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书体会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孟子读书体会范文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

李学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最近,我就有幸品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第二篇:关于孟子读书心得体会

孟子读书心得篇1

内容讲的是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孟子的母亲是很好的人,天天织布过日子,因为家里没有多少钱。可是孟母很爱孟子,让孟子天天上学念书,孟子也是一个挺听话的孩子。可是有一天,孟子在学校里不到放学就回家,孟母见孟子这么早就回来,心里很伤心,她没说出来,想想法子劝告他。孟母把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孟子感到很奇怪,问母亲:母亲,为什么割断织布?孟母说:你念书就像我织布,今天割断了,是一事无成,你不好好读书,就不能成大事。孟子听了母亲的话,立志要好好读书。后来他成为一个圣人。

看了这篇故事,我的感受是孟母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把念书如同织布这个道理讲给孟子听,让我们觉得没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所以我们都离不开母亲的关怀和呵护。

孟子读书心得篇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

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读书心得篇3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

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心得篇4

当初见到这本书时,我只是随意地翻看了几页,就认定是一本枯燥无味的书,就再也没有动过它。后来,我在书柜里找书时,偶然发现了这本《孟子旁通》。当时并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怀瑾写的时候,我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也许我得认真看看这本书才能下定结论。那时我是这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本书的确让我明白了很多。

这本书讲的是孟子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南怀瑾用了许多的人来做对比,更能看出当时孟子的凄凉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历代注释亚圣思想的著作不计其数,但是适合当代人读的几乎没有。经过文革批林批孔、儒法斗争各种理论的影响,当代人几乎对孟子的思想毫无所知。而《孟子旁通》这本书不像传统学者的传注那样过于重视训诂,而只是

对广征博引地对孟子的思想进行阐述。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权能问题》这一篇。齐宣王问:你所说的不为和不能这两种情况,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什么样具体的情形是不为?什么样的具体事实是不能呢?看了齐宣王的这个问题,我暗暗发笑,这个国君还真是幼稚,连不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来。没想到下面的一句话驳回了我刚才的想法我们不可以用这样的观念去读这句话,否则的话,差劲、幼稚的就该是我们了。我脸刷地就红了,急急忙忙接着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该怎么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腋下,跳过北海,这人说,这种事情我办不到。正如现在我们叫世界拳王阿里,夹起日本的富士山来,跳过太平洋,落到美国西海岸去,阿里说,我办不到。这是不能,是能力不够,不是不愿意去做。假如叫一个人去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而这个人说,我没有办法,折不下来。那么,这个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没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讲一个童话故事,但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内涵很深,这正是孟子暗示齐宣王,你有此权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读了《孟子旁通》这本书后,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让我的生活也变得有意义起来。

第三篇:《孟子》读书报告

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

——读《孟子译注》有感

摘 要:孟子作为我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建立了一套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内求外修”为特征的道德修养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诠释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创新提供更多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善 养气 道德修养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提出性善论,人皆有“恻隐之心”。同时,孟子言“吾善养浩然之气”,提出了很多道德修养理论。他提倡做人应该舍生取义,重气节,人要有信念,有理想,而且要坚定,为人不能贪财好色,迷恋享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他自己一生也在身体力行自己的主张。如果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即使自己被授予高官,他也绝不为厚禄所动,宁愿辞官回家,过着布衣素食的简朴生活。孟子讲究气节,重义轻财,看重精神层面上的愉悦,不过度追求物质享乐,宁愿简衣陋室,悠然过活,也不肥马轻裘,奴颜婢膝。这也是孟子寿高达84岁的原因之一。

《孟子》一书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共计14章,1对后世在思想上、文学上均有重大影响。此外,书中还蕴藏着不少养生思想和道德修养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善论 1 本文主要参考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为“性善论”,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前提。孟子认为,“人之初,本性善”,也就是说,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善”的本性。《孟子·告子章句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正是这四心,形成人们的“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第200页)“仁义礼智”即“四端”是人性善的集中体现。同时,孟子又认为,人的道德根源于人性,表现为人的善行,但人与生俱来的善端,能否保持善的本性,在后天的实践中加以自觉的培育修养,使其得到充分的扩展,从而才能真正体验人性之魅力,成就“大丈夫”式理想人格,达到至善境界。故而,“人皆可以为尧舜。”

