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教育资料

2024-04-24

吸烟有害健康教育资料(精选8篇)

篇1:吸烟有害健康教育资料

烟草是世界上第二大死因。烟草使用仅次于高血压病,是占死亡率63%的心脏病、中风、癌症和肺气肿一类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最大诱发因素;烟草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占成人死亡率的十分之一(每年造成约600万人死亡)。如果目前的吸烟模式继续下去,到每年将造成约1000万人死亡。

烟草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有哪些?

烟草中含有3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主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毒性最大。

1、尼古丁,又叫烟碱,它可使人吸烟后成瘾。少量尼古丁起兴奋刺激作用,大量尼古丁起抑制或麻痹作用,有剧烈毒性。一支香烟中所含的尼古丁足以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2、烟焦油,俗称烟油子,含有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积存多年可诱发癌症。

3、一氧化碳可破坏人体红细胞的带氧能力,引起缺氧现象。人吸入一氧化碳之后,轻则头晕、头痛、吃力、胸闷、气促,重则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长期吸烟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可伤害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此外,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

烟草对人体的健康有哪些危害

一、吸烟导致的疾病

在20世纪40年代,对烟草与健康危害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楚。据美国官方调查数据,1949年18岁以上人口中,有一半的男人和三分之一的女人吸烟,占这个年龄段人口总数的44%—47%;而且吸烟量很大,1950年全国人均10支烟,即烟民们每天抽l包烟;医生也和其他人一样吸烟。1950年相继有五项吸烟与健康的重要研究成果问世,其中来自英国的研究,在观察649例男性和60例女性肺癌死亡病人和相同数量的非肿瘤死亡病人的吸烟习惯,并仔细排除可能的混杂因素和偏性后,证明肺癌死亡者中吸烟的比例和非肿瘤死亡者中吸烟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严重吸烟者(每天25支以上)患肺癌的可能性是不吸烟者的50倍。之后的50年内,大约有上万篇有关吸烟对肺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作用的研究论文发表。

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吸烟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1950年、1960年和1970年在美国、瑞典、日本、加拿大和英国开始的对吸烟和非吸烟者患病和死亡的长期观察。对英国医生的研究表明,在1951~1971年的间,吸烟者的总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1.5~2倍;而在1971年至1991年间,吸烟者的总死亡率已达非吸烟者的3倍。美国在120万人中开展的队列研究表明同样情况。上述两个研究均证明了烟草对不同疾病的影响。对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长期观察显示非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保持相对稳定的很低水平,而现在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0倍。如近50年来,美国男性和女性非吸烟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一直维持在15.4/10万和9.6/10万的水平;而对于现在吸烟者来说,在1959~1965年期间男性和女性肺癌死亡率分别为187.1/10万和26.1/10万;在1982~1986年期间,其肺癌死亡率已经达到341.3/10万和154.6/10万。同样,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吸烟者的死亡率也是非吸烟者的10~20倍。对于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吸烟者的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2倍。

二、吸烟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

(一)呼吸系统

1.烟可使纤毛功能受损、脱落,致使痰液及有毒物质不能有效排出,细菌容易孳生繁殖。长期的刺激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道阻塞,进一步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等。2.烟焦油内大量的致癌物和促癌物附着在呼吸道上,长期刺激下可引起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癌症,以肺癌为主,其他还有口腔癌、唇癌、喉癌等。3.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为非吸烟者的10.8倍;而肺癌的年死亡率,非吸烟者为12.8/10万;每日吸烟10支以下者为95.2/10万;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为235.4/10万,是非吸烟者的18.4倍。

