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学术体会

2022-08-16

第一篇:技术经济学学术体会

2011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综述

2011年8月8日-9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技术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会议收到学术交流论文65篇。155位技术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贵阳,围绕会议主题就技术经济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展开了交流和研讨。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孙晓郁同志致开幕词,传达通报了几个重要问题:一是传达中国科协八大会议精神,理事长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协八大的主要议程,重点传达了温家宝总理关于科技发展问题的报告、习近平同志作的《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祝词、王兆国同志在闭幕式上的讲话;二是通报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表示,名称的变更体现了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会事业的发展,鼓励各位代表更好地利用好这个平台;三是通报学会成功申请中国科协“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课题,号召大家利用这次难得机会推动和促进技术经济学科进一步发展。

会议安排了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种交流形式,主题报告第一单元由“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研究”课题组张治河教授、李平研究员、蔡莉教授、李志军研究员、王毅副教授汇报研究进展,第二单元由李开孟研究员、马庆国教授、吴季松教授、徐绪松教授、王宗军教授、张米尔教授、李存金教授、王华书教授、邵云飞教授作大会报告。在分组讨论部分,代表们围绕技术进步与技术经济分析、创新管理、创业管理与科技政策、发展方式转变专题,深入交流了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一、“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课题进展报告

“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研究”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承担的中国科协2011财政资助课题,课题将对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研究成果将通过新闻界向社会宣传。学科发展研究课题为循环性项目,循环周期一般为2年,经过课题组的认真论证,最终确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项目评价、创业管理、科技政策和创新管理五个专题为首轮专题报告选题。

陕西师范大学张治河教授是综合报告执笔人,张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研究内容、成果形式及注意事项,呼吁参会代表充分利用专题讨论环节多提意见和建议,力争有一份精彩的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报告呈现在大家面前。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平研究员对项目评价、技术经济分析两个专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报。深入分析了评价分析体系的发展演进、理论基础与方法论、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李平研究员还谈了自己对技术经济学科分类的看法,认为这次科协组织对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进行研究,对于技术经济学的重新认识及学科的梳理和重建会起到重要作用。

吉林大学蔡莉教授对创业管理领域的研究概况做了介绍,对国内外创业研究的主题、研究方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对比分析,蔡莉教授认为我国创业研究正处于由模仿研究向整合研究阶段转变,模仿研究中不乏新思想、新观点,创新性研究正在涌现;开始重视中国创业问题研究,尝试揭示中国创业问题的独特性;研究方法逐步多元化、规范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志军研究员介绍了科技政策专题的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及进度需求,认为科技政策(科学政策和技术政策)不能涵盖技术经济政策的全部内容,技术经济政策还涉及经济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等,同时技术经济注重投入产出的比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建议将研究内容由“科技政策”调整为“技术经济政策”。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王毅副教授从创新研究的发展历程、创新管理研究领域分类、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学术圈和创新教育六个方面对国外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引用杨德林等人的研究认为国内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创新理论的消化、创新理论的本土应用、创新研究的拓展与再创新。

二、大会学术交流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李开孟研究员作了题为“工程咨询理念及理论方法体系创新研究”的大会报告,对中国项目评价方法演进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回顾,介绍了中国目前的项目评价及审查程序,并分析了评价及审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工程咨询理论方法体系总体框架。

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作了题为“新一代工业工程”的大会报告,分析了工业工程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指出新一代工业工程依托“生产状态信息+人的生理信息”来优化和控制生产工程、工程建设过程;还介绍了世界上神经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动向以及浙江大学团队在该领域的主要成果,认为这一领域正处于成果爆发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参与到这个前沿竞争中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季松教授作了题为“水资源总量控制工程管理动平衡态模型的创建”的大会报告,认为系统性的技术创新是出现在大工程中的,但是这些方面的技术创新还没有人做过研究。针对国内学者研究中寻求西方理论支持这一现象,他认为一个学科能创造性地对人类做出贡献就够了,不一定要在西方寻求理论依据,同时应注重学术道德,创造一个真正健全、鼓励他人创新的环境。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绪松教授作了题为“技术经济前沿研究方法:复杂网络与随机微分博弈”的大会报告,通过分析复杂自适应系统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复杂网络中的随机微分博弈方法,来研究基于人的行为的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建模技术与解析手段,从本质上揭示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规律以及背后掩藏的机理。

