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5-1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14篇)

篇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朝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此做一描述和分析,并试图提出对策建议。

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森林面积逐年增加,为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提供了大量寄主植物,加上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林业有害生物的常发区和高发区。林业有害生物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具体表现有:第一,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第二,成灾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第三,危险性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尽管还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第四,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例如,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松突圆蚧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1、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

从1990年开始,原林业部提出了在全国开展以“一站三网”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后,各地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开始得到加强,普遍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和监测点,测报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起点低,特别是部分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网络的建设进展缓慢,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还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与当前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和监测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测报、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较低,预警能力不足;三是测报、监测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测报、监测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

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技术由于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3、林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目前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调,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有害生物防治,预防机制差,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4、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

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主要对策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我国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我国已加入WTO多年,为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提高贸易信誉,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和检疫工作,以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需要强调的是,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

加强领导。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首先,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其次,要通过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再次,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3、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和规模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应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4、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抓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在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传播。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它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四是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三是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据此,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国有林管理站)

篇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喀喇沁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作 者:王兴武 武永胜 潘瑞萍 魏敏 作者单位:刊 名:内蒙古林业英文刊名:NEIMENGGU LINYE年,卷(期):2009“”(10)分类号:S7关键词:

篇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明显提高。而且林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这也就为大量的有害生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而且近几年的环境破坏使整个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这就加大了有害生物存活的几率, 给林业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作为林业部门应该重视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的, 当前面临的形势十分的严峻。具体的来说, 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 有害生物存在的面积也随之增大, 而且有害生物并不是单一的一种, 这就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到困难。此外, 如果有害生物对药效产生了抗体, 一旦再次爆发, 就会非常难清除。

2 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林木产品出口大国, 林业一方面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民经济收入。但是在森林面积不断增长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有害生物直接对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破坏, 给林业造成巨大额经济损失,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 有害生物能够寄居的面积越来越大, 这就给工作人员的防治工作增加了困难, 提高了防治工作的经济投入。二是有害生物的种类增多, 也就需要使用不同的防治措施。三是有些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十分大, 目前虽然没造成大面积的危害, 但是其潜在的危害还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四是有些有害生物属于变异物种, 防治工作难度很大。此外, 防治一段时间之后, 重新爆发, 那么就会非常难清除了。

3 引发有害生物的基本因素

3.1 气候异常加速生物灾害发展。

气候的变化对有害生物的生存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 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九年连续的暖冬、干旱等异常气候, 造成树木的大量死亡, 提高了害虫的过冬能力, 提高了害虫的数量。二零一零年春季的湿度比较大, 给病虫提供了很好的繁殖条件, 造成树种病害的发生。

3.2 人工林抵御生物灾害能力不强。

林木的自然繁殖是十分缓慢的, 所以我们通过人工林的方式增加森林面积。在现有林业总面积中, 人工林就占百分之九十, 超过一半以上林木的群落属于单一树秧, 生态环境不稳定, 低于有害生物的能力比较弱, 非常容易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

3.3 疏于管理诱发生物灾害。

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还和林业部门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当前有很多林业部门疏忽了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没有在这方面增加投入, 也没有及时地对森林和土壤进行管理, 造成林木自身免疫力下降, 提高病虫害爆发的几率。

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4.1当前社会虽然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也开始增加森林的种植面积, 但是对林木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具体的责任也没有落实到位。具体来说, 一方面政府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度不够, 没有将该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即使有也落实不到位。

4.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导致当前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更加严峻, 而且当前有些林木受到外来物种的侵袭, 造成林木的大面积死亡, 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

4.3当前林业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防治机制, 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不够灵活, 不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是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进来。但是当前情况正是因为防治机制不灵活, 导致参与到防治工作中的只有森林防护体系的人员, 这就很难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5 主要对策措施

5.1 抓好责任落实, 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视程度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 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 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 保护森林资源, 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森林资源的高度认识。

5.2 抓好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成效

首先, 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 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 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 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 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 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其次, 要通过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一般调查和系统预测, 不断积累基础资料, 建立起数据库, 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再次, 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 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制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 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5.3 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 改进防治手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 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 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 采用良种壮苗, 营造混交林, 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 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全过程) , 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 逐步禁止使用剧毒或高残留农药, 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 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和规模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 应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 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 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5.4 加大资金投入, 保证防治需要

