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2022-06-26

第一篇: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

第二课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请你猜猜我是谁?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修拉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修拉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色挤在调色板上,颜色不调和直接用小号笔蘸取颜料在画布上作画,整个画面有五颜六色的颜色组成,达到他理想中的“和谐、明亮、多彩”的艺术效果。

2、《纳蒂布港》西涅克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

3、《牧羊女》米勒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与新印象派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对比,分析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深刻了解点彩派的含义。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4、欣赏生活中的点: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5、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1).《山水》 黄宾虹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 (2).《黑屋顶》吴冠中 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3).《蜡染》 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 (4).《构成》 维克托•瓦萨里 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 (5).《星月夜》 梵•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 (6).《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 法国 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总结:不规则的点无序排列,随意性强,能产生轻松、变化的视觉效果

规则有序的点排列,能构成整齐划

一、形象清晰的图形。

用规则和不规则的方式相结合做点的排列,可使画面丰富活泼。

6、讨论思考:怎样用点的排列做出几何图形、静物或风景画?

技法点击:1. 设计几何图形

2.从某一小块作点的渐变排列

3. 用几种颜色逐格完成。

三、欣赏我们的点彩画:

四、学生创作练习

作业要求: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用绘画的形式,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抽象画或具象画)。 作业星级达标要求: ★我能点出简单的图形。 ★★我的作品色彩丰富、有变化。

★★★我的作品点出了疏密(大小、方向)。

★★★★我最棒!我的造型独特、色彩丰富还点出了规律。瞧!还能感受到光感呢!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最佳作品

六、拓展

大家可以尝试着采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美术课堂评语:

你是位懂事而有个性的女孩,上课很认真,画画也很细心,动作很快,希望今后能更大胆的表现作品。

你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对老师有礼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业认真完成,而且,还很不错哦,继续加油吧,老师相信你会成功!

你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聪明、好学,对什么都满怀好奇,看了你的画,让老师看到了你的丰富的想象力,继续努力哦,加油!愿你能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篇:《点的集合》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画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大师作品、结合点的学习、体验创作的乐趣过程中迸发学习兴趣、爱国之心、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面效果。

解决方案:运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 揭示点的概念。明白点无处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状、色彩、肌理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导入,揭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请学生上来画一画点。学生有可能会在黑板上画上大大小小的圆点、数轴上的点。不急于马上说明点的概念,而是播放奥运开幕式上令人激动的画面。29个有点组成的脚印朝着会场走去。许多许多的小电珠组成的奥运五环慢慢升起,每一个小电珠都像是一个点。几位美丽的飞天身穿靓丽的衣服漂浮在五环旁,他们像是一个个活泼跳跃的点。上千的缶组合成方阵,其中闪烁的几个缶形成美丽的数字,每一个缶都像是一个点。一万个运动员用彩色的脚印演绎最盛大的行为艺术,他们每踩下的脚步都可以看成是点。这些点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图画给与我们美的享受。随着图片的播放我描绘场景,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许多物体集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画面。到此我揭示了课题《点的集合》。

(二)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在这里我找了些学生熟悉的图片,通过游戏找一找点,明白点无处不在。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猎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拼成火车是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点点的小花开放着,树叶也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也是点、解放军同志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是点、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上海它也是点。

(三)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这个环节中我给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中国画中的电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型型式式的物象。民间工艺把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此时看到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将三原色直接点在画面上,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凡高的《星月夜》将点进行方向形组成,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四)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美术书是学生绘画时最好的帮手,让学生自己观看书上的绘画步骤,这里的步骤简单易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在学生绘画时播放幻灯将一些点的作品反复播放,给学生借鉴学习。同时播放彪德西的音乐《棕发少女》,因为彪德西的作品被称为音乐中的印象派,而点彩派属于印象派范畴,点又是本课主题,因此将次音乐选择为创作时的播放音乐十分贴切。

(五)评价互动,展示作品。

在学生绘画创作中,我巡视指导,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这也给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加强体验感悟。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第三篇:第二课点的集合

