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2024-05-19

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精选14篇)

篇1: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2015—2016学

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数学素有“训练思维体操的”的美称。现在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中要做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同时也要循循善诱,精心启发。成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本学期开展的活动中,我们对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为:

一、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进行逻辑思维的基本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形象思维在所有的思维中较占优势,因此,他们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有提供较多的具体事物,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帮助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供给学生较多的观察、感知材料,让学生的学习从观察开始,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和现象,再启发学生根据现象进行思索、进行想象,最后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分析、推理比较等思维活动,概括,抽象出概念的性质,法则或公式。在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阐述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寻求规律的普遍性,运用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就事论事是小学生在分析问题上的普遍现象,而不能从一些具体的事例中找出事物的普遍规律性,从而运用规律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是他们存在的普遍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受他们年龄特点的影响局限性很大,总是想不开去。为了突破这种局限性,开阔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常常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训练主体思维,培养思维的正确性和严密性。

小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海阔天空,凭空想像,没有什么具体根据,思维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有关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使概念这一思维材料能充分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进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正确性与严密性,使学生每做一题都做到“算必有理。”我们经常设计一些判断题,选择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阐述自己的知识依据。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选择题形式多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学会“假设”,克服思维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

小学生不像成人那样能对问题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他们自己思维特点是单纯,片面而直进的,所以一旦思维受阻,就往往要钻牛角尖,不知变通。为了使学生克服这一思维的片面性,能更大程度地学会多方面思考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大胆“假设”,使其在思维受阻的时候也能脑筋“急转弯”,继续深入。这种“假设”的思考方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屡屡出现,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给予学生学习的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中,我们要注意到开展的形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所以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可以采取形式多样、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有益于活动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课堂以外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素质。

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过程中,兴趣小组工作会取得新的进步!

篇2: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玉溪镇城南小学

李杏利

本学年,在六年级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我本着对学校和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对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由于有过一学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所以本学年我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认真制订了一份辅导计划,然后按所定的计划去辅导学生,希望能让参加了的学生在每周的活动中都能学到一些知识,取得一些进步。

通过这次数学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而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通过本学年的组织教学,我们很快认识到开展数学兴趣小组的必要性,重要性。

一、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位数学老师都能针对学生实际,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加深加宽,从易到难,由基础知识训练到技能技巧的培养,层层递进。不但输入了数学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很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课外活动内容,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性思维。数学尖子的产生,对促进其他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积极作用。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五、培养了数学尖子。

数学尖子的产生,对促进其他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积极作用。在学校举行的校数学思维竞赛和数学小论文比赛中,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得了不少成绩,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在校级获奖。平时的数学练习测试也较为轻松取得好成绩。

篇3: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一、注重实践操作, 提高活动成效

数学实践活动, 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操作性.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活动的探究方式、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都需根据活动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其中, 动手操作, 注重实践, 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便能大大提高数学实践活动的成效.

案例八年级上册《平面图形的镶嵌》

通过观察建筑物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的建造形式, 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从而产生一探究竟、一显身手的欲望.实际活动中, 可以提供大量平面镶嵌图案供学生欣赏,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所给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铺砌而成.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本次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图案欣赏.

第二层次:探索多边形在镶嵌中的作用.

1. 欣赏用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一种全等的三角形或四边形构成的镶嵌图案, 并说明理由.

2. 理解镶嵌的意义 (举例图示) .

3. 组织思考:

用全等的五边形能够镶嵌图案吗?设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用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组合能镶嵌平面吗?为什么?继而, 进一步提出: (1) 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拼成一个既无缝隙又不重叠的平面图形的条件是什么? (2)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 选择哪些正多边形组合可以拼成既无缝隙又不重叠的平面图形? (3) 能否借助数学知识预先估计哪些正多边形可以拼成一个既无缝隙又不重叠的平面图形?

第三层次:制作镶嵌图案.要求制作若干块由边长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或全等的任意三角形、全等的任意四边形构成的镶嵌图案;再对制作成功的图形进行美化形成美丽的镶嵌图案.这样, 借助生活中的图案, 探究镶嵌问题, 可使感受平面图案形成的合理性;通过由浅入深的探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猜想、归纳等探究能力;通过镶嵌图案的展示和设计, 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现实道理.

