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有感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读资治通鉴有感范文

读资治通鉴有感

(一)

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

张新博

一位哲人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虔诚领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你会发现,国家、社会乃至人生的盛衰之道尽在其中。铭记历史,不仅可以总结过去,更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未来。刚刚读完《资治通鉴》,虽然理解粗浅,却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带领他的助手,用时十九年才完成的空前巨著,也是已知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26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取名“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这一历史著作中的王朝更迭以及气势盛衰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司马光用一生的时光和心血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之间的历史事件,这部三百多万字的鸿篇巨著真可谓是十九年磨一剑,书中记录了历代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清廉、中正、刚直、温厚、诚信、执著等古人拥有的品质,在今天仍是万分可贵的精神,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高贵品质,书中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与深深地思考,发人深省,令人拍案。

比如书中描写秦朝的历史。商鞅“立木为信”,顺利推进改革,秦国日渐强盛。这才有了后来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于长期以残酷的法律制度为主的严酷统治,农民起义一爆发就势不可挡地让秦朝至二世就匆匆谢了历史之幕。

比如书中讲述的唐朝历史。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朝鲜,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也正是有了大唐盛世的历史影响,才有了如今影响世界的汉唐文化、唐服、唐人街等......“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很多,蕴含的人生哲理、民族精神、时代内涵也有很多很多,需要孜孜不倦、认真体会。据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将《资治通鉴》读了17遍。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历史,还须细细地品读,就让细腻而悠长的历史滋润我们的成长,伴随我们进步吧!

(信息科 张新博)

读资治通鉴有感

(二)

刘雪薇

写于长卷边上

写在笔记之前

我不知天高地厚地于书目中选择了较为熟悉的《资治通鉴》,待打开书目才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这么多。待看到颇艰涩的文言和随处可见的单字名,更是要晕过去了。

《资治通鉴》当真是卷帙浩繁,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怕是穷尽一生也读不完这本书。我呢,也不过是删繁就简,择其精要几篇是囫囵吞枣地看,本来没有资格写什么长评。但是呢,我谨记钱钟书老先生的教诲:我自然不“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我得承认,这本大书很大,我读不完,只得将于长卷边角处写下的一些不成体系的零星随感拿出来,而那卷轴上尚有大片的空白要我用一生细细填补。

那《资治通鉴》,自然也是值得人这样做的。

知人论世

孟子云“知人论世”,先圣所言不能不听,所以纵然书读不成大半,作者总一定要了解地透彻。

此书看似是多人的团队历时十九年编写而成,每一个小小的段落究竟由何人执笔,已然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无法考证,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可若是想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那么只要知道主编是司马光就已经足够。毕竟,每一个执笔者下笔时所贯穿的精神,全部归于主编,那么整本书所拥有的彪炳千古的荣耀,也自当归于司马光一人。

司马光,整个生平挪来此处未免有凑字数之嫌。简要概括便是:小时了了,大时上佳;温良谦恭,刚直不阿,名满天下。

他的名气来源于他的作品和他的对手——王安石。身为元祐党人的“首犯”,他一生跌宕起伏却未曾放弃自己的信念,一心为民,当得上“儒家大贤”四个字,与王安石本人的性格品质形成了反差,怪不得他能取得新旧党政最后的胜利。

可惜,他本人秉持的不愿变法的信念是否正确,有待商榷。

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本是好的,可是过度沉浸于历史之中,不免有些人会染上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毛病,悲观于人性,悲观于改变的后果,宁可抱着一堆老古董自沉昆明湖也不愿看到这个世界换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样子。司马光那样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不是没有他见识了这么多江山离乱、人心险恶的原因的。

当日,周朝的那位图书馆员,也是因为这样,才留下了几百字近乎遗言的箴言,然后转身出关,背弃了尚在愚昧中无知的整个民族——我始终以为那是知识分子绝不该有的背弃。他塌陷的脊梁由日后看透冷暖却入世不悔的仁人志士一点点地撑起。

所以,我读书总存着三分小心,提醒自己,史为今用,莫要为史所缚。

虚美隐恶——帝王策

梁启超说过,书写成什么样子,关键在于书是写给谁看的。

《史记》虽是朝廷资助的官修史,可由于司马迁个人的历史因素,这书大半是为了成全自己而写,所以写得异彩纷呈,价值观十分多元。所谓“不虚美,不隐恶”,为人称道。

那么《资治通鉴》是写给谁看的呢?是当权者,是劝谏他们以史为鉴。正如童话故事里每一个正直善良的小红帽都能打败丑陋邪恶的大灰狼,为了达到劝诫的目的,司马光也不得不于书中隐去些内容,达到宣扬自己价值观的目的。