点的集合

课 时 3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程 主

备 复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

3《牧羊女》 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 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 1)《殉教者》希腊

马赛克镶嵌壁画 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 2)《蜡染》

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 3)《黑屋顶》吴冠中

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山水》

黄宾虹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 4)《构成》 维克托•瓦萨里

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 5)《星月夜》 梵•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

法国 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

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

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最佳作品

四、下节课准备

第二、三课时

(第二课时欣赏制作,第三课时继续完成作品,并展示评价)

一、欣赏图片

欣赏一组马赛克镶嵌壁画

西方美术史学家认识最早的镶嵌画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西亚的美索布达亚平原上,苏美尔人是这种艺术的始祖。但是镶嵌工艺真正得到广泛发展是古代欧洲的意大利半岛。公元313年,在君士坦丁堡的米兰颁布基督教合法以后,各地开始大兴教堂,几乎在教堂所有的穹顶、墙上布满了基督教壁画,由于镶嵌艺术在平面中耐久的原因使其成为基督教教堂壁画的首选。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的形式多样,色彩各异。 每一块马赛克都是一个漂亮的色点,成千上万个马赛克组成了色点的海洋,成千上万的色点构成气势宏大的镶嵌壁画,让人赞叹! 我们能不能做出这种效果的装饰画,用来美化我们的居室,美化我们的校园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身边有没有可用的材料? 彩纸剪贴、植物种子粘贴、蛋壳粘贴、彩色石子粘贴„„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搜集身边常见的可用来制作色点装饰画物品。

点的形式表现点的集合效果方法很多,可以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

三、 步骤方法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蛋壳画。先了解制作的步骤、技巧。

1、蛋壳要先洗净晾干,特别是蛋壳内的薄膜要撕去。在白纸上画出喜欢的图案。然后把图形拷贝到彩色卡纸上,卡纸的颜色要深一些。

2、用小毛笔蘸胶水涂在卡纸上,胶水要涂的厚,但不要涂太大面积。然后掰一小块蛋壳放在胶水上。用镊子把蛋壳压碎,把蛋壳按照设计的图形排好。蛋壳的裂纹可大可小,关键是边缘一定要对齐。

3、注意色彩的搭配,不同的部位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蛋壳粘贴。 衣服上蛋壳的可以用稍大的碎片。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蛋壳镶在中间。

4、为了使画面色彩效果更丰富,我们还可以用彩色水笔勾边,按着蛋壳碎片的形状上色。用彩色水笔整理画面,嘴巴处可以用深浅的红色涂出丰富的层次。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步骤,学生观看了解,了解制作技巧。

四、 学生练习 练习要求:

1、利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来表现作品。

2、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练习,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

五、 作业展示

1、 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展示板上,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胜作品。

2、 组间对优胜作品互评。选出最佳作品若干幅,作者谈谈创意,感受。

3、 教师点评

六、收拾整理,保持环境卫生,布置下节课任务及所需物品。

第四篇:小雨点的教学设计

21、小雨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会用“注意”、“许多”说话。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初步懂得平凡的小雨点也有了不起的地方。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教学准备:

本课的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下雨声音乐,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呢?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勾画生字。

2、回忆识字方法,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3、出示生字,请小老师示范教读生字。

4、做游戏,《我会猜》,识记字形。

三、读通课文,粗知大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勾画生词“注意”、“平凡”。

(2)、用“注意”说话。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

二、

三、四自然段。

(1)、出示荷叶图。用“许多”说话。

(2)、出示青蛙图,指导朗读第

二、

三、四自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小雨点不平凡的地方。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读一读课后第三题“描描写写”中要求写的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掌握字形。

3、写字指导。

五、小结全文。

第五篇: 《关于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点的选择》

高中语文诗歌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重视诵读方法,有效理解品味。语言独特是诗歌最显著的特点,诗歌以形象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诗歌语言的领悟上下功夫。学生诵读的方法应根据诗歌的不同而有多样性,有的诗歌要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有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有的需要声情并茂的诵读,有的需要模糊的诵读。

