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常识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多学常识范文

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事半功倍

——少教多学在议论文阅读中的策略和方法

丰润镇中学

周兴娟

为了突破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为了提高初中学生议论文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明确议论文阅读的考点进行剖析,教给学生好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信满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话可说。”接下来,我就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研读议论文阅读的中考考点,预测命题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目标要求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考查的内容除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点固定,形式多样。

议论文文体阅读能力的主要考点有:1.提取归纳短文的中心论点或者提取归纳某一段的论点;2.论据分析、补写;3.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作用;4.论证结构的理解;5.议论文语言风格的体会。6。读议论文写启示。当然考点是死的,考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议

论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以说理性议论文为主,也体现出选文的时效性与地方色彩。尤其以最新的杂志,刊物上的说理性议论文为命题的重要选材。

二.掌握议论文基本知识,理解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

阅读议论文,在抓住论点之后,还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三.解剖中考考点,突破中考考点。

(一)中心论点,“虎头虎尾”。

在很多试题里,中心论点都在短文第一段。而更多的段落分论点,则是在段首或者段尾。在结合论点都是成熟句的特点,提取归纳中心论点就很容易。这种题型也是普遍得分率比较高的。

(二)论椐补充,突出论点。

考查论点补充,突出论点的试题比较常见。主要在于指导学生弄清楚补充的是中心论点还是段落分论点,其次就是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素材。补充论据,需要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所以带学生去图书馆看书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语文知识。

(三)弄清概念,突破论证方法。

很多学生容易将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混淆。为此,应当让学生弄清概念,明确考点。修辞手法常出现在记叙文,散文中,说明方法是说明文里的特点方法,在议论文里也有对应的论证方法。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说明文里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议论文里称为比喻论证;对比的修辞手法,在议论文里称为对比论证;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议论文里称为举例论证。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1 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引用论证: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较……,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四)品味语言 补充论据 。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2、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3、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为论点补充论据是中考常考点。关键在于补充的论据要能够论证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素材要典型,论据要充分。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

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五)掌握细节 强化理解。

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试题以主观试题为主,也有开放性试题。议论文中的开放性考题,往往是让答题者回答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这样的题型,一般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要观点分明,依据充分,语言简炼,可以概括引用。其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此考点为目前热门考点,形式灵活多变。

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出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又如试题中经常出现,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词语可否替换?前后是否矛盾?答题思路:1.表达观点,一般答案都是否定的。不可颠倒,不可调换,不矛盾;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或者阐明不矛盾的理由。

议论文阅读考试的题型多变,命题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一种类型题可以有很多命题角度,只要学生们掌握了题型的审题方法和基本答题思路,加以灵活处理,答题时注意语言的准确,得高分甚至满分是不难的。通过对议论文答题方式的思考,相信学生们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评教研成果

少 教 多 学 , 事 半 功 倍 ——少教多学在议论文阅读中的策略和方法

周 兴 娟

第二篇:少教多学论文

如何正确地看待“少教多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能够实现“少教多学”。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少教多学”的积极意义

1.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的体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少教多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有效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局面。更加注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做到少讲精练,把重心放在凸显问题的解决和个别辅导上,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 2.从学生方面看,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或与老师一起探究,即学生的自学和互学,真正把学生放在了首要位置。 3.从课程理论看,能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切实转变学生模仿依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少教多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多变交流,使学生逐渐由学会达到会学,并具备了相应的学习能力。

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少教

多教存在不少的弊端,但如果把少教理解成不教,理解成教师的不作为,把少教当成偷懒的正当理由,少教只能是少学。少教多学并非是让老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教得更有智慧,从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到重视教学的质量转移。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2. 课堂活动量上的不对称,学生无法多学

“少教多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而其重心又是在中差生,采取的是高就低的办法,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多数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明显的被边缘化,只能作壁上观,任凭个别学生在那里接力,不能有所表现,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就处于停顿或空耗状态,难以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这仍然是抬高一边压低一边的做法,并且以偏概全,好学生同样有问题。

