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学习体会

2022-08-13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学习体会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经管土管学院 市场营销 1102 王晓彤 2011306200825 学习宏观经济学,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为培养经济思维和分析金融时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知道,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我主要从如何区别它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和这些理论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被应用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表达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上学期学习的微观经济学不太一样,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用一个比喻来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树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森林。就主要区别来说,将其分为以下四点:

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又不是毫无联系的,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而资源得最优化配置,这其中离不开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协调发展。第二,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第三,微观经济学应该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都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市场经济之下经济的运行规律与调控。

(二) 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理论派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凯恩斯主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也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理论和主义。面对如此众多的理论,我们应该分别进行了解并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会接触一些以前司空见惯,却没有细心思考的问题,例如失业和物价上涨。学了宏观经济学后,我知道了失业不仅包含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那一层意思,它还有一层意思叫自愿失业,即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愿工作,不愿提供劳动力。而物价不仅仅只会上升,有时还会出现物价下跌,即通货紧缩。

在这门课中,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汇率这一价格标尺。以前我只关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希望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美元,那样我们的钱就更值钱。但如今我已不再有这种幼稚的想法,因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高时,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产业,而走低又会导致进口增加,危及国内同行,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面对汇率问题,采取最优的汇率制度。

我同时还接触到了一些以前根本不知道的金融名词,例如期货与期权,还有一些分析经济形势的图表,如is—lm曲线。is曲线是表示在投资与储蓄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is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在任何一个组合点上,投资与储蓄都相等,即产品市场是均衡的,故把这条曲线称作is曲线。lm曲线反映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因此,lm曲线是由货币市场均衡关系推导得到。而is-lm模型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分析模型,其中is是取投资(investment)和储蓄(saving)首字母而得,lm是取流动性偏好

(liquidity preference)和货币存量(money stock)的首字母而来的。

(三)宏观经济学的现实应用

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不在宏观经济问题上费尽心思;没有哪个国家敢说它的宏观经济能没有问题,一直能一路高歌平稳快速地增长。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其中也免不了波折。

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区别概念。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 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学习的良好境界就是学以致用。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习惯了用所学的知识推导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虽然这只是小小的进步,但我已经领略了经济学知识的巨大魅力,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从这一学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的基本内容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平衡,包括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劳动力资源和需要的平衡等。

另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还包括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平。

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有工作,而是指每一个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有工作。从更广泛的范围讲,充分就业又指现实的、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无用的资源。

资源优化配置。它指的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从财政角度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指财力资源流向和流量的优化,即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实施资金分配,调节各种经济资源的投向,使之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物价稳定。它指的是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排斥个别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并非是物价总水平的固定不变。只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在社会可接受范围内,即可视为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它指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避免经济停滞或下降。

国际收支平衡。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它国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收支平衡,具体体现为一个适当的国际储备水平与一个相对稳定的外汇汇率,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收入公平。"公平"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现阶段,就大多数人来说,对"公平"所能达成的共识仅仅在于:收入与义务应成正比例变动,收入多者承担较多社会义务,收入少者承担较少的社会义务。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有两种政策工具,即自动稳定器和自定措施。自动稳定器不需要政府采取什么决策,它在具体情形下会自动生效,从而减少总产出水平的波动。与之相反,自定措施必须被精心地引入每个需要使用它们的情形中。

二、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 2货币政策的机制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法定准备金

5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6货币政策的目标

7货币与物价水平 8货币政策的具体应用

9 IS、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0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11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12资本市场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1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2注意事项

3宏观政策的效果依赖 4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区间 5政策组合的效应

四、政府干预的有限性

1政府的干预是有缺陷的 2政府政策效应的滞后性 3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 4政策效力的递减 5政策本身的问题

6政府干预具有自我膨胀性 7政府干预必须适度 8政府干预过度的后果

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一)保持政治稳定

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并且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经济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证生态平衡、收入平衡,要大力打击贪污腐败,解决贫富差距等。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应该适时地进行改革,不求突进,但也不能延缓,尤其是体制改革,上到政治体制,下到社会中的一些传统体制,一切不合时的制度都要变更。

(二)解决三农问题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

硬件方面,我们要大力促进成城乡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带更换新的基础设施,如公路、电话、住房等。发展尽础设施既可以为广大农民同胞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也可以方便经济发展。

