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佛教寺院布局

2022-07-03

第一篇:汉地佛教寺院布局

徐州佛教寺院总览

【徐州兴化禅寺】

兴化寺是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古刹,位于景色宜人的徐州云龙山东麓。该寺缘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灯燃千载,历久不衰,现为苏北第一大丛林。

云龙山乃中国五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徐州城南三里。山有九节,蜿蜒如龙,逶迤数里。宋代大学士苏东坡在《放鹤亭碑记》中,对云龙山曾有这样的描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云龙山又名石佛山。石佛指山巅石佛像,即北魏大石佛。“躯高三丈余,左右侍卫小佛像,皆凿石所为。”

有关云龙山石佛。据《州志》载:“正平元年(公元451年),北魏拓跋焘率30万大军南下侵宋,驻扎于云龙山、戏马台一带,攻彭城3月不下,其士卒闲暇,用兵器依崖而凿,时只雕一佛头,方面大耳,法相庄严,人呼佛头岩。”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知州王黾承为石佛续凿两臂及胸,成阿弥陀佛半身像,像高三丈六尺余,左右近千尊小石佛和有关佛教故事的摩崖石刻均为唐代所作,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兴化寺的庙宇,据兴化寺碑文记载,宋梁时代此即有庙,名石佛寺或大佛寺,后失修葺而倾圯。明洪武戊寅年(公元1398年),高僧胜吉缘山构宇,建大殿覆盖石佛。明宣德已丑年(公元1426年),正殿焚于大火,殿堂残缺,石佛独好。

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住持僧文安扩大殿五间,殿依崖而造,顺山而成;前壁高三丈有余,而后壁仅三砖叠成,高尺许;整体设计奇绝,建筑巧妙,荟萃古典建筑之精华,故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称,为历代名人所咏叹。

明成化丁未春(公元1487年),太监高公瑛等游兴化寺,见寺院倾圯,不胜惋惜。后由高公瑛倡议,各方资助,复使鼎新。大殿日光霞彩,顿还旧观。

文安圆寂,兴化寺又现断壁颓垣状。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606年),宁波天童寺密云悟祖禅师,往朝五台,游燕都胜迹,路经彭城,见石佛寺冷落,发心修葺,遂派法孙谷庵来彭城化缘置办斋田,修缮兴化禅寺,重燃香灯;后经天池、奎章、月天、舍珠、汰广、登洲、善堂、妙源、仁山、效周十一代住持,香火延续至六十年代初期,此间,毛泽东曾六次登云龙山,游兴化寺。

1966年,“文革”开始,历经沧桑,灯燃千年的兴化禅寺,经书被烧,法器被劫,大石佛被砸,两旁近千尊小石佛被毁坏殆尽,效周老和尚被批至死,寺庙由园林部门管理使用。

1986年1日20日,徐州佛教协会筹委会重新接管兴化寺。1989年,养熙老和尚荣升十二任方丈,在隆启法师、果光法师的协助下,重塑法身,增置法器,焚香续灯,兴化禅寺从此得到复苏。

1993年6月大雄宝殿动工兴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10米处的石崖上凿有释迦牟尼、菩萨、天王、力士、飞天、高僧、供养人等佛教人物造像,造像依山崖而凿成,上下分层,分组排列,气势壮观。雕刻线条流畅,人物丰满,潇洒而富有艺术魅力。后经考古学家考证,为唐宋时期的作品。1995年,该石刻被省政府定为省级保护文物。

1998年9月,果光法师膺升兴化禅寺第十三任方丈,为重振祖业,提出对兴化禅寺的整体规划和改扩建设想。2001年8月,徐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2年12月兴化禅寺改扩建工程奠基,山门、天王殿、天桥、玉佛殿、十三层宝塔正式动工修建。

兴化禅寺自建寺以来,几经重修,现已形成七进院落,内有大雄宝殿、大佛殿、天王殿、山门、三圣殿、藏经楼、祖堂、法堂、方丈室、客堂、斋堂、库房及僧舍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兴化禅寺在方丈果光法师的带领下,僧众团结一致,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贯彻执行“人间佛教”的宗旨,不断加强寺院建设。目前,兴化禅寺,焕然一新,曲径回廊,花木葱隆;一步一景,幽雅清净;晨钟暮鼓,香火兴旺;不仅被定为江苏省佛教重点寺院,还多次被评为徐州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 【徐州龙华寺】

徐州龙华寺位于徐州城北青山公园一带,始建于公元412年,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的佛寺。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篇》中云:(泗水)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

龙华寺的开山鼻祖为法显法师。法显东晋高僧,隆安三年(公元399年), 62岁的法显苦于戒律经典缺乏,流派纷争,偕同慧景、道整等10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开始漫长的西行。经过五年艰难的跋涉,于公元404年,他和道整来到印度(由于路途凶险,其余8人或中途返回,或死在路途),到达印度后,他们先后走访了30余国。

东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1年)九月,法显完成了取经求法任务,乘商船从斯里兰卡循海东归(道整留在印度)。经过一年多的漂流,于公元412年9月17日,漂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东北崂山)登陆。法显法师从青州登陆之后。应兖、青州刺史刘道怜的邀请,到彭城居住,手持龙华图,建龙华寺。法显大师所建的这座具有印度风格的佛寺,被《佛学大辞典》称为“实乃中国第一佛寺矣。”

法显大师所建的龙华寺现已不存。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2年),金国军队逼近开封。高宗赵构南逃,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县李国渡决开黄河,以阻金兵,河水夺泗入淮,龙华寺被淹,以后黄河又多次泛滥,徐州龙华寺现已埋入地下八米。

2004年,徐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果光大和尚在市人大会上提出议案,要求复建龙华寺,并重走法显路,取得大量珍贵资料,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办函[2004]73号文批复。异地建于云龙湖南岸珠山东麓。住持果光大和尚。

【徐州泰山寺】

徐州泰山寺,位于徐州南郊泰山顶峰。东临彭园,南接泉山,西望云龙湖,北依云龙山,是徐州市重点寺庙之一。

泰山寺始建于清朝初年。明末,泰山道教衰微,门庭败落,寺基荒废,续而转为佛教道场。后因战乱多次兴废,直至民国初年,泰山寺由性佛法师接任,道场始走向正轨;后经妙净、首净、朗净等诸位弟子努力,香火开始鼎盛。

十年**期间,楼阁庙宇全部被毁。住持僧朗净被迫还俗,下放农村,不久含悲而逝,此后泰山寺荒废。

1993年,政府正式批复复建泰山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寺院整体基本得到恢复,天王殿、碧霞元君殿、东西配殿、僧寮全面建成。

泰山寺现任住持为合愿法师。

【徐州大士岩寺】

大士岩寺位于徐州城南云龙山西麓,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徐州重点寺院之一。 清康熙五十七年,时任徐州知府的姜焯在山顶修放鹤亭,让工役在西坡塔建看守放鹤亭的房舍。在地基时,发现一巨石,石质精美,状如观音,于是姜焯从山东请来技术精良的石匠,让其仿照山下黄茅岗唐吴道子所作观世音石碑画像,凿成“送子观音”像。

石匠在雕凿过程中,于石中发现一道白纹,天然若飘带,于是因势雕出。由于该飘带恰巧处于送子观音的腰间,因此“送子观音”又被徐州人称为“玉带观音”。

为了保护玉带观音造像,当时建大殿三间,庇覆其上,后又陆续扩建,形成一座由园通宝殿、韦驮殿,僧寮、亭台、阁道组成的院落,由于当时该院落门额题有“大士岩”三字,后人遂称之谓“大士岩寺”。

大石岩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佛教比丘尼护持,院内留有多处古迹。 园通宝殿两侧抱拄,刻有“慈云无住庄严像,法雨常飞清静身”,为当年乾隆皇帝游大士岩寺时亲笔手书。园通宝殿横梁上有“普陀一支”四字,是大士岩寺为普陀山下院的例证。

园通宝殿前面有两株古柏,树龄已七百年,姿态奇古,傲然挺拔,为徐州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在旧时代,那些求子心切的善男信女,膜拜送子观音之后,往往用摸树来验证。闭上眼睛若能从一株摸到另一株,则所求必应。

大石岩寺院内有鼓亭、钟亭和试衣亭、送晖亭。试衣亭和送晖亭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亭名出自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云龙吐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的诗句。试衣亭北墙嵌有乾隆皇帝《试衣亭诗辨》碑。鼓亭楣间书有“康熙六十年知州姜焯造”十个端秀楷书。两边石柱上有对联“云山怀旧泽,风日忆当年”,是极有价值的清代文化遗存。

大士岩西有依山崖修建的五十三级石阶,气势壮观,陡峭险峻。即有名的“五十三参”。站在此处向西可俯瞰碧波荡漾的云龙湖。

大士岩周围还分布着半山亭、白鹿洞、东坡石床、云龙书院等文化古迹,都是徐州有名的旅游景点。

大士岩寺是徐州非常有名一处文化景观。文革时期,曾惨遭破坏,玉带观音被毁,石刻、碑文被砸。后经隆启法师修复,现已成为清净祥和、佛声连绵,闻名徐州方园数百里的尼众道场。

大士岩寺属法眼宗,南山律派、寂光三昧律师所演一脉,共四十个字:“寂戒元常定,信理妙恒融。从闻修福慧,绍隆佛祖心。大智德勇健,观照万法通。本性周沙界,应现临济宗。”自第一代住持理伟法师后,先后有妙继、行越、融会、融辉、融密、从善、从立、从位;闻昌、闻法、闻可、修智、福荣、福云、福鹤、效周、习

三、玉光、冬岭、育参、 妙静、隆启、能海十一代二十四位法师住持。

目前,该寺有尼众十余人,主持寺院工作的为能海法师。

【徐州云龙区奉亲庵】

徐州奉亲庵,又称“念佛堂”,位于云龙山北坡,土山东侧。奉亲庵始建于明代初年,原为供奉仙人吕洞宾的道观。后来看堂道士弃堂而走,吕公堂逐渐荒废破败。

清代道光年间,徐州十王堂住持僧绪忍法师,在居士董凤临的资助下,重修吕公堂。自此吕公堂改为佛教道场,但仍延用吕公堂之名。

清末民初,吕公堂在经历了百年风雨后在慈修的主持下再次得到重修。慈修原名周张氏,生于徐州张家望族。自幼聪慧,通诗书,精算术,擅经营。其母信养佛教,她就随母在家吃斋念佛,周济贫弱。待其稍长,拜皇藏峪瑞云寺冬岭老和尚为师,赐法号慈修,法名觉敏,在家带发修行。慈修看到吕公堂大殿破败,佛事冷落,就变卖自家土地,出资整修原北屋殿堂、西屋大殿和南屋配房,之后请来同门师兄悟修前来住持。至此,吕公堂更名为念佛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慈修法师削发为尼,并变卖家产,在念佛堂前续接一院落。此院建北屋与南屋各三间,山门一间。与此同时,慈修法师北上京城,请家叔张伯英(民国著名书法家)题字。。张伯英感其一意吃斋念佛,供养母亲,欣然提笔。我们今天看到山门上镌刻的“念佛堂”、“法轮堂转”、“佛日增辉”、“南无阿弥陀佛”皆为张伯英手迹。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山门落成,大门门额高悬“奉亲庵”(取自慈修供养母亲之意)三字大匾;北便门门额嵌“念佛堂”石刻;大门向南墙壁镶着“南无阿弥陀佛”五个大字。整个念佛堂形成两进院落、房舍二十余间的规模阔大的佛教建筑群。

