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科学考察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黄山科学考察范文

黄山歙县下乡考察报告

本着了解乡村生活与异域文化,体会艺术创造艺术的原则,我们一行人去安徽11天进行下乡考察,收获甚多。

安徽黄山市的山坡众多,河水川流,村落成聚集状安置在山脚,形成“百村千幢”的景象,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发达,所以村子大多保持着原先的摸样,很多明清建筑牌坊都有完好的保留。起初,我们一行人在渔梁景区落脚,考察并创作着。就先讲讲渔梁坝吧,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均用大石块堆砌而成,河水落差有2~3米,水流湍急。坝上水位几乎与坝齐平,一侧岸边可以走人观赏,脚下满是鹅卵石,还有一些大石头。岸边则居民聚集,这些居民被小山坡和河夹得紧紧地,所以房子起的十分密集,巷道很窄,有的甚至只能出入一人之宽。村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他们或是挖挖笋,或是种种菜,乡风淳朴,为人亲善(排除个别)!渔梁村有些地方古建筑很多,大多是明清时代的,有些村民至今还住着这些老房子。

说道房子,不得不提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导游说,正宗的徽派建筑是呈正方形的,四墙高,使得雨水都流向自家,这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许这是当时徽商的心态吧。另外在考察中我发现不少人家门前都有挂着一个镜子(有的是3个)和一个剪刀,村民说这是照妖镜,用来驱赶妖魔鬼怪,剪刀代表利器,也是用来驱赶的。徽宅的马头墙最为著名,这是后来才形成的,因为屋内几乎都是木制的,容易着火,于是便起了马头墙用来防火,所以马头墙也称防火墙。徽宅的窗很小很小,当地人说,古时候的男人外出经商,只留一个女人在家看守,为了防贼,又不阻碍采光,就把窗设置的很小很小。砖雕,石雕,木雕也是一个十分精美的看点,据说明朝的是单面雕,清朝的是镂空雕。有的大户人家家里还有私家戏台,露天花园,可见当时的徽商是多么的有钱。

另外,牌坊也是一大特色。它是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牌坊高大有庄严,有的还雕花刻字, 不失为特色,应当保护起来。

这次下乡采风对徽州特色了解不少,我深刻的意识到中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些艺术文化传承下来。

第二篇: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

12月24日至27日,为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一行50余人赴安徽九华山、黄山等景区进行考察学习,并与当地景区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重点学习了景区打造、宣传促销、环境卫生、售检票管理、讲解管理、安全保卫、旅游接待等方面先进管理经验。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既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也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启示。通过学习考察九华山和黄山旅游景区的先进经验,我得到很多启示,并结合***、九仙山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设一流的大景区

1、***实现向大景区的转变,是我们发展唯一出路。

管委会于2000年成立至今,景区的规模体量已达到较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但因景点相对集中,而且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大多都有选择的参观游览,参观时间较短,同时景区晚上的生活比较单调,游客一般只游览完一山之后就离

开,无法留住游客。大多数游客在参观后赴其他旅游景区或城市,而不是选择在景区留宿。以每位游客留宿一夜只产生100元的经济效益,我们每年有5000万以上分流给其他城市或景区,而且不包含游客过夜带来娱乐、商品销售、交通等相关收入。反之如果成功打造大景区,这些游客有一半留到景区内,将最少带来4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管委会辖区内居民共有4850人,年人均收入将增加8200元。

2、整合景点,统一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一是将***现有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整合景区附近的七连山、刘家南山、潮白河、户部水库等旅游资源,并根据历史传说和文化特点,开发新的项目补充到景区,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对形成的大景区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对景区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包括建设统一的游客中心和停车场,打造游览线路,安排参观景点,设置纪念品销售点,合理分布接待服务设施、设置文化娱乐活动和配套设施,统一导游讲解等;利用适宜的生态植物打造景区,既可延长旺季时间,又可为景

区增加新的亮点。

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引入资金,建设接待服务设施。通过企业投资、居民投资等方式建设包括酒店、娱乐、购物设施等;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价格低廉的经济型接待设施,如木屋等,与现有的接待设施形成互补,可接待自驾游、背包客、学生夏令营和一些想体验传统民族特色的游客;