软件方面,我们应该构建新农村,在广大的农村,还有很多封建残余思想,我们不仅要为农村提供现代化的设施,还要为广大的农民提供先进的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获得知识才能发展,我们要在农村破除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推进新文化的发展,充实农民的内心世界,在农村提供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教育。

(三)积极扩大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

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 对策措施

1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5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 6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7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最大就业群体。2008年10月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新增岗位相对减少,使得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此外,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经济放缓的条件下,由于缺乏技能,难以满足企业岗位要求。

稳健的货币政策重在审慎、灵活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旨在通过机智、灵活的政策组合达到多赢的调控目标;通过营造良好货币环境,减少市场投机炒作行为,合理控制通胀预期,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首先,存款准备金率(和差别准备金率)仍是重要工具。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放贷进行动态调整。

其次,加息势在必行。一方面因为“负利率”依然存在且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加息可以有效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缓解资本流入压力。由于一季度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预计央行将再度加息。

第三,人民币继续缓慢小幅升值。美元、欧元的相对变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压力都会影响人民币的走势。同时,中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决定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而各国的利率差异则不会成为人民币汇率的主导因素。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升值。

第四,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控制将加强。2011年货币政策调控范围将会扩大至基础货币及银行信贷之外的股市、债市等其他融资领域。为此,央行新推出“社会融资增速指标”,侧重描述社会融资规模,与M2共同构成货币政策制定的参考指标体系,这是关注2011年货币政策变化新的视角。

第三篇: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感受

经济思想史论文训练

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感受

学号:2015074130

姓名:王涛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著作了《资本论》,而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广大无产阶级的本质。通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得以被创造,“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成为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筋脉:资本家凭借自身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优势,和无产阶级构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劳动者以体力和脑力劳动,在简单或者复杂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价值。但由于抽象的,复杂的人类劳动,其本身就不具备衡量价值的优势,便把具体的,简单的人类劳动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尺。资本家通过不断的榨取剩余价值,来实现自身资本的保值增值,进而巩固和维护自身在整个劳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优势地位。由于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视角创作了《资本论》,这也就使得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蓝图下,强调公有制与集体主义,并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西方经济学依据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从家庭,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来阐述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生产分配活动。一般来说,相比于社会主义所强调的按劳分配,资本主义更加注重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所导致的侧重点也不同:按劳分配更加侧重于社会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更加侧重效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面临的资源稀缺性问题,使得西方经济学的行为选择更像是一场机会成本的博弈。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什么以及多少”,“为谁生产”,“如何生产”,“何时生产”,以经济体制的方式来说明资源配置和利用。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研究国民收入和波动。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价值与价格 效率与公平

引言: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在资源配置中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以及现在的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其实也是政治经

经济思想史论文训练

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体现。由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资源,在特殊时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但政府本身的决策就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所以这种由政府所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缺陷。反观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稀缺的资源随着价格机制,被配置到需要它的地方,但市场信息传导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会使得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高效率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市场失灵的困境。研究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上的指导,在正确可行的意识指导下,积极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一.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物以稀为贵,但究竟是因为物本身稀少而贵,还是因为物本身有高价值而贵呢?”

政治经济学所说的价值,是凝聚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之后才被创造出来的,以埋藏在地底下的煤炭为例:当煤炭还埋藏在地下时,煤炭并没有价值,在付出人类劳动,把煤炭开采出来之后,煤炭才有了价值。在根据生产资料占有多寡所划分出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为了攫取利益,资本家榨取工人,而当工人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资本家售予的商品时,经济危机暴发了。对于如何解决危机,马克思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消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以利润为目标,组织生产活动。而工薪问题与利润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反比例关系,即工薪越高,利润越低。马克思设想的最终结果是资本家为追寻最大利润,会把工人的工资压到最低点,这财富上的分配不均匀,势必会拉大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差距,进而激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使得广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甚至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也转向温和,而非恶劣,其具体体现就是诸如德国的社会保障及相关的福利制度,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这自动稳定器相当于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底层(失业人员及贫困线以下的人员)提供了一层保护网,在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的同时,又增加了社会总需求。这种通过再分配的方式,直接的增加了总需求,间接的又增加了再生产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提升职工薪酬并提供福利保障的方法,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原因就是资产阶级不可能无限度的增加薪酬,以及福利保障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财政压力和社会负担。

