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023-04-24

第一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 “三爱两人一学习”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待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搪塞。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辱;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

教育教学水平。 (2)《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附) 2.教师职业行为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两方面:一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二是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包括职业道德理想、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正义责任义务荣誉幸福良心感)

4、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1、加强学习(必要途径)。马列毛邓三;理论;教育理论文化知识

2、躬身实践

3、树立榜样

4、学会反思

5、努力做到“慎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建立健全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我省中职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考核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服务教师,引导教师自省、自重、自律、自强。

2.民主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规范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3.导向性原则。坚持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效性原则。坚持典型引路、推动整体、讲求实效,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现、解决突出问题。

三、考核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在职教师。

四、考核内容(“三爱两人一学习”)

五、考核程序和方法

(一)成立考核小组

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校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

(二)制定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

学校师德考核小组对照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述考核内容,结合各类岗位特点和本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及各类评议样表,经学校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公布。

(三)组织评议

学校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

(1)自评。教师对照考核细则自我评估,并提交一份师德自评总结。 (2)互评。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内容要求进行互评。

(3)学生评。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评议打分;班主任在本班进行,任课教师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抽取所任教班级进行。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幼儿园教师不开展学生评议。

(4)家长评。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进行。

(四)综合评定

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学生、家长和教师评议情况,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对每个教师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确定等次

考核拟定等次在本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教师师德考核等次,并在校内以适当方式公布。学校考核小组应向每一位被考核教师反馈考核评价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校考核小组申请复核或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诉。

六、考核等次

(一)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且造成恶劣影响的,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 1.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或毁损学校名誉的; 3.组织或者参与对学生的有偿补习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

4.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5.品行不端,歧视、侮辱学生的;

6.在工作岗位遇到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未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

7.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8.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或者报刊的;

9.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的; 10.擅自停课、缺课或擅离职守的;

11.其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2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并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挂钩。

(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三)师德考核等次优秀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才可评为优秀等次;对师德考核优秀的,在职务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师德考核不合格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工作岗位。教师违反师德规范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按规定取消教师资格,直至解聘。

八、考核时间

师德考核每年一次,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同步进行。

九、组织领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是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对师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把师德建设列为考评学校、考核学校班子和教职工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以师德考核为抓手,建立宣传、教育、考核、监督与惩治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师德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师德考核工作取得实效。要对师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师德建设问题突出的学校和师德严重失范的教师坚决予以查处。

师德考核工作的重点在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落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师德考核工作,积极参与师德考核。在考核中要注意师德考核与绩效考核、教师管理的有机衔接,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师德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讲教师职业需要高尚道德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的各种权利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教书和育人)(单选)

(二)确立的依据

1、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

2、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 教师劳动过程的证

2、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3、是教艺术性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单/判)

师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过程的创造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单

(三)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

/判)

1.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3、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而且也间2.教师要坚决拥护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接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

线和基本纲领,把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

4、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教师的爱是取得领作为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

3.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按照国家的信任的方式出现时,学生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政策、法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积极的情感体验。(判)教师的爱最终的效果是让每一个孩不仅要求每位教师身体力行,更重要的是要向广大青少年子都走向成功,可以说成功是衡量师爱效果的最终标尺。 进行宣传教育,把他们培养成遵守国家政策、法律的合格

(二)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简答/多选): (了解) 建设人才。

第一,教师的职业劳动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4.教师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执梁。

教,要求教师从严格执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依法第二,教师的职业劳动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 办事。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 第三,教师的职业劳动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

二、廉洁从教:

当今社会教师职业为什么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三大重

(一)涵义: 廉洁从教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要正确处点)

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牟取私利,(一)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作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继承传统师德中有价值的成分。其次,要借鉴和吸收世界

(二)确立的依据1.廉洁从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我国各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最后,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同经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

济建设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2.廉洁从教是教师奉献

(二)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精神的具体体现3.廉洁从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三)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四)生产力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生

(三)廉洁从教的基本道德要求1.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产力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很大。从师德的起源来2.发扬奉献精神3.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4.自觉抵制看,使得的产生首先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首先,生产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发展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师职业道德拥有了比以

三、团结协作

前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一)涵义:所谓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五)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要正确处理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关

(六)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系,做到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共同促进教育

(七)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事业的发展。

(八)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确立的依据1.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第二讲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2.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精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点 神文明建设的需要3.团结协作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条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件4.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

(三)团结协作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关心集体、服人,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里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原则和从领导2.谦虚谨慎,尊重同志:谦虚谨慎,尊重同志是从规范,它涉及理想、感情和行动多个领域。教师职业道德,个人角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团结协作的基础和出发点。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3.相互学习,相互帮助4.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风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

2、影

四、尊重家长

响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德形成

(一)涵义尊重家长是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中和发展,是受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正确认识教师职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业道德与社会经济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关系,弄清教师重视家长教育的作用,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互相支职业道德的阶级性,了解现实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其基本要求是:求,有利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教师职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业道德的社会本质,充份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

不训斥、职责学生家长。

(二)确立的依据1.这是由教师第一,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教育利益,使教师职业道与家长之间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学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德的客观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学校教的传声筒2.尊重家长是为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成长环境育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的标准,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的需要。尊重家长,平等相待,这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保持内容和要求。(理解)

良好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的基教师职业道德虽然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但是作为础保证。3.尊重家长是化解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与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交互作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途径

尽管社会精神文化因素不能直接决定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三)尊重家长的基本道德要求1.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水平,但却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系。方式:1),.家访;2),召开家长会;3),组织“家影响,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 长委员会”4),举办家长学校。2.尊重家长,不挫伤家长

3、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判)教师职业道德是社的感情 。3.加强沟通,密切合作。4.保持与家长在教育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要求和教育方法上的一致。5.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表现,根植于道德基础之中,反应着道德对教师职业的专家长。6.教师要防止与家长交往的庸俗化门化影响和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所具有的第四讲 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共性表现在:(多选)相对的独立性。本质的阶级性。历史

