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毕业

2024-05-07

六年级数学毕业(共11篇)

篇1:六年级数学毕业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l、一个数的亿位上是

5、万级和个级的最高位上也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2、0.375的小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3、6.596596……是()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把它保留两位小数是()。

4、5×4<﹙

﹚ <4×9,()里可以填写的最大整数是()。

5、在1——20的自然数中,()既是偶数又是质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6、甲数=2×3×5,乙数=2×3×3,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1,差是减数的3倍,这个减法算式是()。

8、已知4x+8=10,那么2x+8=()。

9、在括号里填入>、<或=。1小时30分()1.3小时

1千米的()7千米。

10、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

11、一根长2米的直圆柱木料,横着截去2分米,和原来比,剩下的圆柱体木料的表面积减少12.56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木料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12、在含盐率30%的盐水中,加入3克盐和7克水,这时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分数单位大的分数一定大于分数单位小的分数。()2、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12,公约数是1、2、3、4、6、12。()

3、一个乒乓球的重量约是3千克。()

4、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

5、比的前项乘以,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缩小4倍。()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数相除,商50余3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所得的商和余数是()。

(l)商5余3

(2)商50余3

(3)商5余30

(4)商50余30 2、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

(1)多4

(2)少4

(3)多24

(4)少24

3、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4、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最小面的面积与表面积的比是()。

(l)l:3

(2)1:6

(3)l:12

(4)1:24

5、甲数是840,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840÷(1+45%),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1)甲数比乙数多

(2)甲数比乙数少(3)乙数比甲数多

(4)乙数比甲数少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529+198=

305-199=

2.05×4=

8×1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25×1.25×32

(3.75+4.1+2.35)×9.8

3、计算。(12分)5400-2940÷28×27

(20.2×0.4+7.88)÷4.2

4、列式计算。(6分)

(l)0.6与2.25的积去除3.2与1.85的差,商是多少?(2)一个数的 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5、计算体积。(单位:米)(3分)

图1[图在本人QQ空间;私密贴图相册→Z}C}N~KXDAK(L08BB`R2P0A ]

6、下图中每格都代表1平方厘米,请你尽量利用方格纸中的点和线,分别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并分别作出一条高。(3分)

五、应用题。(30分)

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7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

2、三新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5人3天共植树90棵,照这样计算,30人3天共植树多少棵?

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没有相遇还相距2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王老师领取一笔1500元稿费,按规定扣除800元后要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应领取多少元?

5、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24页,占全书的12%,第二天读了全书的37.5%,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6、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可做18个,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由甲乙二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生产零件的数量之比是3:5,甲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计20分)

1.如果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棵数多,那么()的棵数○ =()的棵数。

2.()÷8 =25%

3÷()=25%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2:3,其中大角的度数是()。

4.0.5与 0.8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5.圆周率≈

,()总是半径的2 倍。

6.六(1)班男生占全班的45%,女生比男生多()。

7.五(1)班昨天的勤率是96%,昨天48人到校,()人有事请假。

8.一个圆的直径是8分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9.比较下面各数,并用<连接起来。0.755

7.5%

0.75

10.甲数的32%相当 乙数的 25%,甲数是40,乙数是()。

二、判断。[2;3两题直接写答案;1﹔4在括号内打“√”“〤”](5分)

1.自然数a的倒数是 1/a。

()

2.6除以1/6,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 1/6 是6,求这个数是多少?()

3.甲比乙少73;,乙与甲的比是4:5;求甲是多少﹖()

4.植树节同学们植了110棵树,活了100棵,成活率是100%。

()

5.等腰三角形、梯形、扇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

()

三、选择题

(5分)

1.A是一个自然数,下面的算式中,()的得数是最小。A a×10

B a÷10

C 10 ×a

2.甲加工3个零件用40分,乙加工4个零件用30分,甲、乙工作效率比是()。

A 3 :4

B :3

C 9 :16 D 16 :9

3.一个圆的直径扩大3倍,那么它的面积扩大()倍。A 3

B 6

C 9

4.一个商品现价9元,比原价降低了1元,降低了()。

A 10%

B 9%

C 1/9

四计算题(8分)1.列式计算。

(1)甲乙两数的比是3:4,乙数减甲 数得10,乙数是多少?