华中科技大学王宗军教授作了题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系统分析”的大会报告,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两型社会建设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据系统理论与方法,建构了一套完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为例,对两型社会建设做了实证分析,给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大连理工大学张米尔教授作了题为“自主标准:挑战与机遇”的大会报告,指出专利丛林加剧标准专利化,标准联盟引发技术垄断,挤压自主标准的空间,成为中国企业创立自主标准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日益融合的背景下,专利池成为整合互补技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平台,积极搭建专利池,吸引国外企业加入是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创立自主标准的有效途径。

北京理工大学李存金教授作了题为“创新方法应用系统集成三维度模型”的大会报告,通过长期的资料收集分析工作,整理出122种创新方法,提出了基于创新思维、创新原理、创新方法应用三个维度的系统分类梳理体系,构建了一个创新方法系统集成的三维度模型,形成了可以用于培训、学习及指导创新活动的创新方法应用集成系统。

贵州大学王华书教授作了题为“农垦国有农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的大会报告,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角度对农垦国有农场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得出科技成为农垦国有农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农垦国有农场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电子科技大学邵云飞教授作了题为“企业超集群学习模式与其成长路径的动态匹配研究”的大会报告,通过对“超集群学习”的视角对东方汽轮机厂进行的跟踪研究,提出集群企业在持续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战略和业务转型,超集群学习可以为企业的战略和业务转型提供动力,超集群学习模式与集群企业的成长阶段之间存在着动态匹配关系。

三、大会分组交流

本届年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围绕学科发展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与深入讨论,为《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的完善征集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分组讨论单元各位代表积极发言,参加讨论和互动,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反映了技术经济学科欣欣向荣的气象。

1.项目评价与技术经济分析

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平研究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李开孟研究员担任召集人,本专题是技术经济学科面向应用,与现实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领域,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项目评价实证方面,会议讨论的重点在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及南水北调工程,与会代表对三峡工程环境评价、区域经济评价、费用效益评价及后期补充投资对评估的影响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代表认为应做好环境保护规划,防止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风险。

关于项目评价中经济和技术的问题,有代表认为经济评价工作应加强技术分析强度,也有代表认为技术论证与经济评价是不同层次的评价工作,经济评价是在技术论证可行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并不矛盾。

2.创新管理

由大连理工大学苏敬勤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渤教授担任召集人,本次年会关于创新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创新方法、自主创新、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环境和动力、产业集群创新、创新机制和能力及创新组织等方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渤教授认为国内创新领域的研究多数还是问题导向,应注重创新理论的提炼,鼓励本土创新、自主创新和理论创新。华中科技大学曹勇教授也认为应该注重中国情景下的理论研究,形成我们自己的研究范式,同时借鉴应用国外理论的发展历程,比如技术管理这个词语是可以借鉴的。

关于创新的宏微观层面问题,于渤教授认为创新的研究应该突破所谓宏观微观之分,一项技术创新可能是企业完成的,这是微观层面的,但突破之后可能会导致整个产业的变化,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严格上讲创新没有微观宏观之分。

关于创新的切入点有代表从人性的角度、创业经济学的角度、创业社会学的角度等等来研究,同时要注重创新主体的研究。贵州大学李遵白副教授研究发现,创新领导者的性格对创新有影响,研究人性对创新影响是一个重要领域。

3.创业管理与科技政策

由吉林大学蔡莉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志军研究员担任召集人。随着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国家提倡创业以发展国民经济,创业研究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新的热门研究领域。

代表认为创业是综合性问题,应该把自主创新与创业结合起来,把创业纳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创新与创业结合才能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业、新企业、新产品,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先进技术只有与市场和资本结合,才能带来先进生产力。

随着决策程序日益科学化、民主化,我国政策制定失误的可能性不断减少,政策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愈来愈多地属于政策执行范畴,或者愈来愈密切地与政策执行不力相关。与会代表认为目前关于政策的研究多关注政策的制定与

出台,对政策的执行和评价方面关注不够,是今后应该加强的研究领域。也有代表对政策的时间性、针对性、区域性以及产业政策创造市场需求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认为国内学者对战略和政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而且还不断出现新问题。

4.发展方式转变

由华北电力大学牛东晓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池仁勇教授担任召集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丰富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涵也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与会代表认为过去数量式发展的关键是扩展,是牺牲质量、安全为代价的发展,从决策层到产业界到企业层之所以会追求这种发展,关键是体制问题,体制有惯性,观念有惯性。过去对发展的评价是以技术为主的,但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有体制和管理层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管理创新。清华大学吴贵生教授提出技术经济能否尝试对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评价,建立一定的模型关系,在路径评价中引入体制、观念作变量。

