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2023-01-23

第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场建设篇

(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核心,以批发市场为中心构建市场体系,实现农产品的“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监控、流通作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简化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流通,带动黄冈市农业生产发展。

二、建设目标

建立以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为骨干、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为网点的市场网络,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经由率,实现农产品安全、便捷、高效流通,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三、市场现状

我市农产品市场辐射区域主要是黄冈市11个县(市、区)和豫、赣、皖地区。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各类农产品流通市场近180个,其中较大型批发市场17个、农副产品综合市场近70个、具有销售农副产品的大型超市60个,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和多样化,而我市农产品市场尚不能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农产品市场辐射能力有限。我市农产品市场辐射区域主要是黄冈市11个县(市、区)和周边豫、赣、皖地区(信阳市、九江市、六安市),其中绝大部分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覆盖范围仅限于黄冈市地区内,甚至有些农产品还得从武汉运输至本地。

第二、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体系发育不全。目前,我市尚未建立由高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组成的相互协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初级(零售)农贸市场为主,缺少高层次批发市场,现有批发市场经营规模偏小,缺乏辐射范围广、商品流通量大、反映地方经济特色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第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落后、管理滞后。我市大多数农产品交易市场由于建设资金短缺,设施简陋,硬件基础差,市场的整体功能低,一方面表现在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传统,商品货物乱摆乱放,分行划市不清,市场整体混乱,交易方式原始,交易效率低下,甚至部分交易市场设在是露天场地、马路边,电子交易、集中竞价、保证金制度、结算制度很难普及;另一方面表现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对农产品卫生、防疫和安全等方面的效监控工作不能同步开展,农药残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同时,市场的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薄弱,无法开展价格发布、信息服务等服务。第

四、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中介组织迟滞发育。一是农产品市场流通以传统模式为主,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缺乏中介组织的有效承载和沟通,存在多重中介主体,交易成本高。二是经销商组织力量薄弱,

缺少跨地区、跨行业、有活力的专业性农产品流通组织(协会),特别是缺乏龙头型专业性流通组织(协会),经营规模小,无力组织大宗农产品的流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三是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加工、包装、仓储服务跟不上,影响农产品后续流通。

第五、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缺位。市场在农产品供求、预测分析、产销动态等信息服务方面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不能充分发挥引导产销、搞活流通的作用,农民不能全面了解市场价格、行情,从而生产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四、建设内容

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1+8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五座长江大桥(黄冈长江大桥(在建)、鄂黄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鄂东长江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武麻高速和在建的麻竹高速)。因此,要想解决我市农产品因滞销而出现局部性的供给过剩的问题,减缓区域性农产品买方市场的格局呈现扩大化的趋势,打破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瓶颈,我市农产品市场建设,必须要充分利用黄冈“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交通优势,以中心城镇为核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为流通通道,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节点网络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确保农产品流通安全、高效、顺畅,促进农业生产、引导市场消费,造福农民、搞活农业、繁荣农村。

第一、培育产业、建设基地,推动综合性市场建设。形成生产有基地、供货有渠道、销售有市场的产供销一体化格局。为此,我市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要从各地方特色资源、生产力水平和生活习惯等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优势、提高效率、点面结合、立体经营”的原则,逐步形成“市场在外、基地在内、产销结合”的综合性农场品销售市场。

第二、建成物流配套设施完善的农产品市场群。以中心城镇为核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为流通通道,在各城镇交通交汇点、人口密集区建立适度规模的农贸市场,市场;在公路、铁路和水运交汇地带建立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例如在麻城、蕲春等县域,可充分利用火车站人口流动性较大的优势,充分做好农产品的宣传和集中配送工作,形成区域农产品集散流通带;在黄州城区及各县城可建立或完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可以向周围城区零售或是批发农产品。最后形成以城区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枢纽,以农贸市场为关键点的农产品市场群网。

第三、培育市场、搞活流通。一是要按照产地集散功能和销地分销功能的客观需要,合理规划和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二是要培育一批运销中介组织,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鼓励连锁超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品牌,提高我市各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四是要发挥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作用,促进农产品运销畅顺。

