的危害尤其大,直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暴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的突发性强,人们往往来不及躲避,一旦发生,损失严重,而且,洪涝过后,往往容易引发流行性疾病。

(一) 历史上我国的洪涝灾害情况

在我国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涝灾害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次,平均4.2年发生一次。至近代灾害变得更频繁。

1848年—1850年,清道光最后三年,江淮流域的八个省区连续三年大水灾,1848年黄河、长江都发生大水,加上沿海地区台风暴潮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湘、鄂、苏、浙等地形成大范围水灾。

20世纪30年代长江中下游又发生两次特大水灾,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发生了多次特大水灾。1991年、1998年长江中下游又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尤其是1998年的夏秋季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特别严重。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达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1]。

黄河更是一条极难治理的江河。由于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通过流水作用,搬运、堆积,致使黄河中下游河床抬高 ,有些地区形成地上“悬河”。,如开封的地上悬河,高出两岸几米到十几米,一旦遇到暴雨或气候异常,引起的洪涝灾害更大,防治工作困难,造成的损失更大[2]。

(二) 中国水灾的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水灾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已由50年代的21.9万元/平方千米上升到80年代的121.2万元/平方千

第2页

米。到了21世纪的今天,水灾单位面积的综合损失更大。值得指出的是那些经济发达地区,其水灾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因此,发达地区企业在快速发展、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企业防灾、减灾也是这些企业领导不可忽视的工作。

(三) 我国降雨的划分及洪水的来源

如果沿着400毫米降雨量等值线从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将国土划分为东西两部分,那么,东部地区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沿海风暴潮形成,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融冰、融雪和局地暴雨形成。此外,北方地区冬季可能出现冰凌洪水,对局地河段造成灾害。

暴雨洪水是我国洪水的主要来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影响下,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很大,全年的降雨量,除新疆北部和湖南南部以外,绝大部分地区50%以上集中在5—9月,其中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大部,西南,华南南部,台湾大部有70%--90%,淮河到华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有50%--70%集中在5—9月。

(四) 在我国东部地区,有4个暴雨多发区:

1、东南沿海到广西十万大山南侧,包括台湾和海南岛,24小时降雨量可达500毫米以上。

2、自辽东半岛,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线以东的海河,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4小时降水400毫米,太行山东南麓,伏牛山东南坡曾有600—1000毫米或者更多的一些暴雨的记录

3、四川盆地,特别是川西北,24小时暴雨量常达300毫米以上。

4、内蒙古与陕西交界处也曾多次发生大暴雨,高强度,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雨常常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

在东部地区,有7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有占全国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总产值受到洪水的威胁[3]。

然而,这些地区为一厂发展农业,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与水争地,从而洪水的排泄出路和蓄洪场所大量开垦使用、山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居民点、城市、交通道路的修建等,都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使洪水的产生和洪流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加重了洪水的危害程度。

二 我国的洪涝灾害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 受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越来越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

1、范围广。除沙漠,极端干旱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雨量较多月60%--80%集中在汛期6—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时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造成堤坝决口,引起的洪水也时有发生。因水土流失严重而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

第3页

会造成河道堵塞,在汛期来临时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2、发生越来越频繁。像前面所提到,长江流域在唐代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时代平均每5.2年发生一次,明清每4.2年发生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且发生规模,危害程度往往较大。

3、突发性强。我国东部地区往往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由台风引起的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洪涝灾害危害系数也很大。而我国长江的防洪能力又较低,特别是我国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往往又处于中国地势的第

二、三阶梯上,突发暴雨或连续的强降雨,行洪能力差。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加之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有可能前几天还大面积干旱,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也会引起洪涝灾害,由此引起的泥石流突发性更强,一旦发生,人们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91年四川华山莹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云南昭通一次泥石流也造成死亡200多人,风暴潮引起的灾害也很大,如1992年8月31号至9月2号,受天文高潮及16号台风的影响,从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达5.04m,天津潮位达6.14m,造成海堤被冲毁[4].

