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生活中的数学范文

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小论文)

一次购物经历引出的思考

作者:南昌市城北学校

六年级

潘帅 指导老师:南昌市城北学校

廖 文

记得还是去年夏秋相交季节,妈妈说许多商场的服装都开始换季打折了。于是,选定一个休息日,我们便准备上街‚狂购一番‛。来到一家商场服装部,还没有来得及看衣服,就被‚全场买200送200‛的宣传条幅深深吸引了,我们决定就在这家商场选购。不一会儿,妈妈买了一件标价398元的上衣,按商场规定,拿到200元返还券。又逛了一会儿,我们看中了一件标价350元的男装T恤,旁边售价牌上大红宣传栏内写着——6折,我赶紧拉着妈妈这件可以打折(当时,我还不懂打折的真正意义,只是经常听大人说,知道‘打折’就比原来便宜)。可是,售货员说:‚用返券不打折,只能按正价350元买。‛妈妈想想,返券留着也没用,于是就加了150元为爸爸买下了这件T恤。

此事不久,数学课上我们学习‚百分数‛,其中就有‚商品打折‛的知识。这使我联想到前几天我和妈妈的经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回到家,我把那些衣服统统找出来,用新学的知识‚埋头苦算‛一番。妈妈的上衣是398元,按商场规定,398元不足400元,只能返券200元,这样算来如果买四百零几的服装不是更划算吗?再算350元的T恤,用现金打6折,也就是210元/件,我们用200元券不打折,就加了150元,两件衣服标价总计748元,参加‚买200送200‛活动,妈妈一共交了548元,也就是说消费748元送了200元,只相当于打了7.5折左右,这和我当初的想法---‚五折‛相差太远了。我赶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妈妈开心地说;‚我早就算过了,平时商场也常打7--8折,‘买200送200’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促销手段,不一定就会比平常便宜很多,只不过这两件衣服是一定要买的,所以就买了。帅帅现在就能用学校学的知识帮妈妈购物,真了不起。‛得到妈妈的夸奖,我很高兴,同时我也知道购物中有很多学问值得我们思考。

这次购物,我收获很多,归纳了一下,购物中要做到三个字:‚算、比、想‛,

一、算一算,打折前后的价位、其他商场的价位

正如‚买200送200‛,粗看是打了五折,但有的商场故意把商品的原价改成‚198元、298元、398元……‛,这样一来,顾客要么少享受了‚198元‛的优惠,要么就要多消费,加钱买别的商品,以凑够那200元。有的商场是真正给顾客实惠,虽然没有表面的五折,但原价位没有随意改动,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

二、比一比,不要轻易听信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

‚买一送一‛,返券销售,均是促销手段。就像我们买的两件衣服一共花了548元,只相当于打了7.5折左右。如果不是因为爸爸等着买T恤穿,我们则无缘无故的多浪费了150元。

三、想一想,是因为需要还是被‚很便宜‛迷惑

上个月学校组织春游,妈妈带我到商场买春游食品。超市里正在进行‚统一蜜桃多买一送一‛的宣传。我想:买一瓶450ml蜜桃多就送一瓶200ml的蜜桃多,相当于增加了原量的40%多,可是生产日期、保质期还有一个月就过保质期了。我们家平日里也不太喝这些,如果不加思考的买回来,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变成浪费。

第二篇: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今天我主要来讲一讲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的几个趣味问题

填充错觉

看看这幅图,中间有一个黑点,周围是一团灰雾。 盯着黑点目光不要移动, 你觉得灰雾消失了!

同样的你试试下边的那幅,这次灰雾不会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灰雾有时消失有时又不消失?

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眼睛不习惯于固定的刺激,视觉中有一个系统调节眼球的运动使物体的视像保持在视网膜上的某个固定的区域,我们将这个系统称之为视觉稳定系统。

你可以通过后像来体验这种视觉稳定的效果。如果你盯着一个物体看上一分钟,移走目光后它的后像仍会在眼前停留几秒种,然后才会消失。你可以通过眨眼使其多停留一会儿。

现在再来看看左边的那幅图,大多数人当他们凝视黑点的时候都感到灰雾消失了,而对右边的那幅灰点不会消失。在左边的图里,从中心的黑点向外灰雾逐渐由黑变浅,这种渐变与视觉的停留过程是一致的,当然如果你的目光随意移动的话,灰雾的视像一直保留在视网膜上。当你注目盯着黑点时,灰雾逐渐减弱直到消失,而背景的颜色取而代之。

前边的图与后边的几乎一模一样,除了有一个黑环以外。黑环的作用是无论你怎样努力的盯着灰雾都能使其不至于在视觉中消失。当你凝视黑点的时候,你的眼球仍然在不时的运动,当然这种眼球的颤动与扫视时的那种运动是不同的,这时的颤动是非常微弱的。但正是这种运动使视像停住。当一个物体象左边图中的灰雾一样,颜色逐渐由灰变白时,这种变化正好与视像逐渐消失的变化是一样的,这样你就会觉得物体消失了。当你移动目光后再来看灰雾时,它又会再出现,这是因为你的眼球做了一个足够大的运动。右边图中灰雾不消失的原因在于很小的眼动都能使视像停留。

大小恒常性错觉 在这幅图像中,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对不对?