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必须提高资金的投入。具体的来说, 一方面应该通过多个渠道收集社会资金, 在具体的责任落实过程中应该遵循“谁经营, 谁治理”的原则, 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的分配资金。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应该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 增加对防治工作中各项内容的投入, 提高基本设施建设。此外, 国家还应该建立其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 也就是说谁能获得生态效益, 谁就需要拿出一定的补偿资金作为防治工作的基础资金。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的林业大国, 林业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为了保证林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我们应该做好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这个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直接制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效率, 文章对实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宋玉双.论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 2010-07-15.

篇4: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存在问题;防控对策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

1.1测报工作基础薄弱,经费短缺

目前,各地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已逐渐得到加强,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主要反映在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测报调查技术落后、监测经费不足、人员不稳定、测报数据积累在完整性连续性长期性上有所欠缺,导致经常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2防治力量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由于一些基础设施的缺乏、陈旧和老化,造成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运用一些比较传统的防治方法。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林业有害生物经费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林业事业的发展和整体经济环境建设的投入比仍很不足。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存在着造林是全社会的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业务部门的事的错误观念。此外,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要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林农培训力度,提高防治技能。大量致病菌和害虫的存在造成危害。人工林内致病菌和害虫始终存于森林中,并随着天然林的减少,其数量逐年累计。当病原菌遇到湿度大和树木生长衰弱等有利条件时,则病害爆发流行。而虫害在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时,由于树木可提供更加丰富营养,促使害虫繁殖力和保存力提高,种群数量迅速上升,导致虫害发生。

1.3检疫工作重视不够,力度欠缺

虽然法律法规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部门的独立行政执法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给防治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协调带来了困难。比如个别县级松材线虫病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其成员名单中居然没有县森防站,因为该县森防站只是股级单位,而其他相应的独立行政执法部门,如森林公安、林业综合执法局等都是副局级单位。这给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横向和纵向的联络都带来了困扰。

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防控能力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政府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资金投入,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逐步完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激反应机制,提高防控能力。

2.2严格检疫执法,阻止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加强检疫工作,拔除已有检疫对象点,防止其它检疫对象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禁止使用带林业有害生物繁殖材料育苗造林。特别是对于生物引种,在引入前应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评估和预测。不仅要考虑到引进的生物在当前的各种生物生态学表现,还应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不仅要看外来种的经济利益,还要看其生态、社会影响,引入后应加强跟踪观测,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避免造成大面积危害。严格检疫复检和执法检查,加强对木材市场、木材生产经营、加工企业及松木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查和复检工作。要严格对调进木材检疫审批。进一步强化外调进木材的检疫管理,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违规从疫区调进松木、松木制品及松木包装材料,对特殊行业及一些重点工程建设单位,确因生产需要从外省、市、县、区调入的,须向当地森防检疫部门登记、审批后方可凭检疫证调入。

2.3强化科技支撑

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森林有害生物的试验研究,在课题立项和科研经费上予以倾斜与支持,逐步开展有害生物入侵机制研究、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外来种鉴定与检疫、除害处理技术、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外来有害生物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等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生态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物种数据库,并形成有害生物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的及时性和科学性以及管理的有效性。

2.4营林防治

营林措施是防治林业病虫鼠害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措施有: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促进植物生长;及时清除系统中的病虫木,改善卫生条件;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使各种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灭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营林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也能减少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数量。

2.5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的需要,改善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发展环境,应始终把舆论宣传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通讯员工作制度和重要信息发布制度。一要利用宣传车、广播电视、专刊、标语等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与林业有害生物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二要树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典范,以带动他人、积极引导教育他人,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的局面。

2.6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间相互制约的机制,打破原来害虫与天敌之间种群数量的失衡状态,并重新建立起新的相对平衡关系,进而使害虫种群数量经常处于受抑制状态,达到防治目的。生物防治的重点应放在对当地天敌的保护利用上,通过营林措施改善天敌栖息环境,有条件的林区还可增值蜜源植物,及时为天敌补充寄主和营养,设置鸟巢招引益鸟,促进天敌种类和数量增长,还要逐步开展天敌昆虫和鸟类的人工繁育、致病微生物培养生产、引进外地天敌等工作,丰富和增加天敌资源,同时要大力推广运用苏杆菌等生物制剂,达到控制病虫鼠害和保护天敌之双重目的。