二、强化组织调控, 转换角色定位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可以通过亲身体验, 掌握基本的活动方法, 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针对不同课题, 采用不同的探索方法, 如调查事件, 查阅资料, 探究问题、建构模型、实验操作等.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案例八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高度》

要求学生在学校或郊外选择一个物体, 并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 被测物体的地理环境, 利用已有的测量工具, 设计出测量物体的方案, 并测量它的高度.活动目标是通过测量物体的高度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搭建平台.活动中, 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整个活动过程, 教师只需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并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不应过多干预或影响学生的探索活动与思维过程.

三、贴近学生实际, 放眼长远发展

课题内容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确定, 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活动的形式与要求, 应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活动意义的认识, 体验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 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发展思维能力.同时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并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 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案例九年级上册《制作“动画片”》

旨在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 加深对全等图形、相似图形、几何变换等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感受数学之美, 增强创新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以及积极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提前1~2天布置任务: (1) 分组:可以以个人为单位, 也可以2人或4人为一组; (2) 每个小组准备20×20的方格纸若干张, 设计一个图形, 依次向某一方向移动一定单位长度, 并装订成册.

活动组织: (1) 展示个人或小组制作的“动画片”画册, 快速翻动, 观察制作效果. (2) 围绕课本“操作与思考”、“思考与探索”、“尝试与交流”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不宜将课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 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的数学思考) . (3) 小组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对探索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并积极引导学生边实践边探讨 (4) 对课堂交流的内容进行深刻反思, 并思考如何制作有创意的“动画片”, 积累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活动中, 必须关注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参与程度, 包括能否积极思考, 主动交流大胆创新等;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 提倡作品的个性化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篇4: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碰到一些捉摸不定的情况:学生课堂上对例题理解能力快,课后练习几乎无一做对;同一题目经过老师再次讲解后,仍有学生做错;有的学生能做对题目,却不能正确给出解释;学生永远只会模仿解决题目,不具有创造性解法。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教师头疼不已,不惜反复的讲解提醒,但始终达不到最佳效果。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总是喜欢进行节奏快、容量大的训练,让学生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过多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越来越趋向于机械性。

2.把语言当成思维工具的学习活动被称为数学写作,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反思内省,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构建,对学生头脑思考过程进行更大化的输出。数学写作更关心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点是在学生的思考反思上,而不像传统教学重视思维的结果。

甚至当学生读到初中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是以传统数学教学为基础,以数学写作活动为辅助,通过尝试数学写作,加强学生对知识自主构建及经验进行反思总结,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数学的总体成绩。

二、数学写作活动的影响

1.在进行数学写作后,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式上会发生明显变化,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致认为学好数学的最佳方法是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得到较高的分数。但经过数学写作活动后,学生会在观念上发生实质变化,走出传统学习方式,通过反思来进行数学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数学写作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写作活动是一种学生不曾尝试过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会有极大的好奇心,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写作的动力,同时给予及时激励的评价,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我效能感提升,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数学写作活动还能增进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对话,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及学生观。在其过程中架起学生与教师间的对话桥梁,增进师生间的理解信任,达到对知识的共享及其理解,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由此可见,数学写作活动在提升学习成绩、促进师生信任度和理解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高渊露.数学写作活动对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

篇5: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教学时间:

本学期第三周至第二十周,每星期一、三、四中午11:20——12:40,每天两课时,每星期二、五活动课,每天一课时,每星期六上午7:30~10:00,每周共11课时。

教学地点:

学校小实验室

教学内容:

1、《通用中小学奥赛教材》(三年级)

《通用中小学奥赛ABC卷》(三年级)

主要包括:

1)分析数之间的规律

2)数字谜

3)简单逻辑推理

4)巧求周长

5)植树问题

6)和倍问题

7)差倍问题

8)年龄问题

9)追及问题

10)用画图法解应用题

11)用倒推法解应用题

12)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授课时间:9月中旬至10月底

2、《通用中小学奥赛教材》(四年级)《通用中小学奥赛ABC卷》(四年级)主要包括:

1)填补不完整的算式

2)数字谜

3)图形个数

4)巧解方阵

5)运用假设法解应用题

6)运用对应法解应用题

7)逻辑推理初步

8)分析数列的排列规律

9)等差数列求和

10)数阵图

11)平均数应用题

12)追及问题

13)行船问题

14)最大与最小

授课时间:11月、12月

篇6: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董庄中心小学

马姗姗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激化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热情,掌握一定的阅读和写作知识和技巧,极大限度地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特从我办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本计划。

二、活动目的:

本学期,六年级组的兴趣活动内容定为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之余,受到课外知识的熏陶,进一步拓展学习的空间。注重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努力做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双赢。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特别是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练习;