一、爱岗敬业

的继承性。现象的一致性。(多选)作为道德现象,社会公

(一)涵义: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是社会主义职业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道德规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岗敬业是指教师要忠范现象。二是道德意识现象。三是道德活动现象。

诚和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其次,区别:一是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的状况有所不入到教育事业,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基本要求同。二是二者使用的范围不同。

是: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

4、教师职业道德的共同性和继承性: 共同性,是指不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相同或相似的规范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共同性主要表

(二)爱岗敬业规范确立的依据(简答)1. 爱岗敬业是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维护教育和教学秩序所必需祖国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根本要求(单/判)2. 爱岗敬业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上具有共同性。第是教师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承担使命的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二,对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具有共同性。第三,3. 爱岗敬业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 正是这种教育科学规律和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行为的要求具有共同平凡的劳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教性。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性,是指教师职业道德自身师通过爱岗敬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聪明才智转化为受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教育者成长成才的素质,并通过学生来实现人生价值。4.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其他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

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础。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既是人民教师应遵循对性是指向教育的,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师德的灵魂。爱岗敬门体现和专门要求。

业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三)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热爱教育、热始终贯穿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要求。 爱学校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是爱岗敬业对教师的情感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

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对教师爱岗敬业的目的要求。3.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改作业,不敷衍塞责4.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段。

言论

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二、热爱学生

二、教师这业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涵义:热爱学生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正

(一)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在教师的教育活动实践中,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等等,对教师的教

(二)确立的依据(简答)1.热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育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能重要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利益关系,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教育任务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育。道德情感是师生交的圆满完成。 流思想的纽带,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2.热(1)动力功能:当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被不断遵循、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表现。热爱学生、诲认识、体验,最后内化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时,它便成为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一种内驱力,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动约束、激励的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3. 热爱学生是作用,经常地、习惯地、自动地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提供精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

神力量,使教师在职业行为中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履行

(三)热爱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关系爱护全体自己的职责。

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搞好教师与学(2)调节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具有调节生的关系2.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3.保护学生的合法的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是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通过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来实现的。

三、严谨治学

(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

(一)涵义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学习、钻研业务过程中,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

(三)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不仅

(二)严谨治学规范确立的依据1. 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体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内在的客观要求2.严谨治学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

(三)严谨治学的基本道德要求1.树立优良的学风,不断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教师职业学习新知识2.刻苦钻研业务3.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应有要求。

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试问)

四、为人师表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涵义: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在集体主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从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义原则指导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

(二)确立的依据1.为人师表是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教意为人民服务。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教师职育规律对教师整体素质和行为取向的客观要求,使教师要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应当是社会主义道的基本原则在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师表的内容包括“学为人师”和“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反映。

为示范”两个方面。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准则,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但并不等于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必须做受教育者的表率。2.的教育事业

为人师表是由我国教育的任务决定的3.为人师表社会主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

的教育事业

(三)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教师要模范遵3.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2.严于律己,作风正派3.以身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则,注重身教

(二)教师职业道的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 重点)1.教书

五、锐意创新

育人(目的)2.为人师表3.献身教育

(三)教师职业道的

(一)涵义(判断)锐意创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不要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既广泛传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2. 教师职业道德承前人知识,又善于提炼与吸纳新内容,做到推陈出新。 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3. 教师职业道

(二)确立的依据(简答)1.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德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根红线。“忠诚于人的迫切需要2.锐意创新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民的教育事业”,正确体现了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的

互关系,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影响和制约着其他一

(三)要求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2.努力丰富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贯彻。 自己的创造力3.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4.博采兼纳相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知识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几个重要范畴

第五讲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及其修养

1.教师的义务:教师的义务是教师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社会个人、团体或组织依靠社会德责任感的支配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履行的对学舆论、内心信念或传统习惯,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生、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任务。道德义务不以获得某所做的善恶判断,并据此对好的行为加以支持与赞扬,对种权利为前提,而是以奉献和牺牲精神为前提,是从内心不好的行为加以反对和批评。

信念出发的。道德义务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一)依据(单/多选)教师职业履行的义务,如未履行道德义务,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道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好的动机责和良心的责备。

产生坏的效果,这种情况通常叫做“好心办了坏事”,伦理2.教师的良心所谓教师的良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学上把它称为不具有道德价值的善良行为。坏的动机产生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好的效果,通常叫做“歪打正着”,伦理学上称它为有道德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3.教师的公正所谓教师的公正,是价值的非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动机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直无私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与效果的辩证统一。所以,确定教师的动机与效果的善恶,系,公平合理的解决各种矛盾。 还应该从以下几个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一是必须坚持用4.教师的幸福

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观点进行道德要求,充分发挥道德评第三讲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

价的引导作用;二是坚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依法执教(重点)

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为要求;三是坚持

(一)涵义: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严格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防止以眼前利益来评价学校

的好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标准:凡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教师行为,就被认为是善的;凡是偏离或违背统治阶级利益的教师行为,就被认为是恶的。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整体要求,代表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单选/判断)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准。爱护学生,诲人不倦,勤奋钻研,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等,是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标准。

(三)方式(简答/多选)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进行的。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现象或行为所持有的倾向性的看法、态度和情感。2.内心信念;内心信念,是指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强烈的责任感,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统一,是以个人据以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心动机和其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多选)内心信念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发生作用的,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首先是道德认识;其次是道德情感;再次是道德意志。3.传统习惯传统习惯斯之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或价值标准。

(四)作用(单选/判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最突出的表现为对人民教师的行为选择施以重大影响。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规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向。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影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重点三)

(一)概念及意义:? 1.所谓“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特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提高自己,发展学生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六个方面的修养。(简答)如何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论述)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道德理想也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有着重要影响。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实现职业道德理想,就必须正确对待职业选择问题。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环节和最初阶段。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多选)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否具备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使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5.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单选/判断)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成熟的主要标志。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教师的职业实践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简答/多选)第一,坚持执行统一。第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三,努力做到“慎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就是“慎独”。“慎独”标志着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已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第四,学习先进人物。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会