三、如何正确地实施“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 1.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教材。上课前不仅要全面的阅读教材,还要深刻地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把教学内容分为学生已会的,容易学会的,难学会的三类,分别思考不同的教学策略,想一想哪些内容是非讲不可的,非讲不可的内容又该怎么讲。你会发现,需要讲的其实并不多。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课本上的绝大多数知识,只要他们愿意,自己都能够学会。

其次,课前还要备学生,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是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也能使班级里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2.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

“少教多学”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从学生出发,使他们乐学,从而乐于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中,进而喜欢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师生,生生真正能够互动起来。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免不了出错,这些错误,恰恰把问题暴露出来,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但学生可能意识不到,为错误而伤心难过,此时教师发自内心的说一句“错的好!”就能是学生乐观对待错误,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表达更加自由,更愿意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适时引导,是实现少教多学的保障。

3.给学生更广的天空去飞翔 作为老师,我们似乎对学生有很多的不放心,总是担心学生不懂。似乎什么内容都要讲,唯恐哪里少讲了,漏讲了,课堂往往会演绎成教师的个人演讲。实际上,学生知道的比我们预想的要多的多。因此,在少教多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进行内容筛选,减掉不必要的提醒和不必要的指导,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与选择权,给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投入静思默想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获得更多的收获。

4.以大数学的眼光看教材,精选课题,知题善任

教师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一章一节,一种方法一道题,要根据学情对相似内容进行整合,从优秀中考题中选一些能做的题进行训练,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来拓宽思维,感受数学之美。

5.既要创新也要继承,创建特色,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看,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其实,“少教多学”也并非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或不同的课型上,例如习题课和例题教学上,一般都采用少教多学的方法。但是,创新是对原有方法或关系的变革与调整,而不是彻底否决,因此创新一定要有所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好比无源之水,其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从理论来看,新旧迁移是构建知识的基本形式;从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知识状况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而且知识内化成认知结构需要一个不断重复强化的过程,事实也正是这样,因为缺少必要的预备与介入,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困难重重,造成了学习上的退步。

而教学则是一门艺术,凡艺术都会有个性与特色。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凡是在教学上卓有建树的教师,无不具备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的善于设问与引入;有的善于激疑涉趣与启发诱导;有的善于组织教材与素材;有的善于变式教学与组织练习;有的善于归纳与复习;有的善于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有的注重合作学习,有的强调自主探究„„.他们在教坛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绩,得到同行的肯定。教学有其基本的规律与原则,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那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做法,其本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

新意不等于创新,引进不等于成功;个人有个人的特色,各校有各校的校情;关键是要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

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如何正确地看待“少教多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能够实现“少教多学”。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少教多学”的积极意义

1.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的体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少教多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有效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局面。更加注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做到少讲精练,把重心放在凸显问题的解决和个别辅导上,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 2.从学生方面看,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或与老师一起探究,即学生的自学和互学,真正把学生放在了首要位置。 3.从课程理论看,能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切实转变学生模仿依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少教多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多变交流,使学生逐渐由学会达到会学,并具备了相应的学习能力。

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少教

多教存在不少的弊端,但如果把少教理解成不教,理解成教师的不作为,把少教当成偷懒的正当理由,少教只能是少学。少教多学并非是让老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教得更有智慧,从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到重视教学的质量转移。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2. 课堂活动量上的不对称,学生无法多学

“少教多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而其重心又是在中差生,采取的是高就低的办法,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多数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明显的被边缘化,只能作壁上观,任凭个别学生在那里接力,不能有所表现,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就处于停顿或空耗状态,难以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这仍然是抬高一边压低一边的做法,并且以偏概全,好学生同样有问题。

三、如何正确地实施“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 1.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教材。上课前不仅要全面的阅读教材,还要深刻地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把教学内容分为学生已会的,容易学会的,难学会的三类,分别思考不同的教学策略,想一想哪些内容是非讲不可的,非讲不可的内容又该怎么讲。你会发现,需要讲的其实并不多。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课本上的绝大多数知识,只要他们愿意,自己都能够学会。

其次,课前还要备学生,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是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也能使班级里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2.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