念佛堂在解放后收归公有。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把部分房产交还给僧人。1987年,隆明法师来念佛堂住持佛事,集十年之力,重修大殿。2001年,随着市政建设需要,念佛堂被拆,移至原址东200米重建。

新建奉亲庵气势磅礴。整个寺庙坐南向北,正殿为圆通宝殿。大殿两旁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手迹:大悲山上开千眼,垂千手,超拔沉溺;婆娑界内行六度,运六通,化道凡情。圆通殿的左侧是“华藏世界”。毗庐遮那佛端坐于四十莲台之中上,每个莲花瓣上都立着一个栩栩如生的庄严佛。在大殿前方,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 现住持为尼僧能通法师。

【徐州云龙区竹林寺】

徐州竹林寺,坐落于东郊狮子山麓,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356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竹林寺是彭城人为纪念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而在其家乡修建的。

净检法师,俗姓种,名令仪,彭城人。父亲种诞,曾任武威(今甘肃民勤)县太守。令仪少时勤奋好学,擅长书法和绘画,精通诗文,多才多艺。于西晋建兴年间(公元313—316年)前往洛阳西门外竹林寺学佛。不久,从智山大和尚落发,受十戒出家,法号“竺净检”。

净检法师天资聪慧,又苦心修行,几年后,其学问甚至超过了一些有成就的大僧。东晋咸康年间(公元335—343年),净检等四人,从西域沙门昙摩羯多下发受具足戒,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

徐州竹林寺在明清之前一直名列徐州八大寺之一,其规模宏大、名响四方。寺庙建筑由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天王殿;伽兰殿、韦驮殿、罗汉殿、净检法师纪念堂及僧寮住房等组成,气势雄伟、设施齐备。寺庙后院一直生长着逾千平方米的竹林。

由于竹林寺香火极盛,名界人士皆来朝拜。1940年,日军侵占徐州时,日军翻译官中岛吉一从后院竹林中挖出一尊韦驮菩萨木制贴金坐像,后带回日本供奉家中。1973年,中岛吉一病危时,留下遗嘱,请其女婿森秀敏把菩萨归还中国原竹林寺。

1998年9月,森秀敏来到徐州寻访竹林寺,然而由于竹林寺已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但是得到徐州市佛教协会果光法师的接待,并商议归还韦驮菩萨事宜。

2000年4月17日,森秀敏带着韦驮菩萨像从日本飞抵徐州,将国宝恭还到徐州佛教协会,并期望有生之年为复建竹林寺尽力,看到韦驮像回到竹林寺供奉。 2004年4月,政府部门批准恢复竹林寺。

【徐州云龙区东山寺】

东山寺,位于徐州城东子房山西麓,始建于清道光初年。创始人为徐州接引庵住持僧定鉴法师。

清道光初年,彭城故黄河畔接引庵住持僧定鉴法师为避黄河洪涝,于是迁建子房山,名东山寺。

东山寺因在风景幽美的子房山,又有张良吹箫即“四面楚歌”散楚兵的传说,所以名闻遐迩,香火一度十分鼎盛,曾放过三壇大戒;康熙、乾隆南下,曾驾临此寺,现留有乾隆御碑一方。

后逐步发展为一处拥有大雄宝殿,罗汉堂、斋堂、寮房、磨坊,僧人练功场、建碑的四进院落。

解放后,因年久失修,最后一任住持精密老和尚,被迫离开寺院,其大弟子东宽留守寺院,此后寺院改成“遣送站”,乐宽和尚还俗,死后葬于庙后,今其墓还在山上,文革期间,整个寺院遭灭顶之灾,荡然无存。

1997年,徐州普渡庵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异地重建于东山寺原庙址。经普渡庵住持常惠法师同意,普渡庵去原名,以东山寺名之。

现东山寺坐东朝西,正对徐州火车站,庙后有张良铜像屹立在鸡鸣谭前,旁有天瀑飞流直下。寺内建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天王殿、子房殿、碧霞元君殿、钟楼、鼓楼、藏经楼、斋堂、餐厅、会客室等。

东山寺现为尼众道场,有尼僧3人,住持为宏音法师。

【徐州古楼区慈济庵】

慈济庵,又名五毒庙。位于徐州市故黄河东岸,鼓楼区大坝头地藏里。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后因黄河水泛滥被淹没。 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现存大殿三间,砖木结构,抱柱擎廊,小瓦覆顶,清水脊。殿内有《重建慈济庵碑记》三方,碑文记载:慈济庵者,前明霍夫人之香火院也,因岁久风雨摧残兼之黄河水之淤没,仅有一阁巍然独存。庵主兆瑞持疏募化。有刘门张氏等同心乐助,以次增修矣。落款为清乾隆二十七年菊月(九月)。

院内存有明代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的遗物莲花石幢一座、供施主放生用的石雕莲花池一处、陨石一块。抗战期间徐州沦陷,莲花池被日寇偷运日本,石幢因百姓埋入地下,得以幸存。

此外院内还存有无年可考的红叶古树一株,现仍古朴挺立,红颜映目。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慈济庵古刹,历经兆瑞、觉祥、昌秀、隆启、源敏五位住持的多次重修和扩建,现有大雄宝殿、药师殿、三圣殿、念佛堂、僧俗寮房等一套完整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生活设施。

慈济庵现有12位尼师,住持为能宣法师。

【徐州泉山区广化寺】

徐州广化寺原名地藏王堂,位于徐州西关老博爱街(现西安南路增进巷9 号)。该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广运法师创建;距今己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这座百年古刹历经风雨沧桑,屡毁屡修,至今仍保持着初建时的格局。

传说地藏王在救渡众生时,十殿阎君给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制定一部法典,规范世人的行为;二是向世人广讲法度,教人一心向善,这样堕入地狱的人就会大大减少;地藏菩萨同意了。广运法师根据这一传说,发心为地藏王修建一处讲法的地方,于是在当时徐州比较繁华的地方博爱街修建了地藏王堂。

据寺内遗存的碑文记载,地藏王堂是标准的四合院,院落宽敞,房产从多。第一次修缮是在清道光十八年(1838 年),由当时的住持僧广运在徐州郡监生王廷佩、庠生聂允恭的协助下修缮的。到了清光绪三十年又对寺院进行了一次大修。

徐州地藏王堂由于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次遭到破坏;文革期间,众僧尼们被赶出,寺院被政府征用。

1983 年政府部门把地藏王堂归还佛教,在慧郎老师太的主持下,地藏王堂更名为广化寺,又开始了正常的法务活动。1989 年慧郎法师圆寂,由大弟子悟开法师接任住持,广化寺众弟子广结佛缘,佛事昌隆,佛声不断,香客不绝。2000 年,悟开法师因年事己高退居,宏广法师接任住持。开始对寺院大规模修复和改建。

如今广化寺占地584 平方米,整个寺院面南背北,寺门前有两个雕花石鼓,寺内房屋齐整,气宇轩昂。大雄宝殿抱柱擎廊,廊额与殿内木梁上布满佛教故事中的各种图画,大殿屋脊上有各种鸟兽雕刻。南屋的拱形门上,砖雕的“地藏王堂”四个大字在经历了百年风雨浸润之后,古香更浓。院落四周,古树婆娑、遮天避日。新建的大殿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正殿的释迦牟尼佛像栩栩如生、气度非凡,配殿西屋有三圣像、药师佛像,东屋是装修一新的念佛堂,在韦驮殿的东边屋,又设立了十殿阎君殿。如今的百年古刹已旧貌换新颜,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每年旧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庙会,庙会期间香客云集,方圆几十里内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徐州泉山区普照庵】

普照庵原名既济庵,为南朝宋时伽蓝,比户部山台头寺略晚。《徐州府志·古迹》载:“既济庵在南门外里许”与奉亲庵(念佛堂)南北为伍。原址在徐州西南土城街56号,是徐州明清期间,七十二庵中著名的庵堂。

普照庵曾多次更名,元明时期曾叫地藏庙,清朝初年又因供奉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

五、阎罗天子、卞成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而更名为十王堂。清道光六年,徐州胡张氏等信众曾捐资重修,并扩建为有20多间房的标准四合院,并更名为普照寺。

日本占领徐州,十王堂被日本汪伪政府征用,建国后,被区政府使用。1985年,徐州市政府将十王堂交还佛教。 1997年,因徐州市博物馆扩建,普照寺在徐州天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孙健铭资助下,迁至南郊泰山北麓。从此更名为普照庵。

新址普照庵坐南朝北,总占地两亩半,计16670平方米。山门由弥勒、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壁画)殿组合一起。内以大雄宝殿为主建筑,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左有观音大士,右有地藏菩萨。东西为鼓楼钟楼,形为亭阁式建筑。殿前有宝鼎,西厢房为卧佛殿,供佛祖涅槃玉像一尊。为缅甸极乐寺敬赠,长3.1米,高1.1米。东厢房十王殿供奉十殿阎王像;对着山门对面为曹山石亭,供有道教八仙之一的曹国舅神像。

普照庵开山祖师已远不可考。据晋、元魏《成实》记载:与彭城系《毗昙》、《成实》高僧道登有关。以后年代祖师名录形成断代局面,到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有徐州名僧原懋在此住持;20世纪40年代僧人安禅为住持;50年代庵中已无僧尼;改革开放,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后,昌法法师为住持,圣住法师为代住持。

现普照庵住持为满愿法师。

【徐州宝莲寺】

宝莲寺坐落于 江苏省徐州市城东郊蟠桃山,总投资约4亿元,占地700余亩,从2009年开始建造.修建了国内之最的寺庙(宝莲寺)宝莲寺打造了国内“四个第一”:

一、七佛殿———国内最大的大雄宝殿(占地二千多平方米,高度26米);

二、通天阁———国内最高的佛阁(高度59.88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三、天冠弥勒佛像———国内最大的室内锻铜佛像(高度39米);

四、独占鳌头———国内最大的鳌型塑像(高度约10米,长度约18米,宽度约13米)。正在建设中.

