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法律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生活与法律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中国法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两者的冲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愈演愈烈。由于受传统治国理念、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等的影响,“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这种现象,从立法、执法和守法的角度来协调道德与法律的冲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生活与法律论文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见义勇为”的道德与法律辨析

摘要: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之一,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①这一品德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仍十分重要,也是社会应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但是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变化,人们的思想、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化和物质化,正义和道德崇尚的缺失,见义勇为成为一个极为沉重的社会话题。针对学生思想中的一些不同认识,我们在教育中要把握三个问题:第一,见义勇为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第二,要健全和完善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三,把法律衡量和道德评价结合起来。

关键词:见义勇为;道德;法律

一、见义勇为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见义勇为”,辞海中的解释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只要有“义”和“不义”的事件存在,就有一个见“义”勇不勇为的问题。可见,见义勇为的道德要求是将“义”与“勇”结合起来。“义”是合乎正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勇”是履行“义”的保证,见义勇为行为的履行,要靠勇气来支撑。义勇二字,撑起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

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范围,学术界基本上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见义勇为的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来自人为的侵害;二是来自自然的危险。被侵害的利益必须不能是行为人自身的利益而应该是他人的利益以及自己不负管理义务的集体的和国家的利益。②

见义勇为首先是一种道德行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记载了许许多多关于见义勇为的事迹。这些事迹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古代圣贤将“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早被孔子所推崇。孟子日:“义,人之正路也。”③见义勇为是传统美德,也是多年来传统道德普遍提倡的。

见义勇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德。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感人事例频频见诸于大众媒体。他们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为己任,遇到危险能够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表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折射了大学生的正义、无私、刚强和勇敢,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精神风貌。

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伤害时做出见义勇为的义举。大学生在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必须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大学生不能拒绝见义勇为的行为,他们不仅需要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而且应该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能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责任的履行。

二、需要健全和完善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

见义勇为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属于道德范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见义勇为这一行为开始与法律产生联系。由于种种原因,见义勇为者保护了他人利益,自己受到伤害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与奖励,出现交不起医药费或是生活没了来源等情况。这会引起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安全感的缺乏,出现道德危机。所以应尽快立法对鼓励见义勇为的道德加以确认,实现道德法律化,以保护见义勇为者。立法的宗旨在于倡导互助友爱的道德风尚,重点是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权益的相关法规、条例。2006年以来,北京、上海、辽宁、山西等省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见义勇为人员的需求,出台和修正了相关意见和条例,加大了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表彰奖励和抚恤力度,奖励抚恤金明显提高。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已将有关行政法规的草稿提交给国务院法制局。④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可歌可泣。但这些“见义勇为”者不是将被救人救起后自己牺牲,就是不但没将被救人救起却反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事情变得复杂,所以我们要对今天新形势下的“见义勇为”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句话:“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说,叫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就等于是抛弃他们。有许多的“见义勇为”行为背后须得有专业知识与能力为支撑,否则很难达到“见义勇为”的最佳效果,作为个人,要分析自身的条件,既讲“见义勇为”,又讲“尽力而为”,“见义智为”,加强自身保护,避免无谓牺牲。

当代大学生,要有正义感,更要懂得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去处理。比如当老人摔倒了,您会上前搀扶吗?很多大学生选择了“会”这个答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要求我们尊敬老人,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但是,遇到这类事情还是要注意一下。首先,不要盲目地上前搀扶,尤其是尚不清楚老人为何跌倒、伤在哪里、伤势如何的时候,比如老人摔倒的原因很多,如中风,若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者,患者应平卧,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甚至引起瘫痪。因此,遇见老人摔倒时,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先询问摔倒原因,然后给予合适的帮助。其次可以视情况报警,报告事件地点和经过,请求专业人员迅速赶来处理。以上的处理方式决不是“小题大做”,因为盲目的帮忙很可能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也要注意将法律的理念融入其中。