“少教多学”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从学生出发,使他们乐学,从而乐于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中,进而喜欢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师生,生生真正能够互动起来。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免不了出错,这些错误,恰恰把问题暴露出来,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但学生可能意识不到,为错误而伤心难过,此时教师发自内心的说一句“错的好!”就能是学生乐观对待错误,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表达更加自由,更愿意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适时引导,是实现少教多学的保障。

3.给学生更广的天空去飞翔 作为老师,我们似乎对学生有很多的不放心,总是担心学生不懂。似乎什么内容都要讲,唯恐哪里少讲了,漏讲了,课堂往往会演绎成教师的个人演讲。实际上,学生知道的比我们预想的要多的多。因此,在少教多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进行内容筛选,减掉不必要的提醒和不必要的指导,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与选择权,给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投入静思默想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获得更多的收获。

4.以大数学的眼光看教材,精选课题,知题善任

教师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一章一节,一种方法一道题,要根据学情对相似内容进行整合,从优秀中考题中选一些能做的题进行训练,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来拓宽思维,感受数学之美。

5.既要创新也要继承,创建特色,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看,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其实,“少教多学”也并非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或不同的课型上,例如习题课和例题教学上,一般都采用少教多学的方法。但是,创新是对原有方法或关系的变革与调整,而不是彻底否决,因此创新一定要有所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好比无源之水,其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从理论来看,新旧迁移是构建知识的基本形式;从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知识状况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而且知识内化成认知结构需要一个不断重复强化的过程,事实也正是这样,因为缺少必要的预备与介入,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困难重重,造成了学习上的退步。

而教学则是一门艺术,凡艺术都会有个性与特色。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凡是在教学上卓有建树的教师,无不具备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的善于设问与引入;有的善于激疑涉趣与启发诱导;有的善于组织教材与素材;有的善于变式教学与组织练习;有的善于归纳与复习;有的善于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有的注重合作学习,有的强调自主探究„„.他们在教坛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绩,得到同行的肯定。教学有其基本的规律与原则,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那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做法,其本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

新意不等于创新,引进不等于成功;个人有个人的特色,各校有各校的校情;关键是要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

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第三篇: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

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MDT的优势:

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 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

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

三、MDT的目标:

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

1 1.主管院领导:杨明辉 2.中心主任:杨瑞萍 3.专家组成员:

(1)核心团队成员:杨瑞萍、宝福洲、张建华、刁先民、高艳、冯再辉、陈庆、邓修平、张银、杨胜伟、杨宝和、王家祝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 秘 书:陈雪丹 5.记录员:杨月梅 6.参加MDT人员:

(1) 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 (2) 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

(3) 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 场地 :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

五、MDT组织人员职责

1. 中心主任职责:

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

2 ⑵负责审核MDT记录并签名。 ⑶督导、追踪诊治意见的落实情况。 ⑷负责MDT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 ⑸负责组织相关讲座、学术会议。

如本人不能参与MDT会诊,需委托另外一位专家代为主持。

2. 核心团队职责:

⑴负责MDT病例的提供,包括疑难、新发、复发、及少见罕见病例,安排病人预约,准备资料,例如:影像科专家提前阅片,病理科专家提前阅片或提供讨论需要的特殊检查项目等。

⑵按时参加MDT讨论,确因特殊情况自己不能参加者,需指派另外一位相应专家代替参加(代替者应为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

⑶对病人进行相关的体查,对每个病例进行讨论,解答其它专家的问题,提出本专业领域的独立的观点,达成共识,为患者量身打造,提供全程、综合、系统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⑷负责对自己提交讨论的病人的MDT讨论结果做最终的表态并安排病人的下一步处理。

⑸ 审核医疗记录,负责签名。

申请MDT讨论的科室主任未参加的,该科室参加的专家应将讨论结果向科主任报告,由科主任根据讨论意见安排病人的下一步处理。

3. 支持团队职责: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需请某个学科专家参与讨论,由MDT秘书