西方经济学以均衡价格理论作为核心,和政治经济学价格的价值决定论不同,西方经济学把价格纳入到社会总供求的关系中,并辅之于各商品的弹性理论,即依据不同商品的弹性,把商品划分为正常品和低档品(以及特殊的吉芬商品):当某一种正常商品的社会总需求大

经济思想史论文训练

于社会总供给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并推动下一轮生产规模的扩大,若这种现象普遍开来,造成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即产生通货膨胀;而当某种正常商品的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继续生产该商品的预期收益将会减少,使得下一轮该商品的生产规模减少,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开,就形成了经济危机。这种情况下,供大于求所导致的生产过剩,实际购买力不足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论有一定的相似度。资源随着价格的波动而实现配置,而价格又是社会总供求关系的反映,市场本身信息传导的滞后性,以及由于垄断所造成的竞争失灵,使得单依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强行把人们划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西方经济学的“公平”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下的公平,即依靠所投入的技术,资金,土地等等所贡献创造出来的经济比例,来取得报酬。这种分配方式固然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但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甚至是阶级分化,实质上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为可怕。

后记:资本主义世界从原始的资本积累时期发展至今,有着丰厚的经济建设经验。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以及全球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并不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好政府计划管控与市场自由调配的关系。我国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想其发挥到最优效果,就必须让我国劳动者具有多方面的就业,从业优势,才能在分配制度下取得劳务报酬,技术投入报酬以及资金投入报酬等等。全球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资本主义国家构建的全球经济体系和经济规则,在掠夺其他国家稀有资源的同时,也稀释了全球的实际工资收入。加之沿着资本主义国家构建的全球资本流通体系而扩散波及的全球经济危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的困扰也影响着全球经济和我国的进出口。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使得全球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复杂,电子化交易以及电子货币的出现,需要我们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争取在新时期的“经济秩序洗牌”中,仍然能不慌不燥,有序有质地推进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四篇:《经济学》课程学习体会

在未接触经济学之前,我对经济学充满好奇。在接下来的经济学的学习中我已没有了第一周的热情,但也并没有失去兴趣。这是因为经济学既深奥又浅显,浅显的是经济学反应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买卖问题,深奥的是它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深奥的理论表达出来。虽然一开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去学经济危机的案例和各种经济制度,但是我也明白我们现在的知识储备很不足,还没有能力去分析那些问题。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们所学的知识越来越深,难度也越来越大,有很多很抽象的概念及经济规律。我也真正了解到要想学好经济学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必须要扎实的掌握各项基础知识,熟悉经济术语及其概念,理解经济规律及现象。有时候也会觉得他很枯燥,有着太多烦人的知识还要我们去反复咀嚼、消化,但是当你真正投入进去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很有意思,用经济的知识可以科学的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理所当然的经济现象。例如,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越高销售量越多?为什么有些垄断商品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为什么可有可无的钻石要比必不可少的生命之水还要贵的多?为什么有些不盈的利企业还要继续经营?你也许心里明白所以然,但是你能科学而条理的解释吗?如果你没接触过经济学,那么你就无法准确回答。

不过好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非常耐心,在我们不懂的地方他会多讲几遍,并且结合着许多实例,为我们生动的全面阐释其中的知识。

老师的耐心而生动授课方法以及他的教学态度对我们学好这一门课有着很大的帮助,他不允许我们随意缺课,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分神,严格要求我们的课后作业并会随时抽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激励我们在课下及时复习并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时会结合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实例,有时会为我们分析现在的经济形势,这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我们的学习。“严师出高徒”,的确,老师对我们很严格,而我们也在不断地进步,虽然现在倡导自主学习,严师也越来越少,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严格一点的老师,这样对自己的学业帮助会更大。正如只有恶劣的环境才能塑造出坚韧的脊梁,而我感觉身在昆明这样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下自己也已经退化了许多。 经济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小的方面来讲它可以指导我们日常的经济行为,进行科学的消费和投资。我们可以运用经济学知识科学分析股市行情,确定应该抛售哪只股,应该购进哪只股:也可以预测市场行情,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从而为我们获取最大利润。从大的方面讲经济学能帮助我们理解许多公司企业的经济行为,了解国家的各种经济政策以及清楚经济危机的原因。08年由于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这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这一把双刃剑,许多公司积极的做出投资决策,然而并不是所有决策都是明智的,去年中投公司对黑石的30亿投资就已经亏损过半,中石化、中航油也出现较大亏损,当然在这金融乱世亏损是很难避免的。面对着金融乱世,国内企业大都跃跃欲试想进军国外市场,收购国外企业,或许他们都想再来一次联想收购IBM的神话。可是,在这乱世之中国内形势要比国际市场好得多,为什们非要舍西瓜而捡芝麻呢。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学习的良好境界就是将学与用良好结合起来。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习惯了用所学的知识推导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虽然这只是小小的进步,但我已经领略了经济学知识的巨大魅力,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但在经济学界认为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第一生产要素”具有了第一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拥有知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等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知识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一项新的发明,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的转型归根到底要通过知识的生产、使用和分配来实现。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