见义勇为的行为本身必须要依法,不能用一种违法行为去制止另一种违法行为,这是法治社会应该遵守的原则。见义勇为失当会触犯刑律,在法治社会,任何行为包括见义勇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超越半步,就会付出违法的代价。潇湘晨报曾有报道,五人抓了小偷,私设“刑房”:打嘴巴、踢屁股、抽耳光……后来小偷被打死了。这五人涉嫌故意伤害罪,请了7名律师上法庭辩护,其中部分律师说是“过失致人死亡”。控辩双方一番较量后,5人进了监狱。此外,他们还共同赔偿小偷家属40万元。见义勇为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小偷有罪,应当交由司法机关来处置,人的生命权是最高人权,也是宪法赋予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最高权利。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生命权。如果罪犯手中有凶器,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制服或劝服他,也可以报警等警方来,但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伤及对方性命。只要罪犯放下凶器,丧失了伤害他人的能力,再对他动手的话,就涉嫌故意伤害。

见义勇为立法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见义勇为者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个人增强人们的社会安全感,建立健全见义勇为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把法律衡量和道德评价结合起来

法律是一套行为规则体系,通过规定一定的行为模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道德主要用于调整人的观念,并通过调整人的观念来影响人的行为。道德管人的心,法律管人的行;道德催人向上,法律防人向下;道德的下线,正是法律的上线,构成一条德与法的“地平线”。其上是道德的天空,其下是法律的地域。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

把法律与道德结合起来,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强行为的主动性,同时增强人们对自身行为后果的责任意识。我国1979年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排除了正当防卫的违法性,保护了防卫人的利益。由于见义勇为的特点,见义勇为者在排除不法侵害的时候处于防卫人的地位,其实施的见义勇为行为可以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排除行为的违法性。《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为补偿见义勇为者的损失,确定了受益人的补偿责任。见义勇为者与受益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的是从无因管理的角度来阐发的。基于无因管理关系,受益人负有的义务主要有:偿还管理人为管理事务而支出的费用;清偿管理人为管理事务而以自己名义向第三人负担的必要债务;赔偿管理人为管理事务而受到的损害。⑤当然作为见义勇为者的权利是可以放弃的,比如受益人很贫困,作为见义勇为者放弃权利亦是道德,而且是高尚的。

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互动补机制。即是说道德向法律转化,称之为道德法律化;法律向道德转化,称之为法律道德化。我们的社会道德对见义勇为都是持鼓励、称颂的态度。道德对见义勇为的肯定态度,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去见义勇为。见义勇为立法就是将见义勇为行为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对鼓励见义勇为的道德加以确认,实现道德法律化。法律上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无因管理等规定,都具有道德意义。它鼓励人们在他人的利益面临损失时“见义勇为”这一行为选择,明确见义勇为各当事人彼此之间的法律责任,并规范了见义勇为者和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双方都能够在实现道德人格的同时实现利益上的补偿。

提倡见义勇为,不能以牺牲社会法律秩序为代价。应当养成所有人都遵守法律的习惯,从而使社会秩序的维护成本降到最低,更快更好地建立健全法治社会。见义勇为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要保持好这种风气,一方面需要鼓励大学生为创建和谐社会同不和谐因素作斗争,另一方面需要法律以及司法实践给予见义勇为者更多的“特殊照顾”,这种“照顾”,是对道德行为的法律保障。这种互动互补机制的建立,会使社会成本消耗减少,效益增大,从而成为调控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有效杠杆。

注释:

①《论语·为政》。

②梁明晔:《见义勇为的法律相关性探析》.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第01期。

③《孟子·离娄上》。

④于呐洋:《全国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条例亟待制定》[EB/OL]。[2009-1-24].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1/24/content-10712297.htm。

⑤方向东:《见义勇为的立法评价与思考》,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04期。

(责任编辑/彭巍)

