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023-06-08

第一篇:ppp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PPP的发展历程

大岳咨询公司 金永祥

十八大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PPP(即公商合作)模式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财政部楼部长指出:“在当前创新城镇化投融资体制、着力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推广使用PPP模式,不仅是一次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更是一次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

当前PPP成为了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PPP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将能对吸收PPP适于中国国情的知识积累并推动PPP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入中国,PPP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在进入了第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1993年是我国PPP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探索阶段。 探索阶段的出现有两个背景:第一,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吸引了很多境外资金进入我国,其中有一部分资金尝试性的进入了基础设施领域。第二,80年代中期中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为了推动经济继续发展,土耳其首先出现了BOT模式,然后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效仿,香港商人也把这个概念带入了我国。

此阶段,我国没有与BOT直接相关的法规,也没有规范的审批程序,地方往往向中央主要领导汇报并获得首肯后执行。

探索阶段的代表项目有深圳沙角B电厂BOT项目、广州白天鹅饭店和北京国际饭店等。沙角B项目作为BOT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并已在15年特许经营期满后于2000年成功移交给当地政府。由于项目时间较早,文件较简单只有几页纸。项目的外商是广东华侨,其在商业因素外还有回报家乡的意思,这也是在合同简单条件下项目能顺利执行的原因。当然,项目也留下了一些教训。比如,投资商是按照特许经营期限进行项目设计的,很多设施在移交给政府后需要重新建设,这个经验在1994年北京做BOT研究时被写进了报告,后期大岳咨询公司做的BOT项目中对移交时项目设施的状态都做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探索阶段的项目都是投资人发起、通过谈判和政府达成一致的,没有招标过程。这些项目也是地方政府自发进行的,没有中央政府的关注、总结和大规模推广。

第二阶段—试点阶段

1994年到2002年是我国PPP发展的第二阶段—试点阶段。本人是在这个阶段开始研究和从事PPP工作的,迄今20年。国内学术界较早研究PPP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

试点阶段的工作是国家计委有组织地推动的,这点与探索阶段不同。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以及当年底召开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199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国家计委开始研究投融资体制改革,包括BOT可行性问题。1993年底国家计委官员下海成立了博拓投资公司,其英文就是BOT。博拓公司成立后开始运作北京的京通快速路BOT项目,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成功,最后首创公司代表政府投资建设。1994年国家计委选择了五个BOT试点项目—广西来宾B电厂项目、成都第六水厂项目、广东电白高速公路项目、武汉军山长江大桥项目和长沙望城电厂项目。当年底又有一批国家计委官员下海成立了大地桥基础设施投资咨询公司,其英文名Bridge Of Trust的缩写也是BOT。大地桥成立后开始为来宾B电厂项目做准备,1995年5月来宾B获得了国家计委的批准。由此可以确定1994年是BOT试点项目的起点,可以称为中国PPP元年。

1995年8月国家计委、电力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为试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个通知是试点项目启动之后颁布的,从通知中可以看出,第一,试点的重点是电力和交通项目;第二,以外资为主。后来地方政府推出自己的BOT项目时,无论水务、燃气和区域开发等领域的项目,还是内资参与的项目,也是以这个《通知》为法律依据。在试点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曾帮助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法制办准备了一份《BOT法》草案,但最终不了了之。

1994年北京市计委立了一个课题研究BOT,本人有幸担任这个课题组的组长。当时经费有限、专家缺乏、资料少,但研究还是取得了较好成果,出版了《BOT项目指南》一书。应该说,当时取得的认识非常重要,对北京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启发和参考作用。1996年本人到大地桥公司担任了半年时间的顾问,当时正值来宾B电厂BOT项目的谈判,我全程参与了谈判,在和项目国际顾问及国际投资人的接触中,做课题研究期间的很多谜团逐步解开了。