人是处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思想,这里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即先天性的继承,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即环境造就人。遗传因素是内因,环境影响是外因,内因要通过外因起作用。

家庭、社会、学校对一个人来说,都可以认为是环境。人出生以后就要受到教育,父母教其说话、走路、做人,这是家庭教育;当走出家庭,看到外面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心有所感,这是社会教育,但是,对于大部分人,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他们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呆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学科课程的设置,学校学习的氛围,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都是至关重要。苏格拉底教出了柏拉图,柏拉图又教出了亚里士多德,可见一位老师的思想,对他的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常常有人说90后太有个性,自私、傲慢、懒惰是对他们的评价。我认为,每个时代都会造就一批人,当时60后也曾看不惯70后,70后也曾对80后有所指点,时代不同,人亦不同,这是社会对人的影响。但是,当我们具体的去看某个学校时,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有不同的特点,而一个班级内部的很多学生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共性,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互相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为他们任教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学生就像一面镜子,把老师的作用,全部的用自己的言行、成绩反馈出来。所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对学生负责,甚至对这个社会都有益处。具体来讲,教师道德修养的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首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增强师德修养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陶冶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没有这种内心体验即诉诸情感的道德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就缺乏内在动力。应该说,师德修养的增强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完整的道德意识。

其次,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同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有力保证。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道德生活中,一个具有顽强道德意志的人,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和

引诱,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没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但是如果没有道德意志,即使有了道德行动,也不可能持久。此外,道德信念是教师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合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媒介和内驱力,它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构成的核心要素,是人们的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最后,要重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道德言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均属道德意识范畴,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影响道德行为的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道德意识阶段而不去行动,不去履行道德义务,那么,他就只能具有某种道德意愿和动机,而不具有实际的道德品质。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再把这种道德意识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即践履社会道德要求,完成道德义务。如此身体力行,循环往复,逐步成为人的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惟一标准。人民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能把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第五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

第一章 教师职业的概述 第一节 职业与教师职业

一、 职业

(一) 职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二) 职业是社会对人的角色安排

(三) 职业是人自我实现的途径

二、 教师职业

(一) 教师职业是一种富有个性角色特征的职业

1、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

2、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3、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

4、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

5、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二)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作用的职业

1、教师职业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是其他职业不可取代的

2、教师职业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有独特的贡献

3、 教师职业对人的成长发展也起着独特的作用

(三)教师职业是一种正在迈向专业化的职业

第二节 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发展

(一) 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1、 夏、商和西周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2、 春秋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3、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教师职业道德

(二)秦汉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三)唐宋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1、唐宋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特征

2、唐宋时期的教育家论述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四)元明清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1、 元明清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特征

2、 元明清时期教育家论述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三、中国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一)中国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1、 中国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特征

2、 中国近代教育家论述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 国外古代教师职业道德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1、 斯巴达教和雅典教育

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论述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二)中世纪封建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

1、中世纪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2、中世纪时期的教育家论述教师职业道德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1、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特点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论述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二、 外国近代教师职业道德

(一) 西方近代教师职业道德特点

(二) 西文近代教育家论述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三、 现代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概况

(一)苏联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概况

(二)美国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概况

(三)日本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概况

(四) 联邦德国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状况

第三节 教师职业的特点

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更具有全面性,先进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空间更具有广泛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深度和时间更具深远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结果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条件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1、 教育功能

2、 调节功能

3、 促进功能

4、 行业保护功能 第四节 师范生从教能力培养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与“学生为本”

1、“以学生为本”的内涵

(1)以“学生为本”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 (2)“以学生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3)“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教育的方法论

2、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以学生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

1、尊重学生

2、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感情投入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专业化中的教师职业道德

1、职业认同与责任感

2、自我发展

3、自我反思

4、创新能力

5、合作精神

第二章 教师道德的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教师职业道德

(一)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

2、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二)主体性的教师职业道德

(三)多元和谐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主义价值观与现社主义价值观的整合;

1、现想主义的教师价值观

2、现实主义的教师价值观

3、两种价值观的整合

二、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性的教师职业道德

(一)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中的教育服务者

(二)服务性的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

1、加强已建立的师德方面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2、尽快 加强师德方面的制度建设

二、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待遇

1、提高经济收入

2、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

3、提高教师的职业待遇

三、为师德水平的提升,创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1、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软环境建设

2、加大社会舆论的力度

3、深入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

4、实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空间

5、强化师德形成的机制建设,为师德修养提供机制上的保证 (1)完善监督机制

(2)建立德行代价补偿机制 (3)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师范生应具备的中华民族传统师德

一、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有必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1、教师劳动的目的主要是完成社会赋予的责任——对青少年的培养。

2、是由教师劳动的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3、由劳动的过程协作和集体特点所决定。

4、由教师劳动成果的滞后性所决定。

二、提升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 勤于学习

2、 培养情感

3、 磨练意志

4、 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

5、 克己内省

三、案例分析(P248)

第四节 教师职业审美

一、职业理想及特征

(一)职业理想的含义 职业理想,就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职业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职业劳动者个体意识及社会意识中的集中反映。职业理想分三个层次: 初级――目的是为了过日子;

中级――目的是为了施展个人才智; 高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义务。

对于同一个人,其工作目的完全可以是谋求生存、发展个性和承担社会义务三者共存。

(二)职业理想及特征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职业理想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职业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二,职业理想具有客观性和积极性。职业理想是从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得到实现。

第三,职业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职业理想是在职业道德实践中产生的,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目标。

2、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重要的精神支柱。

3、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成就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4、职业理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的职业理想与实现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职业理想表现为教师的:事业心、职业责任感、工作积极性。 在教师职业的选择问题上,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3、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道德要求的本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 ;

