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犯罪成因与对策的调查报告

2023-02-15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对青少年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重视, 青少年犯罪这一话题愈发引人注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07年发布的《“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 青少年犯罪数量在2006年-2010年之间持续上升, 占到犯罪总数的60%左右 (1) 。而来自《中国法治蓝皮书 (2010) 》的统计数据也表明, “90后”青少年犯罪率稳中有降, 但犯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 。可见, 被称为“世界第三大公害” (3) 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早已在中国生根发芽, 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深入落实, 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率背后已绝不仅仅是一连串冰冷的数字, 而是无数个家庭精神支柱的崩塌以及未来国家建设力量的削弱。

总之,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中凸显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调查研究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 不仅对自身有教育借鉴意义, 更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举两得!接下来, 笔者将结合现实察访的青少年犯罪个案, 按照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详述调查该课题的过程、结论及实践体会。

一、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社会调查情况

考虑到该课题的特殊性, 为使本份调查报告更加严谨准确, 笔者采取个案调查、访问调查、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以下是调研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

就在2014年春节后不久, 山西省太原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 年仅25岁的被告王某与邻居赵某发生口角之后, 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受害人赵某头部、腹部连捅数刀, 致其轻伤。酿成大错的王某自然难逃法律的处罚, 等待他的是六个月有期徒刑。由于案发地点就在笔者楼下, 本人得以目睹案发的全过程。当时场面之血腥自不在话下, 但更令笔者震惊的是平日里看似文静的年轻小伙何以对邻居下此毒手?即使是因为些口角之争, 为何王某在面对已然被自己打倒在地、鲜血淋漓的赵某时并不及时收手, 反而得寸进尺, 拔出凶器呢?带着这些疑惑, 笔者试着询问每日在楼下散步的王大爷, 也就是王某的父亲。虽然大家平日里都是熟络的大院居民, 但他却对此事三缄其口, 只是最后自言自语道:“都是惯坏了”。

这次个案调查无疑是失败的, 深思过后, 笔者认为失败原因在于自己选错了调查对象。中华民族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文化在老年人心中根深蒂固, 有谁乐意将自家的伤疤暴露在阳光之下, 况且换位思考, 担忧狱中儿子的王大爷又怎会情愿通过回忆案发经过来加深自己的痛苦。当然, 从王大爷处得不到有用信息并不代表调研无法继续, 那些常年在楼下“站岗”的大妈们却很乐意成为调研对象。从她们口中可以得知, 王大爷与老伴儿育有一儿一女, 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 全家人对王某十分宠溺。后来, 为了纠正他暴躁的性格, 王大爷让早就辍学的王某参军锻炼, 王某从部队复员至今也未曾有稳定工作。而王某与赵某的冲突也并非事发偶然, 因为看赵某是残疾人还时常在自己家门口犯羊癫疯, 王某经常和赵某发生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最终, 王某平日的嚣张酿成悲剧, 他不仅自己深陷囵圄, 还要让家人承担十万元的赔偿责任, 可谓雪上加霜。

经过这样的探访, 一例鲜活的青少年犯罪个案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且不说毫分缕析该案的犯罪成因及相关对策, 仅仅是如何搜集个案以及面对个案时该从哪些角度调研就已经是在考验一个法律人的专业功底和法律素养。