第四、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流通机制。一是要强化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建设农产品网上展厅,形成永不落幕的农产品交易会;二是要加快发展流通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农产品交易渠道和方式,探索信用交易、委托交易、电话交易、网上交易等农产品流通新方式。

第五、加强农产品流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扶持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理顺市场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农产品流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制定有关市场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各项条款,明确市场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监督;三是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四是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专项整治和处罚力度,维护经营户的合法权益,确保外地农产品能够进得来,本地农产品能够地得出。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监测监管建设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示范篇

(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市农村发展实际出发,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依据,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前提,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加强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保证,积极放大我市大别山区和江汉平原农产品“长江、长绿、长安”的品牌效应,净化农产品市场环境、保证群众餐桌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二、检验检测监管目标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遵循“一县(市、区)一乡(镇)一中心(站、所)”的原则,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依据,统筹兼顾、分层推进、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尽快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指导农产品生产并引导消费,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强。一是少数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领导,由于思想观念的固化,而对农产品安全重视不够,致使有些县市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农产品检测体系尚属空白、建设进程缓慢;政府负总责的法律规定还没有坚

决落实,尚停留于书面、口头,在实际工作中农产品安全方面的经费缺乏。二是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缺失。他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置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随意使用添加剂,更有甚者制造和销售劣质变质食品。三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

(二)检测监管的经费缺乏。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体系启动较晚,相关的政策仍待完善,市政府每年用于农产品安全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不足,缺乏相关项目的资助,致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经营、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由于经费缺乏,有些检测机构虽然建成,但不能投入正常使用, 形同虚设。严重阻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进程,延缓了我市向农业现代化大市跨越的步伐。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制不健全和监管检测能力不足。目前,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已正式运行;蕲春、团风县、浠水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新建完工;红安、罗田、英山也完成改扩建,仪器设备正处招标阶段;麻城正在紧张筹建中;全市是一个县市区当中,还有龙感湖区、黄州区(属市、区共建)、黄梅县三家单位的项目尚未到位。大部分县市区所建项目中的农产品安全检测手段落后、仪器设备匮缺。全市农产品检测全部实行快速定性检测,超标的成份和幅度难以准确分析,不仅给指导生产和追踪溯源造成了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作为案件处理的法定证据,不能及时有效打击农产

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同时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设备由于经费等原因未能配备,导致农产品检测无法进行。

(四)农产品生产经营渠道多,缺乏统一的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的难度较大。一是农业投入品滥用,监管难度大。科学合理的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的重要保障,但农业投入品所涵盖的的范围很广,品种不计其数,农业部门的监管、检测手段极为有限,监管难度大。二是部分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农产品质量安全;部分经营者和食品加工者法律意识淡薄,违规使用保鲜剂、着色剂、调节剂等现象依然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设任务

(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工作长效机制。目前,除浠水和蕲春外,其他9个县市区农产品检测机构尚未建立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尽快使其他各县(市、区)设立农产品检测机构,并启动运行。在2012年~2017年期间,基本形成了以市农检中心为支撑,镇、生产基地、市场为补充的四级农检网络体系。同时,在我市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生产、流通中的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沿海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并加强检测队伍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增强农产品监管检测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素质。一是增强团队建设,引进高学历、高技术、高科技人才和先进设备,充实农

产品监管检测队伍;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制,要严格落实《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黄冈市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严厉查处在饲料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行为的通知》,对全市11个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任务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人,确定其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工作绩效目标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位,工作做到位。

(三)规范质量标准,强化农产品安全检测与监督。一是加紧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卫生标准,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疫体系,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手段,从生产、流通、加工等领域全程抓标准化管理,加快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二是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监督机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准则,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大对农产品投入品的专项治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瓜果疏茶高毒高残留农药超标案件,尽快将加工农产品的监管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四)争取省市两级各种项目的技术和经费支撑。我中心现正在积极订购农产品定量检测的各种仪器设备,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提升团队的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农业扶贫项目、先进技术仪器引进项目、中外合作交流项目、“948”技术支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将协同各