作者:李 映

第二篇: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协调

摘 要: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中国法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两者的冲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愈演愈烈。由于受传统治国理念、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等的影响,“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这种现象,从立法、执法和守法的角度来协调道德与法律的冲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法律;冲突;协调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公认的价值准则;而法律是国家颁布的行为规则,通常表现为具体明确和准确性的成文规范。在某些情况下,道德与法律可能是一致的,但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自身的局限等问题的存在,两者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一、道德与法律冲突的社会现象

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是指在同一社会系统内,作为调整人们行为方式的两种规范在某些时候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和谐,所以,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具有它内在的矛盾统一性。法律与道德都是重要的社会规范,但在现实社会上,有些行为是合法却不符合道德的,有些行为是符合道德却不合法的。下面来分开论述这两种现象。

(一)合法而不符合道德的现象

法律可以说是最低程度道德的体现,在私法领域,奉行“法无禁止即许可”,在公法领域,奉行“法无授权即禁止”。因此,在现实社会中,有些社会行为是与法律规范相符合、却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比如: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几分钟内女童身边有18个路人经过,却只是看看,选择了“见死不救”,只有最后的拾荒阿姨找到其妈妈,但最终小悦悦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因此,在当时的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谴责,引发了道德与法律的讨论。按照我们国家现有的法律规定,这些路人的行为并未违法,但从道德层面来说,是不符合道德的,路人们需要接受道德的谴责。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合法而不合道德的案例。

在当今社会,这种类似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比如:多角恋爱的行为、对求救者视若无睹,等等。这都表明了道德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合法而不符合道德的社会行为。

(二)符合道德而不合法的现象

法律与道德是调控社会重要的两种手段,道德是社会公认的价值准则,存在于人们的观念意识中,指导和制约人们的思想,迫使人们来做出某种不合法的行为。曾有媒体报道,某眼科医生为抓住时间使病人在手术中得以复明,情急之中私取了本医院太平间女尸的角膜,被告上法庭。针对这一事件,引起社会上热议,按相关法律来看,这的确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但从道德的角度来讲,这是无私、高尚的值得赞扬的行为。

社会上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比如:无可奈何的父母击杀忤逆不孝并危害四邻的不法之子;私家车为送危急病人就医闯红灯;我国医院实行安乐死,等等,这种重情却违法的行为,给社会公众的行为选择带来了疑惑,给法庭带来了难题,同时也使两者调控社会行为的功能彼此消解,加重了“道德危机”和“有法不依”的社会问题。

二、法律与道德冲突的成因分析

以上我们分别举出了法律与道德相冲突的事例,可见在当今社会中并不罕见,且趋势愈演愈烈。为缓解这一矛盾,本文在此对其成因进行比较详细地分析。

(一)传统治国理念与现代法治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中重礼轻法、重德轻刑,延绵千年的儒学正统也强调仁政,这是影响因素之一。中国社会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标榜以德为主、以刑为辅,这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人们的道德品格,且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深蒂固。此外,封建王朝的法律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法律镇压对象往往是老百姓,再加上刑罚的残忍和司法的专断,导致人民厌法、贱刑。这种积攒的道德型人格和对“专横”法律的厌恶情绪严重阻碍了现代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因此,“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思想与现代法律权威的意识形成了尖锐的冲突。

(二)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不同

首先,法律与道德评价标准是不同的。法律是评价行为是否合法,而道德是评价行为的善恶。人类本身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或阶级等对道德的善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尺度和标准,往往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特殊性,其观点各异。因此,从道德层面看,只有相对的善恶,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社会上法律的标准是客觀统一的,一旦法律通过并实施之后,其标准就获得了统一并且必须加以遵守。两者在标准上造成了冲突。

