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审计工作底稿

2022-08-07

第一篇:第十章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

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第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下列目的:

(一)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二)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第五条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和联系所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会计师事务所

执行涉外业务时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

第六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的规定,

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适当的控制程序,以满足下列要求:

(一)安全保管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保密;

(二)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

(三)便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使用和检索;

(四)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第七条 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

的摘要或复印件等。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

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第八条 对每项具体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审计档案。

第三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第一节 总体要求

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

解:

(一)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三)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

(一)审计过程;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

(三)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四)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第十条 在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二)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三)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作出判断的范围;

(四)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

(五)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六)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

的基础的必要性;

(七)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工具。

第二节 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第十一条 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

识别特征。

第十二条 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如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

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因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所测试的项目或事项的不同而不同。

第三节 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

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一)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

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四)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编制重大事项概要,将其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组成部分,以有效地复核

和检查审计工作底稿,并评价重大事项的影响。

重大事项概要包括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事项及其如何得到解决,或对其他支持性审计工作底稿的交

叉索引。

第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记录与管理层、治理层和其他人员对重大事项的讨论,包括讨论的内容、

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第十六条 如果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形成最终结论时如何处理该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第四节 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

第十七条 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一)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及完成该项审计工作的日期;

(二)审计工作的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和范围。

第四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第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规定,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

最终审计档案。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第十九条 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

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

如果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作出变动,主要包括:

(一)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二)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三)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四)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审计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第二十条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

工作底稿,无论修改或增加的性质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下列事项:

(一)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二)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理由;

(三)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产生的影响。

第二十一条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

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二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

存十年。

第五章 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

第二十三条 在审计报告日后,如果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导致

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一)遇到的例外情况;

(二)实施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

(三)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变动及其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例外情况主要是指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与已审计财务信息相关,且在审计报告日已经存在的事实,该事

实如果被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前获知,可能影响审计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第21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工作底稿

2013-08-26 09:59:1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使用,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作记录。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达到下列目的:

(一)为编制审计报告提供依据;

(二)证明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为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四)证明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是否遵循内部审计 准则;

(五)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第五条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地反映项目审计方案的编制及实施情况,以及与形成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 第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人员的要求和责任。

第三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第七条 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一)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二)审计事项及其期间或者截止日期;

(三)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及结果记录;

(四)审计结论、意见及建议;

(五)审计人员姓名和审计日期;

(六)复核人员姓名、复核日期和复核意见;

(七)索引号及页次;

(八)审计标识与其他符号及其说明等。

第八条 项目审计方案的编制及调整情况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九条 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以使用各种审计标识,但应当注明含义并保持前后一致。

第十条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注明索引编号和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如存在勾稽关系,应当予以清晰反映,相互引用时应当交叉注明索引编号。

第十一条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工作应当由比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人员职位更高或者经验更为丰富的人员承担。

第十二条 如果发现审计工作底稿存在问题,复核人员应当在复核意见中加以说明,并要求相关人员补充或者修改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三条 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当加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现场复核。

第四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与保管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完成后,应当及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按照审计工作底稿相关规定进行归档、保管和使用。

第十五条 审计工作底稿归组织所有,由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组织内部有关部门具体负责保管。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审计工作底稿保管制度。如果内部审计机构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要求查阅审计工作底稿,必须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主管领导批准,但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阅的除外。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实行。

第三篇:第十章信访工作

一.多项选择题

1.ACD;2 .ABCD;3 .ABCD;4. ACD;5. AB;6.ABCDE

二.判断改错题

1.错;2.错;3.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略)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略)

错;4.对

第四篇:第十章

道德规范与道德品质

(本章可以凭借自己朴素的观点答题)

1. 为调整和规范社会生活关系形成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

2. 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简单、

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3. 社会公德的特点:基础性、全民性和相对稳定性

4.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主要内容为:文明礼貌(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助人为乐、爱护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道德风尚是衡量

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6.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

7. 职业道德中的准则是由社会生活的总体需要和各种职业的具体利益以及活动的内容方式所决定的,

是长期的特殊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8.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某种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

会活动。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9. 职业道德的特点:规范性和专业性;普适性和广泛性;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10.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1.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

12.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准则,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立人知道,进德修业只本,要表

里如

一、言行一致、慎待诺言。

13. 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如买卖公平、童叟不欺。

14. 服务人民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

15.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16. 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

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17. 爱情的基本特征:平等互爱性、专一排他性、强烈持久性、纯洁严肃性。

18. 爱情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联结在一起,是生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

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后者是爱情最本质的属性。

19. 恋爱的基本道德要求: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

等履行道德义务;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绪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20. 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正确的爱情观是恋爱成功的基础。