4、损失大。历史上每次较大的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都较大.如近年1931年江淮大水,洪涝灾害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5127万,占当时8省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1991年,我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较大的洪水,尽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洪斗争,尽可能的减轻了损失,全国的洪涝灾害面积仍达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9亿亩,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1998年我国由于夏秋季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农田受灾面积达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5]。

(二) 从发展机制来看,洪涝灾害的特点有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破坏性和普遍性等

1、季节性。由于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冷暖空气交替,年内降水量有季节性变化,每年汛期的4个月(北方一般6—9月,南方5—8月),降雨量可占全国的60%--80%,降雨时程集中的

7、8月份的降雨量可占全年的50%--60%,而且这几个月的降水往往是几次大暴雨的结果。年降水量的集中,加上植被稀少,常形成大的洪涝灾害。降水的年内及地区间的高度不均衡和集中,常导致下列不利情况:

(1)出现大洪水的机遇较大;

(2)北方总降水量虽小于南方,但北方降水量在年内的集中程度和年际变化幅度之大都超过南方,所以在北方,河流出现大洪水的机遇也较大。

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成因也基本相同。

2、区域性和可重复性。我国大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七大江河流域,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流域,洪涝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只不过在规模,类型上

第4页

[6]

不同而已,重复性强。

3、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

(三) 洪涝的类型

洪涝的类型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等。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我国七大江河中发生的洪涝灾害大多是暴雨洪水,只有松花江流域冰凌洪水和融雪洪水较突出。

三、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发生频率的加快,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地球气候的因子有:太阳辐射,大气,海洋,水循环,雪山,冰山,陆地表面,人类活动等。洪涝灾害具有双重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第一,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第二,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洪水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更大。

下面从两方面来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一)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海洋、水循环、雪山、冰山、陆地表面等。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上一切物质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年内和年际变化是引起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之一。

2、大气。太阳辐射量在高低纬度间分布高度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异常引起大气运动的异常,由此引起降水量在不同地区的降雨异常,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3、海洋。海洋是地球温度的“调节器”。海洋的地理分布对降水量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沿海地区降水量大,这些地区一般属于湿润地区,在大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携带大量雨水,登陆陆地以后,常引起暴雨洪水,溃堤洪水和风暴潮等,洪涝灾害危害较大。

4、水循环。海水的水循环调节全球气温,全球性的海水循环分为暖流和寒流,当暖流和寒流流动异常,就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如近年来由于秘鲁沿海的水循环异常而引起的厄尔尼诺,导致全球部分地区洪涝灾害损失惨重,有的地区则严重干旱少雨,旱涝分布面积广大,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我国也深受其害。

5、冰山雪山。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气候严寒,江河结冰,山区则出现冰山雪山等,到春暖花开之际,江河解冻,冰山雪山融雪量大,常形成春汛,易引发冰凌洪水,融雪洪水

第5页

6、陆地表面。陆地表面也是影响洪涝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植被茂密的地区,卸洪行洪的能力较高,反之,在土地裸露,植被稀少,河道狭窄,地形地势高低崎岖的情况下,一旦遇到暴雨和大量冰雪融水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二) 社会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堤坝的建设与管理,防洪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8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危害加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现有的防洪工程大都兴建于50、60年代,不少工程年久失修,带病运行和超期服役没,防洪能力降低。水利基础薄弱,更新改造任务繁重,对于彻底防洪还需要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水文信息等基础工作薄弱,对于事关全局的重大研究不够,防洪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人类活动的影响。时至今日,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影响我国洪涝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人类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却不断增多,这不能不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讽刺,也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生态观念淡薄的一种惩罚。

(1)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对自然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大面积的毁林开荒,自然生态环境也越来越脆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和开发建设,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质量恶化和水体污染尤为严重。全国以水蚀为主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6%,其中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每年损失耕地10万亩以上,而且,加剧了河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增加了洪涝的危害系数[7]。

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但防洪建设落后于人口增长,一部分人为了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盲目开发,侵占河滩地,湿地大面积缩减,湖泊面积锐减,调蓄能力大副下降,此外,在河道上乱建工程,河道变窄,威胁河道行洪,也是一大隐患。森林砍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底河床抬高→调蓄洪峰能力衰弱→水泛成灾,恶性循环由此开始,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大自然对人类进行了报复,这深刻的教训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温室效应的加重,使湿润地区洪涝灾害增多。

科学家们在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汇总,分析后发现:20世纪由于地球温度升高0.5℃,许多地区变得异常干旱,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

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副产品--“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有水蒸气、co