【徐州九里区白云寺】

白云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楚汉相争的千年古战场__九里山西坡。

白云寺最初为一座火神庙,处于具有五百万年历史的天然石灰岩溶洞下方,唐代常有人在白云洞和火神庙里闭关静修,后逐渐把火神庙扩建成佛教道场白云寺。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参访九里山白云寺时,曾留下两句诗:“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元末正至年间(约1345年左右),白云寺由当时平山寺的僧人接管护持(平山寺在白云寺东3里,九里山平山口,现仅存遗址。在古时,白云寺曾为徐州历史上八大名寺之一,九里山平山寺的分院)。清朝乾隆五十六年,白云寺曾大修,至今乾隆皇帝的题诗碑刻:“神迹千秋仰,仙踪万古流”仍镶嵌在白云寺内的洞口两侧。民国期间(1930年)由当时的住持僧纯朴再度募化重修,1938年被日军侵占,变成军火库;文革期间,被当地红卫兵和村民破四旧拆毁;现有建筑为1994年由当地政府旅游部门集资修复。白云寺宗派传承属禅门曹洞一系,纯朴之后由德培任住持;1949年底,德培被迫还俗。2003年4月,在九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白云寺交市佛教协会管理,并派云龙山兴化寺知客明德法师住持。

现白云寺住持为明德法师。毕业于安徽九华山佛学院,曾任云龙山兴化寺知客。

【徐州贾汪区茱萸寺】

茱萸寺位于徐州贾汪区鹿楼村北现洞山南鹿,距离徐州约五十公里,历史上洞山称为茱萸山,满山遍生茱萸,寺庙因此而得名。

茱萸寺始建于唐代中叶,有大殿和客房二十几间,建筑高低有秩,布局严谨,规模宏伟,是一座典型的古寺庙建筑群。寺庙前有天王殿,中有神殿,南有地藏殿,后有大雄宝殿。西厢各建有客房,斋堂,东西客房及华佗楼,魁星楼等。大雄宝殿内供奉阿弥陀佛和十八罗汉塑像,地藏殿和天王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和十八罗汉塑像,神殿内供奉三国时期的关公,张飞和赵云的塑像。

茱萸寺依山建造,院内有生长千余年的古银树,枝繁叶茂,树围粗约三人和抱。寺后山坡上有一弘清泉,泉水清澈甘冽,依顺山势溪流而下,常年不断。 清代后期,因战乱,灾害等原因,寺院香火渐次冷落,大殿客房也因失修而坍塌,寺僧星散。至民国末年,寺内仅有两位僧人勉力苦守。解放后,被当地政府安排供养。千年银杏树被伐作他用。文革中期,寺内留存的三间大殿和佛像均被捣毁,大石香炉和石碑不知去向。

2005年2月,经江苏省徐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贾汪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茱萸寺,目前该寺正在筹建中。

新规划寺院三面环山,依山傍水,山清谷幽,景色秀美,东临万亩石榴园,每年五月间石榴花盛开时,满山花红似火蜂飞蝶舞,山静谷幽,景致宜人。

【丰县永宁寺】

丰县永宁寺起自东汉,兴于皇家,为民间寺院之始也。汉·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传入中土之后,最初只在京都及诸王府地设寺礼祀,为皇家所独享。丰县乃汉室祖居,为皇室

祖脉之地。因此,倍受两汉帝王之眷顾。

佛兴之初,汉明帝在为自己祈佛保佑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祈求祖上平安。于是便敕资在祖居丰城中阳里建“永宁寺”,以期佛祖保佑家乡“平安无事,永宁万年”。

永宁寺起初选址于县治东北二百五十步,为汉高祖故居遗址。寺院整齐壮观,肃穆庄严,仿宫殿建式,殿堂廊庑互为照应,间次形成“七堂伽蓝”,为方圆百里之名寺。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重修,并更名为白塔寺。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被毁,至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重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更名为道成寺;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又废;唐贞观初年,唐王派尉迟敬杜亲自监修,并迁址于县西北隅三合里;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修,更名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 ,复名永宁寺;建炎年间 (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公元1127--11 30年间)重修,迁址于城东北隅卢绾故宅,即相邻于汉永宁寺原址;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l 79年) ,僧人普争重修;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僧人文秀重修;元大德七年(公元1 303年),僧人法澍屡加修茸;明洪武年间 (公元1368――1 398),僧人仲通重修,并更名为兴教寺;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六月,黄河决于山东,丰县全境被淹,县城夷为平地,寺院亦遭水劫;县治迁旧城东南三十里的华山之阳;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 551年)县治复迁旧址;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始由县令任惟贤(湖北黄陂举人)招募财力重修寺院,仍名兴教寺,迁址于治所西北隅;至清顺治十年(公元1 653年),县民渠景撤旧殿重修,仍选址于县城西北隅,维持至清末,其后无兴替之记录。

民国建元之后,时局不稳,兵燹水患频繁,寺院再无较大修茸,香火渐次衰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寺内原有僧尼逐渐还俗或迁往外地,庙宇逐年塌毁,至“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作为“四旧”之物彻底拆毁,佛事活动不复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宗教政策不断深化落实,佛教活动日趋广泛和自由,佛教信众渐次增多,重修永宁寺的呼声日益增高,2004年丰县人民政府批准,重修永宁寺,现正延武法师积极筹备。

【沛县观音寺】

沛县观音寺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 (公元1700年),座落于微山湖西畔,汉高祖刘邦故居沛城的南郊,占地6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红墙。

该寺的前身是沛县张寨镇(沛城南25里)境内的关帝庙。原为融合释道二教为一体的关帝(关羽)祠,内有世尊殿,大士(观音)亭,塑有释迦牟尼佛和伽蓝菩萨圣像。开山祖师为济然法师。三百多年来,关帝庙历经沧桑,多次修缮,香火不断。清未,出家比丘尼能修法师、广成法师开始在此弘法,并在此园寂。

2000年,关帝庙更名为伽蓝寺。因地处偏僻,交通不变,经沛县人民政府、沛县宗教局及上级佛协批准,将伽蓝寺更名为沛县观音寺,并迁址于沛城南郊。后又经沛县宗教局及市佛教协会批准,将伽蓝寺列为沛县观音寺下院。

沛县观音寺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弘法道场。现有原戒法师负责,常住僧尼8人。

【铜山观音庵】

铜山观音庵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位于铜山县张集镇吴邵村委会林东自然村,距徐州市十五公里。

相传,丰县有一对母女,忽然在一天晚上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观音菩萨来到她们身旁,让她们俩远离家乡到东南去渡众。梦醒后,她们各自把梦中所见序叙说了一遍,发现竟毫不差别,于是母女俩发下心愿,按菩萨指点来到铜山的林东村。她们俩在那里搭起一间茅蓬,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弘法。后来,在当地人的捐助下,她们住的茅蓬被改建成庙,即现在的观音庵。

解放前,该寺有东西两四合院,东四合院为菩萨圣地,西四合院为住地,有本力、本志、本元、本觉、觉礼、觉权、昌礼、昌羽几位法师先后在此住持。

解放后,原有僧尼或还俗,或迁往外地,寺庙改为学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庙产归还佛教。得到落实。一九八五年正式开放,昌祥法师来此住持寺庙工作。

该庵占地面积五十余亩,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弥勒殿、案房、斋堂十七间, 院内院外,绿树吐翠,一年四季鸟语花香。

其北为烽楼山,巍峨青秀,祥云萦绕,其南为故黄河,清源流长,灌溉万亩良田及绿色大棚菜地,周围村村相望,水泥路路路相通,池塘棋布,鱼虾满塘,养鸭棚连成一片,一派小康之景。

【铜山县千佛寺】

千佛寺原名石窟寺,位于铜山县大彭镇楚王山西南坡,始建于唐代,该寺因千佛洞而得名。 千佛古洞掘于唐代,洞深数十米,宽6米余,洞壁上刻有千余尊坐、卧、立不等佛像,一般高为20厘米,刻工高超,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洞内还有明代石佛数尊,分别为如来、文殊、普贤以及十八罗汉等。洞门上“千佛古洞”石刻。洞内西南方有一子洞,洞内有—井,约3米深,直径1.5米,井水较旺。洞内西北方有一小洞,深七米余,可容1人,弯腰侧身方可入内,相传为僧人闭关用的关房。

千佛寺院落悬砌于峭壁悬崖之间。历史上曾是徐州地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的丛林。文革时,千佛寺被毁,千佛洞惨遭破坏。

目前仅留古唐槐一棵,诸佛宝塔一座。古槐树围长4.5米,树干中空,根系裸露,壮观苍劲,每逢春天,枯枝新芽,蔚为奇观。诸佛宝塔,七层八面,高七米,底宽四余米,雕以人物、龙凤、花鸟走兽,栩栩如生,文物艺术价值极高。

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塑造徐州古城的文化底蕴及内涵,满足当地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需要。二00二年,徐州市佛教协会提议恢复千佛寺,铜山县人民政府以铜政[2002]157号文批复,同意复建千佛寺。

千佛寺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睢宁县宗善寺】

睢宁县古邳宗善寺,原名九镜禅寺,位于古邳羊山。东汉东平四年(193年)笮融在彭城下邳 “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当地人称笮融所造之塔为九镜塔,因此得名。

公元467年拓拔氏建立北魏,大兴佛教,谕各地官府修建寺院,当地官府在九镜塔的废墟上修九镜禅寺。至唐代九镜禅寺再次修葺,并更名为释迦院。惜在宋、金交战时,被兵燹所毁。

明朝成化年间,宫中太监,邳人徐瑛,奉皇后懿旨,朝廷敕资重建释迦院,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落成。宪宗皇帝赐名“宗善禅寺”。

宗善禅寺依山取势,规模宏大,山门前,有“敕赐宗善禅寺开山纪”碑刻一座,明清两朝修葺禅寺的功德碑数座。山门上方镶嵌汉白玉匾额一方。山门楹联为:“千秋泗滨三宝地,万古羊山一禅林”。向里依次为接引殿、金刚殿、罗汉殿、大雄宝殿。两侧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后为皇姑楼,楼下三宫,东西为毗卢殿、玄都殿、阎罗殿、大悲殿、藏经楼。并寮房僧舍等百余间。 大雄宝殿,建筑巍峨、飞檐翘角,朱栋彩梁,内奉释尊铜佛坐像一尊,高2米余,佛身铸有小佛千尊,重4800斤(暗喻四月八日佛诞辰日)。铜钟一口为明朝嘉靖36年(公元1551年)灵壁袁自登等所铸,铜钟高过一人,铸工精湛,重1365斤(喻一年365日)。

史志载:“羊山宗善禅寺两朝建筑,殿宇宏丽气魄雄伟,古木参天,课人诵经之声,响澈山林。鲁南、皖北、豫东、苏浙等地佛徒信众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诞辰,数百里的信众三天前即来此,虔诚顶礼沐拜,香火缭绕极为鼎盛。不幸的是,在日寇侵华期间,这一古老的佛教寺院被毁,文物被盗,解放战争至文革期间羊山已成一片废墟。

