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知识问答题

2022-08-20

第一篇:民族团结知识问答题

民族团结知识问答题

瞿靖中心小学

关于开展师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的安排

各学校:

根据中心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与“七个一”活动安排,中心小学决定在所属各学校开展师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 参与对象:各学校教师和

四、五年级学生。

二、 试题范围:《中华大家庭》和《民族常识》。

三、 竞赛要求:

1. 认真组织教职工完成教师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2. 认真组织四五年级学生完成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3. 认真做好试题的评分工作并上报答题卷(瞿靖、毛桥教师 10份学生20份,尙桥、时坊教师5份学生10份)。

4. 各校结合实际开展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活动,上报竞赛 活动图文简报一份,竞赛答题选手(四名)名单一份,加盖公章。

瞿靖中心小学 2013年5月10日

附:1.瞿靖中心小学教师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2. 瞿靖中心小学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试题 瞿靖中心小学教师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学校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满族 c:壮族 d:回族

2、我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 ) a:青海 b:宁夏 c:新疆 d:河北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45

4、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 )个。 (a)4 (b)5 (c)6

5、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 )。

(a)1954年 (b)1958年 (c)1959年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7、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 )。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b)一律使用汉语 (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8、( )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9、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 )。 (a)主题 (b)目标 (c)重心

10、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 (a)主线 (b)本质 (c)基石

11、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 )。 (a)方法 (b)理由 (c)自由

12、《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 (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c)民族团结

13、每年的( )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月 (b)3月 (c)5月 (d)6月

14、( )是回族的主要节日。

(a)春节 (b)开斋节 (c)火把节 (d)泼水节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是( )。

(A)资源丰富 (B)地广人稀(C)迁徒频繁 (D)大多地处边疆地区

2、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 )等地区。 (A)广西 (B)宁夏 (C)青海 (D)西藏

3、“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内容是( )。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四个维护”是指( )。 (A)维护法律尊严(B)维护人民利益(C)维护民族团结(D)维护祖国统一

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 )的特点。

(A)历史悠久(B)浓郁的民族风格(C)在本民族内广泛开展(D)世界普遍流行

6、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平等 (B)团结(C)互助 (D)和谐

7、下列乐器中( )是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到汉族地区的。 (A)琵琶 (B)笛子(C)唢呐 (D)钢琴

8、( )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A)马本斋 (B)松赞干布(C)成吉思汗 (D)海瑞

9、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是( )。

(A)《玛纳斯》(B)《江格尔》(C)《格萨尔王传》(D)《成吉思汗》

10、( )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A ) 摔跤 (B)赛马 (C) 抛绣球 (D)武术 (E)划龙舟

三、判断正误并纠错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 )

2、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3、凡发生涉及民族关系的事件,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妥善处理。( )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中的贫困户,应当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优先给予照顾和补偿。( )

5、按照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被称为“清真三食”是指清真饮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 )

6、被称为“游牧民族”、“马背民族”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

7、孔雀舞是我国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 )

8、传说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刘三姐被誉为壮族人民的“歌仙”。( )

9、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的藏语意思是顶峰。( )

10、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达斡尔族。( ) 瞿靖中心小学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试题

学校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满族 c:壮族 d:回族

2、我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 ) a:青海 b:宁夏 c:新疆 d:河北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45

4、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 )个。 (a)4 (b)5 (c)6

5、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 )。

(a)1954年 (b)1958年 (c)1959年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7、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 )。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b)一律使用汉语 (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8、( )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9、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 )。

(A)主题 (b)目标 (c)重心

10、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

(a)主线 (b)本质 (c)基石

11、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 )。 (a)方法 (b)理由 (c)自由

12、《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 (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c)民族团结

13、每年的( )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月 (b)3月 (c)5月 (d)6月

14、( )是回族的主要节日。

(a)春节 (b)开斋节 (c)火把节 (d)泼水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是( )。

(A)资源丰富 B)地广人稀(C)迁徒频繁 (D)大多地处边疆地区

2、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 )等地区。

(A)广西 (B)宁夏 (C)青海 (D)西藏

3、“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内容是( )。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四个维护”是指( )。 (A)维护法律尊严(B)维护人民利益(C)维护民族团结(D)维护祖国统一