(2)3.5与2.5的和比一个数少25%,求这个数。

五、作图并计算(7分)画一个周长是15.42厘米的半圆,圆规两脚的距离应是(),它的面积是()。

六、根据算式给应用题补充条件。(6分)甲仓库有大米2400千克,(),乙仓库有大米多少千克? 2400×40%=

2400÷×(1+ 40%)=

2400÷40% =

2400÷(1-40%)=

七、应用题 25分

1.一块长方形地,长120米,若宽延长40米,则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这块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某打字员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这份稿件的25%,第二天打了这份稿件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了2万字。这份稿件共多少字?

3.某工程修一条公路,第一天完成的千米数与总长度的比是1:3,如果再修15千米就可完成这条公路的一半。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一批木料,如果加工成学桌可以加工100张,如果加工成学凳,可以加工150张。如果同时加工成学桌和学凳,可以加工多少套?(一套= 一张学桌 + 一张学凳)

5.一块长方形木板,长45米,宽20米。请你在这块木板上截下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篇2:六年级数学毕业

六()班 姓名 成绩

一、填空:(第3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0%)

1、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亿九千二百万平方米,写作()平方米,省略“亿”后面的是()平方米。

2、数。3、0..75= =():8= =()%

4、8.05吨=()千克,3小时24分=()小时

5、在,0.833和83%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6、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全长的(),每份长()米。

7、六(1)班今天实到47人,有3人请假,今天的出勤率是()%。

8、如果A=2×3×5,B=3×5×7,A与B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是()。

9、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一项工程,甲独做要24天完成,乙独做要36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与乙的工作效率最间的整数比是()。

11、用3个棱长为2分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2、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二、判断题:(5%)

1、把单位“1”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3份。()

2、绘制我县一年内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3、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

4、一种产品的价格先降价20%,后来又提价20%,现价低于原价。()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

5、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选择题。(5%)

1、下面不是互质数的一组数是()。

① 8的15 ② 13和4 ③ 28和21

2、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倍

① 2 ② 4 ③ 83、5.6的末尾添上一个零后,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① 0.1 ② 0.01 ③ 十分位 ④ 百分位

4、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的比是()。

①4:5 ②5:4 ③4:9 ④ 5:9

5、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和两只绿球,小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①③

6、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① 小于 ② 等于 ③ 大于。

四、计算。(36%)

1、直接写出得数。(6%)

5-3= 0.4+2=

×2÷×2= ÷ = 9.73-2.48-5.52 =(+)×12=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8%)

1000-360÷18×25 7÷2+2.4×3

4.74×75% +5.26×0.75 3.6-27.2×[(7.8+)÷ 0.4 ] [3

3、解方程或比例。(6%)

χ-9.3=10

χ-2=6 1.2∶χ=4∶3

+6.4-7

-(0.2 +)×4.5] ÷13.5

4、列算式或方程进行解答。(6%)① 48除以1

五、画画算算。(6%)

1、求下图平行四边形内阴影。

2、画一个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在图上标

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出长和宽的数据,并计算出你所画图形的面积。与0.3的差,结果是多少? ② 12比一个数的多6,求这个数。

六、应用题:(28%)

1、只列式,不计算。(6%)

(1)一种微波炉售价360元,比原来降价20%,原价多少元?

(2)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五年级捐款241元,六年级捐款数比五年级的3倍少120元,六年级捐款多少元?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14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4小时相遇。甲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大桥乡修一条长2100米的水渠,已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务要在3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

3、车间计划30天生产900个零件,实际前15天生产了435个。照这样计算,能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用两种方法解答,其中一种用比例解(5分)

4、把960千克的饲料按7∶5分给甲、乙两个养鸡专业户。甲专业户比乙专业户多分得饲料多少千克?

5、一袋大米重50千克,第一天用去总数的,第二天用去总数的40%。这袋大米还剩下多少千克?