现仅存的“宗善禅寺”汉白玉匾额一方。

1995年,为保护古邳文化遗产, 睢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复建古邳历史景观领导组,“羊山公园”、“羊山晚钟”列入总体规划。2002年4月徐州宗教局批复,恢复古邳宗善寺佛教活动场所。

2002年7月,宗善寺筹建委员会成立。当年上海古邳籍居士朱智超、张美华夫妇捐善款十万元及数十尊金身佛像。在热心佛教事业的广大信众社会名流支持下。在原寺的遗址上复建了天王殿、三圣殿,总建筑面积555平方米。于2003年9月完成。内置铜铸大钟一口,重1300公斤,宝鼎一尊、香炉三尊和其他法器等数十件,再现了三宝灵光,璀璨的历史文化逐步得到了恢复。

【邳州华严寺】

邳州华严寺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 (6 2 3年),位于邳州市铁富镇连防艾山西北麓,仅靠310国道处。据《邳县志》载,鼎盛时期常住僧人百余名,苏北鲁南近万名佛教徒在此受戒,有苏北鲁南名刹之称。

华严寺坐北朝南,三排两进院落,南中后及东西配殿共数十间。自山下至庙门共有10 3级台阶。大殿内供奉佛祖、十八罗汉及观音菩萨铜像。乾隆五十五年曾重修。由刘墉家族捐资。记载此事的碑文,为嘉庆皇帝的老师颐琰所撰,此碑文清晰可见,现仍存。

文革时,华严寺惨遭破坏。2 0 01年3月经邳州市民宗局同意,邳州名中医、政协常委、徐州市佛协理事、第四人民医院院长陈刚辉发起捐资11 8万元, 各界人士捐资1 0万余元, 华严寺主持释觉圣及众居士捐资3 8万元,新建僚房、斋房、讲经堂2 3间。2 0 01年5月2 6日邳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对外开放。

新复建的玉佛殿敬放四川绵阳罗汉寺方丈果清大和尚赠送缅甸玉卧佛(佛祖),长约4米,重8吨。众居士捐资敬请缅甸玉十八罗汉一尊,长1.5米。

现华严寺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 0 0 0平方米,寺周山清水秀、万亩桃园、 仙人洞、情人洞、凤凰台、文庙、武庙、奶奶庙遗址,古迹遍山,风景秀丽,为苏北一旅游胜地。

【邳州石屋寺】

邳州石屋寺,位于邳、睢、铜、灵四县交汇处的石屋山东麓,始建于北魏公元520年的北魏时期,因寺后有石屋而得名。

石屋寺前身为三官庙。公元520年,有衲头和尚云游,观此山有“蛇道虎迹,鹤止泉涌”之胜,且有天然之石室两间,方圆丈许。其室内有巨石伸出,状似龙舌,鬼斧神工,遂依山建寺。

公元1436年,和宗法师盈重修,后毁弃;公元1562年僧会亮长老重修,并立碑铭记。明朝末叶,有主持僧,为人豪爽,富正义感,因行动时好手执麻鞭,故称麻鞭僧,明亡后,麻鞭僧斋戒沐浴,焚香再拜,向北二呼崇祯我皇,遂自缢寺中。时人嘉其忠义,礼葬于寺侧。1935年周佛海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为了表扬麻鞭僧的节义,曾题“入世精神” 由睢宁县长秦杰人制成匾额,悬于寺内。易君左编《民族英雄故事集》亦将麻鞭僧轶事,选入集内。

公元1701年,僧明意长老重修,且立碑殿前。自明意后第十三代和尚本全,俗名杨岳峰,占城镇南陈庄人,邳州市政协委员。常与福祥长老许世友友好往来,诵经练武。1982年圆寂。当时寺院有前、后大殿,观音阁等,以后无人管理,破烂不堪。 1997年,僧照空云游来此,与诸居士四处奔波,热心筹措,再修石屋寺,建山门、大雄宝殿、议事室、垣墙、架电等,占地五亩,建筑面积约三一五平方。

石屋寺现由本心法师负责,有僧人2名。

【新沂观音庵 】

观音庵位于新沂县窑湾镇三桥村,西靠明清古建老街,占地1500多平方米,由真佛法师于一九一五年主持创建,经战乱和文革荒废;一九七六年由常悟(1910-1991)法师主持修缮一次。

一九九六年经镇政府批准,社会各界捐助,由刘家玉、祁桂学、崔金明、郭振福、许自武、江洪椿、周德培、田志平等会同寂文(1921-1998)法师,再次修缮。

二00二年三月在寂园法师的主持下,筹建大雄宝殿,大殿设计长17米,宽9.5米,高12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现基础以完成,预计二00七年落成。

观音庵历经百年风雨,几经沧桑兴衰巨变,在历任主持真佛、常悟、寂文和现主持寂园法师的虔心操持下,始具当今规模。

【新沂观音殿】

新沂观音殿的前身为山隐寺,由于该寺处悬崖之下,乱山拱立,树木蓊郁,竹林清雅,四季烟霭浓雾,游人非至其处,不见有寺,故名。

山隐寺又名寿圣寺。处在马陵山泉潮律院南,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由僧绍清所建,明朝大学士彭时有《寿圣寺记》,惜碑石“文革”遗失。

山隐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毁于日寇一炬,殿堂今已荡然无存。仅存莲花台石、石狮各一对,残碑数块。

观音殿建于山隐寺旧址,由严智法师率四众弟子于1996年4月建成,现由宏宝法师在此弘法。

【新沂禅堂寺】

禅堂寺,始建于明成化10年;山西五台山华严洞分支一一禅宗临济派,位于新沂市南郊十五公里,马陵山风景区西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据庙内残碑载:明万历47年间重修,清道光25年曾扩建,几百年来,历尽苍海,几度浩劫,所有资料全部被毁,解放后仅存遗址。历任住持,不祥。

1990年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信徒讨回寺址(部分),恭塑佛像,禅堂寺再次燃起香火。

1999年11月,严清法师带领四众弟子,恢复东大殿、部分僧舍和围墙,禅堂寺法务活动始走向正轨。

现禅堂寺有僧人2名,由严清法师负责一切寺务。

第二篇:佛教寺院行政体制常识

文 释正治 释正思 释明四

一、组织 僧团会议

僧团会议是不常设的“寺院最高决策”权力机构,二千多年前佛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设立的古老民主管理组织。成员由寺院所有的比丘僧组成,僧团会议没有执事与清众的区别,只有一位召集人,僧团会议成员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决策事务过程是由召集人提出,大家进行表决,一般事情召集人说明一遍,争求大家意见一遍,一半以上的比丘同意算通过;重要事情召集人说明二遍,争求大家意见二遍,绝大多数的比丘同意算通过;特别重要的事情召集人说明三遍,争求大家意见三遍,所有比丘同意算通过。寺院绝大多数事情要所有的比丘同意才能够决定,并且召开僧团会议时原则上所有常住的比丘必须参与。 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又叫民主管理委员会、寺务委员会、事务委员会,它是解放后产生的一个新兴特殊组织。它是在古代禅宗寺院班首决策,都监监督,执事执行融为一体,并有“司法”性质又在其它职务同时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存在的一种民主管理体制。有的地方管委会是单纯的“立法”、“监督”、“决策或权力”机构。管委会的成员由寺院常住所有的比丘选举产生,管委会主任由住持任(或由当家等任),人数为单数,任期三至五年。 咨议委员会

咨议委员会是近几年由佛教协会发展而来的一个寺院咨询、监督机构(有些寺是反驳机构)。由寺院常住所有的比丘推举、住持(或由当家、主任等)请,由退隐老和尚、班首或其他长老上座任。他们的任期或几年或终身不定。咨议委员会成员原则上不兼任管委会成员、戒律院成员、执事会议成员。当家制寺院有大护法居士充任咨议委员。 戒律院

大的寺院建立有戒律院,比较小的寺院设立戒律监察委员。这是寺院戒律监察机构,二千多年前佛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设立。戒律院成员不兼任管理委员会、咨议委员会、执事会议成员。任期每届为五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戒律院由全体戒律监察委员组成,戒律监察委员的资格与管理委员会成员资格相同,并必须经僧团会议选出,成员必须是僧人,由寺院常住所有的比丘选举产生。人数必须是单数,戒律院设都监、副都监、委员等职,成员人数视具体发展情况而定。 执事会议

又叫执行会议,是寺院具体执行的机构。成员由领班执事提名,常住所有比丘认可产生,“寺院首脑”任证(请)。执行会议成员的名额、人数、任期大多不定。执事会议是由古代禅宗寺院开创,曾广泛流传东南亚国家,迄今有千余年历史了。日本和韩国等佛教国家现在对于执事会议的职务、职称多有继承和发扬。

二、寺院的职务和职称 教观:天台宗宗派最高职务职称,在日本韩国称为宗正。 法主:中国佛教寺院最高教务精神领袖,意为佛法之主。 座主:天台宗寺院行政最高摄政领袖。

宗正:中国律宗、天台宗和日本韩国等寺院管理一寺院或者几个寺院方丈或者第一责任人的宗派内部事务的职务职称。

住持:因他在寺院住的地方叫方丈,因此又叫方丈。这是职务,职称叫和尚、大和尚、堂头和尚、长老。

座元:是个对外职称,又叫第一座。由本寺住持的师兄弟或法兄弟担任,但他们往往不住在本寺院。

首座:是个职务,职称也可以叫“和尚”,他是住持的接班人。 西堂:是个对外职称,乃是其它寺院退隐住持或长老在我寺长期居住而得的荣誉尊称,因本寺住持住东院,他住西院故名。

后堂:是个职称,由寺院的年高腊长的老和尚担任,引导大家的修学,起模范作用。

堂主:既是职务又是职称,由本寺的真修实证的大德担任,负责带领大家的修学或寺院核心领导、管理。有些“堂主”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堂主,比如念佛堂的“堂主”就是念佛堂的香灯。

都监:是个职务,是寺院戒律监察机构的主管,负责监督、检察各部门(班首、执事)的工作,他的职称往往是堂主级别的,也有后堂级别的。有的寺院住持或首座亲自兼任都监职务。

监院:是个职务,负责处理寺院日常事务,由于各寺院的行政体制不同,所以他职责范围有大小,对管委会、咨议委负责(或对住持直接负责的),其他执事以他为首。本来按他的职务是八大执事之一,但是职称往往是堂主级别。

维那:是个职务,负责寺院佛教仪式法则和一部分纪纲司法,职称原则上是堂主级别。

知客:是个职务,负责寺院外交、应接和一部分内务,他的职称或书记或堂主不等。客堂是个办公的综合机构,知客、纠察等同时在里面办公,不是纠察是副知客或比知客职务职称低。