三是通过资源共享、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来解决本地居民在景区扩大中产生的矛盾。引导、扶持当地农民进入旅游业,如:在旅游区内建设纪念品销售点,低价或免收租金提供给农民经营,还可在旅游区内指定地点让农民投资建设木屋,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由旅游区统一监督管理,规范他们的经营、卫生状况,让其使之长期受益,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四是开拓市场。加大宣传造势工作,尤其是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就游客在***住宿给旅行社提供较大的优惠,如在***住宿一夜,可享受更高的门票、餐饮折扣,赠送娱乐项目等,或推出***旅游优惠套餐。

二、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

发展旅游业,景区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服务是延伸,管理和服务水平制约着旅游区的发展水平。

1、制定规范的管理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的加强管理的前提。

一是要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分清,使之相互约束、相互制约。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分清,尤其是重点部门;

二是确定各项工作的工作流程。将各项工作流程确定形成机制,如接待工作,由那个领导负责批准,由那个部门负责接待,接待必须持审批文件到景区各部门开展接待工作。

三是抓好制度的落实,尤其是加强工作的督查力度和处理力度。

四是将技术手段和相关设施作为制度管理的补充。成立专门机构,整合各种监督设施,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管理监督和对安全工作的监管。

五是加入人性化的管理内容,如处罚时根据当事人的平时表现、主观故意等调整处罚力度。

2、开发特色化的旅游经营。

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活动,游客希望在不同景区看到不同的特色,也愿意融入到这种特色体验中。“两山”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

一是在经营中充分体现蒙古族特色、鄂尔多斯特色、成吉思汗陵特色。根据各种传说故事,开发生产专有的商品,包括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等,尽量避免与其他旅游景点的雷同。

二是根据我们现有的产品特色,建设相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配套设施。如我们销售香和酥油灯就要建设点灯的香炉、灯塔。

三是结合各种商品,编写导游词,通过导游讲解,增加噱头,吸引游客的注意。如就长明灯的来历、传奇故事、重要性、意义编入导游词,并将其中的部分商品销售额拿出,给予导游奖励,提高到有推介商品的积极性。

四是根据这些商品组织增加相应的旅游活动。

3、提供温馨的旅游服务。服务是景区的延续,细致入微的服务也可成为景区的一部分。

一是建设人性化设施,包括设立吸烟室、手机加油站、小件行李寄存处,添置拐棍、童车、轮椅、雨伞、存物柜等。二是把握细节,比如在票上写明景区的开放时间和票的有效时间。

三是打造温馨的景区氛围,给游客以温馨的感觉。如在上下台阶处、道滑处使用各种温馨的提示等。四是注重游客意见改正和反馈。通过游客意见,可以及时发现景区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而通过游客意见的反馈,可以增强游客的满意度。

4、持续打造的重点市场。好酒也怕巷子深,作为旅游景区,宣传工作异常重要。

一是分析市场层次。确定成陵旅游区主要客源市场、一般客源市场, 对主要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成陵旅游。

二是分析既定市场内游客心理。根据游客心理制定旅游路线,与线路上其他景区共同促销,共同开发市场;

三是根据市场内游客心理,选择相应的宣传方式。

做持续几年的促销,打造成熟的市场。尤其是在该地的各类媒体将旅游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及时进行宣传;

四是加强旅游社的宣传。针对客源市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五是公用途径进行宣传。做线路宣传光碟,在公汽、商场、电视循环播放。尤其是利用公用广告、服务途径。如天气预报等;

六是利用一些大型活动作宣传。比如2010年利用世博会做宣传;

七是重视名人效应和政府效应。主要是利用名人的宣传效应和政府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宣传作用。

5、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员工队伍是实现一切服务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就不会有各项服务工作的优质完成。

一是要通过多种手段吸收高素质的员工。运用内部招聘、提高待遇等方式招聘年青的文化素质高的员工,尤其是在关键的岗位,如祭祀人员、导游、管理部门等;

二是制定服务标准。根据旅游区实际制定各项服务标准,按照标准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提高服务技能、礼仪礼貌、祭祀文化知识等,对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达到服务标准进行检查和考核,通过标准化操作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在经济上充分体现员工自身价值。员工的能力不同待遇相应也有所区别,如龙门石窟导游分为三档,普通导游每次50元,星级导游每次100元,高级导游每次200元,每一档次的导游价格不一样,给的工资待遇也不一样,得到的提成也不同。同时给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员工工作水平好,管理能力强,可以逐步进入企业的管理层,进而得到发展的机会,以此来留住优秀的管理人员;