在充分吸取经验之后, 笔者又开展了第二例个案调研。为了减少调研阻力, 此次的调研对象锁定在本人的亲属 (以下称其刘某) 。果然, 在家常似的对话中, 调研工作顺利展开, 刘某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了以下的叙述。刘某的儿子孟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目前正在监狱服刑。2009年8月22日, 年仅22岁的孟某及其堂兄在河南省长葛市某歌厅内喝酒, 期间与另一年轻人程某发生口角继而厮打, 后经人劝说双方皆离开歌厅。但生性好斗耍狠的孟某及其堂兄并未就此罢休, 为发泄心中的不平与怨恨, 二人手持从路边抢来的菜刀杀死受害人程某并在某宾馆的花池焚尸灭迹。了解到孟某犯罪性质之恶劣, 手段之残忍, 笔者实在难以将其与印象中那个沉静的少年相联系!为何一个朴实的务农家庭竟会培养出这样的杀人恶魔?或许答案也正深藏在孟某所出生的家庭。虽然孟某的家境在农村并不算差, 但他勤劳的父母却过分重视金钱, 老两口不仅自己在打工路上分秒必争, 他们甚至欣然接受了儿子初中辍学的请求, 并催促孟某及早打工挣钱。就这样, 截止案发前的几年里, 孟某居无定所, 以在澡堂给人搓澡为生。不仅如此, 孟某沾染了一身不良社会习气, 喜好喝酒打架。而面对孟某的陋习, 愚昧无知的父母甚至以为只有这样的儿子才能在农村有一席之地, 便对其更加放纵, 使得孟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牢狱幽幽路漫漫, 孟某此生的大好年华注定要付与囵圄, 也不知刘某有生之年还能否与儿子团聚, 一个安静祥和的家庭就这样破碎, 青少年犯罪之危害令人深思!

为了避免个案调查导致调研结果的片面性, 笔者还参阅了大量权威文献, 如《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报告》、《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率态势剖析》等, 具体结论将在下文阐述。

二、试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综合现有的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不难发现, 青少犯罪大致可分为贪财与伤害两种类型。不同的犯罪类型对应各自犯罪模式。因贪财而犯罪的青少年最开始表现为逃学, 之后在其行走社会时需要金钱玩乐却又难以独立谋生, 很容易自发或在他人诱导下犯罪, 偷、拿、盗、抢行为的发生很是常见。因伤害他人而犯罪的青少年则最开始表现为性格暴躁, 不服管教;或是在其心智尚未成熟时就接触社会, 沾染不良风气, 于是在因琐事心生愤恨后往往难以控制自己, 最终铸成大错。比较两种青少年犯罪模式可发现几点共性, 即家长未及时监管、青少年过早辍学踏入社会、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对应的, 青少年犯罪成因可初步分为以下三类:

(一)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诱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首要原因。其一,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渴望独立却又经验不足, 情感强烈却又容易冲动。笔者认为这样的性格特征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正常的, 甚至是每一位青少年都必将经历的。但作为社会经验丰富的家长若不对此提高警惕, 则易使孩子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在不良信息诱导下是非不分, 黑白颠倒, 本该花样的年华只得提早凋零。其二、家庭环境不温馨。大量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显示, 虽然这些青少年作案时的年龄集中在14岁到20岁, 但他们12岁以前所生活的家庭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的父母或是进城务工, 将教育孩子的重担交由家中老人;或是离异重组, 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不管不顾。缺少父母关爱的青少年为摆脱心灵深处的孤独感更容易为不良环境所吸引, 从而迈出了走向犯罪的第一步。其三、家庭教育的方式欠妥当。青少年罪犯的家庭教育往往表现为过分宠溺或过于粗暴。前者常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 对孩子的百般溺爱导致其性格逐步任性骄纵, 我行我素, 甚至不能容忍丝毫的批评与不公, 正可谓“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后者则常见于离异家庭、农村家庭或父母有犯罪前科的家庭,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看似正确实则是将暴力基因移植在下一代身上, 给青少年埋下暴力犯罪的隐患。最后, 父母榜样未树立。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守护神, 父母理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可如果父母品行不端, 给下一代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昔有李刚之子李启铭, 今有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这些嚣张跋扈的青少年无不是受家庭环境熏陶, 相信权大于法, 依靠家庭势力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上文提到的个案中亦包含着导致犯罪的家庭因素。如果王大爷在育儿之初就能认识到“宠子未有不骄, 娇子未有不败”的道理;如果在王某性格变得愈发骄纵蛮横时, 王大爷能及时改变教育方式, 耐心劝说管束;如果当邻居赵某屡遭儿子挑衅时, 王大爷能够积极阻止, 教育儿子宽大为怀;如果……在这许多的假设中, 或许王大爷只要认真履行其中一条, 那么王某的青春也不会留下牢狱的烙印!至于孟某犯罪, 则更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即使生活压力再大, 为人父母也不应该鼓励孩子及早辍学, 浸入社会染缸;即使孟某注定要少年时外出谋生, 其父母也不该不加叮嘱, 放任逐流;即使孟某闯荡社会, 难免沾染不良风气, 作为家长也更不应该加以赞扬。