2、热爱学生;

3、献身教育事业;

4、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5、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

第五节 德育教育与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职业态度—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和追求职业岗位所联系的社会价值。

把教师作为事业的态度应体现在:

1、树立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基础

2、追求以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动力

3、培养不求功利、对祖国和社会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保障

第六节 学习和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1、教师的人格魅力最主要的两点: 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

2、教师风貌的魅力表现: 一是庄重严肃的工作作风;二是亲切和蔼的态度。

3、教师风貌的作用: 一是树立威信;二是示范作用。

德高为范、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衣着整洁、语言规范健康

三、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四、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要范畴

第一节 教育爱

一、师爱的内涵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外,还是一种能力: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

二、师爱的意义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师爱的表达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

爱成了维系师生间教育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交往中,它实在、具体、可感,简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心学生 。

(一)尊重学生 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新世纪的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 师生相互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渗透于其语言、行为和态度中:一是尊重学生的需要,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性。

1、尊重学生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将其排列为7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人性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规定性,它的提出旨在与神性与动物性相区别,相信人具有区别于二者的某种根本属性。

人性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抽象综合系统,构成要素有: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理性层面、人的德性层面、人的社会层面。

尊重学生的人性要关注学生的:

自然属性,就是要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能需要。我们在考虑自我本能需求时,要兼顾人之为人的意义。

理性:理性是思维着的知性;人高贵于其他万物之处就在于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有理性作引导,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的意志,能“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 理性派生出知性和主体性

(1)知性:即追求知识和聪慧、占有能力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主体性:人文主义学派将“自我”作为一个人特性感和为人感的引力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感知、组建构自己有实际意义的外部世界。人的发展过程是自我由外在化转向内在化。进而向整合化与现实化发展的过程。

(3)德性:德性人性论将德性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

(4)社会性:主体性的发展、人的类生命的升华,不仅使人开始关照类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在类的存在中理解和认识类的各种关系,借以明晰类的自我意识及其生存发展。进而将社会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后本质。

(二)信任学生 一是信任学生的能力 二是信任学生的人品

(三)宽容学生

一是理解学生是对学生宽容的认知基础。 二是同情学生是宽容学生的情感基础。

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狡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教师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就是让自己的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和珍视个性,尽可能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地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案例分析:

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都是14岁,正在学校读书。他们家离学校比较远,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轻型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让他们开车上学、回家。这兄弟俩由于晚上贪玩,好睡懒觉,经常迟到,虽经多次批评,还是我行我素。

有一天上午考试,尽管老师事先警告他们不许迟到,但他们因在路上玩耍,还是迟到了30分钟。老师查问原因,他们谎称汽车在路上爆胎,到维修店补胎误了时间。老师半信半疑,但没有发作,让他们进教室后就悄悄到车库检查他们的汽车,发现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被拆卸的痕迹。很明显,补胎是他们编出来的谎话。

请问:假设你是杰克兄弟俩的老师,你将怎么处理? 其中主要的方式如下:

中国式:一是当面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二是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三是报告家长。

美国式:幽他一默——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

日本式: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严厉处罚。 英国式: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韩国式: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全班学生讨论,引以为戒。 新加坡式:让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巴10下。

俄罗斯式: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再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埃及式:让他们向真主写信,向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 巴西式: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

以色列式: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问题是:a.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个胎?b.你们在哪个维修店补胎?c.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四)关心学生

一是从内心深处关心学生,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使其勇敢、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二是引导学生制定克服困难的具体策略并实施它,实实在在帮助学生。

第二节 教育良心

一 教师的教育理想

1、教育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2、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

3、要使每个学生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 、教师的教育价值

1、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

2、以大众教育为本:强调教育公平,强高让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 、教师的教育境界

1、教师的教育境界体现在人生追求上;

2、教师的教育境界体现在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上;

3、教师的教育境界最终要落实在教育活动中。

第三节 教育威信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1、教师的人格魅力最主要的两点: 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

2、教师风貌的魅力表现: 一是庄重严肃的工作作风;二是亲切和蔼的态度。

3、教师风貌的作用: 一是树立威信;二是示范作用。

德高为范、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衣着整洁、语言规范健康

三、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四、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

第四节 教师的公正

一、公正的内涵

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概念,公正是指人的一种高尚道德境界,即为人处事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二、公正的意义

教师作为人之模范,对于具有向师性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模仿和导向价值,从公正教师身上学会学到公正的品质。教师公正能使学生体验到公正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益处,有益于他们公正品格的形成,并能激发学生为公正而奋斗。

三、教师公正意识的践行

1、客观地、合情合理地对待学生

2、准确理解学生的需要是公正对待学生的前提

3、全面客观的认识有利于公正评价

4、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俊的、丑的,成绩好的、差的,然而这些学生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往往是成绩好的,“一俊遮百丑”。成绩差的往往是一无是处。这是教育中的不平等,或称之为教育歧视。

人的性格存在差异,人的智力因素也存在差异,人的非智力因素存在更大的差异。如果承认差异,正视问题,就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强求一般,必须成绩优异。“人性本善、本恶”之争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要认同的,那就是教育的影响力。教育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完成文明的进化过程,如果做不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不可能完成教育的任务的。作为教师是要善待“问题”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是平等的,既不存在特殊的好,也不存在特殊的差。如果说一定存在不平等的话,有问题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弱势群体,不管承认不承认,教育的不平等和教育歧视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强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善待有问题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让师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真情“对学生无比的关爱”的融合,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育的纽带,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第四章 爱国守法

第一节 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

一、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 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2、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2)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 (2)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 (3) 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 (4) 道德失范,只教书不育人

第二节 热爱祖国使教师获得无穷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一、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 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2、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2)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 (2)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 (3) 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 (4) 道德失范,只教书不育人

第三节 教师热爱祖国要具体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上

一、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 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2、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2)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 (2)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 (3) 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 (4) 道德失范,只教书不育人 第四节 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一、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 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2、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2)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 (2)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 (3) 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 (4) 道德失范,只教书不育人