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不信?用尺子量量看!)你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总是你所感知的。眼见为实在这里就不适用了!

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种错觉,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 Roger Shepard 认为它与三维图像的适当的深度知觉有关。

与这有关的是,后面的那个人看起来比前面的那个人离你远些,但是,不管怎样,后面的那个人在实际尺寸上与前面那个人是一样大的。

通常一个东西离你越远,它就显得越小,换句话说,它的视角变小了。在这幅图里,后面的图形与前面的图形有着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视角〕。由于两个图形的视觉相同而距离不同,因此,你的视觉系统就会认为后面的那个人一定比前面的大。这个例子说明了你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是你所感知的。你的视觉系统常常依据从视觉环境中得出规则来作出推论。你可以通过改变这个例子来发现一些通常隐藏着的视知觉规律,比方说,如果你把后面的图形移到与前面的图形相同的位置,这种视觉的大小错觉便会消失。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随着物体往后退, 不仅视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也升高了。

从这幅图画中可以看出,在同一平面的距离不同的两个人,后面的那人虽然实际尺寸的个头很小,在前面的人之后,却显得很正常。 在稍右一点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后景中的那个人被放到与前面的人相同的位置。现在你就会出现另外一错觉,这种错觉正好与前面提到的Shepard错觉相反。在Shepard错觉中,前面的那个图形(通常有较大的视觉〕被放到后景中,这样就使得后面的图形比前面的图形显得大一些。而在这种错觉中,后面的较小视角的图形被移到前景中。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变量是,物体是被认为在地面上还是浮起来的。这个变量确实在大小错觉中起作用。把图形从地面上移去会彻底改变你对图景的感知。一个浮在地面上的物体与停在地面上的物体有很大的不同。图画的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深度的尺度。如果你删除背景, 图像就成了平的,没有了立体感,你就不会有错觉产生,或者,即使有也是非常微弱的。在非透视图中改变图形的深度是没有意义的,错觉也不会出现,但是,你的视觉系统,依据与水平线的对比,会得到另一个结果。这些错觉表明你的视觉系统从视觉环境中得出了很多规则,用以判断物体的大小和位置的关系。

“一笔画”的规律 [题目]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下面的每个图形吗?试试看。(不走重复线路)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必须弄清一笔画图形有哪些特点。早在18世纪,瑞士的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欧拉认为,能一笔画的图形必须是连通图。连通图就是指一个图形各部分总是有边相连的,这道题中的三个图都是连通图。 但是,不是所有的连通图都可以一笔画的。能否一笔画是由图的奇、偶点的数目来决定的。什么叫奇、偶点呢?与奇数(单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奇点;与偶数(双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偶点。如图1中的①、④为奇点,②、③为偶点。 数学家欧拉找到一笔画的规律是什么呢? 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把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例如,图2都是偶点,画的线路可以是:①→③→⑤→⑦→②→④→⑥→⑦→① 2.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为终点.例如,图1的线路是:①→②→③→①→④

3.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

不可能的楼梯

在这个楼梯中,你能分清哪一个是最高或最低的楼梯吗? 当你沿顺时针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是逆时针,情况会怎么样呢?

第三篇: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科书,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儿童,使人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它更强调了数学学习,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

一、创设情境,感受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发生的和发展的,而情境的创设总 是来源于生活,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使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体会与感受数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结合学习内容,我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如:在学习“统计”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小猪打工,应聘为旺旺水果公司市场调查员”这一场景引入新课,给枯燥的统计内容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给单调的数据融入浓厚的生活气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自然地诱发学生用统计知识来解决“一台自动售货机一小时卖出各种水果的数量”这一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很好地完成市场调查这一实际任务。使学生感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触手可及的。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动手操作,感受数学使生活更美丽。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加强操作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 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

如:在讲“对称图形”这节课时,以“送礼物”的活动为引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多媒体展现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如:翩翩起舞地蜻蜓、蝴蝶,片片翻飞的落叶,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使学生感受对称的力量,对称的美,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他们的共同属性:对称。接下来,让学生观察猜想老师剪的是一个什么图形,使学生感知对折后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喜欢的对称图形,同学们剪出了桃心、笑脸、松树、小房子等漂亮的图案。剪的过程即理解和掌握了对称图形特征的过程。再把剪好的图形贴在黑板上与同学分享,产生一定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在一折、一剪中就创造出了数学中的轴对

1 称图形。让儿童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有时就这么简单。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图,奇异的山、怪异的石、水中的倒影„„,看到大自然梦幻般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惊叹不已,深切地感受到原来数学还可以使生活变得如此美丽。

