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共生演绎精彩——初中语文《孤独之旅》课例赏析

2022-09-14

2014年6月4日上午,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中学苏建明老师在渝北区实验中学录播室为渝北区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研修教师和渝北区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展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材《孤独之旅》的课堂教学课例。在“智慧共生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 苏建明老师建构了“言意共生”的课型范例, 演绎了课堂教学精彩。

“智慧共生卓越课堂”, 是渝北区龙山中学致力打造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智慧共生”, 是指协作互助, 智慧碰撞, 智慧互启, 资源共享, 成长共赢。而“智慧共生卓越课堂”, 着力关注与课堂密切联系的主体智慧的共生。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主体互为教育资源, 互相依存、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通过协调配合, 发挥各自的积极主动性, 优势互补, 在培养品德、提高智力、培养情趣等几方面共同作用, 共同提高, 和谐共处, 实现共赢, 达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

不同学科有不同特点, 从而形成“智慧共生卓越课堂”的不同学科教学范型。教学语文, 首先要突出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性质, 既要得意, 更要得言;既要人文, 更要语文。“言”“意”兼得应是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苏建明老师执教的《孤独之旅》, 坚持“言”“意”兼得的原则, 彰显了“言意共生”、“智慧共享”的特点, 堪称“智慧共生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学科范型。

一、展示自学智慧, 知言会意, 感受文本内容

科学编写预习案, 可以为学生课前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引领, 激发学生知言会意的探究欲望。预习案的编写, 重在通过方法的引领和训练内容的层次性设计,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有层次的一次次接触中, 获得言、意、法的螺旋上升。

上课伊始, 苏老师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呈现前置性预习案内容, 检测预习情况, 检验学生“知言会意”、感受文本内容的自学智慧。一是熟读课文。要求学生课前自读课文, 试着把自己当成杜小康, 进入角色朗读, 体会人物的悲欢离合。二是检查阅读原著《草房子》, 尤其是阅读第五章《红门一》和第八章《红门二》的情况, 了解《孤独之旅》的故事背景。三是走进作家曹文轩, 了解其人——江苏盐城人,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了解其作——著有多种学术著作, 另有长篇小说《根鸟》、《草房子》、《红瓦》、《细米》、《青铜葵花》等;了解其奖——作者的小说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四是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 自学正音的情况, 包括“轩、雍、撅、觅食、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等; (2) 自学释义的情况, 包括“厚实、嬉闹、撩逗、茫然、乖巧、驱除、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等。五是故事情节填空, 了解故事内容:“杜小康因 (事由) 跟着父亲去 (地点) (事情) 的经历, 描写了一个 (性格) 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 (性格) 的男子汉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启始环节, 苏老师既让学生展示自学智慧, 又教给学生“知言会意”、感受文本内容的方法。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突出“自学正音”、“自学释义”的方法引领, 为得言、得意奠定基础;对原著《草房子》、尤其是重点篇章的自读以及对作家其人、其作、其奖等信息的搜索, 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课文的局部内容向原著的整体内容延伸, 掌握“知人论世”的小说鉴赏方法;而“把自己当成杜小康, 进入角色朗读”以及“故事情节填空”, 让学生感知了人物形象, 概括了故事大意,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在与文本循序渐进的接触中, 获得的理解与感悟由表层到内蕴, 实现由“言”到“意”的转换。显而易见, 该教学环节看似寻常, 实则体现了学案导学、激发智慧的教学范型思想, 因为通过“阅读方法、阅读需求”的自主,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畅通了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阅读得言、得意、得法的渠道, 既提高了语文基本能力, 又丰富了语文知识, 还教给了预习自学的方法, 体现了“智慧共生卓越课堂”追求的旨趣。

二、生成互学智慧, 赏言明意, 分析人物形象

在品读感悟环节, 有效问题的引领, 可以促使学生的个性解读和独特体验在积极思考中转化成言语表述, 达到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 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言”“意”和谐共生之境。这一环节的设计, 必须立足文本和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能够引领学生抓住能触发“言”“意”共生的关键词语、句子、段落, 通过层层深入的引领, 使学生在反复读、品、悟的过程中领会人物形象之美;在与作者倾心交流中领会言外之意, 意外之境;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领会文本蕴含的精神内涵、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感。