2、co、沼气等。产生温室气体效应60%的原因是由于 co2含量的增多。虽然地球升温有可能是其它自然因子作用的结果,但人类对加速地球升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大气中的年增长速度仍为0.5%。[8] 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温度的变化比过去几个世纪都要大。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发展大量使用化石原料,其次是大面积森林被破坏,植被大面积被破坏。土地退化是大气中碳

第6页

co2的浓度增长了26%,目前大气中 co2浓度

含量增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人类肆无忌惮地铲除草坪、过度放牧、植被大面积被破坏,失去灌草天然保护屏障以后,土壤结构也逐渐被破坏,从而使贮藏的碳被大量释放,增加了温室效应。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它所容纳的水蒸气量也不断增加,因而增加了地球表面的降水量,与25年前相比,大气中含有更多的水蒸气,但新增加的降水量如何分配呢?几乎所有的专家都确定:新增降水量的分配将会高度不均,一般规律是:易发洪水及侵蚀的湿润地区,洪涝灾害愈会增加,干旱地区则会更加干旱。

四、国外洪涝灾害的研究与措施,对我国洪涝灾害防治工作的借鉴

为了广泛借鉴世界各国江河治理和防洪救灾的经验,下面来了解和分析一下德国,法国,荷兰三国防洪减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德国,法国,荷兰位于欧洲中西部,地理上相邻,海拔一般不高,三国面积加起来不足1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亿,从自然气候条件来看,气候温和,年降雨量充沛,时空分配较均匀,森林和绿地覆盖面广,历史上德,法两国洪涝较少,洪水多由暴雨,冰雪融水引起,荷兰西部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得河下游入海口的三角洲,50%的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受洪涝的影响很大,历史上是一个洪涝和风暴潮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

(一) 德国、法国、荷兰三国在防洪减灾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从环境水利的高度认识防洪,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三国在治水观念上相应有了很大转变,即从过去单一的修建防洪工程来达到防灾减灾目标,转变为以保护水环境的多目标综合治理,即环境水利的观念。治理江河,修建防洪工程首先应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全局考虑,把工程措施与水环境结合起来,留够足够的行洪通道,并保证蓄洪区的蓄洪功能,三个国家的河流防洪规划都要求有环境评价,同时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

2、采取“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防洪减灾策略。

十分重视平时的工程设施建设,舍得投入并高度关注工程质量,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水环境安全的具体要求,做到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时建、防、抢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平时的工作是做好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重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

在防洪抢险方面,同我国一样,“有所弃,才能有所守”。

3、充分发挥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

完备的雷达测雨站,快速的洪水自动测报设施,先进的通信传输设备和布局较广的数据网络,以及面向公众,信息共享的服务体系,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系统开发都由政府委托科研单位、公司来完成,使用部门只负责提出要求,系统建成后负责运行管理,并将大部分气象,水情,洪水预报等信息面向社会,保证数据统一,避免大量重复工作。

在防洪设施的控制,运行管理方面,三国计算机应用普及,水平高。

在防洪的组织管理和运作程序上有明确规定,各地区和各部门在防洪工程的调度运用

第7页

上都有严格的协议,各单位按责行事,形成完善的防洪非工程体系。

4、依靠高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建造规模宏大的防洪减灾工程。

三国一些工程的构思设计,建造都十分独特,依靠的是科研力量和雄厚的机械制造能力.在堤坝建造方面,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在堤身的填筑、地基的处理、水下施工等方面手段先进。

5、注重面向公众的贡税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

三国都在中小学开展灾害预防教育,从小树立防灾意识,公众灾害意识很强.法国政府对在不同风险区域内开发建设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德国把洪水预警分为四级,告知居民风险程度和预防措施洪水到来时,居民可自行判断危害程度,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6、在堤防建设和管理方面发挥受益者的积极性。

实行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并规定在50年内堤防如若出现问题,设计、施工单位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使工程质量有可靠保证,在堤防管理上,三国通过税收保证了工程维护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堤防能够正常运行.此外,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除了有官方机构管理外,在受益的一些地区还有民间协会组织,公民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可通过协会组织实施监督。协会有权否决政府的工程规划方案,并委托科研设计单位、施工部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