四是人性化的管理,使员工有家的感觉,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如给职工创造良好的饮食条件、居住环境,打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经常给员工关怀,给予遇到困难的员工帮助,让员工视旅游区为家,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

第三篇:黄山小学科学课参评教学案例

《植物的生长靠什么》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①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

执教:歙县桂林中心学校 吴 兵

②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 2.能力培养目标

①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在蒸馏水中,其生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探究其原因;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实验的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②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③愿意与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理清实验设计思路,定好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试管夹、载玻片、滴管、土壤浸制液、蒸馏水、实验图表等;

2、布置学生课前完成活动1中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汇报实验

师:我们桂林镇在农业结构上已经形成了“一村一品”,我给同学们看几张图,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是什么农作物?在哪些村盛产?

(多媒体展示桂林的各村庄的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宋村——葡萄、江村——甘蔗、大坑黄村——茭白、山边——大白菜等)。 生:我知道,这是有名的“宋村葡萄沟”里的葡萄,去年暑假我去过,太美了。

生:这个我认识,我家也有,是甘蔗。江村那边最多。

生:这个是茭白,我家在大坑,我家田里都是。星期天我还跟爸爸一起去掰了。

生:这是大白菜,我家地里也有,不过没有竦口那边多。 师:哦,你们很注意观察,更注重用事实说话,像个小科学家。

[评:教师从当地的实际切入,既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缓和了公开课的紧张气氛,又让学生有学习的立足点,有研究的抓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师:从同学的回答中,让老师感到同学们很关心我们身边的事情。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细致的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植物生长方面的问题。

(出示课题:植物的生长靠什么)

师:我们光喝水不吃东西行吗?如果我们只给植物喝很纯净的水,植物能正常生长吗?请你们把上次实验的植物都拿出来,结合自己的实验谈谈你的想法。

生:我通过实验发现:在纯净水中的豆芽生长速度比在土壤浸制液中的生长速度要慢,而且纯净水中的豆芽长势也不好,给人的感觉是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的样子。

师:你测量的长度数据分别是多少呢?

生:纯净水中豆芽长是6.4厘米,土壤浸制液中是7.0厘米。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 生:我是从根部开始测量的。 师:有用其它的测量方法量出来的吗?

生:我是只量新长叶子的大小的。也发现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土壤浸制液中的新芽长度是1.2厘米,纯净水中新芽的长度是0.7厘米。

[评:这里的测量最好事先定好一个标准,不然学生就会感到有点困难。要么从根部量起,要么量单片叶子的长度] 师:哦,你也发现同样的现象,有不同的吗?

生:老师,我是用了4棵同样长度的豆芽做的实验。在土壤浸制液中的两棵都比在纯净水中的两棵长得都好。结果跟其他同学是一样的。 师:你为什么要用4棵呢?

生:我怕万一出意外的话,还有一棵可以比较。

师:你的想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做多组实验或者是重复实验,用多组数据来证明科学道理。其实,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做这个实验就是四十多组实验,这些数据是足以证明一个道理的,这个道理是---- 生:(自由答)植物在土壤浸制液中生长的比在纯净水中生长的好。 师:那么,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认为土壤浸制液中有些东西在纯净水中是没有的。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还有其它的猜测吗?

生:我想也是的,浸制液是从土壤中用水泡出来的,土壤中肯定有东西跑到水中了。

师:你的直觉告诉你肯定有,是吧。那我们该怎样去证明我们的猜测呢? 生:用放大镜看。

生:放大镜不行的,我看过的。什么也看不到。

师:你的想法不错,但放大镜肯定是不行的,有一种显微镜可以看到。 生:老师,拿给我们看看呀。

师:由于我们学校条件有限,没有高倍放大的显微镜。我们只能想其它的办法。

生:老师,书上是用酒精灯烤载玻片的办法来证明的。

师:对,这个办法我们可以做到的。但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动脑筋想想。 (沉默片刻)

生:老师,我有一个办法,把纯净水和土壤浸制液冰冻起来,再观察。 师:你是怎样想到?

