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试题库

2022-07-15

第一篇:生理心理学试题库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2( )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 )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C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 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 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 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答案:A

5“气氛效应”是指( )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答案:A

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

答案:C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D

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C

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A.枕皮层

B.额皮层

C.顶皮层

D.颞皮层

答案:D

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D

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答案:A

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A

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

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

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

答案:B

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 )策略居多。

1 A.保守性聚焦

B.同时性扫描

C.博奕性聚焦

D.继时性扫描

答案:A

15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组块。 A. 3 B. 4-5 C. 7±2 D. 9-20 答案:C

16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A

17 根据(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C

18根据( ),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19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 )等信息。

A.样例集和特征集

B.概念、事件和背景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 答案:B

20 根据HAM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 )等信息。

A.概念、事件和背景

B.样例集和特征集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 答案:D

21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

A.特征鬼

B.映像鬼

C.决策鬼

D.认知鬼

答案:D

22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四层为

A.特征鬼

B.认知鬼

C.决策鬼

D.图像鬼

答案:C

23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由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Atkinson和Juola B.Sternberg

C.Hamilton

D.WiC.kelgren

答案:A

24记忆的产生效应支持

A.多重存储模型

B.加工水平途径 C.TuLving(1972)的情节和语义记忆模型D.平行

分布加工途径

答案:B

25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最先设计出来的研究范式。

A.唐德斯(Donders)

B.斯滕伯格(Sternberg)

C.波斯纳(Posner)

D.汉密尔顿(Hamilton) 答案:A

26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目的分析

D.算法

答案:C

27 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A.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

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

2 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

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

34 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答案:C

28 属于前瞻性记忆的是

A.头脑中存储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

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

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

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

答案:B

29 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

A.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B.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C.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答案:C

30 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

A.工作记忆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A

31 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Broadbent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作用理论

C.晚期选择理论

D.特征整合理

答案:B

32 所谓( )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

A.气氛效应

B.启动效应

C.典型性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B

33 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

A.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技术

B.跨通道启动技术C.双耳分听技术

D.句子核证技术 答案:D

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作

A.心里不应期

B.负启动 C.负启动反转

D.返回抑制

答案:D

35 图像记忆具有除( )以外的三个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

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 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 答案:B

36 下列方法中,()是用来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

A.双作业操作

B.空白实验

C.部分报告法

D.扫描实验

答案:C

37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直接检验概念形成中所采用的假设

A.人工语法实验

B.空白实验

C.人工概念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B

38 下述方法中,( )适合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A.眼动记录法

B.反应时记录法

C.开窗实验

D.出声思考法

答案:D

39 下述模型中,( )是计算模型。

A.TLC.模型

B.ELINOR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集理论模型

答案:D

40 下述模型中,( )是计算模型。

A.特征比较模型

B.ELINOR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TLC模型

答案:A

41 下述模型中,( )是心理学家Clark提出的

A.空间表象模型

B.操作模型

C.语言模型

D.表象-语言混合模型3

答案:C

42 下述模型中,( )是心理学家Hunter提出的。

A.空间表象模型

B.操作模型

C.语言模型

D.表象-语言混合模型

答案:B

43下述研究方法中,( )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A.开窗实验

B.计算机模拟实验

C.减法反应时实验

D.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

44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字符、数码还是其他图形,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 90

B. 120

C. 180

D.320

答案:D

4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这种现象叫做

A.字母优势效应

B.字词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客体优势效应

答案:B

4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这种现象叫做 A.字词优势效应

B.客体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字母优势效应

答案:C

47 心理学家吉布生(Gibson)提出的知觉理论是

A.假设考验说

B.认知理论

C.直接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答案:C

48 一般认为,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脑区是 A.顶叶

B.额叶

C.颞叶

D.枕叶

答案:B

49 在Collins和Loftus的激活扩散模型中,结点(方框)代表( ),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A.联想

B.命题

C. 原型

D.概念

答案:D

50 在Quillian和Collins的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___,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A.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

答案:C

51 在Rips的“多维量表程序”中,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反映着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 )空间。

A.问题

B.气氛

C.语义

D.启动

答案:C

52 在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 ),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A.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 答案:C

53 在对数字"7"进行反正判断的实验中,反应时最长的顺时针倾斜角度为" A.60 B.120 C.180 D.270

答案:C

54 在解释歧义词意义通达时,多重通达模型与整合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考虑到相对频率的作用

B.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

C.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

D.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

答案:B

55 在绝大多数发表的语义记忆损伤个案中,选择性地受损通常是

4 A.有生命物体的识别

B.人造物体的识别 C.具体词的理解

D.抽象词的理解 答案:A

56 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键特征的表征称之为

A.模板

B.原型

C.样例

D.维量

答案:B

57 左半球顶叶受损的视觉忽视病人,在划线测验中

A.只划左边的一半

B.只划右边的一半

C.只划上边的一半

D.只划下边的一半 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 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受( )等因素的控制。

A.对能量需求的评价

B.当前意愿

C.当前唤醒的能量

D.短时记忆的容量

答案:A;B;C

2 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受( )等因素的控制。

A.对能量需求的评价

B.当前唤醒的心理能量 C.长期倾向

D.当前意愿

E.短时记忆的容量 答案:A;B;C;D

3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凋的主要是

A. 自上而下加工

B.自下而上加工

C.概念驱动加工

D.数据驱动加工

答案:A;C

4 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 )等信息。

A.概念

B.最佳实例

C.事件

D.样例集和特征集

E.情景

答案:A;C;E

5 根据特征表说,概念是由( )等因素构成的。

A.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B.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C.概念的特异性特征

D.整合定义性特征的规则

E.最佳实例 答案:B;D

6 根据心理学家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等功能。

A.建立符号结构

B.过滤

C.贮存

D.复制

E.条件性迁移

答案:A;C;D;E

7 根据原型说,概念的表征是由( )等因素构成的。

A.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B.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C.概念的特异性特征

D.整合定义性特征的规则

E.最佳实例 答案:A;E

8 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

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D.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

E.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A;B;C;E

9 关于Stroop效应,正确的说法是

A.一般来说,老年人在早晨的Stroop效应要比晚上的大 B.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C.神经心理学和临床医生经常用Stroop任务来评估病人顶叶的机能 D.Stroop干扰量已经被用作评估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

答案:B;D

10关于选择性注意,正确的说法是

A.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

5 置的物理分离

B.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

C.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仅仅在输入的物理特征水平上操作 D.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属于晚期选择模型

答案:A;B

11 尽管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具有( )等基本特征。

A.目的指向性

B.认知操作

C.选择算子

D.操作序列

E.问题空间

答案:A;B;D

12可以安全的用于人类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有

A.PET扫描技术

B.fMRI技术

C.ERP技术

D.单细胞记录技术

答案:A;B;C

13 能为直接通达假设提供证据的有

A.同规则词相比,人们对不规则词阅读的潜伏期更短 B.规则词与不规则词阅读的潜伏期没有差异 C.对同音异义词的分析

D.临床上对深层诵读困难的观察 答案:B;C;D

14 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等基本方法。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出声思考法

C.开窗实验

D.计算机模拟

E.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B;C;D;E

15 认知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 )等方面。

A.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B.使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C.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D.重视生理机制的研究 E.从心理物理函数研究走向内部心理机制研究 答案: A;B;C;E

16 认知心理学家将( )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

A.视觉代码

B.听觉代码

C.语义代码

D.言语代码

E.口语代码

答案:B;D;E

17 属于内隐记忆测验的有

A.线索回忆

B.再认

C.词汇判断

D.知觉辨认 答案:C;D

18 属于日常记忆研究关心对象的课题是

A.短时记忆中材料的编码方式

B.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

C.前瞻性记忆

D.自传记忆答案:B;C;D

19 属于上位范畴的物体有 A.椅子 B.家具 C.动物 D.猫 答案:B;C

20 图像记忆具有( )的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 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 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D.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 E.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 答案:A;C;D;E

21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A.Broca区靠近大脑额叶,Wernicke区位于皮层后部

B.Broca失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受到损伤

C.Wernicked失语病人语量较多,但不能表达意义

D.Wernicke区也某种程度地参与语言产生过程

答案:A;B;C;D

22下述模型中,( )能解释范畴大小效应。

A.特征比较模型

B.激活扩散模型

C.集理论模型 D.直通模型

E.层次网络模型 答案:A;B;C;E

23 下述模型中,( )是命题模型。

A.集理论模型 B.HAM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ELINOR模型

E.特征比较模型

答案:B;D

24 心理词典中存储着词汇的

A.正字法信息

B.语音信息

C.语义信息

D.句法信息

答案:A;B;C;D

25 语义记忆可以储存

A.过去发生的事件B.将来发生的事件C.关于“大象”的知识

D.关于“pint”如何拼写的知识

答案:C;D

26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

A.平行加工 B.系列加工 C.自动加工 D.控制加工

答案:B;D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___复述是指对刺激加工的不断深入,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可以产生持久的记忆。 答案:精细

2 ___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 答案:语义

3 ___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的加工。 答案:控制性

4 “三段论”推理的“气氛效应”是指___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答案:前提的性质

5 Anderson认为,问题解决具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和___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认知操作

6 Atkinson和Shiff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___。

答案:加工器

7 Atkinson和Shiffr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___;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

答案:缓冲器

8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___。答

案:心理模型

9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相当于前提中所述事件的___。

答案:知觉;表象

10 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涉及4种过程:即___过程、发现过程、放置过程和表象过程。

答案:图示

11 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涉及4种过程:即图示过程,___过程、放置过程和表象过程。

答案:发现

12 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___和言语系统。答案:表象系统

7 13 Posner和Cohen(1984)提出,视觉注意包括___、___、___三个成分。

答案:应用算子

答案:把视觉注意施加到一个目标上;把注意从一个目标上解除;把注意转移到新的目标上14 26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___四个阶段。Selfridge (1959)提出的“鬼城”(Pandemonium)模型以___为基础。

答案:特征分析

15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___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同构关系。 答案:类比

16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___关系。 答案:同构

17 Wason通过四卡问题的研究发现,在命题检验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人们表现出强烈的___倾向。 答案:证真

18 按照区别性特征模型,当一些字母共用很多关键特征时,人们判断这些字母是否相同要花更___的时间。

答案:长

19 编码刺激的空间关系和特性的皮层视觉系统分别称作___系统和___系统。

答案:后期注意;前期注意

20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___编码和语义编码三种方式。

答案:视觉

2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和___编码三种方式。

答案:语义

22 根据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贮存、复制、___和条件性迁移六种功能。

答案:建立符号结构

23 根据Shiffrin和 Atkinson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是通过___而实现的。

答案:复述

24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___、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答案:问题表征

25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算子、___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答案:评价当前状态

27 根据特征比较模型,一个概念的各种语义特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__特征,另一类是___特征。

答案:定义性;特点

28 根据心理学家Newell和Simon等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___六种功能。

答案:条件性迁移

29 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与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

答案:抽象分析法

30 经典心理旋转实验说明表象以___形式存储,这样,表象是___的近亲。

答案:模拟码;知觉

31 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___加工,而练习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___加工。 答案:自动;控制

32 模板说是一个简单的模型。它的基本思想就是___,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这种形式的匹配被称为模板式匹配。

答案:刺激与模板匹配

33纽维厄(Newell)、西蒙(Simon)等人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无生命的计算机,其信息

加工系统都是___系统

答案:操纵符号

34 确认某种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的过程叫做___。

答案:模式识别

35 人们对作出“苹果是水果”的判断要快于“葡萄釉是水果”的判断,该种现象在认知心理学中叫做___效应。

答案:典型性

36 人们在进行判断或推理时,总是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该种启发式策略叫做___启发法。 答案:代表性

8 37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___。

答案: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38 认知心理学家们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识别一个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线段,这种现象叫做___效应。

答案:客体优势

39 认知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感觉信息的___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答案:组织和解释

40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动物的视觉系统中有一些神经细胞只对具有一定特征的刺激作出反应,这种专门化的神经细胞叫做___

答案:特征觉察器

41 双通路假设认为,词的意义既可以通过___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___通路间接达到。答案:视觉;语音

42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这种类比是一种___水平的类比,而不是结构水平的类比。

答案:行为

43提取条件与编码条件相匹配时回忆成绩更好意味着,当提取任务强凋表面信息时___加工比___加工记忆效果更好。

答案:感觉;意义

44 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的全部认知状态叫做___。 答案:问题空间

45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以___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答案:信息加工

46 心理扫描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____。

答案: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47 新手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而专家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

答案:表面;结构

48 一种记忆理论认为,记忆代码是对加工这个代码的认知过程的记录,每种加工方式都产生一个认知代码,一般说来,语义加工越多,加工深度就越深,代码越深,记忆越持久。这种理论叫做___