2,体会文本内涵,深度挖掘思想。这一点是诗歌教学的主色调。

3,运用类比教学,提高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思考》 王建华

1,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教好现代诗歌的前提)

1),举行“课前送你一首诗”活动。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寻找一些短小精悍,蕴含深厚的新诗,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诵,并作简要讲解,如诗歌所讲的内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创作的意图等。全班学生轮流参加,人人都要参与。

2)回想旧知,上好引导课。同时,教师本人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平时授课时注意多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平时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诗歌作品,甚至可以找一些诗歌方面的书刊与学生共赏;实施举行诗歌朗诵会;在指导写作时鼓励学生尝试写诗歌,并加以悉心指导,等等。

2,强化鉴赏古诗词的能力。(由于我国诗歌和古典诗歌有着承袭的关系,有些新诗诗人本身对古典诗歌有较深的造诣,他们创作的诗歌往往具有古典美或带有古典诗歌的意蕴美。所以,学习现代诗歌应该具备一点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1)要求学生复背初中学过的古诗词。背完后还要让学生讲一讲所背诗词的意思,以及自己的体会。这样学生无形中也重温了旧知,也重新理解了鉴赏诗歌的方法。

2)指导学生改写古诗词。如将古诗词改写成新诗等等。改写时要求要体现出古诗词的意境,作者的情感,最好还能保持作者的创作风格。

3)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如:把握诗歌的意境,等。

3.加强朗诵训练。

1)能够把握诗句的节奏。现代诗歌由于形式比较自由,节奏不好把握,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一般以一个词或词组(短语)为一个节拍,如:“我的心 是 叶 小小的船, 在你的 梦中 划过, 荡起了 轻妙的 涟漪”,其节奏为

每句三拍;可见,只要细心,新诗的节奏也是可以把握的。

2)能够把握语气的轻重。如什么地方要读得重,什么地方要读得轻;什么地方要读得高亢,什么地方要读得沉抑„„都要能够体察得到。

3)能够在指导学生朗诵时,可范读,也可放录音;在学生朗诵时尽量要有表情地朗诵。

4,指导学生写诗歌和办诗版报。

《关于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 范欣欣

1,认识诗歌的主观特性。诗的感情往往是诗人主观的,独特的情感,诗的意境是含蓄而朦胧的,诗歌的语言是简约,凝练和跳跃的。

2,把握诗歌解读的可操作性。

1)以相关背景为依据,把握诗歌解读的切入点。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短诗,诗中两种人的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对诗中两种人的行为和精神实质没有一定的“已知”来作为教学铺垫,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

2)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意境时,可以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法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及审美价值,推敲语言要善

于抓住“诗眼”,了解其丰富的含义,不仅了解字面上的意义,还要了解字里行间的内在含义,即所谓的“言外之意”。在琢磨诗的构思上,要了解诗人凭借什么事物或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

3)以诵读作为解读诗歌的辅佐。诵读诗歌最直观的感受是诗的音乐美。通过反复诵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感受诗歌中折射出来的氛围光彩,品味其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澜,进而调动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诗人感情基调一致,产生共鸣。、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品味和创造诗情画意。读诗必须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

《关于新课标下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郑新丽 1,误区梳理。

1)教学观念保守。比如说:针对诗歌语言的凝练,高度概括性,部分教师就认为,只要扫清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教学时只是一味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的确切含义。

2)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中忽视诗歌的文本特征,采用与其它文体同样的教学方法,即:“解题释词+交代背景+理清段

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总结艺术特色”的“五段论”式的僵化模式。

3)教学目标模糊。

1)朗读课。整堂课都在读,教师读,学生读,录音读,分组读,集体读,单独读„„看着整堂课读得沸沸扬扬的,但由于没有在朗读的方法上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和点拨,因而这种读,实际上是失去方向的瞎读。