2.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运用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主要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3.整体活动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个别辅导

四、具体活动时间和内容

第一周确定小组成员

第二周听故事、讲故事比赛

第三周古诗朗诵比赛

第四周偏旁加部首

第五周朗读比赛

第六周组词赛

第七周背诵课文比赛

第八周好书大家读

第九周看谁演得好

第十周我们成功了

第十一周语言万花筒

第十二周说话用词要恰当

第十三周大同小异近义词

第十四周多音字拼读接力

第十五周绕来绕去

第十六周小小展示台

五、预期活动效果:

篇7: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陈娟群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确实对人的影响很大,阅读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休闲娱乐。为此,学校特组织开展了阅读兴趣小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增进学习能力、拓展课外知识。在本学期兴趣小组即将结束之际,现对工作的一些情况和经验进行总结。

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时候,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有必要重点考虑: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是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的。具体做法是:①选用一些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用生动的、情趣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在学生兴趣很高的时候,让学生自读文章,研读短文内容,并结合短文内容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感受。②结合短文内容开展有趣的活动。以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短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

首先让学生初步领悟短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②范读,让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文章的音韵。优美的音韵就像溪水一样不知不觉流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③导读。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品味文章的优美与绝妙。首先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生字词障碍,接着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图画”,以“图画”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融入其中。

三、阅读笔记

笔记,是每一位阅读者的必备品。本次活动要求学生要做好摘录笔记的好习惯,并在小组中展示较为优秀的读书笔记。通过展示,同学们互取所需,学

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良好读书习惯的自觉形成。此外,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将自己阅读所得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

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一些具体措施:

1、老师通过佳作欣赏等指导吸引学生,通过出示书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等,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阅读中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去自读,深入感受文章内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了对文中内容的独特见解。

3、在阅读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理解,准确地领悟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开展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不足之处:

1、由于兴趣课多采用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报刊等形式,需要学生学生的自觉性。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受客观和主观的影响,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

2、对学生的习作,课外辅导时间不够多。今后,要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篇8:创新数学活动 培养学习兴趣

一、创新导课环节, 激发学习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新课导得好, 就能先声夺人, 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 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吸引其注意力, 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教学“认识钟表———整时”时, 我设计猜谜导入:“同学们,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位大家既熟悉又不太了解的朋友, 他会是谁呢?———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这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谜面上,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新课学习。这样的激趣导入, 既新颖别致, 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 大大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创新课堂活动, 保持学习兴趣

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后, 如果教师不因势利导,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 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若能趁热打铁, 就能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模仿超市, 保持兴趣

小学生很爱做游戏。在数学教学中, 我经常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寓教于趣, 以趣促思, 以思发散, 并且注重全体参与。如我在教完“元、角、分的认识”之后, 我模仿超市, 设立“柜台”, 上面放着许多标有价格的商品, 让学生来“买”, 学生情绪高涨, 百买不厌, 这样既巩固了新知, 又达到了课虽尽而余趣犹存的效果。

(二) 动手操作, 保持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有意识地创设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情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激起疑问, 产生求知的欲望。

1. 画一画。

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 让学生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些图案, 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画出了如房子、机器人、火箭、花儿等。在画的过程中, 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同时又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摆一摆。

一年级学生学习数的组成和分解、加与减时, 让学生拿出学具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摆一摆, 加强感性认识, 促进知识的内化。

3. 玩一玩。

学习了立体图形, 为了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区别,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地玩。学生通过搭一搭、滚一滚, 加深对四种物体形状的体验。

三、创新练习活动, 培养学习兴趣

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因此, 在教学时, 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 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性地练习, 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设计了如下活动。

(一) 快乐学习

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达到由会到熟的目的, 给学生提供一个拓展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空间。在练习中, 我让学生自我选题、自我找题、自我编题。让学生经历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归纳、整理过程, 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做作业的快乐, 从而形成技能, 熟练掌握知识。题量的多少、题的类型与难度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 鼓励优等生、中等生多试, 后进生尝试, 既没有量的规定, 也没有内容和形式的限制,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快乐学习能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在找题、编题中引发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通过分析、判断、比较等方法选择习题内容,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习题内容要符合数学的训练特点, 教师的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找题、编题的针对性, 要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

(二) 智力冲浪

现在有很多学生仅靠课本的内容根本满足不了学习数学的需求, 由于国家禁办奥数班, 使一部分特别爱好数学的学生失去了展现才能的机会,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智力冲浪就是满足部分爱好数学的学生的需求, 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 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向更高更难的层次挑战的机会,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好胜心。

