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

2024-05-03

基诺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共8篇)

篇1:基诺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网络竞赛

高山族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洛印度尼西亚语族。所统计,共有22...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有效期距较大,因而清代有番族“种类各异,番语侏禽”之说

一、选择题(60分)

2分()C以下有关苗族迁徙错误的是()。

A.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 的南北两岸

B.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

C.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D.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2

2分()C什么是民族服饰()。

3

2分

A.是指色彩亮丽带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B.是指宗教神职人员及其信徒从事宗教活动.表达宗教情感时所穿戴的服装和饰物的总称C.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为适应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为()C下列属于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的是()。

A.插花 B.陶器 C.织绣 D.玉器

2分()A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即新年,独龙语称作()。

0

A.卡尔江哇 B.山念哇 C.龙哇 D.阿嘎哇

2分()B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长住婆家。

A.坐月 B.坐家 C.离家 D.离月

2分()C被称作“菌类之王”,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名副其实的山珍。()2

A.仙人掌 B.鱼腥草 C.鸡枞 D.青苔

2分()C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A.藏语支 B.维语支 C.彝语支 D.粤语支

2分()B布依族人敬:山,水,火,寨()五神。

A.天 B.树 C.草 D.石

2分()A《就业促进法》对少数民族在劳动就业方面的规定是()。

0

A.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B.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劳动者就业 C.少数民族要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2分()B现在,()等4个自治县是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地。

A.宾阳

上林

横县

钟山 B.融水

隆林

三江

龙胜 C.田阳

龙州

天鹅

巴马 D.合浦

苍梧

隆林

全州

2分()A()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

A.巫师 B.族长 C.长老

2分()D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居住0

A.长子 B.次子 C.三子 D.幼子

2分()C羌族情歌被称为“柔西”,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试探歌、盟誓歌、失恋歌等种类,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从恋爱到结合的全过程。如()。

A.《走西口》 B.《小河淌水》 C.《花儿纳吉》 D.《沂蒙山小调》

2分()C()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

0

A.爬坡节 B.赶秋节

C.牯藏节

2分()D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不包含()。

A.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B.保特民族风俗习惯 C.改革民族风俗习惯 D.拒绝接受现代文化

2分()B在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着带“那”字的地名,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学2

A.稻作文化 B.那文化 C.农耕文化 D.乡土文化 17

2分()A“()”是瑶族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瑶族通过各种歌谣、山歌的教唱、对唱,2

A.耍歌堂 B.坡歌会 C.歌圩 D.对歌

2分()B下面哪位歌手是苗族歌手?()

A.德德玛 B.宋祖英 C.克里木 D.布仁巴雅尔

2分()B()人民能用鱼皮制作衣服。

A.独龙族 B.赫哲族 C.门巴族 D.珞巴族

2分()D参加龙州起义的主体部队是()。

A.广西警备第二大队 B.广西警备第三大队 C.广西警备第四大队 D.广西警备第五大队 21

2分()B他出生在广西东兰县,曾参加百色起义,解放后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中共广西壮委时,外出开会和下基层工作很少用专车,常常挤公交车、搭便车,人称“便车政委”。2

A.韦国清 B.韦祖珍 C.李明瑞 D.张云逸

2分()A下面的乐器中,()是马骨胡。A.

B. C.

D.

2分()D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族。A.布依 B.壮 C.满 D.水

2分()C下列哪一个不是广西的风景名胜区?()2

A.漓江风景名胜区 B.西山风景名胜区 C.黄果树瀑布风景名胜区 D.银滩旅游度假区

2分()C()以善于吹芦笙、跳芦笙舞而闻名于世界。

A.仫佬族 B.瑶族 C.苗族 D.壮族()C自称“全胜堂大将军”的壮族农民起义领袖是()。2分

0

A.洪秀全 B.覃万贤 C.吴凌云 D.韦朝威

2分()B在我国,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实行()。

0

A.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政策 C.个人通信自由政策

D.在各民族中积极推广普通话政策()A早在宋、元时期,田东芒果就作为地方名产进贡朝廷。1996年,田东县被命名为“2分

A.中国芒果之乡 B.广西芒果之乡 C.中国芒果基地

2分()A我国设立的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分别是()。

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B.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乡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 D.广西、内蒙古、宁夏

2分()C率领由壮族、汉族子弟组成的“萃军”奋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取得“镇南关大捷”2

A.刘永福 B.张鸣凤 C.冯子材 D.苏缄

二、判断题(40分)

2分()√建国前的壮族社会基本上还是封建社会,封建王朝有壮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羁縻州2 2

2分

()×面纱、面罩属于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也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0

2分()√毛南族所雕刻物中最著名的是木质假面具。()4

2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有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回婚节这三个家庭节 日0 5

2分

()√水族 有招赘的习俗,男方入赘女方家,婚礼程序大同小异,只不过以女娶男嫁的2

2分()√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

2分()×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有文字。保安语是保安人的重要交际工具,但大部分保安0 8

2分

()√组织、引导、支持、允许、纵容未成年人信教、参加宗教活动,是违法违规的。(2 9

2分()

()√实施“双语”教育,对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2

2分()√三山夹两盆地,是新疆最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三山和两盆具体指的三山是天山、阿盆地。()11

2分

()×阿德拉斯是维吾尔族妇女连衣裙面料,是一种采用经向扎染方法制作的丝绸。另一2 12

2分

()√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以蜡染2

2分()√“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的盛大节日。()2 14

2分

()√“丝绸之路”以中国的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经西域2 15

2分

()√维吾尔族人,有一种饮食的吃法是把饭盛在大盘子里,用手抓食,这种饮食被叫作2 16

2分()