6、甲仓库比乙仓库多存粮140吨,为了救援灾区调运了乙仓的全部存粮和甲仓存粮的

60%,共812吨。乙仓原来存粮多少吨?(2分)

7、某校教职工周末从学校骑自行车到郊外一风景区春游,去时车速为每小时12千米,途中路过一个果园又休息一会儿,到郊外风景区游览之后启程返校。请根据下面的折线图回答:(3分)

篇3:六年级数学毕业

一、把握学生基础,合理规划复习

小学数学复习的展开并不是随意进行的,教师需要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之前做好周密的规划,以保障复习工作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并能够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复习项目。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把握学生基础。复习主要是针对班级内学生进行的,因此如果复习规划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那么就很难保障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教师需要对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数学复习的一些想法。

其次,针对学生差异制订个性规划。经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发现班级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采取统一的复习方式很容易造成复习质量的下降。因此, 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主要以学习基础为划分标准,并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制订出适宜其复习的教学方案,让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复习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在统一授课后,可以安排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习题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化地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 并且对这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细致的解答。

二、紧贴教材内容,突出复习重点

教材是数学教学展开的基础,学生学习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于教材,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紧贴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复习。首先,教师应将教材中所有知识进行整合,在一轮复习中带领学生按章逐节地进行复习,这样做到的目的是迅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其次,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将所有知识串联在一起,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学知识点众多并且十分细碎,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把握住复习的主干,以减少学生复习的难度。

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会将教材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知识树、结构图等方式,将复习脉络理顺, 并用重点符号或者差异色彩标明重点内容,以方便学生自己进行回顾和记忆。

三、注重习题选择,强化技巧教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以题海战术为主,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做大量的试卷,并反复向学生进行习题的讲解。实践证明,这种复习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不利于学生复习质量的提升,还会因为题量过多,反复讲解过于枯燥等,造成学生对数学复习的厌烦心理。所以数学教师应对这种题海战术进行摒弃,重新对习题复习进行规划。

首先,教师要注重习题的选择,着重选取类型题、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

其次,教师要控制学生做题的数量,不要盲目追求做题的数量,而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并且教师在课堂进行习题讲解的过程中也应增加一些创新元素,活化课堂授课氛围,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进行习题的讲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习题的互评,以及组内的讨论等等。

最后,教师要在数学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一些数学解题技巧,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形成解题思路,高效地完成习题的解答。

例如,在进行选择题作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排除法进行答案的选择。或者将一些较为有用的计算规律教授给学生,如奇数与奇数相加减结果仍为奇数,偶数与偶数相加减结果仍为偶数,奇数与偶数相加减结果为奇数等。

篇4: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自测题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5分)。

2.求未知数x的值(每题2分,共4分)。

x-x=x∶42= ∶10

3.用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15分)。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住?,每题1分,共4分)

1.除0以外的自然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

2.根据“某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可以想到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9。( )

3.如果+=, ++= ,则C=5。( )

4.把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标上1、2、3、4、5、6,抛出后偶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6分)

1.下面的几个比中,能与 ∶4组成比例的是()。

(1)20∶1 (2)1∶20(3)5∶

2.你听说过“黄金比”吗?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

(1)0.68(2)0.628(3)0.618

3.用5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面看这三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1)正面 (2)上面(3)侧面

4.小亮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定期两年,年利率是4.50%。到期后计算他缴纳5%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正确的列式应是( )。

5.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幕。今年1月1日是星期五,那么世博会开幕那天是星期( )。

(1)四(2)五 (3)六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1)订阅《读写算》的份数与总钱数成正比例。

(2)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4)给一个房间地面铺砖,每块砖的面积与铺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四、细心读题,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据统计,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国共筹集社会捐赠款物达七百九十七亿零三百万元(含“特殊党费”),这个数写作___________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亿元。

2.在下列□里填上适当的数。

3.一种贺卡的单价a元,小英买了6张这样的贺卡,付出n 元,正好找回b 元,那么 b=____元。

4.右图是“万方超市”2007年销售情况统计图。已知第一季度销售300万元,那么第四季度销售占全年的__%,2007年全年销售_____万元。

篇5: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

学校

班别

姓名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61、()∶12==()÷20=()%=()用小数表示