7、法律健全,可操作性强。

三国没有单独的防洪法规,没有统一的防洪机构,但从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维护、管理到洪水预警预报,抗洪抢险的组织,以及灾后的救济,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及相关执行部门,各部门依法行事,各负其责,避免了政出多门,互相扯皮,有序进行[9]。

(二) 从以上对德、法、荷的防洪减灾方面的主要经验分析中,对我国的防洪治理和抢险救灾提出下列建议:

1、科学认识洪水的发生发展,把江河治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2、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不懈地搞好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

3、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坚持非工程设施和工程设施并重原则。

4、加强防洪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技术创新机构,提高抗洪抢险和防灾减灾的科技含量。

5、积极推动洪水风险管理,加大水的执法力度,避免各政府部门职责模糊不清,遇事互相推诿。

6、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经验。

五、中国综合治理水利的现状及战略思考

防洪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对主要江河进行了初步治理和开发,提高了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截至到1998年,全国已兴建大中小型水库8.5万座,总库容4924亿立方米。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5800亿立方米。加固并修建堤防26万多公里。

第8页

(一) 我国水利行业在蓬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缺乏中远期的投入和发展机制。许多项目资金使用期限过短,长期性项目用短期性资金来运作,还款期限内项目效益难以发挥,难以偿还本息。

2、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考虑防洪,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不够。

3、水利基础薄弱,大部分于50—70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超期服役,一些新建的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低,管理手段落后,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不广泛。

从以上对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特征以及防治的现状等的分析来看,我国的防洪任务还很艰巨。从环境治理入手,普及保护环境的知识到水利的兴建,高科技的运用,再到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做好防洪的部署,各部门切实履行其职责。总之,洪涝的防和治统筹结合,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把我国的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最大的限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 洪涝灾害的防治

如何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洪涝灾害?中国有句俗话:“青山秀水,穷山恶水”,早已道出了防治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此外,应从思想观念入手,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和意识;大力兴修水利,把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确立环境水利观念;同时,还要防治水污染,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工矿企业,不为一时和眼前的利益而损失长远的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对防治洪涝灾害的工作我们应作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减少洪涝发生的可能性,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10]。

作者签名:

参考文献

[1]、中国水旱灾害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1997年

[2]、科技日报 http:// 洪涝的类型 2005.5.26 [4]、水问题论坛 http:// 洪涝的特点 2005.5.31 [5]、水的可持续发展[N] 如何防治洪涝灾害 经济日报 2005.6.5 [6]、杨振宁等 中国水利年鉴 [M] 2005.6.10 [7]、史辅成,王国安 黄河洪水特征及下游防洪[M] [123页—132页] [8]、钱正英(主编) 中国水利[M] [85—89页] [9]、赵业安,潘贤娣 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与发展前景[M] [210—223页] [10]、中国地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56—75页]

第10页 10

第三篇: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樱散零乱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人类采矿生产活动而发的一种破坏地质环境、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矿区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包括矿井突水、瓦斯爆炸、采空区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三废污染、煤层自燃、尾矿库溃坝、地方病、矿震等。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影响到方方面面,如从矿工伤亡到对矿区群众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对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从灾害本身到对矿区环境质量的影响;从地质灾害到对矿区群众关系的影响;从煤矿经济损夫到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根据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岩土体变形灾害、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和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等三大类型,对这些类型及其亚类型进行了论述。分析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以避免矿山开采中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关键词】:矿山 地质灾害 成因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一.引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由于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是采矿大国,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明显上升。

二.矿业开发与地质灾害

伴随着煤矿的开采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无论是社会经济文化,还是生态环境,都与矿山密不可分,尤其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更是无法摆脱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所形成的阴影。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

1 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矿山地质灾害成因

1、滑坡的成因分析

(1)自然因素

昼夜的温差、季节温度的变化,使岩石强烈风化,破坏岩石结构,降低了岩土的抗剪强度。夏季炎热干燥,使残坡积层中粘性土层龟裂,遇雨水体积膨胀增大,粘聚力降低,促使了滑坡产生。大气降水渗透进入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岩土体的胶(固)结程度和抗剪强度降低,水沿坡面流动加速了软弱层的侵蚀,同时水体的下渗使土体达流塑性状态,当水渗入到残坡积层底部与硬岩接触面时,减少了接触面的摩擦力和粘聚力,上部土体产生滑动。 (2)人为因素