也有代表从环境的角度认为发展方式转变实际是环保问题,环保问题实际是观念问题。价值工程杂志社名誉总编郜明信认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几十年以前就提过,是个老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关键在于体制和管理问题,所以技术经济不仅要研究技术创新还需要加强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等领域的研究。

牛东晓教授从资源的角度认为发展方转变体现在发展质量和产出的关系即能耗,产业结构的高能耗导致发展质量不高。近阶段关于能源应用方式转变、清洁能源等能源领域的基金课题数量持续增长,成功的概率也相对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对能源领域的重视,对于各位代表今后申报基金选题也是一个启发。

5.技术经济学科发展及其他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众多新问题时,原来的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论难以适用。我国增长模式变化和众多新兴战略性产业等领域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迈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技术经济学科面临着一些新的命题和动向,在技术经济理论和应用上的亟待创新与突破。

会议交流中有代表谈到现在技术经济专业的研究对象和界限不清,理论落后于实践,缺少理论创新,同时面临着外专业的蚕食。对于这种观点有代表认为这是现在管理学面临的共性问题,不必过多讨论技术经济学科范围的界定。应把注

意力放在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新现象、新问题,面向实际,为实际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要重视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定,为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

会议认为“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课题对重新梳理技术经济学科会起到推动作用,希望这个研究能起更大作用,比如向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给我们学科创造更好的环境。在专题的选择方面有代表认为创新管理专题过于宽泛,没有把近些年发展较快的技术管理、服务创新列为专题。

四、学术年会期间,还召开了一系列工作会议

1.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国技术经济学会201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通过了关于增补孟丽莎、庞守林、游达明、宋东风为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的决议;听取了孙晓郁理事长工作总结;就如何开展学会工作进行了讨论,各位理事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2.《技术经济》期刊编委会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主编吴贵生教授的情况介绍,与会编委对如何提高《技术经济》期刊的水平和质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

3.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工作交流会。各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自已的工作情况,并就共同关心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经过两天紧张活泼的学术讨论,第19届年会于8月9日闭幕。闭幕式上各专题组代表综述了各组的交流成果,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贵生教授做总结发言,认为本次年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通过这次交流和技术经济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技术经济学科将继续保持与时俱进的学科优势,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新的贡献。最后吴贵生教授宣读了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关于表彰2010优秀论文的决定”,经专家评审,魏江等发表的1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12篇。

本届年会继往开来,围绕技术经济学科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为“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及发布征集了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同时反思了我们在实践和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2011年8月25日

第二篇:技术经济学体会

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心得

经过半个学期的《技术经济学》理论课的学习,我深深的被这门学科所吸引,在赞叹其精妙之处也有些许自己的体会,技术经济学也称经济效果学,它是研究各种社会活动在经济上符合目的性程度的评价科学,也就是从研究社会劳动消耗与社会体系中各种实践活动所取得效果相互间量的关系角度出发,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科学。主要分支有农业技术经济、工业技术经济、运输技术经济、能源技术经济、建筑技术经济及生产力布局技术经济。它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技术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以衡量其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及社会实践的可行性。

一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特点与教学思路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为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定量性与综合性等特点,不但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工程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经济分析方面的综合素质。目前的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于整个理论体系的讲解。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介于技术和经济的交叉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在被动性授课方式下,学生对于重要概念和一些定量关系的解析感到很难理解,例如对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概念的经济含义和计算以及财务评价中的报表分析等,对这些教学难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收到效果,我们尝试利用立体式教学,通过背景案例教学、Excel软件应用、项目教学等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技术经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当代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是本世纪50年代技术经济分析进一步演化的结果。今天的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

法的科学。在这个意义上,技术经济学亦可称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 第二: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其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技术的进步永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

第三: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经济增长

的科学。

三 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

技术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个现代理工科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技

术,同时必须具备经济头脑。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经济头脑一旦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缺少经济知识,所以不关心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经济问题,在设计产品和制定工艺时不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或者不会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因而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经济分析是为经济决策服务的。决策是一个过程,它包括提出问题,制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最后从若干个备选的方案中选出最佳的活比较理想的方案,是时代提出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点,未来工程师或管理者必须做到:

1. 正确了解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

2. 要会作预测工作

3. 要学会拟定多种替代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4. 要善于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四 技术经济学的任务