21. 恋爱双方主动践行义务是恋爱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道德基础。

22. 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缔结的结果。两者都是社会关系。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

关系形成的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体现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部分。

23. 家庭美德建设是家庭生活质量的保障,又是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基。

24. 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5.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包括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方面,是知和行的统一。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

26. 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而形成的习惯,是道德行为

的综合体现,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27. 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的结晶,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28. 道德原则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是人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

的根本原则,也是评价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是由社会影响的力量来维护。

29. 道德原则规范对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定向和调节作用,在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道德品质

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原则的功能。两者是统一和对应的,相互依存。

30. 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一般都包含有心

理上或习惯上几种基本成分的相应发展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信念、道德习惯。

31.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人们遵守道德原则规范而表现出来的

外在活动。道德习惯是指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沉淀于心理中,变成一种自动的行为和方式,道德习惯的形成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32. 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公正无私、忠诚守信、仁爱互助、勇敢进取、敬业好学、勤劳节俭、谦

虚谨慎、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33.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时间道德行为、养成稳

定的行为习惯。

34. 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包括:学习、内省、立志和实践。实践是进行道德品质培养的最根本方法。

第五篇:思政第十章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东南西北”问题的核心是(C)

A、东西问题B、南南问题C、南北问题D、西西问题

3. 发展问题是指(D)

A、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

D、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核心的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4. 二战以来,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C、各国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5.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B)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6.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B)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

C、永不称霸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7. 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独立自主

C、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8. 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D)

A、军备竞赛B、划分势力范围,建立军事集团

C、操纵和利用联合国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 江泽民新安全观的实质是(C)

A、平等互利B、加强合作

C、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D、和平共处

10.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是(B)

A、大家庭方式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方式

C、集团政治方式D、势力范围方式

11.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D)

A、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国

B、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

C、美国、俄罗斯、中国、德国、英国

D、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

12. 我国处理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是(B)

A、社会制度的性质B、国家利益

C、意识形态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 在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稳定的主要根源是(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

C、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A、是处理所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B、只是处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C、只是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D、只是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15.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材料体现了(B)

A、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

C、维护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1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A)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B、和平、发展、互惠、共赢

C、和平、合作、和谐、共赢D、和平、发展、正义、共赢

二、多项选择题

1. 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AB)

A、和平问题B、发展问题C、合作问题

D、建立国际新秩序E、数字鸿沟问题

2.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是(ABCD)

A、以超级大国的争夺和对抗为主要内容

B、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穷

C、大国、强国任意干涉他国内政

D、践踏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E、恐怖主义横行

3. 邓小平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特点是(ABCDE)

A、顺应了历史大潮发展变化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B、首次明确提出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并强调“两件事情要同时做”,洞察到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的影响与互动作用

C、明确指出并精辟论证了国际新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则是“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

D、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面和一个基本方针 E、将建立国际新秩序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紧密联系起来

4. 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特征,赋予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思想以新的内容,表现在( ABC )

A、以“一国两制”战略推进国家统一

B、坚决维护我们自己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

C、强调要靠自己的发展来维护独立和主权

D、不与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

E、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 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表现在(ABCD)

A、我们同发达国家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B、我们的周边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好时期

C、把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

D、多边外交极为活跃

E、与俄罗斯结盟

6. 江泽民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BCD)

A、互信B、互利C、平等D、协作E、互助

7.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D)

A、霸权主义的存在B、资本主义的存在

C、社会主义的存在D、强权政治的存在E第三世界的存在

8. 和平与发展(ABCD)

A、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C、是世界人民的要求和愿望D、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BD)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和平过渡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 我国处理一切国际事务(ABCD)

A、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B、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C、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D、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ABCD)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B、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12. 苏东剧变以后,我国成为综合力量最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的国家建议我国当头,我们党的原则是(BCD)

A、可以当头B、决不能当头

C、不当头是我国的一项国策D、不当头并不是无所作为

1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必然性在于(ABC)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B、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要求

C、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要求D、巩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要求

14.1945年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最主要趋势是(AB)

A、经济全球化B、政治多极化C、欧洲中心化D、世界多样化 15.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ABCD)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16. 主要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生的禽流感于2005年10月扩散到欧洲、中国、中东及美洲等地。一直被认为是传染病“拒入”地带的俄罗斯、乌克兰、克罗地亚、希腊、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世界各国都感到了危机。这一事件表明(ACD)A、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B、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直接导致了这一全球问题

C、协商对话和携手合作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理性选择

D、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17. 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CD)

A、“一边倒”B、“反霸权主义”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另起炉灶”

18.当今时代,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要坚持(ABCE)的外交布局

A、大国是关键B、周边是首要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互利是根本E、多边是舞台

上一篇:低碳经济的深入分析下一篇:地铁志愿者服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