其次,法律和道德在价值取向上是不同的。拿一个典型案例来讲,对于落入水中的溺水者,道德上要求人们见义勇为施救,而法律上却未规定普通民众具有救助的义务,从这个层面来讲,法律虽鼓励见义勇为,但未见义勇为者是不会承担法律责任的,所以说一再要求法律上应设立的“见死不救罪”最终未能成行。再如道德上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法律规定的债权诉讼时效制度却持相反意见,两者对比鲜明。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道德认为人应是无私奉献型,拥有高尚的品格;而法律认为人是自私的,要懂得维护自身权益,所以道德在价值取向上要求必须为之的,法律上可能并未提及。

(三)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自身具有局限性,与品质高尚的道德不同,法律本身只是一个相对的“善”,这同样是引发社会生活中两者冲突的内在原因之一。第一,法律制定者的局限性。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受到多个因素的干扰,比如立法者阶级的局限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立法能力的制约,等等,基于此,任何法律并非是绝对的,皆处于完善阶段。第二,法律规范的滞后性。法律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是发展前进的,社会的需要与意见或多或少走在法律的前面的,致使原来合法的规范日渐丧失自身的合理性,阻滞社会前进。第三,程序本身的局限性。程序本身的不完善,使法律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使滥用权力等不道德行为冠冕堂皇地以合法的形式运行。

三、法律与道德冲突关系的协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中不确定性因素更加纷繁复杂,这使得法律与道德的碰撞更频繁、激烈。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只有通过互动藕合,在立法、执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完善与整合,才能维持社会总体的稳定和谐,保证人民有序生活。

(一)立法: 紧跟时代,制定良法

立法要制定符合时代、符合人道的法律,要始终坚持人本主义,充分地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第一,立法需更快速化。整个人类社会处于一个飞速发展时期,新的社会诟病开始出现,法律本身的制定又具有滞后性,所以立法者要紧随时代潮流,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出符合时代的法律。第二,立法需更科学化。道德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在人类大脑的合于情理的评判标准,而法律仅仅是道德的底线,只要能反映一定的伦理诉求,就能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成为相对固定的规范,所以,立法应以社会主流道德观为指引。第三,立法需明确法律与道德的界线。法律可以说是最低程度的道德,两者皆是社会关系的调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的运行方式与作用范围各异,在社会关系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若将两者混为一谈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甚至于导致社会理念的危机。立法者应当善于发现,且紧随时代发展的努力发掘社会公共的道德资源,把握好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明确社会基本道德,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从根源上尽量避免立法的偏差。

(二)执法与司法: 有度的融情于法

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法律是“冰冷”的,若在执行法律中丝毫不讲人情味,则人民易质疑法律的权威。如医生為抢夺时间挽救生命而不得不违反相关规定,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诸如此类,使得人们对法律的正义性产生质疑。因此,在处理此类事情上,应当在充分尊重法律权威的基础上,首要的是确定当事人的行为动机是否正当,如果动机纯正且做出的行为不损害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造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时,在执法与司法的过程中,应当适度地融情于法,将广大民众的意愿考虑在内,通过召开听证会,或者人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某些特殊事件的处理。同时,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将法律的权威与道德的正义相结合,避免两者冲突,实现统一。

(三)守法: 深入普法

在当前社会中,普法环节存在的问题不亚于前者,亟待解决。由于普法工作浮于表面,形式呆板单一,严重影响到普法应达到的效果,且人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导致某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们因不懂法而不能守法,在处理某些事情方面只能以自我的道德观念做为判断依据,因此采取的行为过激甚至违法。针对普法工作的问题,政府部门与新闻媒体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其一,政府部门应完善普法的监督体系,提高普法工作者敬业意识,做到深入务实地开展普法活动,从而提高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的权威性,缓解法律与道德的矛盾; 其二,政府部门应注重普法工作的多样化,法律的至高无上性使其本身“高冷”,加之普法形式的单一化让一部分民众抵制学习而缺乏法律常识,政府部门应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将普法学习渗透于民众生活中,提高法律素养,缓解与道德的冲突;其三,规范新闻传播媒介,正确导向社会舆论,让其在处理法律与冲突的问题上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等等。通过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将法律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强化法律的普遍性与权威性,促使公民以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标准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在行为上达到法律与道德的统一,减少两者冲突,从而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董志中.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解决[J].法制与社会,2009,(6).

