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简介

2023-04-09

第一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简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第二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马 稳

一、谈话导入

春节刚过,有谁是在乡下老家过年的?老家在哪?喜欢老家的什么?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看看他笔下的田园风光。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梳理字词、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预习单的反馈,重点指导 “场”的读音,引导学生会根据字义,读准字音。

书写 “率”字。

选取预习单,展示先学成果,提炼、概括1-6自然段的画面,相机点评。

三、精读第二段,学读书方法

根据预习单反馈,重点研读第二段。让学生自由读、圈画,然后进行交流、引导。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探”“朴素”“华丽”等词语,想象四季花开、雨后春笋的迷人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进而与学生一起提炼“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四、学法迁移,自学

四、五段

让学生用“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默读

四、五两段,圈画其中的关键词,想象画面,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完成后同桌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分享“鸭子觅食图”和“院落晚餐图”,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小结所学,引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明确中心句,渗透文体特点。

五、观看微视频,渗透拟人写法。(借助本文提前进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的学习和训练。)

六、练笔、展示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看图用拟人手法写一个句子或片段。教师边巡视边展示、点评。

七、总结提升

边书写“巢”字,边说:撇点是汗滴落土里,浇灌瓜果飘香,种出花开笋长,喂养鸡鸭欢畅,这是劳动的果实,请大家齐读这个字!这是温暖的巢,这是乡下的家!

八、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马德的《乡村哲学》。

附: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巢 写景:独特、迷人

散文:抓关键词 想象画面

第三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21. 乡下人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紧扣“独特、迷人”向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所具有的特色。根据中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对美文是陌生的,不容易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诵读和品味为主。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主动积极朗读,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自主探寻美,体验美。

并按5215课堂模式的要求,做到

读写结合,合理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向课堂要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读本课生字词。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带领学生体会课文优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在品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味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乡村风光,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得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检查下你们昨天的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中的两个多音字,老师强调一下:冠、率。

过渡句: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1.乡下人家

二.图文结合,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从小在繁华的城市中长大,见惯了多彩的霓虹,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幅不一样的图画,我们一起看一看,相信一定会让你们耳目一新的,请看大屏幕。

1.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六福图画。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嬉戏图

院落晚餐图

月明人静图

2.欣赏完了这几幅图画,说说你自己的感觉吧!你们觉得美吗?的确是很美,这就是乡下人家独有的美景。与我们的城市风光有着截然不同的美。

3.我们的作者把这些漂亮的图画变成了一篇美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4.课件出示课文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今天我们就随作者的文笔一起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的陶醉在乡村独特的景色中,他们一定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从此也会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全文的大概内容。

师:同学们,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这风景既独特又迷

人,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请同学们拿好笔,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的独特之处,迷人之处。

生: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帮助归纳。

师:现在老师把你们找到的句子归纳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植物美、动物美和生活美。

让学生梳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的主要内容,可以促进学生仔细阅读,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1.我们一起去看看,乡下人家的植物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出示相关句子,体会乡下人家植物之美。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

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注:黑体字部分要重点讲解。

如此美的句子,如此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景的美,读出花的娇。

3.这么美的景色,连这些小家禽也来凑热闹了。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为乡村的恬静生活增添了不少生趣呢!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再现这生机勃勃的一幕吧!

4.你们看,鸡群来了。

5.出示相关句子,体会乡下人家动物之美。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板书:鸡

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

下去觅食。板书:鸭

6.乡村的植物美、动物美,生活更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生活画面。

7.出示相关句子。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板书:门前吃饭

师:好一幅院落晚餐图啊,天做房屋,红霞为景,微风是菜谱,归鸟是亲朋,这样的美景真令人向往啊!

三.这样的诗情画意令人陶醉,我们的乡村之旅也应该到此结束了,你们看,

乡村夜晚渐渐降临,人们也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1.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为他们唱上一首催眠曲吧!

2.出示课件: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板书:听歌入眠

小学语文应该走进生活,课堂上能让孩子自由朗读,能听到孩子充满个性的朗读,读出文章的意境,读出快乐,读出和谐,就是我的目的,因此,这个环节老师讲解较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乡村生活。

四.再次点题:

1.这样独特的乡村,这样迷人的月夜,难怪作者会说: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

2.让我们再一起感受一下吧!