第五章 爱岗与敬业 第一节 教育需要敬业

一、敬业精神的内涵 敬业的理念

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才真正掌握了敬业的本质。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正当地获取财富,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人,才称得上掌握了敬业理念的人。 敬业精神既有实际行为的一面,表现为积极投入事业、勤奋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地服务理念,同时又体现为一种人生价值观。它是行为和价值的统一或者说是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

二、敬业精神的具体内容 (1)服务意识

(2)竞争与协作意识 (3)创新意识 (4)奉献意识

三、敬业精神的社会价值

(1)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落脚点 (2)敬业精神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桥梁,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关节点 (3)敬业精神是巩固文化成果的现实支撑,是社会风气改善的切入点

四、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意义

敬业精神的特征:时代性、主体性、公众示范性、社会交往性。

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意义:提倡敬业精神,有利于社会结构的有序化协调发展;提倡敬业精神,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

五、敬业精神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客观要求

教师的敬业精神就是对自己所从事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体认和崇敬。 (1)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

(2)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新世纪合格的教师 (3)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第一,受教育者的心理的现状迫切需要教师们的无私奉献,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第二,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求索和创新,完全地把知识奉献给学生。 受教育者的心理的现状

1、渴求知识与厌学情绪的矛盾

2、择业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传统的道德伦理观与现代的道德伦理观的矛盾

4、享受与创业之间的矛盾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采取:一是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相结合。主张在无私奉献的前提下,索取自己的劳动报酬,倡导奉献精神、公仆精神,弘扬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二是树立市场经济的法制观念和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等态度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的观念。三是加强对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帮助学生们从科学理论高度把握人生价值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从眼前的岗位和工作做起

一、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 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2、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2)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 (2)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 (3) 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 (4) 道德失范,只教书不育人

第六章 关爱学生

第一节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一、师爱的内涵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外,还是一种能力: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

二、师爱的意义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师爱的表达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

爱成了维系师生间教育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交往中,它实在、具体、可感,简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心学生 。

第二节 宽容与公正是教师关爱学生的表现形式

一、公正的内涵

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概念,公正是指人的一种高尚道德境界,即为人处事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二、公正的意义

教师作为人之模范,对于具有向师性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模仿和导向价值,从公正教师身上学会学到公正的品质。教师公正能使学生体验到公正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益处,有益于他们公正品格的形成,并能激发学生为公正而奋斗。

三、教师公正意识的践行

1、客观地、合情合理地对待学生

2、准确理解学生的需要是公正对待学生的前提

3、全面客观的认识有利于公正评价

4、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俊的、丑的,成绩好的、差的,然而这些学生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往往是成绩好的,“一俊遮百丑”。成绩差的往往是一无是处。这是教育中的不平等,或称之为教育歧视。

人的性格存在差异,人的智力因素也存在差异,人的非智力因素存在更大的差异。如果承认差异,正视问题,就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强求一般,必须成绩优异。“人性本善、本恶”之争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要认同的,那就是教育的影响力。教育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完成文明的进化过程,如果做不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不可能完成教育的任务的。作为教师是要善待“问题”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是平等的,既不存在特殊的好,也不存在特殊的差。如果说一定存在不平等的话,有问题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弱势群体,不管承认不承认,教育的不平等和教育歧视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强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善待有问题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让师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真情“对学生无比的关爱”的融合,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育的纽带,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保护学生身心安全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一、教师责任与责任意识

(一)教师责任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二)教师责任意识

教师责任意识,指教师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的觉察与认识。

教师责任意识是激发责任行为、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育理想的中介环节,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二、责任意识的心理机制

(一)教师责任意识的构成:责任认知、履行责任的自我评价、责任行为的调节

(二)教师责任意识的层次:自控层、他控层、无控层。

(三)教师责任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三、教师树立责任意识的意义

1、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巨大鞭策力量

2、良好的责任意识可以调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冲突。

3、良好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高尚道德品质。

四、教师责任意识向责任行为转化

1、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2、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3、改革教师专业教育。

第七章 教书育人 第一节 责任道德之教书育人

一、教师责任与责任意识

(一)教师责任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二)教师责任意识

教师责任意识,指教师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的觉察与认识。

教师责任意识是激发责任行为、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育理想的中介环节,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二、责任意识的心理机制

(一)教师责任意识的构成:责任认知、履行责任的自我评价、责任行为的调节

(二)教师责任意识的层次:自控层、他控层、无控层。

(三)教师责任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三、教师树立责任意识的意义

1、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巨大鞭策力量

2、良好的责任意识可以调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冲突。

3、良好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高尚道德品质。

四、教师责任意识向责任行为转化

1、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2、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3、改革教师专业教育。

第二节 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做法

1、教师的人格魅力最主要的两点: 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

2、教师风貌的魅力表现: 一是庄重严肃的工作作风;二是亲切和蔼的态度。

3、教师风貌的作用: 一是树立威信;二是示范作用。

德高为范、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衣着整洁、语言规范健康

三、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四、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

第八章 为人师表 第一节 为人师表的概述

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衣着整洁、语言规范健康

三、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四、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

第二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应当知荣知耻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1、教师的人格魅力最主要的两点: 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

2、教师风貌的魅力表现: 一是庄重严肃的工作作风;二是亲切和蔼的态度。

3、教师风貌的作用: 一是树立威信;二是示范作用。

第三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应当严于律己

1、树立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基础

2、追求以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动力

3、培养不求功利、对祖国和社会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保障

第四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应当注重形象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职业理想表现为教师的:事业心、职业责任感、工作积极性。 在教师职业的选择问题上,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3、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道德要求的本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 ;

2、热爱学生;

3、献身教育事业;

4、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5、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