就像在写刘备的时候,《资治通鉴》原封不动地从《三国志》抄来三句话:“有大志,少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刘备的形象仅凭这短短几个字就跃然纸上,极妙,好似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一样的简洁有力度。能只抄三句而比原文妙上数倍,是司马迁的本事。

可是呢,这样的简洁背后却是真相的缺失,事实上,《三国志》的描写可谓长篇大论,写先主爱华服美食,不爱读书,诸如此类,虽不能说是全部真相,也是诚心诚意地尝试为读者展示历史本来的样貌。

可是《资治通鉴》,一本帝王枕上策,放弃了史家对于真相的坚守,以媚俗的姿态喊着,“恭迎圣上”。

我本该大肆驳斥这种“媚俗”的“虚美隐恶”,()以此来表达我对《史记》的敬仰之情。可我又实在不忍、不愿。这种有选择的记录,不是为了掩盖历史的真相,不是为了一己升官发财,甚至不会带给自己一丁点的好处反而留下诟病的污点,司马光只是单纯盼望着,此书所宣扬的价值观,能够对帝王有所启示,让他们更好地治国齐家平天下;同时也对从政的士大夫起到警示作用。也许《史记》以其更为复杂的价值观而显得更加深沉伟大,但这无法掩盖《资治通鉴》在《史记》之后影响力之大的光芒,这本书秉持的儒家义理,虽纯粹简单而直击人心,如同黑暗中的星星残烛,虽微弱而与日月同光。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资治通鉴写下的从周到五代后周,1326年来的历史,江山易主人心动荡,确实是一段写下来磅礴大气的历史。整段历史就是零和博弈。所谓“零和博弈”,如果不背书上的术语定义,那就是八个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胜者自然为正,输者大势已去、跪地求饶,断无第二条路可想。

故而,本书中战争描写极妙。

我最爱《淝水之战》一篇。

开篇,借桓冲之口作者道出了对于谢安及诸小将的忧虑:“谢安石……不闲将略……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吾其左衽矣!”,此是欲扬先抑,然后是谢石走马上任,第一把火就让刘牢之挫其前锋“以老秦师”,以一敌百,第二把火军纪严明,引得后秦“草木皆兵”,第三把火就是惊世的淝水之战,用“半渡而击”的老套计策,大败秦军:“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

奇绝妙绝,最妙的是写谢安的反应: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这样的谢安让人觉得可爱,又让人敬他“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雄才伟略,与前面的“不闲将略”对照起来,不由一笑。

从这里,我才知道真实的历史原来不需任何演义,只要笔者愿意,也可以写的如此有风情。同时,这场战争的描写也给了我许多战争理论上的思考,兵力的强弱悬殊难以决定战争的成败,决策者的谋略胆识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与此篇类似的有李愬雪夜袭蔡州,于常人不能想处出奇谋,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结语

《资治通鉴》不是一本读一遍就完了的史书,在读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查阅资料,才能理解短小篇幅间蕴含的巨大信息量,我有幸拿到一本有胡三省注释的注本,省去了许多功夫。

《资治通鉴》,书名的意义众所周知,“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用历史的得失作为封建帝王统治时的依凭。如今我虽然与治天下毫无关联,可是鉴于往事,也就能用更深远的眼光去看待现在发生的事情。我想这就是《资治通鉴》带给我的最好的启示。

读《资治通鉴》有感

(三)