学习的良好境界就是将学与用良好结合起来。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习惯了用所学的知识推导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虽然这只是小小的进步,但我已经领略了经济学知识的巨大魅力,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

经济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我很喜欢这一学科,因为我对它充满好奇和向往,我无法相信经济学家神奇的预言,我羡慕成功投资者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上的神来之笔,我惊叹国际游资片刻之间能将某个金融市场搅得混乱不堪。我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决策者,我梦想实现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奇迹,我期盼自己就是能够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经济学家。当然这都是梦,除非你将经济学熟练掌握,然后结合丰厚的投资经验。在这个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时代,我们应努力学好经济学,然后尽可能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五篇: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

上大学后,突然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起来是家里人开始炒股,每天面对着K线图研判预测,期待着个股涨跌;而后就是著名的08年“金融海啸”,各种媒体连篇累牍地对“次贷危机”进行了详尽报道,一时之间,量化宽松、信誉评级、债务减记充斥荧屏,而我也开始真正地关注起经济学来。

机缘巧合下在微博上搜到了美联储达拉斯分行高级经济师王健,很乐于和像我一样的经济学门外汉分享经济学相关知识。而格里高力曼昆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无疑是他力推地学习经济学的基础读物。简单地阅读微观经济学的几章后,顿时有如醍醐灌顶。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极为推崇市场调节。可对于从小接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我来说,这种说法无疑是令人疑惑地。“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无序性,这自然就导致市场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中的盲目。”很快这些句子从脑海中蹦了出来,而这种矛盾在阅读“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后得到了圆满地解决。

假设在一个生产要素稳定的地区,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依照人们的禀赋能力以及愿意付出对价这样的标准创造并分配生产所得,自然市场上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人们的生产效率也达到最大化,这种现象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们的价值评判,也就是“实证分析”。但由此而来的后果是:由于人们对私人利益的追求而导致对公共利益的损害,比如公共环境的污染与防治。另一个结果是基于人们禀赋能力的差距,贫富差距会产生同时考虑到马太效应,差距扩大并危及社会稳定极有可能产生。因此,我们不得不让渡部分自己的权利给予政府,由它来管理与协调经济,而政府所依据的价值标准无疑是多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政府会为了某些特定阶层利益而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来制定相关政策。基于不同的价值考量而对市场采取不同措施,即“实证分析”。

在日常阅读新闻中OpEC限制油价的消息时时见诸眼前。而这也形成了我的另一个疑问:为什么OpEC不在油价高企时大赚一笔呢?在了解过弹性、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概念与图形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弹性即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短期来看,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都缺乏弹性,因而直线较陡峭,如果供给增大,供给曲线向上平移,供需平衡点也将大举上移,石油价格将会大幅提升。因而短期的提价行为可以大赚一笔。但是长期来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将富有弹性。因而直线较平缓,如果供给增大,供给曲线向上平移,供需平衡点也将稍稍上移,石油价格只会略微上升,更要考虑到长期的提价行为,会加速石油替代品的市场化行为,因此冒着少赚甚至会加速自己产品被替代的危险提价,无疑是不明智的行为。

短短几章,已初识经济学魅力,经济学会教给我更多的关于一个理性经济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做出更富有价值的选择。这也是读此书的额外惊喜吧。