第五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应当团结协作

一、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怎样理解与同事的团结合作

1、共同目标

2、共同的兴趣和利益

3、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三、合作是师德的基本素养,同事间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2、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3、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四、教师与同事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相互尊重;2、团结协作;3、共同发展。 要学会与各种类型的同事打交道: ——应对过于傲慢的同事

——应对过于死板的同事

——应对好胜的同事

——应对城府较深的同事 ——应对口蜜腹剑的同事

——应对急性子的同事 ——应对刻薄的同事

第六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应当懂得尊重

尊重学生 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新世纪的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 师生相互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渗透于其语言、行为和态度中:一是尊重学生的需要,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性。

1、尊重学生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将其排列为7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人性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规定性,它的提出旨在与神性与动物性相区别,相信人具有区别于二者的某种根本属性。

人性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抽象综合系统,构成要素有: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理性层面、人的德性层面、人的社会层面。

尊重学生的人性要关注学生的:

自然属性,就是要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能需要。我们在考虑自我本能需求时,要兼顾人之为人的意义。

理性:理性是思维着的知性;人高贵于其他万物之处就在于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有理性作引导,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的意志,能“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 理性派生出知性和主体性

(1)知性:即追求知识和聪慧、占有能力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主体性:人文主义学派将“自我”作为一个人特性感和为人感的引力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感知、组建构自己有实际意义的外部世界。人的发展过程是自我由外在化转向内在化。进而向整合化与现实化发展的过程。

(3)德性:德性人性论将德性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

(4)社会性:主体性的发展、人的类生命的升华,不仅使人开始关照类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在类的存在中理解和认识类的各种关系,借以明晰类的自我意识及其生存发展。进而将社会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后本质。

第七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应当廉洁奉公

一、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有必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1、教师劳动的目的主要是完成社会赋予的责任——对青少年的培养。

2、是由教师劳动的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3、由劳动的过程协作和集体特点所决定。

4、由教师劳动成果的滞后性所决定。

二、提升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6、 勤于学习

7、 培养情感

8、 磨练意志

9、 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

10、 克己内省

第八节 为人师表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衣着整洁、语言规范健康

三、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四、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

第九章 终身学习

第一节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一、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 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2、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2)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 (2)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 (3) 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 (4) 道德失范,只教书不育人

第二节 专业胜任与师德提升

职业责任,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职业责任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2、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

3、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职业道德责任,主要是从职业责任中引申出来的,因为职业责任明确规定了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中,当涉及到人们以什么态度并如何对待和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时,职业责任成为职业道德责任。 第三节 从职业道德到专业道德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职业理想表现为教师的:事业心、职业责任感、工作积极性。 在教师职业的选择问题上,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3、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道德要求的本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 ;

2、热爱学生;

3、献身教育事业;

4、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5、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

第十章 教师道德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要求 第一节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道德要求

职业态度—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和追求职业岗位所联系的社会价值。

把教师作为事业的态度应体现在:

1、树立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基础

2、追求以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动力

3、培养不求功利、对祖国和社会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保障

第二节 学术研究中的教师道德要求

一、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怎样理解与同事的团结合作

1、共同目标

2、共同的兴趣和利益

3、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三、合作是师德的基本素养,同事间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2、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3、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四、教师与同事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相互尊重;2、团结协作;3、共同发展。 要学会与各种类型的同事打交道: ——应对过于傲慢的同事

——应对过于死板的同事

——应对好胜的同事

——应对城府较深的同事 ——应对口蜜腹剑的同事 ——应对急性子的同事

——应对刻薄的同事

第三节 学生管理中的教师道德要求

一、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

1、加强已建立的师德方面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2、尽快 加强师德方面的制度建设

二、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待遇

1、提高经济收入

2、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

3、提高教师的职业待遇

三、为师德水平的提升,创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1、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软环境建设

2、加大社会舆论的力度

3、深入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

4、实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空间

5、强化师德形成的机制建设,为师德修养提供机制上的保证 (1)完善监督机制

(2)建立德行代价补偿机制 (3)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的改革

第十一章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教师道德行为及其选择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实现

第十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形式 教师道德评价的策略

第十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和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 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2、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2)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 (2)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 (3) 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 (4) 道德失范,只教书不育人

第二节:透视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视野

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特殊性

第三章 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职业态度—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和追求职业岗位所联系的社会价值。

把教师作为事业的态度应体现在:

1、树立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基础

2、追求以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动力

3、培养不求功利、对祖国和社会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保障

第一节 教师的敬业精神

第二节 教师的责任意识

职业责任,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职业责任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2、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

3、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职业道德责任,主要是从职业责任中引申出来的,因为职业责任明确规定了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中,当涉及到人们以什么态度并如何对待和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时,职业责任成为职业道德责任。

一、教师责任与责任意识

(一)教师责任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二)教师责任意识

教师责任意识,指教师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的觉察与认识。 教师责任意识是激发责任行为、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育理想的中介环节,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二、责任意识的心理机制

(一)教师责任意识的构成:责任认知、履行责任的自我评价、责任行为的调节

(二)教师责任意识的层次:自控层、他控层、无控层。

(三)教师责任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三、教师树立责任意识的意义

1、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巨大鞭策力量

2、良好的责任意识可以调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冲突。

3、良好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高尚道德品质。

四、教师责任意识向责任行为转化

1、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2、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3、改革教师专业教育。

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理想

一、职业理想及特征

(一)职业理想的含义

职业理想,就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职业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职业劳动者个体意识及社会意识中的集中反映。职业理想分三个层次: 初级――目的是为了过日子; 中级――目的是为了施展个人才智; 高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义务。

对于同一个人,其工作目的完全可以是谋求生存、发展个性和承担社会义务三者共存。

(二)职业理想及特征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职业理想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职业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二,职业理想具有客观性和积极性。职业理想是从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得到实现。

第三,职业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职业理想是在职业道德实践中产生的,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目标。

2、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重要的精神支柱。

3、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成就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4、职业理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的职业理想与实现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职业理想表现为教师的:事业心、职业责任感、工作积极性。

