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话不该对孩子说

2022-09-25

第一篇:10句话不该对孩子说

不该对孩子说的12句话

39健康网 微博 我有话说

“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能找到工作!”、“你怎么能懒成这样!”、“你怎么能这样跟我讲话!”对很多人来说,这些话听上去多少有些耳熟。不是从小听父母这么讲,就是已经开始对孩子这么说了。每当我们如此说孩子的时候,他们往往面无表情且一言不发。这是为什么呢?近日,台湾《康健》杂志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位儿童心理专家,总结出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有12句不能说的话。

1.“快起来!今天上课要好好听讲啊!”不要和孩子在早上谈话,尤其是当他还没睡醒时。青少年喜欢在晚上交流,因为他们的生物钟比成人后延。

2.“看着我的眼睛。”不要直视孩子的眼睛。用“并肩坐着”取代“面对面”,孩子比较容易打开心扉。

3.“今天下午不许去打球了,我们需要谈谈。”不要占用整块的娱乐时间和他们谈心,不妨在与孩子一起打球、看戏或者吃饭时交流一下。

4.“你摔谁呢!”不要禁止孩子咆哮、摔门、哭泣。让他们发泄,训练自己倾听他们带有情绪性的字眼。

5.“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不要提过于笼统的问题,而应以正面的态度问特定、具体的问题。比如:“老师怎么评价你这篇作文?”

6.“你这么想完全错误,应该„„”不要打断他们的话,就开始说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需要时间去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就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7.“别总是乱花钱!”不要老把话题集中在琐事上。谈些更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如体育比赛、音乐会甚至政治等,有助于彼此了解。

8.“下次理发时,鬓角剪得短点。”不要总是给他不需要的建议,而应经常赞许他们的想法。

9.“你会干什么?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工作了!”不要拿孩子与自己当年进行比较。时间长了,孩子会拒绝与你沟通。

10.“你还不减肥,胖得脑子里只剩油了吧?”千万不要用困扰他的事情开玩笑。记住,青少年敏感、容易受伤害。

11.“你为什么总干傻事?”不要在他们某些行为后,问这样的话。你可以问:“做这件事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12.“不是我唠叨,是你没明白!”不要对某些事情一而再地唠叨。只给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相信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这12句话,详尽地展现出了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最容易犯的4个错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沃建中对《生命时报》记者表示,第一,用命令式口吻对孩子说话;第二,吝啬鼓励和赞美孩子;第三,经常否定、责骂孩子;第四,总是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这四种错误会导致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出现问题,值得家长认真反思。

第二篇:家长课堂: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6句话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得父母的话语,而且中国的教育很少是鼓励孩子,很多家长都是一味的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不去赞美孩子的优点,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认为父母都认为自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那么自己只有“破罐子破摔”了。所以年轻的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问题。

1、又做错了,真笨——孩子做错了事情,可以慢慢的去指正孩子,并且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是错在何处或者是直接指明孩子的错误。但是不要说“又错了”,而且要让学会引导孩子,让孩子深刻的明白自己的错误,下次孩子就不会再继续犯错误。

2、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怎么做——这样的话语只会让孩子在心里产生对父母慢慢疏远的想法。家长本来就是孩子的安全港湾,而且想要令孩子与自己心贴心,那么就不能说出这样的话语。

3、都一样是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孩子是自己的,那么做父母的可不要说出这样的话,必须要多加的赞扬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但是赞扬也要有度的,不然孩子就会产生虚荣心。

4、住嘴,怎么就是不听话——孩子必须要耐心的去教育,粗暴的教育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里,而且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5、笨蛋,没用的东西——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对自己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伤害到了孩子的心,同时也是在骂自己。

6、我说不行就不行—强硬的态度对待孩子只会适得其反。父母们要用一些例子去劝导孩子。而不是强硬的方式去规定孩子的行为。

第三篇:下面是父母最不该对孩子说的9句话

下面是父母最不该对孩子说的9句话,看看做妈妈的你是不是也在不经意间说过呢

1、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吗

父母有时会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会心烦意乱,在被孩子的打搅中,会说出“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吗”这样的话,父母可能自己觉的没什么,也不特别带什么感情色彩,只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但在孩子看来,这句话意味着父母不把自己当回事,认为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父母的关注就是他们成长的养料。专家建议,不管父母多忙,都应该挤出与孩子玩耍的时间,都要给孩子倾听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感到被尊重和呵护,才会健康成长。