除了国家的试点项目外,各地政府也推出了一些PPP项目,比较典型的有上海黄浦江大桥BOT项目、北京第十水厂BOT项目、北京西红门经济适用房PPP项目、北京肖家河污水项目等。大岳咨询公司1996年底成立后,作为英国泰晤士水务和日本三井物产联合体的投标顾问参加了成都第六水厂BOT项目的竞标,后来较多参与了地方BOT项目的咨询。严格讲,这期间的地方BOT项目也是试点性质的,BOT没有成为地方常规的投融资方式。1997年大岳咨询联合国家计委投资司副司长戴公兴,结合北京BOT课题研究成果和国家计委BOT试点项目经验编写出版了《BOT项目运作手册》,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郭树言担任名誉主编并题词,这本书成为了后期各地运作BOT项目的指南。

国家和地方的BOT试点项目涉及的行业很多,包括电力、自来水、污水、燃气、大桥、区域开发等。这些试点项目有的成功执行了,有的在运作或执行时失败了。无论成败,都为后来的BOT项目运作积累了重要的知识。我国PPP文件形成的脉络基本是:来宾B电厂—成都第六水厂—北京第十水厂—肖家河污水处理厂—西红门经济适用房。其中前两个项目侧重的是国际经验的引进,后三个项目的重点是国际经验的消化和本土化,其中第十水厂项目相当于从引进向消化的过渡,这些本土化项目的合同文本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参考,起到了准标准文本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第十水厂BOT项目。尽管它后来经历了工业企业外迁、密云水库没水、申奥成功引起引水管道改线、南水北调上马、欧盟成立导致英国企业回防、法律变更等历史事件,但在我国BOT发展史上这是改变历史的支点项目。该项目是汪光焘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时主持的,前期非常规范顺利,招标效果非常好,水价只有预测水价的三分之一,这个结果使汪市长强烈意识到公用事业改革势在必行。在第十水厂草签协议后,汪市长主张对第九水厂进行市场化改革,大岳继续担任项目顾问。在第九水厂项目方案完成但没有实施时,汪市长调任建设部部长并很快启动了市政公用市场化改革工作,我们协助建设部城建司于2002年底完成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该文件的发布使BOT从2003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阶段—推广阶段

2003年到2008年是PPP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推广阶段。

2002年十六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PPP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十六大精神是建设部2002年底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的大背景,汪部长个人因素是这个文件由建设部而不是其它部委出台的原因。随着PPP项目的推进,建设部又陆续出台了一些文件,包括2004年出台的126号文——《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该办法及各地出台的特许经营条例是这一时期开展PPP项目的基本法律依据。

借指导意见的东风,2003年全国各主要城市掀起了PPP的高潮。2003年春天发生了SARS,为了完成当年的经济指标各地又临时推出了一批PPP项目。从大岳咨询公司提供PPP咨询业务的发展情况能够感受到当时市场的火热程度。2003年大岳进入了七八个省会或者副省级城市,同时进行的PPP项目从以前每年3个左右直接超过了10个,项目经理出现短缺,大岳现在的总监有一半是从03年开始担任PPP项目经理并成为中国PPP咨询领域领军人物的。此后大岳的客户范围每年都会增加三四个中心城市,到2008年同时进行的PPP项目在30个左右。推广阶段PPP项目最多的是污水,当时正赶上全国各地建设污水处理厂的高峰,自来水、地铁、新城、开发区、燃气、路桥项目也都有。比较著名的PPP项目有合肥王小郢污水TOT项目、兰州自来水股权转让项目、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北京亦庄燃气BOT项目、北京房山长阳新城项目等。用目前PPP的概念来看,当时PPP项目很多,但第一个官方称PPP的是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

在此阶段,市场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第一,外企、民企、国企同台竞争;第二,项目竞标过程公开透明,竞争达到白热化;第三,溢价频出,效率提高的改革效果开始显现;第四,传统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主动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尽管多数项目是成功的,但由于PPP项目数量增加很快,有些地区思想不够开放、项目运作方法不够科学,也出现了一些失败案例。