答案:加工水平理论

49 有研究者提出,深加工之所以能导致更好的记忆,是因为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是___,一个是____。

答案:深入分析;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参与

50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___,不带有任何感觉通道的特性。通过抑制实验表明,在短时记忆中两种被加工的材料越接近,互相干扰越大。

答案:抽象的代码

51 在Rips的“多维量表程序”中,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反映着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语义距离,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___空间。

答案:语义;认知

52 在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___等方法。

答案: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

53 在特征整合理论中,___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

答案:分散注意

54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___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___,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答案:较小的知觉单元;较大的知觉单元

55 最先提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概念的是___。

答案:美国学者詹姆士

四、 判断题

1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 整体加工是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 2 模板(Template)与外部的模式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答案:2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整体,然后再知觉整体的加工方式。

10有关词汇歧义消解,多重通达的观点认为句子语境不能立即阻止歧义词不合适意义的通达。

五、 名词解释 1A.V.L单元

大多数心理学家常把听觉的(an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

(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答案:1

答案:2 模板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3对于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够很好的复述,而对于非追随耳的信息,被试的回忆效果很好。答案:2 双耳同时分听实验,支持过滤器模型和支持知觉选择模型。从整体上说,对于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够很好的复述,而对于非追随耳的特定信息也是可以回忆的。

4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单一(长时记忆)的,存在着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

答案:1

5 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不可能产生遗忘。

答案:2 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否则很快消失。

6 集理论模型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但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应。

答案:1 集理论模型可以说明范畴大小效应,但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效应。集理论模型还提出了非预存的思想,概念间的联系要通过比较或计算才能得到。

7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Selfridge提出生成转换法则,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答案:2 转换生成语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 8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界客体有着同构的关系。 答案:1 表象的实质是一种类比表征。但表象并不是直接地从结构上来表征外部客体,它与外部客体在结构上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心理旋转研究是当前表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9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统一命题。

答案:1

2 Stroop效应

当人们对某一特定事物做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

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对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

3 编码

从一种刺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刺激形式,或者从一种符号系统转变为另一种符

号系统。

4 抽象分析法

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的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

机模拟等方法。不管哪一种方法,认知心理学都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这称为抽象分析法。

5 代表性启发法

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出现的概率,

愈有代表性的,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

6 范畴大小效应

范畴大小效应是指,当一个项目所属范畴的成员数目少时,被试判

断更快。按照特征比较模型,小范畴定义特征的数目更多,因此,特征比较需要花的时间应该更长(不是更短),这显然同范畴大小效应的实验发现相矛盾。

7 范畴特异性损伤

同无生命物体相比,病人在产生和理解有生命物体的名称时,表现

出更大的困难。(或者)相对于无生命物体来说,病人的有生命物体方面的知识操作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作范畴特异性损伤。

8 负启动

当N次试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试验中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

这种现象称之为负启动。

9 精致性复述

是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上

进行加工。这种复述又称为整合性复述,可以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10 可得性启发法

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

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11 控制性加工

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的两种加工过程理论中的一种注意加工形式。

这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它是受人有意识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

12 两

10 种记忆说

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两种记忆说的典型代表是Waugh和Norman最早提出的两种记忆系统模型。

13 模式识别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是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人的模式识别常表现为把所知觉的模式纳入记忆中的相应的范畴,对它加以命名,即给刺激一个名称。

14 内隐记忆

其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者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15 启动效应 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

16 启发法 是指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也可称为经验规则。它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却常常有效地解决。比较常见的启发法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和计划等。

17 气氛效应 Woodworth和Sells提出的一种推理理论。他们认为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具体来说就是:两个肯定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结论,一个肯定前提和一个否定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结论。两个全称前提使人得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一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

18 情景记忆

按照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

19 认知地图 是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认知地图能够表征空间环境中的距离、形状和方向。

20 实验性分离现象

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

21 手段-目的分析

其核心指要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这样做还要先消除应用算子与当前状态的差别,如此进行下去,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

22 双作业任务

一种常见的注意研究的范式,要求受试者同时进行两项作业,而研究者的兴趣通常在于两项作业之间的相互干扰的程度。

23 问题空间 是指对于一个问题解决者来说,所出现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通常一个问题还可能有其它的解决办法。然而,如果问题解决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解决办法将不被包括在问题空间里。问题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24心理词典

可以看成是一种知识库,这种知识库被用来储存词汇的正字法、语音、语

义和句法等信息。所谓的正字法是使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

25心理旋转

心理旋转就是人在头脑中将某个图形的映象做平面或立体转动的心理运作过程。70年代初Shepard及其同事开展了“心理旋转”的研究,并由此将心理旋转看称一种

类比过程。

26 直接通达假设

有关视觉词汇识别三个不同的假设之一。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词时,视觉模式足以让你从语义记忆中找到有关这个词意义的信息。

27 状态依存性记忆

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线索。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

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提取线索,叫状态依存性记忆。

28 字词优势效应

这个效应是Reicher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如work中的k),比识别一个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如字母串orwk中的k)的正确率要高。29 自动化加工

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其中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就很难予以改变。30 自上而下加工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

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又称概念驱动加工。

31 组块

是指将若干较小的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

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该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米勒1956年首先提出。米勒认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中所得比特为单位的,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

六、简答题

1 简述表象的计算理论。

答案要点:Kosslyn在心理扫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表象的计算理论。这个理论尝试具

体地说明表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依照这个理论,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1)表层表征,即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类似图画的表征;(2)深层表征,这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表象依赖于表层表征。这种表层表征出现于视觉短时记忆中,其容量是有限的,而且极易衰退。表层表征保留了客体的位置、方位、大小等空间特征。对于构成表象基础的深层表征分成两类:(1)本义表征,这种表征提供的信息是关于某一客体是什么样子的。(2)命

11 题表征,这种表征是由抽象的命题表构成的,它们是解释客体的。据此,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要涉及图示、发现、放置、表象四个过程。

2 简述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

答案要点: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1)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2)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Bourne等用C=R(X,Y„ )来表示这种概念结构,其中C.为概念;X,Y„为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定义性特征:R为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它们确定诸定义性特征的关系。从特征表说来看,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完整地表征一个概念,即构成一个特征表,就应当定义性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地结合起来,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行。

3简述概念结构的原型说。

答案要点:原型说的主要代表Rosch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包含着原型,而且也包含维量。Rosch称这个维量为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它表明同类个体的容许的变异性。概念就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1)原型(2)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原型起着核心的作用。概念的原型是概念的这样一种实例,与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员相比,它与更多的成员有共同的特征。RosC.h 认为这种概念结构可以解释全部自然概念,包括我们日常应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

4 简述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

答案要点:Bruner,Goodnow和Austin首先提出的关于概念形成的学说。他们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储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假设可看作认知的单元它是人解决概念形成问题的行为的内部表征。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

照假设检验说看来,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形成和考验假设并不是在任意的或没有规则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作出有关决定的序列可被看作包含一定目的的策略。这种目的包括:A.从每一个决定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B.使任务的压力保持在可处理的限度以内;C.调节在规定的时间或活动的范围内未能掌握概念的风险以及作出一个决定所带来的风险。Bruner等人还认为,不管人是否意识到他的这些目的,任何一个策略都可以从这些目的角度来加以评价,而每

个决定的相应后果就反映出这种策略的目的。具体的策略有: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这些策略的运用构成假设考验说的核心。由此看来,

概念形成过程是一种富有策略性的假设考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因而带有明显的智慧色彩,表现出人的主动性,这是假设考验说的最突出特点,也是它胜过其他理论的关键之处。

5 简述集理论模型。

答案要点:该模型由Meyer提出。是关于语义记忆的特征模型的一种。在该模型中,基本的语义单元为概念,每个概念都有一集信息或要素来表征。这些信息集可分为样例集和属性集或特征集。样例集是指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属性集或特征集是指一个概念的属性或特征,这些特征称为语义特征。这样来看,语义记忆就是由无数的这种信息集所构成的。然而,这些信息集或概念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当要从语义记忆中提取信息来对句子作出判断时,就可以分别搜索属性集,再对两个属性集进行比较,根据其重叠程度来作出决定两个集的共同属性越多,重叠程度就越高。重叠程度高时,就可以做出肯定判断,反之则作出否定判断。

6 简述记忆信息加工三级模型。

答案要点: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的记忆系统的模型。他们认为记忆有三种存储: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在这个模型中,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登记,它按照感觉通道可以分为视觉的、听觉的等等,即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等。感觉登记有丰富的信息,但很快可以消失。其中有些信息进入短时存储。进入短时存储的信息可具有不同于原来感觉的形式,即要进行变换或编码,编码单元为AVL单元(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并且信息也能较快的消失,虽然速度比感觉登记要慢。在没有复述的条件下,信息在短时存储中可保持15-30s。短时存储是一个加工系统,它有两个功能: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器。信息通过各个槽道,借助复述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有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和视觉的编码形式。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相对地来说是永久性的,但它们可以因消退、干扰或者强度减少而不能被提取出来。长时记忆中信息提取出来,就转入短时记忆了。 该模型还认为:信息从一个存储转到另一个存储,多半是受人控制的。人对感觉登记中短暂存储的信息进行扫描,得到选择的那些信息经过识别而进入到短时存储。此外,有些信息还可以直接从感觉登记进入长时存储,不经过短时存储的中介。信息从短时存储进入到长时存储的所依赖的复述也同样体现出人的控制。总之,对记忆的信息流程的控制是该模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7 简述加工水平说。

将A和B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系列。关于程序:对基本信息过程系列的规则的说明,是信息加工系统的行为的机制。

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复制以及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

11 简述知觉的直接理论。 答案要点:Craik和Lockhart从信息加工的操作来看记忆系统,最早提出来提出了加工水平说。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痕迹时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参与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表浅分析的信息则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Craik等人曾经用一系列的实验来支持他们的理论。这些实验的典型形式是所谓的不随意学习,即让被试完成一定的任务,不要求他们进行识记,待任务完成后,出乎意料的对他们进行再认或回忆的测验。答案要点: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其著名代表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实验的关键在于所安排的任务需要体现不同水平的加工。一些实验的结果支持了加工水平说。

8 简述衰减模型。

答案要点:Treisman对过滤器模型提出的改进模型。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非追随耳的信息要想受到高级分析,就必须达到一定的阈限。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鸡尾酒会效应”。照Treisman看来,主义的选自不仅依赖刺激的特点,还依赖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

9 简述推理的心理模型理论。

答案要点:Johnson-Laird提出的阐述推理内部过程的理论。依照这个理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相当于前提中所述事件的知觉或表象。在这些前提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心理模型通常提示某个结论。然后通过搜索与该结论不相容的其他替代的心理模型来评价该结论的真实性。如果搜索不到,即没有足以破坏该结论的对前提的其他解释,那么这个结论就是真实的。所有上述推理的过程均依赖于工作记忆的加工资源,并且受制于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因此,构建心理模型是一个费时的工作。并且有些前提的形式不允许对其信息立即作出整合,因而构建心理模型需要进行一系列有赖于工作记忆的加工。总之,在心理模型理论中,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模型是三段论推理的关键。

10 简述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答案要点:

1、信息加工就是符号进行操纵。

2、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1)加工的对象:符号结构;(2)加工的构成: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加工器;(3)关于加工器的功能:A、一组信息处理过程;B、短时记忆:保持基本信息过程所输入或者输出的符号结构;C、解说器:

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12简述中枢能量理论。

答案要点:中枢能量理论把注意看作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用于这种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Kahneman提出的能量分配模型较好地体现中枢能量理论,他认为人可得到的资源和唤醒是连在一起的,其数量也可因情绪、药物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决定注意的关键是所谓的资源分配方案,它本身又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唤醒因素的可能的能量、当时的意愿、个人的长期倾向和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在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下,所实现的分配方案体现出注意选择。中枢能量理论能很好的解释同时进行两个作业所产生的各种复杂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对立。

13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要点:可得性(availability)启发法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经常出现。这是一种典型的根据认知难易程度来选择和加工信息。人们通过不费力地回想出的信息进行概率推断,结果导致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而对大量的其它必须考虑的信息“视而不见”。

14 哪些生物学证据支持特征分析说?

答案要点:特征分析说就是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合并,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特征比较,一旦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1)Pritchard利用技术使客体在眼睛运动条件下,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不变,得到客体的固定网像,结果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客体的知觉并不是立即消失,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渐消失,消失的是完整的特征,暂留的也是一定模式。(2)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把微电极插入麻醉动物

皮层的一系列神经元中。每个神经元都只对特定方向的光栅反应特别强烈,存在特征觉察器。

15 什么样的证据支持负启动可以在范畴水平发生?