3 提前发出会诊邀请,所受邀专家不得拒绝、推诿,应按时参加讨论,解答其它专家的问题,并给出相关专业诊治意见。确因特殊情况自己不能参加者,需指派另外一位相应专家代替参加(代替者应为高年资中职以上)。

4. 记录员职责:

⑴负责对MDT会诊全程记录,包括专家讨论的发言(至少记录三位专家发言意见)及最终意见等。

⑵填写《MDT病例讨论意见书》,提交参会专家签名后存档。

如本人不能参加,需委托一名相关人员代替。

5. 秘书职责:

⑴协助中心主任进行MDT的全程操作,包括会诊前准备、会诊中协调、会诊后跟踪。

⑵统一受理各专家推荐的病人预约,收集资料,按先后顺序或病情轻重缓急安排讨论顺序。

⑶负责通知MDT成员会诊时间、特殊安排、注意事项等。

⑷负责协调专家的参会、签到工作,负责MDT工作的考核,并将考核表上报科研管理科。

⑸负责保管、存档讨论记录及相关资料;统计MDT病例的临床资料和MDT微信群的维护。

⑹协助中心主任做好相关讲座、学术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

如本人不能参加,需委托一名相关人员代替。

六、MDT操作程序

4 MDT会诊流程:门诊或病房医师发起申请MDT→患者预约缴费→报到候诊→申请医师MDT汇报病史→各位专家资料分析提出个人意见→MDT主任总结→患者及家属会谈→方案实施→MDT主任督导

1. 预约:病人需要提前预约,可通过门诊、网络、电话、会诊单形式预约。病人MDT讨论前需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室、内镜、病理检查。并尽量准备齐全讨论前资料。

2. 准备:MDT秘书提前将当次MDT讨论的名单,包括姓名、住院号等,通过微信发送到MDT讨论圈,方便影像学医师、病理科医师提前阅片,疑难病例组织影像科室和病理科室内部集体讨论,门诊病人的基本资料由门诊医师收集整理,并填写MDT讨论申请单。住院病人资料由管床医师整理、提供。有特殊情况由秘书电话通知专家及核心团队成员。

3. 病情汇报:门诊病人由接诊医师负责汇报病情,住院病人由管床医师负责汇报病情。汇报时除汇报病史、诊治经过、检验及检查结果,还要说明病人的疗效期望、经济情况、依从性,提请MDT讨论的目的及主管医师对本病情分析。

4. 影像分析:由影像专家现场分析影像学资料,解答临床各科医师的疑问,提出进一步影像学检查的建议。

5. 专家讨论:在MDT主任的主持下,由专家提出自己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明确治疗的目标。阐述各种治疗手段对该病人的适应症、禁忌症、预期疗效、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5 6. 决定方案:以NCCN指南、ESMO指南、中国临床实践共识等标准,结合病人具体情况,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并交相关科室具体实施。

7. 患者及家属会谈:由预约专家负责向病人和家属说明会诊的意见,解释他们的疑问,并告知他们进一步诊疗顺序及相关专科联系人的接诊时间或者联系方式。

8. 讨论记录:记录员将讨论结论记录在册,电子病历打印,其中一份交秘书统一保管。

9. 方案实施:具体诊断和治疗措施由相应的MDT专科成员完成。 10. 监测评估:由医院医务管理部门定期抽查,了解MDT执行情况,监督规范化治疗的实施。

11. 方案修订:如果具体实施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疾病进展等情况,需及时反馈,再次提请MDT会诊,重新修订治疗方案。

12. 跟踪:所有MDT决策的治疗方案实施后,应对病人进行跟踪。定期向MDT成员反馈治疗疗效及预后,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诊断不明确、疑难病例,待诊断明确后重新提出MDT,以帮助大家学习进步。

七、MDT微信群设立

该微信群包括参与MDT会诊的各科医师,成员应用真名,以便识别身份,可及时传达MDT相关的重要通知,例如:MDT会诊时间或地点临时改动通知,待讨论患者资料及会诊目的、知

6 照影像及病理科医师提前阅片,以及拟提请MDT专家讨论的问题,可发到微信群,使会诊更具时效性,提高会诊的效率。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第四篇: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