2007年开始国内出现了一股思潮对改革进行反思,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很大争论。由于PPP领域的失败项目,市政公用行业的个别老同志也开始反思市政公用的市场化改革并提出了质疑,在“铁证”面前主管部门也开始犹豫,市政公用市场化改革开始降温,甚至“市场化”这个词汇变得非常敏感,西安自来水市场化改革终止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受兰州自来水改制成功的影响,2007年西安自来水公司管理层开始积极谋划市场化改革,大岳咨询被聘为顾问。业内个别同志认为应该阻止西安自来水的市场化改革,否则整个自来水行业的国有体制将会受到冲击。他们一方面指责威立雅等国际水务公司,另一方面以供水安全为由影响当地主要领导,最后西安自来水改革终止。尽管没有威立雅等国际公司在中国严重违约的记录,而且兰州、深圳等自来水市场化改革的效果很显著,但西安自来水终止改革以后,市场化在水务行业被认为是行不通的,甚至有一次在国家发改委开会时一位行业人士提出如果威立雅投毒谁负责。

应该说,在PPP推广阶段市场经济取得了胜利,大规模的改革出现几个失败项目是正常的,业内人士反思改革也是可以理解的。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进行比较,市政公用行业这个期间的改革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比任何其它行业的改革都规范。业内的研讨会层出不穷,媒体高度关注,大部分中心城市的PPP项目在运作时都会聘请咨询公司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竞争公开透明。曾经一度人们对高溢价出现过担忧,回头看在市场启动初期出现一定过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重新定位市场不可缺少的阶段,从结果看王小郢等项目的溢价并没有影响投资人的回报水平,兰州自来水的溢价虽然没有达到投资人的预期回报,但主要原因在于价格改革滞后。只要兰州自来水价调至省会城市中等偏下的水平,投资回报就能满足要求,溢价完全是效率提高的体现。后来国内一直提“转换发展方式”,让我看,市政公用行业转换发展方式就是应该回归到这一阶段的发展方式上来。 第四阶段—反复阶段

2009年到2012年是我国PPP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反复阶段。这段时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几年,鬼城、市政不配套等问题也是在这个阶段暴露出来的。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年底我国推出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成为PPP受冲击最严重的一年,大岳提供咨询的很多PPP项目都停止了。比如中部一个省会城市的地铁项目完成了PPP方案,本来需要100亿资金,后来国内三家国有银行自担风险给项目贷款100亿元;沿海一个计划单列市的引水项目当时正在准备PPP方案,忽然我们项目组找不到客户了,他们全都到北京来等大馅饼了,资金轻松解决。银行无条件提供贷款,有的为了放贷甚至送礼,像一场洪水淹死了所有农作物一样,社会投资主体彻底失去了讲条件的资本,PPP生态遭到了破坏,有些执行中的PPP项目被政府提前终止了。

四万亿刺激计划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政府再次开始重视民间投资,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国36条。而2009年以来外资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能力减弱,银行担心私人老板跑路等原因导致私人资本也很难得到银行授信,私人资本和外资犹犹豫豫,新36条的效果不明显。

这个时期,国企尤其是央企拿到了银行大量授信,据说有些企业的授信额度超过了1000亿,其中一部分用于向私企放贷。渐渐的地方与央企对接开始流行,央企成为了如火如荼城市化运动的重要角色,央企参与的很多项目都是以PPP方式进行的。央企成为主角改变了PPP的规则,既然是对接,那么地方书记、市长和央企董事长、总经理吃饭时定的调子就是PPP的准则,竞争、透明等市场规则退居二线。以前做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个阶段开发一个新城或一个新区写几页纸说明就行了。

当然,这个阶段有些地区还是比较规范的,继续推出了一些竞争性PPP项目,私人资本、外资和国资同台竞争。如大连垃圾处理PPP项目经过充分竞争,垃圾处理费每吨只有50多元。央企的新做法对私人资本和外资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一方面向央企学习寻求规避竞争,另一方面也寻求与国有资本的合作以利用其优势。这个时期的PPP市场没有出现充分竞争、溢价频发的火爆场面。

