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和评估

2022-08-02

第一篇:安全教育培训和评估

安全教育培训结果评估和改进

2016年我矿山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良好,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防范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我矿山始终坚持以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和定期月例会两条主线不放松,从强化安全教育抓起,认真抓好对安全法律、法规和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注重领会行业的安全新精神,新规定。

通过安全例会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使矿山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事故如猛虎”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 “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教育培训工作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

一、计划科学性。计划全面地考虑了员工学习的内容,针对员工的生产作业情况进非常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

二、内容针对性。培训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季节特点,以及在重大节假日适时安排安全教育培训。

三、管理系统性。(1)矿山从安全意识提高、规范服务、预警机制、事故分析通报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进行培训学习。(2)矿山一把手亲自参与教育培训工作。(3) 对员工实施出勤签到制度、缺席补课,使参加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出勤率达到较高的水平。(4)事故反思学习 结合事故案例,积极组织反思学习,吸取教训,确保安全生产。

培训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按照各级部门的要求积极进行效果评估,发现了许多工作中的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进而圆满完成教育培训工作。

一、 培训工作中不足 : (1)、有些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还需要继续加强学习。 (2)、有些现场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经常性工作中的薄弱点。

- 1

第二篇:安全教育培训结果评估和改进

2013年我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良好,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防范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我公司始终坚持以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和定期月例会两条主线不放松,从强化安全教育抓起,认真抓好对安全法律、法规和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注重领会行业的安全新精神,新规定。

通过安全例会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使公司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事故如猛虎”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 “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教育培训工作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

一、计划科学性。计划全面地考虑了员工学习的内容,针对员工的生产作业情况进非常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

二、内容针对性。培训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季节特点,以及在重大节假日适时安排安全教育培训。

三、管理系统性。(1)公司从安全意识提高、规范服务、预警机制、事故分析通报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进行培训学习。(2)公司一把手亲自参与教育培训工作。

(3) 对员工实施出勤签到制度、缺席补课,使参加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出勤率达到较高的水平。(4)事故反思学习 结合事故案例,积极组织反思学习,吸取教训,确保安全生产。

培训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按照各级部门的要求积极进行效果评估,发现了许多工作中的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进而圆满完成教育培训工作。

一、 培训工作中不足 : (1)、有些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还需要继续加强学习。 (2)、有些现场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经常性工作中的薄弱点。

- 1 -

二、改进不足的措施

1、安全培训学习活动由公司管理人员分类别负责,做到业务明确,责任落实。

2、安全培训学习活动每月必须学习2小时,培训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活动。不得迟到或早退,否则根据相关规定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

3、加大奖罚的措施:(参照安全例会制度)。 为了能够很好的达到公司年初制订的各项培训工作目标,完成好我公司每月的培训计划,积极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将集思广益、努力工作,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山东尚泰实业有限公司

- 2 -

第三篇:《食品安全法》培训专题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解读《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法》培

训专题

(五)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一、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目的及意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应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的重要经验。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有利于及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积累食品安全管理经验,较好地起到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作用,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利发挥重大作用。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定义和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指为了掌握和了解食品安状况,对食品安全水平进行检验、分析、评价和公告的活动。监测要掌握较为全面的食品安全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加工、运输、包装、贮存、销售以及烹调等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等对食品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按性质分为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三类。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方安案的制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监测计划和方案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品安全风险状况是动态的,了解和制定风险监测计划和方案也应是动态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计划和方案。各职能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过程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也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卫生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信息进行核实,及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计划和方案。

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定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及其它有关信息,运用科学方法,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过程通常包括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危害识别是指识别可能产生健康不良效果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类物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危害描述是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或定量评价。暴露评估是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或定量评价。风险描述是指根据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对某一给定人群的已知或潜在健康不良效果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估计。

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组织和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的,具体是由成立的包括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来进行的。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成立的。但是对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客观的过程,运用科学方法,遵循客观规律来进行的,这样能保证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权威的专业的依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利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手段或者接到人民群众举报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其中检验是由具有法定检验资质的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和信息通报。作为国务院各监管部门,处在监管食品安全的第一线,能够更容易地及时发现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更方便获得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应主动向国务院卫生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这也是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各监管部门的义务。当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也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和修改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科学性,可信性,理应在制定和修改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重大作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有关各监管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我们工商得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不安全的信息后,应当立即要求食品经营者停止经营不安全食品,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还能够在更大范围的信息汇总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进而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其中安全风险警示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的。风险的警示能够引起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视,有利于提高生产经营安全食品的整体水平,加强对风险食品的监管,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