词干。

而排除测验要求被试用先前没有呈现过的词来补全词干。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起相反的作用。

答案要点:扩散抑制现象是有力的证据:Tipper向被试呈现两个上下放置的普通物体的线条画,其中一个为分心信息,以绿色呈现,另一个为目标,以红色呈现。如果探测显示中的目标与启动显示中的分心信息相匹配,那么,与相继呈现无关图片相比,被试对探测目标的反应时要长。然而,更加有趣的是,当探测显示的目标与启动显示中被忽视的分心信息虽然不是同一个刺激,但在语义上有联系,比如相继呈现绿色的狗图片和红色的猫图片时,与相继呈现无关图片相比,被试对探测目标的反应时也要长。因此,负启动完全可以在范畴或语义水平上发生。

16 为什么同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相比,基本范畴具有特殊地位?

答案要点:相关范畴包括上位范畴、基本范畴、下位范畴。基本范畴是指即不是太一般也不是太专门的一种范畴。它具有特殊的地位:(1)人们用基本范畴名称来标明物体的身份;(2)基本范畴成员具有普遍属性;(3)基本范畴名称产生启动效应。

17 有关句法歧义消解,研究者提出了哪些理论?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在过去的20年里,句子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的实验发现上:

一、当识别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时,读者或听者增量式地建立词串的句子水平的表征。目前,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即句子的结构暂时有歧义,人们也能立即作出一个特定的分析。

二、人们能够很快地使用详细的词汇信息获得合适的分析。

(1)花园中径理论框架:在花园中径理论框架中,研究者曾经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则,一个是最小附加原则,其含义是,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另一个是迟关闭原则,其含义是,只要语法上允许,读者总是倾向于把每个新的语言材料附加到当前刚刚假定的从句或短语上,该原则能够保证新的成分即时地附加到先前的材料上,因而使得超出读者工作记忆限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2)花园路径模型:它假定句法分析包含两个阶段,最初,只是纯粹的句法分析原则起作用,然后,语义的和词汇的信息才起作用,它们被用来证实或拒绝最初阶段的输出。

18 在词干补全任务中,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的指导语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包含测试要求被试用回忆出来的词补全词干,如果无法回忆,就用头脑中所想到的第一个补。显然,在这种测验中,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都促使被试用先前呈现过的词补全

19 最小附加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花园路径理论框架中,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分别为最小附加原则和迟关闭原则。最小附加原则是指,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

七、论述题

1试评述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和原型说。

答案要点:(1)特征表说的基本观点是: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它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A.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B.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Bourne等用下述方程来表示这种概念结构:C = R(X,Y,„)其中,C为概念,X,Y,„为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定义性特征;R为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些规则又称作概念规则,它们确定诸定义性特征的关系。

特征表说的观点简单明了。它的优点是可以很好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并且与当前的一些语义记忆模型相一致。但是,特征表说的弱点也是明显的。目前它只涉及一些逻辑概念和取自命题演算的概念规则,还难以解释各种类型的自然概念或现实概念。特征表说寄希望于深入研究规则学习的规律,进而发现更适合于解释现实概念的更有效的概念规则系统。

(2)原型说的主要代表RosCh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包含着原型,而且也包含维量。Rosch认为概念就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A.原型或最佳实例;B.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原型起着核心作用。照Rosch来看,这种概念结构可以解释全部自然概念,包括我们日常应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

特征表说和原型说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特征表说着重概念的诸定义性特征,带有分析性色彩,原型说强调最佳实例或原型,带有整体性或综合性色彩。前者认为特征是由语义表达的,后者设想原型是以一般表象来编码的。特征表说与逻辑对概念的解释及下定义的方法有直接联系,原型说则可以追溯到古典哲学认识论对概念的理解。但是,二者仍然有共通之处,彼

此是可以沟通的。特征表说并不排除概念的诸特征在实例中的整合,原型说所强调的的原型则是具有更多的同类个体共同的属性的实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征表说比较符合一般对概念实质的理解,因而易于被接受。原型说将概念与感性形象相联系,这有合理的成分,但表象的概括程度是有限的,抽象概念与表象没有直接联系,难以解释所有的概念。

2 试评述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异同。

答案要点: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看法。依照知觉选择模型,起注意作用的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它意味着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这个模型也称为早期选择模型。依照反应选择模型,注意的机制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它意味着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识别,但只有一部分可引起反应。这个模型也称为晚期选择模型。这两个对立的模型各有其论据,自60年代以至现在,始终引起激烈的争论,同时也推动了实验研究的开展。

现在对于这两个模型,心理学还没有充分的根据来肯定一个并否定另一个。但是,较多的心理学家倾向于知觉选择模型,原因之一是反应选择模型显得太不经济了:所有的输入都得到包括高级加工在内的全部加工,然后大多数经过分析的信息几乎立即被忘记了。不过这还不是最有力的论据,像这种看起来不经济的过程也不是不可能的,类似的现象在认知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中也是存在的,比如Sternberg提出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

其实,这两个模型也似乎不像有关双方所想的那样尖锐地对立。反应选择实际上是一种记忆堵塞现象,它也是与认知系统加工能力有限联系着的。而且,这两个模型也都认为,几个通道的信息也可以同时受到注意,即都承认注意的分配。这就是一些实验结果既可以从知觉选择模型又可以从反应选择模型得到解释的重要原因。现在可以设想,注意既可以是知觉选择,也可以是反应选择,而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有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两类模型在性质上的差别不应被忽视,而应该进一步加以研究。

从目前的实验研究来看,有两点似应加以改进:1.在迄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主张知觉选择的人大多利用附加追随耳的双耳分听技术,他们所研究的是集中性注意;而主张反应选择的人大多应用非追随程序的双耳分听程序,他们所研究的是分配性注意。这两种实验的差别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对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来说,改变这种对某一个方法的侧重并应用多种方法无疑是有益的。2.以前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听觉感觉道内进行的,很少涉及其他感觉道。因此,利用其他感觉道特别是同时利用不同感觉道进行实验,将会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有利于揭示主义的实质和机制。

3 试评述知觉的直接理论和间接理论。

答案要点:知觉的直接理论以知觉的刺激物说为代表,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其中的著名代表Gibson则提出了“直接知觉”的观点。Gibson认为观察者可直接从环境中的丰富信息抽取出与深度、大小及动作等有关的知觉。他强调观察者与环境两者是不可分的;知觉是观察者与环境之间主动、互动、持续与动态的过程。按照他的观点,距离就是我们直接知觉到的。著名的Gibson结构密度级差实验的结果支持上述看法。

知觉的间接理论认为人在知觉时,接受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刺激是什么的假设。知觉是一种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依照Bruner和Gregory的知觉的假设考验说,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人通过接受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受或搜寻信息,在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知觉时意识不到假设的参与,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弱的照明下看东西,有时可以体验到这种假设考验。

知觉间接理论注重观察者的内在处理过程,知觉直接理论则注重外在环境的信息内容。但是知觉的直接理论过分轻视了视觉的分析处理表征的过程,以致于无法完备的解释人类视觉的复杂性。而知觉的间接理论缺少对于各种知觉现象的生理基础的探讨。

4试评述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答案要点:层次网络模型是Collins和Quillian提出来的,它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不过它们说明另一些概念的。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层次网络模型对概念的特征相应地实行分级贮存。在每一级概念的水平上,只贮存该级概念独有的特征,而同一级的各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贮存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由于概念按上下级关系组成网络,因此每个概念和特征都在网络中处于特定的位置,一个概念的意义或内涵要由该概念与其他概念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Collins和Quillia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该模型,实验结果支持语义记忆具有层次网络结构的看法。

层次网络模型的核心是概念是按逻辑得上下级关系而组成的网络。这使它具有简洁的特色,但是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层次网络模型涉及的概念间联系的种类是极少的,概念之间既有垂直联系也有横向联系。在层次网络模型中,主要连线为“是一种”、“有”、“会”等性质的关系,没有涉及其他种类的关系。其次,层次网络模型节约了贮存空间但是增加了提取信息所需的时间。此外层次网络模型不能解释典型性效应。

激活扩散模型是Collins和Loftus提出的,也是一个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用语义联系或语义

15 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模型中的结点表示一个概念,概念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的联系,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愈短,表明联系愈紧密,两个概念有愈多的共同特征。在激活扩散模型中,一个概念的意义也是由与它相联系的其他概念,特别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确定的,但概念特征不一定要分级贮存。该模型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在该概念结点就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启动效应是对该模型的支持。

激活扩散模型是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它用语义模型取代了层次结构,因此比层次网络模型显得更加全面和灵活。激活扩散模型更适合于人,可容纳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5 哪几个试验能够证明注意选择发生在相对靠后的阶段?

答案要点:

1、注意选择的模型发展。注意的心理机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最早的实验课题之一,其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明注意的选择机制,实验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双耳分听技术。从布鲁德本特(Broadbent)最早提出早期选择模型以来,认知心理学家又先后提出了中期选择模型、晚期反应选择模型和资源限制理论等不同观点。

2、注意选择反应选择模型。De utsch和Deutsch(1963)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之后,Norman(1968,1976)支持这个模型并加以一定的修订。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注意的晚期的反应选择模型与早期(知觉)选择模型的差别:瓶颈的位置不同。位置由作业性质决定,早期(知觉)选择模型是再认前选择,反应选择模型是语义分析。

3、支持反应选择的实验。为探讨瓶颈在哪一位置,平行加工停止,系列加工开始,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实验一:Hardwick(1969)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实验二:Shiffrin等(1974)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他们让被试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识别一个特定的辅音。实验条件分为两种:一用双耳听,不确定辅音出现在哪个耳朵;二只用单耳听,确定辅音出现在哪个耳朵。得到的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对特定的辅音的识别率没有显著差异。 支持注意选择的反应选择模型。 实验三:刘易斯(Lewis,1970)的分听实验。让被试注意追随耳听到的单词而忽视非追随耳

中的任何信息。非追随耳呈现的信息而是单词,不过这些单词与追随耳的单词有时没有语义上的联系,有时却又是同义词。实验要求被试在执行分听任务是,对追随耳的单词作出声音反应,并测量从追随耳单词出现开始到被试对其作出反应之前的反应时。结果发现:非追随耳呈现是是追随耳单词的同义词时,被试对追随耳单词的反应时会延长,而非追随耳呈现无关单词时则观察不到这种效应。

6试举例说明非对称性搜索的实验证据及其理论意义。

答案要点:Neisser(1963)首先发现并研究了视觉搜索的非对称现象。所谓非对称性搜索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同样的若干个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甲类项目(靶子)。结果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即出现非对称现象。 特雷德曼和索瑟(Treisman & Souther,1985)的非对称性视觉搜索实验:在实验中呈现两种图形,要求被试完成两种不同的搜索:A、或者从若干个圆形中搜索带小尾巴的圆;B、从若干个带小尾巴的圆中搜索圆。结果表明:A搜索要比B搜索快得多。而且,A搜索条件下分心刺激的数目不显著影响被试的反应时,而B搜索条件下分心刺激的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解释:A搜索是自动加工的,产生的是相对简单的特征地图,被试只能拿看到圆上的小尾巴就能做成肯定的反应;B搜索应该是控制加工的,产生的是位置地图,被试必须将圆和竖线这两个特征结合起来,将目标刺激和分心刺激逐一比较,才能做成正确的反应。

非对称性搜索的实验的理论意义:

1、支持了特征整合理论。Treisman(1977,1980)在注意研究的背景中提出了特征整合论。特征整合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理论的出发点是知觉的特征分析。知觉在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而在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对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的。她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度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2、提供了特征觉察器存在的依据。在视神经研究中,研究者把有效的视觉搜索作为某种基本视觉特征觉察器存在的依据。搜索具有前注意基本特征的靶子比搜索缺失那种特征的靶子要容易,因此,视觉搜索不对称现象在辨别作为基本特征的刺激维度时具有重要作用。视觉搜索的非对称还表明:干扰项的特点对某些靶子的搜索速率有影响。这提示搜索的实质不是简单的寻找靶子,而是在加工靶子与干扰项的关系。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试题库3000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 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6.1)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 A]

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 A]

24.

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土2个组块

[ D]

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 C]

26.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 A]

27.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模象直观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 A]

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 B]

30.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7.1) A.操作技能 B.技巧C.操作能力 D.能力

[A ]

31.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C.智力 D.思维程序

[A ]

3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8.1)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A]

3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B]

34.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C ]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9.1)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

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

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

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

46.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

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

4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11.1)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

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

5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

52.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

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

5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12.1)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

5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

5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A]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B]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A]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C]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A]

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C]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A]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13.1)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B]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D]

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C]

69.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A]

70.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D]

71.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A]

72.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A]

73.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B]

74.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 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 D.是客观的意见

[A]B

75.