[2]陈秀萍.试论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限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8,(7).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81.

[4]梁梭.论法律与道德的背离——由彭宇案所想到的[J].现代工贸商业,2011,(17).

[5]张卫桃.道德、法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2).

[6]曹淑兰.浅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9,(3).

[7]沙文亮.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双重约束[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

作者:李芳

第三篇:情律合一

【摘 要】柯达伊教学法是一个以歌唱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它让人用自己的乐器——人声,用最自然的状态表达内心的情感。其中,柯达伊手势教学将七个音用不同的手势表达音高,帮助同学找到音准,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乐感,建立音高,这对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柯达伊手势;歌唱;教学

自2015年以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数个关于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文件,到如今,艺术教育方面的学科也最终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肯定与重视。在音乐教育方面,国家部门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学体系之一,我认为,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其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将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一大突破。

一、柯达伊教学法

柯达伊是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因其杰出的作曲才华与教育天分,被人们认为是“二十世纪匈牙利音乐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致力于让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爱上音乐,而不是将音乐当做人物去完成。柯达伊一生中对世界影响深远的是以他名字所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在这个教学体系理念中,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内容:

1.强调民族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立足于提高全民素质。

柯达伊早年间,在匈牙利各个地方搜集大量的民间音乐,并在搜集的过程中越来越发觉需要优秀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设备,训练优秀素质的学生来总体提高匈牙利人民的总体素质。

2.音乐课程以唱歌教学为核心,推崇合唱教学。

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合唱教学中,歌唱能夠锻炼成员之间的默契,增进感情。

3.重视孩子的音乐早期教育。

一个孩子最佳可塑期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正如柯达伊本人说过“音乐是每一个小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天才的特权”。所以,孩子的音乐早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牙牙学语的幼童时期就用音乐和他们打招呼,或许他们没有真正明白语言的意思,但是音乐的种子就由此萌发了。

4.慎选教材,注重教师的选择。

教育名言有一句说“一个老师最可怕的是用一个方法教一百个学生”,所以在教材上,不能总是千篇一律,最好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音乐的接受程度来制定属于他们的音乐教材,同时,老师也是在不断学习中的,这样才能将最新的音乐理念传递到学生的心灵。

二、柯达伊手势教学法

柯达伊手势教学法最初是一位名叫约翰·柯尔文的英国人首创的,柯达伊在这组手势上加以理解并借鉴到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来,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柯达伊手势教学法。

在四种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即首调唱名法、手势唱名法、节奏时值音节读法和节奏字母简谱)中,手势教学法有其独特性,它以不同的手势在身体上的位置代表了音乐的七个音来代表音高,在进行二声部的合唱训练时,用两只手来分别代表音高位置。

柯达伊手势具体表现为:do音坚实沉稳,双手握拳放在腰的位置上;re音稍稍上扬,手掌向上呈45°角,放在肋骨的位置上;mi音轻巧细腻,在唱时手掌向下,放在心脏向上的部位;fa音不稳定,局促,唱时手握拳,大拇指往下放在胸前;sol音将手掌放平,手心对准自己放在下颌处;la音将手摆成“握鸡蛋”的形状微微向下,放在眉毛的位置;si音将手指握住,食指呈45°向上“指点”的手势,放在额头;do音手握拳,放在头顶的位置。如此看来,随着音越来越高,手势的位置也从原来的腰部到了头顶,这样将抽象的音高位置具体化,有利于同学们对音高的理解,对音高有“迹”可循。