(二)心脑血管系统

烟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虽然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度低于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但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群基数很大,即使相对危险度仅高l倍,由烟草所致的超额死亡的绝对数不可低估,这个绝对数比烟草所致肺癌和慢性呼吸系统死亡的总数还要大。而研究结果表明,在50岁以前,吸烟者因心脑血管疾病而发生的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5~6倍。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吸烟不仅是其中的一个危险因素,还能够加强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作用。研究证明,吸烟和高胆固醇以及高血压的联合作用比各个危险因素单独作用的风险更大。1.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增快,同时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2.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痉挛状态,导致血管硬化,管腔变窄,输送的血量减少;3.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硬化后,心肌的氧供减少,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导致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4.营养脑细胞的脑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减弱,可诱发脑血管破裂出血;由于管腔变窄,可诱发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导致“脑卒中”;5.持续、大量地吸人一氧化碳导致机体缺氧,加重以上病变。过去50年里,烟草的成分和形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过滤嘴香烟成为市场上的主要产品,香烟中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也极大下降。虽然每支香烟中的焦油和尼古丁含量与吸烟者的吸收量几乎无关,流行病学证据依然表明其对某些肿瘤特别是肺癌以及对总死亡率的影响有所降低,但对心肌梗死的改变不大。

(三)消化性系统

尼古丁刺激胃酸分泌,并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血液循环流量减少,降低胃黏膜的抗病能力,从而易发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吸烟可以抑制消化腺的分泌,影口向消化功能。吸烟还可能使胃溃疡恶化并减缓伤口愈合。

(四)早衰

吸烟使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衰老加快。吸烟女性出现皱纹者是非吸烟女性的3倍。这是因为吸烟降低血中雌激素水平,损伤血管及结缔组织,这些组织对保持皮肤弹性至关重要,因而皮肤会变得干燥松弛,脸上皱纹增多,容颜灰暗,造成明显的“吸烟面容”,破坏青春靓丽的美貌。

(五)其他癌症

由于烟草中含有苯、焦油以及多种致癌性放射物质,除口乎吸系统癌症外,吸烟者中胃癌、膀胱癌、睾丸癌、肾癌、食管癌等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过去的研究已证明西方国家中的男性膀胱癌病例至少有60%是吸烟引起,还有口腔癌和喉癌等。过去的烟草产品因含有霉菌,致癌的危险更大。

(六)生殖系统

吸烟降低精子数量,导致精子异常和阳痿,吸烟男性不育症的发生机会高出非吸烟男性6倍。与不吸烟的女性相比,吸烟女性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出2.7倍。女性吸烟明显影响其生育。在妊娠期间吸烟的女性,产下低体重出生儿的几率增高。研究证明吸烟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非吸烟母亲平均轻200克(USDHHS,1990)。吸烟能增加自发流产、前置胎盘和胎儿死亡的可能性。目前认为妊娠期间吸烟是婴儿突发性死亡综合征(SIDS)的原因之一。也有一些研究提示吸烟可能增加儿童肿瘤和先天缺陷的发生率。女性吸烟会导致闭经并增加患软骨病的危险。女性吸烟所产生的特异性危害包括:1.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吸烟妇女患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2.生育能力降低;3.易发生月经周期紊乱,阴道不正常分泌或流血;4.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据估计,21%的宫颈癌与吸烟有关;5.孕妇吸烟易发生流产、并发症及难产,还易发生早产、分娩低体重儿;6.吸烟妇女所产的婴幼儿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智能发育也受影响。吸烟的母亲不但会影响自己身体的健康还会殃及下一代,新生儿会体质差、体重轻、死亡率高;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比常人高2倍。

吸烟的危害

吸烟有一定的社会性,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但同时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对个体健康危害极大。

一、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

二、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共20多种疾病。

三、吸烟致癌:研究发现,吸烟是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从而导致癌症和许多慢性病。最近,英国牛津提德克里夫医院对3.5万名吸烟者进行长达50年的研究得出了结论,结果显示,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到11种癌症与吸烟“显著相关”。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有四分之一的癌症者,吸烟的占90%;死于支气管炎的,吸烟的占75%;死于心肌梗塞的,吸烟的占25%。

四、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吸烟可使男性丧失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不足,流产机率增高。丈夫每天吸烟的数量与胎儿产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儿的出生率成正比。吸烟使牙齿变黄容易口臭。吸烟害人害已,被动吸烟的人受到危害是吸烟人的五倍。

五、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国外一心理研究机构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被动吸烟的危害

被动吸烟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二手烟既包括吸烟者吐出来的主流烟雾,也包括从纸烟、雪茄或烟斗中直接冒出来的侧流烟。二手烟中包含4000多种物质,其中包括40多种与癌症有关的有毒物质。在二手烟中,许多化合物在侧流烟中的释放率往往高于主流烟。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因此,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

