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工作计划

2022-07-28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质量评价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质量评价工作计划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临县中医院在“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坚持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加强护理工作内涵为目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并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实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新模式,来强化特色护理、来探索辩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融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考核、管理等制度5条,奖惩细则10条,护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以中医特色护理为重,达20多项,全年完善健全制度30条,实施量化工作考核,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标准实施辨证施护考核,共考核10次,以“细、精、实、严”把好质量关,采取宏观制度管理,微观业务考核,确保了护理安全,狠抓中医护理“三基三严”训练,建立个人档案,辩证施护做到培训有计划,技术有考核,成绩有记载,在培训和技术操作中做到评比有依据,考核有记录,奖惩有制度,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有效地提升了中医特色护理质量。

第二篇:幼儿园工作质量评价考核制度

一、凡本园工作人员都必须按时接受工作质量的评价考核。

二、幼儿园成立工作质量考核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各组组长参加。

考核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1.拟定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

2.确定考核方法

3.定考核时间

4.研究奖惩办法

5.写考核总结

6.根据考核中发现的情况提出改进、提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履行本岗职责情况、工作效果等。由考核领导小组根据不同时 期的要求及各岗工作范围拟定详细考核提纲。

四、每学期考核一次。

五、考核结果填入业务档案。考核结果作为全体教职工晋级、职称评定、选先进及选送外出学习的重要参 考资料。

第三篇: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总结

姜堰市梁徐卫生院

关于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总结

自2009年开展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活动工作两年多以来,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认真学习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南的内容,并根据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公共卫生、后勤及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姜堰市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南,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强化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意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强化规范化操作;质量监控部门作用到位,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医德医风建设到位,确保优质服务目标;奖惩措施落实到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并在做好“五个到位”的同时,落实“四抓”。

1、抓教育,增强质量意识

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医疗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始于教育、又终于教育,抓好教育,强化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是搞好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重要一环。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的教育。要经常开展警示教育,每月组织一次全院医务人员举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学习会,定期通报全院医疗质量、院内医疗安全形势以及院外医疗安全事件(特别是医疗事故、缺陷和医疗纠纷事件),不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对院内外发生的各种医疗事故、缺陷和医疗纠纷案件开展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通过全员质量教育,使我院全体医务人员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没有医疗质量的投入就没有医疗效益的产出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至上”的群体意识和一切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明确自己的使命,对病人极端负责,对工作严肃认真,对技术精益求精,养成人人讲求质量、人人注重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自觉性,坚决纠正只强调医疗数量、不注重医疗质量,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以医疗质量的提高,促进医疗安全。

2、抓培训,打好质量基础

人才素质是质量的基础,抓住人的素质,就抓住了质量建设的关键,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所以,人才培养是提高基础质量的关键。加强人才培养,要从基本素质入手,狠抓基础训练。首先要强化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的训练,可根据各级各类人员的不同特点,明确学习内容、下达操作项目、实施重点辅导等形式,把疾病诊疗规范、病历书写、处方质量、手术操作、急诊急救、基础护理质量、诊断报告质量等作为重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月组织一次三基培训,每季度举行一次备卷考试,成绩作为医疗质量考核的一方面。同时选拨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医生送到二级以上的医院进修深造,并且把培训、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严格标准、严厉管理、严格考核,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

3、抓制度,强化质量措施

我院的规章制度是医院一切活动的标准,是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标准,就会造成工作混乱,如果有了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抓制度管理,既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更要狠抓制度的落实,只有这样,医疗质量才有根本保证。特别是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毒麻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器材管理制度(定期查验有无过期失效、霉变、损坏等)以及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按章办事,严格规范操作,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坚决纠正有章不循、执章不严、各行其事的不良习气,真正把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实现医疗管理制度化,质量标准化,工作程序化、操作规范化、监督经常化,保证基础医疗质量。

4、抓控制,促进质量提高

质量控制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有效控制,才能督促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抓质量控制,必须完善质量控制手段,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从环节质量入手,加强全员、全过程、全部工作质量的管理。

(1)是建立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控制体系。成立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院门诊和病房质量管理小组,并明确其职责,加强对基础医疗质量的管理。