2、你是个……

对于两岁左右到处乱跑,精力充沛得像个动物的孩子来说,有的父母会说这个孩子是个小疯子,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行为就是这样,不停地到处跑,特别好动,然而当这个小男孩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可能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改掉这一行为习惯,他继续如此,似乎想努力

绝大多数孩子其行为是父母口授的,假如父亲称我为失败者,那么,当某一天糟糕的事真的降临在我头上,我会告诉自己,我活该如此,因为我是个失败者。而当好事情降临时,我会说那只是我一时走运而已。 有时父母会对被迫撒谎的孩子说“你是个撒谎者”,或者诸如此类的话。专家建议,表达愤怒时不要伤人,要批评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不要说:“你真是个懒虫。”试着说:“你的屋子很乱,你该把脏衣服拾起来。”如果把一个男孩子称为“胆小鬼”或“爱哭的人。”就是把对孩子有害的定型强加给孩子。专家指出男孩子懂得表达愤怒和进攻对他来说是合适的,但同时他应该隐瞒自己的悲伤和恐惧的情绪。始终一贯的定型可能会使男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很难处理自己的情感表达问题。

3、 你最好别和……一块玩!

从理论上讲,大多数父母都宣称给予孩子交往的自由。但是,从呵护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父母都会担心孩子交友不慎,从而走向歧途。且不说孩子在外所进行的父母不知情的交往,即使是孩子带回家里的“朋友”,往往也是我们所看不顺眼的。因此,在孩子的交友问题上,几乎没有父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即使是你特别讨厌他所带回来的暴徒和吹牛大王,或一碰就哭鼻子的“娇气姑娘”,除非是他们的行为真正令你受不了,否则家长还是静观其变。通常而言,朋友之间应该能彼此给予对方以助益和鼓励、并帮助对方规避错误的积极影响。这样看来,孩子应该与他个性不同,并且对他的个性有所补益的人结交。比如,内向的孩子需要跟外向的孩子结交,过分受保护的孩子需要与自主意识较强的孩子为友,胆小害怕的孩子需要有比他勇敢的孩子为伴,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可以从成熟的玩伴的友谊中得到益处,太沉迷与幻想中的孩子,就需要多与较平凡而没有诗意的孩子相处。我们做父母的,只需对孩子跟朋友之间的正确关系加以鼓励,对不正确的关系加以告诫,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就限制孩子的交往,甚至取消他的交友自由。

总之,在对待孩子的交往方面1,为了充分地保证孩子所选择的朋友对他有益,我们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的调查研究。

4、不准……

对于现在上网和看电视的无度,使得很多孩子沉溺网络或电视,并其对电视、网络的喜爱显然超过了读书、下棋、体育锻炼或听音乐。网络和电视虽然有丰富的内容和知识,但作为父母还是有些担心,长时间的上网和看电视会损害孩子的视力和精神,因此有些家长就粗暴的禁止,不准看电视,上网。 但是简单的禁止,并不能解决问题,唯一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像有些家庭那样,只准孩子在周末上网和看电视,或只容许孩子在许可的时间内,看经过父母选择、

同意的节目和网站上的信息。只有这样做,父母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对于像电视和网络这样的一种药,孩子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吃,究竟吃多少分量。节目不能让孩子自由选择,而应加以适度的管制,这样的做法是对的。我们不能让杀人犯和打手在自己的家里影响到我们的孩子,这是父母呵护孩子的天职。此外有一点是父母们必须注意的,就是电视和网络会“浪费”掉了孩子生活中许多更具有意义的事物——他们跟电视或网络呆在一起的时间越多,跟父母和其他一些事物比如书籍在一起的时间就越少。因此,做父母的如果真要做到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多给孩子一起相处,使孩子不至于与培养他们品格的正常氛围相疏离,这是非常重要的。

5、我这是为你好

每当家长想要孩子做一些他们不想去做的事,总是使出这样一个“杀手锏”,让孩子不忍拒绝父母的要求。但事实上是,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非要强迫孩子去做,即使听从了家长的建议话在做,心里也有极强的反抗和意见,对于事情本身也多无益处。专家建议,切不可打着“爱”的旗号去强迫孩子,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情感。

6、你为什么不能像……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事或遭遇失败时,家长认为这种比较可以激励孩子发奋。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就不能像小雨那样听话?你就不能像乐乐一样考个一百分?诸如此类的。其实对于很多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即使家长不批评心里也很难受,更何况家长说出这样尖刻的批评,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被彻底击垮,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对于一时的失败或错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改正。专家建议,当孩子失意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抚慰帮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重新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7、你要是不……, 我就给你颜色看看