()×布朗族语言支系繁多,而且各语言之间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有效期距较大,2

2分()×早在西汉以前,新疆地区原始宗教是伊斯兰教。()

0 18

2分

()√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必2 19

2分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教分离原则在2

2分()×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共同文字、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2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网络竞赛

答题时间:30分钟 开始时间:14:07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2分()C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概念及国族概念,最早由()提出,成为中国2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梁启超 2()A维吾尔族城市妇女与农村妇女的服装()。

2分

0

A.具有差异 B.没有差异 C.完全不同()A回族人在主要居住的地方建有()2分

A.清真寺 B.蒙古包 C.帐篷

()D下列不是高山族的传统体育是(2分

。)。

A.刺球 B.背背篓 C.荡秋千 D.跳高()A以下属于高山族生活习惯的是()。

2分

A.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

B.允许近亲结婚 C.不允许自由恋爱

D.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多妻制()A漆油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典型食品 ?(2分

A.怒族 B.达斡尔族 C.赫哲族 D.门巴族()B普米族诗歌中有很多经典的作品保存至今,如早在(2分

A.周 B.东汉 C.宋 D.秦)时期就已经开8()A京族主要信仰()两教。

2分

A.佛、道 B.佛、基督 C.基督、道 D.佛、伊斯兰()B《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2分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

A.应当 B.适当 C.必须 10

2分()D()编制的“花竹帽”精致美观。A.侗族 B.仫佬族 C.苗族 D.毛南族

2分()A()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2

A.巫师 B.族长 C.长老 12

2分()D土族先民以善养哪种马而驰名中原?()

A.河曲马 B.百色马 C.汗血马 D.青海骢

2分()A塔塔尔族属于欧罗巴人种,语言属于突厥语族,居住在国外的通常翻译2 A.认同 B.不认同 C.也许()D下列少数民族中,信仰藏传佛教的有()。2分

A.蒙古族 B.邑族 C.西族 D.固族

2分()A初步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的是()。

A.秦始皇统一中国 B.两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C.元朝的统一()C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始建于元代,完工于清初,由当地壮族、瑶族人民2分 共同改造大自然的结果。2

A.3 B.30 C.300 D.3000 17()B我国各少数民族全面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可靠的政治前提是()2分

A.祖国的统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和谐发展

D.国家富强、民主、文明()B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

。2分

A.渔潭会 B.三月街 C.火把节 D.芦笙节()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我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原则

B.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C.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D.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B在我国,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实行()2分

0

A.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政策 C.个人通信自由政策

D.在各民族中积极推广普通话政策()D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是湖南省桃源县人,(2分

A.苗 B.土家 C.回 D.维吾尔()C()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壮族地区推行使用壮文。)族。2分

0

A.1949 B.1955 C.1957 D.1958 23()C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2分

A.废除民族压迫制度 B.各民族的绿色环保行动 C.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D.废除民族歧视制度

。24

2分()B在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着带“那”字的地名,形成一种独特的文2

A.稻作文化 B.那文化 C.农耕文化 D.乡土文化

2分()C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广西壮族自治2

A.汉族公民 B.瑶族公民 C.壮族公民 D.回族公民

26()B芦笙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的常用乐器。它是用()做成的。

2分

A.木头 B.竹子 C.铜管 D.塑料()D退耕还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生态工程,为了改善珠江流域的生态环2分 启动实施。

0

A.1999 B.2000 C.1979 D.2002 28()D下面服饰中,()为京族服饰。

2分

A.

B.

C.

D.

()C广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的时间是()2分

。2 2

A.1949年10月1日 B.1949年12月11日 C.1950年2月8日 D.1951年8月19日

2分()C()以善于吹芦笙、跳芦笙舞而闻名于世界。

A.仫佬族 B.瑶族 C.苗族 D.壮族

二、判断题(40分)

2分()√中外闻名的“云南白药”的发明者曲焕章是彝族人,他是云南省江川2 2

()√五彩花袖长袍是土族妇女的服饰之一,从肩部至袖口用红.绿(或蓝2分 颜色各有寓意,红色象征太阳,绿色象征青草,黑色象征土地,黄色象征五谷2

2分()√我国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是藏族2 4

2分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的盛大节日。()2

2分()√达斡尔族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2 6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2分 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宪法和党的民族政策的保护下,呼伦2

2分()√最喜欢红色的是柯尔克孜族。()9

2分

()×早我国汉族地区,过去一般都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

0 10

2分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将旅游分为地文景观、水体景观等6大类新疆占56种,居全国之首。()2

2分()√皇帝的袍服以龙为章,皇帝吉服袍用明黄色,织绣五爪金龙。(12

()×哈尼族的平顶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2分 妙的哈尼山乡壮景。()

2分()×传统的曲棍球是藏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2

2分()√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2 15

2分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0 16

2分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活着的原始象形文字”。()2 17()√进傣族寺庙的大殿或上傣家竹楼时脱鞋。()

2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2分()√共产党员不可以信教。()

2分

0

2分()×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共同文字、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0

841

2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网络竞赛

答题时间:30分钟 开始时间:14:14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A“合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A.吐蕃

