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教育叙事

2023-04-27

第一篇:一个都不能少教育叙事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促进教育公平 一个都不能少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课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质量更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享受义务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 【新闻链接】

1.中新网9月9日电 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来到大连看望大连第二十中学新疆班师生,并与大连市支援西部地区及西部在大连进修的教师座谈。得知这所高中办新疆班20年了,很多孩子来自新彊农村的贫困家庭,李克强说,你们不仅要打响品牌,还要推广经验,让东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支援中西部,使教育事业在发展中更加公平;要守住底线,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2.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

3.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

[问题]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2.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

3.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4.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

5.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6.缺乏有效的管理、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使民办教育举步维艰。 [措施] 中公网校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http://sydw.offcn.com/2013/msbk_0909/40496.html 首先,政府有义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制度改革,消除歧视规定,推动教育平等,保证公民在国土内范围内权利平等。

其次,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学校要建立公平的选拔程序,确保竞争机会均等。 最后,社会管理部门提供的管理服务应当更加人性化。在当前劳动用工制度尚不完备、房屋租赁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在孩子入学报名时,要求非户籍人员提供务工就业证明和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对于很多农民工而言存在一定难度,为孩子上学而办理各种假证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也正因如此,一些地方对于证明材料的要求,采取了一些相对灵活的做法,在管理服务上更加人性化。同时,要求农民工户籍所在地出具的证明材料,应当尽可能减少,能简则简。在管理服务上更加人性化,是对当前社会管理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需要相关部门更加以群众为本。

第二篇: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促进教育公平 一个都不能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促进教育公平 一个都不能少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课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质量更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享受义务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

【新闻链接】

1.中新网9月9日电 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来到大连看望大连第二十中学新疆班师生,并与大连市支援西部地区及西部在大连进修的教师座谈。得知这所高中办新疆班20年了,很多孩子来自新强农村的贫困家庭,李克强说,你们不仅要打响品牌,还要推广经验,让东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支援中西部,使教育事业在发展中更加公平;要守住底线,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2.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

3.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

[问题]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2.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

3.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4.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

5.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6.缺乏有效的管理、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使民办教育举步维艰。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政府有义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制度改革,消除歧视规定,推动教育平等,保证公民在国土内范围内权利平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其次,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学校要建立公平的选拔程序,确保竞争机会均等。

最后,社会管理部门提供的管理服务应当更加人性化。在当前劳动用工制度尚不完备、房屋租赁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在孩子入学报名时,要求非户籍人员提供务工就业证明和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对于很多农民工而言存在一定难度,为孩子上学而办理各种假证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也正因如此,一些地方对于证明材料的要求,采取了一些相对灵活的做法,在管理服务上更加人性化。同时,要求农民工户籍所在地出具的证明材料,应当尽可能减少,能简则简。在管理服务上更加人性化,是对当前社会管理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需要相关部门更加以群众为本。

第三篇: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面的情节甚是感人,我不禁为那个执着的小魏老师而感动,一个也只有小学文化的临时代课老师,教只比她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她自已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却能为了寻找那个辍学的学生,从乡下走到城里,表现的那么坚定、执着、顽强。就在小魏老师在电视台演播室把镜头当成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她哭了,我也哭了。

她哭着说:“张慧科,你去哪了„„我找了你三天了„„我都急死了,„„你知道吗?„„。”电影里那幼稚、焦急而真情的声音震撼了我的心,我泪流满面,这也引起我的思索。或许在她的眼里诚信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质,为了遵守对高老师的承诺,她竭力的保持着集体的完整,不让学生去县城上学,把辍学的学生追回,所以同学们爱她,当同学们分喝那两瓶元钱的汽水,他们都想到了小魏老师,都异口同声地说要给老师喝。

当小魏老师做了好多徒劳而得不到结果的事,我们往往认为她很傻,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傻有时候就是崇高。