82、教室的面积约50();

小明的体重45()

22升50毫升=()升

1时=()时()分

53、从A站B站,甲车要行10小时,乙车要行8小时,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慢()。

24、已知a=b,则a∶b=()∶(),当a=6时,b=()

35、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720000平方米,读作 ;雄伟的万里长城全长约六百七十万米,这个数写作。6、24和84的最大公约数是();

12、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

7、把一块石头,沉没在一个底面周长是62.8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容器的水面上升了1.5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在一个周长是25.12米的圆形花圃四周铺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9、2006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2届教师节,我国第一届教师节是()年()月()日,那年全年共有()天。

10、六(2)班学生人数在30——40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这个班的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11、小东2006年2月13日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是2.25%。准备到期后把税后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到期时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元。

12、、猜一个数。甲说:是质数;乙说:是9;丙说:是偶数:丁说:是15;老师说:甲、乙中有一人说对,丙、丁中也有一个说对。你认为这个数是()。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4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是()。

4411A 米

B

C 米

D

55552、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

A 直径

B 周长

C 面积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2A 3倍

B 2倍

C

34、掷3次硬币,有一次正面朝上,有2次反面朝下,那么,掷第4次硬币反面朝上的 可能性是()

111A

B

C

4325、一个圆柱与一个正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A 正方体大

B 圆柱体大

C

一样大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0.5分,共5分)

11121 ×=

7÷=

-=

0.64+3.6=

454351÷19×9=

18×56+18×16=

22225×3÷5×3=34+56=

101×445-5= 6.5-0.72-28%=

2、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1151534)÷2+6(2)[1-(18+16)] ÷8

(3)12+89×34(4)(108÷25)×(75÷18)

3、求下列各式中的x。(每小题3分,共6分。)

(1)x-20%x+7=17

(2)119∶x=8∶3

4、简便计算。(6分)

0.6×47+52×35+60% 5.721.841.16

五、作图题。(画图3分,填空2分,共5分。)

以最小的合数为长,最小的质数为宽(单位:厘米),画一个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六、估算:(5分)

买了5本书,价钱分别是28元,32元,29元,其余两本超过25元,但要比32元少,请你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

六、应用题。(第1、2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43分。)

1、先锋小学去年植树150棵,种的树活了147棵,求成活率?

2、医生建议:一个人平均每天吃盐至多5克,算一算,一包盐(500克)你一家人至少能吃多少天?

3、某小学为抢救大熊猫共捐款240元,低、中、高年级捐款钱数的比是3∶4∶5.低、中、高年级各捐款多少元?

4、我区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89.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5%,去年上半年 工业总产值多少亿元?

5、一台拖拉机3小时耕地198公顷,照这样,耕330公顷,用多少小时耕完?(用比例解)

6、有一个圆柱形水泥广告柱,底面直径是1.2米,高2米,将它的表面涂上红色油漆,估计每千克油漆可以涂2.4平方米,涂完这根柱子需要油漆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7、某电视机厂去年电视机生产情况统计图 单位:台

1984年1月

看图列式计算:

(1)全年共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3)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

(4)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选其中的一个解答。

8、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4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比乙车每小时慢10千米,几小时后相遇?

219、商场上有一批货,第一天运走了总数的,第二天运走的比总数的多4吨,这时

54还剩17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篇6:六年级数学日记:毕业考试

昨天学校月考,今天数学成绩正式出台了,我看到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是95的时候,我心里很高兴。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地说了句:孩子们,你们从来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对于这次抽考的题,全是基础知识。虽然校长让我负责这件事,但是试卷是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出的,我事先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题。即使在我分试卷的时候,我也没有看题。我想,我必须以身作则,否则我自己也会瞧不起自己的。其实,我心里是有把握的,我的学生基础不错,对于学校的月考,不可能考不好。也许是因为自己心里有底,所以在其他老师对月考表现的紧张的时候,我能泰然自若。