生:冬天的时候我发现脏水冻起来的冰要脏点,土壤浸制液中如果有其它的东西,那么应该也会有所不同吧。

师:你观察真仔细,我想也有可能。课外你去试试,好吗?并把结果给大家看看,行吗?

(课后老师专门找到这个同学,给她一定的指导和鼓励,该学生也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自己发现问题的实验)

[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意学生发言中的创新火花,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这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探究,分析原因

师:在做实验前,我们回忆一下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生:酒精灯要用点燃的火柴从上往下点,加酒精时必须熄灭火焰,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罩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生:载玻片是玻璃做的,玻璃加热前必须要预热,加热时离开火焰一点。 师:加热后的玻璃不能马上放入水中,这样容易裂开,也不能用手直接去拿,会烫手。还有,实验时的垃圾一定不要乱扔,集中放到一起,以免造成污染甚至危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怎样进行。 生:这个实验就是用火烘干载玻片上的水。 师:载玻片上的什么水? 生:是土壤浸制液和纯净水。

师:应该滴多少?就一个载玻片,该怎样安排这两种水滴?

生:我认为各应该滴两到三滴就行了,两种水滴不能混淆到一起,那样就 分不清了。

师:两到三滴?你们想,我这样滴行吗?纯净水滴两滴,土壤浸制液滴三滴,可以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是两到三滴吗? 生:应该两种水滴一样多。

师:对,一定要同样多的水放在载玻片上,并用火让水分快速蒸发。如果是两滴的话,都是两滴。或都是三滴。这像我们上次实验一样,要用同样多的水,同样大的瓶子,放在同样的地方才行,否则,我们不知道到底是那个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

[评:对比实验的一个关键就是只有实验因素不同,其他因素要完全一致。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了滴加水滴要完全一样,这是学生往往要忽视的。] 师: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开始做实验,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到书上。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实验操作,鼓励胆子比较小的女生亲自操作实验,与学生谈论实验中的现象等) 师:老师发现几个很好的现象,第4组,做好之后马上就把酒精灯盖灭了,很有节约意识,也是好的实验品质。第2组,完成后就把实验器材整理整齐了,这个习惯真好。

[评: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学生做分组实验之前让学生回忆了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之后又表扬了在实验中做的好的小组,这一点很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生:我发现水分蒸发后,土壤浸制液中有些灰灰的东西留下,纯净水中几乎没有。

师:这些灰灰的东西我们称它为杂质,这个实验中现象很明显。其它组是不是有同样的发现。

生:是的。

生:老师,这些杂质是什么呢?

师:你的问题问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些资料,书上也有点资料,你们看看。再说说杂质里都有什么成分,书上的资料可以拿笔做做记号。

(学生阅读资料,并重点做记号) 师:谁说说?

生:原来杂质中有动植物的遗体腐化物,有土壤中的矿物质,还有我们人类施的肥料。

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生:资料中说,这些是植物的营养,植物就是靠吸收这些养料生长的。 师:是的,这些杂质对植物来说可是宝呀。这些杂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植物的营养就越丰富,植物也就长得越好。

生:哦,我现在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老下肥了。

三、制定课外实验计划

师:我们身处农村,平时跟自然界接触的机会很多,根据你们的观察和体会,说说或者猜猜,植物的生长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阳光、肥料、土壤、空气、水、季节、天气、雾、农药、青蛙、温度)

生:我认为跟阳光有关。 师:为什么? 生:我家屋后的田里老被遮到阳光的油菜长得就比较差。 生:跟肥料有关。刚刚我们学的。 师:你即学即用哦,不错。

生:我认为跟土壤有关,我家田里的油菜就比山坡上的长得要好。 生:我认为跟时间有关,因为不同的植物要在不同的时间里种。 师:你说的这个时间我们可以理解成季节,是吧? 生:嗯。

师: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生:还有雾。 师:有原因吗?