纠察:又叫僧值,负责寺院监督、纠正僧人行为举止,现在往往又兼管治安消防工作。职称书记或烧香。

书记:既是职务又是职称,负责寺院文化、教育、宣传方面的工作。职称书记或烧香。

典座:职务,负责寺院集体生活以及相关方面的工作。职称是烧香级别。

衣钵:职务,住持(当家)办公室的秘书长。职称是烧香级别。 方丈助理:职务,协助方丈处理寺事务或交办的任务。职称是书记级别。

寮元:是个职务,负责住宿方面的工作。职称是烧香级别。 副寺:职务,负责寺院财务方面的工作,解放前这个职务由副监院兼。现在寺院大多把财务与三产业分开管理,会计主管负责管理财务监督。副寺负责管理第三产业经营贸易。职称藏主或烧香级别。 当家助理:是个职务,协助当家处理寺院日常事务或交办的任务。职称是烧香或侍者级别。 直岁:是个职务,负责寺院环境卫生、生产、劳动、杂务以及常住交办任务。职称是烧香级别。

会计主管:是个职务,又叫财务总监,负责监督管理寺院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监督,待遇发放。职称藏主或烧香级别。 寺院职称分:和尚(等同

一级);后堂(正二级)、堂主(从二级);书记(正三级)、藏主(从三级);烧香(正四级)、侍者(从四级)。寺院的住持、班首、执事相互间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圆”的关系。原则上大执事职务是住持每年一次请,正副分明;班首中的堂主数人同任一职,却是平级的,不分正副。职称则是基本长久的,只升不降,亦有不分正副数人同任一职,如堂主、后堂。和尚、班首、大执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其它什么主、头等则是被管理者,美其名曰主、头,实为鼓励、赞叹。

此表为近现代佛教寺院行政体制分类,由于各寺院的行政体制不同,所以有些称谓不一样,比如:住持、主任、当家都是各寺院的“首脑”,他们的级别完全是一样的。现在往往有些人误解方丈比住持、当家级别高、名气大,其实,住持就是方丈,方丈就是住持,而当家也不是级别就低,只是各寺院的行政体制的问题,寺院领导(执事)的职务、职称、管辖有差异。况且现在绝大多数的寺院行政体制根本就是师徒传承制,民不民主、符不符合教规教义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看执行的情况,师徒传承制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更有利于发展;其次是由于各寺院的行政体制不同,同样的职务、职称有不同权力大小和管辖范围;还有是董事长和会首职务、职称在台湾省、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比较普遍,甚至还有象主管、总管、“堂主”、寺主、庵主、“主席”、会长、法人代表、教观总持、开祖、宗正、宗长、座主、掌教等五花八门的职务、职称。我们准确称呼应该看对方寺院的具体行政体制,不是看见出家人就是和尚,年龄小的小和尚,年龄大的大和尚,年龄老的和尚,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一个寺院只有一个和尚,那就是指十方制寺院的住持和尚,其他的出家人没有资格叫和尚的。当前比较普遍的叫寺院的领导为当家师,一般的出家人——清众可以称呼他们的“字”;还有些寺院行政体制不明确,十方制、师徒传承制、董事制交叉使用和行政体制不固定,因执事的改变而改变等情况,往往造成管理模式不科学、不民主,管理秩序混乱等等情况。

第三篇: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山东莱州 原庆杰

佛教大约在西汉后期传入中国,自此以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佛教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孕育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佛教寺院建筑。随着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声势日大,趋于繁盛,自此以后,从隋唐一直到明清,佛教寺院建筑就一直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主流和主体构成。

佛教寺院建筑的兴起与发展

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的洛阳白马寺,它是利用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而成的,符合宅院型寺院的风格特征。公元二世纪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下为重楼,上累金盘,成为中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

经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兴建佛寺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建筑活动之一。

北魏的著作是《洛阳伽篮记》记述了当时洛阳的四十多所重要佛寺,其中很多佛寺是贵族官僚捐献府第和住宅所改建的,往往“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将府第和住宅的建筑充分融合到佛寺建筑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太原天龙山北齐第三窟,为供养佛像的主体“佛殿型”石窟,这种建筑方式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北魏灵太后于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建造的永宁寺为这一时期最大的寺院建筑。寺平面采取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的布局,寺平面方形,周围墙上皆施短椽,复以瓦,围墙四面各开一门,其中南门楼三层,东西门楼各二层。这种平面方形,四面开门,中央建主体建筑的布局方法,是从印度的佛寺得到启示,同时结合汉以来的礼制建筑而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木构的楼阁式塔佛寺建筑。

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的重视,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建筑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首都洛阳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佛寺。其中包括公元471年宋明帝所建的湘宫寺、公元507年梁武帝所建的光宅寺、北魏正光四年建造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北朝公元500年左右建的洛阳景明寺。 到南北朝后期,北魏和梁崇尚佛教达到极点。北魏末年仅洛阳一地即有寺一千三百六十一所,全国有寺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梁都建康有寺近五百所,全国有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佛寺也经历了如下发展:先把外来形式的天竺

堵波变为中国楼阁式塔,再由寺庙以塔为中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这个过程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

佛教寺院建筑的兴盛

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宗派。此时,国家和民间都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佛寺、塔、石窟的营造中,因而佛教建筑的数量很多,分布面也很广,佛寺也由宗教的活动中心渐演成市民的公共文化中心。当时唐长安城内就有佛寺九十余座,但由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德两次“灭法”运动,对佛寺殿塔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以至于唐代建筑留存至今德只有4座木构佛殿和若干砖石塔。

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筑瑰宝德第一寺唐佛光寺容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基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大殿面阔7间、长34米、深17.66米,殿身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子组成,属宋代《营造法式》的“金箱斗底槽”平面形式。大殿面阔、进深、柱高均为“材分”的整齐倍数,表明“材分”为模数的设计方法,在唐代已经成熟运用。大殿上覆单檐四阿顶(庑殿顶),下承低矮的台基,平缓挺拔的屋面,深远舒展的出檐,造型遒劲的鸱尾,微微凹曲的正脊,雄大有机的斗拱,一气五间的方形板门,细腻的柱列“升起”、“侧脚”,组构了大殿外观的简洁、稳健、恢宏的气度,典型的战士了唐代建筑的泱泱风貌;其平面、构架、内景、外观的高度协调,也反映出木构架建筑体系成熟期的光彩夺目。

隋唐佛寺继承了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传统,平面布局同样以殿堂门廊等组成以庭院为单元的建筑形式。据《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所载,大寺可多至十数院,且以

二、三层楼阁为全寺的中心。这种以楼阁为中心的布局方法,又见于敦煌壁画中。唐代佛寺在建筑和雕刻、塑像、绘画相结合的方面作了很大发展。本来在南北朝时代已经开始在殿堂和回廊的壁画上绘制各种以经变为题材的壁画,到公元七世纪,随着净土宗的发展和佛教进入民俗化,各种壁画更为盛行。雕塑则在北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留到今天的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只有两处,即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南禅寺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是山区中一座较小的佛殿,属单檐歇山顶式。而佛光寺是当时五台山“十大寺”之一,主要轴线采取东西向。寺的总平面,适应着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第一层平台北部有文殊殿,南侧和它对称的有观音殿;第二层是弥勒阁;后面的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建正殿,殿阁并存。此寺的正殿模较大,是唐代木构殿堂的范例。佛光寺大殿在创造佛殿建筑艺术方面,表现了结构和艺术的统一,也表现在简单的平面里建造的空间艺术的高度水平,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之一。

隋唐时期的佛寺建筑已不同于南北朝时期以塔作为佛寺组群中的主要建筑的形式,此时塔已经不位于组群中心了;同时,木结构在南北朝基础上,经隋及唐前期发展,也已进入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佛寺建筑的特点是大殿所有构件紧密结合,互为联系且分工明确,多而不余;在明栿下用四跳斗拱支撑以减轻梁的跨度,草栿也尽量避免了长跨度,虽然整个大殿用料较多,但主要构件的断面也有一定比例,避免使用过大的大料和截锯小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材料的浪费。

大兴善寺、 禅定寺、西明寺也是这一时期佛寺建筑的代表。然而,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久已不存,只能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看到其壮丽形象。唐武宗李炎在会昌年间(841~846年)颁布的灭法诏书中说当时寺庙“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指责它们和宫殿相同。

佛教寺院建筑新的形式特征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及藏传佛教的进入,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建筑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木构高层筒体结构这一新的结构体系,还产生了中国最完整的一步建筑法典《营造法式》,法式中所制定的法则发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已具有较高的标准化、定型化水平。这时期在建筑艺术方面,从群体组合到个体建筑,造型都有许多新的变化。群体不仅纵深加大,而且注意前导空间的处理和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个体建筑平面形式多样,屋顶组合穿插错落,立体轮廓丰富多彩。同时配以多种类型的彩画,多种手法的雕饰,多种造型的门窗装修,共同形成了柔和、工巧、秀丽的建筑风格。 山西大同善化寺是以佛殿为主体的寺院代表。善化寺中轴线的建筑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坐落在高台之上,前左有文殊阁,前右有普贤阁,以及周围回廊。寺院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布局仍清晰可见。始建于辽的山西大同华严寺也曾采用“两阁夹一殿”的建筑形式,成为这种布局是辽代寺院的典型形式。

佛寺中的个体建筑在这一时期也越发精致,山门、楼阁、僧堂、罗汉院、回廊等都形成了时代风格。其中独乐寺的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观两层,内部带有一暗层,共计三层,阁高23米,造型古朴端庄。观音阁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木柱与石础之间可以发生移位,起到隔离水平方向的地面运动的隔针作用;由内外槽斗拱组构的三个铺作层,形成三道水平刚性环,有利于保持各层柱网和整体构架的稳定;采用递脚栿、抹脚栿、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建,强化了整体构架的稳定;斗拱具有榫卯组合的“柔性构造”特点,雄大的斗拱发挥了“耗能节点”的减震作用,使得独乐寺的千年观音古阁在经历了28次地震(其中包括清康熙十八年的8级地震)后仍安然无恙。独乐寺观音阁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建筑之一。

这一时期南北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了不同的发展,各地的建筑风格显现了特有的地域特征。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的华林寺的梭柱、用皿斗拱、丁斗拱承托梁尾,柱间不用补间的做法显示出这一时期江南寺院建筑与北方唐宋建筑的区别,其中的一些特殊手法如斗底皿板蜕化,昂咀、梁头刻作特殊德两折曲线,月梁断面近似于圆形,屋顶全用方椽、不用飞椽,椽头用遮板等不但与北方、中原同期建筑不同,与江南的宋元建筑也有所差别,体现了福建特有的地方手法。

元大都圣寿万安寺规制宏丽,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是一座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的寺院建筑。寺内佛像、窗、壁都以黄金装饰,白塔为藏式佛塔,砖石结构,总高约51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夏鲁寺是元代建筑做法内地化的展现。 明清佛教寺院建筑特点

明代内地佛教仍以禅宗为盛。宋元时期禅宗的“五山十刹”主宰佛教,明代则有四大名山兴起取而代之,五台山为文殊的道场,普陀山为观音的道场,峨眉山为普贤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的道场。四山庙宇林立,规制恢宏,成为明代佛教建筑兴旺的标志。