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 )的特点。

(A)历史悠久(B)浓郁的民族风格(C)在本民族内广泛开展(D)世界普遍流行

6、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平等 (B)团结(C)互助 (D)和谐

7、下列乐器中( )是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到汉族地区的。 (A)琵琶 (B)笛子(C)唢呐 (D)钢琴

8、( )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A)马本斋 (B)松赞干布(C)成吉思汗 (D)海瑞

9、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是( )。

(A)《玛纳斯》(B)《江格尔》(C)《格萨尔王传》(D)《成吉思汗》

10、( )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A ) 摔跤 (B)赛马 (C) 抛绣球 (D)武术 (E)划龙舟 瞿靖中心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b 5.b 6.b 7.a 8.c 9.a 10.c 11.c 12.c 13.c14.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CD 4.ABCD 5.ABC 6.ABCD 7.AB 8.ABCD 9.ABC 10.ABE

三、判断正误并纠错

1√ 2√基诺族

√4X应为救济5√6X 应是蒙古族7X 应是傣族8√9X应是女神10X应是 3

第二篇:民族团结知识问答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蒙古族 b:满族 c:壮族 d:回族

2、“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 a:优美的牧场 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

3、“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 a:维吾尔 b:哈萨克 c:柯尔克孜 d:塔塔尔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四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六分之一 d:七分之一

5、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哪五个民族命名的(a) 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6、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b)个。 (a)4 (b)5 (c)6

7、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于(b)。 (a)1954年 (b)1955年 (c)1959年

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b)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9、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叫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分散而交错的地区叫民族散杂居地区。新疆属于民族(B)地区。 (a)混居 (b)聚居 (c)散杂居

10、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A)。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b)一律使用汉语 (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11、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c)。 (a)主线 (b)本质 (c)基石

12、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c)。 (a)方法 (b)理由 (c)自由

13、《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教育各民族干部、群众相互(a)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 (a)尊重 (b)了解 (c)注意

14、《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c)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 (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c)民族团结

15、每年的(c)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月 (b)3月 (c)5月 (d)6月

二、多选题: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是(ABD)。 (A)资源丰富 (B)地广人稀 (C)迁徒频繁 (D)大多地处边疆地区

2、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ABCD)等地区。 (A)广西 (B)宁夏 (C)青海 (D)西藏

3、“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内容是(ACD)。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四个维护”是指(ABCD)。 (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人民利益 (C)维护民族团结 (D)维护祖国统一

5、(ABCD)有清真饮食习惯。

(A)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B)回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 (C)维吾尔族、保安族 (D)哈萨克族、塔塔尔族

6、城市民族工作应当坚持(ABCD)的原则。

(A)民族平等 (B)团结(C)互助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7、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ABC)的特点。 (A)历史悠久(B)浓郁的民族风格 (C)在本民族内广泛开展(D)世界普遍流行

8、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活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 (BC)。

(A)不放假 (B)放假(C)工资照发 (D)放假但不发工资

9、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平等 (B)团结(C)互助 (D)和谐

10、西部大开发中的标志性工程有(ACD)。

(A)西电东输 (B)南水北调(C)西气东输 (D)青藏铁路

三、判断题:

1、热瓦甫是维吾尔族的拨弦乐器。(√)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多于维吾尔族人口。(×)

3、新疆是全国唯一一个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备的自治地方。(√)

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

5、按照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被称为“清真三食”是指清真饮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

第3/4页

第三篇:民族团结教育知识

(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

1.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写入宪法,西藏的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

1.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地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3)优越性(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四)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原因或意义)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和谐稳定;(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国家(政府):

( 1 )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国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 ( 2 )政治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分裂活动;

( 3 )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快教育的投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等。

公民(青少年)方面:

①自觉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②通过学习,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③发现有人进行民族分裂、民族破坏活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④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等。⑤坚决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坚决反对“疆独”、“藏独”,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六)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关史实:①汉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②公元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③唐朝时,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④ 清朝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⑤在近代史上新疆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抵御了英、俄等国对新疆的分裂活动⑥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新疆的发展变化】 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新疆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地区经济不断发展(或农业畜牧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道理?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3.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②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⑤各民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4.为了新疆自治区明天更美好,我们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① 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处理好民族关系;②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保证新疆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③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民族团结基础知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通过,什么时间开始实施?