2)拓展课。教师在对诗歌内容进行一番粗糙的讲解之后,就开始对文本进行拓展。如有位教师在讲《孔雀东南飞》的时候一堂课的时间都在讨论焦仲卿为什么休掉刘兰芝,学生的思路是打开了,可这堂课的重点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

3)鉴赏课。教师在粗略讲解诗歌之后,就叫学生轮流从网上下载或是从一些鉴赏辞典里摘抄的有关那首诗的赏析文章。

4)教学手段极端。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整堂课都是教师点击鼠标的过程中“顺利”完成。、

2,对策指引。

1)提高艺术修养。教师首先要爱好诗歌,平时多逛书店,多读一些中外之作,多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网络诗歌,多积累一些诸如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建筑器物等古代文化知识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诗歌理解起到关键作用的意象知识。

2)改革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通过知识性的拓展讲解,使学生达到拓展阅读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拓展讲解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应尽量简单准确,点到实质,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其次,由于诗歌具有多义性,含蓄性和暗示性等特点,因而诗歌教学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这种开放式的可能性解读是一种考虑时代背景,历史现实,文化内涵以及子句中复杂幽蕴的意蕴等因素的既有深度又有准确性的“细读”与讲解。最后,教师要注意多用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如:主题角度,风格角度,感悟角度,构思角度,艺术角度,历史文化角度等,对不同的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特征进行比较,这样反复的比较鉴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了。

3)开辟实践机会。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在网上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将自己的作品以朗诵会,创作比赛会,诗歌欣赏会等形式呈现出来。

诗歌的教学,不论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师,都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教师的难处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诗的知识层面不宽;一个方面是关于诗的品析鉴赏的能力层次不高;一个是关于诗的教学设计缺乏诗味与艺术性。

就中外现代诗歌的教学与教学设计而言,从教师的角度,可进行这样一些探究:

第一,全面理解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内容。

在课改的形势下,根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初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训练要求,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高质量地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地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

2.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趣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志,丰富学生情感。

3.指导学生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指导学生了解、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知识。

4.进行诵读涵泳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

5.在诵读中指导学生整体地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

想感情内涵。

6.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

7.在诵读、理解、品析与赏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8.在有关诗歌学习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9.在高中选修课程“中国现代诗歌鉴赏”模块里进行以单个作家的作品鉴赏为内容的或以专题鉴赏为内容的教学活动。

第二,细节化地了解诗歌教学对于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1.教师应该有较强的认识诗歌的能力。即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各种诗体和诗歌的表达形式,如叙事诗、抒情诗、风景诗、哲理诗、寓言诗、爱情诗、咏物诗等等。

2.教师应该有很强的朗读诗歌的能力。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等等。教师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对诗歌作品,能感受到体味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能把握表达感情的基调,洋溢着朗读的渴望。能找到最佳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

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要善于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还要能进行配乐朗读的设想与设计,如进行情感类、形象类、背景类的配乐朗读设计等等。

3.教师应该有敏锐地认识课文教学作用的眼光。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与意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读教材,而且要有敏锐地认识课文教学作用的眼光,准确而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最好的角度来发挥课文的教学作用。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教材中诗作的教育教学意义:第一,总的来看,诗歌教学所承担的任务是:知识教学,朗读训练,语言品味,赏析点拨,情志熏陶,诗趣培养,增强文化底蕴。第二,从文体教学的特点看,诗歌教学要突出如下方面的内容:语言、朗读、记背;情味、意味、趣味;想象、联想;意象、意境、意蕴。第三,从课文教学来看,应做到既突出课文教学重点,又体现教师独到的创意。要围绕课文的教学重点进行细节化、艺术化的教学设计。

4.教师应该有很好的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如能从创意和构思、篇幅与体裁、结构与内容、思路与层次、节奏与韵律、背景与诗情、意境与意象、景语与情语、联想与想象、描叙与抒情、画面与色彩、实写与虚写、比喻与象征、语言