虽然学生的成绩不错,但我还是从中看到很多不足。比如:在计算圆锥体积的时候,有的孩子忘了乘13,还有的孩子单位没有统一。这说明学生除了马虎,不仔细外,还存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我经常对孩子说,会的题必须要做对,可是,每次考试后,总有一部分孩子因为马虎,不仔细失分。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懊悔,老师遗憾成为每次都要上演的一幕后悔剧。

篇7:六年级数学毕业

(六)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20% 1.6×2表示,又表示。72.():8=10=0.25=()%=5÷()

3.如果a除b的商是4,那么b与a的比是(),比值是()。54.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20%,把()看作单位“1”,也就是()占()的20%。

5.圆周长:直径=(),1500多年前()国的著名数学家()就把它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这三个数的比是7.一种钢筋

125::,这三个数 最大的数是()。23631米,重吨,这种钢筋1米重()吨,1吨重长()米。738.五(1)班昨天的出勤率是96%,昨天48人到校,()人有事请假。

2,A=(),B=()。3110.一批苹果分装在20个筐内,如果每筐多装,可省()个筐。

99.A+B=60,A÷B=

二、判断。5% 1.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2.X与1互为倒数。()X3.等腰三角形、梯形、扇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4.把5克盐放在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度是5%。()5.母对外开放的只数比公鸡多

1,公鸡的只数与母鸡的比是 44:5。()

三、选择题。5% 1.把3千克的糖平均分成5份,每份重()。A 1133千克 B C D 千克 55552.圆的半径扩大2倍后,它的面积与原来比()。A 扩大2倍 B 扩大4倍 C 不变 3.从甲堆煤中取出2给乙堆,则两堆煤相等,原来甲、乙两堆重量的比是()。7 A 7:5 B 7:2 C 7:3 D 9:7 4.一种商品现价90元,比原价降低了1元,降低了()。A 19 B 10% C 9% 5.一个真分数除一个非零的数,商()被除数。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无法确定

四、计算。(4%+12%+8%)1.直接写得数。

16+23 2-211 611÷233 1÷14-14÷1 4.5÷171512 12×2.4 0.4+4(9-6)×18 2.能简算的要简算。4445125×11-5-5 25×12÷(5+15)

14×25+3÷4×25 78×379

3.解方程。314x+2×34=1 x×(34-23)=56

五、文字题。6% 1.从30里减去48的12,所得的差去除3,商是多少?

2.一个数与17的和等于49的15%,这个数是多少?

六、作图并计算。6% 画一个周长是15.42厘米的半圆,圆规两脚的距离应是(),它的面积是()。

七、根据算式给应用题补充条件。6% 甲仓有大米2400千克,(),乙仓库有大米多少千克?2400×40% 2400×(1+40%)

2400÷40% 2400÷(1-40%)

八、应用题。28%(第1、2题各4分,其余每题5分)

1.修建一座教学大楼,原计划投资200万元,改进方案后实际投资180万元,比原计划节省了百分之几?

2.一种大豆的出油率是13.5%至15%,某榨油厂每天需要大豆8.5吨,这个厂每天的最高产油量是多少?

3.机床厂今年计划比去年多生产机床320台,正好比去年增产20%,今年计划生产机床多少台?

4.修娄马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1,如果再修10千米,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31。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5.王大伯把8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是1.98%,到期后可得利息多少元?(应扣除利息税20%)

6.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50千米,出发2小时后乙车行了全程的

篇8:如何做好六年级数学复习工作

一、学会把书从厚教到薄, 从薄教到厚

从厚教到薄就是指书本上的知识有些比较零散, 我们可以概括一些规律或一般解题思路, 使学生见到题时不会产生“狗咬刺猬, 无从下嘴”的局面。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 我们可归纳几类, 然后教会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这样就可把内容繁杂的知识归为几类, 以一般的规律性知识去对待多种题目, 从而把课本从厚教到薄。

从薄教到厚, 是指知识的扩展过程。比如: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 课本上只出现了一些计算公式, 而推导过程把课本上的知识展开。课本上出现的题比较简单, 或类型较少, 而实际做题时发现学生好多题无法做, 这也许是没把课本知识扩展的缘故。