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而被动吸烟的男性,其阳痿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妻子的1.6~3.4倍。

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学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妇后发现,当丈夫每天吸烟10支以上时,其胎儿产前死亡率增加65%。母亲吸烟更易导致儿童多动症,吸烟家庭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5月29日,卫生部发布《20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有5.4亿人遭受被动吸烟之害,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而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却只有35%。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导致哮喘、肺炎、肺癌、高血压、心脏病和生殖发育等。其中,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调查显示,在我国,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尽管她们自己并不吸烟,但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的二手烟。除此之外,职场、会场等,也经常会成为二手烟泛滥的场所。虽然没有直接吸食香烟,可是呼入体内,仍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比吸烟者的危害更大。

篇2:吸烟有害健康教育资料

们每个人的理想。“吸烟有害健康”在这个世纪流传广泛,大家都知道吸烟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我想,同学们的爸爸大多有吸烟这个坏习惯吧。同学们可能都想脱离这个云雾缭绕的环境吧,可我们不但没有脱离,也许还会越陷越深哪!所以,同学们都应该奉劝亲人,远离危害!

我们也常听人说“饭后一支烟,快乐像神仙”,可事实并非如此。吸烟的坏处就像繁星点点,数也数不完,何况很多人都爱抽烟呢。烟草里有三种危险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的能力。其实烟也是一种毒品,只是没有那么剧烈,国家没有禁止而已。敬爱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在抽烟时想过后果么?吸烟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威胁,还对你身边那些被动吸烟的人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一根根烟头,就像一只只毒药,徐徐的向我们逼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假如你每天都处在烟雾中,你的身体会越来越虚弱,病魔会时时侵害你,甚至危及你的生命。可怕的是: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极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极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比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听了这一句句惊心动魄的描述,你感觉到危险正向你慢慢的逼近了吗?你体会到自己那饱受痛苦的呻吟了么?想一想,吸烟除了带来危害,它能给予你什么?给予你家人为了你抽烟而闹得家庭不和么?所以奉劝那些有烟瘾的朋友们好好的想一想吸烟的危害,及时戒烟吧!

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人吸烟,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应该团结起来,去掉这一大不良习惯和危害。

篇3:吸烟有害健康教育资料

1 烟草的危害

1.1 烟草的有害成分

卷烟烟雾是由4 000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其中氮、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化氰类、挥发性亚硝胺、烃类、氨、挥发性硫化物、腈类、酚类、醛类等气体占95%;另外5%为颗粒物, 如烟焦油、尼古丁 (烟碱) 等。在这些化合物中, 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是主要的有毒物质, 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所有癌症死亡的原因, 大约30%可归因于烟草制品的使用。

1.2 吸烟与疾病的关系

吸烟是许多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 诸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腺和皮肤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及病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 (CHD) 、中风、消化性溃疡、癌症 (肺、唇、口、鼻、咽、喉、食管、胃、肝、肾、膀胱、胰腺和子宫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OPD) 、哮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痿、主动脉瘤、周围血管病、粒细胞性白血病、肺炎、白内障、克罗恩病、髋关节骨折、牙周病等[1]。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 吸烟相关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越大。1998年, 刘伯齐教授、钮式如教授、杨功焕教授在我国分别组织领导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两项调查均显示, 吸烟致死中COPD占45%, 肺癌占15%, 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CHD和肺结核各占5%~8%。1976年Rimm等[2]研究证明吸烟累积量越高, 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国内陆小平等[3]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 (FBG) 、餐后2 h血糖 (2 h PBG) 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 均有显著影响, 每日吸烟支数愈多血糖愈高。吸烟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 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增加糖尿病病死率[4,5] 。戒烟有利于血糖控制。由于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的特点, 吸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相关疾病才能出现, 所以在疾病出现之前, 吸烟者往往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