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A]

76.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和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A]

77.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A]

78.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B]

7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A]

80.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A]

81.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C]

82.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B]

8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B]

8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D]

85.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A]

86.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A]

87.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A]

88.

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D.真正目的

[C]

89.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B]

90.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B]

91.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B]

92.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D]

93.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D]

94.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A]

95.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 B.也是违法的C.也是不必要的 D.是必要的

[D]

96.

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

[D]

97.

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 B.自发复习C.过度学习 D.疲劳和厌烦

[D]

98.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D]

99.

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

[D]

100.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B]

101.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14.1)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D]

102.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 B.一种题型C.某种题型 D.多种题型 [A]

103.

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D]

104.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

[D]

105.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C.随常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B]

106.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A]

107.

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A.比较密切 B.缺乏学业效度C.很不协调 D.基本协调

[C]

108.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C]

教育学部分试题 单选题部分

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

A历史性 B永恒性 C继承性 D生产性

B

2、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 B归纳法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B

3、我国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现象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A社会性 B阶级性 C历史性 D永恒性

B

4、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

A教育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西方第一部论述教育方法的著作

D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里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C

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C

7、教育的直接目的()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A

8、我国的平民教育家()

A晏阳初 B蔡元培 C陈鹤琴 D杨贤江

A

9、: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A

10、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

A校舍、教师、学生 B设施、教资、教材 C教师、学生、教材 D剩余劳动力、文字、社会需要

D

11、“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A教育属性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应

C

12、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C

1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

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既是广义的教育现象又是狭义的教育现象 D教育的作用

A

14、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 A四书 B五经 C七艺 D六艺

D

15、现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科技进步 B生产力发展 C政治需要 D产业革命

A

16、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C

17、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减少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B

18、科学技术知识的再产生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D

1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的制约

C 20、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

A实践 B主动能动性 C教育 D训练

B

21、学校精神文化包括()

A校园文化和制度文化 B学生文化和校园文化

C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 D制度文化和教师文化

C

22、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是()

A传播思想和形成舆论 B促进民主化进程 C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D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D

23、科学教育与人本主义走向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学会生存 B学会关心 C学会学习 D学会做事

B

24、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A兼士 B圣人 C绅士 D君子

D

25、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体系中,“六学二馆”出现于()

A汉朝 B唐朝 C魏晋南北朝 D宋朝

B

26、“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这句话体现的是()

A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B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C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D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C

27、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第三步是()

A定义 B讽刺 C助产术 D启发

C

28、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标()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D

29、“教育;从摇篮到坟墓“。这是()的典型观点。

A成人教育 B业余教育 C在职教育 D终身教育

D 30、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

A 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 C教育手段 D教育原则

C

31、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政治与经济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学习相结合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

B

3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

A社会化过程 B学习过程 C个体化过程 D认知过程

B

33、明确提出“美育是否可教“问题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孔子 D孟子

A

3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班级管理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书育人

D

35、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A

36、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

A自由化 B现实化 C专业化 D社会化

D

37、()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A杜威 B夸美纽斯 C洛克 D赫尔巴特

B

38、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

A教师的年龄 B教师的体质 C教师的素养 D教师的能力

C

39、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

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D 40、()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A在职教育 B教育实践 C校本培训 D教学反思

A

41、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习成绩的提高 C升学 D终身学习的能力

A

42、在个体身心发展动力的问题上,唯物辩证法认为是()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种因素作用论 D环境因素

C

43、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定势,称之为()

A学校规章 B学校仪式 C学校文化 D学校制度

C

4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 B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 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

45、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

A学校 B社区 C家庭 D职业组织

A

4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C

47、“幼儿园小学化“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阶级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B

4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面向全体学生

B

49、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C 50、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英国

B

多选题

1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表现在()

A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B具有经济功能C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D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ACD

2、教育学的价值是在对教育习俗性认识与教育科学性认识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主要体现在() A超越日常经验B科学解释教育问题C提高教育者的教育学修养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ABD

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B生产性C实践性D意识性E科学性

AD

4、下列选项出自《学记》的有()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君子之教,喻也

C师严然后道尊 D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ABCD

5、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因素包括()

A教师B学生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E教育环境

AB

6、()提出的教育理论被视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三大流派 A布鲁纳B赫尔巴特C赞科夫D瓦根舍因

ACD

7、追根溯源,教育产生于人类的()过程中

A社会文化B社会生产C社会道德D社会生活E社会交往

BD

8、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闲暇教育D家庭教育E自然形态的教育

ABDE

9、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ABCD

10、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在该阶段具体体现在()

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 B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C内容上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 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 E方法上体罚和机械练习

ABCE

11、中外教育史上,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有() A教育独立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E环境决定论

ABCD

12、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D

1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再生产劳动力B再生产科学知识C构成文化本体D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AB

14、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发论也称为()

A经验论B自然成熟论C生物预成论D遗传决定论

BCD

15、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在()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C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D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ABCD

16、教育在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中具有()的作用。 A普遍性B基础性C发展性D先导性E全局性

BDE

1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D可以促进民主

ABD

18、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

A孟子B洛克C华生D格塞尔E威尔逊

ADE

19、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A孟子B荀子C威尔逊D洛克E华生

BDE 20、学校教育的专门性主要表现在()

A专门的职能B专门课程C专门教师D专门场所E专门时间

ABC

21、从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可以分为()

A外在的教育目的B内在的教育目的C实然的教育目的D应然的教育目的

CD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C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

BCD

23、一般情况下,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服务方向C教育目的D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ABCD

24、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类型() A职官学校B官学C文士学校D私学E书院

BDE

25、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艺术教育

ABCD

26、下列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A学校B少年宫C教育考试制度D教材E学生

ABC

27、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具体体现为()

A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B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C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D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ABCD

28、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有()

A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D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ACD 29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

A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C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ABCD 30、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A六三学制B五四学制C九年一贯制D四儿学制E六年制

ABC

31、课程与教学内容组织的最基本标准包括()

A宏观组织与微观组织 B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

C逻辑顺序组织与心理顺序组织 D直观组织与抽象组织 E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BCE

32、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实行的国家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结构包括() A前言B课程目标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E附录

ABCDE

33、普通高中课程由()几个层次构成

A学习领域B学习教材C学习科目D学习模块E学习目标

ACD

34、课程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课程内容B课程的具体任务C对学生的学习要求D呈现方式

ABCD

35、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

A过程模式B CIPP模式C CSE模式D目标模式

AD

36、课程目标具有()特点

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可操作性E创新性

ABCD

37、在中学课程学科中、属于语言和文学这一学习领域的科目是() A语文B外语C思想政治D历史E地理

AB

38、课程计划具体规定的内容有()

A 教学科目的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

ABCDE

39、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A教育目的B社会C教师D知识E儿童

BCE 40、三位课程目标的内容包括()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智力

ABC

41、教学的作用体现在()

A传承文化 B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C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D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主要地位

ABCD

42、教育评价原则包括()

A方向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实效性原则D对立性原则E科学性原则

ABCE

43、《学记》中的开而弗达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 A合作式B发现式C填鸭式D启发式E灌输式

BD

4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有()

A激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ABCDE

45、众多教学法按其总得指导思想不同,可以分为() A范例式教学B启发式教学C注入式教学D灌输式教学

BCD

46、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读书指导法E讨论法

ABDE

47、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布置与反馈E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ABCDE

48、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得类型分为() A练习课B实验课C讲授课D复习课E演示课

ABCDE

49、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原则B参观性原则C现实性原则D并行性原则E总结性原则

BDE 50、由瓦根舍因提出的“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有() A基础性B基本性C示范性D启发性E发展性

ABC

第一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共35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0.8分,共25题) 1.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两个一百年”目标是( ) A.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C 2.( )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标志着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进一步彰显。 A.2014年11月1日 B.2014年12月4日 C.2015年1月1日 D.2015年5月4日

B 3.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矛盾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运动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D 4.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焦裕禄精神”是指( ) A.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B.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C.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D.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威

A 5.“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言行举止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内容是( ) A.严以修身、严以养德、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B.严以自律、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人要实、干事要实、谋事要实 C.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D.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自律、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事要实

C 6.下列表述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是( ) A.我思故我在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 7.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我国将逐步实现“三证合一”将由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其中,“三证”不包括( ) A.工商营业执照 B.组织机构代码证 C.卫生许可证 D.税务登记证

C 8.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 ) A.补充养老金 B.个人账户养老金 C.过渡性养老金 D.职业年金

D 9.“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这段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领奖词是对( )的礼赞。

A.中国援非医疗队 B.陇海大院

C.沈克泉、沈昌健父子 D.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D 10.下列有关概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CPI是居民价格指数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B.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C.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D.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C 11.甲不慎丢失的宠物狗,被乙发现。乙以为狗被主人遗弃遂带回家喂养,后又赠送给丙。后来,甲在逛街时无意看见丙正牵着自己的宠物狗,遂向丙追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宠物狗为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 B.宠物狗属遗失物,丙应返还给甲

C.丙是通过善意取得制度获得宠物狗的所有权 D.乙因先占和饲养该宠物狗取得其所有权

B 12.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下列情形不应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是( ) A.考核不合格的 B.失职渎职的

C.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D.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

A 13.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该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A.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 B.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C.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作品 D.图书馆为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D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B.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可批评教育直至开除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D.几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B 15.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下列情形不会发生的是( ) A.方博在高中二年级时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二等奖,2015年她参加高考,将会享受加分政策

B.2015年初,小王夫妇在县城繁华路段开了一家快餐店。开业不久,因未依法获得排污许可证,相关执法部门对该店处以1万元罚款

C.五一假期老秦乘坐动车出游,列车高速行驶中,他偷偷到厕所吸烟,被处以1000元罚款

D.李奶奶每晚八点到十点准时观看某卫视节目,令她高兴的是去年以来在该时段没有购物短片广告了

A 16.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成年子女可以担任监护人 B.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是其父母

C.刘某的幼子在寄宿幼儿因期间,刘某的监护权全部转给了幼儿团

D.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可以担任监护人

C 17.在戏剧舞台上,许多传统经典剧目的演出经久不衰。下列经典剧目与剧种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四郎探母——京剧 B.天仙配——黄梅戏

C.花木兰——豫剧 D.梁山伯与祝英台——吕剧

D 18.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下列四组文学作品,全部属于莫言作品的是( ) A.《红高粱》《檀香刑》《你在高原》《丰乳肥臀》 B.《檀香刑》《酒国》《蛙》《穆斯林的葬礼》 C.《红高梁》《丰乳肥臀》《蛙》《酒国》 D.《红高梁》《透明的红萝卜》《檀香刑》《推拿》

C 19.下列有关月亮的诗句中,出自李白笔下的是( ) A.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20.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人情事故对簿公堂相辅相成坐镇 B.人才倍出细水长流声名雀起金刚钻 C.挑肥拣瘦蛛丝马迹黄粱美梦寒暄 D.金壁辉煌两全齐美闻名遐迩惊愕

C 21.( )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艇、舰船放空,以及护航侦查、巡逻警戒、布雷等袭击岸上目标等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的称号,是现代海洋舰艇中用途最广、数量最多的舰艇。 A.航空母舰 B.巡洋舰 C.护卫舰 D.驱逐舰

D 22.近年来,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迅速。下列关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具有可挠性可以制作成平面构造 B.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光一热一电的转换 C.光电转换率最高可以达到13% D.照度相同下,损失的功率较晶圆太阳能电池少

B 23.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立大学,开创了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学术先河。

A.稷下学宫 B.杏坛学宫 C.尼山论坛 D.西河之学

A 24.下列对山东城市风采的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 A.江北水城一聊城牡丹之乡一菏泽鸢都一潍坊 B.绿色钢城一莱芜山海仙境一日照泉城一济南 C.孔孟之乡一济宁帆船之都一烟台泉城一济南 D.陶瓷古都一淄博江北水城一枣庄石油之城一东营

A 25.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各项不属于五位一体的是( ) A.文化建设 B.法制建设 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严密体制 B.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执政方略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D 27.(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和主要内容,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发现。 A.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辩证法 C.科学社会主义 D.唯物史观

AD 28.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依据有( ) A.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ABC 29.医生看病讲究对症下药,这其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 A.透过现象看本质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静止的相对性 D.质量互变规律

AB 30.为提高司法公信力,保证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具体措施有( ) A.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B.设立跨行政区的人民法院 C.设立跨行政区的人民检察院 D.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ABC 31.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全部确定,共计57个国家,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是( ) A.巴西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ABD 32.2014年11月,国务院颁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到,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

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提到的战略计划是( ) A.优先开放 B.立足国内 C.绿色低碳 D.创新驱动

BCD 3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2015)》中指出,要依靠“双引擎”来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资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其中“双引擎”是指( ) A.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B.促改革调结构

C.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 D.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新