----杨翠兰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说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通过对这本的阅读,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历史朝代更替的故事。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思考,个人得出一些关于历史朝代更替,制度更替的结论。我认为,分析历史,不应该存在个人英雄主义,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决定的,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为什么呢?因为历史发展具有其必然性,从各件事情的根本去分析,就可以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必然发生。当然,历史上发生的故事是由各种必然和偶然拼凑起来的。必然的是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及随着生产力经济发展而需要不断完善的制度。这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好像,为什么远中国会由原始母系社会的公天下变成夏朝的家天下呢?答案不是大禹多么强悍,多么能干,就算没有大禹,家天下一样会在那时的中华大地上发展,因为此时的生产技术已远远超过三皇五帝的时代,因为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性追求,生产力急需发展,急需提高,那就必须成立一个政权,结束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年代,利用这个政权的强制性,组织人们一起合作劳动,一起建设社会各个方面,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可以说,那时的人们需要一个家天下的政权,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家族政权去通知他们,组织他们一起创造价值,发展社会。所以,家天下在此时是必然发生的,谁也阻止不了,包括大禹本人。那么为什么这个王朝是姓夏的了,那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了。假如当年大禹夭折了,就是说没有大禹这个人了,就肯定会有另外一个人,做着跟大禹一样的事,最后建立家天下政权,而这个政权有可能就不姓夏。这就是偶然性。我们再拿大家熟悉的秦始皇分析一下。为什么秦始皇能一三六合,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呢?当时,秦与关东六国不同,它的变法比较彻底,政治上已基本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废除了领主制的农奴制度,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促进了生产。就是说,秦国当时的生产技术要比六国高,生产力要比六国强,经济实力远超六国,秦国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比六国百姓高。追求高质量生活,追求更好的享受,那时人类的本能,当时的人们也不例外,他们渴望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渴望生活在能带给他们这种好生活的制度下,这样的社会下,这样的统治下,所以他们那时更愿意接受秦国的统治,所以秦国的统一是必然的,这就是所谓的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至于秦国暴政,那是秦统一后的事情,由于秦的强制过头了,在他们统一全国后,他们的统治,他们的制度,很快就变得不太合适当时的人民群众了,所以秦也很快灭了。可以说,没有秦始皇,没有李斯等人,秦扫六和的事情一样发生。拿秦赵长平之战为例,人们习惯把责任归到赵括的纸上谈兵上,归到赵王选将不当上,把功劳归到白起用兵如神上。其实,就算赵王不以赵括为将,秦国也没有白起这号人物,战争的胜利一样属于秦国,因为战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就算两军不交战,晾在那,那么需要消耗粮草啊,那么秦国生产力这么高,粮食储备远远高于赵国,那么就晾在那,最后赢的还是秦国。所以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至于,赵国以这样的方式输掉战争,秦国领军的叫白起,赵国领军的叫赵括,这些等等,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了。

通过读历史,除了增加了个人历史知识的储备,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得出关于社会如何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发展的结论。所以,读历史,提高了我们对社会事件的分析能力,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方向,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二篇:读《资治通鉴》有感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时期,历来的帝王用人一般都是讲出身、看门弟、任人唯亲的,但是,也有个别皇帝选用人材时不是这样,而是一反过去的那种做法,不问出身门弟、不管年龄高低,唯才是用、破格提拔。这个皇帝不是别人,正是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也!

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十月,在汉武帝登基不久,便下诏全国招揽人才,即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且他亲自策问这些人才之古今治国之道,当时来应对者有一百多人士。不久,汉武帝就在这些对策人士中破格提拔重用了不少人,下边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汉武帝破格提拔录用一些人的身世和基本情况,由此可以看到汉武帝用人的宽容大度、唯才是用的优良风格:

在这次对策会上,董仲舒[注一]就表现非常突出,汉武帝对他的“独尊儒术”非常感兴趣,随即就把董仲舒任命为江都相。同时,这次会稽人庄助也以贤良对策得到了汉武帝的好感,被提拔为中大夫。

随后,汉武帝又破格重用了吴人朱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淮阴人枚皋、济南人终军等人。

朱买臣[注二]当时家庭穷得叮当响,一直以砍柴卖柴为生,真是可以说,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他老婆也因他穷酸如此,还整天读书不止,非常反感,便一气之下回娘家了,和他分手了,又另择他人而嫁了。大家想一想,就这样一个穷光蛋的朱买臣,由严助推荐,被汉武帝拜为中大夫,当时年龄也五十多岁了。后出任会稽太守,与横将军韩说等击东越叛乱,后征为主爵都尉。数年后,因犯法免官。后复为丞相长史。一个穷光蛋的朱买臣被汉武帝如此之重用,我们不能不说汉武帝的用人之策不简单啊!

司马相如[注三],一直没有当过什么象样的官职,基本上是称病免官在家的。司马相如曾游于梁,为梁孝王门客。孝王死后,又归蜀,在临邛以琴挑逗和勾引卓王孙新寡女卓文君,随后就与卓文君私奔成都生活,因为,司马相如家庭实在太穷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也,没有办法,他和卓文君又返回临邛,夫妻以卖酒为生。这个司马相如实际上是心怀不善的,他就想通过卓文君得到她父亲的一笔财产的。由于卓王孙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大街上和这个穷秀才每天一起卖酒为生,实在丢他家的人了,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大笔财产分给女儿,叫他们两个人以后再也不要在大街上卖酒了,去过无忧无虑的富人生活吧。当然,这也正是司马相如的本来目的啊!按西汉时的封建观点来看,这个司马相如也算得上是一个“小流氓”了,由于他辞赋写得好,汉武帝也非常喜欢他,并一度时间也重用过他。从这点上来看,汉武帝这个人在当时的情况下竟敢用这样一个有些“流氓习气”的司马相如的确是要有勇气的啊!