同时,孟子常在书中提到“恒产”与“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13页)可谓,衣食足,知荣辱。如果让民众食不果腹,那道德文明建设从何谈起。所以,孟子主张君主应施仁政,不与民争利,使民以道,以仁治天下。

诚然,孟子的以“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虽然在理论上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开创了比较完善的性善论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孟子思想的精华。

二、养心性,重理义,存心寡欲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何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233页)孟子认为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种安身立命的方法,可使人颐养天年。存心养性之要在于通于理义,故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当豢之悦我口。”(第202页)心之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也。所以理义使我高兴,如同牛羊猪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在养心性方面,孟子很看重孝,一再以舜为例,推崇孝道。“大孝终身慕父母”。孝乃首善。 明人心通理义,就能不被物欲所蔽,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能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顾人之文绣也。”(《孟子·告子 章句上》)(第210页)意思是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但每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它罢了。别人所给与的尊贵,不是真正值得尊贵的。赵孟所给与的尊贵,赵孟同样可以使它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也,德已经饱了。”这是人的仁义之德很富足,也就不羡慕别人的肥肉细米了;到处皆知的好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应该说,孟子这种存心养性,重理义而养神志,与人的健康长寿有利。

三、养浩然之气

孟子关于“善养浩然之气”的论述见于《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46页)。孟子在齐为卿相,高足公孙丑问他是否因此而动心,孟子答道:“我四十不动心。”接着,师生二人逐个评论北宫黝、孟施舍、曾子和告子之勇及其不动心之道。谈到自己之所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所说的气,是指表现于实际行动中的精神力量。孟子强调这种精神力量的获得,一方面是靠理性认识掌握了道与义形成的;另一方面,还要靠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即所谓“以直养而无害”,持续地以直道、正义来培养。同时,孟子也认为,养气以达到不动心,是一个长期、艰苦的道德践履过程。人们以仁义道德为指导,积极地、循序渐进地、顺其自然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道德的践履,久而久之,当人们自反其身感觉到“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时,内心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理直气壮的正义感,从而表现出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

从养生上说,有了“养浩然之气”,人就有了凛然正气,就立得正、站得直,铮铮铁骨,活得潇洒洒脱,自然会长寿。与此相适应,孟子在伦理养生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有舍才有得,这种超脱,相反会成为人抵抗厄运、抵抗戕害、保证生命质量的精神动力。他提出重气节的主张,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从境界上说,有了这种“浩然之气”,人就达到了“至诚”的境界。“至诚”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而这是“明善”“诚身”的结果,“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

娄章句上》)所谓“明善”“诚身”的过程也就是“养浩然之气”或曰“思诚”的过程。通过“诚身”,人把抽象的道义、潜在的善性转变为个体身上的真实的存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但“至诚”是后天艰苦修养的结果,而不是先天的本原状态。

四、大丈夫的人格 孟子很喜欢讲“大丈夫”,这里所说的大丈夫,不同于阶层的“士大夫”,它是指很有作为,且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孟子将“大丈夫”与几种人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105页)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这“广居”即是“仁”,这“正位”即是“礼”,这“大道”即是“义”,“仁”、“礼”、“义”是大丈夫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这就与朝秦暮楚、巧舌如簧、玩弄权术、唯利是图、没有操守的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了。 二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是说大丈夫在得志时,偕同人民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也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向权势妥协,亦就是说“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三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说大丈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诚然,大丈夫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结 语

孟子是儒学的重要代表,他既是贵民轻君的思想家、气骨铮铮的大丈夫,又是鹤发童颜的长寿老人。孟子的节情欲,养心性,乐观豁达和善养浩然之气等养生思想,对于当今充满金钱至上思想,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和身心感到俱疲的现代人而言,将会起到有益的启发和帮助。篇二:《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篇三:《孟子》读书笔记 5000字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章句、公孙丑章句、滕文公章句、离娄章句、万章问句、告子章句、尽心章句。主要内容两方面,一为孟子与国君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之道。对于道本体、个人自修自立的探讨,在七篇当中所占篇幅较之《论语》少许多。而更多的是放在王道政治的阐述上,这是孟子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心。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孟子提出,实施道德政治,“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可以作为孟子王道政治的本源,“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也是儒家一贯观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道中心为仁和义,由仁义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旨在教导国君,心怀天下,与民同甘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与人为善,推行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现“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而霸道政治,是当时各国君及如苏秦、张仪等说客倡导的路线,苏秦、张仪之流擅长谋略、纵横之术,唯利是图,追求的是眼前的权和利,这种思想所以被当时执政者所接受,和战国时期周朝衰微,朝纲紊乱、道德伦理堕落,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弱肉强食的世道风气分不开。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乃至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春秋战国时期,以力假仁称霸之风极盛,真正为仁义而发动的战争,如商汤之征“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不复得见,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只做佳话,供世人流传。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说:“《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讎;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王道与霸道,这两条路线,看起来针锋相对,但若于利的角度来看,可找到共同点。