(二) 学校因素

对于青少年人而言, 学校是保障其茁壮成长的第二道屏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 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年龄小, 无一技之长, 过早进入社会后无法就业, 则极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我国为保障青少年人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专门制定相关法律,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以及《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第二十一条:“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等。

尽管法律制定较为详尽, 但现实中却并未有效落实。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调研结果,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集中在16、17岁, 占81.7%, 平均年龄为16.23岁, 从15岁开始已经呈现高发态势。并且, 犯罪的未成年人初中未毕业的占56.5%, 一半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辍学 (离家出走) 是青少年的人生拐点。其中, “主动辍学”的学生普遍认为“读书无用”或是“读书无望” (4) 。在笔者看来, 这些调研数据至少说明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中小学校对于青少年辍学的监管力度不够, 将是否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自由交给未成年人自己。尤其在农村地区, 学校对于辍学儿童甚至司空见惯, 帮教挽留工作很不到位, 间接放纵了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展。其二, 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家长有义务保证子女接受完成义务教育, 但并未规定家长监管不力的责任, 这就使得一部分家境贫寒的青少年被家长从学校推向了社会。其三, 青少年对学校教育的冷淡或失望也是导致其辍学的重要原因。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 教育内容的枯燥乏味, 应试教育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等现象使青少年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充沛精力无处释放, 更难以抵御大千世界的精彩诱惑, 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上文中孟某与王某又何尝不是因过早辍学而走向社会?在面临争端时, 二人选择偏激的解决方法又何尝不是缺乏知识, 素质低下的表现?

(三)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外因。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滞后、社会焦虑加剧等转型特点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 随着贫富差距加大,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在社会上蔓延, 青少年初入社会难免耳濡目染的出入于网吧、歌厅、游戏厅等场所。由于这些场所疏于接受行政监管及进行自我管理, 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常聚集于此, 不仅散播不良信息甚至引诱或胁迫青少年与之为伍。就这样, 青少年眼中的玩乐天堂演变为诱发犯罪的温床。另一方面, 为适应民众在生活压力中所产生的压抑、不满、非理性冲动的情绪, 图书报刊、电视电影、网络娱乐往往鱼龙混杂, 充斥着大量黄、赌、毒内容, 承受能力低下的青少年群体一旦接触往往感到好奇甚至效仿, 这绝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相关数据显示, 5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 其违法犯罪行为均直接接触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主要媒介是录像、书刊、电影、广播、游戏机和多媒体等 (5) 。就如当年, 风靡亚洲的香港电影《古XX》上映后, 不知有多少头脑简单的青少年因模仿片中的兄弟义气、打斗场面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以上便是对青少年犯罪案例初步分析后得出的原因结论。青少年犯罪的病因根植于家庭, 病象显于学校, 病情恶化于社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剖析个例成因是目前学者的普遍共识, 但笔者却认为, 调查研究止步于此味同嚼蜡、毫无新意。纵观上文论述的青少年犯罪原因,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 其实青少年犯罪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病”。