小魏老师恰恰是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出了名的老师范跑跑鲜明的对照,地震来临时,范跑跑这个北大毕业的高级老师,不顾一切的丢下学生就往外冲,跑到操场,一群不知所措的学生的生死在他眼里什么少不少,他一点也不在乎,况且还厚脸无耻地在博客上炫耀“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范跑跑成名了,他没有责任心和羞耻感造就了一个北大学生的无耻和缺德。与之相反,小魏老师为学生着想,在关键时刻,显现出一个乡村老师的朴实、可爱、真诚和心态的阳光。心态决定人生大千社会,人之不同,在于心态不同,心态不同,则角色不同,角色不同,即人生这出戏就有了不同。就因为范跑跑心态阴暗,临震逃跑,所以臭名昭著;因为魏老师心态阳光,执着追求: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受人尊敬。

一个人都不能少,其实不能少的是一种心灵的纯净,阳光的心态。

第四篇:一个都不能少

——浅谈班级中“两极分化”现象

今年带了一个三十多人的班级,优秀生和学困生几乎一半的比例。两极分化的现象引起我的重视,下面是我在工作中一些粗浅的认识。

所谓两极分化的问题,是指在一个班上,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学生,学得非常好,他们学得积极主动,到二年级结束时,不但在识字数量上完成了课标的要求,而且,因为掌握了独立识字的方法,识字量大大超过了课标的要求,他们己经能独立阅读,课堂上也非常活跃。但是,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孩子识字量仅仅能达到课标的要求,甚至有个别的孩子达不到课标的要求,他们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养成诸如“查字典”等习惯,还不能独立阅读,课堂表现比较沉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有孩子先天差异的因素,二有家庭环境、家长素质问题,而且在课程改革中,由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大了上述两个因素的作用。一般说来,这是正常的,与其称其为“两极分化”,还不如称其为“差距拉大”。但是,不论怎样称呼它,这个问题还是必须重视的。而且在课改中应该想法解决“差生”的问题,也比过去更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有些孩子学得相当好,而有的孩子学得不好呢?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以及以所教班级分数评价教师,我们很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喜欢学习好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差的孩子。对学习好的孩子、听话的孩子、穿戴整齐干净的孩子、性格开朗的孩子,提问的次数多、表扬的也多;对学习吃力的孩子、淘气的孩子、穿戴不整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关注得少,批评得多,对前者热情有加,对后者态度冷淡,甚至挖苦讽刺。教师的这种态度,伤害了后者的幼小心灵,挫伤了这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地使前者越来越爱学语文,越来越能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后者逐渐地疏远老师、畏惧老师,语文老师不喜欢他,他也不喜老师和语文课,结果是语文学得越来越差。

因此,解决孩子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态度的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对“差生”的态度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要从一年级就要注意。到差距拉大以后,解决起来就困难得多。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家霍懋征先生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十分有道理。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师。首先,教师要对全班学生都一视同仁,要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对处于“弱势”的孩子,要多一份爱。我们从动物学家拍的母鸟给自己的孩子喂食的电影片就能看到,母鸟总是给那比较弱小的小鸟以特殊的关照。作为教师也应该这样,发现某些孩子比较内向、学习比较吃力,就要特别关照。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要鼓励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而决不应该冷淡他们、斥责他们、讽刺挖苦他们。用教师的爱,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树立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影响孩子是否热爱这门课程、学好这个课程,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一、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对弱势学生要讲究方法。我觉得差生分为两种,一种差生并不是真的差,只是班级里比较调皮的学生或懒,他的精力并没有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了玩上面。而且我发现他们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头脑较灵活,记忆比较快。

二、有些虚荣心,好表现,喜欢表扬。

三、有一定的毅力,理解能力比较好。

四、注意力短,听课容易开小差。

第二种是自生能力相对与其他同学要显得弱一些。从他们身上我也发现了一些特点:

一、记忆力不好,老是忘记老师讲的。

二、上课很专心,但接受能力弱。

三、性格内向,不爱和同学交流。四:缺乏自信心,缺乏动力。

发现这些特点后,我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助。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利用他虚荣心,好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上多多创造让他表现的机会,回答简单的问题,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然后给予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提升他在班上的影响力。

二、利用他爱头脑灵活,记忆力好的特点,每天给他布置任务,并及时考核和鼓励。

三、上课容易开小差的问题,我在上课中总是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并经常和他的家长联系,交流。

四、注意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这样的孩子进步。这里要注意,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应

轮流做,要发挥学习好的孩子的作用,但不要指定由学习好的孩子永远做组长,这样不利于树立学习暂时较差的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可能使合作学习失去合作的作用,变成一个孩子操纵的独角戏。除了这些我觉得身为一个老师,所以更应该对学生要有爱心,有信心,有细心。