B.南诏 C.回纥()B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2分

A.留长发 B.剪短头发 C.扎马尾()B塔塔尔族城市和牧区的住房是不同的,城市居民多住平顶房,而牧区的2分

A.平顶房 B.帐篷 2 2 C.蒙古包 D.A和B 4()D以下不属于苗族舞蹈的是()。

2分

A.芦笙舞 B.铜鼓舞 C.木鼓舞 D.湘西花舞()C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2分

A.汉语 2 2 B.英语 C.敬语()D()饮食食用的牛羊和家禽,须由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屠宰,忌吃一切2分 能用反手。忌在水源头洗澡、洗衣服。

A.回族 B.阿昌族族 C.白族 D.保安族

2分()C门巴族语属于哪个语系()。

A.阿尔泰语系

B.德拉威语系 C.汉藏语系 D.南亚语系()C蒙古族信仰()。

2分

A.道教 B.佛教 C.喇嘛教 D.伊斯兰教()A清真标志牌由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2分)清真2 2 A.禁止伪造 B.可以转让 C.可以租借

2分()C国家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支持广西发展经济,打通西南出海2

A.南宁—钦州铁路 C.南宁—昆明铁路 D.南宁—肇庆铁路

B.南宁—防城港铁路

2分()C()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2

A.侗族 B.白族 C.彝族()B下列属于土族人很有名的民间工艺的是()。

2分

A.瓷器 B.刺绣 C.剪纸 D.玉雕()C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2分)。

篇2:基诺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

答题时间:3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50分)

2分()史籍《史记· 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就有记载,皆称()为“滇越”。

A.傣族 B.怒族 C.阿昌族

2分()独龙族妇女纹身部位主要侧重于()。

A.脖子 B.手臂 C.脸部 D.腿部

2分()塔塔尔族城市和牧区的住房是不同的,城市居民多住平顶房,而牧区的居民则逐水草而居,住(A.平顶房 B.帐篷 C.蒙古包 D.A和B

4()东乡族特色舞蹈是()。

2分

A.爵士 B.孔雀舞 C.踢踏舞 D.哈利舞()哈尼族的婚恋中在迎亲时,有一幕新娘()的喜剧。

2分

A.躲新郎 B.捶新郎 C.踢新郎 D.吻新郎()到现在还保留着“吃白饭”待客习俗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2分

A.纳西族 B.景颇族 C.仡佬族 D.白族()“文笔哭,雪山笑,早上露水大”、“文笔山戴帽,今天必有雨”、“中午烈日照,下午来冰2分 等。上述谚语是()少数民族对天气的总结。

A.东乡族 B.独龙族 C.纳西族 D.塔塔尔族()毛南族以信仰()为主。

2分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民族自治区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分

A.68% B.60% C.64%()“金滩”“银滩”是广西沿海著名的旅游景点,“银滩”在北海,“金滩”在(2分)。)。

A.东兴 B.防城 C.钦州 D.凭祥

2分()()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月令记述农事活

A.宋 B.元 C.明 D.清

2分()京族举行“唱哈”的固定场所是()。

A.吊脚楼 B.鼓楼 C.哈亭

2分()()的乐器除贵重的铜鼓外,还有牛角、长号、唢呐、木叶等。

A.侗族 B.瑶族 C.苗族 D.壮族

2分()“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

A.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B.大家相互离不开

C.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D.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分()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少1992年。从1997年开始定为每几年举办一次?()

A.一年 B.两年 C.四年 D.三年

2分()()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地描述了壮族始祖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习俗等,A.《格萨尔王》 B.《布洛陀经诗》 C.《诗经》

D.《苗族古歌》

2分()孙中山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后,在广西境内发动的第一场武装起义是()。

A.镇南关起义 B.钦廉起义 C.上思起义 D.钦防起义()“西林教案”是清朝地方官员和各族人民反对外国传教士侵略活动的斗争,同时,这一事件也2分()的借口。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下面的乐器中,()是独弦琴。

2分

A.

B. C.

D.()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2分

A.苗 B.黎 C.壮 D.白()丰年祭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分

A.水族 B.彝族 C.佤族 D.高山族()孙中山在策划镇南关起义时,任命壮族人()为“镇南关都督”、凭祥土官李幼卿为“副都)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2分

A.黄明堂 B.韦拔群 C.刘永福 D.张云逸

2分()()主要是京族的民间传统文娱活动,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之一。

A.跳芦笙 B.跳月 C.多耶舞 D.跳竹杠

2分()开斋节(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的三大节日。

A.纳西族 B.水族 C.独龙族 D.东乡族

2分()自称“全胜堂大将军”的壮族农民起义领袖是()。

A.洪秀全 B.覃万贤 C.吴凌云 D.韦朝威

二、判断题(30分)

2分 √ 瑶族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分

√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2分 × 历史上多为“干栏”式楼房是京族的特点。()× “库施”是布朗族的年节。()2分

2分 √ 少数民族社会中,葬礼仪式中大都有集体歌舞宴饮,是强调安慰亡者亲属,使其不要过渡悲伤

2分

×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五餐,两饭三茶。()

2分 √ 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称东部言,中部方言,西部语。()

2分 √ 祖先崇拜是哈尼族重要信仰之一。()

9√ 当前,我们要把培育各族人民的现代观念作为实现新疆两大历史任务的重要途径。()

2分 √ 维吾尔族有经营农业的悠久传统,对于植棉和园艺尤其具有丰富经验。()

2分 × 面纱、罩袍是少数民族传统服饰。()

2分

2分

× 民族舞蹈或体育活动组合,朝鲜族有手鼓舞正确吗?()