智力冲浪充满了情趣和智慧, 为学生提供向困难挑战的空间, 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我每天与学生交流最多的话题是“冲浪”, 学生冲浪后的自豪会带给孩子快乐。如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后, 学生在智力冲浪中选择“在一个正方形内, 以四个顶点为圆心, 以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圆, 求正方形内剩下部分的面积”一题, 并计算出了结果。

(三) 数学生活园

数学生活园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寻找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 鼓励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倡导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 学生主动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使学生将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相互转化, 学用结合解决问题。利用课前课后让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 让学生去动手、去参与、去实践, 逐步形成习惯。如有个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后, 在数学生活园里写道:今天我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后, 突发奇想, 把我的照片装饰一下。我先量了一下照片, 长6厘米, 宽4厘米, 如果装上铝合金相框, 需要铝合金多少?

篇9: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活动课;自主参与

数学活动课和以往数学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活动课是通过教师的各种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到知识,且活动课的课堂气氛是轻松的。

一、吃透教材,找准关联点

首先,教师要明确一点,活动课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活动,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本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活动课首先给教师设置的一个任务就是:了解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教师只有做到对教材熟练、透彻的掌握,才能明确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带来有既有想象空间、灵活机动,又能落到实际、比较“接地气”的活动课程体验。

例如,在即将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时,笔者把学生带到了学校图书馆,让学生试着将图书馆B区所有书籍按照种类、层数、新旧程度等统计出来,列个表格,或者通过自己的方法展现出来。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很多学生的数据重复了,还有学生抓耳挠腮做不出来。笔者在图书馆里讲解了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并教给学生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而后,又让学生做了一遍,这下学生思路清晰,方法得当,且通过之后的亲身实践,巩固了所学知识。

二、学生自主参与,事半功倍

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的“主角”是教师,而活动课上,教师应该退位让贤,把“主角”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体验,发散智慧,收获成果。有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课,才是“活”了的活动课,才能距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目标更进一步。这一点,可以和笔者上述第一点相融合。

三、点燃活动课的气氛

数学的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埋头在大量的数字、运算中。在快乐刺激的小活动、小竞赛、小互动中,学生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而这要靠教师营造课堂气氛,设置好玩的小游戏。数学活动课能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经常设置一些快速计算竞赛、比比谁更大、抢救小鱼等游戏,来点燃活动课的气氛。

总之,在活动课上,除了巩固课本知识,学生还能积累生活知识,锻炼数学思维,增强应用意识。所以说活动课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探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叶季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篇10: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夹石镇大茶完小教师 周宗强

一、工作回顾

本班学生性格特点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而有部分则性格孤僻,不合群。

课外兴趣活动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活动开展得是否成功严重影响着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本期来,我把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工作列入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写了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在工作中严格按计划执行,一学期下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提高。

二、取得成绩

1.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本期的一些活动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篇11:小学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本班学生性格特点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而有部分则性格孤僻,不合群。

课外兴趣活动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活动开展得是否成功严重影响着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本期来,我把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工作列入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写了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在工作中严格按计划执行,一学期下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提高。

二、取得成绩

1、 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本期的一些活动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3、 通过活动,实现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整合,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存在问题

1、 由于学生性格上的差异,影响了某些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一特点也使得某些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佳。

2、 本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条件较差,家长多数文化水平较低,长期外出打工,对课外活动缺少一些正确的认识,不知道课外活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不积极地支持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有的甚至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这些不良现象也给工作带来阻碍。

四、今后的打算

1、 在下期初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知道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使他们能积极地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活动。

篇12:二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教材课程,主要设计理念是:趣味性、实践性。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五、主要措施

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课上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二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13:学习兴趣——数学活动的动力源泉

一、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习兴趣

人们兴趣的发展, 常常就是因为对一些事物的兴趣而引发对另一事物的兴趣. 在教学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把学生原先感兴趣的东西转化成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

例如, 教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时, 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 你们知道教学楼前的那棵梧桐树有多高吗?如果不爬上去量, 你能想出办法找到答案吗? ”对啊, 我们平时经常在梧桐树下玩, 它到底有多高呢? 学生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这样, 当老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知识”后, 学生对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如, 在教学连加时, 书上有这么一道习题, 教学时如果单单让学生看图列式, 就未免显得枯燥无味, 于是我把这幅图编成了一个小故事:小白兔在森林里开了一间米店, 第一天小熊妈妈买了88千克米, 第二天猴子阿姨买了97千克米, 第三天大象爷爷买了105千克米. 这时, 有人问小白兔:“你三天卖了多少千克米呢? ”小白兔犯难了, 因为它平时不好好学习, 左思右想, 怎么也算不出来. 我们一起帮小白兔想想办法, 好吗? 看看哪名同学最聪明, 能帮小白兔把卖出的米算出来. 一听要帮助小白兔, 还要比谁最聪明, 同学们的学习兴致特别高. 这样的课堂教学, 学生学得有兴趣, 知识就掌握得牢固.