在教师职业的选择问题上,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3、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道德要求的本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 ;

2、热爱学生;

3、献身教育事业;

4、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5、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

第四章 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爱生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节 爱生意识

一、师爱的内涵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外,还是一种能力: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

二、师爱的意义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师爱的表达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

爱成了维系师生间教育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交往中,它实在、具体、可感,简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心学生 。

(一)尊重学生

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新世纪的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

师生相互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渗透于其语言、行为和态度中:一是尊重学生的需要,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性。

1、尊重学生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将其排列为7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人性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规定性,它的提出旨在与神性与动物性相区别,相信人具有区别于二者的某种根本属性。

人性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抽象综合系统,构成要素有: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理性层面、人的德性层面、人的社会层面。 尊重学生的人性要关注学生的:

自然属性,就是要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能需要。我们在考虑自我本能需求时,要兼顾人之为人的意义。 理性:理性是思维着的知性;人高贵于其他万物之处就在于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有理性作引导,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的意志,能“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 理性派生出知性和主体性

(1)知性:即追求知识和聪慧、占有能力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主体性:人文主义学派将“自我”作为一个人特性感和为人感的引力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感知、组建构自己有实际意义的外部世界。人的发展过程是自我由外在化转向内在化。进而向整合化与现实化发展的过程。 (3)德性:德性人性论将德性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

(4)社会性:主体性的发展、人的类生命的升华,不仅使人开始关照类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在类的存在中理解和认识类的各种关系,借以明晰类的自我意识及其生存发展。进而将社会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后本质。

(二)信任学生 一是信任学生的能力 二是信任学生的人品

(三)宽容学生

一是理解学生是对学生宽容的认知基础。 二是同情学生是宽容学生的情感基础。

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狡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教师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就是让自己的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和珍视个性,尽可能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地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案例分析:

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都是14岁,正在学校读书。他们家离学校比较远,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轻型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让他们开车上学、回家。这兄弟俩由于晚上贪玩,好睡懒觉,经常迟到,虽经多次批评,还是我行我素。 有一天上午考试,尽管老师事先警告他们不许迟到,但他们因在路上玩耍,还是迟到了30分钟。老师查问原因,他们谎称汽车在路上爆胎,到维修店补胎误了时间。老师半信半疑,但没有发作,让他们进教室后就悄悄到车库检查他们的汽车,发现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被拆卸的痕迹。很明显,补胎是他们编出来的谎话。 请问:假设你是杰克兄弟俩的老师,你将怎么处理? 其中主要的方式如下: 中国式:一是当面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二是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三是报告家长。

美国式:幽他一默——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

日本式: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严厉处罚。 英国式: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韩国式: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全班学生讨论,引以为戒。

新加坡式:让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巴10下。

俄罗斯式: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再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埃及式:让他们向真主写信,向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 巴西式: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

以色列式: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问题是:a.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个胎?b.你们在哪个维修店补胎?c.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四)关心学生

一是从内心深处关心学生,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使其勇敢、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二是引导学生制定克服困难的具体策略并实施它,实实在在帮助学生。

第二节 平等意识

一、师生平等的内涵

平等的师生关系超越了单向度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走向师生相互学习和知识意义的共同创生,走向了师生教育交往,师生之间由主—客关系变为主—主关系

二、师生平等的意义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和信任,学生每天生活于其中,会感到做人的尊严,从而充满自信,乐于施展自己的才能,愿意参与教育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平等意识的实践

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对学生平等意识的实践。 实现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平等意识的实践。

第三节

公正意识

一、公正的内涵

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概念,公正是指人的一种高尚道德境界,即为人处事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二、公正的意义

教师作为人之模范,对于具有向师性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模仿和导向价值,从公正教师身上学会学到公正的品质。教师公正能使学生体验到公正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益处,有益于他们公正品格的形成,并能激发学生为公正而奋斗。

三、教师公正意识的践行

1、客观地、合情合理地对待学生

2、准确理解学生的需要是公正对待学生的前提

3、全面客观的认识有利于公正评价

4、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俊的、丑的,成绩好的、差的,然而这些学生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往往是成绩好的,“一俊遮百丑”。成绩差的往往是一无是处。这是教育中的不平等,或称之为教育歧视。

人的性格存在差异,人的智力因素也存在差异,人的非智力因素存在更大的差异。如果承认差异,正视问题,就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强求一般,必须成绩优异。“人性本善、本恶”之争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要认同的,那就是教育的影响力。教育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完成文明的进化过程,如果做不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不可能完成教育的任务的。作为教师是要善待“问题”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是平等的,既不存在特殊的好,也不存在特殊的差。如果说一定存在不平等的话,有问题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弱势群体,不管承认不承认,教育的不平等和教育歧视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强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善待有问题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让师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真情“对学生无比的关爱”的融合,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育的纽带,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第五章 教师对待同事与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与同事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一、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怎样理解与同事的团结合作

1、共同目标

2、共同的兴趣和利益

3、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三、合作是师德的基本素养,同事间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2、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3、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四、教师与同事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相互尊重;2、团结协作;3、共同发展。 要学会与各种类型的同事打交道: ——应对过于傲慢的同事 ——应对过于死板的同事 ——应对好胜的同事 ——应对城府较深的同事 ——应对口蜜腹剑的同事 ——应对急性子的同事 ——应对刻薄的同事

第二节 教师对待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

一、与学生家长合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1、社会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学生家长合作的道德素养 2、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与学生家长合作的道德素养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合作中的误区

1、利用家长;2、排斥家长;3、教师一言堂;4、向家长推卸责任。

三、与学生家长合作过程中需要的道德素养

1、相互尊重;2、合作意识;3、紧密配合;4、互相促进。

第六章

教师对待自身的道德 第一节

知德并重 教书育人

一 教师的教育理想

1、教育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2、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

3、要使每个学生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 、教师的教育价值

1、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

2、以大众教育为本:强调教育公平,强高让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 、教师的教育境界