2分 × 金凤凰是畲族的吉祥物。()

2分 × “百合肉丝”是东乡族地区味道别具一格的名菜。务川百合粉,加工精细,粉质松散,光滑细腻

2分 × 傈僳族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三、视频题(20分)民族建筑

()西藏的()始建于公元7世纪,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宫室,后经多次修筑群。2分 A.扎什伦布寺

B.布达拉宫 C.大昭寺 D.小昭寺()鄂温克族居住的房子叫做()。

2分

A.蒙古包 B.撮罗子 C.楼房 D.蜂房

2分()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

B.第二年 C.第三年 D.第四年

2分()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

B.小雁塔

C.苏州虎丘塔 D.云南大理三塔()蒙古族牧民大多居住大草原,其建筑风格为蒙古包,最大的优点为(2分

A.固定场所长期居住 B.木材修建,结构复杂 C.搬迁简便,冬暖夏凉 D.以上选项都是 6()蒙古族的蒙古包适用于()居住。2分 A.商人

B.农民)。C.公务员 D.牧民

2分()黎族是闽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中南部。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湖南省 D.海南省

2分()土家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爱住()。

A.石岩房

B.毡房 C.土平房 D.吊脚楼()满族为中国第四大族群,宫殿建筑全是木结构,主要颜色采用(2分

A.黄、紫、红 B.黄、蓝、红 C.白、黄、紫 D.红、黄、灰()云南大理白族聚集区,住宅都建有门楼,以()结构为主。2分

篇3: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题

教师姓名:

得分:

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0分)

1、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和繁荣

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

2、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有这样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寓意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台湾1895》在中央一台播出后,“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称为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反映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C.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D.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利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包括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状况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符合我国国情 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③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邓小平同志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这一制度之所以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因为它()①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异

②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热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从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制定的,因而它能够成功地解决民族问题。这说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意识对客观事务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的主席、自治州的州长和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这一规定表明()

A、民族自治区的人民都是少数民族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 C、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利机关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党的民族政策包括()

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③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 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我国已建立155各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区域自治()①包括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 ②自治权的实质是一种自由权

③在立法和行政上享有一定的自治 ④自治机关是国家权利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坚持民族平等B、坚持民族团结C、自治权D、人民当家作主

15、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6、2009年7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对7.5事件中遇害者家属、受到伤害的无辜群众、财产遭受损失的群众,要开展走访慰问,认真做好善后、救治、安抚、帮扶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智能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中央政治局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利机关D、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物,这里的“一定历史阶段”是指()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阶级社会形成后

18、当今世界大约有2 000多个民族,每个国家都由一定的民族所组成,有的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国家由多民族组成,各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特点。下列选项对民族的正确认识有()A.民族和国家都是以阶级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B.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C.民族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D.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19、下列有关民族的认识,正确的有()

A.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共同地域而形成B.识别不同民族应以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为依据 C.民族以血缘关系为存在的纽带D.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20、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西堡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题2014.5

教师姓名:

得分: 填空题(每小题4分,计100分)

1、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其根本原因是()

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2、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

A.共同血缘关系 B.共同地域 C.共同心理素质 D.共同经济生活

3、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

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

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准确的是()

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⑤

5、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会对任何宗教、任何民族和不同肤色的人以任何歧视。中国在保证奥运会安全的同时,将完全尊重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一立场表现了()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②我国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活动

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我国允许外国宗教人士在中国境内开展一切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血缘 B共同习俗 C共同信仰 D共同经济生活

8、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混居程度高。A大分散、小聚居 B民族多 C居住集中 D居住地域广

9、()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江泽民

10、(),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 B共同发展提高 C共同繁荣进步 D共同团结奋斗

11、我国()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宪法 B刑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D民法

12、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A30 B29 C40 D32

13、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A尊重 B改革 C保持 D保持或者改革

14、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个少数民族。A8 B9 C10 D11

15、()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A1991年 B1993年 C1992年 D1995年

16、()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7、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B.自治机关享有立法权 C.独立行使司法权D.完全独立的自治权

1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联盟 20、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保持祖国的统一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1、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D.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22、成吉思汗的历史业绩是()。

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 B.建立蒙古政权C.定国号为元 D.灭亡南宋

23、《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九二共识”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 D.坚持两岸互信互利

24、共青团应当重视做好(A)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结合其特点组织实施寓教于乐的各类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A.青少年 B.在校学生 C.社会青年 D.少先队员

25、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篇4: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答案[推荐]

班级:姓名: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A:蒙古族B:维吾尔族C:壮族D:回族

2、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D)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A:维吾尔B:哈萨克C:乌兹别克D:柯尔克孜

3、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是湖南省桃源县人,(D)族。A:苗B:土家C:回D:维吾尔4、1953年11月,在(B)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1984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呼和浩特市

5、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C)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A:2001年B:2002年C:2003年D:2004年

6、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赛场设在广西南宁市,分赛场设在(B)A:新疆乌鲁木齐B:内蒙古呼和浩特C:西藏拉萨D:云南昆明

7、对吐鲁番坎儿井推广起过很大作用的清朝历史人物有(C)A、班超B、张骞、C林则徐

8、回族运动员马艳红是我国第一个(B)世界冠军。A:游泳B:体操C:田径D:跳水

9、“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

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

10、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识别最晚的是(C)族A:保安族B:普米族C:基诺族D:毛南族