首先, 从家庭角度来看, 不论是家长管教问题、家庭环境问题、教育方式问题还是父母的不端行为问题, 皆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时间太少, 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关注子女的成长。但试问, 为人父母又有谁不愿意陪伴子女, 为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造成今天这样无奈现状的原因, 无非是当今社会生存压力过大, 社会保障不足等社会环境问题。伴随着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城市父母不得不起早贪黑, 将孩子全天托付于学校;为了摆脱乡下的落后生活, 农村父母则必须进城务工, 由留守老人看护未成年儿童。至于有些父母鼓励子女及早打工, 则是因为上学对于贫苦的家庭来讲不仅意味着损失一个劳动力, 更意味着义务教育过后高昂的学杂费。况且, 即使他们的子女大学毕业也未必就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 这与当今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紧密相关。可见, “读书无用论”并非空穴来风。如此看来, 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 单纯的责怪家长对子女看护不力也有失公允, 在青少年罪犯家长的背后也有无数来自社会的手将青少年推向犯罪的深渊。其次, 从学校角度看, 结论亦是如此。学校是社会产物, 老师是社会人, 巨大社会压力下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同样蔓延到了学校,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学校为了获得更多教育经费, 必须提高生源质量和知名度, 而达到此目的的一条捷径则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 巨大的课程压力下,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只能成为学生的幻想, 取而代之的枯燥乏味的学习与考试, 这与校园外的“精彩生活”相比天上地下。另一方面, 中小学老师在社会洪流中自然也变得身不由己, 渴望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于是, 在日常的教学中, 老师往往偏向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 为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甚至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根据学生的成绩区别对待。进而, 差等生总被忽视或嫌弃, 由此产生厌学的心理也就不足为奇。

最后, 至于某些歌厅网吧等游乐场所, 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体罔顾公共道德, 容忍甚至引诱青少年犯罪的行为则更容易理解。那些再正确不过的道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特别是对于许多勉强维持的个体户来讲, 这并非因为人性本恶, 而是因为任何一个生存的机会都不容放过, 他们没有选择!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既然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 接下来笔者将以社会环境为背景, 从家庭、学校、司法等角度思考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 家庭管教与社区帮教相结合

尽管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大部分家长无暇对子女教育监督, 但处于社会化大分工时期的我们为何不借鉴工业时期的智慧, 将家长的部分监管职责分工给社区的专门机构履行?在我国,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 社会交往比较密切。因此, 社区可以成为除学校外, 家长放心、孩子安全的第二大去处。社区兴办托管班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 还可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 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但是, 这一方案同样有自身的弱点。例如在城市中, 社区托管班受资金限制无法聘请老师管教孩子, 而社区工作人员又往往年龄偏大、精力不足, 根本无法照顾被托管青少年的午餐。而在农村, 村委会的条件还很简陋, 无法负担类似于托管班的组织。更为重要的是, 在农村居民眼里, 田间地头都是青少年们消磨课余时间的好去处, 课后托管的做法实属多余。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陈旧想法, 多年来, 面向青少年的托管组织很少在农村兴办。

当然, 分散家长的监管任务并不意味着解除家长的管教职责, 现有基础上的家庭教育仍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首先, 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 从言谈举止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 切莫因为对自身的放纵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其次, 家长要因材施教, 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 既不可娇惯纵容也不能粗暴责骂, 更不能单纯从成年人的角度思考未成年人的举止, 而应设身处地相互理解。一旦家长发现孩子行为异常, 性格乖张时就应积极履行其家庭教育职责, 坚决将青少年犯罪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

学校作为青少年家庭与社会的衔接点, 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在《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第十条中所写:“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 儿童的发育成型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个人的亲密关系, 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

虽然目前我国青少年过于繁重的学业压力早已饱受诟病, 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却是当今世界潮流, 因而应试教育必不可少。可见, 在这样的社会教育背景下, 唯一切实可行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就只有呼吁学校增加道德伦理课程或法制教育课程, 让广大青少年明析自己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同时, 为落实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当耐心教育、帮助, 不得歧视”, 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的考察以及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内容不应局限在升学率上, 而应当将学校和老师对“问题少年”的帮扶情况纳入到测评体系中, 从而使那些曾经的边缘少年获得更多关爱与帮助。