第四篇: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

摘要:首先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仅仅是今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2011年04月的染色馒头(通过回收过期的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和粪坑里掏“地沟油”(商贩从粪坑里掏出“地沟油”,运往“土作坊”加工后进入市场销售。);2011年03月的过期的板鸭(超市工作人员油炸过期的板鸭,以熟食再销售。),染色黄花鱼(鱼贩子用染料把鱼肚子染黄“装新鲜”,如果少量摄入柠檬黄色素对人体危害不是很大,若大量食用会对人身造成危害。)和双汇“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常用来防治哮喘、肺气肿等肺部疾病。)。

所谓"王者以名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这一传统理念一直在警示着"吃"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当下,百姓的"吃"变得提心吊胆了起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仅成为百姓吃得提心吊胆的"首要因素",更是制约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风险交流 现状 解决措施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近十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

在食品工业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治理,采取多项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广泛地开展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国食品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猖獗势头得到遏制,食品生产经营秩序逐渐好转,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蔬菜、肉、水果、奶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大幅度改善,国民患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霍乱、伤寒等食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大度提高,公共卫生得到有效维护。食品行业中涌现出许多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一批采取定牌加工(OEM)模式跨省合作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以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卫生标准作为技术保障,在不断开拓市场的同时为我国食品安全打下了一定基础。

2、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尚有很大差距。

2.1食源性病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致病因子而导致的感染或中毒,大多数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蠕虫和真菌引起的。我国虽有较健全的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但没有健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故难以估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据卫生部统计,近几年我国食物中毒例数、人数、死亡人数有较大上升,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

2.2食品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像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2.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①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②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③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2.4食品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5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胺、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2.6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7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2.8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鉴于此,无法对与食品安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缺乏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手段。

3、风险交流是我国食品安全分析框架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及食品相关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与深入,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策略方面已经开始从危机应对转向风险预防。在风险预防这么一个食品安全分析框架中"风险交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风险交流即风险沟通,是指风险评估者、管理者以及其他相关各方为了更好的理解风险及相关问题和决策而就风险及其相关因素相互交流信息。食品安全分析作为一个系统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交流沟通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在当下食品安全事故频繁的我国,风险交流作为食品安全分析框架中的重要部分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媒体的失实报道、民众对食品添加剂的"以偏概全"就是风险交流缺失的具体体现。风险交流要求政府、行业、企业、科学家、媒体以及消费者全社会的参与。但是,在我国还没有很好的执行这样的风险交流。我们可以以食品添加剂因非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问题所"连累"来表述有关风险交流的问题。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现大多是由媒体曝光。在媒体发现问题以后便展开了对事件的大幅报道,但是由于政府、企业和食品添加剂方面的专家没有很好的对媒体进行正确的"知识输导",甚至任由媒体"自由发挥"式的进行报道导致了错误的舆论导向,导致了食品添加剂行业蒙受"不白之冤"。

在2011年4月举行的"2011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先生称:由于没有进行或者是没有进行良好的风险交流,导致了媒体"污名化"、"夸大危害"和"以讹传讹"等错误形式的报道。交流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更是告知社会大众事件真相主要手段。所以,在风险交流方面我国还需要加强。

二、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解决措施

1、保障食品安全要加强“环节管理”。

采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预防措施,相关监管部门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依法进行监管。具体包括:开展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预警预测工作;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在生产加工环节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实施良好生产规范(GMP)和食品安全预防性管理体系(HACCP);在流通环节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加强食品追踪监测和对食源性疾患的控制;在消费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实施餐饮业等有关规范,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依法严查食品安全大案要案(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2、食品安全要求健全三大保障体系。

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落实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食品安全控制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构建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二是建立统一高效的检验监测信息通报体系,三是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三大保障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的政策、法律、标准、规划、计划、评估、评价、监测、检测、信息、信用、监察等内容。

3、规范程序,科学实施监测。

3.1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建立食品安全综合数据库,制定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获得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的信息非常重要,定期报告和分析研究可获得必要的信息,为立法和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通过食源性危害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评估信息可确定食源性疾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2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和食品污染物检验。这对揭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变化特点和新病原体都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简便而经济的方法,获取评价和抵抗食源性危害所需的信息,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美国在此方面有成功经验,他们对食源性利斯特菌病进行主动监测,并采用防治措施,使利斯特菌感染的死亡率降低了48%。 3.3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及应急体系,并加强监督管理,对未严格履行职责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有关负责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4、借鉴经验,因地制宜。