王道求大利、长远的利,霸道求小利、眼前的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浓于酒,有谁不想酣畅淋漓的喝几杯。实行王道,推行仁政,为的是利泽众生,济天下利,求万世名;讲修身,行仁义,图的是个人自适。是人就有离苦得乐的思想,圣人、高僧清心寡欲,“帚影扫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修养,我想也不完全否定七情六欲,毕竟真佛只说家常,《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备焉。所以为圣人,就是“致中和”,能明心见性。并非绝对的无欲无求,“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你看,连神仙也有所求嘛!故圣人是不会违背人情事理的,《论语》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都是对人性的肯定,而后来的心学派代表人王守仁,更是提出天理即人欲的思想。足见,人活一世,要么功名富贵,要么修身养性,终有所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又何尝不是?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

孟子提出的许多政治学观点,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君臣之道,五伦之首,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

仇” 。于君,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

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于臣,则“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这即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对君子的诠释,延续了儒家一贯思想。做君子,为仕之道,“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修身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交友之道,“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与《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同)。事亲之道,“不以天下俭其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好事半从苦中来,欲修得此番功夫,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吃苦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正视过错的勇气,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孟子也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篇四:《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们寻常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我认为,即使中华名族经历过近现代史上各种西方文化的充斥和本民族文化的怀疑,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中国传统礼法秩序的深厚感情。我们可以从《孟子》这本书中再找出一点往昔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大体的样子。 中国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对“君子”以礼相待,且不论其真实面目如何,到底不会到处宣扬自己是小人。那么要想成为“君子”,就要遵循“君子之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很多方面,我都读出唯心主义的味道。孟子对于君主想要称霸问题的回答,对于他人各种不理解前人怪异举动的解释,都是由心出发,强调心中有仁有义就好。以仁义正心,行出来的就会是王政。就算不被人理解,也不用在意那些“小人”的眼光。对于此,我还是心存疑虑的。“修身”最重要的是“修心”,我认为是对的。《圣经》中也说到:“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但是在行仁义的方法上,还是要有智慧才行。仁义和智慧不是因果关系,不能指望,只要心对了,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否则,便是做了坏的示范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身完毕,就该注重家庭了。孟子的眼光不在小,他指出,要把对于家中老幼的关怀推而广之。孝悌友爱,依礼而行,才能家和万事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可以说他较早发现了人民的力量。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是需要一套方法的。推行王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对于君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治理国家固然不易,贤才辅佐也是稀罕。中国封建历史那么久,鼎盛有之,衰微有之,也不全是没有按照孟子他老人家所吩咐的去做之错。朝势王权,素来纷杂风云,并不是愿景中的朦胧。

《孟子》读书笔记

提起儒家,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孟之道。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一个简单的渠道去真正了解孟子的历史,清晰地学习孟子的理论,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他是简单的把孔子的理论整理并系统化了,还是他有超越孔子的理论?尤其是还流传着对孟子的误解,比如,孟子的好辩,如果他的理论真的可信,为什么他的仁政从来没有被帝王好好利用过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阅读《孟子》这本书。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第四篇:孟子-读书笔记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第五篇:《孟子》的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孟子》的读书笔记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人性向善”。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在《离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人们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须着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作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对中国的影响长达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华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窥豹摘录下自己浅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是阐述怎样施行仁政治国平天下,还是做人处事,他都能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总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次诵读都会使人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它可以平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以圣人的精神为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的读书笔记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

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心得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会范文下一篇:孟子二章复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