2 吸烟及戒烟的影响因素

2.1 吸烟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研究进展

韩曼雁等[6]研究结果表明, 支持吸烟信念和社交功效信念是男大学生由从未吸烟转变为尝试吸烟的显著性危险因素, 环境限制信念为其保护性因素, 反对吸烟信念、个人意愿信念是男大学生由尝试吸烟转变为不规律吸烟的显著性因素, 男大学生由不规律吸烟转变为规律吸烟行为受环境限制信念的影响。大学生不同吸烟信念对其不同吸烟行为阶段转变的影响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应根据他们所处的吸烟行为阶段,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教育和培养相应的不吸烟信念, 从而预防或控制吸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张治英等[7]对西安市居民吸烟行为调查得出尝试和社交需要是该市居民两大主要的吸烟原因, 以工人、企业职员和个体经营者的吸烟率最高, 其次为国家干部、医生、教师等, 男性居民吸烟率远高于女性。国内相关研究[8,9] 结果表明, 职业及家庭成员吸烟也是吸烟的重要影响因素。

2.2 戒烟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研究进展

青少年戒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健康缘故, 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戒烟有益于疾病恢复, 是青少年尝试戒烟的主要动机[10,11];其次,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不适应, 是导致发生前途无望、紧张不安等心理不良因素的主要原因, 易出现寻求吸烟来缓解压力的倾向[12],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当情绪好转时吸烟的渴望便随之减弱, 而尝试戒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3]。家庭环境是戒烟者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 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家属的鼓励会让青少年更有信心, 有助于其克服烟瘾[13], 当周围有人能反复多次地劝其放弃吸烟, 可有效提高他们尝试戒烟的积极性;同伴吸烟是影响学生尝试戒烟的最显著因子[14], 中学生的烟来源于朋友和同伴者占50% 以上[15]。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进行学校预防吸烟教育干预前后学生的吸烟率存在差异, 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更有明显的差异 。

张元东等[16]对从化市居民戒烟状况调查分析得出有70.4%的戒烟者是由于患病或认识到吸烟有害和亲友反对而戒烟, 不同职业中以教师和医生的戒烟率最高, 文化程度越高者戒烟率越高, 戒烟失败的原因中将近一半是由于意志不坚决而失败。赵刚等[17]对杭州市男性居民戒烟行为调查发现, 影响戒烟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自控力差、他人影响和缺乏有效的戒烟方法。尼古丁成瘾者往往吸烟量大、烟龄长、开始吸烟年龄较小, 易出现戒断症状, 复吸的可能性较大, 尝试戒烟多次未能完全戒除, 从而认为戒烟较难[18]。戒烟工作的重点人群应是曾戒烟但失败的现在吸烟者。提示吸烟有害健康的氛围以及经济上和人文环境上的遏制态势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 这也是戒烟者有动因却不能戒烟到底的重要因素。

3 目前健康教育对吸烟行为干预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 为玉林市科技局市级科研立项项目, 编号:20080305。

3.1 国家健康教育的政策法规 世界各国和各组织, 在控烟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一些禁烟立法和控烟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立法禁止公共场所吸烟、限制广告和促销、建立国际抗烟草网络等, 使吸烟率下降;WHO提出烟草控制十点规划, 逐渐被各国接受和实施;西太区控烟计划;由芬兰发起了国际戒烟竞赛活动等。1998年英国政府白皮书《吸烟致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旨在防止人们吸烟和帮助那些愿意戒烟的人戒烟。烟草进入中国已有500年历史, 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2003年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中国人禁烟、控烟活动已持续了百余年;2005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公约》后, 中国相继颁布了《烟草专卖法》《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开展了建立“中国戒烟网”等健康网站, 还开展了无烟场所、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草广告城市创建和认定工作, 控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其中健康教育干预法被广泛实施。在我国, 社会集体的控烟意识还没有形成气候。因此加强控烟健康教育, 是目前控烟的重要任务之一。