尽管没有政策禁止私人资本和外资的进入,但由于国企特别是央企在强大政府资源支持下的做法,使私人资本和外资无法参与竞争,社会上出现了玻璃门、弹簧门和国进民退等说法。为了促进民间投资,2012年国务院各部委出台了20多个落实新国36条的细则,客观评价这些细则没有太多新意,PPP市场也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这个阶段PPP项目是很多的,前提是把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也视同为社会投资人(Private一方)。我们粗略估计到2013年全国PPP项目有7000到8000个,其中很多项目没有公开招标,不被外界了解。大岳的业务也随着市场进行了调整,这段时间我们和所有参与城市投资建设的央企、很多地方融资平台都有过交集。大岳累计完成的PPP项目超过了400个,进行中的项目超过了100个,服务地域达到120个城市,包括30多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

反复阶段的后期PPP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不少并购整合的案例,这完全符合市场规律,并购整合在下阶段应该还会有较大的发展。 第五阶段—普及阶段

2013年开始我国PPP发展进入了第五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故事正在发生。很多人对这个阶段都有很高的期待,我们暂且把这个阶段叫作普及阶段,希望PPP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种常态模式。

十八大提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为PPP的普及提供了理论基础。据传,2013年财政工作会议结束后,楼继伟部长做了关于PPP的专题报告,对PPP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财政体制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给予了高度期待。进入2014年财政系统组织了多次官方PPP培训,地方财政厅局的PPP培训也接连不断。住建部和财政部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准备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地方政府积极上报PPP试点项目。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特许经营立法工作,学术界、咨询界也热闹起来,各种研讨、沙龙层出不穷,各种文章著作不断问世,最近财政部还专门成立了PPP中心。

实际上,这次推动PPP有着很强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国城市化经过十年高速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出现了大量问题。房价见顶,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债超过20万亿,还在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国有体制可以调动大量资源但浪费惊人,投资效率越来越低。参与城市建设的央企负债率快速攀升,融资和抗风险能力快速减弱。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少走弯路一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PPP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可以带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带来解决当前问题的有益帮助。

咨询公司处于PPP产业链的上游,可以比较早的感受到行业的发展变化。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大岳咨询的PPP咨询业务量明显增加,从平均每个月签四五个合同增加到差不多八个。本人作为PPP咨询专家,参加的各种研讨会、审查会明显增多。各地政府、各种机构委托大岳咨询起草政策文件、合同范本的情况也在增加。接下来,投资机构、设计建设机构、材料设备供应机构、运营机构都会逐步感受到PPP热潮的影响。我相信,PPP在很多行业会越来越普及。 在普及阶段,PPP会出现新特点。第一,并购机会增多。国家要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并购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二,多个PPP项目同时推进会增加。多个相关项目综合考虑可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第三,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做PPP的情况会增加。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必然的,走出去做自己熟悉的,传播中国经验对己对人都有好处。第四,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推广会受到新一届领导的重视,只有傻子才会允许同一种错误重复发生。

站在普及阶段的起点上,我们对PPP的大发展有所期待,比如:中国会出现一批世界级的公用事业企业、PPP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我国不仅没有掉进中等发达陷阱反而还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无法对特许经营立法有过高期待,因为那需要太多时日,做好PPP的当务之急是规范、规范再规范。选择投资主体要公开、竞争,政府在严格监管社会主体的同时自己也要守信,要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少交学费,要千方百计扫除阻碍国36条落实的种种弊端。从PPP近3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看,做好PPP工作,前景美好、任重道远,切忌一厢情愿。

第二篇:论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历史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重视并善于成功地总结历史经验 ,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围绕着 “什么是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如何推动发展” 这一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无疑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可持续发展,既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一、 什么是发展:发展应当是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

1、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

党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这样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由四个现代化发展到了富强、 民主、 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的现代化 ,它已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和物质技术的进步 ,而且包含了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内容。这表明 ,我国已经把民主、文明与富强一起提升到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层次。党的十六大报告 ,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 ,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进一步发展为四位一体。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 按照四位一体的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发展应当是协调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 ,过分强调经济发展 ,忽视其他领域发展、 违背协调发展的做法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并不鲜见 ,造成了近年来社会发展失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建设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3、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保持人口、 资源、 环境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2010 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明确提出中国在第三步发展战略中要实现经济、 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性循环。 ” 他还说:必须切实保护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 ,还要为子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走浪费后治理的路子。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央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持续发展问题。胡锦涛指出:经济的增长 ,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增长。要充分运用我国的体制资源然资源、 资本资源、 技术资源以及国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 ,推动经济阶。同时 ,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并不能等同于发展 ,必须彻底转变长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人口、 资源、 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 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对发展的价值定位: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中国这样 “人口多 ,底子薄” 的发展中大国 ,显得更为重要。邓小平指出: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 他还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阐述了加快发展的重要价值 ,指出: “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的压力 ,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 ,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又再三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