东方朔[注四],这个人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他上书自荐,汉武帝约他见面后,一看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材,又能言善辩,就被任为常用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常以正道讽谏汉武帝,经常能让汉武帝由生气转为欢笑,当时被视为“俳优”。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人也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也是一个不太严肃、甚至是又爱“嘻嘻哈哈”的人,但是,汉武帝认为“人无完人”,仍然择其长处而用之,汉武帝在用人的问题上的确是做到了“去其所短,择其所长”,汉武帝在用人方面够大度、够宽容了啊!

枚皋[注五],生卒年不详。枚皋十七岁时,他上书梁共王,得召为郎,后被谗遇罪,逃亡到长安,刚好遇到大赦,武帝竟拜他为郎,使出匈奴。枚皋不通经术,与东方朔一样诙谐调笑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当时也被视为“倡优”。大家看一看,一个刚刚被释放的犯人,汉武帝也不嫌弃其前错,而一举使用,这在当时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恐怕做不到这样吧?

终军[注六],生卒年不详。少年时好学,年十八岁便被选为博士弟子,以善辩异兽奇木,奏对合宜,甚受汉武帝的赏识,很快就被任命为谒者给事中,又擢升为谏大夫。后奉命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越相反对,发兵杀南越王,他也被杀害。死时年仅二十余岁,时人称之为“终童”。终军只是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既没有过高的学历,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汉武帝不顾旧俗所束缚,也不以年龄为界限,竟然就敢破格录用年轻人终军的做法,恐怕我们当代的人也很难做到这样的吧?

汉武帝这个人在提拔用人这个问题上,有时倒是非常善于听别人的意见的。例如,刚被魏其侯窦婴丞相和武安侯田蚡太尉推荐为御史大夫的赵绾上任不久就向汉武帝推荐他的老师申公,汉武帝随后就派人带上锦帛玉璧、安车驷马去迎接这位申公。而当时这位申公年龄已有八十多岁了,汉武帝还是封他为太中大夫。汉武帝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材啊!

公孙弘[注七],少年时曾当过狱吏,因罪被免。此人家境也是十分贫寒,一直以放牧为生。直到年四十岁了才开始学习《春秋》杂说。汉武帝即位后,召试贤良文学之士,他以贤良征为博士,时年龄已有六十岁了。此人身行俭约,轻财重义。善辩论,熟习文法吏事,拜为左内史,数年后升为御史大夫。元朔中,他代薛泽出任丞相,最后封为平津侯。我们看一看,一个年龄已在六十岁的老人了,汉武帝竟然不嫌弃他年事已高,仍然破格重用他的才能,的确不容易啊,恐怕我们今天的用人部门也会对此汗颜的吧?

还有,一个名叫辕固的齐人,当时都九十多岁了也被竟然汉武帝以贤良征用!太令人难以想象了吧?

临菑人主父偃[注八],早期曾游于齐、燕、赵之地,都没有得到别人的厚遇和重用,而且还经常受到一些读书人的排摈不容。主父偃家境也很贫困,连向别人借点钱也都没有门路,无人给他借贷;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他就西入长安上书朝廷,他早晨上的奏折,晚上汉武帝就召他入宫相见。汉武帝认真听了他的“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汉武帝听了他的一番引经据典的高论之后,深受感动,恨相见之晚,对他一年之中连升四级。这就是汉武帝如此惜才爱才用才的优良的用人风格啊!

汉武帝不问出身门第重用人才的例子很多,但最让我们难忘的例子就是破格重用两个人:卫青和霍去病。我们都知道,卫青是一个私生子,而且还是一个家奴。但是,汉武帝看到卫青英武勇敢,特别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机智勇敢,打得匈奴落花流水,最后就拜卫青为大将军、封为长平烈侯。还有霍去病,出身也非常低微,也是一个私生子,就是因为能攻善战,特别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功劳显赫,最后也被拜为骠骑将军、大司马,封为冠军侯。卫青和霍去病两人是舅甥关系,都是私生子,出身都是非常卑微,都是别人的家奴。但是,汉武帝在重用和破格提拔他们两时都是以他们的军事才能来选拔的,并没有考虑他们的出身低下、又是私生子而摈弃他们。

由上可见,汉武帝在用人方面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一位皇帝了,也是最不看重出身门第、年岁高低,只要有才便破格任用和重用人才的一个皇帝了——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屈指可数的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了!