1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A)年9月3日A:1952B:1953C:1954D:1955

12、(B)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月令记述农事活动的农业专著。A:宋B:元C:明D:清

13、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C)

A 哈密回王陵B喀什香妃墓C吐峪沟麻扎

14、(A)族著名作曲家郑律成的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A:朝鲜B:满C:回D:土家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A)A:辽宁B:吉林C:黑龙江D:河北

16、唐朝初期,玄奘西游曾途径吐鲁番地区,当时吐鲁番地区主要信仰(A)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

17、在以下古迹中,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B)A二道桥大巴扎B坎儿井C楼兰古城

18、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A)确定为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纳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19、我国各民族之间在长期的奋斗中,早已形成了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关系,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B)

A: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汉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20、“目前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指的是(B)A高昌故城 B交河故城C北庭故城

21、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哪五个民族命名的(A)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22、骑马是朝鲜族的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错)

23、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称。(对)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截至1979年,经国务院确认,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6个民族。(错)

2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对)

26、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确定。(对)

27、、“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间也互相离不开。”(错)

28、汉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分布。(对)

29、维吾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错)

篇5: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总结

为响应号召,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精神,我校特组织举办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民族团结意识。我系四至八年级各班均参加本次竞赛,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好人风险题三轮决出比赛前三名。11月22日下午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比赛。通过激烈角逐,在比赛结束之际,亚克甫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强调并指出,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在当前形势下至关重要,作为当代学生应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对比赛中队员们丰富的民族知识给予了赞扬,要求大家应再接再厉,增加知识储备,做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

本次活动在我系掀起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浪潮,在了解新疆地方史与民族团结知识的同时,让每位同学深刻领会到“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性,自觉投身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去。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校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全体师生将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继续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维稳、教学并重,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不懈努力!

篇6: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随机试题

2分()A()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2

A.巫师 B.族长 C.长老

2分()A蒙古族男装多为()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A.蓝、棕 B.蓝、白 C.黑、红 D.绿、蓝

2分()A德昂族古老的乐器是()。

A.格楞当 B.二胡 C.古筝

2分()A下列属于撒拉族节日的是()。

A.开斋节,圣纪节 B.泼水节,龙船节 C.藏历年,中元节 D.牛王节,春节()A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视为(),如果待客不周,会遗憾终生。2分

A.荣耀 B.工作 C.任务

2分()B被城为“古老的茶农”的是哪个民族()。

A.蒙古 B.东乡 C.回族

2分()B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不少风俗故事《谷稷》、《亲堂姊妹》、《胯骨》;动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换工》、《老熊2

A.《曹操》 B.《曹扎》 C.《曹乍》 D.《曹咋》

2分()D西双版纳傣族替人招魂的主要方式有“唤欢龙”(招大魂)、“唤2

A.唤欢为怀 B.唤欢盖 C.唤欢毫 D.唤欢南朗()C()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2分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2分()B下面哪位歌手是苗族歌手?()

A.德德玛 B.宋祖英 C.克里木 D.布仁巴雅尔

2分()C十三世纪初,()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大蒙古帝国。2

A.忽必烈 B.完颜阿骨打 C.成吉思汗

2分()A下面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的风雨桥是()

A.程阳风雨桥 B.情人风雨桥 C.思乡风雨桥 D.古定风雨桥

2分()C羌族情歌被称为“柔西”,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内容丰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从恋爱到结合的全过程。如()。2

A.《走西口》 B.《小河淌水》 C.《花儿纳吉》 D.《沂蒙山小调》

2分()C替家畜家禽和庄稼招魂的主要有“唤欢为怀”(招牛魂)、“唤欢0

A.唤欢龙 B.菲欢 C.唤欢毫 D.唤欢南朗()C《婚姻法》规定,不同民族的男女可以通婚,但要()。2分

A.经申请批准后方可 B.尊重一方的民族风俗习惯 C.彼此尊重各自的民族风俗习惯

2分()B经中央批准,从2014年起,每年的“三月三”成为广西法定节日2

A.每年公历的三月三日 B.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 C.每年三月的第三个周末 D.每年三月三十日

2分()C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始建于元代,完工于清初,由当地壮族、瑶族2

A.3 B.30 C.300 D.3000

2分()B下面的乐器中,()是独弦琴。

0 A.

B.

C. D.

2分()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2

A.判处死刑

B.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C.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3D.视情况而定

2分()C明朝初年蓝受贰、侯大苟领导的大藤峡起义,参加起义的主体民族2

A.汉族 B.苗族

C.瑶族 D.侗族

2分()B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2

A.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我国宗教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 C.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D.这有利于我国宗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2分()A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2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分()C“依饭节”是每逢闰年的十月立冬日举行聚会,“依饭节”是哪个2

A.仡佬族 B.毛南族 C.仫佬族 D.苗族

2分()B“西林教案”是清朝地方官员和各族人民反对外国传教士侵略活动2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

2分()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年10月1日。

A.1952 B.1953 C.1954 D.1955

2分()D出身于广西博白县的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他的名字2

A.吕叔湘 B.王国维 C.罗尔纲 D.王力

2分()C“民族、宗教无小事。”这句话是哪位领导人说的?()2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2分()A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的节日。

A.撒拉族 B.京族 C.水族 D.蒙古族

2分()D“同填”“同顶”是()人民喜欢的体育项目。

A.锡伯族 B.京族 C.水族 D.毛南族

2分()B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的特点是()。

0

A.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 B.群众性、民族性、区域性 C.特殊性、民族性、文化性 D.群众性、民族性、文化性