2.7物理防治

2.7.1捕杀法

如银杏大蚕蛾可以人工摘取虫蛹;桦三节叶蜂可人工摘除树皮裂缝中的茧块;中华鼢鼠可采取弓箭射杀、防鼠炮炸杀;尺蛾、甲虫类可利用其假死性震落捕杀等。

2.7.2诱杀法

马尾松毛虫、金龟甲、夜蛾类,可设普通电灯、黑光灯或高压电网灭虫灯诱杀;杨毒蛾可在树干基部堆草诱杀白天下树潜藏的幼虫;小蠹虫可设置饵木诱其产卵,然后剥皮烧毁;苗圃地下害虫可设糖醋液诱杀等。

2.7.3阻隔法

如云杉阿扁叶蜂雌成虫在冬眠后大多沿树干爬行上树产卵,可在树干涂毒胶,或刮光树皮后,围上塑料薄膜环阻隔其上树,然后喷药毒杀等。

3.结语

篇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溪县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本溪县属辽宁省本溪市,气候环境适生物多样性.经过多年的系统观测调查,目前本溪地区给森林植物造成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有8种.文章对这些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种类、危害情况及发生的原因做了总结,并就这些有害生物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作 者:张伟一 张伟尧 ZHANG Wei-yi ZHANG Wei-yao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县满族自治林业设计队,本溪,117103刊 名: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年,卷(期):32(2)分类号:S763.1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 种类 防治

篇6: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防治原理

1.1灾害管理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不同于农业生态系统,除了提供林产品外,还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因此对于商品林和生态林,其生物灾害管理策略会有很大区别。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等级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2生物的环境限制因子原理

一种生物要在某?N环境中生长和繁殖,首先必须从环境中摄取各种生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当某种或某些物质或能量因数量多少而限制了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时,这种物质或能量即称为生物生育的限制因子。一种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与繁荣,取决于多种环境条件或因子的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性限度的环境条件,都会成为该种或该群生物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限制因子往往可以被另一种限制因子替代。

2.防治对策

2.1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

2.1.1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2.1.2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2.1.3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3.提高认识

3.1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2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3.3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4.加强林木检疫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抓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

4.2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5.加强预测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5.1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5.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篇7: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林业的健康发展,给国家及林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下论文就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营林生产;对策

1做好森防工作的措施

1.1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用量化的数字宣传森防工作与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及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是发展的观念.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1.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

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双层责任制,把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促进由部门搞森防向政府有责任、社会齐关心、大家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基层林业站要积极当好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报告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3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建议将基层林业站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机构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的建没,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林业标准站建没,逐步健全并规范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实现森防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1.4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省级测报点为骨干,基层林业站为最基础的测报网络。做到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定期发布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建议省、市、县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报队伍。

1.5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检疫队伍的建设,提高检疫执法水平,规范检疫执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县检疫实验室.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1.6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首先是基层林业站要真正参与本地区造林规划没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在森林公园建设方案、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以及造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方面,要有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子,做到没有病虫害预防措施的造林设计不予审批,达不到混交林比例的造林项目不予验收。二是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建立相应的种苗基地,培育抗干旱和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从采种、育苗、调运、造林的各个环节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三是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别是

要发展乡土树种,引进优良品种、树种林种配置、林网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做工作。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比例不低于31)%),彻底解决树种单

一、人工林纯化问题。四是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危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五是对病虫害常发区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搞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抚育间伐等,增加树木的生长量,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利用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1.7科研和技术推广并举,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围绕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行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防治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重点推广应用仿生、生物防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广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广,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1.8要建立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不断拓展投资渠道,加大森防资金投入

因为森防经费使用是关系到森林生态安全的大事,建议国家和地方投入要有绝对保障。首先,要严格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依法充分调整地方及林农防治的积极性.加大自筹资金比例,转变等、靠、要思想,实现防治资金以地方及林农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其次,县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逐步提高工程治理项目配套资金比例,增加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投入。第三.要对防治经费实行科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并建立定期审计制度。