三、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在进行歌曲演唱时,学生如果没有音准概念,歌曲唱的再有感情也不不具有欣赏性,如果十分关注音准问题,却紧张的忘却了情感的表达,那也不尽如人意。所以,柯达伊手势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时,先用手势建立音高概念,熟记每个音在身体上的位置,将音高的感觉与身体的位置一一绑定,熟练之后用简单的乐谱锻炼识谱的熟练度,学生掌握后,可以换难度稍微大一些的乐谱,渐渐的,学生对于音高的概念越来越得心应手,对音乐也就会有快乐感满足感,那么接下来的歌唱教学也会事倍功半。

对于音准与实际偏差很多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唱时用手势纠正他的音高状态,加入语言或者用手势做出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来改善音准问题。

柯达伊手势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手势,手势自古以来都有着传递信息的作用,甚至到了国外,通过手势也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在歌唱教学中也是一样。学生在掌握了音准之后,可以用手势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如果是欢快热烈的音乐,手势应是急促的呈点状,如果是舒缓柔和的音乐,手势应是缓慢的,线条较大的形态。这样将手势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展现不同的音高位置,既考验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对音高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小组进行音乐手势大比拼的游戏来监控学生学习掌握的状况。

此外,进行柯达伊手势教学,也可以增进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在众多歌曲的训练中找到音乐的乐趣,对于较难的两个变化音级——fa和si,也可以诱发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音准问题,让同学们不在对音准感到恐惧,捉摸不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四、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在具体歌唱课中的应用

以歌曲《小星星》为例

(一)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二)授课课时:一课时

(三)授课时长:四十五分钟

(四)教法:柯达伊手势教学法

(五)教学重难点:体验歌曲明亮轻快的情绪,能够用手势表达歌曲的音高。乐意歌唱并用手势完成歌曲的创编活动。

(六)教学过程简述:

1.在学唱歌曲之前,老师先用简单的分解和弦如1 3 5跟着钢琴进行旋律的哼唱。

2.播放歌曲两到三遍让学生熟悉旋律,加入手势慢慢跟着音乐哼唱。

3.老师带领学生加入手势自主演唱歌曲,熟练之后,适当的加快速度,带入明亮轻快的情感。

4.歌曲学唱完成后,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歌曲创编活动,用手势来表达新创作的歌曲的情感(可以是忧郁的,也可以是跳跃的)。

《小星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只用了六个基本音级就组成了一首歌,因此,他的旋律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简单的,大多是二度音程下行。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运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演绎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思考手的位置时同时也在思考音高的确切位置,在不断的训练之中,对学生的音准也有一定的改善。古人言“大道至简”,音与音至简的关系也都蕴含在了《小星星》之中,学生从简单的《小星星》开始用柯达伊手势法记忆音的音高,对以后学习更加复杂庞大的曲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柯达伊手势教学法最迷人的一点在于,能够让学生摆脱钢琴绝对音高的束缚,在演唱过程中,可以自主的通过手势法不断地调整音高的状态与声音之间的比例使得唱出的声音更加符合歌曲的情景,让声音更加有质感。调适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他们在不同的歌曲训练中可以增长经验,渐渐地乐于接受新鲜的曲子,主动迎接挑战。

当然,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只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教师总是纠结于学生的音高概念,花费很长的课堂时间来调试音准,那就失去了课堂本身的意义,学生也会因为无休止的音准调试失去对音乐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手势教学时应适当鼓舞学生,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手势竞赛,活跃课堂气氛。

五、总结

柯达伊手势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被应用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教学法之一。将手势教学法引入歌唱课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辨别音准的能力,这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出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音乐课的标准也做了不少的变动。柯达伊“音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国情,同时也与《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点一致。将柯达伊手势教学法作为音乐课堂的辅助手段,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刘晶.浅析手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2010(7):116.

[2]黄春琴.体态律动 声势并茂——运用柯尔文手势培养小学低段学生音准感[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

[3]刘俊丹,单森权.柯尔文手势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音樂教育,2014(07).

[4]李.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在无伴奏合唱中的运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4(01).

作者:陈子娴 朱银华

上一篇:新教师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