与修辞、联系与对比、铺叙与用典、情味与意味、主旨与意蕴、议论与哲理、形式与风格等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感知与分析。又如能根据诗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思绪,能感受到意象的文化意义与意味,能从承接、连缀、转折、跳跃、复叠等不同的角度理解作品的思路,能从字词、句式、节拍、用韵、音调、修辞、含义、手法、回旋、错综、精练等不同的角度体味作品的语言特点,能分析作品的象征、比喻、对比、拟人、假设、比兴、升华等不同的手法,能从动静、曲直、隐显、视听、时空、虚实、景情的角度来品析作品的画面特点。又如:能进行专题阅读,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能搜集众多赏析论文及其他资料对作品的品评,用来帮助鉴赏作品,能借助多媒体手段鉴赏作品,能用点评的方式、分析的方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等。再如,力求做到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有新的发现;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等等。

第三,要创新诗歌的教学设计。

下面略作例说。

1.设计诗意盎然的训练点

如:何其芳《秋天》的朗读训练:

声。

晨满披着的露珠,

(

朗读基调设计:轻声,女声清脆,男声厚实。 情感基调设计:第一二节喜悦,第三节留恋。 特别处理:最后一句三步轮读,声音渐慢渐小。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男合:)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配乐主体乐声:短笛女合:)震落了清 (

(女领:)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男合:)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女合:)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男领:)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男领:)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女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众合:)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女合:)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创造崭新的教学手法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手法之一——引入手法。 这种手法用在开始进行朗读的时候。

请学生轻声吟诵所熟悉的李白诗《静夜思》《独坐敬亭

山》,体味诗的节奏。教师讲析:五言诗诗句内部的节奏,总是前一停顿的时间较长,后面停顿的时间较短,这样便于表现事物与抒发情感。《再别康桥》的朗读节奏,基本上与五言诗的音节节奏相同,请同学们自己朗读,感受体味。如同学们就可以体味到: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侧面引入的手法既表现出教师独到的见解,增加了课的文化氛围与知识含量,又简捷顺利地进行了朗读点拨,省去了教师很多的讲解、示范的时间,以很大的牵引力引导着学生进行揣摩体味。

3.设想有创意的教学思路

如《乡愁》的教学。

下面是笔者的两段记录:

①日期:2001-06-24

今天想到了《〈乡愁〉诗两首》的教学。

《乡愁》共两首,在教学中应该教成四首。或者是用这两首带出其他两首《乡愁》。或者是以余光中的诗带出一首余的诗,以席慕荣的诗带出一首席的诗。教学余光中的诗要突出意象,教学席的诗要突出意境。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板块思路。在读法上对席的诗要用轻声读,有时要用极轻的声音来读。

这一节课的任务就是读四首诗,背两首诗,形成气候;学习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

也许还有一种更好的上法,或者以轻声朗读席慕荣的《乡愁》作为导语,或以师生共同朗读古今多首思乡之诗来导入,再学读余光中的《乡愁》,再加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这样,一节课就上余光中的两首诗。

②日期:2003-07-30

又想到余光中《乡愁》的教学。

这次的思路设想为“资料式穿插式思路”。

在教学进程中有机地进行穿插,以增加教学的厚度,调节教学的节奏。

穿插一:什么是乡愁诗。

穿插二:用余光中的一句话渲染氛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穿插三:用余光中的一段话进行思路点拨: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

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穿插四:用短小的赏析文和同学们对话,以对同学们的欣赏品析作小结。如其中的两段:

结构之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各节行数、字数相等,格式相同。四节诗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层叠式的结构,显现出特有的形态之美与建筑之美。虽然节与节之间相互对称,但由于诗句的长短不同,全诗就于整齐之中表现出参差、活泼的动感,特别突出了它那秀美的细部线条——“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等四个诗句,极好地表达了幽深的乡愁。