第三篇:读《资治通鉴》有感550字

赵邑嘉

暑假,我读了《资治通鉴》(译本)。《资治通鉴》原著有304万个字,我觉得司马光这个人真了不起,他能写出如此规模宏大的历史作品。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很长,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北宋时期,整整一千多年的历史故事都讲遍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资治通鉴》这本书名字的由来。宋神宗读了这本书,认为此书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毛遂自荐".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赵国的兵力很弱,很容易被打败。于是,赵王与平原君商议退敌的计策,平原君说:"楚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只要跟他们结成同盟,他们就会派兵来解围。"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人去说服楚王,可是在众多的说客中能文的人不能武,能武的人不能文。最后挑来挑去还差一个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主动要求一同与平原君前往楚国,许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平原君最终同意了他一同去楚国。第二天他们到了楚国,很多说客说了一上午都没有说服楚王。毛遂走进宫殿对楚王说:"楚国有五千里土地,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士兵,这些都是称霸天下的资本,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抵挡。秦国打败了楚国很多次,此时我们赵国和楚国若结成同盟,一鼓作气肯定能打败秦国。"就这样,楚国和赵国结成同盟并打败了秦国。事后,毛遂被封成上宾。

《资治通鉴》这本书把历史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描述警示后人。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第四篇:读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取自“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它是北宋时期司马光历经19年,呕心沥血创作完成的代表作。爸爸见我喜欢阅读历史,就推荐我看由近代作家柏杨注释的《白话资治通鉴》。

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共分72册,记录了从战国时期至五代十国,共1362年的历史。柏杨不仅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还增加了许多注释与评论。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我一拿到手,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

司马光和柏杨都太有才了,竟然把复杂的历史写得绘声绘色,让人一目了然。我已经读到了第十册,从战国一直到新朝灭亡。在资治通鉴前六册的的历史中,西汉的兴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汉武帝刘彻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汉武帝是在汉朝即位最久的皇帝,即位长达55年。他开疆拓土:东打败朝鲜,西疏通西域,南消灭闽越,北打逃匈奴。汉武帝是和秦始皇齐名的一代明君。可晚年也干了许多糊涂事:外不爱护百姓,内不管理朝政,而且宠爱奸臣,宫里杀害太子。

随后我看了汉朝中期到新朝灭亡,王莽被砍头的时期。王莽是一位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他本来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年轻的时候,父母早早的就去世了。他谦虚好学,为人仗义,获得了上自太后(刘奭皇后),下自百姓的一致好评。可当他慢慢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之后,听信“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谣言,毒死汉平帝,自己当了皇帝,西汉王朝就这样的灭亡了。可当他篡位以后,因为崇尚古代,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按照自己的设计发起了大改革。结果不但没成功,还爆发了以赤眉、绿林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因为王莽过分专制,不爱护百姓引起的。等爆发了农民起义之后,他还听信谗言,不去镇压。到最后刘秀取得昆阳大捷之后,王莽才如梦初醒,可他的主力都被杀了。到最后,王宪砍掉了王莽的人头,愤怒的老百姓把王莽的人头踢来踢去,以表示心中的愤怒。王莽年轻时的朋友肯定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的下场。

这又使我想起来中国近代时期的国共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国民党占上风,号称百万雄师,可到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局势竟大有改变,共产党发展迅速,节节胜利,到最后统一中国。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国民党大部分将领出身高贵,很多还是军阀,不知民间疾苦,自然也不爱护老百姓,老百姓也不拥戴他们。共产党的大部分将领出身卑微,深知老百姓的痛苦,爱护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也爱护他们,所以共产党笑在了最后。我还知道一个原因: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读过很多遍《资治通鉴》,汉武帝和王莽的故事他也引以为鉴了。共产党坐江山之后,如果不爱护百姓的话,应该就和王莽在位时期没有太大区别了。

我才看完10册的《白话资治通鉴》,可是这10册就把三个王朝(秦、西汉、新朝)的盛世以及黑暗的时代都细说了一遍。真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啊!