3.2 对青少年吸烟行为健康教育干预的现状 我国青少年中约有500万人吸烟, 青少年吸烟者的剧增和吸烟低龄化趋势是近年国内吸烟现象的显著特征[19]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栋梁, 也是国家将来的劳动力资源, 其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兴旺。因此, 阻止青少年吸烟, 促进和帮助吸烟者戒烟是控烟工作的主要内容。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除自身心理因素, 也有来自同伴、教师等周围因素及来自家庭、社区整个大环境的因素[20], 因此家庭和中、小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控烟教育的主要场所。首先, 学校要积极创造无烟环境, 国家教委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文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学校全体职工应主动禁烟, 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学生家长及来访者应禁烟, 共同创造无烟教学环境;其次, 家庭因素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要求家长做到不吸烟, 尤其是不在子女面前吸烟, 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卫生部门到学校讲课、设立展台、宣传台等使青少年认识吸烟的危害,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和方法, 引导学生的正确行为, 增强学生抛弃烟草的决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要加大执法力度, 不许向未成年人售烟, 有效限制青少年获得烟草;二要履行《公约》, 广播影视部门通过禁止和减少影视人物吸烟镜头、严格限制烟草广告, 使青少年远离烟草诱惑。

3.3 社区健康教育对吸烟行为干预的现状 社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干预, 形式多样。江滨等[21]通过对社区人群控烟方法的研究证明, 通过人群宣教, 可以提高人们戒烟的主动性。上海地区采用“社区动员—政策开发—群众参与—可推广的社区预防吸烟健康教育”模式, 社区机关及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率下降, 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 强化了居民控烟行为和戒烟服务的需求[22];大同市建立“社区健康之家”, 对病人进行控烟健康教育, 效果好, 针对性强, 值得推广[23];湖南长沙对居民控烟工作的重点是创造无烟环境, 防止被动吸烟, 强调控烟工作应从小抓起[24]。

3.4 医院健康教育对吸烟行为干预的现状 医院作为卫生部门中直接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单位, 在控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医务人员是掌握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最全面, 具有示范作用, 若能以身作则, 自身戒烟, 则能带动人群吸烟率下降, 促进人们的健康。英国戒烟服务机构指出护士在对病人健康影响上起着主导作用。护士们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社区, 工作都是处于鼓励吸烟者戒烟的理想位置, 根据当地情况和吸烟病人的喜好提供群体和个体的支持, 在普外科诊所、医院和社区设立他们的戒烟诊所[25]。国外很多研究表明, 如果医务人员能适时、有效地对病人提供戒烟干预, 将明显降低吸烟者罹患与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 因此需要在医院加强健康教育, 创建无烟医院或门诊, 开展医务人员戒烟和劝说病人戒烟的活动[26] 。

4 控烟综合方法建议

不同研究者在不同地域范围或部门,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的对吸烟人群的健康教育, 方法及效果各异, 分析其原因, 考虑除与其针对的人群特征不同外, 健康教育的力度及深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家行政部门的规划、组织、指导下, 制定相关政策, 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及创建“中国戒烟网”、无烟学校、无烟单位、无烟门诊等, 大规模庆祝世界无烟日, 动员媒体宣传, 利用公益广告,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的特点, 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网络等多种媒体, 积极参与控烟健康教育, 具有舆论导向作用, 提高人群抵制吸烟行为的“免疫力”, 达到降低人群吸烟率的目的。

社区采用问卷调查为评测方法, 以灵活的健康宣传为手段, 提高居民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对戒烟具有积极肯定的意义。以学校、机关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为基础的控烟健康教育, 针对性强, 干预效果较好;如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促进计划, 将控制吸烟、酗酒、吸毒等内容列入课程, 从青少年抓起, 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加强随访, 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 如建立控烟QQ群, 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等进行持续性的控烟健康指导, 维持控烟的长效性, 对防止病人复吸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篇4:吸烟有害口腔健康等二则

长期吸烟者口腔粘膜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炎性增生,粘膜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可形成白色斑块。由于粘膜水肿、角化,阻碍小唾液腺分泌,可引起口腔干粘不适、口腔麻胀感,味觉功能降低。调查分析认为,吸烟是口腔白斑的主要致病因素。白斑是国际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为1%~4%。预防口腔癌和防止口腔白斑发生,应首先从戒烟开始。

吸烟与干槽症有密切关系。干槽症患者在牙齿拔除后3~4天内感到局部持续性疼痛,可放射到耳颚部,有时低热,全身不适,口内有臭味,牙槽窝内骨质裸露,形成空槽。根据统计分析,吸烟和不吸烟者干槽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于香烟中有毒物质影响血凝块的形成。

长期吸烟者可在牙齿表面或假牙基托上形成黄褐色、黄黑色的烟斑,严重影响牙齿的洁白美观,这种烟斑用牙刷不易刷掉,必须到医院进行机械刮除、超声波清除或酸洗去除。

长期吸烟者口腔卫生条件差,牙周病的患病率增高,口腔内有一种难闻的口臭,给社会交往、感情交流带来不利影响,使人敬而远之。

为了口腔健康,请您戒烟!