2、从执政党兴亡的高度对发展的价值定位: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个政权也好 ,一个政党也好 ,其前途命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持 ,就必然垮台。 ” 因此 ,中国共产党 “要承担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必须始终紧紧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坚持党的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先进生产力、 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群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 ,就从根本上把了人民的愿望 ,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 ,就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使民富国强要求不断得到实现。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展 , “离开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 发挥社会主义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

三、 如何推动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必须大力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为推动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胡锦涛指出: “我们党执政 ,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 ,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是党执政以后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未来 ,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复杂的困难和矛盾 ,遇到的困难也一定会比预料的多。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首先必须确立宏观性的战略思维 ,提高我们党指导和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其次必须确立协调性的辩证思维 ,提高我们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再次必须确立可持续性的前瞻思维 ,不断提高我们党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2、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推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社会变革的牵引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产生飞跃。。30多年的国门开放 ,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进程的自觉流动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有时代性、 国际性和先进性。事实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一巨大成就凝结着自主创新的贡献 ,但总的来说我们在关键技术方面的自给率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特别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但这一高速增长主要靠劳动力、 资本、 能源以及其他资源等要素驱动。如果长此以往 ,发展的优势将减少 ,发展的活力将下降。因此 ,要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长期、 平稳、较快发展 ,就应当把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的重大战略 ,使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素质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成为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

3、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为推动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 ,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其一 ,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它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其二 ,它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即它是切合中国实际、 符合中国国情、 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历史的经验和发展的趋势都表明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就是要走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发展的规律性和全面、 协调、 可持续性 ,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小、 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走城乡及地区差距趋于缩小、 经济社会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互促的发展之路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努力保持人的发展与自然演进的永久和谐;就是要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从而不断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篇: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引言

自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问世到现在,中国电影默默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如今中国电影早已走出国门,搬到世界的舞台。然而百余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却汇聚了百年的沧桑和辉煌。

二、中国电影的三个时期 民俗电影时期

这一阶段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及《霸王别姬》、《活着》为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大奖。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 独立电影时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最低潮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过为严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在这种艰难的历史背景下,第6代中国电影人从边缘文化姿态、下层民众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发制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头发乱了》等。 跨国电影时期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电影的巨大进步使得电影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仅去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与此同时通过电影这一巨大的广告载体,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为海外所知悉。

三、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简介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中国以文化部的名义对于优秀影片颁发的电影奖。1957年对1949年以后的优秀影片颁发过一次。从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组成的评奖委员会,对各制片厂提名的前一年创作生产的优秀影片进行评选,授予选定影片以“文化部优秀影片”的荣誉称号,并发给有关影片摄制组奖品、奖状和奖金。评奖的宗旨是:鼓励创作,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推动社会主义电影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

华表奖全称中国电影华表奖 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政府奖, 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的三大奖.金鸡奖是专家奖 百

花奖是观众奖 华表奖是政府奖.这三个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 华表奖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华表奖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 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每年评选一次。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举办,1994年该称华表奖。2005年后经文化部正式改革后.两年举办一次.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体现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现今,中国电影华表奖共设立17个奖项:优秀故事片奖、优秀戏曲片奖、优秀纪录片奖、优秀科教片奖、优秀美术片奖、优秀对外合拍片奖、优秀电视电影奖、优秀电影技术奖、优秀数字电影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优秀电影歌曲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男女演员奖、电影新人奖、优秀出品人奖和市场开拓奖。

四、中国经典电影100部 (时间顺序)