县市区积极申请,对省农业厅的对口支撑项目要积极申请,同时将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和市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的经费支持。

(五)强化宣传引导, 大力推进种养业标准化生产。一是要要重点做好种养业标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认证,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加紧制定主要农产品的品质、外观、加工、等级、包装、保鲜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系列标准,制定相应的标准技术操作规程。二是要高标准做好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推进农产品生产管理档案登记注册制度,完善产地环境、农资市场、农产品质量执法监督和信息档案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要以市举办的各种活动为契机,突出产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活动来增强公众农产品安全意识,加强标准化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氛围,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四是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活动,抢占“1+8”城市圈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先机,唱响“大别山绿色农产品”品牌,开展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树立大别山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地位和放心消费信誉,重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为全省、全国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级监管平台及

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县级平台及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不断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基本要求,运用现代二维码等信息技术,通过构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及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将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信息、检验检测信息、产品质量及流向动态、农产品生产、用药、施肥、采收信息、部门监管信息等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分析、有效决策。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当前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现状逐步推进,2016年在新江蔬菜基地选择有一定规模、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可追溯建设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三品”认证的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区级以上示范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广普及,实现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的全覆盖。

二、工作目标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县级平台及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建设以“农安”民生工程为依托,构建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2016年8月起,在新江蔬菜基地选择5个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建设试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将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规模生产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内,争取在“十三五”末,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畜禽、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包装农产品实现可追溯全覆盖。

三、主要内容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县级平台及追溯管理示范项目由“一平台三系统”组成,即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农产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三大系统模块,形成集生产、检测、监管、追溯于一体,实行内外网分别管理,外网面向公众,内网由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使用。

(一)总体架构

系统建设依据不同用户角色权限和功能的不同,分为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生产单位三类用户:

1、监管部门:主要是指区、镇两级监管部门对生产数据、质量安全检测结果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

2、检测机构:主要是指区、镇二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和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农产品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和更新维护。

3、生产主体:主要是指已纳入追溯体系管理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情况、生产档案记录进行日常上传、更新。

(二)三大系统

1、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系统。该系统分成区、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通过权限分配,区、镇两级根据级别、职能和所辖区域进行管理,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等查询方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对平台功能模块、操作用户信息等管理参数进行审核设置;对本区域范围的农业生产主体、产品生产、农产品执法巡查和质量检测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对农产品生产、安全检测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农产品追溯二维码查询相关信息,以快速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事故)产生的环节,锁定质量问题源头,追踪产品流向,对问题批次进行正向跟踪和逆向追溯,以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监测、预警。系统操作用户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

2、农产品质量检测管理系统。各镇检测机构(检测点)在系统中如实录入检测数据,包括检测时间、样品信息(来源、品种、数量、地点)、检测单位、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详细信息。定制开发农(兽)药残留检测与溯源一体机等设备的兼容软件程序,实现不经人为修改的检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兼容开发已有的实验设备数据接口,包含:液相、气相、酶标仪等设备。该系统可实现对各检测点数据的采集、储存,随时供给各监管部门浏览、查询、统计、决策、打印、发布;供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对问题农产品做出处理,对生产源头实施及时指导,促进农产品生产全程监测规范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本系统供各级农产品检测部门、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和农产品生产主体监测点使用。

3、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农产品生产主体通过登录系统,根据追溯要求对生产过程信息进行录入上传,由此实现对追溯试点企业自律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农产品监管部门要求,农业主体在系统中必须录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必填信息,另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可录入选填信息。该系统由农产品生产主体使用。系统主要包括生产基地基本信息、投入品记录、生产过程记录、产品自检信息、追溯码打印管理和视频监控管理等。

四、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

(一)实施计划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从2016年8月开始到2017年底,建成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新江蔬菜基地内5个生产主体管理信息系统。以后逐步推进不断扩大范围。

1、准备阶段(2016年8月)

组织开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编制屯溪区区农产品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建设内容及经费安排,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作好准备。