生:我讲不出来,只是感觉好像有关系。

师:哦,感觉有时也挺重要,不过我们千万不能把感觉当作真理来用哦。 生:还有青蛙吧,书上不是说青蛙捉害虫吗?害虫没了,庄稼就长得好呀。所以跟青蛙肯定有关系。

师:分析得很好呀,我支持你。

生:我认为跟温度一定有关,我家种大棚蔬菜的。爸爸说冬天能长辣椒、西红柿主要就是大棚里温度高。我也进去过,里面的温度比外面真的高好多。

师:那以后这个实验大家就请你爸和你当指导员,愿意吗? 生:我只知道一点点。 师:还挺谦虚嘛。

生:不过我爸知道的多。他肯定愿意帮忙的。 师:好,就这么说定了。

[评:教师把学生的父母都拉进学习的角色中来了,资源被充分运用起来了。] 生:还有农药。现在谁家不用农药,电视上讲绿色蔬菜,我想很难。 师:你的想法很好,农药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很关心食物的安全问题,如果你研究下去,肯定有喜人的发现。

[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能积极地把科学活动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以扩大学生研究的空间。] 师:我们的经历可真丰富,可见同学们平时都愿意帮爸爸妈妈干点农活,都爱思考问题,也挺关心一些大事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今天,我们就先拿土壤来进行研究。探究土壤跟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先把书上关于土壤分类的资料看看。 (学生自学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土壤按其性质分,一般可以分成三种:壤土、黏土、砂土。壤土中的养分多,保水保湿,透气性好。黏土保肥但透气性差,砂土透气性强,但养分容易流失。

师:你总结得不错,请同学们打开老师准备的三包土壤,根据资料介绍,区分一下,哪包是壤土、哪包是黏土、哪包是砂土,小组内可以讨论。

(学生区分三种土壤,教师巡回观察并听取学生分类意见,同时发放实验报告单)

师:同学们分得很好。请大家把土壤放到中间,看到手中的科学研究报告。科学家做实验,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真实可靠。现在你们手中拿到的就是一份实验报告,下面,我们一起来填写。

师:我们的问题是?

生:探究壤土、黏土、砂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师:你的猜想是什么?

生:我想植物在壤土中生长的最好,在黏土中中等,在砂土中最差。 生:我也这样认为。 师:你将怎样的进行实验?

生:我们选三个小盆,各种一棵豆芽。把它们放在一起,每天浇同样的水。然后观察纪录。

师:根据我们以前的实验,同学们说说,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我们应该选同样的盆,放同样多的土,选同样的豆苗,放在同样的地方,浇同样多的水。

师:也就是说,在实验中,我们除了土壤不同之外,其它的一切条件都必须一样,这样我们得出的实验结果就肯定是土壤不同造成的,而不会是其它原因了。

师:我们为什么要选植物的幼苗? 生:幼苗好种呀,容易活。

生:幼苗可以种到小盆里,测量方便。

师:除了你们讲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幼苗成长速度快,在短时间里实验结果会比较明显。 生:老师,我们要做多长时间呢?

师:我们先观察纪录10天,看看结果怎样,到时我们再一起讨论。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纪录,直至开花结果。

师:纪录表会填吗?

生:会,我们在数学课上学过统计图。

师:对,是统计图,希望你们能真实、认真地填写。还有,底下的自我评价表也要认真填写,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研究问题,就得像科学家一样的实事求是,坚持不懈。老师希望能看到大家的实验成果。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课后反思

本次课程是在县公开课中试教,后期又进行了改进,把第一个实验在课前完全做完了,实验的数据和发现也在课前要求学生填写完成,这样就大大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就我这两次的执教过程,有一些思考如下:

1、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先后改动了3次。开始时是按着书上的顺序进行,但我始终感觉还是空泛了,我坚决换了设计,改了之后的导入虽不错,可我还是觉得跟学生的情感不能很好地共鸣。在冥思苦想后,我决定从大的视角入手,从整个桂林的农业布局切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结合农村的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有情感,有体验,使研究过程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了。

2、本节课的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所以对比实验的要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了。在公开课的时候,我设计的是思路是,在最后设计实验的时候集中一起强调,所以对由任课教师布臵的第一个实验没有很注意,使得对比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没有很好体现。改进后的设计就把对比实验的要求遍布在各个实验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三个实验完成后,既知道了对比实验的要求,又巩固了对对比实验的要求。使对比实验这个实验要求在学生头脑里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清晰又牢固地掌握了。