AD 34.根据2015年5月1日起实施的《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规定,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有( ) A.行政执法机关聘用的劳动合同制人员 B.劳务派遣人员 C.临时借调人员 D.其他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

ABCD 35.下列关于计算机组合键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WinDows+F用于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B.Ctrl+Shift用于输入法切换 C.Ctrl+P用于关闭程序 D.Alt+TaB用于在打开的项目间切换

ABD 第二部分 教育基础知识(共95题,70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0.6分,共42题) 3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B 37.“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谓“三表法”。它的提出者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B 38.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下列观点不属于朱熹的教育主张的是( ) A.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D.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C 39.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

D 40.1912年发表的《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教育观和美感教育的教育家是( ) A.粱漱溟 B.黄炎培 C.蔡元培 D.陶行知

C 41.下列观点不能体现教育平等观念的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C 4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 A.研究教育现象 B.解释教育问题 C.提出教育对策 D.揭示教育规律

D 4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疏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导向性原则

A 44.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最不接近的是( ) A.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B.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 C.宽著期限,紧着课程 D.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

A 45.学校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现代社会

B 46.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C 47.“语之而不知,虽舍之而可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C 48.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

后进行分析。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 ) A.慕课 B.反转课堂 C.微格教学 D.新教育

C 49.李老师对学生王大鹏的评语是:这段时间你开始主动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学习态度也更加认真,考试时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失分,因此,你的学习成绩比以前好多了,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全程性评价

B 50.科学老师要想知道学生是否会做载物玻璃片,美术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绘画水平,品德老师要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最适合的方法是( ) A.纸笔测验 B.表现评价 C.作品评价 D.现场答辩

B 51.张小雨需要自己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并应用方案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这一任务对应的认知要求是( ) A.理解 B.应用 C.创造 D.评价

B 52.在实际工作中,新手教师即使完全模仿专家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很难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这说明教学策略具有( )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D.层次性

A 53.关于效度与信度等测验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效度是指测验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B.信度是指测验获得的可靠性和一致程度 C.效度低,信度一定会低 D.信度低,效度一定会低

D 54.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这与下列( )提出的教育目标类型相一致。 A.杜威 B.布卢姆 C.布鲁纳 D.泰勒

B 55.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是( )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 56.宋老师发现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并对其描述,继而形成解决计划并实施,随后搜集数据和材料加以分析计划的有效性,并把结果应用于处理后续课堂中出现的类似问题上。这种研究方法是( ) A.叙事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实验研究法

B 57.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A.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如有必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有权把公办学校变更为公私合营或民办学校

C.凡年满6周岁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至7周岁

D.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B 5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 A.工作态度 B.学生意见 C.工作成绩 D.业务水平

B 59.《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一制度特点不包括( ) A.分类考试 B.综合评价 C.多元录取 D.全国统考

D 6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不包括( )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C.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封闭的现状

D 61.下列概念按照范畴由大到小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D.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

C 6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是( )的关系。 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B 63.关于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择校问题无关教育公平,它是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内的必然体现 C.教育质量的提升,要以教育公平为代价

D.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D 64.关于教育投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投资的来源有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劳动者个人收入

B.教育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也能直接创造国民收入,因此,谁从国民收入中获得教育收益谁就应当进行教育投资

C.教育投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应该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且比例不能过低,否则就会影响教育发展水平

D.教育投资的超前增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B 65.下列称谓和人名对应错误的是( ) A.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 B.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C.实验教育学——斯宾塞 D.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C 6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在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C.小学生尚不具备价值判断能力,不适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我国规定从初中阶段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D.在基础教育教材编制和修订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

C 67.以下有关教学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现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者的内部动机、信息的灵活提取等

B.范例教学模式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八个阶段 C.程序教学模式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原理为基础

D.非指导性教学是学生通过自我反省与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B 68.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学习者的需要 B.社会发展的需要 C.学科的发展 D.教师的教学水平

D 69.关于课程与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者的实施主体各不相同,教师只关注课程与教学实施环节即可 B.三者之间应该保持尽可能的一致性,才有利于课程改革初衷的落实 C.三者都应该以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

D.教育目标分类学知识对于三者而言均具有指导性意义

A 70.下列观点不属于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是( )。 A.儿童是课程的核心 B.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C.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D.课程内容应该与儿童的经验相结合

B 7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学低年级阶段不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必须实施的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三类

A 72.跨越式教学的提出者是( ) A.朱永新 B.何克抗 C.李吉林 D.邱学华

B 73.“身教重于言教”突出的是(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B 74.一次参加教学活动中,小周老师觉得教研活动的用途不大。关于她觉得用途不大的原因,错误的是( ) A.主讲人缺乏实践经验,照本宣科,一味宣讲

B.小周老师没有唤醒思维,积极思考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联系 C.一线教师利用教学原理和教育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后续的学习 D.一线教师应该将全部精力用于教学,参不参加教学活动都没关系

D 75.儿童通过触摸电炉知道了烫的意思,在罗杰斯的观点看来,这属于( ) A.有意义学习 B.无意义学习 C.情境学习 D.无意识学习

A 76.“我听见了却忘记了,我看见了便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体现了教育过程中应( ) A.重视感知觉的发展 B.重视积极情感的培养 C.重视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主动操作

D

7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素质教育 B.终身教育 C.全民教育 D.全纳教育

B 78.低年级小学生擅自离开座位,老师不予理会,转而表扬那些坐着不动的学生,离开座位的学生也不擅自离开座位了。这反映的是( )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D.间隔强化

C 79.自我中心言语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从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的过渡形式。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奥苏贝尔 D.勒温

B 80.主持“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达15年之久的苏联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卡普捷列夫

C 81.在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地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集体独白 C.泛灵论 D.平衡

B 82.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D 83.物理教师认为学习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物理学的一定好,并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和赞许这类学生。该教师的看法属于( ) A.刻板印象 B.认知失调 C.扇贝效应 D.从众心理

A 84.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能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 ) A.分化 B.泛化 C.类化 D.消退

B 85.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

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D 86.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强调( ) A.直观教学 B.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C.学生的发现 D.学生的学习动机

B 87.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婴儿吸奶 B.鸭子游水

C.学生每天做广播操 D.猴子骑自行车

D 88.儿童只能通过数手指进行2+3的运算,该儿童的心智技能处于( ) A.物质活动阶段 B.有声言语活动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A 89.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我们称之为关键期。如果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提出“关键期”概念的学者是( ) A.劳伦兹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卡特尔

A 90.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希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A.南风效应 B.霍桑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巴纳姆效应

C 91.学生在解答复杂应用题和作文时,往往在群体情景中不如单独完成的效果好。这是因为( ) A.社会助长 B.社会抑制 C.从众 D.责任扩散

B 92.先学习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得知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原理。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B 93.李天升初中后学业成绩“屡战屡败”,却表现出不在乎,他说“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一类的话。他的这种状态被称为( ) A.焦虑 B.认知功能障碍 C.抑郁 D.习得性无助

D 94.小芳在同学面前表现得很贪玩,不在乎考试,私下里却拼命地学习。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芳属于( ) A.高驱低避型 B.低驱高避型 C.高驱高避型 D.低驱低避型

C 95.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比我们能说出的多”,这强调的是( ) A.程序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显性知识 D.隐性知识

D 96.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说明了( ) A.掌握知识是次要的,训练官能才是最重要的 B.两种情况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 C.概括化原理掌握的越好,迁移的效果越好 D.迁移取决于对各要素间关系的理解

C 97.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学习效果好学生应该( ) A.分散复习 B.集中复习 C.及时复习 D.过度复习

C 9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人生三大境界,其中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当于动作练习的( ) A.起始阶段 B.起伏阶段 C.高原阶段 D.突进阶段

C 99.赵明非常害怕狗,教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讨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子里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其对狗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法 D.模仿法

B 100.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D 101.下列关于学习风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聚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B.场独立型的学生偏爱自然学科且成绩较好

C.视觉型的学生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 D.冲动型的学生更擅长从整体上来分析问题

C

102.根据罗杰斯的观点,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不包括( ) A.同理心 B.感召力

C.真诚一致 D.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B 103.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 A.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B.教师成长=观摩+分析 C.教师成长=培训+进修 D.教师成长=学习+实践

A 104.教学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存在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C 105.心理学家利用“视崖实验”考察个体的( ) A.大小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深度知觉

D

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0.9分,共18分) 10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荀子主张“性善论” B.孟子主张“性恶论” 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D.孔子重视“仁”“礼”

CD 107.以下关于洋务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教育的核心思想

B.洋务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C.洋务教育介绍西学、培养早期科学技术人才,客观上是有积极作用的 D.洋务教育所讲的“西文”指外国语文,“西艺”指西方艺术知识

ABC 108.以下关于近现代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陈鹤琴的“活教育” B.梁漱溟的“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C.蔡元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 D.晏阳初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ABCD 10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与这句话一致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的表述有(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孟母三迁

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ABC

1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有( ) A.分析书面材料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ABCD 111.“出淤泥而不染。”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B.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C.人对环境的作用是能动的 D.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ABCD 112.下列表述中,与“盈科而后进”所体现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 ) A.不陵节而施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随人分限所及

AB 113.现代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经典“泰勒原理”所回应的问题有( ) A.学校教育应该实现什么目标 B.组织什么经验来实现这一目标 C.如何组织这些经验 D.如何确立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ABCD 1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工作方针包括( )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提高质量 D.全面发展

ABC 115.《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规定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和( ) A.学业水平 B.身心健康 C.艺术素养 D.社会实践

ABCD 116.以下关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质性研究是采用演绎而非归纳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结论 B.量化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 C.质性研究是理论思辨、个人见解或经验总结

D.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都强调以“事实资料”为基础

BD 1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支柱是指( )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 D.学会共同生活

ABCD 118.以下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 ) A.考试时考生注意自己答题的速度和时间 B.王力从头到尾背诵了5遍课文

C.在阅读时,学生遇到难题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24节气歌背诵各个节气

AC 11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BD 120.下列关于性别差异的心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女的一般智力没有差别 B.男女的个性和社会性没有差别

C.性别差异心理是由遗传决定的 D.性别差异心理源于社会文化环境

AD 121.高尚的师德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衡量师德水平的高低要看教师日常行为表现 B.仅靠纸笔测验来考察新教师的职业道德比较科学

C.讽刺、挖苦和体罚都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师德是教师行为考核的底线,可以一票否决

ACD 122.关于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

B.流体智力在人们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

C.晶体智力是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 D.词汇、审美问题等属于晶体智力

ACD 123.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认识时钟 C.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D.写字

AC 124.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 A.宇航员探索太空 B.学生尝试走出迷宫

C.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D.中学生听过讲座后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ABC 125.班级管理属于微观、具体的一种学校管理形式,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 A.班级教学管理 B.班级德育管理

C.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管理 D.班级生活指导

ABCD

五、案例分析题(请仔细阅读下面给定的材料,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126~130题题目中的选项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心理学家邓克尔设计了一个“蜡烛实验”。在桌子上有三个硬纸盒,盒里分别装着图钉、火柴盒、蜡烛。要求被试用桌子上的这些物品将蜡烛固定在木板墙上。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把纸盒钉在墙上,再以它为台基竖立蜡烛。但许多被试不会这样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把装着东西的纸盒当作容器,看不出纸盒还有别的用途。

王老师用这个实验考查班上的同学,同学们反复探索毫无结果,就把这个实验暂时搁置了起来。放学前,张乐同学找到老师说他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在班里成功演示了这个实验。

李老师也用这个实验考查另一个班的同学,他先鼓励同学们思考和讨论桌上物品的各种用途,对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答案不做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接着请同学们尝试解决问题,很快有几个同学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126.案例中影响“蜡烛实验”问题解决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反应定势 B.功能固着 C.不能顿悟 D.认知态度

B 127.张乐同学一开始反复探索问题毫无结果,问题搁置几个小时后回过头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为( ) A.酝酿效应 B.詹森效应 C.德西效应 D.暗示效应

A 128.案例中李老师的思维训练方法被称为( ) A.分合法 B.自由联想法 C.头脑风暴法 D.自我设计法

BC 129.下列关于问题解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理解和表征问题、寻求答案、执行计划和尝试某种解答、评价结果四个阶段 B.专家更多利用直觉来解决问题

C.创造性思维影响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其特征表现为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 D.新手先明确目的,从尾到头地解决问题

ABCD 130.下列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是( ) A.设置难度较低的问题 B.鼓励质疑

C.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D.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BCD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D

2.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 )出版的。 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E.布鲁纳

D 3.脑的生长到( )岁时基本完成,这时脑的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A.6 B.12 C.15 D.20 E.25 B 4.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加德纳