答:2009年12月29日第十一届人大常务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0年2月1日开始实施。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共有5章41条。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

5.民族团结教育指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7.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新疆有多少个民族乡(43)

新疆从1982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的 今年是第3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目前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指(民族团结)

四个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可 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新疆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

1、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的基本原则是; 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法制原则; 坚持教育疏导原则; 坚持及时处理原则;

2、新疆“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他们的理论旗帜就是所谓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

3、2009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大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各地自此成为祖国的组成部分。

5、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要牢牢把握这一条。

6、新疆精神的具体内容是(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7、1983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将每年的

(五)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8、当前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9、当前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一、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政治方向、着眼全局;坚持依靠群众、争取人心;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坚持慎重稳进、久久为功。

二、衡量新疆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什么?

答;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推进新疆和内地融合发展,有利于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三、自治区下发的《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创建活动意见》中提出的创建活动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宣传教育发动群众、联系实际丰富载体、齐心协力维护稳定、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四、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4、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5、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五、五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答;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七进”进机关、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警)营、宗教活动场所。

“五好”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四情”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

“五比”比稳定发展;比重视支持;比团结和谐;比文明守法;比互助友爱。

锡伯族西迁节农历4月18日、达斡尔族沃沃其贝节是公历6月8日。 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于2010年5月、2014年5月召开。 新疆精神;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使用11种语言,8种文字。11种语言分别属于三大语系中的6个语族。

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1949年9月2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5年10月1日。 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的四种意识教育指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民族差别是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差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 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的地位、权益、感情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干部,在中国通常是指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我国1947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是一定社火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宗教的特点: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民族观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标准是爱国爱教好、民族团结好、学识教风好、群众影响好、发挥作用好。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祖国领土与主权、祖国历史与文化、祖国统一与巩固、祖国保卫与建设、祖国人民与社会制度、祖国独立与繁荣,以及祖国前途与命运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三股势力”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分别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为基础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政治力量。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各个兄弟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发展、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共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在一定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时代性;三是民族性;四是开放性;五是 群众性;六是创新性。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言是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面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随着人们形成为不同的民族而发生,也将随着民族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叫民族聚居区。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民族的分布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又多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一个民族聚居区内,也还杂居或聚居着其他的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面积却很广,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少数民族除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海南、台湾等省(区)外,还约有1000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 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事件的原则;

一、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

二、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

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坚持教育疏导;

六、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

七、严格宣传纪律。 民族分裂主义,是指破坏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分裂祖国统一,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政治主张、反动这会思潮和反动社会势力,是极少数仇视社会主义祖国的敌对分子,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进行破坏祖国安全和统一的犯罪行为。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56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各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什么说“3.14”事件、“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答:2008年3月14日,极少数不法分子在西藏拉萨制造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2009年7月5日,一些不法分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大肆打砸抢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两起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的伤害,是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公然践踏。“3.14”事件、“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与破坏祖国统一的严肃斗争。

“丝绸之路”又称丝路,是古代以中国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等地,进而联结中西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她进入新疆后分三道。汉唐以后的1000多年间,这条道路始终畅通繁荣,以丝绸最为著名。

新疆三区革命指的1944年9月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爆发的一场有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等十多个民族群众参加的反对国民党武装统治的起义。 维吾尔族的民间乐器主要 热瓦甫一种弹拨乐器;

都它尔一种弹拨乐器,意为“双弦”; 萨帕尔一种打击乐器,亦称“铁环”; 萨它尔一种弦乐器; 艾杰克一种弦乐器。

蒙古族民歌主要有长调和短调两种。 “花儿”是生活在甘肃、青海、宁夏的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这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10个民族的盛大节日。 瓜果之乡”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无花果之乡”指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指是阿尔金山。阿尔金自然保护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青海、西藏三省交界。 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是塔里木河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是额尔齐斯河 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世界屋脊”之称的是西藏。