第五篇:读《资治通鉴》有感——吕不韦篇

说起秦始皇,大家肯定都知道,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建立秦王朝,中国从此进入封建社会。说起吕不韦,可能会有人不知道,但此人才是秦王朝的奠基人、也就是中国统一的奠基人。

从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时期说起,先讲这么两个事情。

一、秦昭襄王的孙子嬴异人,当时正在赵国当人质,秦数次攻打赵国,所以嬴异人很不受待见,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

二、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儿子,将来要当国君的,他宠爱的女人叫华阳夫人,但她不能生育。

吕不韦就是利用这两件事达成其称霸中国的目的,之所以选择秦国,应该是当时秦国最强大且最具野心的原因吧,有称霸天下的趋势,再加上当时的秦王年纪比较大。

简单的讲。首先,吕不韦找到嬴异人,说我可以让你将来当秦国的王。然后找到华阳夫人说,我给你找个儿子,将来他继承了王,你的后半辈子才有依靠。于是嬴异人成为了太子的继承人。吕不韦又找了赵国最美的女人,和她同居,让她怀上孩子。然后让嬴异人见到,嬴异人娶了这个女人,生了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后来,秦昭襄王去世,太子登位(秦孝文王),三天后暴毙。异人登位,是为秦庄襄王,让吕不韦当相国,三年后秦庄襄王去世,于是嬴政登位,以吕为相父。秦王年幼,国家实际在吕的手中,于是吕不韦的目的最终达到了。 本人觉得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的死以及死的时间都是吕不韦安排好的,这么一想,不由得不寒而栗,这个人真是太可怕了。虽说前者的死由他来安排难度可能比较大,不过对于吕不韦这种奸雄来说,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时间就是生命,吕不韦等不到这两人寿终正寝,于是让前者上来意思意思,做做铺垫,然后让异人上场,他自己才能登台亮相,然后三年后自己羽翼益丰,该自己做主宰了,但夺位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需要夺了,夺也是夺自己儿子的,秦国已经是自己的了,剩下的就是培养儿子,为儿子统一六国做铺垫了,把天下拿到手,这才是终极目标。

总结:

一、吕不韦是旷世奇才、绝世奸雄。能够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并利用其做文章的人,谁能说他不是一个奇才。但并不止于此,这是一个连环计,吕的目的并不是让异人当王来夺取天下,而是自己夺取天下。自始至终他是为自己谋划的,其他人都是手段、配角,自己才是目的、主角。目光短浅的人,可能从中当官发财也就目的达到了,所以说他是一个奸雄。吕不韦可怕就可怕在他既是一个商人,又是一个政客,他经商非常成功,擅长贱买贵卖。以其商人本性(重利薄情、一切都可用来交易)、经商手段,再加上颇具政治头脑,确实是个可怕的角色。

二、书写中国历史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吕不韦,而不是秦始皇嬴政。这一点不论证,个人有个人的看法。而且讨论这个事情不如讨论这件事情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更有意义。

三、吕不韦不得善终,最终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可以作为因果论、报应论的一个例子,警示大家要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四、红颜祸水。借腹生子的另一种妙用。不要小瞧作为弱者的女人和孩子,用好了,威力无比。推广开来,一切事物运用得当,都是好棋。

五、智慧才是性格之王。计谋啊计谋。当别人在算计你,利用你,你可能至死都不知道,还以为对方是在帮助你,你还感恩戴德呢。不过话说回来,异人在这件事中也是受益者,就自身利益来讲,确实要感谢吕不韦。但对秦国来说却并非好事,异人充当了吕篡取秦国的工具的角色。不过要把智慧和计谋用在正地方。别向吕不韦学习,尽管他本人功过参半。

六、历史在不断重演。也是在《资治通鉴》中提到,也是在战国时期,春申君故意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妾献给楚王(还战国四公子呢)。

七、成为吕不韦要有成为吕不韦的条件。比如:资金、机遇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敢想敢干、不怕报应(果然遭报应了吧)。

八、读史明智,好处多多。上面摆着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资治通鉴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读资治通鉴有感04-25

读资治通鉴心得范文06-09

资治通鉴这样读范文06-20

资治通鉴有感范文06-05

读资治通鉴一书心得体会04-18

读有感范文05-15

读力量有感范文05-19

读雷夫有感范文05-19

读教育有感范文05-19

读大学有感范文05-19

上一篇:党支部工作问答范文下一篇:儿科护理学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