二、充分利用媒体教学

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由于数学知识的纯理论性和抽象性, 使许多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拉开了距离。如通过课件、影视等媒体教学, 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和学习活动, 使学生直接获得动态信息, 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并为进一步上升到理论性知识奠定基础, 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要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首先应保护好后进生的自尊心。每次考试丢分最多的是后进生, 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很强, 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充分保护好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这要求老师说话时不说一些挖苦、讽刺的话, 适当给予这部分学生一些鼓励。我们应全面看待后进生, 不管哪方面, 只要有进步, 就适当地给予一些鼓励,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 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老师对这部分学生课上应该多提问, 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应区别对待, 那些难而深的题让尖子生去做, 对后进生的训练重点应放在中等难度或简单的题型上, 学生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篇9:六年级数学毕业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习题选择

数学和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两大支柱性课程,就数学学科而言在进行小学毕业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过去大量的公式、定理、概念等进行回顾,同时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思路和做题技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和解题准确率。就目前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的现状来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在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方面下工夫,进一步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的水平进行提升。

一、把握学生基础,合理规划复习

小学数学复习的展开并不是随意进行的,教师需要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之前做好周密的规划,以保障复习工作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并能够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复习项目。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把握学生基础。复习主要是针对班级内学生进行的,因此如果复习规划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那么就很难保障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教师需要对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数学复习的一些想法。

其次,针对学生差异制订个性规划。经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发现班级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采取统一的复习方式很容易造成复习质量的下降。因此,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主要以学习基础为划分标准,并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制订出适宜其复习的教学方案,让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复习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在统一授课后,可以安排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习题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化地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并且对这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细致的解答。

二、紧贴教材内容,突出复习重点

教材是数学教学展开的基础,学生学习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于教材,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紧贴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复习。首先,教师应将教材中所有知识进行整合,在一轮复习中带领学生按章逐节地进行复习,这样做到的目的是迅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其次,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将所有知识串联在一起,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学知识点众多并且十分细碎,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把握住复习的主干,以减少学生复习的难度。

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会将教材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知识树、结构图等方式,将复习脉络理顺,并用重点符号或者差异色彩标明重点内容,以方便学生自己进行回顾和记忆。

三、注重习题选择,强化技巧教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以题海战术为主,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做大量的试卷,并反复向学生进行习题的讲解。实践证明,这种复习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不利于学生复习质量的提升,还会因为题量过多,反复讲解过于枯燥等,造成学生对数学复习的厌烦心理。所以数学教师应对这种题海战术进行摒弃,重新对习题复习进行规划。

首先,教师要注重习题的选择,着重选取类型题、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

其次,教师要控制学生做题的数量,不要盲目追求做题的数量,而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并且教师在课堂进行习题讲解的过程中也应增加一些创新元素,活化课堂授课氛围,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进行习题的讲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习题的互评,以及组内的讨论等等。

最后,教师要在数学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一些数学解题技巧,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形成解题思路,高效地完成习题的解答。

例如,在进行选择题作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排除法进行答案的选择。或者将一些较为有用的计算规律教授给学生,如奇数与奇数相加减结果仍为奇数,偶数与偶数相加减结果仍为偶数,奇数与偶数相加减结果为奇数等。

综上所述,小学生进入六年级后应在毕业总复习方面下工夫,就小学数学而言教师应对传统复习方法进行改革,通过新方法、新思路的应用,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复习,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哲.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重点选谈[J].新课程:小学,2014(02).

[2]李晓敏.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策略[A].2012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篇10: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

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育与德育、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落实学校给我们提出的目标,特制定出本届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复习中要坚持做到“五要五不要”(要重基础,不要搞偏题、难题、怪题;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不要就题讲题;要抓重点,不要搞面面俱到;要面向全体,狠抓中差生,不要搞“一刀切”;要精选练习题,不要搞题海战术。)

三、复习措施

1.学校行政召开毕业班教师会,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益。

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搞好家访工作,协助做好家庭辅导,建立后进生档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抓两头,带中间。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单元、期末、升学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4.认真备好复习学案,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特别是的向40分钟要重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