明代佛寺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如原来的山门演化为前有金刚殿,后有天王殿,成了两进建筑;中轴线上佛殿增至二进或三进,如明南京天界寺有正佛殿、三圣殿、毗卢殿,三殿前后对应;山门内左右对称配置钟楼与鼓楼,佛殿前左右对称配置观音殿和轮藏殿等,都是明代佛寺布局的新特点。砖拱建筑在明代佛教建筑中找到了发展的天地,用砖拱建造的无梁殿建筑兴起。明代无梁殿遗留至今的有著名的有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太原永祚寺无梁殿、峨眉山万年寺无梁殿、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句容宝华山无梁殿、苏州开元寺无梁殿等。

明代的佛教寺院发展成为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建筑形式。明正统五年到十一年(1440~1446年)建造的报恩寺拥有彩画、转轮藏、楠木千手观音、大殿壁塑、万佛阁壁画等精美的艺术品,是一处艺术殿堂。

清代宗教建筑中以藏传佛教建筑为重点,占有主流地位,在艺术创造方面有不少的新鲜经验。汉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也有了同步发展。

藏式寺庙的特点是因山而建,依山就势,呈错落参差的布局,不强调轴线,而以空间构图的自由均衡为原则,往往形成突出的轮廓外观。建筑物多为平顶建筑,石墙小窗。外墙有明显的收分,并粉刷成白色。墙顶以藏族特有的刷成赭红色的白麻草做为女儿墙的装饰。内部为方柱托梁密肋式木构架,有巨大的托木和复杂的雕饰,色彩对比性强烈,并喜欢用金色点缀。内部墙壁画满宗教壁画,殿堂内悬挂佛幡。建筑屋面局部吸收汉族建筑的坡屋顶及斗拱构造,但体量较小,形制亦经过简化。屋顶上尚有许多宝幢、法轮等小型佛教装饰物。最著名的实例是拉萨的布达拉宫。

汉藏混合式寺庙也是清代北方寺院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类寺庙多建在北方地形平坦之处,喜欢采用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大经堂往往用简化的藏式装饰,其他附属建筑及塔幢的形式选用汉式藏式不一。呼和浩特市的席力图召是这类寺庙的典型,其主要建筑按轴线排列,完全采用汉族传统佛寺的制度,但在中轴线的後面布置了藏传佛寺特有的大经堂。大经堂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平面分为前廊、经堂、佛殿三部份,全部建在高台上。屋顶为汉族建筑的构架形式。但整体平面及空间处理仍是藏传佛寺经堂的特有规制。建筑外墙镶嵌蓝色琉璃砖,门廊上面满装红色格扇窗,墙上鎏金饰物也很多,这些都使大经堂在外形上显得很华丽,而无藏族寺院雄伟的气质。

承德藏传佛教寺院是汉藏风格结合的另一种情况。外八庙的建筑形式即是吸取了西藏、新疆,以及蒙古族居住地许多著名建筑的特点,集中了当时建筑上成功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就建筑布局而言,大部份寺庙采用前汉后藏式,即前边平地部份按汉人的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的轴线对称格局布置,而后部则以藏式大经堂或坛城式布局结合山势布置,成为汉藏建筑的叠加。如须弥福寿庙是仿西藏扎什伦布寺,其后部建造了一座方形大红台,把经堂建筑包蕴在内;又如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势而建,气势更为恢宏,其后部仿西藏布达拉宫,形成错落有致的红白台建筑。

佛教寺院在中国古代的不断发展、日益演化为我们今天重建、复修、新建佛教建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学习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发展,详细了解其建筑结构的同时,现代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现代的佛教寺院建筑中更多的加入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元素,利用舒适、强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的新建筑材料,在结构设计上也要继承与批判并存,在充分保留古代原有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推动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

第四篇:禅宗寺院建筑的总体布局

南北朝时,开始建造“塔院”和“石窟寺”。塔院是以塔为中心,四周建廊、殿等建筑的寺院形式。石窟寺是以石窟为中心,在石窟内雕塑佛、菩萨像等,在石窟左右两壁开凿僧房或在石窟前修建殿堂的窟寺一体的寺院形式。

隋唐时代,供奉佛、菩萨的殿堂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塔已退居次要地位,有的寺院则在寺的一侧造塔。宋朝以后,多数寺院已不再修建塔了。

“伽蓝七堂”制形成于宋代,“伽蓝”就是“僧园”之意。“伽蓝七堂”的布局同我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几乎完全一致,从此成为我国佛寺建筑的固有标准。佛教的每个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后世大都沿用禅宗的七堂之制,即“伽蓝七殿”制。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代以后,伽蓝制度已有定式,殿堂塑像也大抵一致。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佛菩萨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此外,在中轴线东西两侧还有对称建造的体形较小的配殿和附属设施,通常有钟楼(东面)、鼓楼(西面)、伽蓝殿(东面)、祖师殿(西面),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

其它尚有库房、客房、厨房、浴室等等,分布四周。寺前大多有水池或放生池。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也较普遍。以寺为主,或包以园林,或附缀园林,或穿插园林。与寺庙均衡、对称、封闭相反,园林的配置则追摹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水涧溪流,似源头无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似境界无穷。如苏州的灵岩寺、杭州的灵隐寺、夫台山国清寺、广东曲江南华寺、湖南衡山祝圣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成都文殊院等等,都属于此类格局。

1.山门和山门殿

山门是进山进寺的大门。最早佛教寺院多在山林中修建,故有此称。通常是一座有三个洞门的牌楼式建筑,中间一个大洞门,左右各一个稍小些的洞门。它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天相门、天作门),故也称三门。佛寺的山门即便只有一门,也呼之三门。山门是僧俗的分界。

山门后建有山门殿。通常是一座信道式的长方形小建筑物。在殿的左右两侧各塑造一尊密迹金刚,造型为手执金刚杵的力士。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依据佛经的记载只有一个密迹金刚力士,到了隋唐时期,为了迎合中国讲求对称美的习俗而凑成两位。左尊是怒颜张口,右尊是忿然闭唇。明代以后,山门殿中的力士由《封神演义》中的“哼”(郑伦)、“哈”(陈奇)二将的形象所代替,逐步汉化。

2.弥勒殿(天王殿)

山门殿后是一座长方形的弥勒殿。殿中供奉弥勒,故称弥勒殿。殿的东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故也称天王殿。弥勒背面隔板后塑韦驮像,与之背靠背。弥勒殿前大多置放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守卫寺门。石狮外侧有一对石灯柱,底座为须弥山座,上面是透光的石灯。 有些受地形限制或规模较小的寺庙,往往没有山门和山门殿。

(一) 弥勒佛

弥勒佛也称弥勒菩萨或大肚罗汉。弥勒是姓,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慈悲”。他出生于南印度贵族,后来出家成为佛的弟子,却先于佛祖圆寂。佛祖曾预言弥勒4000年后继承释迦而降世成佛,号称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

中国佛教寺院的弥勒大多并非弥勒佛的本像。中国佛教寺院的弥勒大多是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大肚罗汉形象。这是源于五代梁朝时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形象。布袋和尚法名契此,身材矮胖,笑口常开,常背一个布袋化缘,点化世人,预测人间吉凶祸福。人们认为他是弥勒佛转世,开始按照他的形象塑造弥勒佛像,供奉于天王殿。

(二)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也称四大天将或四大金刚。他们是:

1、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咤,守护东方。白面,穿白色铠甲,手执的法器是碧玉琵琶。“持国”的意思是慈悲为怀和扶持国土,手执琵琶是表示用音乐感化众生,也表示“调”音。

2、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守护南方。青面,穿青色铠甲,手执的法器是青光宝剑。“增长”的意思是令众生增长善根,手执宝剑是为保护佛法,也代表挟“风”。

3、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守护西方。红面,穿红色甲胄,手上缠绕一条龙或一条蛇。“广目”的意思是用“净天眼”观察世界,代表“顺”。手缠龙(或蛇)意思是群龙之首,龙蛇也可喻为绳索,对不信佛者将用绳索捆来皈依佛祖。

4、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守护北方。绿面,穿绿色甲胄,右手持宝幡(混元宝伞),左手握银鼠。“多闻”的意思是指其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宝伞、银鼠,代表下了“雨”和制服妖魔,保护丰收。

佛教认为,四大天王是护法神、守护神,他们担负着护佛、护法、护僧、护国、护众生的职责。老百姓则认为,四大天王表示“风、调、雨、顺”,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消灾灭祸,众生平安。

(三)韦驮菩萨

弥勒背面隔板后的面朝大雄宝殿的是护法天尊韦驮。他戴盔穿甲,手持降魔金刚杵,巡视东、南、西三洲,面对佛祖。传说佛祖赋予他保护佛寺院和“佛、法、僧”三宝安全的任务,成为寺院守护神。

3.大雄宝殿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又叫主殿、正殿。大雄宝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的建筑,为重檐歇山式。寺庙的主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进行。该殿的主尊是佛祖释迦牟尼,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称释迦为大雄,意即英勇无畏,法力无边,能降服群魔,因此,称该殿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雕塑像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大殿正中供奉主尊佛像;二是东西两侧配置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或十二圆觉像;三是主尊像背面是大型海岛观音群像或三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塑像。

(一)主尊塑像

大殿正中的莲花座(或须弥座)上供奉主尊佛像。主尊佛像类型多样,有设一尊、三尊、五尊几种情况。

1、塑一座主尊佛像:通常是佛祖释迦牟尼。有坐式、立式、卧式三种造型。卧像一般指释迦牟尼涅盘时的形象,故又称涅盘像。寺庙中一般不供奉卧像。

2、塑三座主尊佛像,有四种类型:

(1)横三世佛像:正中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尊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2)竖三世佛像:正中是“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是“过去世”燃灯佛,右尊是“来世佛”弥勒佛。

(3)三身佛像:表示释迦牟尼的三种化身,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尊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是应身佛(化身佛)释迦牟尼佛。

(4)其他类型:在部分净土宗寺院中设释迦牟尼佛(中)、阿弥陀佛(左)、弥勒佛(右)或释迦牟尼佛(中)、药师佛(左)、弥勒佛(右)。

3、塑五座主尊佛像:此属于佛教密宗供奉的佛。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左第一位是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或叫宝相佛,表示德福),左第二位是东方妙喜世界的阿闪chù佛(表示觉悟),右第一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表示智能),右第二位是北方莲华世界的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

(二)大雄宝殿东西两侧配置的塑像

大殿东西两侧配置的塑像通常有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或十二圆觉像三种类型。

1、十八罗汉:大殿东西两侧各九尊,具体是:

(1)举钵罗汉,名迦诺迦跋厘隋阁,原是托钵化缘的和尚。

(2)伏虎罗汉,名宾头卢尊者,曾降服老虎。

(3)喜庆罗汉,名迦诺加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与人论“喜”“庆”尤其有名。

(4)看门罗汉,名注荼半托迦尊者。

(5)长眉罗汉,名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道长眉。

(6)静坐罗汉,亦称为诺距罗尊者。是一位大力罗汉,过去曾是位战士,所以虽静坐,仍有力士体格。

(7)挖耳罗汉,名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静”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8)骑象罗汉,名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9)乘鹿罗汉,名宾度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宫劝国王修行。

(10)开心罗汉,即戌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知内惟有佛。

(11)探手罗汉,又名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毕常双手举起伸懒腰,故有此名。

(12)托塔罗汉,名苏频陀,是佛陀所收最后一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13)芭蕉罗汉,又称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下修炼用功。

(14)过江罗汉,名跋陀罗尊者。

(15)布袋罗汉,名因揭陀尊者。

(16)降龙罗汉,名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17)笑狮罗汉,即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向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18)沉思罗汉,名罗怙罗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2、二十诸天:即二十位护法天神。

大殿东侧自南而北,依次是:(1)大梵天王;(2)阎魔天王;(3)散脂大将;(4)鬼子母神;(5)韦驮天神;(6)星光月天;(7)臂不动天;(8)大辨才天;(9)月宫天子;(10)娑羯龙王。

大殿西侧自南而北,依次是:(1)帝释尊天;(2)魔首罗天;(3)紧那罗王;(4)大功法天;(5)诃利帝王;(6)坚牢地神;(7)金刚密迹;(8)魔法支天;(9)日宫天子;(10)菩提树神。

3、十二圆觉:即十二位圆通融达、大觉有情的菩萨,他们内藏高佛道,外现凡人相。

东侧自南而北,依次为:(1)文殊菩萨;(2)普眼菩萨;(3)弥勒菩萨;(4)大势至菩萨;(5)净业障菩萨;(6)圆觉菩萨。

西侧自南而北,依次为:(1)普贤菩萨;(2)金刚藏菩萨;(3)清静慧菩萨;(4)观世音菩萨;(5)普觉菩萨;(6)贤善首菩萨。

(三)大殿主尊佛像背面的塑像

大殿主尊佛像背面隔板后的塑像有两种类型:

1、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像,佛教常将这最有名的三位菩萨合称“三大士”。

2、最常见的是塑大型海岛观音群像。由以下几类塑像组成:

(1)观音塑像。观音菩萨设在海岛群像中心,常见的形象有:

A、鱼篮观音,又名航海观音,赤脚踏于鳌鱼背上,手提鱼篮。足踏鳌鱼,意思是在茫茫苦海中,“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B、杨柳观音,大士手持净瓶和杨柳枝。意思是“普洒佛法”。

C、洒水观音,也叫滴水观音,右手持净瓶洒水,或滴水,或泻水。意思是将大悲甘露洒向人间,为世人造福。

(2)观音左右侍从金童玉女像。金童善财和玉女龙女是观音菩萨的胁侍,设在大士的两侧,作拱手呵护状,是十余岁孩子活泼、可爱的形象。

(3)五十三参禅塑像。即善财童子先后参拜53位“善知识”,最后参拜普贤菩萨,“即身成佛”。大型海岛群雕中塑造了53次参拜时的图像。

(4)在观音塑像上面,有的还雕塑有地藏菩萨像,再上面还雕塑有释迦在雪山上修行时的饥佛像。

大雄宝殿前的大院正中摆设一个大宝鼎,通常刻有该寺的寺名。大殿前左右有一对旗杆,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逢佛教重大节日,将升起“六色佛旗”,它是佛教九大标志之一(其余八大标志是塔、法轮、莲花座或须弥座、光相、佛祖胸前的卍、念珠、菩提树、袈裟或佛脚印)。

4.本寺主供佛菩萨殿

大雄宝殿后面是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萨)的殿堂,名称直接冠以佛菩萨称号或法号。如福建南普陀寺,中轴线大雄宝殿之后是大悲殿,主供大慈大悲菩萨观世音;河南洛阳白马寺,大雄宝殿之后是接引殿,主供西方三圣,居中者阿弥陀佛,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接引超度世人到他们的极乐世界。

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萨)的殿堂也有建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如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殿、普陀山法雨寺的观音菩萨殿就都建造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

此外,也有在天王殿后不建大雄宝殿,而只造本寺主供佛菩萨殿的,如普陀山普济寺就是在天王殿后建造圆通宝殿。还有相当多的寺院只有天王殿和大雄殿,而无主供菩萨殿。

5.法堂

法堂,亦称讲堂。是高僧大德们讲演佛法的地方,是寺院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如方丈升座、传戒期间设戒坛等等。法堂中央设一座台,安放讲台和法座。法座背后的木板屏上常常绘有狮子吼图。因为佛教常把说法喻为狮子吼。台下设香案,两侧是听法席。小一点的寺院不专设法堂,只在某一殿堂内占用一侧,或在藏经楼内设一个法台,供方丈、高僧讲法用。

6.藏经楼

在本寺主供佛(菩萨)大殿之后,都建有宽大、明亮的藏经楼(或阁),用来存放佛经。 有些寺院也将藏经楼多用,一是藏经,二是供奉主供的佛菩萨,三是僧众学习佛经的场所,四是接待贵宾。

7.配殿

中轴线东西两侧还有对称建造的体形较小的配殿和附属设施。这里只介绍伽蓝殿和祖师殿。

1、伽蓝殿设在大雄宝殿右侧。伽蓝殿正中塑波斯匿王,左塑祗陀太子,右塑给孤独长者,这是父子三人。殿的两侧配塑十八伽蓝,是守护、保佑“僧伽蓝”(佛教徒修行的场所)的十八位伽蓝神。禅宗寺院以本山土地为守护神,也称“土地堂”。

2、祖师殿设在大雄宝殿左侧。以禅宗寺院为例,祖师堂通常正中塑初祖达摩,左塑六祖慧能、或马祖、或该寺开山祖师,右塑百丈大师或该寺贡献突出的的祖师。

8.钟(鼓)楼

为禅宗伽蓝七堂之一,作为寺院报时,集众敲钟所设,最初位于法堂的东北,与经藏遥相对称。宋以后钟楼的位置渐渐前推,常常置山门或天王殿的东侧,与鼓楼遥遥相对。鼓楼悬鼓专作报时用,楼高二至三层,鼓置顶层,第二层用作藏经,底层供地藏菩萨,故又称地藏殿,木结构钟(鼓)楼顶层空透,底层外墙常用砖砌作券门。

9.禅堂(斋堂)

是禅僧坐禅修行以及休息用的场所,也称僧堂或云堂,是禅宗寺院中的主要建筑。除了方丈高僧之外,一切僧众都应住进禅堂,他们的位置依受戒先后安排。堂中除了设合供奉圣僧像外,就是长连床,衣架之类的生活用具。有的禅堂还兼作斋堂,丛林制度发达以后斋堂与禅堂分离,并且禅堂在西,斋堂在东成为定制。

2.佛殿尺度

佛殿是寺院中重要的建筑,在寺院中随其地位的不同、寺院规模的差异,而有所变化。 在以佛殿为主体的大型寺院中,佛殿可达9间。如义县奉国寺大殿,内供佛像最多者5尊,通面宽达48.2m,通进深达25.13m,面积1211mz。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也是九开间的大殿,通面宽53.7m,通进深27.44m,面积1474m2,是现存早期佛殿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中型佛殿以七间五间居多,七间者面宽在40m上下,进深在25m至30m。中型佛殿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图12a、b)。

小型佛殿则为三开间建筑,面宽多不过10余米,进深也在10m上下,平面近方形,如少林寺初祖庵大殿。但这些佛殿建筑不论大小,普遍不设回廊,皆以门窗装修封于檐柱间,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气氛。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禅宗的这个“禅”字由于梵文“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经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又译为止、定、禅定、心一境性),以进入有层次冥想(即毗婆舍那)过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禅宗所谓的禅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潘国静禅师曰:禅来自于生活,是长期对生活积累时的顿悟,禅不受知识的约束。

“禅宗”宗旨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禅宗”之根本宗旨

“禅宗”的修行原则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禅宗”的修行原则

“禅宗”的中心内容

“顿悟见性”是“禅宗”的中心内容

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

菩提达摩(月冈芳年 1887年) 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年,僧人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禅宗主张修道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要真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著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山林地区兴建寺庙不同于平原城镇,虽然也强调中轴线,尤其在山门以内, 已中轴线对称的方法构成严整的布局,突出佛教的主题,但山门以外的前导部分并不一定遵 循这样的格局。 由于环境因素的制约, 地形地势起伏变换, 寺的前导部分往往顺应自然环境,

方式灵活,成为山林佛寺布局的一种特色。

在北京郊外西山的碧云寺是敕建寺院的另一典型。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建筑处理的手法和市区佛寺的处理手法也就很不相同了。碧云寺所在的地点是北京西郊西山的一个风景点,这里有甘冽的泉水,有密茂的柏林,有起伏的山坡,有巉岩的山石。因此,碧云寺的殿堂、廊庑的布局就必须结合地形并且把这些泉水、岩石、树木组织到它的布局中来。沿着山坡在不同的高度上坐落一座座的殿堂以及不同标高的院落。在这个组群中可以突出的提到三点:一个是田字形的五百罗汉殿,这里边有五百座富有幽默感的罗汉像,把人带进了佛门那种自由自在的境界。罗汉堂的田字形平面部署尽管是一个很规则的平面,可是给人带来了一种迂回曲折难以捉摸,无意中会遗漏了一部分,或是不自觉地又会重游一趟的那一种错觉。另一个突出点,是组群的最高峰,汉白玉砌成金刚宝座塔。从远处望去,在密茂的丛林中这座屹立的白石塔指出了寺的位置,把远处的游人或香客引导到山下山门所在。让人意外地发现呈现在眼前的这一座幽雅的佛寺。关于这座塔,在另一段中将比较详细地叙述,在这里就不必细谈了。另一个突出点,是以泉水为中心的庭园,在这里有明沏如镜的放生池,有涓涓流水,在密茂的松柏林下,可以销除任何人的一身火气,令人进入一个清凉的境界。总的说来这个组群是在山林优美地区建造佛寺的一个典型。浙江杭州的灵隐寺,以及江西庐山很多著名的寺院,都有相同的效果。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其中立于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水泉院是碧云寺内风景清幽的好去处,院内松柏叁天,最有名的是三代树。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柏树中套长柏树,最里层长着一株楝树,现在楝树仍旧活着。院中还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又称“卓锡泉”。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花木、泉水、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

碧云寺建筑的主要特征:

1. 平面组合的独特:元明时期前汉寺“伽蓝七堂”,清代后喇嘛教金刚宝座塔 2. 寺庙中建造园林:园林水泉院 3. 金刚宝座塔:两层台基,35米

1.寺庙建筑

梁思成《中国佛教建筑》:佛寺布局,一般说从山门起,在一条南北轴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布置一座座殿堂,周围廊庑,以及一些阁楼把他们围绕起来。这些殿的尺寸,规模随着他们的重要性而逐步加深,往往到了第三或者第四殿堂才是寺庙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

