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2022-08-19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

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 ——拟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教研时间:9月5日 教研地点:高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王建菠、徐培芳、先华锋、郑多丽 教研过程: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战。为了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我们六年级数学组的四位老师聚到了一起,对下面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制定第十一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9.1--9.1

2方程

9.17--9.30 长方体和正方体

10.8--10.18 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法

10.22--11.1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11.5--11.15 期中考试

11.19--11.29 认识比 分数四则运算

12.3--12.13 分数四则运算 解决问题的策略

12.17--12.27可能性 认识百分数

1.2--1.10

认识百分数 整理和复习

1. 14--1.24 期末复习考试

二、拟定教研组计划

时 间 9月 9月 9月 9月 10月

教研活动内容 制订教学及教研计划

集体备课 先华锋上研讨课 关于学困生成因分析及策 讨论第

二、三单元重点、

难点

10月

学习教育杂志,交流学习

心得

10月

讨论第

四、五单元重点、

难点

11月 11月 11月

集体备课 王建菠上研讨课 期中考试,作好期中质量

分析

11月

讨论第

六、七单元重点、

难点

12月

数学主题活动—学生应用

检测、反思 讨论 讨论

听课、说课、评课 检测、反思 讨论 研讨、交流 教研活动形式

研讨 讨论

听课、说课、评课 讨论 讨论

能力检测

12月 12月

组内互听随堂课 讨论第

八、九单元重点、

难点

12月 1月

郑多丽上研讨课 为学困生制定个性化补习

方案

1月 1月

讨论制定复习计划 教研活动总结

讨论 学期总结 听课、说课、评课

讨论

听课、交流、讨论

交流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组教研简报背面

教学反思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杨庄宽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的行为,即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呈现出新课程的所蕴涵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在复习完

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

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需要改进之处:

①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比如:在开始情境导入这一环节中,学生除了出现4×(2+3)4×2+4×3两种做法外,还出现了4×2×2+4这样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与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的联系,但老师却不应忽视孩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合理的评价。再比如:孩子们在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时,有一个孩子说到她是想到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

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

醉酒者之言

郭文是个数学家,但他酸酒如命,每次喝酒,非整瓶不欢。一天,他又喝得半醉了。他太太埋怨他已足足喝掉整瓶酒。

郭文闻言,微睁醉眼,一手拿起空瓶,一面摇头摆脑地说:「半瓶美酒,悲观者视之为空了一半,但乐观者却视为满了一半。无论悲观也好,乐观亦好,总是-----1/2瓶满的酒=1/2瓶空的酒。然而,代数法则有云,用同一常数乘以等式两边,其值不变。那麽,以2乘上式便得----1瓶满的酒=1瓶空的酒。由此而得,刚才你说我喝足一瓶满的酒岂不是说我根本没有喝酒吗?

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

马成

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

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克莱因

王世杰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研发言稿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专题教研发言稿

《新课程标准》把数与计算方面列为重要的一部分,加、减、乘、除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为此我们特别设计了这次教研活动,发挥团队精神,各抒己见,让每个教师从确立主题、收集资料、集体备课到互动教学都全程参与,最后以“一课多磨”的形式将教研主题展现出来,将理论还原于课堂,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通过本次活动,提升了我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显著提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计算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平时我会坚持采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训练,相信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提高。

第四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教研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二郎小学 张平安

一个学期来,年级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和教科处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 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教师专业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本学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挖掘校本资源,发挥学校骨干教师作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开学初,教科处黄主任召开全校教研组长会议,部署本学期的教研任务。并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本期的教研计划。让学校的教育科研有重点,有主题,切合我校的实际。

2、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更新观念,探讨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3、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四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学习各年段的教材介绍和优秀课改案例,了解教研课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4、于1月13日,学校教科处组织年级教研组长召开年级组长会议,总结了学期的教育科研工作。肯定本期教研工作的成绩。同时也对不足之处也作了恰当的分析。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

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本学期在教科处的带领下,我组成员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的上课录相,让老师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优秀数学教师的风采。感受特深。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本学期,教研组都能在每月设定的一个检查重点,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继续坚持每月的考核检查制度。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组老师多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作业的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一部分老师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我组教师借课改之东风,扬帆启航,驶向理想的彼岸。

1、突出课改实验。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深入课堂实验,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

2、改革教案编写做到“四有”:即走进教室“有目标”;讲起课来“有步骤”;导起学生“有层次”;上完课后“有反思”。打破了以往备课即写教案,为写教案而搬、抄教案集,教师通过分工协作,达到资源共享, 即能减少教师编写教案的负担,并能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进行备课与做好课前准备。

总之,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教育教学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第五篇:房山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信息

2012年11月22日,进校教研室王学舫老师在房山城关小学组织了六年级数学区级教研活动。活动围绕“房山区小学数学问题驱动课例研讨活动”和“2012年房山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监控分析报告”两个主题进行的。

活动第一阶段由房山城关小学的任正英、良乡五小的宋新玲和青龙湖中心校的冯连云三位校级骨干教师分别做《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三节研究课。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教学副校长、教学干部和教师共100余人。

三位老师在围绕“问题驱动”这一课题,课前进行精心设计,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让学生自主探究,带着拓问提示走出教室。为全区六年级数学教学做出较好示范作用。

三节研究课结束,城关小学王雅薇副校长主要从三位教师能够根据新版课标要求,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结合我区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将讲授与自主探究结合使用,课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新版课标中四基的内容落实到位;练习设计有实效;注重数学文化;媒体使用合理;教师能够积极捕捉孩子发言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等几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第二阶段由进校小学教研室王学舫老师做了2012年房山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监控分析报告,首先用数字总的说了全区成绩的分布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然后具体讲了存在问题及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老师们受益匪浅。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下一篇:六年级作文指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