有的脾气比较暴躁的父亲,会对不听话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假如你不马上收拾好这些玩具,我就给你颜色看看”。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他从来不会真正这样去做,对于现在的小孩来说,聪明的孩子或许也深知这一点。正像非真诚的夸奖一样,非真实的威胁同样会暗暗削弱父母言辞的可信度。试着将威吓换成一种许诺。当孩子在超市磨磨蹭蹭不想回家时,你不要威胁说:“我走了,不要你了!”让他一个人呆在那里,而是换一种方式说:“咱们赶紧回家,那样咱们就有时间在一起玩了。”这个主意有助于产生动力,激起他做其他事的兴趣。通过讲道理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对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效。

8、 小心,我来帮你

在呵护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出于溺爱或“责任心”,做父母的常常以“消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所遭遇的一切。比如,父母怕孩子出意外,便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置障碍:他们常常对孩子说:“别跑,会摔跤的”、“别乱动”、“我来拿吧,你会打坏这只杯子”、“我来帮你叠被子,你去玩或听儿歌”等等。你当然是好心,作为父母,你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因为,你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你肯定他会出事;你肯定他会打坏你的杯子。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更好的说法也许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小心一点”、“把杯子拿稳”等等。这样你强调的是鞋带、是小心、是杯子,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考验的是父母的勇气而不是孩子的勇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往往无法接受孩子受到伤害的事实,他们的心理没有具备这样的承受能力。他们习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无处不是危险,这个世界到处都可能发生意外。因此,为了防止孩子遭遇危险

和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孩子时时置身于“安全”的范围之内或自己的庇护之下,远离一切想象的或可能的潜在威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在“保护”了孩子的同时,却限制了孩子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空间,从而也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生命

9、你是最……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幅画”,“你这么聪明,你这么伶俐”,或者类似的表扬鼓励的话,对于父母来说,给予孩子鼓励是对的,但是要注意表扬的态度和表扬的频率,否则会使孩子认为父母给予的赞扬如此慷慨,以至于他最终不再相信父母的话。

不断得到赞扬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就很可能经历很大的失望,会很难接受表扬,一方面,期望得到很多赞誉,当得不到表扬时,会感到不安;而另一方面,当真正得到夸奖时,却对之表示怀疑,因此会怀疑作为孩子得到的所有褒扬之辞的真实度。

尽管小孩子在他们做得不错时需要正反馈,但父母应以真诚的态度来调节表扬的频率。一个孩子如果总听父母说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小公主”,而在学校她的鼻子却屡遭男孩子们的取笑,那么她就会对这种反差感到迷惑。专家说:“频频得到父母夸奖的孩子常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的父母把事情搞错了,并且他们根本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比这还要糟的是,他们会认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没有寄予多大的期望。”

第四篇:父母最不该对孩子说的10句蠢话

1 "我们是不行了,孩子,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这样的家长往往自己得过且过,患得患失,不断催逼,最后只会落得吃力不讨好.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类似语言:"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争气啊!""你是我们全家唯一的希望!"

2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或许这是家长们最长说的一句话了,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总破坏.这句话对孩子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破坏孩子的心里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成长,更容易让孩子失去应有的信心.而对于家长来说,常常把这句话放嘴边,证明他们的眼睛总是盯在别人孩子的身上,人家进步了就着急,人家退步了就且喜.人家学钢琴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人家练书法,自己的孩子至少要练钢笔字帖,丝毫不顾自家孩子是否对其感兴趣,这种盲目的攀比不但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也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心理抵触.得不偿失. 类似语言:"你怎么就不如别人的孩子呢?""有点出息好不好?"

2 "没时间管你,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啊?" 名人言:"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教育孩子不是上课,打个电话可以教育,传递一个眼神也可以教育,和孩子的相处更是好的教育契机.教育的长短不由时间长短决定,关键要看家长用不用心教育,会不会教育.说自己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家长,就算有了时间也教育不好孩子. 类似语言:"我也想管孩子,可实在抽不出时间!""叫你表姐去开家长会吧,我没时间!"

3 "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 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把孩子当玩具或者宠物,为了好玩,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为得到鼓励和刺激,什么行为就得到强化.父母不应该随便利用孩子开玩笑.在这些无聊的玩笑中,孩子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自生不良的价值取向.夫妻的打情骂俏最好不要对年幼的孩子开. 类似语言:"宝宝都会骂人了!好厉害!"

4 "进了前三名,妈妈给你买...!" 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孩子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如果他考砸了你惩罚他,考好了奖励他,他会误以为学习是为家长学的.这样一来,奖励机制就破坏了孩子对知识的正常理解.如果有一天,或者有的孩子不把物质奖励当作一种动力,那么他还如何学习?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容易把孩子引向灰色地带. 类似语言:"考了100分,爸爸带你去...!"