回顾当今经济学届,“乱象纷呈”,前有韩志国提出广义货币M2与GDp的比值来说明货币超发的危害,紧接着达拉斯联储王健就广义货币M2与GDp的比值与货币超发的关联性提出了异议;前有任志强炮轰地方政府通过高额土地出让金推高房产价格,其后马光远就指出房地产公司享有高额利润……这一桩桩的经济公案,直让公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回到经济学源头来,无论自由市场主义、有限政府管理主义,经济学都会受到各种价值取向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交流发达的今天,任何一项好政策的制定、执行,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学家的悉心研究,更重要地是公共媒体的舆论导向,政治团体的利益倾向,社会大众的接受倾向。较之前者,后者往往成为各种变革措施的拦路虎。

功拜垂成的医改方案使奥巴马的变革愿景成为泡影。事实上考虑到美国每年投入的卫生总费用占其GDp的比重为17%,每年的医疗花费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因此奥巴马上台之初变革的首要措施即要医改。但从08年的意气风发到13年的难言成功,是什么致使一个实现全民有医保的良好政策一波三折呢?

首要的原因自然是政治团体的思想差异。众所周知地是,共和党人一贯以“大市场小政府”为圭臬,他们深信人民各有禀赋差异,唯有依靠市场调节方能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而民主党却恰恰相反,民主党人秉承着上帝仁爱旨意,更强调“大政府小市场”,他们确信借助政府仁爱之手,更多贫苦大众会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两党的政治分歧使然。

社会阶层分化也是一个不得不深思的原因。高收入阶层与中产阶级有能力通过市场来购买心仪的医疗服务,而低收入群体既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保险,又因政府没有提供全民医保,生活往往陷入困境。设想下全民医保的资金来源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产阶级的纳税,他们又怎会承担额外的压力呢!

公共媒体的舆论导向是另一个影响医保进程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美国社会崇尚个人奋斗与自由,信奉个人努力最终能创造更好生活,坚决反对政府对私人事务的过多干涉;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利用纳税资金来直接帮助低收入群体的举措常常被当作是对不劳而获者的“恩赐”。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了解到一个好的经济政策绝不仅仅是经济学者就能左右,往往利益相关者的对立,公共媒体的导向,都会对该该政策的最终产生乃至执行施加额外影响。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是向有些中国专家所预测的那样发展质量低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还是如乐观者前世界银行行长林毅夫所推测,如果进行比较好的经济改革,释放存量活力,中国经济仍将维持20年左右年均5%左右的经济增长。

伴随着李克强总理的履新,他的施政方针也渐渐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着重强调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宁要不完美的不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改革进入深水区,一则面对更为汹涌强力的利益集团围堵,事业单位改革陷入瓶颈既是明证,改革就是壮士断腕,不仅要有坚定如一的恒心;更要在千头万绪中找出最适宜的切入点。当前我国城镇化刚刚过半,但与靓丽数字所极不匹配的是大量生活在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城市户籍,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应用的种种服务,因而破除二元城乡户籍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无疑可以极大地拉动内需,为中国经济确立新的增长极

改革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自己解决的,政府要坚决做到退出。这样既避免了权力高度集中而产生的寻租行为,更可极大地解除对市场自身束缚。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一则有赖于政府做好自己的角色,该放则放,该减则减,该增则增,为市场提供更及时更满意的服务。一则更要将法治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唯有以法界定权利与利益,才能更好地激励人们创造财富。

中国经济的重新崛起是对西方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所创立的世界经济版图的挑战。当然,简单地以GDp考量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并不公允,伴随其中的是环境污染加重,贫富差距拉大,特定行业的非市场垄断行为不一而足,狂热地追求财富并充满着焦虑是这一代国人的真实写照。我们身处在变革时代无所选择,即使是履历丰富学士渊博的经济学家也会感慨,治理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国度,一个交织着传统与现代的复杂社会,并不容易。成功地发展经济决不仅是假设定理,观察杂乱数据,找出共同点,支持或推翻它这么常规。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非经济因素考量着我们。它们可能是俄罗斯人采用休克疗法迅速私有化并获取西方援助所考虑不到的美俄地缘政治角力因素,也可能是中国人在xx后面对一代人所遭受的灾难而对自己国家前途所形成的千载难逢的统一看法。这就是经济,即便是以理性与逻辑而著称,但仍然受到许多非理性的因素所困扰。我想,这也是我喜爱它的原因吧。

上一篇:合规性评价记录免费下一篇: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