A 5.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是( )。

A.知识的掌握B.创造性的发展C.道德品质的培养D.技能的掌握E.健康心理的培养

ABCDE

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些都表现的是( )。 A.强化B.强化的程式C.消退D.回避条件作用E.逃避条件作用

E 7.( )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E.代表学习

A 8.下列属于具体知识的是( )。 A.日期B.概念C.事件D.推理E.判断

AC

9.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 )实现的。 A.直观B.概括化C.记忆D.比较E.抽象化

AB

10.心智技能的特点包括()。

A.结构具有简缩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结构具有展开性D.对象具有观念性E.执行具有内潜性

ADE

11.低年级学生借助香蕉、苹果的图片等代替物进行加、减运算,属于( )。 A.物质活动B.物质化活动C.外部言语活动D.内部言语活动E.活动的定向

B 12.下列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 )。 A.滑冰B.开汽车C.弹钢琴D.跑步E.打字

ABD 1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观念E.道德信念

ABC

14.全社会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包括( )。 A.尊老爱幼B.诚实守信C.讲究卫生D.团结一致E.文明礼貌

ABCE 15.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 )。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解法评价E.反思

ABCD 1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目的性E.开放性

ABC 17.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 )。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思维扩散

ABCD 18.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体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 )。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

A

1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A.斯金纳B.马斯洛C.班杜拉D.韦纳E.阿特金森

C 20.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E.计划策略

B

21.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 )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 B.100% C.120% D.150% E.180% D 22.下列属于交互式教学的策略的是( )。 A.总结B.提问C.析疑D.预测E.反思

ABCD

23.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指的是(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E.一般迁移

E 24.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 )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A.思维B.认知C.定势D.心向E.智力

C 25.( )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了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

。 )

A.詹姆士B.桑代克C.伍德沃斯D.奥苏贝尔E.贾德

B

26.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 )。 A.具有生命的活力B.具有积极的内心经验C.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

D.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E.有效地发挥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ABCDE 27.一个学生不敢同教师说话,也没有勇气向教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教师请教,教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他就能学会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这种方法属于( )。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E.惩罚法

A 28.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则该教师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E.关注成长阶段

B

29.关于反思方法,下列属于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是( )。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行动研究E.观察分析

ABCD

30.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对工作绩效的平均预测效度系数仅为( )。 A.0.11 B.0.12 C.0.08 D.0.09 E.0.10 A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 )的差异。 A.年龄B.学习方式C.性别D.智力水平E.社会文化

ACE

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E.韦纳

D 3.心理自我调控的形式有( )。

A.专一型B.等级秩序型C.多头并进型D.随意无拘型E.整体抽象型

ABCD

4.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阶段发展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人格发展理论E.认知发展理论

B 5.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 )。

A.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B.志向水平的差异C.智力的差异D.人格的差异E.学习风格的差异

ABCE

6.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 )。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 E.运动技能

ABCDE 7.(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 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E.奥苏贝尔

B 8.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 )。

A.以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B.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C.计划性和组织性D.目的性E.被动性

B 9.加涅按不同的学习水平,把智慧技能依次分为( )。 A.符号学习B.辨别C.概念D.规则E.高级规则

BCDE

10.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归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命题学习

ABE

1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实物直观D.模象直观E.表象直观

ACD 12.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E.模仿

D

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E.消退现象

C 14.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表象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E.伦理的道德情感

ABE

1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滕伯格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E.皮亚杰

B 16.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E.表象的道德情感

C

17.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畅所欲言B.鼓励标新立异C.鼓励多种想法D.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E.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

ABCDE 18.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E.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19.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称为(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E.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C 20.有的中学生“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为同学们瞧得 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E.志向性动机

B 21.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认知需要

ABCD 22.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E.精细加工策略

BE 23.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帮助记忆的方法称为( )。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E.位置记忆法

D

24.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进行分类,则迁移可以分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E.水平迁移

AB

25.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 )。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E.水平迁移

D

26.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E.观念矫正

C 27.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是( )。 A.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B.思维的条理化C.思维的逻辑化 D.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E.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AE 28.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表现在( )。

A.实验研究B.主动性研究C.反思性研究D.合作性研究E.社会文化研究

BCDE

29.根据加涅的观点,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辨别B.概念C.规则D.高级规则E.程序

ABCD

30.下列强化程式属于延缓式强化的是( )。

A.定时距式B.变时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E.连续强化 ABCD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有( )。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迁移D.心理健康E.教师心理

1.ABCDE 【解析】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心理健康和教师心理。

2.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l908年( )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A.桑代克B.房东岳C.廖世承D.陆志韦E.潘菽

2.B 【解析】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3.中学生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语言能力B.思维能力C.反应能力D.行为能力E.认知能力

3.B 【解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说明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达到了( )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

4.E 【解析】形式阶段的儿童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并能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

5.( )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加涅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E.斯金纳

5.C

【解析】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6.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 )。 A.直接强化B.强化的程式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E.间接强化

6.C 【解析】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7.建构主义受到下列哪些重要人物的影响?( ) A.杜威B.奥苏贝尔C.维果斯基D.皮亚杰E.布鲁纳

7.ABCDE 【解析】建构主义受到杜威、奥苏贝尔、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重要人物的影响。.

8.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到( )时,效果最佳。 A.50% B.150% C.100% D.120% E.200% 8.B 【解析】具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

9.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 )在理解中的表现。 A.系统化B.概括化C.变式D.比较E.抽象化

9.A 【解析】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系统化在理解中的表现。

10.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 A.加里培林B.加涅C.安德森D.华生E.桑代克

10.A

【解析】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l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1.( )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A.示范B.讲解C.练习D.反馈E.动觉

11.C 【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12.心智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B.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C.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D.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E.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

12.ABC 【解析】本题考查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以上选项都属于这个范畴,但是题干所述为基本要求,故选ABC。

13.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 A.义务感B.责任感C.事业感D.自尊感E.羞耻感

13.ABE 【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

1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的阶段包括( )。 A.依从B.认同C.内化D.被动E.稳定

14.ABC

第三篇:心理学试题及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B )。

A.迟钝

B.敏锐

C.正常

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C )。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 A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4. 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D

)特点。 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5. 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D )。

A.登门槛放应

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

D.示范法 6. 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A

)。

A.构造心理学

B.机能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A )。

A.詹姆薪—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理论C.沙赫特—辛格理论

D.腾斯伯格理论 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B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

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

D.瑞文推理测验 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A ) 特征的表现。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A )提出的。

A.劳伦兹

B.皮亚杰

C.艾里克森

D.柯尔伯格 1.知觉的特性不包括( D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2.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 B )。

A.日间嗜睡

B.白日梦 C.突发性睡眠

D.睡眠窒息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B )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4.老虎钳可以当作锤子用,缝制衣服的棉线可以裁纸,这克服了( B )的限制。

A.对问题的认知方式

B.功能固着 C.知识经验

D.思维定势

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B )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第 1 页 共 17 页 C.热情

D.应激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是( A )。

A.感觉适应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调整 7.下面关于生理性动机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生理性动机除了受生理因素影响,还受心理因素影响。 B.母性动机也是一种生理性动机。

C.古代被阉割的太监,体内基本没有性激素,所以就不再有性动机。 D.厌食症患者强迫自己减少进食或者不进食。

8.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D )特点。

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9.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 A )。

A.认知风格

B.认知类型 C.认知过程

D.认知活动 10.以婴儿理解客体恒常性为重要特征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C )。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感觉运算阶段

D.开式运算阶段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A.华生与斯金纳

B.冯特与铁钦纳

C.詹姆斯与杜威

D.魏特曼与苛勒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ABCD

)。

A.邻近原则

B.连续性原则

C.闭合原则

D.同域性原则 4.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BD

)。

A.短时记忆的保存容量为7±2个项目

B.短时记忆的信息单位是组块

C.机械性复述无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

D.人们的知识经验会对组块产生影响 5.“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 B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6.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CD

)。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第 2 页 共 17 页

A )。 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

AD )。

A.尼科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 A

)。

A.12岁之前

B.12—18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BD )。

A.从众

B.合作

C.竞争

D.捐赠

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 A

)。

A.调查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2.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B

)。

A.冯特

B.铁钦纳

C.华生

D.苛勒

3.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B

)。

A.思维

B.知觉

C.感觉

D.错觉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 ABCD

)。

A.新颖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精致性 5.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期是( C )。

A.0—1.5岁

B.1—3岁

C.1.5—5岁

D.3—5岁 6.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词汇的理解( ABCD )。

A.词频

B.词长

C.语义

D.语境

7.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这个观点是 ( C

)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巴德

D.詹姆斯

8.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 A

)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BC )。

第 3 页 共 17 页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0.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属于( C

)。

A.急性应激障碍

B.应激后障碍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1.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C )。

A.华生与斯金纳 B.冯特与铁钦纳 C.詹姆斯与杜威 D.魏特曼与苛勒 2.心理学的主要功能( ACD )。

A.描述和测量 B.调节与预防

C.解释和说明 D.预测与控制

3.( A )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 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记忆属于( C )。

A.陈述性记忆 B.外显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情境记忆

5. 艾宾浩斯在遗忘研究中创造的两个重要的工具是 ( AC )。

A.无意义音节 B.组块 C.节省法 D.默读

6.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 D )A.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B.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C.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D.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7.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这个观点是 ( B )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 D.詹姆斯

8.情绪的成分是( ABD )。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神经结构 D.生理唤醒

9.系统地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

A.海德 B.韦纳 C.赫尔 D.华生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CD )。

A.弗洛依德 B.奥尔波特 C.马斯洛 D.罗杰斯

第 4 页 共 17 页

。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BCD )。

A.佛洛依德

B.魏特墨

C.考夫卡

D.苛勒

2.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称为( C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3.我们知觉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是因为( B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真实运动

4. (

ABD )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相对大小 C.辐合

D.遮挡

5. 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 ( B

)。

A.短语

B.音位 C.语素

D.单词

6. 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CD

)。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

7.“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是( D

) 的观点。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兰格

D.詹姆斯

8.独立、果断、勇敢、坚韧等属于性格的(

B )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想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

A )。

A.适应性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心境障碍

D.情绪障碍

10.下列运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的是(

AD )。

A.运动

B.逛街

C.做家务

D.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我们回想儿时经历的事情,属于( D )。

A.陈述性记忆

B.外显记忆

第 5 页 共 17 页

C.程序性记忆

D.情境记忆 3.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 (

B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4.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CD )。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5.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这个观点是 ( A

)提出来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巴德

D.詹姆斯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D )。

A.“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描述的是人的不同的心境状态

B.“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人的激情状态

C.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D.研究表明,人可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对健康影响不大。

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 AD

)。

A.尼可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 A

) 特征的表现。

A.12岁之前

B.12—18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下列因素中,能够影响人际关系的是( ABD

)。

A.相似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熟悉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概括成一个公式:K=△I/I,即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12.聚合思维:指把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在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第 6 页 共 17 页 13.复合情绪: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主要的复合情绪有:爱、焦虑、敌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14.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社会群体的一个概括,认为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无视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1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2.依恋:婴儿与父母或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一情感关系称为依恋。

13.情境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

14.主我与客我: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主我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和体验者,客我被主我觉察和体验的对象。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精细加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的加工方式。

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1.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12.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用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13.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14.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如果采用WHO的定义也正确,即: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

1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2.电报式语言:18个月左右的婴儿会进入电报式语言阶段,这种语言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常是名词和动词,没有介词、冠词等功能词。

1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原动力,可以推动个体的行为。

1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1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

第 7 页 共 17 页 等三部分。

12.感觉的绝对阈限: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3.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14.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1.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

从心理内容上讲,意识就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其中既包括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也包括难以用言语表述清楚,但是却是能够让人亲身体会到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意识的概念:

第一,意识是一种觉知。第二,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第三,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的不同状态有:睡眠、梦、催眠和白日梦。 2.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遗忘的进程不但受时间的素的影响,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1)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一般来说,人们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较慢,并且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遗忘得慢。在学习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越少,遗忘越慢。

(2) 学习的程度。实验证明,低度学习容易遗忘,适度的过度学习可以巩固记忆效果,但是大量的过度学习,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一般来说,学习程度达120%效果最佳。

(3)记忆材料的位置。有研究表明,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且遗忘的少,其次是开始呈现的项目,回忆效果最差的是中间部分的项目。所以,在记忆一份学习材料时,对学习材料的中间内容要重点加强,前后学习材料是相对容易记忆的部分。

(4 )记忆者的态度。记忆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有一定的影响。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该记住没记住,不该记住反倒记住的现象。一般来说,对于自己不重要、不感兴蝠,或是不需要的信息,人们容易遗忘。

3.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智力是动态过程,不能贴标签;

(2)智力有多种成分,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结果的测验可能不恰当;

(3)注意智力测验的文化适用性;