(2)是落实责任,将质量控制内容落实到科室,强化科室责任制,充分发挥科负责人、护士长在科室质量控制中作用,突出科室自我控制。

(3)是要加强关键点控制,要针对不同科室、不同专业以及薄弱环节,对那些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如:病历、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检查操作、诊断报告质量及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4)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兑现奖惩。要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终未检查与环节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加强监督检查。同时,要坚决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科室及全体医务人员的考核考评、职称职务晋升、评先评优、奖金分配挂钩,促使医务人员自觉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以上的努力,使我院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认真执行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评价指南的要求,克服存在的不足点,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化医院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力量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实现医院发展新突破,再铸新辉煌。

梁徐卫生院 2011年06月30日

第四篇: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过程

一、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及内容

(一)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目的

①可以衡量工作计划是否完成,衡量工作进展的程度和达到的水平。

②检查工作是否按预定的目标或方向进行。

③根据提供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评价护理工作需要满足病人的程度、未满足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因素。为管理者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④评价指标和批准的确立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形式和护理的指南。

⑤通过评价工作结果,可以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不足,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通过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如选用新技术、新方法等。

⑥可检查护理人员工作中实际缺少的知识和技能,为护士继续教育提供方向和内容。

2.原则

(1)评价应是实事求是的。评价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将实际执行情况与原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比较。这些标准必须是评价对象能够接受的,并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衡量的。

(2)对比要在双方的水平、等级相同的人员中进行,就是所定标准应适当,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的标准不是所有的护士都能达到的。

(二)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

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质量两个方面。根据控制纠正措施作业环节不同的分类方法,控制内容包括:对护理工作的基础质量(属前馈控制,也可称背景或要素质量)、过程质量(属现场控制,也称环节质量)、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也称终末质量)进行控制,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质量(属前馈控制)、行为质量(属现场或环节控制)、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进行控制。

1.护理人员质量评价

定义:即对执行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正式的评价,考察其完成护理工作的情况。

护士工作的任务和方式是样化的。因此在评价中应从不同方面去进行。如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的协调能力等。近年来,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多注重护理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护理活动过程的质量等方面,或将几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1)素质评价 评价系统应重视人员的基本条件、基本素质、个人能力的评价。如人的积极性、坚定性、首创精神、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工作态度等。这种评价一般应多次反复进行,而不应一次评价后即作结论,同时应结合其他评价内容进行考虑。

(2)行为评价 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即注意护理人员现实工作做得如何,例如护理操作程序的执行是否符合标准,在医嘱执行过程中有无错误等。评价标准注重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观察护士在各个环节上的行为质量。这种评价的优点是可以给护理人员以具体的标准、指标,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缺点是评价过程太浪费时间,评价内容局限在具体人物范围内,比较狭窄,而且只能评价在岗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某病房对责任护士任务的执行情况评价为: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及格 需改进 达到标准 超过标准 出色 1.执行医嘱情况

2.掌握病情变化情况

3.基础护理是否落实

4.仪器运转及维修记录

(3)结果评价 是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结果的评价,可以使护理人员明确该项工人作的具体要求。但在实际中由于很多护理服务质量不容易确定具体标准、数量及测量的标准,尤其是病人的临床护理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有些结果也不是短期能反应出来的,所以结果评价较为困难。因此,该评价方法较少单独使用,可以采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以全面评价护理质量。

(4)综合性评价 即用几方面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凡与护理人员工作结果有关的活动都可结合在内,如对期望达到目标、行为举止、素质、所期望的工作结果、工作的具体指标要求等,进行全面评价。

2.护理质量的评价

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基础质量:即建立在护理服务组织结构和计划上的评价内容,着重在执行护理工作的背景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资源、仪器设备等,可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条件。如护理部管理质量标准就属于这一类。

a.环境:如病人单元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b.人力安排:根据病情需要,护士长是否在人员配备上做出了合适的安排,包括人员构成是否合适,人员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等。

c.器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要根据客观的标准数据来计量。如氧气瓶内压力、备用消毒物品使用期限、药品及物质基数等。

d.病房结构,表格记录,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病房布局是否合理,病人床位的安排合适与否以及护理文件的书写制度是否明确等。