口腔鳞癌的治疗

胡勤刚

口腔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可是,一些晚期患者术后常常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因此,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综合治疗,如术前化疗或术后辅助放疗。

采用术前化疗治疗鳞癌,可以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患者的无痛生存期。化疗的疗效受肿瘤的分期、部位、化疗方案和疗程的影响,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第四种疗法——生物治疗异军突起,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很大发展,从而使肿瘤的治疗由外部(手术、化疗、放疗)转向内部,以调整机体内的生物反应系统为主。从理论上说,生物治疗是治愈肿瘤的根本途径。

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肿瘤,就是通过体外补充,诱导或活化体内固有的生物反应系统,从而杀伤或杀灭肿瘤细胞。目前,肿瘤的生物治疗范围已超越了传统的免疫治疗概念,它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

篇5:吸烟有害健康作文

烟碱被吸入人体后,会刺激脑下垂体分泌一种激素,心脏肌肉的细胞遇到这种激素就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进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增强反应能力,刺激精神活动,增强记忆力,

吸烟有害健康《转载》作文

。但烟碱刺激了植物神经,会使呼吸机能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而烟气中的一氧化碳便会夺去大量的血红蛋白,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运输。另外烟碱能使人的四肢表面微血管收缩,直接或间接升高血压以及脉搏频率,从而对心脏、血管、消化器官和胃脏产生影响。

 

篇6:吸烟有害健康作文

吸烟可导致多种癌症。我的姑爷爷经常吸烟,他老人家口里常叼着一根香烟,耳朵上还夹着一根。他烟瘾一来就开始“施放烟雾”,那烟雾一圈一圈的,一团一团的,还很熏人,我被呛得一边流泪一边大叫;“不要吸烟啊!吸烟有害健康!”可是,姑爷爷还是在一边制造烟雾一边咳嗽,好像很享受似的。最后,他被查出患有肺癌,不久后就去世了。这都是长久的吸烟而引起的疾病。

现在,吸烟的人越来越多了;坐公交车时,叔叔吸一根烟,车上一股烟味;跳舞时,老奶奶竟然也叼着一根烟,在一旁观看;电梯里,老爷爷吐着烟雾,弄得我直咳嗽……每次我看见了,都会告诉他们;“吸烟有害健康!”。

篇7:《吸烟有害健康》

-----------观后感

吸烟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从年迈的爷爷奶奶,到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都在不断地吸食着“慢性自杀”的毒药,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在如今风俗的现代,把吸烟当成一种身份的象征,交际、谈工作、联络兄弟情、尊敬长辈等等都少不了一根烟,但真正了解吸烟危害的人却廖廖无几!不知是否注意观察过,在每一包香烟的外包装上都有这样几个字--吸烟有害健康,据相关资料报道:全球每年有上百万人因患各种疾病而死亡,其中吸烟者就约占25%,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吸烟者吸入香烟的过程,使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

篇8:环境性吸烟与儿童呼吸健康

关键词:环境性吸烟,哮喘,儿童,遗传

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13亿吸烟者,而这一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在20世纪,有超过1亿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果现在的吸烟状况得不到有效遏制,在21世纪死于吸烟者估计将超过10亿人。更值得忧虑的是,吸烟除了会伤害吸烟者自身,也往往会对周围的非吸烟者带来危害。非吸烟者由于暴露在吸烟环境中而受到的影响即为环境性吸烟(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ETS),又称为二手烟、被动吸烟、间接吸烟等。与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雾相比,ETS毒性更大,所含致癌物水平更高。