3.乡村风光的确迷人,的确独特,同学你们喜欢这样的乡村吗?

五。课堂小结

这样的乡村不仅你们喜欢,老师也很喜欢。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调向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舒适,让我们尽享乡下的淳朴,安宁,快乐,这就是

语言的魅力。我们相约下节课,继续我们的乡村之旅。

作业设计:

1.抄写大屏幕上的词语。

2.阅读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用反复朗读的方法,体会乡村的美景,用自己的笔画一画文中的美景。

板书设计:

21植物美:瓜、花、竹

下动物美鸡、鸭独特、迷人

人门前吃饭

家生活美

听歌入眠

课后反思:

第四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窦继红

一、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城里孩子来说,很看到乡村的美丽景色,更难理解乡下人家生活的惬意,所以这应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难点。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来感受乡下人家的诗情画意,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四、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微视频

1.同学们,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我们再次走进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让我们打开语文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板书课题)

2.谁能读一读。(出示文字:“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

3.不论什么时候,有哪些时候?不论什么季节,又有哪些季节呢? 生:早、午、晚 生:春、夏、秋、冬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作者都描写了独特、迷人的风景呢?(课件出示小标题:屋前搭瓜架、鲜花绿竹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是啊!这里,柳枝摇曳,流水潺潺,这里,野花遍地,果实满园。

(二)微课导学,品文悟情 1.出示微课,学习第一自然段 播放“屋前搭瓜架”微视频

(1)同学们在乡下人家的房前屋檐你都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尝试描述

(3)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出这独特的瓜藤呢?谁能用作者的话来描述吗? (4)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5)请同学们打开电子书包中的微课自学这一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1. 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 2. 参照微课,想一想,这些描写好在哪里? 3. 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4. 参照微课,归纳出小组交流要点 5. 提出小组交流中的疑问 (6)学生打开电脑中的微课程自学

(微课包含朗读、文字、写法分析,学生可圈画) (7)小组交流

(8)每组选派代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交流要点:

在这里,作者抓住了颜色、品种写出了乡下人家院前瓜架的美丽,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可爱,我们也试着用对比的方式读一读,女生读青瓜碧藤的部分,男生读狮子旗杆的部分。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是他们的心情却是多么愉快明朗,生活多么纯朴自然,这不正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吗?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2.总结学法:

过渡语:通过对这两个自然段的品读,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的学习方法? (1)看图片自己尝试描述 (2)看微课读文章品味写法 (3)小组交流达成共识 (4)选派代表全班交流 (5)感情朗读产生共鸣

(遇到问题,可以从平台中挑选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师: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品读其它画面 3.利用微课,小组自学 4.运用微课,交流汇报 (1)鲜花绿竹冒

3 (播放“鲜花绿竹冒”视频)

学生说画面:美丽的鲜花在院中就开放,青翠的绿竹在屋后茁壮成长 师:作者是这样写的。。。。(学生读文) 交流要点:

生:我喜欢作者对鲜花的描写“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读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那老师有个疑问,什么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也可由学生来质疑)

学情预设: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候开放

播放“花期”视频:(配画外音)芍药在5月开花,凤仙的花期在6-8月,鸡冠花的花期在7-9月,大丽菊大概10月开花

师:大家看,这些花并不同时开放,而是依着季节按一定的顺序开放,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师:看着这些花儿,你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它? (五颜六色 艳丽 五彩缤纷 )

师:怪不得课文中说“华丽”那课文中为什么又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

当学生结合图说:这些花虽然颜色很鲜艳,但都很常见,很好养,而且乡下人家只是把花随意种在门前的场地上,既不用精美的花盆,也不讲究花的造型。

师:是啊,这些花都很普通,很常见,不用怎么照料它,一切是那么自然,和乡村风光和谐地相互映衬着,又是显得那样朴素”所以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师:谁愿意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把你的感受送入朗读中来吧! 师:是呀,所以我们说―――齐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乡下人家的院子里不光有鲜花开放,还有。。。 生:绿竹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 这一片竹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幽静 凉快 绿油油 生机勃勃) 那就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吧!