这些都是护理服务要素方面的标准,这些内容是提供高质量护理的重要保证。

②过程质量:评价护理活动过程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其中包括:

a.执行医嘱的准确率:如差错次数,临床医嘱的执行是否及时等。

b.病情观察及治疗结果的观测:如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时间、病情记录,危重病人观察项目、观察时间及各种疾病特殊观察要求等。

c.对病人的管理:如生活护理、饮食及晨晚间护理、医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

d.对参与护理的其他医技部门人员的交往与管理:如病人X线透视预约,各种标本管理,对卫生员及配膳员的管理等。

e.护理报告及各种文件书写质量。

f.应用和贯彻护理程序的步骤和技巧:包括评价贯彻落实护理程序每个步骤的质量并应对护理病历做出评价。

g.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情况:如术前、术后、出院病人的教育,服药知识,卫生习惯,饮食营养的指导等。

此外,也可按三级护理标准来评价护理工作的质量。

③结果质量:即评价护理服务的最终结果。如病人伤口的护理情况,是否保持干燥;反映护理服务效果的褥疮发生率,输血输液事故发生率,静脉穿次一次成功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情况,一级护理合格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陪住率等。这是从病人角度评价所得到的护理效果与质量。

护理结果的标准选择和制定,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有些结果不一定说明是护理的效果,它还与其他医疗辅助诊断、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等综合因素有关。

护理服务结构、过程、结果三方面综合性评价,基本上反映了护理质量。目前,卫生部制定的对各级各等医院护理的评审标准,即属于综合性评价标准体系。

以上三个方面的质量标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反映了护理工作的全面质量要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护理要素质量评价,可掌握质量控制的全局;具体护理过程环节质量评价,有利于落实措施和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终未护理结果质量评价,可反馈控制护理质量。

二、护理工作质量评定过程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及方法

建立完善的质控组织是护理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医院护理指挥系统也是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根据医院规模的大小,选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长组成质控小组,经常深入基层,直接获取护理工作信息,向护理部反馈。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1.垂直控制与横向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护理部主任对护士长,护士长对护士,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即为垂直控制。如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护理部坚持日夜查岗制度,节假日查房制度,各类质量检查制度等;科护士长负责所属科内病区的护理质量及病区管理质量控制;及对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控制,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特殊检查诊疗关等。由于护理工作质量受人际之间、部门之间、科室之间的协调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横向关系因素的质量控制如医护之间的质量控制、病房与药房、化验室等医技术部门和后勤部门的质量控制,均对护理质量控制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做到垂直质量控制与横向质量控制紧密结合,才能使质量控制完善而有效。

2.预防性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法。预防性控制又称事先控制、前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是防止发生问题的控制,是管理人员在差错发生之前即运用行动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差错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如有计划地进行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技术操作培训,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制定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制定消毒隔离措施等,均为预防性质量控制。

反馈控制又称回顾性质量控制。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针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纠正,防止同类问题再度发生。例如护理质量控制中的褥疮发生率、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等统计指标,即属此类控制指标。反馈控制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把重点放在执行结果的考评上,目的在于避免已经发生的不良后果继续发展,或防止再度发生。

(二)护理质量评定的程序

质量评定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循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评价:

1.产生标准

制定标准,确定有关的评价信息,确定信息收集方法和途径。

2.衡量成效

收集评价信息,汇编与分析信息,对照标准评价信息。

3.纠正偏差

进行判断,提供适当的输出及检查评价循环。

(1)产生标准 评价标准的产生是关健的步骤。评价标准一般由评价人员根据评价的目的制定。在护理工作中,评价标准多以计划目标和护理工作质量标准为衡量标准。理想的标准应该是详细说明要求的行为情况或看得见的成果。就是:①数量、程度、状况简明具体。②具备的条件适当。③有客观评价方法,可以测量。④明确易懂。⑤反映患者需求与护理实践。

(2)鉴别与收集信息

确定所要评价的内容后,要收集能够反映此项工作状况的信息和数据,如从护理病例中查找护理程序执行的信息,从现场检查实物或观察护理技能中查找有关基础质量的信息,通过观察护士操作过程获得过程质量或护士行为的信息。明确信息及来源之后,即可确定收集信息的工具,例如评价表,要列出评价项目、要求等,对所选信息应具有可集性,要便于操作。