民族隔阂指民族之间相互猜疑,互不信任,相互戒备的心理感情及其在语言行动上的表现。

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1)民族平等政策;(2)民族团结政策;(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和文字的自由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政策;(8)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政策。

“四个人人”

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 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五个互相”

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 民族风俗习惯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风俗习惯是在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我党关于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维吾尔族传统套曲木卡姆共有十二套,现流行于世的套曲根据吐尔迪阿洪的演唱录音整理而 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是乌鲁木齐。

我国东汉、西汉时就已畅通的“丝绸之路“从西安起,经过河西走廊,到新疆。

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古称长安,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野生核桃林新疆巩留县境内。

新疆天山一号冰川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100公里胜利大坂处。 天池位于位于新疆博格达峰下海拔1980米处。

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回族称为古尔邦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称其为库尔班节,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称其为“尔代”。阿拉伯语“古尔邦”有“牺牲、献身”之意,“尔代”即节日。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以用于独奏和合奏。 现在汉族使用的乐器中有哪些是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 答:有笛子、琵琶、箜篌、胡琴、羯鼓、腰鼓、哑铃等。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无本民族文字。

锡伯族西迁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之乱后,为巩固、充实西北边防,将东北锡伯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迁往新疆,并在新疆伊犁河谷安营扎寨,为开发和保卫新疆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我国第一部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的专著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于1998年4月21日出版。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叫骏马奖。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率先召开了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民族区域自治特征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得以体现和实现的。 新疆主要出产什么名贵药材雪莲。

民族歧视指按民族成分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民族的基本权利的现象。

民族平等的含义;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解决我国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6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第五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

1、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

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2、“三个防止”指的是什么?

答:即坚决防止重大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非法聚集和打砸抢烧重大突发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民族冲突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民族平等的含义?

答: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5、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6、正确处理新疆民族问题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

7、民族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答: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8、什么是民族问题?

答: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9、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1、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12、民族团结的含义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四个意识”教育是指什么?

答: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14、“六史”教育是指什么?

答:党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

15、新疆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16、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17、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是多少?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答: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是1.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49%。

18、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应该注意把握什么?

答:第一,及早发现;第二,区分矛盾;第三,注意方法;第四,依法处理;第五,健全机制。

19、现今新疆有多少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答:10个民族。

20、新疆是什么时间和平解放的?

答:1949年9月10日。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什么时间成立的?

答:1955年10月。

22、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什么时间开始的,今年是第几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答:1983年5月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是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23、什么是民族观?

答:民族观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处理世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

24、什么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答:民族平等。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什么制度?

答:基本政治制度。

26、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答: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9、为什么要取缔宗教封建特权?

答:一是因为它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少数宗教上层享有封建特权,利用手中的特权在政治上欺压广大教民群众。 30、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31、四个维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人民利益。

32、“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33、“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4、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35、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36、什么是政教分离原则?

答:是指政治与宗教分离原则。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7、为什么不允许宗教干预教育?

答:宗教与教育完全分离,是政教分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是由我国的教育性质决定的。

38、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怎样相适应?

答:就是要求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9、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指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40、“两项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责任制和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与宗教教职人员谈话制度,简称“两项制度”。

41、“三股势力”是指什么?

答:是指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42、如何理解我们同“三股势力”斗争的性质?

答:我们同“三股势力”之间的斗争,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是严肃的政治斗争,是敌我矛盾。

43、哪些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4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答: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让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公民个人自由选择。

45、宗教的“五性”是指的什么?

答:宗教的“五性”是指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

4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是什么时间开始施行的?

答:是2010年2月1日起施行的。

47、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应如何处理?

答:情节轻微的由宗教事务部门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48、新时期新疆维稳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

49、“三非”是指那“三非”?

答:一是非法宗教活动,二是非法宗教类出版物,三是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50、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抓好的五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答: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⑵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⑷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⑸加大改革开放度

5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答: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5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53、邪教的本质是什么?

答: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

54、党和政府处理邪教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对绝大多数上当受骗的群众,要千方百计地团结、教育、 挽救他们;对极少数邪教头目和骨干,要依法打击。

5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6、“四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答: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57、宗教工作“四项管理”是指什么?