受ETS危害的人群数量庞大,其中处于特殊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已成为最大受害人群。因此,针对ETS对儿童影响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ETS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ETS常常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很多证据表明,ETS还与儿童精神、智力、行为及认知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有关。(2)ETS引起的儿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9-0842);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CSTC,2010AC5029)。

童疾病。儿童是受ETS有害影响最突出的人群,ETS会明显增加儿童患病率和病死率。家庭吸烟会增加怀孕母亲和胎儿ETS暴露量,从而影响胎儿健康,增加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围产期死亡、呼吸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等的可能性。(3)ETS研究的新手段。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广泛用于ETS研究,它们简单易行,获得了大量ETS与儿童健康相关的信息。但是,直接证据却很难获取。因此,研究者不断尝试利用一些新的检测设备和方法来进行相关研究。儿童ETS的社会经济学研究。为了合理制定政策以最大限度地避免ETS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决策者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影响儿童ETS暴露的因素。

尽管ETS对儿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呼吸系统与ETS带来的有害化学物质和悬浮颗粒的吸入有最直接的关系,其受到的伤害往往也最大,因此,本文只着重讨论ETS对儿童呼吸健康的影响。由于相关综述性文章已有不少[1,2],以下将着重介绍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1 环境性吸烟对儿童呼吸健康的综合影响

ETS对儿童呼吸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引起多种病变或者不同症状,如被动吸烟儿童的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儿童。随被动吸烟量的增大、家庭成员吸烟年限的延长,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次数也逐渐增加。因此,较大儿童所受ETS影响往往表现得更明显,哮鸣、支气管炎、头疼、疲乏等症状显著增加[3]。除了年龄因素,ETS影响还与儿童体质和性别有关。非过敏体质儿童对ETS更敏感[4],其中,男童更容易因ETS诱发呼吸系统症状或疾病。而过敏体质儿童中,女童更容易受ETS暴露的影响。由于人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差异,ETS的影响在各个地区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2 环境性吸烟所引起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2.1 环境性吸烟与儿童哮喘

与ETS有关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哮喘。因此,针对ETS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也很多。如近10年来中国儿童哮喘与过敏体质、家族史和被动吸烟病例的对照研究发现,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关系明显,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儿童肺功能和尿液中可替宁水平检测表明,ETS暴露对哮喘患儿有严重的负面影响[5]。ETS暴露会影响哮喘患者的发病率、肺功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ystemic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其中,SOD是一种ETS潜在的氧化靶物,与哮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ETS暴露越多的患者身体素质、肺功能水平越差,支气管扩张越严重,急症和住院率都更高。同时,血清中SOD活性水平也更低[6]。

除了对儿童的直接影响,ETS暴露同样会对胎儿哮喘患病产生影响。孕妇被动吸烟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且随着被动吸烟量的增加,危险性也增加[7]。ETS还可能造成儿童哮鸣[8]。来自母亲及经常吸烟者的ETS暴露明显与哮喘、继往或现有哮鸣症状有关。儿童哮喘持续状态(status asthmaticus)也与其ETS暴露情况密切相关[9]。

2.2 环境性吸烟与儿童呼吸道感染

儿童环境性吸烟可能引起的另一种常见疾病是呼吸道感染。被动吸烟儿童呼吸道感染率明显高于无被动吸烟儿童,被动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住房面积越小,儿童呼吸道感染率越高。被动吸烟儿童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也明显低于无被动吸烟儿童。这说明,被动吸烟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被动吸烟使儿童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减慢,导致鼻腔防御机制受损,是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机制。研究同样表明,ETS暴露会增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程度与暴露剂量直接相关[10]。

2.3 其他疾病

除了常见的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环境性吸烟还可能会引起儿童的多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儿童期暴露于ETS会大大增加成年时患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11]和因阿司匹林恶化的呼吸系统疾病(aspirin-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AERD)患病概率[12]。ETS中含有的有毒及刺激性化合物可以对肺造成严重影响,增加儿童致病及致死率。