001.1923:《孤儿救主记》 张石川 002.1933:《姊妹花》 郑正秋

003.1934:《神女》 吴永刚 这部影片代表了中国无声电影的思想艺术成就 004.1934:《大路》 孙瑜 诗意电影,左翼电影的经典作品

005.1934:《渔光曲》 蔡楚生 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006.1934:《桃李劫》 应云卫 中国有声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007.1937:《马路天使》 袁牧之 风格极为独特,典型的中国式影片 008.1947:《八千里路云和月》 史东山 最优秀的进步电影之一

009.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郑君里 中国传统电影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

010.1947:《假凤虚凰》 佐临 早期经典喜剧作品 011.1948:《万家灯火》 沈浮 中国早期电影艺术杰作

012.1948:《小城之春》 费穆 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经典佳作 013.1950:《我这一辈子》 石挥 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电影

014.1951:《误佳期》 朱石麟、白沉(香港) 香港经典喜剧作品 015.1956:《祝福》 桑弧 1957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016.1959:《林则徐》 郑君里、岑范 具有民族化风格的历史传记片

017.1959:《林家铺子》 水华 1983年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滋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018.1962:《李双双》 鲁韧

019.1963:《农奴》 李骏 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大奖 020.1963:《早春二月》 谢铁骊 中国具有争议的禁片

021.1963:《梁山伯与祝英台》 李翰祥(台湾) 1963年第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

022.1964:《养鸭人家》 李行(台湾) 台湾“健康写实”电影代表作 023.1971:《秋决》 李行(台湾) 反思文化电影作品 024.1972:《精武门》 罗维(香港) 中国经典功夫片

025.1973:《侠女》 胡金铨(香港) 新派武侠片经典作品,1975年第2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综合技术大奖

026.1979:《蝶变》 徐克(香港) 香港新电影的开山之作 027.1979:《疯劫》 许鞍华(香港)

028.1980。:《天云山传奇》 谢晋 1981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

029.1982:《城南旧事》 吴怡弓 1983年第2届马尼拉电影节金鹰奖最佳故事片

030.1983:《风柜来的人》 侯孝贤(台湾) 台湾新电影里程碑作品 031.1984:《一个和八个》 张军钊 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 032.1984:《黄土地》 陈凯歌 第五代发标之作 033.1984:《玉卿嫂》 张毅(台湾)

034.1985:《黑炮事件》 黄建新 黑色幽默经典佳作

035.1985:《警察故事》 成龙(香港) 中国功夫片和西方警匪片的有机融合

036.1986:《盗马贼》 田壮壮

037.1987:《晚钟》 吴子牛 1989年第39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038.1987:《芙蓉镇》 谢晋 “伤痕电影”的重要作品,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

039.1987:《老井》 吴天明 1987年第2届日本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 040.1987:《人鬼情》 黄蜀芹 一部真正的女性电影

041.1987:《红高粱》 张艺谋 1988年第38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042.1988:《天安门》 时间(曹节)(纪录片)

043.1988:《顽主》 米家山 著名的王朔“痞子电影”

044.1989:《悲情城市》 侯孝贤(台湾) 1989年第4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45.1989:《本命年》 谢飞 1990年第40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046.1990:《流浪北京》 吴文光 新纪录电影的开篇之作

047.1991.《阮玲玉》 关锦鹏(香港) 1993年第4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048.199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杨德昌(台湾) 台湾电影里程碑式作品

049.1991:《双旗镇刀客》 何平 050.1992:《杂嘴子》 刘苗苗 051.1992:《北京杂种》 张元

052.1992:《秋菊打官司》 张艺谋 1992年第49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53.1992:《霸王别姬》 陈凯歌 1993年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054.1992:《无言的山丘》 王童(台湾) 1993年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055.1993:《冬春的日子》 王小帅 056.1993:《头发乱了》 管虎

057.1993:《活着》 张艺谋 1994年第4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058.1993:《喜宴》 李安(台湾) 1993年第4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059.1994:《爱情万岁》 蔡明亮(台湾) 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60.1994:《背靠背 脸对脸》 黄建新、杨亚洲