师:读一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竹笋像一个个小娃娃,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让我们再读这句话,用你的朗读和动作来表达对竹笋的喜爱之情吧!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多可爱的一群小笋芽啊,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想干什么? 学情预设:

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生:想长高长大。。。。。

师:于是它们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同学们,你们看,乡下人家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着美丽的鲜花,它们和乡下人家一样热情!屋后竹林里,有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它们是那么活泼调皮!房前屋后的景致各不相同,却又是那样的迷人!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独特、迷人的风景’吧!”齐读第二小节

(2)院里鸡觅食

师:农家小院不光有生机勃勃的植物,还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呢,谁来汇报一下都有什么动物?

小组汇报:

(播放“院里鸡觅食”视频,学生说画面,然后出示文字),读文。然后解读“率领”从这个词(学生提出“率”的读音,在小组学习时产生争议,如果学生不提,老师考察这个字,这个多音字) 感受到乡下的母鸡带着孩子去觅食是非常从容的。从“大踏步”感受到雄鸡就像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十分高傲。

分角色朗读:女生读描写母鸡的部分,男生读描写公鸡的部分

5 (3)河中鸭嬉戏

师:这边小鸡在竹林里散步,那边小河里又有什么呢?

(播放“河中鸭嬉戏”视频,学生说画面,然后出示文字),读文。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说明这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师: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它们的生活是那么自由快乐!乡下人家的道道风景,的确是那么——独特,那么——迷人!那么到了傍晚又有怎样一番景色呢?

(4)门前吃晚饭

(播放“门前吃晚饭”视频,学生说画面,然后出示文字),读文。 读了这段话,我的眼前有这样一幅画面:天上红霞片片,鸟鸣声声,周围花儿朵朵,绿竹摇摇。身边微风习习,笑声串串,在这样环境里吃饭,还能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真是开心。

注意:“巢”的字音和书写

师:乡下人家的生活真是独特、迷人啊?让我们带着惬意来齐读这一段。 (5)夜静催眠曲

师:晚饭过后,夜幕降临了,一轮圆月升上天空,又是怎样一道景色呢? 小组交流:

(播放“夜静催眠曲”视频,学生说画面,然后出示文字)

生:我喜欢作者对纺织娘的描写:秋天的晚上,人们在纺织娘“织、织、织呀”的叫声中进入梦乡,多么美妙。

师:怎么叫的能学学吗? 师:静谧的夜晚,还有谁在唱歌? 学情预设: 生:青蛙呱呱 生:蝉鸣,吱吱

师:这些叫声交织在一起,就像

6 生:交响乐,安眠曲

让我们也一起走进这静谧的世界,在轻柔的音乐中轻声读文,让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睡得更甜„„(播放“夜静催眠曲”视频,配乐朗读)

(三)升华情感,感悟中心

1.师:(再次出示小标题)门前的瓜架、鲜花、小鸡,屋后的绿竹丛生、群鸭嬉戏,傍晚的红霞满天,倦鸟归林,夜半的虫鸣蛙叫。看似平凡、普通的乡村生活竟如此美丽,美得朴素,美得动人 。乡下人家的生活是生机勃勃,这是大自然和谐的体现,(板书:自然、和谐)老师也禁不住想吟诗一首

(点击全文视频)

小院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然自在, 小河流水戏鸭。 夕阳美景如画, 月夜虫鸣入眠 最美乡下人家。

2.在古人的笔下,田园生活也独具情趣,谁能朗诵一两句: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平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作者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文中作者都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风景呢?(春、夏、秋)很遗憾作者没有写冬天,那么你想象中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

(出示冬天图片库课件)其实乡下的冬天也很美,你能把它写下来吗?老师的图片仅供参考,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

(五)板书设计

7 独特 迷人

21 乡下人家

自然 和谐

第五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麻城市中馆驿镇中心小学

喻长桥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文章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质朴、亲切和谐的农家画面,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歌虫鸣,感受到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有关田园生活的文章,对于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们来说,深入的感受课文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不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课文,这样对于深入理解课文起到很好感情共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文本研读,易从多角度呈现教学亮点。教学这篇文章,一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乡村生活的资料。 教师:乡村风光的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在走进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几张优美的乡村图片。)

2、指导看图理解:乡下(风光) 人家(生活的场景)

(1)通过看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2)从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哪些景物?整体给你怎样的感觉?