露天矿边帮开挖边坡产生临空面是产生滑坡最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以及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导致毁林开荒、陡坡垦植,不适当的毁林造田、乱砍滥伐、陡坡垦植,破坏了植被,有利于雨水的渗入,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2、崩塌的成因分析

(1)地面塌陷的成因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首先,矿区断裂发育,纵横交错,这些断裂破坏基岩的原生结构,使岩石非常破碎,再加上岩石风化裂隙带很厚,岩石软弱,抗压能力小,多数煤层顶板不稳,为地面塌陷创造了客观条件。其次,煤矿第四系地层薄,多为砂砾石,地下水丰富,降水量大而集中,地表水发育,这些条件十分有利于塌陷的形成和发生。第三,矿区大规模地长期地疏排地下水,形成人工集中排泄区,水力坡度和流速加大,改变了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井巷和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直接穿越含水层或充水断层等诱发塌陷敏感部位,在排水点或突水地带往往形成塌陷坑。第四,深部采矿活动的爆破震动,使地质体的结构状态和特性改变,且会引起地表振动,导致浅部岩层的失稳。第五,煤田开采时间长、面积广,保留一些煤柱、矿柱因长期风化、水的侵蚀等原因而失去支撑能力。 (2)地裂缝的成因

产生地裂缝的岩石刚性强度大,当其内部的拉应力超过砾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它就发生脆性变形;变形发生在拉伸变形区。地下矿产开采后,随着采空区空间的不断增大,在采空区周围的岩体内的应力也逐步增大,当应力超过极限时,砾岩层就像-个钢体梁-样,发生了脆性变形;在移动盆地边缘的拉伸变形区断开,反映到地面即出现地

2 表裂缝;如果砾岩层较厚,井下开采强度大时,这种断裂就-直通到井下采空区。 (3)水土侵蚀的成因

随着矿区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人为的滥砍乱伐,陡坡开荒,乱采砂石、开矿、取土,使局部山林遭到严重破坏,地表沟壑纵横,加重了风蚀和水蚀,大大加速了这种过程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遍布全省的各个采石场以及砂金过采区严重破坏地表植被,水土侵蚀极其严重。此外,江河沿岸挖砂取土,汛期河水上涨淹没耕地,边岸坍塌等造成程度不同的水土侵蚀。 (4)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地退化的成因

地下油气资源的开采和地下水的超采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油田建设开发过程中,修建油田道路、埋设各种管线、挖掘引水渠、建筑油水泵站及厂矿等,占据了大面积草地,过度放牧等致使草原严重降低了自身的调节功能,使得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地退化日趋严重。

(5)地面沉降的成因分析

我省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大庆油田区。在大庆油田(大庆长垣)周围,分布有46座水源地,尤其是在长垣北部核心区两侧分布有东西两个大规模的承压水降落漏斗。由于承压水水位的降低,必然导致含水层本身和其上覆相对隔水层孔隙水压力的随之减小,引起土层成比例的固结。

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来看,疏松的多层含水层岩层(组)、适于长期开采的水量丰富的承压含水层、顶板厚层状正常固结或欠固结的可压缩性粘性土等是造成地面沉降的基础地质条件,而大庆市同时具备了这些条件。大庆市第四系为100~200m厚的河湖相堆积层。在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之间普遍分布-层隔水层,岩性为淤泥质粘土或淤泥质粉土,是区内的主要压缩层。在下更新统承压含水层之间还分布有一至二层粘性土层,分布不连续,是次要压缩层。

地下水水位的下降给土层内部应力累进性变化提供了条件。在平面上地面沉降变形区与地下水下降漏斗中心位完全吻合,地面沉降变形的强度是随着距离漏斗中心位置不同而变化。1986~2001年水准点对比资料显示在漏斗中心部位地面沉降量最大,西部地下水漏斗中心区达99mm,东部地下水漏斗中心区地面沉降最大达71mm,这充分说明了地面沉降是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的。

三.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1.岩土体变形灾害

(1)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

3 生大面积塌陷。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2)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 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3) 坑内岩爆 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4)采矿诱发地震 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