2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⑴营林生产要以林木生长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因为林木生长量才是构成产品产量的因子(森林的间接效益也是如此),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的效应完全反映在林木生长量上。目前营林生产只是把造林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国家投资也是按照造林面积计算,完成多少造林而积就领取多少国家投资。至于能否成林,生长如何或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产品就已经不和国家投资发生关系了,甚至连主管部门统计数字也只是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多少,而不去统计成活率、保存率或林木生长量等更能说明营林成效的数据。这是造成造林保存面积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⑵要以省或地区(主要考虑自然区划)为单位,把宜林荒山(包括采伐迹地)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例如用材林有大、中、小径材),比如说,在南方杉木、松木、桉树产区,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南方可用杉木、马尾松、桉树等),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这样,国家对林场的营林任务就可以下达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木材产量及规格、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完成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营林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和没有完成规定指标的奖罚制度。在不超过投资的前提下,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所得的经济利益可以全部由林场或个人所得。这和工业生产不同,因为国家虽然没得到超额部分森林的直接产品,但在森林间接效益方面仍然可以得利不少。

3强化对森林抚育,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从调查设计着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设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设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规划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对生态功能弱的禁伐区,以卫生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对商品林,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同时尽快转变森林单纯提供木材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和

利用森林自身特有生态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建立林农、林果、林药、休闲等复合经营模式。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正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重点公益林区实施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各种林分特有的功能。加大低质(效)林的改造力度,对于低质(效)林改造工作,本着宜采则采,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抚则抚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4采取有利措施不断提高更新造林质量

近年来,随着全国进行林改,林农得到实惠,尝到甜头,造林质量稳步提高。在强化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了造林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大幅提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质量、效益上,一是转变思想,加强领导,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在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分清责任,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奖惩分明。三是制定措施、求真务实、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生产任务。四是开展绿化植树活动,美化家园,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5论文结论

综上论文所述,重视和预防林业有害生物,提高营林生产质量,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8: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当前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 防治难度相对增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 特别是纯林的增加,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加剧。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 害虫越冬死亡率低, 发生面积有所上升, 由于气候等原因, 今年林业有害生物仍偏重发生。据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已达1.3亿亩, 预计全年将带来损失1000亿元。我市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 防治难度加大。

1.2成灾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增多, 危害损失严重。

去年暖冬和今年春旱都为林业有害生物高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目前的森林结构中, 中幼林比例较大, 极易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再加上一些地方造林树种单一, 一旦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很容易蔓延扩散;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频繁, 携带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几率增加。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 已给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外来有害生物由于在我国没有天敌制约, 加上生存和繁殖能力惊人, 造成危害更大。

1.3顽固难治, 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舞毒蛾、落叶松枯梢病和鼠害等表现相当顽固, 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如监测跟不上,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 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 导致防治相当被动。

2 制约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因素

2.1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

测报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一些基层测报点的兼职测报员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 虽经多次培训, 但业务素质仍偏低, 有的甚至没有微机、GPS等设备, 导致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发生及危害程度, 更谈不上科学地指导防治。

2.2科技力量不足, 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 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林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 无公害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完全推广。

2.3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造林的只管造, 育苗的只管育, 引种的只管引, 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预防机制差, 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2.4检疫工作不到位。

有些产地检疫跟不上, 加上缺少专职检疫员及交通工具, 调运检疫严重失控, 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不力。

2.5防治经费短缺, 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

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 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低, 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 主要对策措施

3.1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 做好应对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 抓好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3.2落实好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工作。

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 不从疫区调运苗木, 对全市枯死树种进行调查和清理, 并查明原因。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监测预防。建立联合防御体系, 密切与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的联系, 加强协作, 共建联合防御体系。

3.3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认真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 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严格控制从疫区调入苗木、木制品等, 尤其是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检疫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开展专项整治, 集中严厉打击森林植物检疫中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检疫执法力度, 规范检疫人员执法行为, 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