061.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 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062.1994:《感光年代》 阿年

063.1994:《被告山杠爷》 范元 比《秋菊打官司》内容更深刻的新农村电影

064.1994:《东邪西毒》 王家卫(香港) 后现代武侠电影 065.1995:《民警故事》 宁赢

066.1995:《女人四十》 许鞍华(香港) 1995年第4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067.1995:《大话西游上下集》刘镇伟(香港) 周星驰“后现代主义解构”作品

068.1996:《巫山云雨》 章明 1996年第15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龙虎奖

069.1996:《太阳有耳》 严浩(香港)1996年第46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070.1996:《爸爸》 王朔、冯小刚 灰色电影 071.1996:《食神》 周星驰、李力持(香港)

072.1996:《八廓南街16号》 段锦川 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 073.1997:《长大成人》 路学长 074.1997:《小武》 贾樟柯

075.1997:《爱情麻辣烫》 张杨 076.1998:《那山那人那狗》 霍建起 077.1998:《荆轲刺秦王》 陈凯歌 078.1998:《赵先生》 吕乐 079.1998:《天浴》 陈冲

080.1999:《非常夏日》 路学长

081.1999:《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 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82.1999:《过年回家》 张元 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83.1999:《月蚀》 王全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

084.1999:《一声叹息》 冯小刚

085.1999:《鬼子来了》 姜文 2000年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086.1999:《男男女女》 刘冰鉴 同志电影一朵奇芭 087.2000:《苏州河》 娄烨

088.2000:《卧虎藏龙》 李安(台湾) 2000年第73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089.2000:《一一》 杨德昌(台湾) 2000年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90.2000:《站台》 贾樟柯

091.2000:《十七岁的单车》 王小帅 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092.2000:《那时花开》 高晓松 具有视觉探索的电影 093.2001:《海鲜》 朱文

094.2001:《爱你爱我》 林正盛(台湾)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

095.2001:《谁说我不在乎》 黄建新 096.2002:《蓝宇》 关锦鹏

097.2002:《盲井》 李杨 2003年第5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

098.2002:《我最中意的雪天》 孟奇 099.2003:《手机》 冯小刚

100.2004:《可可西里》 陆川 2004年第17届日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

第四篇:中国梦的发展历程

内容摘要: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历程,从古自今,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不仅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要想实现这个中国梦,光靠国家的努力、政府的宏观调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个人踏踏实实地足印。回顾历史,有许多的事件、许多朝代的发展,都体现了对实现中国梦的努力和奋斗。 关键词:中国梦 发展历程

“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以下就是中国梦发展的历程;

一、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主要表现在他统一六国上面.战国末年,从诸侯割据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当时,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2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延续到清朝末期.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

3他在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这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局势.

4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疆域统一,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为防其进一步侵扰,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

统一中国,结束战国的战乱,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从此,中国人不论说何种语言,但均可借助统一的文字进行交流。统一度量衡及货币,在全中国奠定了交易的标准,促进了南北交流,有利商业的发展。统一驿道,要想福,先修路,纵横全国的规范道路,有利于国内的物资交流。立郡县,先进的行政区划,避免了藩国制征战不休的弊端。这些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1.政治清明。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2.经济发展。贞观王朝是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3.社会安定。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 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贞观之治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空前稳定的国家,把中国梦的实现又推进了一大步。

三、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1.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80年~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平均每年增长约10.1%,粮食、棉花、煤炭、钢铁等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2.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 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一、

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协调。

3.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据我所课题组的测算,1978年~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由改革前的负值上升到占39.85%, 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产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形成。 市场开始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得到加强与改善,各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很大进展,金融、劳力、技术、信息等市场正在发展与完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

5.对外开放日益广泛深入。199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899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7.6倍,从1978年的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 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就业形式的变化。过去国家实行的是分配制,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毕业后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衰退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政府也不堪重负,不得已采取“上山下乡”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尽管如此,人们宁肯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也不愿意自己去想办法。改革开放后,随着各项改革开放措施的实施和经济状况的日益好转,人们就业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取消分配制的同时,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设立劳动力市场、就业中心等,各种民办就业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通过报刊、电视、因特网发布招聘信息,网上就业已成为一种时尚。现在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和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真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自谋职业形式已被广泛接受,人们承受失业压力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中国既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又在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出低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与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崭新实践,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了新范式。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记》