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重点推广食品生产企业的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控制关键点(HACCP)管理,形成覆盖各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准则。推广食品生产企业的良好生产规范(GMP)和HACCP管理,是保证工业化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应加快推广进程。美国在肉禽加工厂全面推广应用HACCP技术,使发病率很高的食源性沙门菌感染明显减少。我国出口食品企业现已采用了HACCP技术,但缺少覆盖各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准则。需科学制定我国食品HACCP的评价和认证准则,建立食品HACCP评价和认证体系,进行推广应用。

5、提高队伍专业素养,普及法制教育和食品卫生知识宣传。

5.1加快培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业人才,增加食品安全科技投入。风险评估是一个综合多个专业的交叉学科,需要既专又全的人才,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培养合适的人才。

5.2对食品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形成人人自觉对本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良好风尚,是保障食品安全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卫生知识培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为食品安全生产和销售提供保障,同时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中国食品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出现的众多食品安全问题,除由于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和法规、标准不够健全以及企业素质差外,主要是由科技“瓶颈”的制约,包括检测手段(设备、技术、人员)、危险性评价(暴露评估)、控制技术等方面的落后造成的。

1、关键检测技术

鉴于检测技术是左右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关键中的关键。各国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无不把检测机构的设置、先进检测方法的建立、分析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提高以及人员培养放在优先地位。对于目前一些公认的重要食源性危害,在检测技术方面,不少尚属空白或不够完善,不能满足食品安全控制的需要。

2、风险评估技术

风险评估是WTO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强调的用于制定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法律、法规和标准及进出口食品的监督管理)的必要技术手段。中国现有的控制措施与国际水平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广泛地应用危险评估技术,特别是对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

3、控制关键技术

国际经验表明,在食品中应用“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良好卫生规范”以及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等先进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对提高食品企业素质和食品安全质量十分有效。在中国,出口食品企业中已应用了HACCP技术,但缺少覆盖各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准则,需要抓紧制定这方面的标准,以便使其尽快广泛应用。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关系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还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为保障食品安全所做的工作与努力。只要全社会团结一心,正确和科学的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拥有一个健康、安全并且"美味"的食品环境。

第五篇: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2010年

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我单位是一所预防保健机构,我单位查体中心所涉及的射线装置,主要用于健康查体。现把我单位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单位情况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成立于1953年,是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科研培训、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县级一等卫生防疫站。站内设22个科室,包括检验科、食品卫生

一、

二、三科、环境卫生科、学校卫生科、职业卫生科、消杀科、流行病科、计划免疫科、艾滋病防治科、质量管理科等业务科室和健全的行政职能及后勤保障科室。

本站具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对外通讯联络设施,固定资产597

222万元。占地面积3360m,其中实验用房1136m,办公用房4566 m。

购置了内江西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蜀光KFⅡ-200mA型医用诊断X射线机满足了查体透视需要。

二、辐射管理情况

1、 X射线机工作情况。射线装置有良好的辐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射线装置使用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考核和资格鉴定后,取得了合格证后上岗。机房外设置了明显电离辐射的警示标志,配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防止人员误入工作区。

2、个人的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每个季度初期为放射工作人员发放个人剂量计,每个季度末按时收回剂量计,于热释光测读装置进行检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 主要是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放射工作场所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符合一定的铅当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3、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1) 辐射工作行政审批和备案情况。我单位已经与2010年申请

并在2011年1月28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为:鲁环辐证

[06535]。我单位现在射线装置已经全部备案。我单位目前无报废射线装置

(2)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我单位指定“职业卫生监测科张柱涛、张勇”为兼职的辐射与环境保护管理员,负责单位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并明确了岗位职责。

(3)管理规章制度及档案。单位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的要求,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安全和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包括:《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射线装置操作规程》、《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使用射线装置监测方案》等。我单位放射管理档案健全。

(4)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近几年,本站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均参加了卫生系统组织的专业培训。2010年,由于岗位调整、退休等原因,现聘任放射医师1名从事胸透工作,其具有辐射工作的上岗资质,每年积极参加辐射工作人员年度培训。

(5)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我单位已为1名放射工作人员配置个人剂量计,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查体档案。

(6)我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对辐射工作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周期为一年,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7)放射安全领导小组每月一次对科室的防护操作进行检查,科室负责人每周进行检查。对放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科室落实整改。检查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年终考核评先挂钩。

(8)制定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和单项应急预案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课题、队伍、程序和方法,并积极落实。我单位到目前为止尚无放射事件发生。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查体中心仅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量不大,辐射安全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2.由于编制限制,放射工作人员不足,年内未能参加专业培训。

五、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

2.争取引进专职放射人员,强化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严格操作规程,确保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

联系人:张柱涛联系电话:622261613963881031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盖章)

2010年11月10日

上一篇:安全教育日安全主题下一篇:安全操作规程及规章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