3.4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控灾减灾工作。

加强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管理, 完善监测网点建设。强化对测报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把上报林业有害生物基础数据列入责任考核范围, 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组织学习林业有害生物相关知识, 提升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水平。抓好松毛虫、舞毒蛾、鼠害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3.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 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 按照“谁受益, 谁补偿”的原则, 从收取的资源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摘要:目前, 威胁森林资源的安全的三大灾害是:有害生物, 森林火灾;乱砍滥代, 就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

篇9: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生态环境;防控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02

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和不断实践,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和谐是历史赋予林业各级部门的重任。

1 基本情况

湖北省巴东县地处湖北西部,属于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为58%。全县有维管束植物有183科,754属,1 521种,占湖北省维管植物的25.22%。其中,蕨类植物26科,50属,94种;裸子植被6科,17属,26种;被子植物151科,687属,1 401种。记录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6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植物36种,一级珍稀濒危植物2种,二级珍稀濒危植物10种,三级18种。自然植被共分为4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8个群系。

2 巴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2.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巴东县在长江流域相继实施了德援项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天然林资源保护项目、退耕还林项目。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大面积营造纯柏木林,一方面,由于林分结构单一,林分自身抵抗灾害能力弱,导致鞭角华扁叶蜂等主要森林病虫害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据历年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统计,巴东县仅三峡库区年平均发生主要森林病虫害3 333余hm?,给当地林农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松材线虫病、微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等外来有害物种也威胁着巴东县林业的健康发展。巴东县周边地区的恩施、宜昌、重庆相继发生了松材线虫病,对巴东县已形成了包围之势。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经济贸易的日益繁荣,更是给巴东县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讲,巴东县虽然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与国家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步伐极不相称。其表现有三,一是预防理念落后。没有将森林保健的思想贯穿到预防疫情病虫害的实践中来,防治工作经常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二是预防体系基础设施滞后。近年来,国家主要加大防治体系的建设,监测预防体系尚需完善,尤其是监测、检疫检验仪器设备和应急防控的药剂药械严重匮乏。三是预防手段落后。目前,一些先进的检疫检验和监测技术由于缺乏相关设备的支持而无法推广。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3.1 建立稳定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

在已有的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十二个林业站、两个木材检查站、林科所、湿地管理站及保护区管理站中,充实1~2名专职森防检疫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森防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业务能力较强、能打硬仗的森防检疫队伍。

3.2 开展调查评估

由于三峡水库蓄水,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航重庆,人员往来增多,物资交流频繁,为有害生物的入侵带来了高风险。因此,要随时调查,掌握本底资料,便于制定相应的办法和措施。

3.3 开展三大体系建设

3.3.1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监测工作,建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林业站、国有场站的测报员、村(工区)护林员为骨干的监测队伍,根据规划在不同区域设立固定测报点和临时测报点,开展监测工作。

一是在全县设立有害物种监测点30个,在长江沿岸6个乡镇设立重点监测点10个,在城市居民聚集点、公园、风景名胜区、厂矿、国道公路等周围山林布设20个监测点,重点监测面积为33 333.33 hm? 。二是建立有害生物监测圃。三是建立实验楼,内设办公室、实验室、标本室及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监测仪器。

3.3.2 检疫御灾体系建设

加强检疫力度,把好检疫关,充分发挥基层检疫的作用,做好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复检工作,调运检疫率达95%,产地检疫率达90%,复检率达85%,松属产品复检率100%。在检疫检验中发现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及时进行现场除害处理,以消灭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中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加大检疫封锁力度,在两个木材检查站和进入巴东县的8个重要道路口(岸)成立检疫检查站,林业公安、林政、营林(种苗、造林)、森防检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疫情病虫害的检疫执法工作。一是建立10个检疫检查站。二是购置检疫设备(含办公设备)10套及必要的检疫车辆。三是组织检疫员培训,县内每年培训一次,县外至少两年培训一次。

3.3.3 应急救灾体系建设

按照“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办法”要求,建立药剂药械库,储备常规药械设备、一定数量的常用药剂、清理枯死木的器械和应急救灾车辆,保证在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突发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除治工作。必要时组织森林公安干警设立封锁控制疫情哨卡,对疫木的短距离运输和销毁实施全程监控,确保疫情不外传。这里必须做的是,第一,建立药剂药械库。第二,购置备常规药械设备和应急救灾车辆一台。