第五篇: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历程

2009-11-03 10:20:34 作者:wangxuanyi 来源: 浏览次数:1243

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1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

1) 初创期(1985年--1992年):1985年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的管理方法出台

2) 发展期(1992年--2002年):1992年成立专业报关公司

3) 成熟期(2002年至今):2002年中国报关协会的成立

随着国际报关协会同盟大会的召开,中国的报关企业将向国际化转型,将深化与世界各国报关企业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安全。

1.2中国进出口贸易及报关量情况

中国外贸进出口量近年来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5097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1.4万亿美元。中国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以促进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外贸量的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量的增长带来了报关量的增长,2000年报关票数不足2000万票,至2005年中国报关量达到4000万票,报关量的增长促进了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成熟报关企业近年报关量的年增长率达到30%。

1.3报关行的发展规模

目前国内的报关行以民营和国有企业为住,分别占35%和26%,中外合资企业仅有5%。从规模上说,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已经是中大型企业了。所以整个行业还是处于小而分散的竞争格局。

目前绝大多数的报关行的经营范围仍然局限在本地区域,但已经有30%的报关行考虑在外地设立网点或与外地报关,货代企业联盟合作。

调查中发现,在进出口贸易量不大的口岸和内陆城市,中国报关行的规模较小,对报关价格比较敏感,在深圳,上海等口岸城市大型报关企业会比较集中,这些报关行比较关注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规模经营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报关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希望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战略,进一步减少企业的规模扩张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1.4报关行的服务特点

传统的报关业务是报关行目前开展最多的业务类型,报关,报检,查验,换单,办理海关免税登记,代为办理免表,加工贸易手册与核销是报关行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另外,有些企业也提供一些质检服务,例如代为办理熏蒸处理,3C质量证明,旧机电的备案,旧机电许可证等。为了提高通关服务是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报关企业介入物流衍生服务和咨询服务。

目前中国报关行所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子,纺织服装,塑料橡胶,机电,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但是目前根据产品的划分其部门和岗位的报关行非常少,报关业务大多按照服务区域,合乎划分来设置部门,根据业务流程来设置岗位。从国外报关行的经验分析,成熟报关行为增强其专业性,往往回依照产品类型设置来进行复核和把关。这对中国报关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5报关行的营销模式

调查发现,老客户,朋友间介绍是报关公司目前寻找客户是最主要途径,因为公司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吸引客户慕名而来的也占到一定比例。统计数据显示,报关运用广告媒体进行宣传来吸引客户的非常少,大多采用的是最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拜访的销售模式。对销售者而言,顾问式销售是获取客户信任的关键,要求销售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报关行业市场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1中国报关行外部环境的分析

经过专家论证研讨,影响报关行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WTO规则,政府政策,信息技术,外贸环境。

中国报关行正面临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调整的阶段。贸易安全与便利给中国报关行的市场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WCO标准框架》促使贸易环境更加安全,同时也对报关行的诚信守法,如实申报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国政府为了贯彻《WCO标准框架》,逐步分阶段调整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报关行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中国海关促进中外贸易的安全与便利的举措相继出台:中国电子口岸建设,H2000系统的应用,无纸化报关,跨关区快速通关,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等。这些措施的应用提升了中国海关通关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报关行的竞争优势也从原来的人际关系转向综合能力的提高。

4)贸易安全与便利的要求也促使信息系统在通关各领域,各环节的推广和应用。以上海为例建立了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空运快件通关管理系统,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口岸船舶动态申报系统,区港连动系统,口岸GPS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通关作业流程的改变,加快了通关速度,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出一个新课题:中国报关企业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塑造核心竞争力?

5)加入WTO促使外贸总量急剧上升是同时,客户要求和期望的变化,以及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也将对中国报关市场的格局产生冲击

上一篇: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下一篇:企业erp系统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