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2022-05-1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只有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使儿童快乐幸福地生活。我仅就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谈几点想法。

第一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门课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我在教学实际中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努力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课堂学习的主人。对于如何做到这点,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表演中明事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最善于模仿,而且他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主要是靠模仿而形成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中采用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實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在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礼貌动作”之后,我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小明到叔叔家做客要( )敲门。当叔叔请小明坐下倒茶给他喝时,小明应用( )接过茶杯,说声( )。跟叔叔告别时,小明应该说声( )。”填空练习复习巩固了礼貌行为规范。为了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的礼貌规范,我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现了课本中的礼貌热情待人的情境,还调动了生动中原有的积累,弥补了生活中不到位的礼貌缺失,使“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规范。

表演中明事理适用于《品德与生活》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测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谈他心中的老师,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尊敬老师,提高教学实效。

二、游戏中学知识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行为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遵守好的行为规范,我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有哪些主要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并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上学路。同时让学生在平时过马路注意观察交通安全标志,收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并展示自己搜集的交通标志,介绍在哪儿找到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在上学路上如果遇到各种交通标志则应如何做。为了强化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我进行了模拟游戏,让学生轮流扮演交通民警,进行上学路上的模拟游戏,比如,听红绿灯指挥、避开汽车、走人行道等,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鼓励学生分配角色,我根据内容创设各种各样的情节内容,让学生在模拟的交通状态中,掌握交通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生活中悟真理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注意联系生活,以学生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同时,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进行教学活动中,我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真实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在《我爱秋天》这一课中,主题目标是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初步认识种子,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我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让他们当小小“气象员”观测,比较夏天和秋天温度的变化,感觉秋天已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并组织学生到操场、家周围、田野去感受秋天的气息。观察植物的变化,小动物生活的变化和秋天的色彩,观察秋天的果实,等等,让他们置身在生活中,在自然中感受秋天,热爱秋天。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我抛弃了简单的枯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说理教育,带领学生观看农民伯伯在田间秋收的场面,如收花生、割稻子、拔萝卜等。

当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学生更珍惜劳动成果。我相信教师有效地安排组织学生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就会知道怎样更好地生活。

作者:殷玉洁

第二篇:让品德与生活教育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只有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使儿童快乐幸福地生活。我仅就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谈几点想法。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书本上及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疑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他们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近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

如今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把儿童的目光引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春天在哪里》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寻找春天;上课伊始,播放散文《草》的录音,那优美的词句,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陶醉在那诱惑中,紧接着我抛出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甲生说:星期天,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绿的草。

乙生说:星期六,我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也多了。

丙生说:我发现小蚂蚁都出来了,柳树上长出许多小嫩芽。

丁生说: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说明春天来了。

…………

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体验到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在心灵深处产生了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例如,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时,如果让学生去了解家长种粮的过程,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产生这样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抓一把鸡毛键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键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再来谈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如,在上《我是家里小主人》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星期天当一天家,安排好一天的生活,早晨买菜,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的时候最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们把自己最需要的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我注意学生那儿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又如,《安安全全上学去》这一课,可以利用看电影的时机,一边走,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在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理解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堂上的认识。有时学生在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以学生为主体,适时构建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总之,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庄河市向阳小学)

作者:梁桂皎

第三篇: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要抓住它们最重要的一些特点和要求。比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追求润物无声的意境;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教材。这些新的理念和要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达了该课程与原有相关课程的根本区别。正确认识并认真践行这些新的理念和要求,对保障这两门课程的顺利实施尤为重要。

站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世纪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稍后,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宗旨。我们知道,过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社会本位,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很少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与感受,更不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现在,我们强调,要站在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服从并服务于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并由此出发,去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的观念转变。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童年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等等。《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强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这一点应该在我们的全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而切实的贯彻。

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同时规定,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和地理常识)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综合的。以前的这些课程,都是按学科的逻辑构建的学科课程。学科化的课程必然要使一个学科与另一个学科“划清界线”。而思想品德课、生活课、社会课等,要建立各自的学科体系,彼此之间要“划清界线”,这是根本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正如课程标准组的鲁洁教授所说的,没有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学科分为“历史”的、“地理”的、“公民”的、馗德”的,也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不仅应该是综合课程,而且只能按照儿童生活的逻辑来构建,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以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为重点进行综合。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就是要让课程符合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况,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课程要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这样,也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自身而言是有意义的,是有助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的。

淡化教育痕迹,追求“润物无声”的意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其初衷之一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有更好的效果。新课程怎样传递品德教育要加强而不是要削弱的信息并且保障教育有更好的效果呢?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都强调,要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目标,都将“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强调要为学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打下基础。很显然,新课程对品德教育尤其重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课程标准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内容的表述,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内容的表述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像以前思想品德课程那样有成体系的德目、有鲜明的道德观点和成序列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品德教育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呢?

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或者说,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我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要融为一体。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道德关系和道德问题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它要避免的是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新课程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要搞清楚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学形式问题,一个是师生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大致可概括为教学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一些实验教师则干脆戏称为“两个中心”,即“活动中心”和“学生中心”,或者说:课堂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课程。活动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提“活动型”课程,但强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两门课的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了课程的活动性。为区别于传统的课程形式并强调这种活动特性,教师们在这里有理由提“活动中心”。教学主要的和经常的形式是活动。这时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与传统的教学有了不同。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为区别传统的“教师中心”并强调这种学生主体性,教师们大概也可以提“学生中心”。两个“中心”所暗含的课程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首先,它强调对儿童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只有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和指导。这时的教师也就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其次,它重视对儿童活动的引导。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综合地、动态地实现的。教师既有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也有对学生活动的指引。在支持与合作中对学生活动提出适当的建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活动并将活动引向深入。

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

在新课程中,我们把教材(教科书)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或者说,在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诸多工具中,教材是最重要的一件。教材内容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一个主题。教学不一定是教教材,但一定是借助教材引发、生成问题。应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过去,我们讲

似纲为纲、以本为本”,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学就是教教材、学教材。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师生对话的文本,是一件工具。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首先是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课程的开放性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材拓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并且儿童感兴趣的题材。课程的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允许有调整的余地并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的联系中得到弹性的延伸。教学的空间要突破教室、教材的局限。要鼓励儿童在广泛意义的课堂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科书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或一件可以“活用”的工具。同時,也反过来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事实上,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开放性教材已经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留出了大量空间。教材内容的单元式分布、主题活动的点状结构以及体验式呈现形式,也使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新课程的教材不仅要求教师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而且也为改变这一点开辟了道路。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努力做到在课程标准的精神的统领和指引下活用教材。

作者:刘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