有爱心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优质核心和基础,前提和条件对待后进生要满怀热情地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应多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心理。本着这个突破口,我首先做到了充分尊重、信任他。有时候会让他为我做一些事,比如收作业,整理同学们的教室课桌,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工作让他兴奋不已,他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了,从而总是非常认真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每次我都很真诚的对他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帮手!”于是他开始喜欢上课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互尊互敬,关系融洽,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交流,易于沟通,各种教育如涓涓细流流进学生心田。学生对老师尊重、爱戴、感激、信任,会倾心于老师,乐于接近老师,向老师打开心灵的窗户,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信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只有让后进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力量,自身的价值,对未来怀有信心、怀有希望,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后进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以为老师和同学、家长看不起他们,即使做了好事,别人也不会说好,因而缺乏动力,自暴自弃。发现这些特点后,我就有意识地在生活或学习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表扬 。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持之以恒,对症下药。对学生要平等,要把他们当做是朋友一样的对待,不能因为学习上的差异而对学生产生不一样的对待。差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对待他们要有十二分的细心。

二、教给方法,事半功倍

对待差生要讲清楚语文的学科特点,告诉差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同时指导他先把最关键的知识在短期内补上,使他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进度。面对语文没有学好的差生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他这一科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找准之后,先把关键的知识补上,补的时候要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学会自学,即自己找到相应的知识,自己钻研,不明白的多问老师。这时,为了给学生以信心,老师的教学要做相应的配合,如:知道这几个差生把某几个知识点补上了,就适当地针对这几个知识点来一次简单的阶段性测试,让他们也尝尝及格和得高分的喜悦。暗暗地、一步一步地证明他们已经跟上了老师的教学进度。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的喜悦比失败的教训更能激励“差生”的进步。

在课堂上多给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说题”。启发引导他们分析题目中每一句话的含义,说出解题的思路。从“说题”入手,揭开试题的神秘面纱。教师说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同样,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说题,是短期内提高期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招不只是对差生有益,几乎对所有的学生都有益。差生的考试成绩之所以差,大多是不会思考,面对一个题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虽然能写两步,但最终还是想偏了,结果得不到分,等考试后,老师一讲,他们大都有顿悟感,“噢!原来是这样!”但大都只停留在这一声感叹上,以为听懂了,就是会了。隔几天考试时,再把这道题拿来让他做,他又是“似曾相识”,却又做不出来,这就是差生的“一错再错”现象。把缺点也暴露出来,老师可以有的放失地进行当场辅导,辅导这一个,受益的是全班学生。在课堂上说题,一人说题众人听,其他人也能从中吸取教训或开拓思维。若是连续提问,毕竟,这是从学生角度的思维,若是正确的,则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若不正确,可以当场纠正,解决一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障碍。刚开始时,差生可能会用不会为理由逃避“说题”,这时老师一定不能让他坐下,否则他永远也无法走出差生的怪圈。他说不会,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其实他是能说出一些的,只不过平时一直被无形的差生的阴影笼罩,会的也不自信了。这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就题目回答问题。让他一一回答,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做评判,这样做可能会多浪费一些课堂时间,但是换来的是差生的勇气和走出自卑的喜悦,还是值得的。

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本,记下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知识是必须记在纸上再看一遍才能理解和掌握的,这是减少一错再错的最有效的方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他们遇到考试时,他随口回答:“都不会!”这时,老师要耐心地,特别要和蔼可亲地启发学生怎样把不会的记下来,记在小本本上。都不会也没关系,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先挑重点的,常用的记。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结果证明,差生之所以差,“优生”之所以优,关键是学习习惯和方法上的差和优。“差生”要转化为“优生”,关键是要转变学习习惯,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差生是“当局者迷”,作为“旁观者清”的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差生尽快冲破迷雾,清清楚楚学习,明明白白考试,昂起头来做一个优秀学生。

我班的子锦同学学习基础差,头脑迟钝,接受力慢,上课还不注意听讲,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像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每次都只做得很少、不认真、且错误较多。不懂事、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兴趣。经过调查,我觉得导致这些情况的出现的原因有几点:一是由于家长忙,缺乏 辅导、教育方式方法差;二是自己不认真完成作业;三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采取应付式;四是不遵守课堂纪律,贪玩。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转化工作:

1、认真开导,积极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开始”,为了使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他能够完全回答的问题,鼓励他大胆回答,踊跃发言,在回答正确后,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2、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力。

对于学生的教育,学校作用固然重要,家庭作用也不容忽视。为了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良好配合,我采用通电话、当面谈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 流,在沟通与交流中统

一、完善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如当这位学生的学习有了进步时,我便及时地告知他的家长,一同分享其中的快乐,当这位学生的 学习稍有退步时,就尽快地询问他的家长,了解其中的情况,剖析其中的原因,交换看法和意见。

3.课后辅导

每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都不相同,只有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加以长期的训练和引导,才能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但学习方法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学生 基础知识的缺乏又导致学习方法难以形成,那么在辅导时以提高基础知识为主的同时,更要培养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行为习惯。

他真的变了。同学们都这样说,他的家长也这么说。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两极分化的问题,是课改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都不能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应该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但对课改中出现的两极分化,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正象有一位老师跟我谈到的,现在虽然出现两极分化,但学得差的比课改前学得差的的水平还是要高的。差异存在是必然的,想消灭差异只能在把教学要求放在低水平上才有可能。因此,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不是要“拉平”,对于学得好的孩子要引导他学得更好,鼓励他“冒尖”,同时引导他帮助别人,对学得不好的学生,教师要想办法,使之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点,就不能说是两极分化,而是教学的正常状态。

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第五篇:一个都不能少

我教两个班英语,学生快100人了,我的学生都是农民的孩子或是来自内地民工的孩子——他们都是一群天真烂漫,心底善良的穷孩子。

这些学生的父母都忙于生计,忙于农活,几乎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或许来自农民最淳朴的想法:孩子进了学校就由老师管了。这些孩子父母文化不高,会英语的几乎没有,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很少。相对城里的孩子,我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弱,对英语兴趣不高。

对于这些孩子,我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和老师的高度责任心,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我采取以下办法:

一、对学生宣传英语的重要性。

我经常通过事例向学生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世界上差不多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全世界科技出版物 70% 以上用英语发表。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是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90% 以上的国际会议用英语召开),它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在21世纪,全世界使用英语的人口达四分之一,英语是70个国家的官方语言,100多个国家首选外语。除了美英澳新南非等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约四亿人口,其他近十亿人用英语来进行交流、沟通,目前全世界的经济贸易、商业文书、政府交往、学术论文、旅游交通,都用英文,科学界完全用英文交流。软件程序用英文写,网址域名注册为英文,互联网上的材料90%是英文,国际学术会议用英语。

二、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我关注每一个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

习英语的快乐。例如:小组合作、击鼓传花传句子、你说我做。。。。。。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大胆说,努力做,积极参与。

三、教师多学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进理念,并贯穿于教学之中。

杜郎口中学,偏居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中学,坐落在离杜郎口镇约一公里的旷野中,距县城23公里。偏僻闭塞,地处彻底的农村,周围都是大片的田地;设备简陋,连像样的用来上公开交流课的音箱都没有;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老师正规师范本科毕业的很少,专科毕业的较多,甚至中师毕业的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当时的情景可概括为:班子不思进取,教师人心涣散,学生厌学严重,家长怨声载道。许多学生纷纷离乡转学,甚至本校教职工的子女都要到别的学校就读。有关领导几次下决心要撤并这所濒临绝境的学校。这个曾连续10年考核全县倒数的学校,自2002年始,每年综合考评都在全县前3名,教学成绩直线上升。05年报考一中268人,考上了267人。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教室里没有讲台,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讲多一分钟都要挨罚。教育界专家称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是“农村教育的一场革命”。

杜郎口中学把旨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套路概括为“

三、

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

课堂自主学习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课堂展示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四、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不让学困生掉队。我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即: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我上课多关注他们,多提问他们。在课余时间,我鼓励优生去帮助学困生。并且分小组实行擂台赛,不定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在班级中,结对子小组互相开展竞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来设法启发和发散。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

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

上一篇:员工餐费补贴管理规定下一篇:语法与文言倒装句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