(4)多因素影响智力测验结果,如健康、环境氛围等。 4.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第 8 页 共 17 页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能洞察与理解,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会出现诸多问题。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绪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有积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当一个人对自己有消极评价时,就会自卑或内疚。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它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

15.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根据例子分别阐述心理学的功能: (1) 认识内外世界; (2) 调控行为; (3) 预测未来;

(4) 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结合实例说明。 5.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

情绪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适应功能。情绪是进行社会适应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根据别人的情绪采取适当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

(2)动机功能。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情绪能够激发和引导行为。其次,情绪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3)调控功能。情绪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会使人更有效率地学习和解决问题,也能激发出更富有创造力的想法。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通过缩小认知范围,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

(4)信号功能。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的心理可以通过表情表现。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方式。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和思想愿望。 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5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一般来说,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型动机,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顺序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也会在低级需要尚未满足前,去寻求高级需要。 7.简述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群体级化产生的原因有:

(1)责任分散是群体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社会比较。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所以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

第 9 页 共 17 页 (3)说明性辩论。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

(4)文化价值观。倾向于对冒险性或者保守有较高的评价,群体的决策可能会受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影响。 8.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描述和测量。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解释和说明。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9.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 10.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人格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

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

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

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等特性。

狭义的人格结构由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心理现象构成。 11.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

(1)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① 适应性运动。 ② 生理变化。 ③ 无关动作停止。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1分) 1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是: (1) 及时复习。

(2) 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3) 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13.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 10 页 共 17 页 (1) 能力的类型差异。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

(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指不同人的同种能力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异。它表明人的同种能力发展水平有高有低。

(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在某些方面显现出非凡的能力,有的人能力发展较晚,年龄很大时才达到较高的水平。 14.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

(1)感觉通道的特性。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短。

(3)人们的兴趣和动机。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16.想象有哪些功能? (1) 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2) 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3) 代替的功能; (4) 生理调节的功能。 15.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

(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 (4)信息接收者特征。它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都对态度改变有影响。 15.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16.能力是如何分类的?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多种多样,完成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能力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事物,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7.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第 11 页 共 17 页 (1)知觉到需要。 (2)个人的责任。

(3)权衡成本和收益。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 18.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 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 预测和控制

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19.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

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了。

20.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 (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闭合原则:指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 (5)同域性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四、论述题(20分} 1.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关于工作动机的理论有X理论、Y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第 12 页 共 17 页 X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把人看做是“经纪人”,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人类本性厌恶工作,需要通过强制办法乃至威胁、惩罚,使来达到组织目标,唯一激励办法只能通过经济报酬。

Y理论认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因此工作激励应该考虑如何创造空间发挥工作者的创造力,满足其工作的内在需求。

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两种理论都有不足之处,X理论低估了人的本性, Y理论过于理想化。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种: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给职工造成不满意感的因素,包括政策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等方面。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带来满意感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指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等。它们的改善才能使满意感增加。

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仅仅有保健因素并不一定能带来满意感。例如有些员工工资很高,工作仍然不起劲。要激发员工对工作的兴趣还得考虑到激励因素,„„(结合实际做进一步阐述)。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塑造行为。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咯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狗分泌唾液)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将原本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铃声)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吃到食物)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唾液分泌)的过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是无须学习,第一次呈现就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如食物。原来的无关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相应的反应时,就成为条件刺激,如铃声。在生活中有很多经典条件反射的例子。例如:广告商利用经典条件反射使人们对他们的产品充满“激情”,它们就是将自己的产品(条件刺激)在广告中与某些引起人们喜好的事物——美女或婴儿(无条件刺激)之间相联结。阐述恰当。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斯金纳箱”来研究动物(如白鼠与鸽子)的学习,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箱内装上一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只要杠杆一被压动,食丸便滚进食盘。在实验中,动物无意中碰到了杠杆,得到了食物,食物就是正强化物,强化了压杆的动作,反复几次,动物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按压杠杆变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这就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简言之_,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强化增加所希望的行为出现频率。

学习就是操纵杆(S)与压杆反应(R)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强化。强化可以使反应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操作性条件反射被用于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当中,倡导教学要一步一步起,每一步都给与适当的强化,促进学习。同时,人的行为是可以随意塑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临床心理学和行为矫正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实践。阐述恰当。

3.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情绪调节的策略:

第 13 页 共 17 页 (1)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 (2)控制和修正策略。 (3)注意转换策略。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抑制策略。 (6)合理表达策略。 在实际生活中,一个成熟的个体还会选择更多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改变生活方式、活动方式、体育锻炼方式、倾诉方式等等。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这些情绪调节的方法与策略是非常有效的,不仅有益于增进个体的情绪健康,也有益于增进团体的幸福。

(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学生亲身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学习榜样。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3)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研究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下一次或下一周的要比6星期后或半学期的目标更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

(4)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启发、循循诱导。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进行自我强化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然后根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或增强自我效能感。

5.结合生活的实例,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友谊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提供亲密和帮助,在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友谊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来讲,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于以上四点作用进行论述恰当分析。

第 14 页 共 17 页 6.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如上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第二,能力与知识、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别,个体的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的,能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三,知识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第四,从迁移的特点来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能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与能力的发展相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能力会影响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 7.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状态。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与和自己相似的、与熟人合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人们在有植被、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气候下人们报告的积极情感更多。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事那些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

(4)适度休闲。适度休闲是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

(5)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得与失,即可长久保持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结合生活实际,对以上5个策略进行合理恰当的论述分析。 7.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问题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问题比较明显,只需要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很多问题是比较隐蔽的,不易被人们发现。能否正确的提出问题会直接影响人们能否正确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第 15 页 共 17 页 (2)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一般都包括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析问题就是找到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从而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分析问题的核心是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这将有助于提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3)选择策略

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还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能否提出合理的策略,一方面依赖于个体在该领域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提出合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依赖于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越灵活,能够提出的策略就越多。

(4)检验策略

选择的策略是否可行,还必须通过执行策略加以检验,如果执行的结果达到了原来的要求和目标,说明解决方案是正确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果执行的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和目标,就说明原来的策略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就需要解决者提出新的策略,再进行验证,直至达到目标状态。

以上只是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会有意识的一步步的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将整个的解题过程知觉为一个整体。 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部动机包含着自我决定、胜任力和兴趣等成分。

内在动机的激发:

(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决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使用下面5种特定的教育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

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的必要的。教师要与学生交流这些限制的合理性,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作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作批评的目标。

(2)培养学生胜任力

学生只有面临最佳挑战时的成功,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体验。学生只有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他们可能体验到成功与愉快,也可能体验到失败与沮丧。中等难度的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任务。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对错误和失败容忍,这种课堂的突出特点是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

(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警觉度,而且要促进学习以及智力的提高。

9.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原因。

第 16 页 共 17 页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 (1) 生物遗传因素 (2) 家庭环境因素 (3) 早期童年经验 (4) 学校教育经验 (5) 社会文化因素

(注意每一条要展开论述。)

10.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注意:对以上7个要点进行解释。并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

第 17 页 共 17 页

第四篇:发展心理学试题

1

发展心理学部分答案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 【多选题】 以下( )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结论

A: 认知能力和身高、体形等身体方面的特征一样受遗传影响 B: 像精神分裂症、极端的攻击性等病态行为也受遗传影响 C: 儿童的气质受遗传影响 D: 儿童在各方面表现均受遗传的影响 2. 【单选题】 以下( )不是成熟的特点

正确答案:[B]

A: 普遍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受训练和练习的影响

3. 【单选题】 发展变化的实质是( )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D: 量变的过程

4. 【单选题】 研究人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 )

A: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民族心理学 D: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5. 【单选题】 以下( )不是遗传的作用主要表现。

A: 与生俱来的特性 B: 成熟的影响 C: 关键期

D: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6. 【单选题】 以下( )不是环境作用的主要表现

A: 关键期 B: 儿童如何解释环境刺激

C: 成熟 D: 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7. 【单选题】 当代观点认为发展是由( )来决定的

A: 遗传 B: 环境

C: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D: 父母的教养方式

1

2

8. 【多选题】 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其稳定性表现在( )

A: 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B: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例外

C: 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都是稳定的 D: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特别是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

9. 【多选题】 下面( )是发展心理学家们关心的基本问题

A: 天性与教养的问题 B: 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 C: 连续性和可变性 D: 发展变化的本质

10. 【单选题】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 案:[D]

A: 学习 B: 发展 C: 遗传

D: 成熟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 【单选题】 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设计称为( )。

正确答 A: 纵向研究

B: 横断研究 C: 组群研究 D: 比较研究

2. 【多选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

正确答案:[ABCD]

A: 客观性原则 B: 矛盾性原则 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3. 【单选题】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共同缺陷是( )。

2

3

A: 费时 B: 易丢失样本 C: 某一时间内的研究结论不能随意推论到其它时期 D: 成本大费用高

4. 【多选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包括( )

A: 横断研究 B: 跨文化研究

C: 聚合交叉设计 D: 纵向研究

5. 【多选题】 个案法的缺点包括( )

A: 个案之间的资料难以比较 B: 结论的效度受个案资料的正确性影响大

C: 可针对个别儿童,作深入研究 D: 结论难以推广

6. 【单选题】 ( )既可在短期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从纵向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发展

A: 纵向研究 B: 横断研究 C: 组群研究

D: 聚合交叉设计研究

7. 【单选题】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哪个阶段能推论脱离现实的假想问题(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8. 【单选题】 以下( )不是纵向研究设计的缺点。

A: 费时 B: 易丢失样本

C: 缺乏系统联系性 D: 反复测量

9. 【多选题】 应用文化比较法的目的包括( )

正确答案:[ABD]

A: 用于了解人类的发展是否会因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B: 防止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

C: 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D: 了解文化差异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 【多选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包括( )

A: 描述 B: 解释 C: 预测

D: 控制

3

4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 【单选题】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哪个阶段能推论脱离现实的假想问题(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 【单选题】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给与我们的启示是( )

A: 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探索 B: 教育时要针对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 C: 奖赏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兴趣

D: 教育应走在发展前面

3. 【多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4. 【单选题】 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 【多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6. 【多选题】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4

5

A: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掌握人类文化的过程 B: 儿童是主动的探索者,能够适应环境并希望控制环境

C: 认为语言与认知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D: 高级心理机能只有经过适当的教育才能获得

7. 【单选题】 A问:你有兄弟吗?B答:有 A问:他叫什么名字?B答:吉姆 A问:吉姆有兄弟吗?B答:没有 以上对话体现了儿童B思维的哪种特点( )

正确答案:[D]

A: 自我中心 B: 泛灵论 C: 直观思维

D: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8. 【单选题】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的创始人是 ( )。

A: 维果斯基 B: 艾里克森 C: 华生 D: 班杜拉

9. 【多选题】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

A: 注意 B: 保持 C: 动作再生 D: 强化和动机

10. 【多选题】 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 【单选题】 新生儿如何与外界取得平衡( )

A: 通过各种反射活动 B: 通过模仿 C: 通过学习 D: 通过与他人交往

2. 【单选题】 母亲生孩子的最佳时间是( )

正确答案:[B]

A: 18—30岁

B: 23—29岁 C: 29—35岁 D: 30—45岁

3. 【多选题】 下列哪些是新生儿的反射活动( )

5

6

A: 巴宾斯基反射 B: 颈强直反射 C: 抓握反射 D: 行走反射

4. 【多选题】 新生儿的视觉特点是( )

A: 有相当高的视敏度

B: 视觉运动不协调 C: 喜欢看复杂的有模式的东西 D: 偏爱看人脸

5. 【单选题】 新生儿发展得最好的感知觉是( )

A: 视觉 B: 听觉 C: 味觉

D: 触觉

6. 【多选题】 下列哪些因素影响胎儿的正常发展( )

A: 基因错误 B: 母亲的情绪状态 C: 药物、吸烟、酗酒和吸毒 D: 母亲的疾病

7. 【单选题】 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强度降低的现象是指( )

A: 习惯化

B: 去习惯化 C: 模仿 D: 消退

8. 【多选题】 胎儿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 )

A: 胚泡期

B: 胚种期 C: 胚胎期 D: 胎儿期

9. 【单选题】 下列哪种疾病的病毒在妊娠4-5个月后才能通过母亲血液穿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引起胎儿脑损伤( )

A: 风疹 B: 艾滋病

C: 梅毒 D: 弓形体病

10. 【多选题】 新生儿的社会性表现有( )

A: 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 B: 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 C: 对母亲的声音更为注意 D: 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会笑,不满足时会哭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10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6

7

1. 【单选题】 ( )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 吉布森

B: 皮亚杰 C: 班杜拉 D: 斯腾伯格

2. 【单选题】 关于婴儿语言发展理论,勒纳伯格提出( )