(三) 相关法律的完善与落实缺一不可

近二十年来, 为了降低持续攀高的青少年犯罪率, 我国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多部法律,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这些法律虽然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 但效果却仅仅算是差强人意。一方面, 我国的相关法律都太过笼统, 虽然一再强调青少年权利不容侵犯, 但鲜有法律将保护青少年的具体措施纳入其中。例如, 众所周知, 青少年吸烟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 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早就通过法律加以禁止, 有的国家甚至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为他人买烟, 违者将被处罚。但在我国, 青少年吸烟仍然畅通无阻, 这不得不说是立法的缺失。再如,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所谓必要的时候, 通常解释为家中无人管教, 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实管教不了, 或者群众反映强烈, 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但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实际操作, 容易出现既无家庭管教, 政府也未教养的真空地带, 使青少年再次走上犯罪之路。另一方面, 某些法律条文只规定了相关人员的义务, 却未规定违反此法律的责任, 使法律丧失了应有的执行力。例如,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规定, 父母应当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义务, 但却并未规定父母迫使子女辍学或教育不力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是防止青少年犯罪的最后一道屏障。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青少年法律体系, 通过法律规范青少年及家长、学校的行为, 真正使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有法可依。另外, 防止有犯罪前科的青少年犯罪也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尝试制定《少年刑法典》, 完善青少年司法制度。总之,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 法律的作用是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 而在青少年犯罪后, 法律也将本着“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理念帮助挽救, 防止其再犯。

四、对本次社会调查研究的心得体会

这是笔者第一次做法律方面的社会调查研究, 重重困难一度让我举步维艰。首先, 在案例调研阶段, 笔者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搜集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虽然网上资源丰富, 但若不亲身经历调查环节, 于笔者而言本文也仅仅是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并不值得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在寻得身边现实案例之后, 该话题本身的敏感性要求本人在进行个案访问时及时揣度当事人的心理, 能否顺利的与人沟通也在考察一个法律人最基本的专业素养。

其次, 在搜集数据方面, 面对各色各样的信息来源, 如何去伪存真成为难题。就拿青少年犯罪率这一基础数据来说, 网络上至少提供了五个版本, 从60%-80%不等。后来笔者发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本人没有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哪一年的数据, 也没有尝试去有权威网站查询。最终, 在经历耐心的寻找后, 60%的青少年犯罪率浮出水面。

最后, 笔者体会到, 社会调查研究的魅力在于:面对既有的的社会问题和百家言论, 调研者能否通过自己的调查与思考推陈出新, 形成独到的见解。就拿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来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不断地有专家学者研究成因与对策, 时至今日似乎无话可说。但社会问题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摆脱从家庭、学校、社会三角度思考的惯性就不难发现, 青少年犯罪的本质还是一种是“社会病”, 思考其对策时也应该结合我国当今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

五、结语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艰巨的任务, 只有意识到青少年犯罪问题植根于社会, 政府、学校和家庭才能有的放矢的寻求对策, 青少年犯罪率得到控制将指日可待!

摘要:在中国, 青少年犯罪已然成为扰乱社会秩序, 破坏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通过个案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 虽然导致青少年犯罪的表面原因为家庭环境恶劣、学校监管滞后和社会风气不良, 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矛盾与冲突。青少年犯罪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病”, 只有紧密结合社会现状, 从家庭、学校、法律三方面寻求对策, 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案例,根本原因,对策,调研心得

注释

1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2 <中国法治蓝皮书——法律篇 (2010) >.32008年3月7日<三峡晚报>.

34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京) 2013年3期.

45 谭观秀<略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犯罪>.

上一篇:与时俱进开拓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的阐述下一篇:情感带动,技术强化——2017年戛纳电视节竞技类节目特点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