4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为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成立了巴东县有害生物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治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的日常工作。聘请省州林业部门的专家为项目技术顾问,负责解决工作出现的技术问题。

4.2 明确职责,齐抓共管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是疫情病虫害监测防治项目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的疫情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组织乡镇林业部门、村两委和护林员加强对本辖区松林监测调查,发现松树枯死木及外来有害物种,要及时取样,并上报县级森防检疫站,并按技术要求进行清除。

4.3 加强森防队伍建设,完善森防检疫网络

完善森防检疫站办公室、实验室、标本室设施。改善办公和检测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4.4 建立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奖惩分明。

4.5 确保资金投入,提高防范成效

多渠道筹集监测防治资金,设立疫情病虫害监测防治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杜绝挪用挤占防治救灾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和使用效益。

4.6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防范工作

针对有害生物及外来物种入侵监测防治存在的技术问题,加强与湖北民族学院生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进行研究攻关,及时解决监测防控技术问题。

篇10: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

2、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结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突发生物灾害事件的现场演练活动,做好应对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抓好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3、落实好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对从疫区来的松科植物及产品全部进行复检,对全市枯死松树进行调查和清理,并查明枯死的原因。对岳麓山、花明楼、灰汤进行重点监测预防;二是建立松材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密切与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协作,共建松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做到全市不出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三是开展红火蚁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监测和除治工作,

计划

4、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一是根据国家新颁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认真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二是要开展专项整治,集中严厉打击森林植物检疫中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规范检疫人员执法行为;四是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五是做好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

5、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控灾减灾工作。一是加强长沙县、浏阳市国家级中心测报站管理,完善监测网点建设。二是强化对测报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把上报有害生物基础数据列入责任考核范围,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三是组织全市学习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水平;四是抓好松毛虫、竹蝗、萧氏松茎象、杨树天牛和食叶害虫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五是启动速生丰产林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6、加强机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 中,力争将市、县森保站纳入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为公务员;二是加强行业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敬岗爱业、热爱本职工作、热心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加强行业培训、科技推广和宣传工作,全面提高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做好迎接国家、省厅对我市十五期间国家和省重点项目验收工作,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以森防标准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工作。一是将宣传考核指标纳入到年终目标考核中,要求全市每年在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网上投稿10篇以上;二是积极参加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会的工作,发展会员;三是印发林业有害生物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宣传资料,对全市所有花店进行上门宣传。

8、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目标管理。一是配合省厅做好《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二是建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和考核检查办法。

9、制定我市xxx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和省厅及市林业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市森林保护站

篇11: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

××年是“十一五”的头一年也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键的一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林业六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等工作,开创森防工作新局面。

工作目标是:××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率控制在‰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的目标。

篇12:惠济区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工作

全区计划飞防作业面积2万亩,飞防工作从6月13日开始,6月19日圆满结束,共飞行38架次,动用蜜蜂—4号轻型飞机两架,三角翼三架,药剂采用无公害的1%苦参碱乳油。此次飞防重点是黄河大堤两侧防护林、江山路两侧绿色通道、连霍高速两侧绿色通道等杨树食叶害虫发生地段以及大河苗圃等美国白蛾发生地段。飞防工作结束后,惠济区林业局将立即进行防治效果调查,监测虫口密度消长情况,密切关注7月中上旬将要发生的第二代美国白蛾和杨树食叶害虫幼虫,为防治工作做好各项准备,确保全区生态安全。

篇1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我国在目前来讲, 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了充分的认识, 那么在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上也就加大了力度。尤其表现在林业方面, 因为林业的建设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我国在对林业的投入上也是倾注了很大的精力。近年来, 我国大量的进行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 退湖还林等等一系列的项目。那么以上这些做法就使得森林的面积得到了大量的扩展, 但是在森林的面积扩展的情况下, 隐藏的危害也就暴露了出来, 对于林业的管理也就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对林业进行管理的时候, 有害生物的防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的, 因为只有保证林业的健康才能谈得上以后对于林业的保护和发展。但是森林的面积增加了, 也就为有害生物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环境, 对其进行的防治工作也就增加了难度。有些地方在种植林木上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比较单一, 这样就使得有害生物可以大量快速的进行繁殖, 而没有其他生物的制约。我国虽然在林业的建设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但是对于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并没有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财力, 致使对于这方面的工作管理不到位, 而有害生物的种类还在不断的增加, 潜在的威胁还很巨大, 有些有害生物只是在目前还没有表现出它的有害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是无法估量的, 这就为我国的有害生物防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