A: 先天语言能力说 B: 相互作用说

C: 自然成熟说 D: 选择性模仿说

3. 【单选题】

15、16个月的婴儿在亲社会行为发展上主要表现为( )

A: 对处于困境的他人开始有积极的反应 B: 对处于困境的他人还没有明显的情绪和反应 C: 能主动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 D: 对处于困境的他人作出明显、频繁和多样化的反应

4. 【单选题】 ( )个月的婴儿已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

A: 9个月 B: 12个月 C: 24个月 D: 36个月

5. 【单选题】 婴儿认知的发展中,( )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 A: 感知觉 B: 注意 C: 记忆 D: 思维

6. 【单选题】 婴儿在( )时期产生了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A: 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时期 B: 特定依恋期 C: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 D: 目标调整的参与期

7. 【单选题】 ( )依恋类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哀伤,母亲回来时表现欣喜

A: 安全型

B: 抗拒型 C: 退缩型 D: 逃避型

8. 【单选题】 ( )理论认为婴儿必先具有客体永存性的概念,才能形成依恋

A: 习性学理论 B: 精神分析理论 C: 学习理论 D: 认知理论

9. 【单选题】 ( )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那些有较多负责的看护人员的福利院中,婴儿没有表现出发展问题

7

8

A: 凯根的气质假说 B: 柯切斯佳的整合理论 C: 母亲剥夺假说 D: 社会刺激假说

10. 【单选题】 ( )个月的婴儿脑重接近成人的脑重 A: 6个月 B: 12个月 C: 24个月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 【多选题】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有

正确答案:[ABC]

A: 形象记忆好于词的记忆 B: 熟悉的事物好于不熟悉的 C: 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D: 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效果的差别在扩大

2. 【单选题】 如果儿童知道小明是男孩子,但认为小明要是穿了裙子就是女孩子,说明儿童不具有( )

A: 性别认同 B: 性别稳定性

C: 性别恒常性 D: 性别刻板影响

3. 【多选题】 使用代词比例较高的原因

A: 由于在具体情境下针对具体的人 B: 不会说出事物的确切名称 C: 思维环绕自己展开

D: 常用不完整句,直说动作或状态

4. 【单选题】 如果儿童知道自己小时候是男孩子,长大了也是男孩子,说明儿童具有 A: 性别认同

B: 性别稳定性 C: 性别恒常性 D: 性别刻板影响

5. 【单选题】 在人类活动中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 学习

B: 游戏 C: 休闲 D: 劳动

6.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儿童游戏的特征

8

9

A: 是自发、自愿、自由的活动 B: 是有规则的活动

C: 是“假想”的与日常生活完全一致的活动 D: 是重过程,轻结果

7. 【单选题】 下列哪项词汇儿童使用的比例不高

A: 助词 B: 名词 C: 动词 D: 代词

8. 【单选题】 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活动的形式是判断儿童的游戏的标准 B: 儿童的游戏是是自发、自愿、自由的活动

C: 练习性游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 D: 依认知特点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和旁观游戏。

9. 【单选题】 儿童的首次反抗期出现在

A: 出生后半年 B: 1岁左右

C: 两岁左右 D: 青春期

10. 【单选题】 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是

A: 点红实验 B: 延迟满足 C: 陌生人情景 D: 哈罗实验

1. 【多选题】 儿童元记忆知识包含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ABC]

A: 对记忆任务的认识。 B: 对记忆策略的认识 C: 对记忆主体的认识

D: 对记忆客体的认识

2. 【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CD] A: 溺爱型 B: 严厉型

C: 放纵型 D: 忽视型 3. 【多选题】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A: 学习兴趣不断深化. B: 学习兴趣的分化. C: 学习兴趣的抽象化. D: 学习兴趣广泛

4. 【多选题】 以下那几个年龄的儿童在加以提醒的前提下就能够使用复述的记忆策略()

10

A: 8岁 B: 5岁 C: 6岁 D: 7岁

5. 【多选题】 学习困难儿童应具备以下哪几个条件() 正确答案:[ABC]

A: 潜在能力和实际成就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B: 有不能归因于如智力落后等因素的学习问题。 C: 必须接受特殊教育才能进步。 D: 智力落后

6. 【多选题】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CD]

A: 儿童与父母、师长的关系是一种垂直关系。 B: 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是一种水平关系。

C: 儿童与父母、师长的关系是一种水平关系。 D: 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是一种垂直关系。

7. 【单选题】 儿童满足注意缺失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中至少需要()个表现,可以确诊为注意缺失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8. 【多选题】 注意缺失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表现()

A: 不能制止自己不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 B: 一旦他们做了某些行为时,他们就不能停下来。 C: 总是无休止地动并且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上。 D: 智力低下

9. 【多选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1年级儿童不能自发地使用策略,通过策略指导可以学会使用组织策略,却不能提高回忆量。 B: 3年级虽然仍不能自发地产生和运用组织性策略,却很容易通过策略训练学会使用组织性策略,而且,通过使用策略能显著提高回忆量。 C: 1年级虽然仍不能自发地产生和运用组织性策略,却很容易通过策略训练学会使用组织性策略,但通过使用策略不能够能显著提高回忆量 D: 3年级能够自发地产生和运用组织性策略,并且很容易通过策略训练学会使用组织性策略,而且,通过使用策略能显著提高回忆量。

10

11

10. 【单选题】 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A: 2 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 【单选题】 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 幼儿期 B: 成年初期

C: 青春期 D: 成年中期

2. 【单选题】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 )

A: 幼儿期

B: 青春期 C: 成年初期 D: 成年中期

3. 【单选题】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来自于( )

A: 心理发展快于生理发展

B: 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发育,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 C: 心理发育跟不上周围环境的变化 D: 心理发育速度过快而社会交往发展相对滞后

4. 【单选题】 青春期个体身高的变化是( )

A: 男生比女生早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 B: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2岁

C: 女生比男生早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

D: 男女生身高变化时间没有差异

5. 【单选题】 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表现在( )

A: 身体方面 B: 同伴关系方面 C: 生理方面 D: 心理方面

6. 【单选题】 Marcia认为,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可以分为( )种类型 正确答案:[C]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7. 【单选题】 导致青春期烦躁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 A: 身高 B: 体重

C: 性 D: 认知

8. 【单选题】 下列对初中生思维品质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A]

11

12

A: 具有明显的平衡性 B: 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加 C: 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表现依然突出 D: 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

9. 【单选题】 当青少年思索自己今天的样子,试着决定“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是( )的表现。 正确答案:[C]

A: 与他人距离失调 B: 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C: 同一性危机 D: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10. 【单选题】 ( )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辨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起来 A: 老年期 B: 成年期 C: 青少年期 D: 童年期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 【多选题】 成年初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 )

A: 友谊 B: 爱情 C: 心理适应 D: 成熟

2. 【多选题】 老年人适应退休的几个过程包括( )

A: 期待期 B: 退休期 C: 适应期 D: 稳定期

3. 【单选题】 艾里克森认为,进入成年中期,个体的发展课题是( )

A: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B: 防止同一性扩散 C: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4. 【单选题】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的任务是发展出( )感,克服绝望感。 A: 勤奋

B: 自我完善 C: 同一性 D: 亲密感

5. 【多选题】 有关更年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13

A: 更年期是女性特有的现象

B: 女性更年期与初潮时间,生育多少,种族、家庭、气候和营养等因素有关 C: 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 D: 男性更年期的明显标志是性功能减退

6. 【多选题】 男女在爱情上的差异体现在( )

A: 对爱情的侧重不同 B: 对爱情的憧憬和指向不同 C: 对爱情对象选择定向上不同 D: 对婚姻的看法不同

7. 【多选题】 成人中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生理功能的衰退 B: 流体智力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没有明显改变 C: 面临中年危机 D: 老龄化

8. 【单选题】 艾里克森认为,进入成年初期,个体的发展课题是( )

A: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B: 防止同一性扩散 C: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9. 【多选题】 成年初期的心理适应包括( )

正确答案:[ABC]

A: 婚姻的适应 B: 对子女的适应 C: 对职业的适应 D: 对父母的适应

10. 【单选题】 成年晚期个体的智力发展( )

A: 不再衰退 B: 流体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

C: 有所减退,但并不是全部减退

D: 全面减退

13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

1、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理论心理学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5、应用心理学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6、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9、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10、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1、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弗洛伊德创立的

13、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

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4、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精神分析学派,“第二大势力”是指行为主义学派, “第三大势力”是指人本主义学派。

15、心理学可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16、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方法论、身心问题、心理的生理基础、心理的起源

17、科学的三大特征是客观性、可验证性、系统逻辑性

18、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历史渊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19、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20、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21、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22、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有明确观察目的、随时记录、利用现代手段、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23、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24、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25、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实验情境、控制被试、控制实验刺激、控制被试的反应。

26、调查法可分为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

27、调查法的缺点是被调查者可能故意不作真实回答、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问题措词不易确定

28、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实验和研究设计、对数据的统计处理、、逻辑思维法

29、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孕育阶段和确立阶段。

30、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创立心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31、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显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32、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潜意识理论、梦的解释、泛性论

第二章

1、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2、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思维属于信息的演算。

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耳朵。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绝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

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大小恒常。

6、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

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的转移。

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运动记忆。

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10、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动作思维。

11、按照思维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12、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温觉、痛觉和触觉。

13、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参与信息加工的有映象小鬼、特征小鬼、认知小鬼、决策小鬼。

14、注意具有以下功能:选择、保持、调节、监督。

15、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刺激物是新奇的、刺激物亮度增加、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刺激物符合需要。

16、注意的基本品质是注意范围、注意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17、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动机、神经系统的特点、后天的训练、兴趣、刺激物的特点

18、自动加工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19、控制加工受资源量限制、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20、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21、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22、遗忘的发生是由于记忆痕迹消退、信息的干扰、意识的抑制。

2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

24、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25、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都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指标。

26、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27、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28、心理学家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内隐记忆。

第三章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兴趣。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性格。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荣格。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卡特尔。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Y-G人格测试。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抑郁质。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安静型。

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2个月。

10、信念是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洞察事物的出发点、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是由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2、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钠、班杜拉

13、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儿童统觉测验

14、信度包括再测信度、等值信度、分半信度。

15、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强、、平衡、灵活。

16、在心理学中的个性和人格同一概念。

17、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

18、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

19、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20、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

第四章

1、 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纵向跟踪研究。

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或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研究。

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皮亚杰。

5、平衡化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6、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斯腾伯格。

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先天决定论。

8、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9、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0、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认知、语言、情绪、社会性、个性。

11、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一致性效应和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12、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投入较大、会有被试流失、时代变迁效应。

13、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14、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成熟、经验、社会环境。

15、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语音、语法、语义。

16、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牙牙语阶段B、单词语阶段C、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D、完整句阶段

17、语言能够影响人的人际交往、认知、自我调节、社会化。

18、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19、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20、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斯腾博格

21、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

22、智力的PASS模型是戴斯提出的。

23、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

24、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

第五章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头脑风暴法(奥斯本)

3、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发现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第五年。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9、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10、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标 、策略、评价。

11、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12、教学媒体包括投影、录象、计算机、黑板 、图片。

13、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14、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准备、孕育、明朗、验证。

15、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灵活性、突发性。

16、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热爱学生、善于启发、勤学敬业、以身作则。

17、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个人成就感、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18、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19、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20、“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第六章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斯金纳。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奥苏贝尔。

3、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塞伦。

4、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应用律。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正强化和负强化。

6、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7、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8、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9、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10、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11、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12、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3、“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14、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15、金布尔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16、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不是学习。

17、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不是学习。

18、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第七章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 过程是归因。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刻板印象效应

3、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能力。

4、 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熟悉性和临近性

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暗示。

5、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模仿。

6、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社会抑制。

7、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8、印象具有以下特点:直接性、稳固性、综合性。

9、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劝导宣传法、群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角色扮演法。

10、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11、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12、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13、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14、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1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1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不容易得到帮助。

1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1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第八章

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

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

A、团体心理辅导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 A、问题的内容 B、内在心理根源 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 D、问题的性质

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

一、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

A、 情绪较稳定 B、乐于工作 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

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 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

A、诊疗模式B、发展模式C、教育模式D、文化模式

8、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 A、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

B、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C、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 D、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

9、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

A、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B、学习动力缺失C、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 D、亲子关系问题E、学业不适应

10、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11、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 A、家庭问题B、生活危机C、财务问题D、生涯发展

12、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13、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

1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15、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

16、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

17、对于有一次自杀经历的人,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其再度自杀的可能性。

18、若有学生目睹了其他学生自杀,我们应该通过个别或集体咨询形式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

19、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20、严重的精神障碍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

上一篇:诗朗诵青春纪念册下一篇:三年扶贫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