二、判断题(40分)1

2分()×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0

2分()√皇帝的袍服以龙为章,皇帝吉服袍用明黄色,织绣五爪金龙。()

2分()√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2

2分()×传统的曲棍球是藏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2

2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

2分()√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捏着吃极为方便。()2()√蒙古族通用文字为蒙古文,是在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上创造的拼音文字,已有2分

2分()√傣族家中死了人,首先是报表。家中有人死了,要立即通知全寨乡亲及亲戚2

2分()√个人的民族身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确定。()

2分()√建国前的壮族社会基本上还是封建社会,封建王朝有壮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2

2分()√藏袍的穿着方式: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藏族同胞,气候要求其“早穿皮袄午穿季穿皮袍,为了干活方便,可以脱下右袖,或坦露上身,把皮袍系在腰间;天热时毛皮2

2分()√苗族是居住在我国贵州、云南、湖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民居很有特色:上2

2分()×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是我国所有民族的盛2 14

2分

()√在进餐之前要先念祖先几辈姓名的是瑶族的传统习俗。()2

2分()√蒙古语称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为“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2

2分()×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有文字。保安语是保安人的重要交际工具,但大部2 17

2分

()√共产党员不可以信教。()

2分()√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9

2分

()√教师和学生不准信教。()

篇7:新疆民族团结和少先队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共200道)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2、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03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

3、对吐鲁番坎儿井推广起过很大作用的清朝历史人物有(林则徐)

4、回族运动员马艳红是我国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

5、“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优美的牧场)

6、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

7、“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维吾尔)族歌舞。

8、我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共召开过

(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9、以下吐鲁番哪个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鲁克沁)

10、吐鲁番地区最高领导机关地委行署办公场所位于吐鲁番市(绿洲路)

11、著名的白杨河工程位于(托克逊县)

12、吐鲁番葡萄闻名世界,品种多样,其中含糖量居世界第一的是(无核白葡萄)

13、吐鲁番地区多戈壁沙漠,其中沙漠主要指的是(库姆塔格沙漠)

14、在以下古迹中,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坎儿井)

15、以下古迹中,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是(苏公塔)

16、到吐鲁番各景点游玩,要想感受维吾尔民族风情就到(葡萄沟)

17、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A)确定为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纳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我国各民族之间在长期的奋斗中,早已形成了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关系,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B)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9、“目前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指的是(交河故城)20、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哪五个民族命名的(A)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21、在新疆,被称为“离沙漠最近的城市”的是(鄯善)

22、吐鲁番地区占人口大多数的民族是(维吾尔)

23、唐朝在西域东部设置三州,在吐鲁番地区的是(西州)

24、吐鲁番葡萄街,原名青年路,南起吐鲁番宾馆,中间路经绿洲宾馆,北与光明路相垂直,是联接老城路、文化路、绿洲路和光明路的城市步行街,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一条城市葡萄街,那么葡萄街全长(1.8公里)公里。

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c、六分之一,26、下列领导中没有作过区人大委员会主任的是(d)d、司马义?艾买提

27、阿尔泰山位于新疆最北部,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总长近2000公里。阿尔泰,蒙语的意思是(金山)

28、每年的(5)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29、1941年(a)任民政厅代厅长后,加强民政建设,废除乡约农官制,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在各地担任行政长、县长等职务的共产党员大力维护各族人民利益,增强民族团结,勤政清廉,体察民情,解除冤狱,兴修水利,架桥修路,救苦恤贫,发展教育,为各族人民办了许多好事。a、毛泽民,b、陈云,c、毛泽东,d王震 3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创的“五好连队”建设指:“好的条田、好的林带、(好的道路)、好的渠道、好的居民点”。

31、从(1983)年起,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已经连续开展。实践证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是自治区党委总结和集中新疆各族人民经验与智慧的创举,是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充分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和要求,反映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强大的生命力和求实求新的精神。

32、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观”教育指: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四个高度认同”指: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3、(马克思)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念。

34、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民族繁荣)。

35、“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一句话是(江泽民)提出来的。

36、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国务院)批准。

37、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按照的(B)要求配置。

b、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代表名额。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

38、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应担任(C)职务。a、主任b、副主任c、主任或者副主任

39、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4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资,应采取(互惠互利)原则。

四、问答题(共200道)

1、民族区域自治是指什么?

答: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多少个自治地方?其中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区州、自治县(旗)?

答: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155个自治地方,其中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3、55个少数民族中有多少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区地方,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55个少数民族中有45个建立了自治地方,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的少数民族行使了自治权。

4、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⑴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⑶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⑸坚持教育疏导。⑹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⑺严格宣传纪律。

5、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9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6、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7、什么是“三个离不开”?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8、我地区有多少个乡镇?多少个村? 答:有86个乡镇,1406个村。

9、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精神是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本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答:是各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各民族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先队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必答题(每班共6题,每题10分): 题库一:

1、我们的队名是(中国少年先锋队)。

2、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3、我们的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

4、我们的标志是(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5、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6、“四有”新人指的是哪四有?(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题库二:

1、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

2、《队章》规定的入队年龄是(六周岁到十四周岁)

3、我们的队徽是(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

4、少先队的队礼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5、关于少先队干部标志以及红领巾,我们对少先队员的要求是(时时、处处要佩戴)。

6、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委托中国共青团)直接领导。

题库三:

1、少先队建队日是(1949)年(10)月(13)日。

2、“中国少年信息服务网”简称什么?(雏鹰网)

3、我们的队礼应该(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

4、我们的作风: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5、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人数前,向全中队发出的口令是什么?(立正)

6、全国代表大会原则上每(五年)召开一次。

抢答题(每题10分):

1、少先队的呼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回答:“时刻准备着”)

2、《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是(1954)颁布的。

3、入队仪式要(庄严生动,简单朴素)。

4、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五个阶段)

5、小队长和中队、大队委员会都由(大队委)产生。

6、中国少年先锋队至今已有(80)多年的光辉历史。

7、中队组织下设小队,小队一般由(5-13)人组成。

8、队员犯了错误的,(队组织)要进行耐心帮助、批评教育,帮助改正

9、红领巾可以用来当绳子绑吗?(不可以)

10、大队干部每届任期为(一学期)。

11、为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共亲团中央、全国

少工委、全国学联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什么活动?(希望工程)

12、少先队组织的标志是什么?(队旗)

30分题库(选择题):

1、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启动用(1993)年。

2、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

3、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红旗象征(革命胜利)

4、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火炬象征(光明)

5、在少先队集会时,应由谁来带领队员呼号?(辅导员)6,队员由一个大队转到另一个大队,要带上(队员登记表),到新的大队报到。

7、中队集会的间隔不少于(一月一次)。

8、新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第5次)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9、每天升旗手在升旗或降旗时,如果你正在操场上走动、玩耍、扫地或准备回家------此时,你会怎么做?(立正敬礼)

40分题库:

1、红领巾的规格要求是什么?答: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底长为100厘米,腰长为60厘米。

2、我们队的作风:(诚实、守信、勇敢、活泼、自律、团结)

3、队长和队委会委员都应在左臂佩戴白底红条标志,大队长和大队委员会委员标志中间是(三条杠),中队长和中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二条杠),小队是(一条杠)。

4、少先队代表大会的召开年限为(每年一次)

5、大队建设要做到(ABCE)(多选)A 有组织 B 有辅导员 C 有活动 D 有计划 E 有制度

6、下列属于一年级争章活动的是(ACD)。(多选)A 好朋友章 B 自理章 C 好习惯章 D 健康安全章 E 手拉手章

7、中队委的建设要做到(ACD)(多选)A组织好B纪律好C活动好D阵地好

8、下列属于少先队服务载体的是(ABCD)(多选)A 少年军校 B 知心家庭学校 C 热线电话 D 心理咨询 E 青少年宫

9、雏鹰争章的程序包括(ABCD)。(多选)A 定章 B 争章 C 颁章 D 护章 E 领章

50分题库:

1、大队委员会一般可设什么职务?答:大队委员会一般可设:大队长、副大队长、旗手、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各一人。

2、队旗的寓意是什么?答: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3、雏鹰争章分为哪五步?答:(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

4、少先队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什么?(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

5、少先队设有哪几个基层组织? 答:少先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大队,大队下分中队,中队下设小队。

7、少先队的目的是培养每一个少先队员的五爱精神,五爱指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和爱(公共财物)。

8、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先队工作的殷切希望是“(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篇8: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2、()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A、民族团结 B、民族进步 C、民族平等

3、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很强,涉及全局、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

A、政治性、复杂性、群众性

B、政治性、群众性、长期性

C、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

4、少数民族人口1万人以上的设区的市、辖有()或者少数民族人口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候选人或者人选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

A.3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以上

B.民族村 C.民族乡

5、(),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 B、共同发展进步 C、共同团结奋斗

6、“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同志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C、胡锦涛

7、()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

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

C、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8、对于少数民族村,表达错误的是()

A.民族村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简历民族村的少数民族公民

B.建立民族村,须经村民会议同意,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市级人民政府审批

C.建立民族村,必须报设区市的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民政部门备案

9、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B、民主 C、平等

10、()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A、民族爱国主义教育 B、党的民族政策 C、民族进步发展

11、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

A、全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B、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

C、全面加强和提高党的民族工作水平

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A、民族发展、民族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平等、民族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3、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至少有代表()人。A、1 B、2 C、3

14、各少数民族都有()风俗习惯的自由,别的民族和个人不得干预,更不能以行政命令强迫改革。

A、保持或改革 B、继承或发展 C、维持或发展

15、加强民族团结,就是要搞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和睦同心 B.和谐发展 C.和谐包容

16、对于少数民族乡,表达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申请建立民族乡

B.建立民族乡,由该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审核,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

C.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1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平等。A、相对 B、一律 C、绝对

18、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具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回族、维吾尔族等()个少数民族妥善安排墓地,并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的殡葬服务。对少数民族人员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应当给予支持。

A、9 B、10 C、11

19、目前,全国已建立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共有5个自治区,()个自治州。

A、29 B、30 C、31

20、《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于()经江西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A、2001年12月20日

B、2002年12月21日

C、2001年12月22日

21、《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少数民族工作。

A、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 B、劳动部门 C、民政部门

22、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参加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活动,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假期,并照发()。

A、奖金 B、工资 C、补贴

23、《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共()条。

A、30 B、31 C、32

24、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左右。

A.50% B.54% C.64%

2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26、《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它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十九周岁 B.二十周岁 C.二十二周岁

27、《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A.一定比例 B.不少于20%比例 C.不少于30%比例

28、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民小组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全国文化统一考试总分基础上()加分,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A.应当 B.适当 C.必须