(5)场库失稳 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2.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1) 矿坑突水涌水 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2) 坑内溃沙涌泥 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3)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1) 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 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2) 地热 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4 四.结束语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是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矿山腐败现象和官商勾结敛财害民是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应予高度重视。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虎维岳.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2]何继善.防灾减灾的理论与实践. [3]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

[4]张锦瑞,王伟之等,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与资源化. [5]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第四篇: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分析

浅析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摘要:阐述了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必须重视完善气象灾害问题,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主要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主要有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及预测、气象灾害的减灾服务。具体的防御对策主要有加强协调指挥体系建设、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管理

据有关部门统计,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种类最多,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又最难防范的灾害。为了做好气候变化对我区各行业的影响和我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气候预测与评估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向社会公众和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准确、权威的天气预报、警报、天气实况等气象信息和生产、生活建议,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必须重视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的气象灾害问题。

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主要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

一、工程性措施

(一)、 大力兴建水利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进行堤防修筑、河湖整冶、水库加固、涝区治理、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的工作 ,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和农田灌排工程体系 ,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和防御干旱。

(二)、 兴建防护林

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改善生态环境 ,控制沙漠化 ,防御水土流失 ,增强农业稳产高产。在我国 ,1978 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经过几年的发展 ,该工程完成了大规模的造林工程 ,是世界林业建设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对农田小气候和大气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非工程的措施

(一)、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1 建立一系列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有效的减轻灾害的程度。截至目前 ,我国已建成了 4 000 多个各类气象台站以及各种类型的气象灾害监测网 ,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 ,布局合理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加强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建设,重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大中城市、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干线、江河湖泊和供水、供电、通信等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对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和防御雷电灾害的指挥和作业能力,完善州(市)、县(市、区)、乡(镇)人工影响天气和防御雷电灾害作业系统,建立应对扑灭森林火灾、人工增雨抗旱、雷电监测预警的作业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筹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避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综合防范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二)、 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及预测

准确的气象灾害的天气预报和及时的气候预测 ,特别是汛期预测 ,对减少损失和降低危害程度起到主要作用。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全面落实布点到乡(镇)的气象观测站建设,并根据防御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的需要增加自动气象观测网点。加强雷电、酸雨专业观测网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逐步建立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加快各级可视化天气会商系统建设步伐,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努力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

目前 ,已初步建成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由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期集合预报模式、有限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台风、沙尘暴、核污染扩散、大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体系。

(三)、 气象灾害的减灾服务

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正逐步完善 ,服务领域逐步扩大 ,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服务手段也在不断增多 ,目前主要使用媒体来传播信息 ,例如报纸、电台、电视、气象信息电话、网站、手机短信等 ,及时发布灾情 ,以及防灾减灾的信息 ,为降低气象灾害的损坏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向广大民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息服务。改善服务手段,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指导农民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一)、加强协调指挥体系建设

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体系。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

1、 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加强气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提高气象应急管理意识,需要认准气象部门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的定位,这样才能使气象部门的社会作用和工作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在自然灾害事件中,气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测、预报、发布预警、开展灾害预评估,因此需要扮演好“消息树”的角色,发挥好“发令枪”的作用。 在其他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中,承担应急响应责任,把做好公共应急处置事件过程中的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增强应急管理意识也要求气象部门内部加强管理,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2、 科学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演练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灾害应急管理,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措施。 各级政府应加快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尽快形成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并将各级政府的灾害研究预案提升到法制化的高度,真正把灾害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根据灾害的特点,划分不同灾害级别,建立以灾害预警信号等级为启动应急的标准,制定相应配套的预案和专项预案,使之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体系。应急预案要求人们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急水平、完善应急机制,而这必须通过演练得以实现。 不经过一定的演练和实战,就难以发现问题并全面总结应急处理经验。

3、加强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完善气象应急管理体系

建立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根本出路。 气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预报能力,考验的是气象部门对灾害性天气预测结论和该天气实际出现的时间差,预报结论和实况接近程度越高越好,预报发出时间和实况出现的时间差越大越好。 其次,是对灾害进行预评估的能力,判断这一天气过程是否能形成灾害,如果成灾,灾害的严重程度如何,未来演变趋势怎样? 要适时作出预评估。 再次,是对各种预报信息、预警信号、预评估结论的发布传输能力,有可靠、适宜的手段传输给决策机关、相关联动部门和需要获知灾害信息的人群。增强上述三种能力,加强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就能保障气象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环节做好服务工作。