1990年, 原林业部提出了在全国开展以“一站三网”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后, 各地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开始得到加强, 普遍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和监测点, 测报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起点低, 特别是部分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网络的建设进展缓慢,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还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是基础设施落后, 与当前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和监测工作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测报、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较低, 预警能力不足;三是测报、监测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影响了测报、监测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

2.2 科技力量不足, 部门缺乏协调, 防治手段落后, 经费短缺

对于我国目前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上存在着技术比较落后的状态, 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针对性的研究, 只是按照常规的方法对于森林进行大面积的喷洒农药, 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不科学的, 因为大面积的农药喷洒, 会让有害生物对于药物的抗药性增加, 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 对于再次喷洒这样的农药根本构不成威胁。然后农药的喷洒还对有害生物的天敌进行了灭杀, 形成了恶性循环, 使有害生物大量的繁衍。在林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 都是各自为政, 互不相干, 这样只能是为防止工作带来难度。而且国家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投入的资金不足, 没有办法进行新技术的研究, 在防治方法和防治的仪器上都跟不上, 所以这是目前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遇到的难题。

3 对策

3.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 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 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 保护森林资源, 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 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3.2 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一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二是通过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 不断积累基础资料, 建立起数据库, 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三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

3.3 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 改进防治手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 防治手段亟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发展生态林业。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 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 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 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 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3.4 加强林木检疫, 严防危险病虫传入

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在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 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 严防带疫传播。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 产地检疫必须加强。四是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 但运至目的地后, 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 做到万无一失。

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 却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利用大量的资源, 而这些资源的利用都会对生态环境有所破坏, 那么只是一味的索取, 却忘了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 所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 导致了生态环境被破坏, 这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脚步。在这个时候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号召全国人们进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那么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林业的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对于林业的发展建设, 那么在林业的合理开发利用上, 就要对林业进行可持续的经营管理, 那么对林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 在有害生物的防治方面就是前提条件, 而我国目前在对林业的有害生物防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 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篇14: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现状的阐述,详细论述了林业技术防治措施,监测预报及检疫,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和保障措施。为大力推进森林病虫害由重防治向重预防转变,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现状;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林业重点工程陆续实施,我国森林面积逐年递增。但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严重,并有扩散蔓延趋势,对森林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

(1)林业有害生物本身的繁殖特性。林业有害生物不仅能够主动传播而且还可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具备强大的繁殖能力,即使在短时间内消灭掉了绝大多数,但是天敌数量也会随之减少,侥幸剩余的个体又会快速繁殖传播,使种群数量快速增加,造成新一轮的危害。

(2)林业有害生物的遗传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林业有害生物的遗传特性也发生改变,适应能力不断增强,这也是林业生物病虫害防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原因。

(3)外界传播过来的新的有害生物。近年来,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频繁交流,各种树木品种交换引进,带来了新的林业有害生物,引进地区又缺乏甚至没有这种有害生物的天敌,造成灾害肆虐,危害性也相应增大。

(4)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林业资源的经营者在联防防治上不能达成共识,在灾害发生时不能同步治理,或者在防治思想上忽略了保护的主要性,一味重视培育护苗,没有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在林业生物病害防治上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只是被动地在病虫害发生时去防治,这也加剧了有害生物危害的严重性。

二、防控措施

(一)防治技术要求

1、在相当长时间内将害虫种群密度控制在低密度和小变幅的范围内。即控制害虫的数量,使虫害损失处于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其具体措施为:利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动物,利用自然感染微生物,培育抗虫树种,改变林分环境。