3 环境性吸烟对胎儿的影响

与ETS直接影响儿童不同,胎儿会因母体的传递而受到ETS影响。孕妇围生期结果往往受到社会经济状况的影

28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响,其中,ETS是一个重要因素[13]。经常暴露于ETS的低教育水平妇女比教育水平高的妇女更容易出现早产(preterm birth,PTB)[14]、低初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和身高、小头围、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死产、早产、肺功能不足[15]、新生儿败血症等风险[16]。由于无计划生育的母亲不能提前避免ETS环境,因而是否有计划怀孕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17]。无计划怀孕的胎儿往往更容易暴露于ETS。

4 新的研究分析手段

有效评估ETS风险的方法在于准确检测。目前针对ETS与儿童健康的研究常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无法得到最直接的证据。因此,研究者不断尝试利用一些新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的来分析ETS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尼古丁与它主要的代谢物———可替宁常常被用作吸烟的生物标志物,它们的水平可以在不同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唾液、尿液中进行检测。因此,针对血液、尿液等体液此类成分的检测是ETS检测分析最常用的手段,如Demkowska等[18]发明的非侵入式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被用于检测脐带血血清中可替宁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中可替宁含量与尼古丁水平呈线性相关,也与孕妇ETS暴露情况关系密切。根据实验建立的线性方程可用来估计孕妇ETS的暴露程度[19]。尿液中可替宁与肌氨酸酐比例(cotinineto-creatinine ratio,CCR)的检测分析也已被用来判定儿童ETS的暴露情况[20]。

除了尼古丁和可替宁,体液中的另一些物质也被用做ETS暴露的生物标记。例如敏感、重复性高的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可用于定量分析人血清以及尿液中的OHd G[21],OHd G浓度与ETS暴露程度直接相关,从而实现ETS暴露情况的判定。

最近,毛发分析被视为尼古丁水平分析的一种更方便、无创的检测方式。由于尼古丁/可替宁在毛发生长过程中不断积累,毛发分析可作为烟草暴露的长期、累积性效应检测的一种独特方式[22]。

5 环境性吸烟危害儿童呼吸健康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ETS对儿童呼吸健康的影响机制十分复杂,常常会表现为分子水平的改变,其中,由于基因芯片等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ETS对遗传因素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研究。例如,二手烟可以改变IL-3基因遗传性变型对脐带血Ig E水平的影响[23],增加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CYP1A1、GSTP1、IL-13等基因的多形性与ETS暴露及随之引起的哮喘有关[24]。其中,IL-13在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YP1A1和GSTP1是机体反复暴露于有毒物质所产生的异生代谢相关的酶。

基因表达微球芯片被用于分析被动吸烟组与对照组(非吸烟者)的转录物变化[15]。相对于对照组,被动吸烟组共有158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这些基因分别与胞外基质、细胞凋亡、胎盘功能、血凝、压力反应、脂肪代谢等有关。被动吸烟组的脐带血中表达的114个基因编码了多种黏附分子和免疫响应的调节因子。比较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的影响路径表明,ETS暴露和孕妇主动吸烟部分上利用了相同的分子机制,怀孕期间即便是低剂量的ETS暴露也可以引起胎盘及胚胎细胞表达下调。它暗示了ETS对胚胎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通过胚胎功能的下调来实现。

除了核内基因组的改变,相关学者还研究了ETS引起的核外基因组的变化。在ETS暴露的大鼠中[25],小脑线粒体蛋白质组出现了明显的紊乱。因此,小脑发育关键期易受ETS暴露的影响,从而改变其行为。

6 结论

ETS对儿童的呼吸健康有明显影响,其主要原因是ETS含有的成分比香烟主流成分更有害,它不但包含大量未燃烧物质,还包含更细小的可以深入肺组织的颗粒。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由于特殊的身体状况,呼吸及免疫系统仍然处于生长状态,防御机制比较脆弱,对ETS的易感性也比成人更突出。相对于直接暴露于ETS环境中的儿童、吸烟或者暴露于ETS的怀孕母亲则可能影响胎儿或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增加其发展为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现有研究表明,家庭已经成为儿童ETS暴露的最主要来源,父母吸烟和儿童呼吸系统发育状况及相关疾病,如哮喘、咳嗽、痰多、哮鸣、呼吸能力不足有明显关系。因此,全社会应更多地关注ETS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创造更多的无烟环境来排除影响儿童健康的ETS来源。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市场营销业务分析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