3

4、 加强突发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法律规范建设

气象灾害危机管理要想进入常态化的轨道,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规范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律和法规,就是把政府行为和公民的权利义务,用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制约 ,依法建立起一套在紧急状态下一切主体责权高度分明的责任体系,确保政府应急机构依据宪法、法律授予的职权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启动适用于危机状态的治理规则。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推进政府应急机制法制化进程,必须明确三个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即依法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组织的权利和责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依法明确各个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权利和义务。 只有这样,才能贯彻法制原则, 使危机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实施灾害应急管理法规的能力。

要加快完善综合配套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重视应急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 把应急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环节,从源头上防范和处置好各类突发灾害事件。当务之急是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及实施细则和制度,健全国家、行业、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5、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应急管理培训是国家应急管理机能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决定了一旦出现了气象灾害,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响应,否则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能发挥作用的应急管理自然就失去了意义。为了切实发挥应急管理体系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加强气象应急管理培训就变得非常必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要定期通过讲座和实战演练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此外,还要加强对乡村气象信息员的培训,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提升他们在整个应急过程中的作用。

6、 建立灾害应急管理的专家咨询机制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 关键是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并且要建立专家咨询的常态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公共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安全越来越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依据。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提高应急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

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三、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各种防御警报预警的应急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一体化的气象灾害监测和信息网络系统 ;加强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指挥系统 ;建设气象灾害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系统 ;建立气侯变化与极端气象事件预测分析系统 ;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体系 ,完善雷电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加强防台风防汛等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工程体系建设。

四、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做好气候资源普查工作,对重点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普查,形成完整的气候资源数据库;建设太阳能、降水资源和山地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同时,大力开发和推广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应用技术。促进气象信息采集、获取、传输、分析处理技术的综合利用,努力提升气象服务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天清.《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的安全社区(村)发展》.广东气象.2010.12.

[2] 吴云荣.《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增强服务和谐社会能力》.中国气象报.2007.8.第002版. [3] 李先宏.《共同推进湖北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4] 焦冶.《构建法治下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气候变化为视角》. [5] 唐伯成 俞诗雯 何文华 等.《浅析气象灾害的防御》.

[6] 孔垂柱.《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报.2007.9. 第028版. [7] 范永刚 李俊有.《敖汉旗主要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8] 刘友凡.《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报.2007.4. 第003版.

第五篇: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御 论文

文章编号:20150811

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御

姓名:筱珂

学号:123456789 班级:视传****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关键词:地质灾害、泥石流、应急常识、防御

1 地质灾害的分类

1.1 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方法

1.1.1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划分为:

(1) 突发性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

(2) 缓变性地质灾害

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1.1.2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划分为:

(1) 山地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 平原地质灾害

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1.2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介绍 1.2.1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2.2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1.2.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1.2.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

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1.3 地质灾害各灾害之间的关系 1.3.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至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1.3.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1.4 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

1.4.1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2 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险性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2.1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

2.1.1 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1.2 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 2.1.3 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2.1.4 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地质灾害危险性通过各种危险性要素体现,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

2.2.1 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有: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灾害危害强度。其中危害强度指灾害将活动所具有的破坏能力,是灾害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指标,只能用灾害等级进行相对量度。

2.2.2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评估是指未来时期将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地质灾害,其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以及危害的范围、危害强度的一种分析、预测。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受多种条件控制,具有不确定性。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充分程度是控制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人为活动条件等。

2.2.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2)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3)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 地质灾害的防御

3.1 地质灾害的发生前兆 3.1.1 崩塌前兆

怎样识别可能的崩塌体?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

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弧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3.1.2 滑坡前兆

怎样识别滑坡体是否稳定?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衣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

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缓,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

(4)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一般情况下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不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体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

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3.1.3 地面塌陷的前兆

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3.1.4泥石流发生的前兆

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2)丰富的松散物质;

(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3.2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

3.3地质灾害的应急避险

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危害是极其大的。因此,

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掌握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科学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将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很重要,它切实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一项促进和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广忠.中国自然灾害灾情估计[J].地质灾害与防治,1990,(1). [2]柴登榜.矿井地质工作手册(上、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 [3]张倬元.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4] 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河南思想品德中考下一篇:互联网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