技术经济学科的任务就是用反映我国技术经济运动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我国技术经济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学,知道了技术经济决策的基本程序:

1确定问题,提出目标

针对本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可能,确定所需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提出技术系统、经济系统应该达到的技术经济目标。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针对需解决的总是和目标要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一切有用的技术经济资料。

3提出可行方案群英会

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本身情况,利用国家和地区的技术经济政策,提出可行方案群。

4方案分析,初步筛选取

根据方案可比原理对方案群进行等同化处理,并加以筛选,淘汰一些明显较差的方案,提取若干个备选方案。

5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

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和方案实际情况,拟定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具体评价体系,并建立有关变量间的数学模型。

6求解模型,评价方案

7选择最优方案

在各方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最佳结合的宗旨,选出最优方案。

五 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

是研究各种社会活动在经济上符合目的性程度的评价科学,也就是从研究社会劳动消耗与社会体系中各种实践活动所取得效果相互间量的关系角度出发,对

人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科学。主要分支有农业技术经济、工业技术经济、运输技术经济、能源技术经济、建筑技术经济及生产力布局技术经济。它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技术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以衡量其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及社会实践中的可行性。

作为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经济学科,技术经济学同规模经济学、生产布局学等应用经济学科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要从各门应用经济学科中吸取理论营养,探索合理组织社会生产的途径;区别在于,它只为各门应用经济学科提供一般的理论、方法和原则,而不提供只适合某一应用经济学科的特殊理论、方法和原则,更不代替它们进行专门性的探讨和论证。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产品的交换促进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促进技术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来解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因此技术一直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环节。新西方经济学只把技术要素作为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仅仅把最重要的技术进步因素视为除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以外剩余的部分,这完全背离了通过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当代经济增长越来越缺乏解释力。因此建立技术经济学。并把它作为经济学的分支,一方面对技术的变化进行经济分析,另一方面从技术的变化分析经济的变化。

六 技术经济学对我的影响

学习了技术经济学,我深刻的了解到技术与经济的纽带关系,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而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生产要素一种新的结合,是创新者将科学知识与技术发明用于工业化生产,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一系列活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过长。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靠山寨不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的,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科技创新点,不能总是靠一代代的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产品过日子。只有加速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的根本之路。

所以学习技术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经济观点,建立经济意识,掌握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的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们理工科研究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篇:技术经济学心得体会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间辩证关系的新学科,它是从经济角度研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科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经济建设,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产力的综合论证。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技术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和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经济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和制约。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国家或企业,只要是技术领先,产品超群,都是对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高投入的结果。当然,经济的发展又推动技术进步。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总是由经济上的需要而产生,经济上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只有经济上需要它而又采用它的条件的时候,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否则技术活动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生命力。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也懂得了因为任何生产项目都需要应用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与经济统一与生产目的的全过程,任何方案的取舍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决策的标准。

目前的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于整个理论体系的讲解。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介于技术和经济的交叉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在被动性授课方式下,学生对于重要概念和一些定量关系的解析感到很难理解,例如对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概念的经济含义和计算以及财务评价中的报表分析等,对这些教学难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收到效果,教学可以尝试利用立体式教学,通过背景案例教学、Excel软件应用、项目教学等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技术经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当代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是本世纪50年代技术经济分析进一步演化的结果。今天的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工科学生研究技术经济学可以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技术经济学的学习,让工科学生对技术经济及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有了理性的认识,认识到技术经济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方法。因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加强技术经济研究,推进技术发展,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潜在资源,从而保证经济持续稳。工科学生学习技术经济学有利于技术经济决策科学性的可靠保证。技术经济决策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对未来发展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用预测技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技术和经济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这些都是在技术经济学上有涉及的。因为任何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技术和经济效益,而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技术范畴下的经济效益问题。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而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生产要素一种新的结合,是创新者将科学知识与技术发明用于工业化生产,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一系列活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过长。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靠模仿与山寨是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的,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科技创新点,不能总是靠一代代的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产品过日子。只有加速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的根本之路。所以学习技术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经济观点,建立经济意识,掌握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的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们工科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篇:技术经济学心得体会