3、导入

这样自然质朴、亲切祥和、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领读、男女生轮读、提问读)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小组长汇总。

4、全班交流

师(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儿,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课件出示)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2)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课件出示文本)

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说一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1)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A、第一组学生代表发言后,课件出示文本及瓜藤攀檐图: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小结:是呀,乡下人家不仅在屋前的装饰独特、迷人,而且门前、屋后别有风味。

B、第二组学生代表发言后,课件出示文本及鲜花轮绽图: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交流感受:这里是如何表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师: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形容花(朴素 华丽 姹紫嫣红 花繁叶茂 傲然怒放 ) 你能用上平日积累的词语和刚才拟人的方法填空吗?(课件出示问题) 春天,芍药 。

夏天,夏天凤仙、鸡冠花 。 秋天,大丽菊 。 C、第三组学生代表发言后,课件出示文本及雨后春笋图: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探)这个“探”字让你联想到什么了?(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来。用什么方法写的?(拟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这句话想象画面,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把这句话写的形象、生动。 过渡:乡下人家不仅屋前瓜藤满架,门前鲜花盛开,屋后翠竹浓阴,春天雨后春笋生机勃勃,还有许多不同季节独特、迷人的景象,下面哪一组来交流?

D、用上述方法由其余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相关文本及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2)小组为单位轮读一至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师(导语):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的语言美。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1)齐读这一段。

(2)讨论探究:“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延伸拓展,

1、阅读(课件出示)《在天晴了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悟)

(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第朗读。

2、综合性学习。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深入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最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身边的人和动物是怎样生活的。然后写成作文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

瓜 藤 攀 檐

鲜 花 轮 绽

雨 后 春 笋

鸡 鸭 觅 食

院 落 晚 餐

迷人

月 夜 梦 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示范引导法,引导学生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力求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读说结合法、读写结合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画、找、品、悟、诵、说、演”的方法学习课文。采用“观图片(视屏),欣赏风景——品文字,感悟美景——说风景,聚焦美景——谈感受,走进美景”的教学模式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尽情的感悟写景类文章的诗情画意,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1、观图片(课件、视屏),欣赏美景。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是创设情境,初涉田园。播放课件(乡下人家田园风光图片),学生欣赏边画面边听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尤其是当他们欣赏到自己家乡美景的时候,更是喜不自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导入新课就显得顺理成章。其次是自由读文,整体把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找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独特迷人”的理解,接着抛出中心问题“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问题提出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急于找到答案。

2、品文字,感悟美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有步骤有顺序地用课件出示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让学生说一说,感受文中的画面美。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品悟,从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做到读说结合。然后凝练概括画面,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示范为画起名。最后归纳总结学法,即读文想象画面—动情欣赏画面—凝练概括画面,充分感受到乡下风景的独特迷人。

3、说风景,聚焦美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就会更深入地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说议想的学习方法,感悟自己喜欢的美景。首先我把学习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按照“学习锦囊”中的方法学习,当学生有了个性化的朗读,独特的体验后,再把学习成果和小组成员交流分享,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接着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句子一:“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学生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与石狮子、大旗杆作对比,通过具体事物的想象,一动一静,乡下人家瓜藤的可爱与独特便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句子二:“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学生先找出了“率领”、“大踏步”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读出场面的趣味性,然后通过学生演,师配音的方式,生动的再现场景,一只尽职尽责、不辞劳苦的鸡妈妈,一群调皮可爱的鸡宝宝,一只斗志昂扬得的爸爸形象,便跃然纸上。

4、谈感受,走进美景。首先是梳理全文、回归中心,引读中心句,读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接着是归纳写作方法,从原句中关联词“无论„„无论„„” 归纳出时间顺序,再用“不论„„”归纳出空间顺序,文中描写的这些事物和场景大家都熟悉,作者正是缘于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又采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再现了乡村生活的场景。最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夸一夸自己家的房前屋最熟悉的一处地方。时间和空间交叉叙述的顺序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从关联词入手,水到渠成地引出写作顺序,渗透了写法指导。通过让学生夸一夸一处最熟悉的美景,做到了学以致用。其次是课外拓展,延伸田园,走进生活中的美景。在这一环节中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深入调查了解家乡最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身边的人和动物是怎样生活的。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但是学生平时对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田园风光并没有留心观察,因此教师从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活动,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是构建大语文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上一篇:学校秋季运动会加油稿下一篇:小学秋季总务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