三、主动参与,感受数学为生活服务。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要体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要使数学课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样他们才乐于接受,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如:在教学估算一节时,先出示学生熟悉的计数跳绳、毛绒玩具小狗、乒乓球拍,让学生猜猜这些物品的价格,学生兴致很高,为进一步探索做好铺垫。当教师问道:“你还想知道什么时?”学生迫不及待地说:“买这些物品得需要多少钱?”此时小组讨论,明明的100元钱够吗?显得自然贴切,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儿童乐于接受,能主动参与,并积极探索。有的同学分别估算三件物品的价格;有的同学把三件物品的价格先加起来再估算;有的同学先估算前两样物品的价格,看剩下的钱够不够买第三件物品;有的同学用口算估算;有的同学用笔算估算等等,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给予肯定。充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后设计租船方案的环节,使估算知识得到提升,在学生设计的各种不同方案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选择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加、减法估算,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要积极开动脑筋。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已渐渐消失,正在形成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首先要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即学习儿童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将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使儿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

第四篇: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1)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各种数学小知识,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各不相同的难题。我就有一次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历。

一天下午,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明媚的阳光暖人心田,和煦的微风拂面而来,处处都是春的气息。就在这样一个好天气里,我与爷爷携手出门买生活用品。第一个要买的是矿泉水,我们来到了矿泉水专卖区。只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水摆满了售货架,他们大小、形状、包装各不相同。我对这售货架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最终选中了一个大瓶的矿泉水,价格为1.6元。爷爷也大致看了一遍,指着货架底端的一箱小矿泉水说:“你看,这一箱水12瓶却才7.8元,不是更便宜吗?”“这可不一定,他们的量不一样,不能按价格对比,得算才行”我又接着说,“小瓶水每瓶为500毫升,共有12瓶,所以500×12=6000(毫升)是小瓶水总量,换算后即为6升。而大瓶水每瓶为1.5升,6÷1.5=4(瓶),也就是说4瓶大瓶水等于十二瓶小瓶水,而4瓶大瓶水的价钱就是单价1.6×数量4=总价6.4(元)。6.4元小于7.8元,所以大瓶水比小瓶水便宜。”爷爷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

看,数学多么实用,它不局限于教科书,它也可以在我们生活中巧

妙运用,发挥作用。

生活中的数学(2)

数字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东西,从电脑中的一根线路到一个大型软件,都是数字编成的程序。但我以为数字仅存于电脑与程序里,不过有一件生活中的区区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事情发生在春游的上一个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超市买春游的食物,第一次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去超市。

我们按约好的时间地点碰头后,走进了超市。我们各自拿了“妙脆角”、“薯条”、“高百奇饼干”······许多吃的,我手里拿着棉花糖时问了一句:“现在要多少钱了?”我一开始让他数好钱数,但他说数不清了。原来它被两个两位小数价格的商品搞混了:十点八四元的“口力散装糖果”和十一点五七元的“台上散装精致果冻”,他把十一点五七元听成了十五点一七元,把十点八四元听成了十八点四元,两个合算成了三十二点五七元,我想了一下说:“这两个应该是二十二点四一元。”他连忙说:“对不起啊,我数学不好。”我说:“没事,是我没说清楚,怪不得你。”我怎么能受他的道歉啊!结果我们重新数了一遍,现在推车里有二十二件商品共129.4元。我和同学一共有150元的纸钞。我和它又去买了几件东西,还在“商品查阅机”上算了一遍。然而他突然想到主食还没买,就急急忙忙地去买了些面包之类的面食,下楼时又把价格给忘记了!我们又得重新算一遍,当他准备一个一个算的时候我想到我们其实不用算价格,只要钱够就可以了呀!你猜我们结账出来后发现买东西一共花了多少元?正确答案是150元(应该是150.2元,买了一个两角的袋子)出来后我还纳闷怎么没找我钱呢?一看发票才知道正好150元。我们又面临了一个难题:因为我和他买的东西较多,他买东西价钱一定超过了50元,(他只出了50元)有些钱是我补贴给他的,怎样让我们谁也不帮别人付钱。我心里有点小激动,因为在生活中遇到了实际问题,以前只是在作业本上做过。我说:“你买的东西少一些,只要把你买东西的价钱算出来,再用总价钱减去你的价钱就是我需要的价钱,真是SO,EASY!”我用凑整数的方法快速的算出他要付60.54元“150.2元减去60.54元,嗯——89.66元!再减去50元就是10.54元!你要付给我10.54元。”

他把钱给我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数字无处不在,世间万物都包罗着数字。数字还是那么的重要、神奇,可以解决许多事情。“数字”当然更重要!

(指导老师:蔡纯雁)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生活中的数学

李弘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所以最近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写数学日记。让他们体会一下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不知道我这个尝试能否成功,但我觉得至少可以激发一下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一下他们的"数感", 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生活的信息很多,如果有效地选择"数学信息",就培养了学生收集、选择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同时,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够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勇于创新,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一有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质可供学生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生活中的数学

七星一中:李弘梅

上一篇:生活散文阅读范文下一篇:审计报表附注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