3、科学家是教不出来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时空中发展,是我的教学原则。一堂科学课如果没有新的思想产生,就是一堂失败的科学课,而且这种新的思想的产生是无法预设的,预设出来的就不是新的思想了。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产生,那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鼓励学生再思考一下。本次课程中,产生了这么几次新的思想,一是在证明土壤浸制液的实验上,有学生提出了用冰冻的方法来证明,我对这个全新的方法予以了鼓励,并在课外及时给予了指导。二是在提研究问题时,学生提出了农药和绿色食品关系的问题,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尤其在城市的消费理念中,其地位是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而解决的根源就在植物的生长管理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研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是科学课的至上追求。在现在的学生中,不乏有好的想法和问题,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地进行研究,不知如何地设计实验、怎样地数据的收集,还有实验的分析、交流和总结。这是他们的盲区,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在本节课中我强化并拓宽了实验三。给学生设计了适合他们的科学研究报告,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填写,让学生通过这次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真正地体会到科学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从而为后面自主课题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自己开展实验有个实践的范本。

5、积极引导学生交流研讨。在平等、互尊的环境中交流是我的倡导。本次课程中的交流是多向的,即有师生交流,又有生生交流,还有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充分展示个人或小组的探索过程及探索成果,通过研讨使个人或小组的探究方法、探究结果变成大家共享的财富。]

第四篇:2014年黄山公务员考试进入考察名单公告

推荐阅读

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42808680

根据《关于印发安徽省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人社发〔2014〕8号)和《关于认真做好全省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考察、审批录用等工作的通知》(皖人社明电〔2014〕65号)的规定,经过笔试、体能测评(报考警察职位)、面试、体检,现将进入考察的考生名单予以公告(详见附件)。

考察工作从即日起至8月底前基本结束。请列入考察对象的人员保持电话畅通,等待考察组联系。如果联系方式变更,请及时告知市考录办。联系电话:0559-2355345。

更多内容请访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人事考试网

黄山市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办公室

2014年8月13日

黄山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进入考察人员名单(第二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职位代码 170002 170023 170048 170050 170053 170071 170082 170082 170094 170126 170154 170157

招考单位 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山市科技局 黄山区乡镇机关 徽州区人民法院 徽州区人民检察院 歙县人民法院 歙县乡镇 歙县乡镇 休宁县人民检察院

黟县乡镇 歙县地税局稽查局 黟县地税局局机关

准考证号 171000500213 171000601127 172030700106 172020700813 172020700904 172020701008 172030700315 172030700321 172020701226 172000400314 171000603227 171000702201

姓名 汪权峰 方旭 凌开元 汪沁雪 习毅成 马雪瑞 倪文娟 陈松 谢婉君 杨晨 崔浩 周艳

备注

第五篇:历史文化名城考察报告——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下面将从地质地貌、形成历史、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角度介绍黄山:

一、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等。

二、形成历史

从距今约8亿年的震旦纪开始,海水绕过晋宁运动中形成的江南古陆,从东南方向进入黄山地区,黄山一带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在距今5.7-4.4亿年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壳处于裂解的高潮时期,导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长达1.3亿年的时期里,黄山地区基本稳定,但仍是一片汪洋。

到距今约4.1亿年的志留纪末期,地壳活动加剧,晚加里东运动使黄山地区上升而成为陆地,海水全部退去,这是黄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上首次露出海面。在经历了5000万年的相对稳定后,到了石炭纪,柳江运动又引海水卷土重来,黄山地区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地质专家曾在黄山脚下谭家桥等地发现三叶虫化石,证明黄山地区4亿年前确为海洋。

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划时代的印支运动使地壳隆起而成为陆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内,最终结束了黄山地区漫长的海侵历史和海相沉积,从而进入了陆相地史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侏罗纪以后,影响遍及我国的燕山运动,以强烈频繁的活动,不断地改造、雕塑着黄山地壳的地貌。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北部的太平花岗闪长岩体,就是晚侏罗纪岩浆侵入的产物。到早白垩纪时,晚燕山运动又一次震撼江南大地,深藏于地壳下部炙热的岩浆,沿着印支运动时形成的褶皱带,从黄山这块比较薄弱和断裂发育的地壳内乘虚上升,侵入到距地表约数千米的古老地层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这些岩浆由边部向中央慢慢地冷却凝结而成黄山花岗岩体的胚胎,这便是距今约1.25亿年时期形成的“地下黄山”。在黄山花岗岩体侵入地壳形成之际,也就是黄山山体雏形孕育铸就之时,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脉动上侵定位和结晶固结之后,黄山岩体的雏形终于形成。黄山岩体,是同源岩浆在地球涨缩中,多次脉动侵入形成的复式花岗岩。早期和主体期 - 1 -