2、暂时压低害虫种群的密度。即在短时间内,杀灭猖獗害虫。其具体措施是:利用杀虫剂、物理能,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农药直接杀灭害虫;广泛利用昆虫的趋性、性信息素等引诱物质、电磁波等诱杀害虫、利用激素、光能扰乱生活机能。

3、在局部地区使危害性害虫种群数量大大降低,从而达到根治。其具体措施为:利用化学不育和辐射不育法,导入遗传致死因子或生态性致死因子,引进替代的竞争种。

4、限制害虫种类传播,利用检疫措施,严禁危险性病虫害传入、传出和传播。

(二)监测预报及检疫

1、疫情监测: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重点查清各林种主要树种的病虫鼠害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及天敌种类等,在此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林场、苗圃或线路设置固定监测点。通过建立新的监测点和加强原有监测点,采取定点与普遍监测,定期与平时监测,专业与群众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及时上报监测情况,发布病虫害测报消息。

2、系统测报

以普遍发生对主要树种和林分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病虫害为测报对象,主要有青杨天牛、沙枣尺蠖、中华鼢鼠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立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3-5个固定标准地,设定专人定期观测重点测报对象及其危害程度、成灾面积,并及时上报测报情况。

3、加强检疫

认真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依法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执行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的检疫申报制度,在主要道路口设置流动检疫哨卡,配备专职人员,对过往带有检疫对象的寄主植物如原木、制品及苗木实施严格的检疫检查,严防检疫对象的流入和本地检疫对象的流出。尤其是在春季苗木调运季节,加强种苗检疫,防止天牛等检疫对象出入境,切实保护林木资源安全。

(三)防治方法

1、物理机械防治

(1)人工捕杀。主要有:熏蒸处理、加工处理、焚烧等。部分虫害木清理后进行填空补缺,栽植一些抗性免疫树种,使林分逐步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

(2)阻隔法:人工设置各种障碍,切断害虫的侵害途径,直接加以消灭。

①毒环法:利用害虫有上树、下树的习性,如沙枣尺蠖等,可在树干下部涂刷宽3~5厘米毒环或胶环,害虫经过时中毒或粘着死亡。

②障碍法:对枣尺蠖等雌虫无翅,只能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可在树干基堆土,或缠塑料薄膜,或堆积圆锥形细沙以阻止成虫上树产卵,把雌虫直接消灭于树下。

(3)诱杀法。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诱虫器或诱物诱杀害虫。

①灯光诱杀;②毒饵与糖醋诱杀;③饵木诱杀;④潜所诱杀;⑤植物诱杀

(4)热处理法:利用温汤浸种、土壤消毒、曝晒或热蒸杀虫。

2、生物防治

(1)以虫治虫:主要利用昆虫的天敌以虫治虫,天敌昆虫的利用途径有以下三种:一是增加自然界天敌昆虫的数量。包括创造天敌昆虫在野外繁殖的条件和人工大量繁殖天敌昆虫两个方面。方法有直接保护害虫天敌;应用林业技术,实行树种混交,林地间作,种植适量的蜜源植物,为天敌昆虫增加补充食料和补充寄主;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二是改变本地昆虫的种群结构,包括国外引进驯化和国内异地移植天敌。

(2)以其它动物治虫:如鸟类、蜘蛛、青蛙等都是害虫的天敌。要广泛招引利用益鸟。如冬季在林内给以饵料,干旱地区给水;在林内种植适合鸟类营巢的林木,设置鸟巢。

3、化学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用农药。一般在害虫发生大面积、大部分或全部进入时用药。采用树干打孔注射、绿色威雷喷雾等防治成虫,毒签、堵孔等防治幼虫。施用农药时,应根据害虫情况、经济条件、保护对象、环境因子综合考虑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环境污染,防止发生公害。同时还要防止对林木产生药害。并且对某一种害虫要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防止农药对人畜产生毒性和残留毒性的发生。

三、结语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在对其进行治理的同时,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增加生物多样性、以预防为主的防治对策,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大科研和基础設施建设,加强专业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建立以营林为主、健康森林的育林理念,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组织与管理[J/OL].科学网,[2008-04-15].

[2]吴孟科,胡晓惠.海南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控对策 《热带林业》 2007年01期

上一篇:市公安消防部队错时工作制管理规定下一篇:团组织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