5 "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导致亲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更会破坏孩子的公正心,妨碍孩子的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 类似语言:"还敢顶嘴,反了你了!""住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屁眼痒痒了是不是?"

6 "你爱怎么招就怎么找吧,谁管的了你啊?" 一般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旧错从犯,这样说会让孩子很委屈.这种方法用前两次会让孩子很愧疚.但是用多了就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索性将错就错. 类似语言:"甭问我,我懒得管你!""你怎么样跟我没关系!"

7 "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因为孩子是自己养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任由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到孩子身上,无视孩子的个人意愿. 类似语言:"孩子是我的,你管不着!""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生下来就该捏死你!"

8 "你怎么这么笨?"

抱怨和指责会让事情变的更糟!孩子自己也不情愿表现的那么差,肯定自己心里都很自责.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更不能当着别人面说自己的孩子很笨.父母气急败坏的责骂孩子,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不知所措.增加逃避心理.这种言语会毁灭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恶性循环. 类似语言:"废物,猪头!""你怎么一点出息也不长?"

9 "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如果是真离婚在孩子未成年的情况下还是你们自己决定好了,谁更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就让孩子跟谁.如果仅仅是个有意无意的玩笑,那就太愚蠢了.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他一定会想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婚?他也一定会考虑自己会跟谁?对于一个孩子,母爱和父爱是同等重要的,没有什么喜欢谁不喜欢谁的区别.而实际上,多少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婚姻观,何必呢? 类似语言:"你觉得妈妈好还是爸爸好?"

10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或许这是家长们最长说的一句话了,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这句话对孩子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破坏孩子的心里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成长,更容易让孩子失去应有的信心.而对于家长来说,常常把这句话放嘴边,证明他们的眼睛总是盯在别人孩子的身上,人家进步了就着急,人家退步了就窃喜.人家学钢琴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人家练书法,自己的孩子至少要练钢笔字帖,丝毫不顾自家孩子是否对其感兴趣,这种盲目的攀比不但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也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心理抵触.得不偿失. 类似语言:"你怎么就不如别人的孩子呢?""有点出息好不好?"

第五篇:不要随便对孩子说的10句话

1.本来想要个儿子(女儿)的,天公不作美。

这是明显的性别否定,孩子会自然的接受家长的“要求”。同时这种说法也会让孩子感到困扰,可能因为自己没符合爸妈的期望为失落或者感到愤怒,这样的情绪都会影响孩子。

2.别玩了,看看书去。

可以说一个孩子的童年伴随着玩耍才是正常的,玩是孩子的天性,通过玩耍能学到很多经验。总是不让孩子玩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父母要明白不要参杂自己的价值观去勉强孩子。

3.你太小了,做不了这使。

父母保护孩子是责任,但是过度去保护就是不对了。对于现在的环境,需要鼓励孩子去尝试一些和年龄符合的事情,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去做。4.不能接受失败。

无论是谁都没遇到失败和挫折。如果您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么你要小心了,不要什么都要求孩子都成功,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患上强迫症,很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5.不能去那个事。

父母习惯把自己的经历按在孩子身上,自己儿时吃亏的事情,是不允许孩子去做的。其实父母限制的多是阻碍孩子童年应该经历的体验,成年容易做事不果断。

6.小孩子懂啥,上一边玩去。

这是明显的划定界限,大人是大人;小孩子就小孩,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受重视,心理上会不服气,严重的会心理压抑,以后做事缩手缩脚。7.不能和谁谁玩。

这是对别人家孩子的歧视,带有父母自己的主观性。孩子是天真没有心机的,和谁一起玩并不分什么尊卑。家长强制的分开,让孩子无法理解,严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交际。

8.给我好好的听。

这是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否定孩子自己的思考。其实孩子是需要通过各种经验教训积累自己的思维。如果父母什么事情都干涉,什么事情都不让做,会阻碍孩子的思考能力,也会导致成年以后缺乏主见。

9.消停的,别哭了。

孩子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喜爱和认同的,认为父母是自己的保护伞。可是连哭泣都会被妈妈呵斥,孩子会感到特别的无助,也会慢慢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在未来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表达。

10.当初要没把你生出来就好了。

有的家长在气头上会说这样的话。这话完全否定了孩子的存在价值,对孩子是沉重的打击,因此绝对不能说,否则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上一篇:法学专业求职信下一篇:真正的英雄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