1、教师的教育境界体现在人生追求上;

2、教师的教育境界体现在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上;

3、教师的教育境界最终要落实在教育活动中。

第二节 学高为师追求卓越

一、勤学进取 好学深思

二、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三、脚踏实地 发展能力

1、教育能力,

2、教学能力。

第三节

德高为范 为人师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1、教师的人格魅力最主要的两点: 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

2、教师风貌的魅力表现: 一是庄重严肃的工作作风;二是亲切和蔼的态度。

3、教师风貌的作用: 一是树立威信;二是示范作用。

德高为范、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衣着整洁、语言规范健康

三、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四、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

第七章改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有必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1、教师劳动的目的主要是完成社会赋予的责任——对青少年的培养。

2、是由教师劳动的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3、由劳动的过程协作和集体特点所决定。

4、由教师劳动成果的滞后性所决定。

二、提升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6、勤于学习

7、培养情感

8、磨练意志

9、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

10、 克己内省

三、案例分析(P248)

第二节营造师德修养的宽松氛围

一、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

1、加强已建立的师德方面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2、尽快 加强师德方面的制度建设

二、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待遇

1、提高经济收入

2、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

3、提高教师的职业待遇

三、为师德水平的提升,创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1、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软环境建设

2、加大社会舆论的力度

3、深入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

4、实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空间

5、强化师德形成的机制建设,为师德修养提供机制上的保证 (1)完善监督机制 (2)建立德行代价补偿机制 (3)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改进与创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教师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师道德教育的地位重视不够

(二)师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单一性和功利性

(三)教师道德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教师道德教育民主化原则

(二)坚持教师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 (三)坚持教师道德教育的个性化原则

(四)坚持教师道德教育内容的生活性、现实性和广泛性

(五)坚持师德教育方法多样性原则

(六)坚持师德教育的渐进性和重复性原则

(七)坚持师德教育的渗透性和多端性原则

(八)坚持师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

(九)坚持师德教育的阶段性、层次性原则

三、改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模式

(一)教授——推理模式及变式

(二)行为——矫正模式及变式

(三)情感——体验模式及变式

第四节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一、教师道德评价的功能

1、判断功能

2、保障功能

3、发展功能

4、调节功能

二、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2、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

3、对待教师和教师群体的道德

4、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

三、教师道德的评价原则

1、坚持师德评价的全面性

2、坚持师德评价的客观性

3、坚持道德评价的动态性、发展性、多样性的结合

4、坚持师德评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教师道德评价的方式

1、社会性评价

2、教师自我道德评价

案例分析:

案例1:杨老师的遭遇

杨老师,女,是一个已有四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任初三(1)班的班主任。她最大的优点是爱学生,是高明的手法,就是在她的轻声细语中学生们个个文明礼貌,安份守纪。尤其是她班的自修课,没有老师在,非常安静有序。所带的班级是学校和城区级的先进集体,其本人是市教育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初三刚开学时,班级转来了一名新同学名A,A同学是上届(5)班的学生,因病休学,在其父母的强烈要求下进入了杨老师的班级,因为A同学是(5)班三名不爱读书,经常违反班级纪律的调皮学生之一。进入了杨老师班级后,良好的班级氛围使A同学的不守纪律的坏习惯得到了收敛。但学习成绩远远落后于全班同学。使得数学、英语等老师非常头疼。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理,想到自己尚未成家有精力,于是和自己父母商量,并征得A同学家长同意,把A同学带到自己的家里,每天晚上除了督出其完成作业,又辅导他的语、数、外功课。眼看A同学的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提高,其家长非常高兴。但杨老师感到A同学身上还有一些缺点,经常帮他纠正行为习惯。

一眨眼,初三毕业了。A同学的中考成绩比想象的还要好的得多,大大超过了职高分数线。家长帮他填报了一所重点职高,但最后没有录取。据说是面试时的仪容仪表和举止不符要求。而家长认为是杨老师的品德评语写得不好,于是A同学母亲闹到了校长室,告杨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的钱。校长接待了A母亲,听了她的诉说后,说:“你先回去,我们先了解一下情况。”但A母亲又到教务处等办公室,继续“控诉”。校长得知后,又把家长请到了校长室,对她说:“你究竟想怎样?”A母亲说:“我就是要杨老师把钱还给我,否则我就要把她搞臭,明天还要去教育局。”

校长为了不把事态扩大,耐心地问:“杨老师收了你多少钱?”A母亲说:“多收了我350元。”校长让家长等一会儿,把杨老师请到了校长室,问了情况。杨老师说:“A同学在我家吃饭,她妈妈要给我生活费,开始我说算了,后来她硬要给我,一共是多少钱我记不清了。”校长告诉杨老师,A母亲说多给了你350元。你把钱还给她就算了,省得她惹事生非。杨老师当场拿出了350元钱交给校长。校长把钱还给了A母亲,A母亲拿了350元钱到各办公室走了一圈,逢人就说:“这是杨老师向我们收受的钱,校长叫她还给我们,你们看杨老师是不是不要脸。”杨老师知道后哭了。

其他老师在议论:“这个家长是刁民,钱不该还给她,杨老师在她儿子身上费了多少心血啊,”,“没有杨老师,A同学可能在工读学校了。”“杨老师样样都好,收学生的钱是不对的”“杨老师是先进工作者,我看她的师德有问题”“校长不应该叫杨老师把钱还给她,退了钱让人家有把柄了”。

事后校长在大会强调了老师不能收受学生的钱财。这件事后杨老师更沉默寡言了,一年后她离开了这所学校。 讨论:

1.你如何看待案例中杨老师的行为?为什么? 2.你认为杨老师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3.你觉得学校的处理合理吗?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如何处理?

4、作为教师,应该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是什么?教师又应当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境界?

案例2:10元钱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1、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上一篇:幼儿教师技能大赛计划下一篇:幼儿安全教育教案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