2、试点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3月)

按照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组织系统操作培训。在新江蔬菜生产基地建立5个可追溯示范点,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方法和制度,形成体系建设、人员培训、设备管理、信息维护、监督检查和疫情追溯的可推广模式。

3、全面推进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2月)

在试点建设和运行的基础上,总结、完善和调整系统功能,进一步拓展系统应用领域,建成全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二)经费预算(2016年共安排预算45.67万元)

1、区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日常维护管理、系统耗材、宣传培训等20.67万元。

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资金预算25万元。在新江蔬菜生产基地建立5个可追溯示范试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每个点补助5万元计,共需投入经费25万元,用于农产品检测设备、追溯系统软硬件安装、系统管理、二维码打印设备、编印管理制度、印制包装标识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编制规划,统筹推进。区农委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为监管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扶持力度。除了此次项目建设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补助新江蔬菜基地安装、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今后,对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并规范运行的单位,区农委将在项目申报、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三)加强培训。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操作技能,各产业单位、实施主体和各镇至少要培训一名以上业务能手或系统管理人员,确保监管、追溯系统规范、正常有序运行。

(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持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社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网站等各种载体,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义,让广大生产经营者充分认识到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定期发布追溯管理信息,提升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品牌效应,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主动索要购物凭证,积极溯源维权,放心消费。

第四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各职能部门职责

1、农业局

(1)配合畜牧、工商等部门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经营专营店进行评审。

(2)与基地管理公司协作负责基地农产品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3)负责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地对区域内的农业技术人员、企业基地的管理人员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

2、畜牧局

(1)负责搞好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饲养、屠宰、运输、仓储、市场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密度,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行为。

(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动物防疫人员配备、培训和认证工作,搞好物资储备。

3、工商局

负责对农资经营单位进行审查培训和管理,负责建立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并做好监督检查。

4、商务局

负责加强外经贸知识培训,加大对出口企业有关

外经贸知识培训力度。组织出口产品、出口企业的对外招商和推介工作。

5、环保局

(1)全面监测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区域内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水质。

(2)积极开展土壤、大气质量监测工作。

6、质监局

(1)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监测管理工作。

(2)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服务。

第五篇:关于印发《春建乡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春建乡委员会文件

春政〔2009〕49号

关于印发《春建乡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

(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

《春建乡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已经乡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日

主题词: 食品安全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通知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农业局。

春建乡党政综合办2009年5月25日印发

- 1 -

春建乡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

(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指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产品,猪、羊、鸡、鸭等畜禽产品,鱼、虾、甲鱼等水产品,以及以上述为原料生产加工而成的食品,包括各类土特产。)质量安全工作,探索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推动我乡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新水平,经乡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创建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南,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强化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完善责任体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确保全乡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食用农产品竞争力,保障群众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确保上市农产品生产基地中上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发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体系。使植物产品农药残留、畜产品违禁兽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得到

有效遏制,合格率明显提高。建设一批无公害食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得到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明显加速。积极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推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指标任务

(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乡、村两级监管网络覆盖面达到100%,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达到100%。

(二)制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将监管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三)一个年度内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农业投入品使用得到有效规范,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加工食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四)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站,明确检测技术人员,落实检测所需经费,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检测记录,登记的台帐资料完整、齐全。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记录台帐齐全。

(六)基地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进销货记录齐全,农贸市场实行准入管理,食用农产品的可追溯率达到100%。

(七)食用农产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乡、村、组三级应急救援网络覆盖面达到100%。

(八)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公众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村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要明确一名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二)分工协作。乡经济发展、药品与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部门要把创建食用农产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工作列入本部门工作计划,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既密切配合,又相互协作。要积极与上级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支持。

(三)强化宣传。要广泛宣传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对广大农民进行种植、养殖等技术培训和食品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种植、养殖科学含量和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促进农(畜、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安全。同时加强对农村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假劣食品鉴别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科学、安全消费。

上一篇:南昌联立学校情况简介下一篇:农村合作社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