(3)信息与标准比较

将收集到详细资料与标准对比,完成多少,未完成多少、结果怎样。

(4)判断分析

实施结果与标准比较后,要对实际工作结果做出判断,可以用完成指标的百分值来表示,也可以用不同的等级来描述。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衡量,不仅要对评价所需数据进行阐述,对评价结果分析要客观,而且还要对一些影响因素予以说明,以便在今后评价工作中确立标准时加以注意。

(5)适当反馈 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应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不应是形式主义的无效评价。应提供适当的反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交流,以利于激励护理人员,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推进护理工作的进行。

第五篇: 1 案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退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我市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对我市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全面掌握全市耕地质量现状,查清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对策与建议,为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各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样采集等基础调查工作,农业总站负责全市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并形成耕地质量评价报告。

二、资金分配

2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土样采集、化验等费用。具体如下:

1、土样采集1.9万元。用于采集、处理、报送土样时产生的雇用向导费、雇工费、雇车费、午餐补助、包装费、小型器械购置等费用。共计236个土样,每个土样费用平均80元。

2、委托化验8.1万元。必检项目包括:容重、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8项常规项目。并在样品中选择50%的数量,进行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8项中微量元素和铬、镉、铅、砷、汞5项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三、重点任务 (一)科学布设调查采样点。以国土部门的最新耕地面积数为准,按照每1万亩耕地不少于1个调查点的密度设置耕地质量调查点,调查点位应尽量与上一年调查点位一致,确保延续性和可比性。调查点

3 位要覆盖本区域的主要土壤类型(土属、大的土种),分布均匀,代表性强;调查点应与测土配方施肥取土样点、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区域监测点、轮作试点区域监测点等相结合,避免重复设点、重复采样。

(二)探索建立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按照农业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耕地质量数据库建设,探索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在平台使用的工作空间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原有工作空间数据可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参数进行转换。

(三)做好耕地质量等级信息发布。按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的要求,在每年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基础上,建立每5年发布一次耕地质量等级信息制度,为耕地质量保护和粮食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四)落实耕地质量保护责任。各地要充分应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成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考核、

4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和耕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四、具体工作内容 (一)认真开展土壤样品检测。土壤样品检测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目前我市不具备检测能力,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检。根据省站对承检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能力考核结果,在通过考核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商定检测需求,签订检测委托合同。并采取加已知数值样或加重复样等措施对承检机构质量控制。数据出具后应进行审核,结合当地耕地历史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异常值要进行复测确认,确保准确性。

(二)应用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应采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里东北区的指标权重、指标隶属函数和等级划分指数进行评价和划分耕地质量等级。

(三)完成与同级自然资源部门的沟通与对接。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18〕19号)和《省第三次土地调

5 查实施方案》(吉国土调查办法〔2019〕19号)要求,在完成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数据库和工作空间的基础上,及时将最新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结果标注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图上,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

(四)开展耕地清洁程度调查评价。要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计算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并进行土壤清洁度评价(清洁程度评价不做插值,只做点位超标率评价)。对判定为轻度污染、重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耕地,应明确耕地土壤主要污染物类型,提出耕地限制性使用意见和种植作物调整建议。

(“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见附件1)。

(五)加强部门间沟通合作。在调查评价工作中,要加强与统计、发展改革、财政和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更新自然资产负债表、占用补充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等项目任务里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

6 (六)按时报送信息。要按照进度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各项数据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2021年6月底前将耕地质量等级信息报送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五、进度安排 (一)2020年7-8月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 (二)2020年9-11月完成耕地质量调查点位确定和土壤样品采集工作; (三)2020年12月-2021年5月,完成土壤样品检测分析; (四)2021年6月底前,将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录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点位图和评价单元图等评价前期相关工作。依据东北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工作,将评价成果生成工作空间文件(.cws 文件)后上报市(州)土肥技术推广单位(采用光盘方式上报,注意保密,不得网络传送)。

7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是农业部门履行耕地质量监测保护职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工作经费落实,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按期完成。

(二)设置专职人员。各单位要确定1-2名土壤专业并且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统计工作,要保障人员稳定性和工作延续性,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统一评价系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统一使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发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下载网址)。建立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数据库,并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发布”工程,生成工作空间文件(.cws 格式)。

(四)加强技术培训。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省土肥站有关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以及软件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调查评价人员技术水平。

8 (五)强化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评价成果,提高社会公众对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重要性认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篇:尊老爱幼主题班会下一篇:质量安全会议纪要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