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作了很好的回答。“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了困难,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教师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最后当堂训练还是自主学习。

这种模式也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先学”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结果优秀生看懂了、做对了,后进生没有看懂、做错了;“后教”时,“兵教兵”,即做对了的优秀生帮助做错了的后进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这样后进生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就当堂基本得到解决,补了差。同时,优秀生在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堂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培优”。 这种模式还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先学”时,学生运用旧知识看书,获得新知识是“创新”;看书后完成检测练习,是开始运用新知识,也是“创新”;自己纠错、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当堂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都是创新。全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是自主创新,就是在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同其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也是很便于教师操作、很实用、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暴露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讲评,加以解决,当堂背记,完成作业,达到教学目标,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八个字,使之变为方便教师操作的基本方法,这个变化意义重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基本结构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旁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主要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紧紧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正因如此,每堂课学生的学习也就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一是他们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尽心教的教师”,他们真心实意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校长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对于面向全体的初中教育,无疑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二是他们创立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从限制教师单向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无论对于初中还是高中阶段的教学都有我们可能学习之处。

“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教学上:

1、揭示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研讨(重点);

3、学生自学;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5、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6、当堂训练。采用此方法很好,值得我们学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是寻求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更重要是勇于实践,多做实验争取实效。

三是要立足课堂,真抓实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革新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及思想道德培养上。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做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习了先进经验后,我想在一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一、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陋习。如教师讲课的时间太多,涉及的问题太少,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态度,没有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等。通过学习,我发现把一节课设计的非常合理,对课堂的驾驭和把握很到位,问题的设计也很有针对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备好教案,并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善于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素质,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提高。才能有效的解决课堂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假如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这堂课不能说是成功的。因此,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点,

三、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学习,我发现老师很注重课堂训练,他们一节课成功的标志是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大对学生训练的力度,从不同的层次进行训练。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推行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通过学习,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以教师为主体,不相信自己的学生,作业不精炼且没有针对性。当然,新经验一定要我们辩证的学习,我应该在课堂中吸收一些符合我校我学科的经验,把有效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把一些还不能用的经验找时间使用。在课堂中,改一些教学时的毛病。从布置预习,到课堂教学,有效的践行新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经验及实施新课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推动我校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元龙中学 杨小玉

第五篇: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官亭小学 马宁

“少教多学”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指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

在这段时间以来,我深体会到在课堂上要依靠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实现少教多学,我认为应把课堂时间与课堂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那么如何实现少教多学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在一节新课之前,我会让学生先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而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不会自主去预习,所以我会利用上课时间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方法包含以下几点:

(1)课题 教师要告诉学生所要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

(2)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案和老师的教案一样,都要有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应该掌握哪些内容。

(3)重难点 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更有针对性,学生会想方设法的突破这个疑难问题。

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进行有效合作的交流能力

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与生活密切相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给学生以主动权,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机会。 例如,我在讲二年级数学课本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看书中北京08年奥运会金牌榜前五名情景图,辅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并且让学生知道我们国家的荣誉以及运动员付出,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提问题,最后在学生们所提的这些问题中选一个接近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解决。例如:51-9=?因为上学期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给学生讲过,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所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能正确的进行列式计算,而有的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不同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把个位用加法,十位用减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把减法算成了加法;有的孩子明知道个位1-9减不开,得向十位借一,但是在计算十位时却算成5-1=4,最后结果得出42.这时我不着急给予评价与指点,我会让写错的孩子把题都写在黑板上,然后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共同探究,最后我再加以强调。一节课下来,班中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退位减法应注意的事项。

三、有针对性的巩固当堂的知识

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相应的试题,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我会有针对性的让孩子们在学案上做相应的试题,由简到难,比如50-28这道题,我会问孩子个位上应该如果计算,个位上最后的得数是几。

四、教会学生去总结反思

课堂小结是至关重要的,我会先让孩子们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那一部分比较难,那一部分比较重要。最后我再加以补充说明。

上一篇:读书读报范文下一篇:党政班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