答:宗教人士管理、宗教活动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和执法行为管理。

58、当前非法宗教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在意识形态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59、“三股势力”对新疆的危害有哪些?

答:(1)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图谋分裂中国、实现新疆独立。(2)造成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3)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宗教狂热,制造民族分裂。(4)严重阻碍了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60、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什么?

答:“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6

1、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是:

答: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民政权,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破坏祖国统一,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宁和幸福生活。

62、“三态”指的是什么?

答:即工作常态、常抓不懈,调整心态、沉着应对,方法动态、把握主动。

6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答: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6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主要制定了哪些政策?

答:(1)财政照顾(2)税收减免(3)贸易付出(4)扶贫攻坚(5)促进开放(6)对口支援。

65、民族工作的一个主题就是把握“两个共同”,“两个共同”是指:

答:

1、共同团结奋斗

2、共同繁荣发展 6

6、“三个不忘”指的是:

答: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

67、怎样识别宗教极端活动?

答:(1)笃信宗教极端主义。(2)主张分裂国家。(3)具有暴力倾向,危害公共安全。(4)与境外宗教极端组织有联系。 6

8、宗教极端势力的反动本质是什么?

答:就是要多去政权,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离出去。 6

9、宗教极端势力对新疆的社会危害性?

答:(1)宗教极端主义思想对民族团结造成严重破坏;(2)扭曲了宗教的正常发展,制造宗教的分裂,玷污了宗教的圣洁;(3)破坏了新疆良好的投资环境。 70、非法宗教的含义?

答: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煽动宗教狂热,宣扬所谓“圣战”,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和睦,颠覆国家政权,破坏祖国统一,以实现所谓“新疆独立”为政治目的。

71、做到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72、为什么要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

答:意识形态领域是反分裂斗争的重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严肃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 7

3、新疆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发展和稳定,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

74、新疆宗教极端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是歪曲教义,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

暴力恐怖活动。主要内容有:(1)神权政治论,鼓吹“建立伊斯兰政权是真主给我们的唯一思想”,“除了真主之外,不服从任何政府、任何人”;(2)宗教至上论,主张以《古兰经》《圣训》作为衡量和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3)异教徒论,煽动把信仰“安拉”以外的一切人员都当作“异教徒”和“叛教者”;(4)圣战论,主张以“圣战”来实践“主命”,以武力推翻政府。 7

5、什么是“瓦哈比”极端思想?

答:就是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人的影响,如那些歪曲伊斯兰教义,利用非法宗教活动,宣传真主唯一,抵制或干预国家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的行为。 7

6、为什么要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答: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我国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刻懂得“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族的权利,各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7

7、为什么要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答:当前,新疆进入了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坚持“一反两讲”,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保持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只有坚持“一反两讲”,才能凝聚全疆各族人民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加快新疆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进程,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的愿望。 7

8、为什么说“三股势力”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

答:“三股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这是新疆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重要客观规律。“三股势力”逆历史潮流,违背各族人民群众意志,鼓吹新疆独立,进行民族分裂主义活动,频频制造恐怖暴力事件,破坏社会稳定,危害祖国统一,严重阻碍着新疆经济建设,严重威胁着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

79、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答:(1)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信教和不信教自由权,干预行政、司法、婚姻、教育等社会事务,影响党和政府政令畅通,影响基层组织建设。(2)危害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极易把群众

引向宗教至上的歧途,往往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危害民族团结,影响经济发展。(3)危害祖国统一。民族分类主义分子大肆宣传“圣战,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建立反动组织,制造**、骚乱、恐怖暴力时间,妄图分裂祖国统一。

80、为什么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答:“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历史的科学总结,是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1)从各民族分布的状况看,由于历史上民族迁徒和人口流动,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的局面,深刻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长期形成的互相依存、互相交往的亲密关系,各民族早就结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整体。 (2)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维护祖国统一,巩固祖国国边防的需要。边防工作与民族工作是紧密联系的,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的安全,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汉族地区人口众多,技术比较雄厚;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两者之间互补性很强,把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我们一定要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加强民族团结,为开发、建设、振兴新疆,为实现新时期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下一篇:农产品合作合同模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