二、丰富学习方式, 强化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如果按传统的方法来上课, 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比较单一, 有时还会出现“满堂灌”. 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 直接影响到听课效率. 其实, 这跟我们平时浇花是一样的, 浇花时水不能灌得太多, 太多了根就会腐烂. 同样, 向学生灌的知识太多了, 就会适得其反. 所以,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学习兴趣.

例如,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先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自主学习, 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得好的帮助学得不好的, 在“兵交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样的数学课学生都很喜欢.

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穿插小游戏、小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倍数时, 为了使学生巩固“谁的几倍是多少”,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报数, 老师如说3的倍数是多少, 逢到3的倍数的同学不能报数, 只能以击掌表示, 哪名同学错, 就要罚一个小节目. 像这样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效果不错.

不过,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在教学中, 不同的课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样通过不断变换教法,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感到每次上数学课都有新鲜感, 并且总能期待下节课会有什么新点子, 慢慢地就乐于学习了.

三、练习多变, 巩固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中, 练习占了大部分的内容. 如何安排这些练习呢?以何种形式来进行呢? 如果每次都是让学生独立做, 做完集体订正, 做多了就会显得枯燥、死板. 练习的形式应当灵活多变才能巩固学习兴趣.

例如, 在做笔算加法时,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 做完后各组选一个代表到讲台前展示, 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好, 字写得最漂亮. 反复几次, 选出来的代表都不能重复, 于是就出现了学习好的学生先比, 慢慢地转变为差生的比赛了, 差生当中也总有一两个比较突出的, 于是让差生重新拾回了信心, 原来自己并不笨, 还可以拿第一呢!

再比如, 低年级的小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 大都比较喜欢到黑板上做作业, 于是在练习时, 老师就可以经常请学生板演, 做完后再请几名学生当小老师, 对这些同学所做的作业进行批改, 认为对的打“菁”, 认为错的, 要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 有的同学板演, 有的同学当“小老师”, 大家都有机会表现, 这样的学习学生太喜欢了.

还有当学生做完习题教师要讲评时, 可以让同桌的两名同学互相批改. 小学生找自己的错误没多大耐心, 但找别人的错误却是非常积极的. 通过交换批改, 间接让学生做了“改正题”, 这种形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 保持学习兴趣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能满足需要的东西就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从数学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 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 这样才可以使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 教学完“三角形的特性”后让学生修理坏的课桌椅, 学习完“容积”后让学生度量并计算教室的容积、温水桶的容积, 学习完“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后让学生算出捆绑一个长方体的礼盒需要多长的彩带等. 这样, 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不但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而且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 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篇14:六年级数学兴趣活动

关键词:语文能力;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99-01

一、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末期,即将踏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开始发育,人格开始走向独立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才会更加亲近教师,从而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尊重学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碰到难以理解的字词,就应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这样对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发挥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三、结合教材编排特点,继续推进素质教育

根据课标“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注重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和典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先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同桌或小组合作试着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四、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学优生为什么经常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习方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重视学法指导,学习效率自然会大面积提高。首先,我要求学优生小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班队课中介绍给大家;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作业,认真复习,平时要学会思考,有规律地学习;最后临睡前好好回顾当天所学,到礼拜天再温习知识。老师只有经常督促,学生才能坚持,一旦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将终身受益。

五、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坛”,而学生也习惯于做最忠实的听众,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活力,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也随之消失殆尽,显然,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不利的,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这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对那些提出质疑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向大胆问转变。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学生要大胆提出自己所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只有自主提出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只有产生质疑,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所以,质疑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

六、利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已成为当前教师亟待关注的话题。加强对教学方法优化的重视程度,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只有每篇课文都有所变化,才能体现出教学的创意,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新鲜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七、注重课内外结合,培养大语文学习观念

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作为一名教育者,笔者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广阔的天地,让语文教学冲出教室,冲出校园,走向生活,去开辟课外阅读更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医疗救援演练方案下一篇:长辈过生日的祝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