侵入的岩体,分布在边缘和外围,颗粒较粗;补充期和末期侵入的岩体,分布在内圈和中央,颗粒较细。黄山岩体呈中高外低明显的套叠式分布特征。

在深部地壳不断被熔成岩浆,并被挤压而向中央上侵的过程中,黄山山体也被自行拔高,但此时的黄山花岗岩体仍然埋藏在地下,上面还覆盖着数千米的沉积盖层。在经历了多次的间歇抬升之后,覆盖在岩体上的巨厚盖层不断地被风化剥蚀。到了距今五六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喜玛拉雅运动早期,这些沉积盖层随着山体的抬升而逐渐被剥蚀殆尽,黄山终于露出了地表,形成了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等花岗岩山峰,但当时尚无今日如此巍峨伟丽的风姿。在第三纪和第四纪期间,喜玛拉雅山运动使地壳普遍抬升,隆起扩大,黄山也相应不断升起,同时经受剥蚀,逐渐形成了高逾千米、翘首云天的花岗岩峰林。

在第四纪时期,黄山曾先后发生了三次冰期,冰川的搬运、刨蚀和侵蚀作用,在花岗岩体上留下了很多冰川遗迹,形成了遍布黄山的冰川地貌景观。再加上出露地表以后,受到大自然千百万年的天然雕凿,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自然奇观。

三、历史文化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卧虎藏龙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因此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新安画派的创立者渐江,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

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四、人文景观

黄山人文景观有寺庙亭台、仗鼓舞、叠罗汉、跳钟馗、抬阁、目莲戏等,以下以仗鼓舞、叠罗汉、跳钟馗简单介绍。

1、 仗鼓舞

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又名“得胜鼓”。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此舞由数十人表演,击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紧身,十字披红,颈挎仗鼓(扁圆形皮鼓),右手紧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铃,随着行进步伐击鼓面或敲鼓边。另有十数人手持檀木夹板,边行进边击拍,发出清脆的响声。队列前面有一对大红灯笼,一人持纛,上书“得胜鼓”三字,后随一队蜈蚣旗幡,整个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2、 叠罗汉

流行于歙县叶村的一种民间游艺。表演时演员下穿红彩裤,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绘有脸谱。演员均为男性,表演浑朴粗犷。演出前举行祭台仪式,焚纸烧香、罗汉扫堂,然后从演员相继登台或在广场上表演。演员不说不唱,在大鼓敲击的简单节奏下,分别表演童子拜观音、斜角旗、仙人桥、石猴出山、六柱牌坊、凉心水阁、水帘洞、刘海戏金蟾等造型。表演时先易后难,特别是水帘洞中演员的筋斗及六柱牌坊20余位演员叠成的六层造型,最为精彩。

3、 跳钟馗

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于今徽州区岩寺镇、歙县朱家村一带。据说明万历年间就有此习俗。每年端午节,这些地区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降福,保佑村民平安。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近年来,歙县郑村镇的堨田村,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这项活动,煞是热闹。

五、黄山感悟

“黄山归来不看岳”,此次黄山之行,我深有感触,黄山之大、黄山之美、黄山之奇,黄山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觉得黄山给人一种新生力量,是一种生命的力量,特别是黄山松树的勇敢顽强的精神,让我振奋。如果再有机会,我还要去黄山,继续去探寻和体味人生生命的真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黄山科学考察范文】相关文章:

黄山考察报告范文05-27

黄山科学考察04-22

黄山考察调研方案07-03

南京黄山旅游考察报告01-25

黄山文明范文05-16

黄山歙县范文05-16

黄山地区范文05-16

黄山巨变范文05-16

黄山旅行范文05-16

黄山三日游范文05-19

上一篇:华润雪花啤酒范文下一篇:胡萝卜加大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