音乐之美。轻声朗诵,可感受到这首诗的音乐之美。它首先表现在全诗的结构之中。全诗由于格式相同的诗节而蕴含着相同的吟咏节奏,生动地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韵律,表达出一唱三叹、如泣如诉、意境悠远的抒情效果。其次表现在诗节的选字、用词、写句上。诗句长短的不同造成了停顿、节奏、语气与语调的变化,便于表达思念的深情;叠词的选用起着舒缓节奏、深化情感的作用,多个叠词的使用酿就了音节的回环之美;再就是表现在韵脚上,“头”字多次出现,不仅形成反复之美,而且组成了诗的又一旋律。

穿插五:用歌曲《乡愁》作课堂教学的收束,让此课的学习留有余韵。

4.设计丰富多姿的实践活动。

除吟诵外,其他的学习活动也各有天地,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如:

①配读活动。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配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或海涅的《我的心,你不要忧郁》;《未选择的路》配读雨果的《当我走向宏伟的目标》。

②对话活动。如《雨说》:在春天里我们学习了《雨说》这首诗,春雨已对你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你想对春雨说几句什么话呢?写几句诗或几句话都行。

③积累活动。如《帆》《萤火虫》:中国古今不少诗人也写到“帆”“萤火虫”,课外搜集几首这样的诗,说说它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④写作活动。如《理想》: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如《在山的那边》: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⑤比读活动。如《沁园春 长沙》:把这首词与《沁园春 雪》作比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三四百字的赏析短文。

⑥欣赏活动。如《致橡树》: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

句,为什么?这首诗讲究节奏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乐性。试结合有关诗句作具体分析。

⑦研讨活动。如《致大海》:“海”是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远的意象,课外搜集有关写大海的诗歌作品,共同探讨海蕴含的文化意义。

⑧综合活动。如冰心《纸船》:组织配乐朗读活动、个性化朗读活动、想象性描述活动、背诵比赛活动。

初中现代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何金平(初中语文 甘肃平凉泾川三期初中语文一

班)

1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读出情感体验

在《在山的那边》一诗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一开始不能很好地理解山的那边是海的象征意义,这时,教师就应该运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通过感受教师的感受去朗读,这种感受后带着情感的朗读更能打动自己,更增加学生对诗人人生感悟的理解。

2 借助联想与想象,读出诗人之思

在探究“山”所蕴涵的意思时,要联想到爬山是怎样的吃

力,还要想象山是一座座山,无数座山,才能读出“山”的沉重,读出挡在我们面前的困难。

另外,也可以根据书中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走人诗中,感悟诗人之思。

3 通过品味语言,读出诗的意境美

◎王克亮

(疏附县第二中学,新疆 疏附 8441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275-02

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事现代诗歌教学呢? 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做好诗歌单元教学准备

在学习现代诗歌之前教师应该先从以下几点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一)朗读技巧讲解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节奏)、重音、语速、语调(感情基调)。

1.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2.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3.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4.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平调。

(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

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

1.现代诗歌常用修辞和写作方式知识讲解

在现代诗歌终会出现很多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

写作技巧: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介绍

现代诗歌中象征手法使用频率极高,只有从作者和背景入手,才能准确把握象征义,领会意境美。

二、课堂教学实际指导

我建议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标题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根据诗歌标题来推测文章内容,明确朗读的大致感情基调和诗人写作时的内心情感,通过诗歌题目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等等。

2.朗读。

每篇文章感情基调不同,朗读起来句调、语调、语速都会有所不同

除了注意以上基本技巧之外,阅读的方式应该灵活选择,教师可以选择看视频朗读,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教师和学生分层朗读、自由选择朗读等等,朗读方式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3.主题探究方式。

在诗歌教学中宜发挥集体的作用,注重学生地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后分组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可以多挑选几句,经过讨论之后形成观点,推荐给其他同学。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组讨论时要有人记录,,有人整理发言记录,最后推选出发言人作为小组的新闻发言人来提出看法。

4.推荐指导。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必须注意对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句子含义、使用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技巧,以及字词特殊寓意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5.寻找诗眼,把握主题。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文章的第一句以及最后一节的内容,快速找到诗眼,从中快速判断出全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6.学生总结。