在这学期,我学习了《技术经济学》这门课,我了解到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间辩证关系的新学科,它是从经济角度研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科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经济建设,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产力的综合论证。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技术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和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经济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和制约。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国家或企业,只要是技术领先,产品超群,都是对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高投入的结果。当然,经济的发展又推动技术进步。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总是由经济上的需要而产生,经济上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只有经济上需要它而又采用它的条件的时候,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否则技术活动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生命力。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也懂得了因为任何生产项目都需要应用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与经济统一与生产目的的全过程,任何方案的取舍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决策的标准。在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方面我了解到:技术经济学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技术经济学的学习,让我对技术经济及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有了理性的认识,认识到技术经济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果说,我国技术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是基于对忽视技术发展的经济规律的批判,那么一批西方学者发起的技术经济学则是基于对当代主流经济学忽视技术要素,难以解释当代经济增长的反思。西方一批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当代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忽视技术与经济的互动作用,在各种经济学分析中,只把技术要素作为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仅仅把最重要的技术进步因素视为除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以外剩余的部分,完全背离了通过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当代经济增长越来越缺乏解释力。因此,也在倡导建立技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y),并把它作为经济学的分支,一方面对技术的变化进行经济分析,另一方面从技术的变化分析经济的变化。这恰好与我国技术经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技术经济学偏重应用性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国外似偏重技术与经济互动规律的揭示和理论解释。无论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还是来自西方的研究动态,均验证了在当代经济学的研究中重新关注技术要素的重要性,同时,也验证了发展技术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五篇: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在大二上学期,我选修了《技术经济学》课程,其中有不少的学习心得体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到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技术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1,经济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和制约。综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国家或企业,只要是技术领先,产品超群,都是对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高投入的结果。当然,经济的发展又推动技术进步。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总是由经济上的需要而产生的,经济上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只有在经济上需要它而又有采用它的条件的时候,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否则技术活动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生命力。

2,技术的进步对经济产生推动作用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有效地节约了物质资源和时间,减轻了人类劳动,并且是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因为任何生产项目度需要应用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与经济统一与生产目的的全过程,任何方案的取舍应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决策的标准。

二、认识到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技术经济不仅是研究技术措施、技术方案、技术政策和经济效果的科学,而且是对那些尚未付诸实施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效果预测,对已有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技术经济效果分析的科学。

2,技术经济不仅对生产总是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管理、服务以及其他问题进行研究。

3,技术经济是对大量实际技术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科学。

4,技术经济不只是研究某些技术经济现象的规律,而是要对技术方案进行决策。

三、知道技术经济学的特点、作用和任务

(一)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综合性,系统性,预测性,选优性,定量性,实用性

(二)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1,它是提高经济建设效益的有效工具。因为任何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技术和经济效益,而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技术范畴下的经济效益问题。

2,它是提高技术经济决策科学性的可靠保证。技术经济决策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对未来发展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用预测技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技术和经济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3,它为制定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4,它是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方法。因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加强技术经济研究,推进技术发展,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潜在资源,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技术经济学的任务

技术经济学科的任务就是用反映我国技术经济运动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我国技术经济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学。

四、知道了技术经济决策的基本程序

1,确定问题,提出目标

针对本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可能,确定所需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提出技术系统、经济系统应该达到的技术经济目标。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针对需解决的总是和目标要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一切有用的技术经济资料。

3,提出可行方案群英会

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本身情况,利用国家和地区的技术经济政策,提出可行方案群。

4,方案分析,初步筛选取

根据方案可比原理对方案群进行等同化处理,并加以筛选,淘汰一些明显较差的方案,提取若干个备选方案。

5,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

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和方案实际情况,拟定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具体评价体系,并建立有关变量间的数学模型。

6,求解模型,评价方案

7,选择最优方案

在各方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最佳结合的宗旨,选出最优方案。

五、了解到技术经济分析的原则

(一)需正确处理不同层次经济效果之间的矛盾

1,企业经济效果和国民经济效果 2 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 3,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

(二)技术方案的可比性原则

1,功能可比

任何技术方案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提出的,也是根据项目预定的目标制定的,因此,参与选取的方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预期目标的一致性,即技术方案产生功能的一致性

2,费用可比

在比较中,对各种方案的消耗费用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使其具有在费用上可比条件

(三)时间可比

1,寿命周期可比

评价中,如果方案的经济寿命不等, 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具有可比性

2,收支时间可比

因任何方案都会因为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同,使得不同时期发生的投入和产生的数量不相同,此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具有可比性

(四)价格可比

因各种原因,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进行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和研究投资方向时,须注意到:不同待业利润相差悬殊;同一行业不同产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不同时期价格的影响;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别

总之,通过对技术经济学的学习,让我对技术经济及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有了理性的认识,认识到技术经济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上一篇:脚手架工程及支撑架下一篇:教师岗位职责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