5.做好复习巩固工作。上好复习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每复习一个小节,小考一个小节,及时反馈信息。找个别学生谈心,一是了解思想动态,二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6.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年级做协调一致。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讲、补救,实行单元过关。

7.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了解教育教学信息,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严禁关门自守。

四、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采取“三段法”复习法。

第一轮:分类复习,过好基础关。

第二轮:知识穿线,过好综合关。

第三轮:考前练兵,过好考试关。

五、复习任务

教材在最后一章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这是旧教材所无法相比的。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梳理拓展,系统地整理知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结合我校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六、复习过程安排

(一)复习时间总体安排:

第一轮:分类复习4月20————5月31日

第一类:数与数的运算6课时

第二类:代数初步知识3课时

第三类:应用题7课时

第四类:量的计量2课时

第五类: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

第六类:简单统计2课时

第二轮:知识穿线6月1日————6月10日

第三轮:考前练兵6月11日————6月25日

(二)复习内容的具体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44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第一类: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第二类: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三类: 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第四类: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第五类: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第六类:简单的统计(3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基础”,加强沟通。

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在分知识点复习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功夫,做到“应知应会”。有关的知识点需要记忆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某一知识点如和其它知识有联系的,引导学生加以联系和沟通,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多作比较,加以区别。

2、培养能力,关注“素养”。

复习时引导学生在“会”字上下功夫。如: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作图与解答图形题、分析解答应用题等。

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在实际操作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空间观念、灵活思维等数学“素养”的形成。

3、启发自觉,注重策略。

复习过程中着力调动学生自觉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复习。

引导学生探讨复习策略,讲求复习方法和实效。如:分知识点归类复习的方法、沟通性复习方法、一题多思复习方法、互助检测性复习方法等。

4、加强反馈,关注差异。

复习中注意重点反馈信息,抓住具有普遍性或针对性的问题,重点强化复习。尤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作业,从中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使复习更具实效。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选编一些“发展题”,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着重帮助他们掌握教材规定的基本要求,使他们达到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目标。

5、追求效率,减负增质。

复习中注重课前教学设计,力求课堂效率,避免“堤内损失堤外补”,有效为学生减负,引导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复习,做到减负增质双赢。

6、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篇11: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共21分 每空1分)

1、70305880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2、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举办时间为月13日——11月 27日,那么这届亚运会要经历( )个星期还多( )天。

3、把2 18 ∶1 2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3÷( )=( )÷24= = 75% =( )折。

5、如图中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把这个圆

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

面积是(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

(圆周率为π)

6、= , = ,

7、1千克盐水含盐50克,盐是盐水的( )%。

8、7 8 能同时被2、3、5整除,个位只能填( ),百位上最大能填( )。

9、一所学校男学生与女学生的比是4 :5,女学生比男学生人数多

( )%。

10、一座城市地图中两地图上距离为10cm,表示实际距离30km,该幅地图 的比例尺是( )。

二、判断题:(共5分 每题1分)

1、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2、小于五分之四而大于五份之二的分数只有五份之三。( )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和是36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

4、生产的90个零件中,有10个是废品,合格率是90%。 ( )

5、“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张嘴,三只青蛙…那么青蛙的只数与腿的条数成正比例关系” ( )

三、选择题:(5分 每题1分)

1、的1月份、2月份、3月份一共有( )天。

A.89 B.90 C.91 D.92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 ) 总是相等。

A.高 B.上下两底的和 C.周长 D. 面积

3、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 表示( )几分之几。

A.长比宽多 B.长比宽少 C.宽比长少 D.宽比长多

4、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扩大3倍,分数值就缩小( )倍。

A.3 B.6 C.9 D.不变

5、下列X和Y 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Y =3+ X B.X+Y= 56 C.X= 56 Y D.Y= 6X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

26×50= 25×0.2= 10-0.86= 24× =

÷3= 125%×8= 4.8÷0.8= 8÷ =

12×( + )= 1-1÷9= 2.5×3.5×0.4=

2、脱式计算。(每题2分)

0.25× + 2.5% 9.6-11÷7 + ×4

3、解比例和方程。(每题3分)

5.4+2X = 8.6 2.5:5 = x:8

0.2 = 1- X24

4、列式计算。(每题4分)

(1)180比一个数的50﹪多10,这个数是多少?