2.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布局

伽蓝七堂建制:四进院五殿宇

P14 轴线组合

古代造园名著《园冶》:“相地合宜,构图得体。”在地势,气候,风向,阳光,水,林木等自然条件都非常完美的环境中,寺庙得以流芳百世。

寺庙园林功能介绍p16

第二节 禅寺殿堂寮舍形制(一)

一、佛殿、法堂与方丈

二、僧堂、众寮与库院

三、山门与回廊

第三节 禅寺殿堂寮舍形制(二)

一、东司与宣明

二、伽蓝堂与祖师堂

三、钟楼与藏殿

四、水陆堂及其它

第一章 禅宗与禅宗寺院 第一节 禅宗的兴起与禅门的独立

一、佛教禅宗的兴起

二、禅宗在南方的发展

三、禅门的独立

第二节 江南禅寺的兴盛与发展

一、江南的发展

二、江南文化的鼎盛时期

三、江南佛教的传统

四、江南禅寺的兴盛 第三节 五山十刹与江南禅寺

一、五山十刹建置

二、寺格变迁

三、五山十刹的地理分布 第四节 宋元江南五山十刹

一、五山

二、十刹

三、甲刹

第五节 从五山十刹到四大道场

一、禅寺世俗化及诸宗混融

二、佛教四大名山的兴起 第二章 禅的东传与日本禅宗寺院 第一节 禅的东传与日本禅寺渊源

一、南宋禅的东传

二、日本禅寺渊源

第二节 五山十刹图??日本宋风禅寺的蓝本

一、入宋求法日僧的巡访图录

二、南宋江南禅寺的仿写移植

三、日本禅寺的源地祖型 第三节 日本禅寺的兴盛与发展

一、日本禅寺的兴盛

二、日本禅宗五山十刹

三、日本近世黄檗禅寺与建筑 第三章 禅宗寺院的布局及其演变 第一节 禅寺布局的源流

一、新兴禅寺布局的形式与特点

二、禅寺的改制与转型

三、初期禅寺基本格局

第二节 江南禅寺布局的基本格局

一、江南五山大刹的布局形式

二、南宋禅寺布局的基本模式

三、南宋禅寺廊院形制

第三节 伽蓝七堂之制与日本禅寺布局

一、日本宋风伽蓝布局

二、禅寺伽蓝七堂之制

三、日本禅寺布局的特点及比较

四、黄檗寺院布局 第四节 江南禅寺布局特色

一、山地寺院与禅寺境致

二、以楼阁为中心的布局形式

三、规模形制的鼎盛与完备 第四章 禅寺建筑的形制与特点 第一节 关于禅寺建筑

一、禅寺建筑的性质与特色

二、五山十刹图所记禅寺建筑 第二节 禅寺殿堂寮舍形制(一)

一、佛殿、法堂与方丈

二、僧堂、众寮与库院

三、山门与回廊

第三节 禅寺殿堂寮舍形制(二)

一、东司与宣明

二、伽蓝堂与祖师堂

三、钟楼与藏殿

四、水陆堂及其它

第五章 江南寺院建筑的样式与技术 第一节 宋元江南建筑技术

一、时代与地域特征

二、技术体系与样式风格

三、建筑形制及特色

第二节 宋元江南寺院殿堂的形制与特点

一、殿堂平面形式

二、方三间殿堂平面特征

三、江南厅堂造梁架特征

四、江南间架构成特色

五、五山殿堂形制与祖型 第三节 江南楼阁建筑技术

一、江南楼阁建筑的特色

二、逐层副阶作法

三、楼阁平座形式 第四节 日本禅寺唐样建筑

一、唐样的缘起与性质

二、唐样建筑的形式与特点

三、唐样遗构与文献古图

四、唐样建筑的源地祖型

第五节 江南建筑的地域作法及其特色

一、江南建筑的地域特色

二、《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三、构架形制

四、细部作法

五、江南斗拱形制

六、江南建筑的尺度与规模 第六章 寺院家具与小木装修 第一节 寺院家具的性质和特点

一、家具与小木装修的传统

二、宋代小木技术的发展

三、寺院家具及小木装修的特色 第二节 江南寺院家具及其比较

一、五山十刹图所记江南寺院家具

二、分类比析

三、形制风格

四、装饰作法

五、尺度问题

第三节 江南寺院小木装修及其比较

一、寺院小木装修的内容

二、门窗形制

三、木作法器

四、佛帐与经藏

图4寺庙的基本模式“伽蓝七堂制”,是用七堂前后围合成三个院落

如此(图3)。寺庙的基本模式“伽蓝七堂制”就是用七堂前后围合成三个院落(图4)。传统的山岳环境,譬如佛教或道教旅游景区也都是由线性串联起来的几组建筑组成。入口处的山门景区多为三合院的形式,中间经过一个或数个合院似的寺观到达山顶,山上的“金顶”,或是“罗城”、“紫霄殿”等也都是呈合院格局,如武当山,云南宾川鸡足山等。

第五篇:厦门市佛教协会关于厦门市佛教寺院的建设管理制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市寺院建设管理,提高寺院建设的质量保证寺院建筑安全,做好寺院建设服务工作,明确寺院的权属和管理工作关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建设管理范围包括新建、重建、迁建、翻建、改扩建以及结构性重大修建项目。所指的寺院权属关系包括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和寺院管理权。

第三条寺院房地产产权及土地使用权为社会所有,由佛教协会登记。其产权证及建设设计图纸、批准文件、设计建设合同、竣工验收资料等原件档案由佛教协会负责保存。寺院可根据管理的需要保存复印件和其余有关资料。

第四条寺院管理组织拥有寺院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同时也负有管理维护寺院建筑和筹资建设寺院的义务。市佛教协会对寺院建设管理负有指导、帮助和监督的职能。

第五条市佛教协会和寺院均不得自行对寺院建筑进行转让、出售和抵押等处分,寺院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处理按法律法规办理。

第六条寺院建设方案由寺院管理组织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申请程序先向市佛教协会报告,市佛教协会要做好把关和指导工作,经组织有关人员论证和会务会议讨论同意后,由市佛教协会向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建设申请,申请具体工作以寺院为主,佛教协会协助,所产生的费用由寺院(建设使用单位)负责。

第七条凡属寺院建设涉及到重要结构安全的项目,皆须委托具有资质的能承担建筑设计责任的设计单位,并办理正式委托手续(由个人设计的,应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重大的新建改建项目有条件的应采用设计单位招投(议)标方式。

第八条凡是寺院重要建设项目,寺院在向市佛教协会提出报告之前,市佛教协会向寺院登记机关和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之前,应分别召开论证会,组织寺院民主管理组织和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也可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市佛教协会把关指导论证的主要内容着重在资格审查、建设规模、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寺院定位、建筑品位、功能设计、内外协调、环境保护、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十个方面。讨论必须记录在案,以供查阅。

第九条佛教寺院建设的申请首先应办理行业主管的前置申请之后才向土地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设手续,即经宗教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规定向规划、土地、建设、消防等管理部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申请手续先由寺院向市佛教协会提出,经同意后由市佛教协会按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的关系向区或市宗教主管部门办理前置审批。

第十条市佛教协会向寺院登记机关提出寺院建设申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明确房屋权属、土地使用权属、建设用途、建设规模、建筑风格、功能布局、投资规模、资金来源、申请理事、请求事项等。同时应附上相关论证说明材料、初步设计方案

和资金筹措方案。

第十一条重大建设项目获得土地、规划、建设许可证后,寺院应征求建设主管部门同意情况下举行内部议标或公开招标,参加议标或招标的施工建设单位必须有符合项目要求的资质。招议标工作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合法。市佛教协会应加强对招议标工作的指导,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招投标方案帮助审核。

第十二条必要时,寺院应选择有相关资质的建筑监理单位负责对建筑施工的质量监理,聘用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施工管理。寺院建设所用建筑材料应采购合格产品,消防安全器材应在指定的相关专业机构采购。寺院要保存和建立完整档案,包括建筑申请建设图文资料、现场施工管理登记资料、建筑材料消防安全器材产品合格证书、工程验收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寺院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会同施工建设单位加强施工安全教育,严格按要求组织施工,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工作,若施工对寺院的香客、游客或举办宗教活动存有安全防患,寺院和施工建设单位要共同做好防范措施,不宜举行大型宗教活动。遇到台风等特殊的情况,应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工作,采取预防措施。

第十四条为了加强对寺院建设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安全、有效,寺院对重大建设项目一般建立专账。有条件的要设立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寺院财务要保留重要承包合同、采购合同原件或复印件,财务人员和财务主管对建设资金使用负用监督的职责。

第十五条对于已批准的建设方案进行变更,应按要求向相关部门申请,并对宗教管理部门报备。涉及到规模扩大应按寺院扩建的要求补办申请手续。

第十六条施工完成后,寺院应先自行组织专业人员按要求进行建筑验收,再按规定办理完整验收。寺院新建、翻建、扩建以及进行重大维修后的建筑,必须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七条为了做好跟踪管理,寺院建设实行事前报告制。寺院建设开工前,应向市佛教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办理申请手续的进度情况,并附上的建设审批手续的复印件。寺院重大修建项目竣工启用前,寺院应向市佛教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建设进展情况,报告时须附上建筑验收的有关手续复印件。

第十八条建筑竣工验收后,寺院应及时上交有关档案资料并配合市佛教协会办理产权登记。市佛教协会应加强寺院建筑档案管理,为寺院提供档案的查阅、复印、借用的便利。使用寺院建筑档案,应办理借用手续。

第十九条市佛教协会应高度重视寺院建设,要定期检查指导寺院建设工作。寺院法定代表人是寺院建设的第一负责人,对寺院建设负有领导责任;经办人员负有相应的职责。

第二十条在寺院建设中,如出现以下情况应追究寺院法定代表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不按要求办理审批手续擅自建设被相关执法部门处理的;

2、不按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质量监理的;

3、因管理混乱,造成质量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4、由于管理混乱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5、不按本规定要求向市佛教协会或登记管理机关报备的;

6、不按要求办理验收手续的,未经验收投入使用出现安全隐患的;

7、不及时办理档案资料移交导致材料丢失无法办理权属登记的;

8、拒不接受市佛教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的。

第二十一条出现第二十条

1、

3、4款的情况情节严重的寺院负责人必须向佛协提出辞职,市佛协也将追究其他人员的相关责任。出现

2、

5、

6、

7、8款的情况,市佛教协会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寺院相关人员作出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必要时可给予通报批评、警告、停职检查的处理。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适应于厦门各寺院。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经2009年8月28日市佛教协会会务会议通过生效。

上一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下一篇:合唱与指挥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