29、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A.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B.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0、《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亲 B.母亲 C.父或母

31、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人才。在招考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公民进行()。

A.适当加分

B.优先录取 C.择优录取

32、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制定涉及少数民族的重大问题的计划和措施时,应当与少数民族代表充分协商,并征求()的意见。

A.民族事务部门

B.民族乡政府 C.当地少数民族群众

33、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 C.团结互助

34、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A.原则 B.关键 C.手段

35、《劳动法》规定,“在劳动就业上()。”

A.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C.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36、国家建立保证民族地区合理利益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机制。A.补偿

B.优先 C.倾斜

37、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召开过()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A、3 B、4 C、5

38、《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九条规定: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以上的村,经村民会议同意,并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报设区市的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民政部门备案。

A、35% B、40% C、30%

3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中,处理设计少数民族的问题时,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规定,并主动征求民族事务部门的意见,依法保护少数民族公民和组织的()。

A、正当利益 B、合法权益 C、合情要求

40、辖有民族乡、民族村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安排(),用于发展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

A、困难补助资金 B、专项资金 C、开发资金

41、()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A、增强民族团结 B、维护社会稳定 C、大力发展经济

42、对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边缘山区的少数民族农户实施有计划地开发性移民搬迁。开发性移民应当经()批准。

A.省级人民政府

B.设区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以上

4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师资、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强扶持民族乡、民族村的义务教育。对民族乡、民族村()应当优先列入计划解决。

A.教育设备改善

B.教育师资投入 C.中小学校危房改造

44、一般普通高中、中师、普通中专招生时,对户籍在城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应该予以()

A.在考试总分基础上适当加分

B.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C.因户籍在城市,不予以特殊照顾

45、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46、把我国各民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一是();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

A、国家的长期统一

B、长期的历史交往

C、民族的大融合47、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的宣传教育,使之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英雄主义

48、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要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维护国家统一。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和谐

49、()凝聚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A、集体 B、国家 C、民族

50、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否相同,()一律平等,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A.法律地位 B.社会地位 C. 政治上

51、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A、西藏 B、新疆维吾尔 C、内蒙古

52、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五个民族命名的。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53、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A.广西 B.西藏 C.云南

54、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55、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A、国家正式 B、族群意愿 C、区域识别

56、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A.民族融合 B.祖国统一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5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制定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58、国家民委倡议和发起了旨在“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兴边富民行动”,其实施范围包括我国()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

A.135 B.130 C.115

59、国家在财政、金融政策上对民族地区倾斜。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实行()等三项照顾政策。

A.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

B.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税收减免

C.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营业税收减免

60、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61、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现状,划定民族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5个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成份较多的()。

A、云南、贵州、四川三省

B、云南、四川、青海三省

C、云南、贵州、青海三省

62、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识别确定最晚的是()。A、毛南族 B、普米族 C、基诺族

63、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6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65、《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 A.百分之一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十

66、按照《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国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特困少数民族群众,将稳步推进()和易地扶贫。

A.直接帮扶 B.生态移民 C.整体移民

67、国家曾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实行的“三项照顾”政策是指:对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山区、边远牧区县(旗)的商业企业,在自有资金、利润留成、()三个方面给予比一般地区更优惠的照顾政策。

A.贷款利率 B.价格补贴 C.税收减免

68、在我国,汉族人口较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0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A.7.33% B.8.41% C.9.74%

69、我国边疆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200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多公里在民族地区。

A.15000 B.17000 C.19000

70、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共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左右。

A.50% B.54% C.64%

71、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是1947年5月1日成立的();最早建立的自治州是1950年11月24日成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

72、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族的《玛纳斯》。

A.维吾尔 B.哈萨克 C.柯尔克孜

73、在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民族自治地方有267个,约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A.45% B.40% C.50%

74、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左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A.75% B.64% C.60% 75、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不包括()。

A.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B.蒙古族长调民歌 C.中国古琴艺术

76、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峰,“珠穆”的藏语意思是()A.顶峰 B.女神 C.雪山

77、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年7月1日通车。A.2005 B.2006 C.2007

78、《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自主权 B.自决权 C.自治权

79、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的原则。

A.边疆稳定 B.国家统一 C.社会安定

80、民族自治地方的()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机关 C.人民政府

81、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

A.暂缓执行 B.拒绝执行

C.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8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的语言文字为主。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B.少数民族 C.汉族

83、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批准,开展边境贸易。A.上级国家机关 B.上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8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的人员。”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B.少数民族 C.汉族

8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

A.责成自带翻译 B.不予受理

C.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86、《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规定是()。A.全部免除配套资金 B.不减免配套资金

C.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

8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

A.交流合作 B.互助合作 C.对口支援

88、《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十年以上

89、《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三年 B.五年 C.八年 9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A.民族地区 B.农村 C.基层

9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教育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92、国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根据()的原则,从国家、区域、产业三个层面,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等措施,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贡献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合理补偿。

A.开发者付费

B.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

C.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

93、《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A.民族风俗习惯 B.民族宗教信仰 C.个人隐私

94、《畜牧法》规定:“国家帮助和扶持()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A.少数民族 B.边境 C.偏远

95、《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以下罚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96、《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社会和谐 B.促进民族平等 C.增进民族团结

97、《著作权法》规定,“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A.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B.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C.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

98、《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为依据。”

A.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地方性法规

99、《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B.自主 C.联合100、《立法法》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上一篇:创建文明单位整改方案下一篇:团队及其高效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