为了达到生成互学智慧的目的, 苏老师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赏言明意”, 引导学生按五个步骤开展互学研讨, 鉴赏人物语言, 分析人物形象。第一步, 赏析杜小康第一句话“我不去放鸭了, 我要上岸回家……”。苏老师带领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品读和赏析:一是“杜小康为什么要去放鸭”?二是“用什么语气来读?请说出理由”。三是“你读出了一个怎么样的杜小康?”第二步, 赏析第二句话“我要回家……”。第三步, 赏析第三句话“还是分头去找吧”。第四步, 赏析第四句话“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在这三个步骤中, 苏老师大胆放手, 让学生采用第一个步骤所学的人物语言鉴赏思路和方法, 互学研讨, “赏言明意”, 通过人物语言鉴赏, 分析人物形象。第五步, 小结概括:“课文告诉我们,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因为这场风雨中杜小康战胜了孤独, 战胜了恐惧, 战胜了恶劣的环境, 表现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意志和责任感, 长大了, 坚强了。”

苏老师的课堂教学, 树立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主动感悟, 在讨论中深入交流, 课堂始终是情意浓浓——以言语感悟为重点的“言意共生”状态。苏老师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 充分朗读, 充分地畅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语言积累,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交流对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中茫然、孤独、绝望的体察和后来华丽转变的感悟。从读中感知、读中积累、读中体验来训练学生的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亲近文本、感悟文本中层层深入揣摩语言文字的精妙、生动的表达方式, 从而“赏言明意”——品悟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比如, 引导学生在品读杜小康睡梦中那句话“我要回家……”, 苏老师让学生联系前后文, 从原因、表现等角度体味主人公身处逆境所爆发的呐喊。声情并茂的示范, 教给了学生“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的具体的方法,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了音韵的节奏, 读出了内在的感情, 读出了隐藏的味道。朗朗书声痛快淋漓, 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孩子们用眼睛发现了人物的个性, 用声音读出了人物的个性, 用心灵感受了人物的个性。他们不仅揣摩到了杜小康的这个人物的性格和成长历程, 也很好地体悟出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更体悟出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 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以及对生活, 对成长的感悟, 体现了赏言明意、“言意共生”的特色。

三、彰显导学智慧, 以言化意, 形成化育特色

智慧共生卓越课堂, 虽然是一种生本课堂, 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但并不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智慧共生的课堂形态, 在追求学生个体“自学智慧”、学生群体“互学智慧”的同时, 还追求教师的“导学智慧”。教师的导学智慧, 一方面表现为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 另一方面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在本课教学中, 苏老师采取“以言化意”的策略, 从四个方面彰显了“言意共生”、化育精神的导学智慧。

一是长文短教, 切入有角度, 找准“言意共生”的聚焦点。在40分钟内引导学生学习4000余言的长篇课文, 必须突出一条主线, 选准一个聚焦点, 实现长文短教。苏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再“找出文中主人公杜小康语言的句子”,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理解、感悟。采用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起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以言化意 (主题) 、以言化境 (环境) 、以言化像 (形象) 的融合感悟中, 使文本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提升了学生言语能力。二是细节体验, 品析有温度, 找准“言意共生”的掘进点。细节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苏老师的教学设计看似平常, 仔细体会, 却意味深长。比如从主人公特定语境出发, 引导学生抓住“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展开讨论, 为什么先喊出一个字?为什么喊出“蛋”又喊出“爸”?从细节处体会字词的“冷暖”。掘进式人物语言品读训练, 不但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培养了孩子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中品得“言”之真“意”, 悟得“意”之妙“言”, 达到“言意共生”的境地。三是联系生活, 训练有广度, 找准“言意共生”的拓展点。见多识广, 增加阅历是一个人与文本交流, 产生共鸣, 言意得以充分共生的先决条件。因此, 苏老师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 建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 自己得到答案。学文后的总结, 苏老师延伸了学生的理解并对之进行了完善, 向学生传递了名人名言, 让学生感受到从未感受过或者感受不深的意蕴, 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有了更加广阔更加丰富的认识。毫于疑问, 学生在阅读与生活的融合中、在由“言”表“意”的转换中, 领悟到了文本的人文价值。

四是文道统一, 解读有深度, 找准“言意共生”的升华点。苏老师在教学中还特别注意了教学的深度。他没有只停留在文本的处理上, 他教学生如何去品读作者曹文轩的其他文章, 转而又如何来品读文中杜小康这个人物, 进而又思考如何去做个真真正正的人。在“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的背景音乐中, 孩子们恳谈自己对困难、对茫然、对成长的感悟, 或诗意或哲理的表达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自然使课堂灵动而精彩纷呈, 他们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启迪。学生从中领略到言意融合给阅读带来的心灵震撼, 而此时的语文学习就是在这样言意互转的过程中, 完成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讨下一篇: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实效性例证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