(2)0.15除以 的商加上5,再乘以 ,积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共34分 前7题每题4分,第8题6分)

1、车队向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去时每小时行80km,5小时到达灾区。回来时每小时行100km,这支车队要多长时间能够返回出发地?

2、书店有一套科普丛书原价96元,现按6折出售,买一套可以便宜多少元?如果买6套,360元够吗?

3、邮局汇款的汇率是1%,在外打工的小明的爸爸给家里汇钱,一共交了38元的汇费,小明的爸爸一共给家里汇了多少元?

4、汽车厂计划25天组装汽车4000辆,实际提前5天完成,实际平均每天组装汽车多少辆?(用方程解)

5、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6、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π取3.14)

7、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柱形玻璃器皿里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9厘米的圆锥体铅锤。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这个圆锥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

8、下面分别是小莉和小明两位同学5次踢毽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莉5次踢毽情况统计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个数(个) 10 13 25 20 30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请按图例在下面的统计图中画出小莉踢毽情况的折线。

小莉和小明5次踢毽情况统计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哪几次两人踢毽的个数同样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总体情况看,谁踢毽的水平比较高?(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 1、七千零三十万五千八百八十 7030.588万 7031万

2、2 1

3、51:40 1.275或

4、4 18 16 七五

5、4cm 80πcm2 160πcm3

6、15 21

7、5

8、0 9

9、25

10、1:300000

二 1、× 2、× 3、√ 4、× 5、√

三 1、B 2、A 3、C 4、C 5、D

四 1、1300 5 9.14 18

10 6 10

5 3.5

2、0.25× +2.5% 9.6-11÷7+ ×4

=0.2+2.5% =9.6- + =12×[ ×3]

=0.2+0.025 =9.6-( - ) =12×

=0.225 =9.6-1 =42

=8.6

3、5.4+2X = 8.6 2.5:5 = x:8 0.2 = 1- X24

解:2X =8.6-5.4 解:5x=2.5×8 解: X24 =1-0.2

2X =3.2 X=20÷5 X24 =0.8

X =1.6 X=4 X = 0.8×24

X =19.2

(1)

4、(1)、(180-10)÷50﹪ (2)、(0.15÷ +5)×

=170÷0.5 =( +5)×

=340 = ×

= 或1.35

五 1、80×5÷100

=400÷100

=4(小时)

答:略。

2、96-96×60﹪ 96×60﹪×6

=96-57.6 =57.6×6

=38.4(元) =345.6(元) 345.6<360

答:略。

3、38÷1﹪=3800(元) 答:略。

4、解:设实际平均每天组装汽车X辆。

(25-5)X = 4000

20 X =4000

X =200

答:略。

5、(5×3.5+3×3.5)×2 + 5×3

=(17.5 + 10.5) ×2 + 15

=56 + 15

=71(平方分米)

答:略。

6、20 ÷ 2 = 10(米)

20×25 - × 3.14 × 102

=500 – 1.57 × 100

=500 – 157

=343(平方米)

答:略。

7、V水下降圆柱= 3.14 × 62× 0.5

=3.14 × 36 × 0.5

=56.52(立方厘米)

V水下降圆柱 = V圆锥

S圆锥底面=56.52 ÷ ( × 9 )

=56.52 ÷ 3

=18.84(平方厘米)

答:略。

8、下面分别是小莉和小明两位同学5次踢毽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莉5次踢毽情况统计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个数(个) 10 13 25 20 30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请按图例在下面的统计图中画出小莉踢毽情况的折线。

小莉和小明5次踢毽情况统计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哪几次两人踢毽的个数同样多?

第二次和第五次两次踢毽的个数同样多。

②从总体情况看,谁踢毽的水平比较高?(简要说明理由)

小莉:(10+13+25+20+30)÷5=19.6(个)

小明:(15+13+20+27+30)÷5=21(个)

∵21>19.6

上一篇:2022年的元宵节作文200字下一篇:幼儿保育教师12月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