7.拓展延伸。

在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文章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活动等来对文章进行主题延伸,也可以寻找一些和所学文章主题相近的文章对比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相同主题文章的把握。比如学习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戴望舒另外一首《狱中题壁》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找一些其他作者写的相关的主题的诗歌,引导学生自己谈感受,对比着进行分析理解。

三、课后辅导

学完一首现代诗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和在创造。可以仿写其中一节,也可以仿写其中几句,甚至可以全文仿写。刚开始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过严格,

只要情感表达清楚即可。慢慢地在形式上、结构上进行要求,

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作者/来源 庐中九年级组

现代诗歌是“五.四”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是相对于五.四以前的旧体诗歌而言,当然也包括外国诗歌及用旧体写现代内容的诗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共选编了12首现代诗歌(其中外国诗歌3首,中国现代诗歌9首),这是新教材与以前教材的一个明显不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课改”形势下,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事现代诗歌的教学呢?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诗歌的朗读训练和指导。

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 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引导学生获取独特的情感体验。 现代诗歌的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

三、“言有尽而意无穷”,鼓励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情画意。 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

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四、“窥一斑而见全豹”,深入品位语言,感悟诗歌。

五、“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学以致用,进行模

仿写作。

在“读诗”、“品诗”的环节之后,我又设置了一个“写诗”的环节。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首不完整的诗歌《春之韵》。请大家在结合上下文营造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细细推敲之后,把诗句填写完整。学生们通仔细斟酌,反复修改,最后完成的作品颇有让人眼前一亮之处。

现代诗歌教学薄弱的原因和对策

焦作市人民中学 张凌

一、 现代诗歌教学薄弱的原因

(一)中考、高考的不良导向

(二)中学老师的忽视

(三)中学生的排斥

二、加强现代诗歌教学的对策

(一) 钻研现代诗歌,做一个诗意的教师

语文教师应当钻研现代诗歌,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流派、创作规律及特点等知识,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二)开拓更广阔的诗歌阅读空间

(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诗情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努力营造浓厚的诗歌氛围。比如开展“每日一诗”活动,由学生做“小老师”,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课前写在教室黑板的一边,利用上课3—5分钟时间到台前来讲授。“小老师”先诵读给大家听,然后简介诗人生平,诗

歌大意,创作背景,诗人表达的情感等,然后再带大家诵读,底下的同学还可以提问。也可以开展“新诗朗诵会”“小诗人评选”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阅读指导课,带领学生试着创作诗歌。

现代诗歌朗读技巧

一、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诵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二、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

三、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四、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以读代教——现代诗歌的教学之我见

诵读、品情、悟境——浅谈现代诗歌的教学

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从语言、感情、意境等三大方面入手。

一、诵读,品味节奏美

现代诗歌的语言也常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朗读现代诗歌可分三步走:

一1)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要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分清四声;在体现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运用好重音和停顿。朗读也和说话一样,不能一口气说完,中间要有适当的停顿,

现代诗歌又有它的特点,有的三个字一停顿,有的两个字一停顿不等,显得节奏感特别强。

(二)情读。即有表情地朗读,以体会现代诗歌的情感节奏,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声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重音适当增强其音量,

(三)复读。即反复朗读,体会诗歌节奏展示的美感。这就要求把握好轻重感、韵律感,把作者所要强调交代的情感重音读出来,

朗读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学生个别读,可几人学习小组读、可全班齐读,可分角色读等等,还可以让学生选自己

最喜欢的一节或几节来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二、品清,挖掘感情美

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体会诗歌的感情可以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即“诗眼”)所蕴含的丰富感情,比较各种不同句式表达感情的不同效果,就可以挖掘出感情之“泉”。

此外,体会现代诗歌的感情还可能从分析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所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入手。诗歌的抒情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司境,体会决境美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志”,也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也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括了形象中蕴含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

现代诗歌特点:1.形式是比较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

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上一篇:电厂月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厂化学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