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作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涵盖了安全生产和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从相对单一的生产领域跨越到较为复杂的公共领域,从安全生产事故“可防可控”的管理理念到灾害事故的“防灾减灾救灾”的生存理念转变。

第一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也层出不穷,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以及巨大的人员伤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降低事故危害的有效手段,而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主要存在立法不规范、执法不严、行政执法利益化以及执法人员观念落后等问题,执法工作缺乏规范性、操作性、强制性和实效性。应致力于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权力行使,防止出现执法不公的行为,增强执法力度,完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机制,使执法人员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力,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关键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呈现出突发性、不可抗性、严重性和复杂性等特点。2015年8月12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经调查,瑞海公司涉嫌严重违法违规经营,这一事故也给企业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目前,虽然许多企业已经制定出配套的应急管理预案,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行政执法力度和水平有待提高。

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相关概念及现状分析

目前,部分执法人员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的概念认识不清,无法明悉行政执法的重要意义。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执法过于注重形式而缺乏实效,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不明确以及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等。应加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宣传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和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

(一)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概念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1]。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可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目的。应急管理法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就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而制定的,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等复杂社会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范的总和[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应急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切实性效果。

(二)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现状

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则是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良性发展的根本制度保证[3]。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已经步入了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并逐步成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协同推进,表明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坚定决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水平是国家治理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越来越关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也日益完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执法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不明确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行政处罚缺少根据,法律规范不准确;由于执法不当引起的行政申诉、复议和诉讼案件日益增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降低了执法力度,迫切需要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法制观念,切实做到严格执法。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作为政府监管的强制力保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把法律从条文付诸实践的关键环节。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标准、法案并强制企业执行,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法案进行生产经营,而实现政府和企业的有效链接就是行政执法,它能够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生产以及在事故发生后科学有效地加以控制和解决。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潜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1.法律依据不配套。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脱节。法律是基于一定时期的社会关系,根据立法者对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有限预测而制定实施的。我国部分现行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时间较早,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初的立法依据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行政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已经与现实条件相脱节,对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存在法律空白,导致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效率较低。再加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立法过于程式化,缺乏实际操作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的效果。法律的颁布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该结合现实及时修改和修订,不断适应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冲突制约了行政执法效果。法律冲突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法律同时调整一个相同法律关系而在这些法律之间产生矛盾的社会现象。在立法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立法权限不清是产生法律冲突的重要原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也存在冲突现象,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经常会出现多个职能部门权力交叉重叠的问题。行政执法人员在追究安全事故责任时往往不知该按哪项法律规定实施,责任追究不到位,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

2.行政执法中的短期行为依然存在。现有立法规范重点是对行政处罚等行政决定的规范,执法过程缺乏规范,使得实践中执法随意性较大,执法不规范现象很普遍[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机关颁布的行政法律法规多为实体法,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由于缺乏如何行使这些权力的程序规范,导致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了应付式、封杀式执法等情况。有的执法部门对监管区域内存在的问题不管不顾,但当上级执法检查或领导视察工作时则紧急处理这些问题,等应付完后又听之任之,造成行政执法行为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影响执法效果。还有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片面强调法律效应而不顾社会影响,随意采取封杀式执法,如某地煤矿因违法生产造成了瓦斯爆炸,当地政府便勒令本地区所有煤矿产业停业整顿,以图“一禁了之”。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行政执法程序的要求,达不到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而且也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和抗议,有损政府形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3.行政执法力度不够。目前国内有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很多,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以罚代刑等问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难以发挥实际效果。个别行政机关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对企业的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出现了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以及部门利益私人化等现象;有的行政执法人员滥用权力来谋取私利,成了企业逃避安全投入的“保护伞”;有的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失范,缺乏服务公众的责任意识,损害了集体利益。

4.行政执法所需资源难以保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中往往会出现执法经费保障不足、装备物资不齐全、缺乏应急管理体系的技术保障等问题。另外,缺少具有专业应急管理知识的人才资源,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能及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不仅耽误救援工作的开展,也给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很难形成长久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问题出现的原因

我国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与执法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和外在的体制机制有直接的联系。具体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淡薄。少数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观念上存在误区,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的宗旨意识日益淡薄,出现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这种严重扭曲的执法理念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缺乏严格用法、严肃执法的意识和自觉性,背离了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时代主题。

2.行政执法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我国行政执法部门内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而外部监督又存在着约束不力的问题,导致整个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运行失去了应有的效能,使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5]。特别是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情况下,为了谋求地区经济效益,执法人员普遍存在执法不到位、执法不彻底、处罚力度不够甚至帮助隐瞒等行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不规范,责任追究力度不够,难以对违规企业形成有力威慑,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权威。

3.行政执法监管环节薄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监管环节薄弱,严重影响执法效率和执法力度。由于多个行政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执法重复性,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行政执法部门经常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的情况,容易产生“执法空白”或“执法密集”地带,执法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有些部门单纯为了执法而执法,不重视执法水平及执法效果,导致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容易让不法企业钻空子,很难从根源上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水平。

4.地方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投入不够。虽然国家要求各地加大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所需的资金、技术等投入,但由于经济、思想观念等原因,部分地区行政执法仍然面临经费不足、技术落后、缺乏必要检测手段和物资装备的情况。有的地区甚至认为把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上是一种资源浪费,执法人员的待遇普遍较低,在开展工作时常常遇到各种阻力,严重打击了他们的执法积极性,导致执法态度不认真甚至违法执法。

三、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的建议

在现代依法行政改革的推进下,行政执法作为行政管理行为的重要方面,亦是传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弱点,其规范化、可控化自然应该成为现代行政法治建设的重点,从而推动我国行政领域法治化水平的提升[6]。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直接关系到法律尊严、政府权威以及企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

(一)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立法,健全法律体系

应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加快立法步伐,保证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权威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并逐步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针对个别领域出现的无法可依或法律法规缺失问题,要加大立法调研和立法进程,结合基层执法实际,解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中法律空白、有法难依的情况。此外,对于存在冲突和抵触的法律法规,应及时修改和废止,以较高效力的法律规范为准,解决好行政执法法律法规不统一、职权配置不合理、操作性规定不明确等问题,为执法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依据,从源头上避免政出多门或监管缺失情况的发生。

(二)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强化执法监督和规范执法内容,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开展以规章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物质保障等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工作,加大对不配合行政执法的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公开向社会曝光违法典型案例,督促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检查,扩大检查的覆盖面。行政执法人员应不断寻求执法程序细节上的突破,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检查、处理以及行政处罚等法定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证执法公平。

(三)转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方式

原有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应致力于完善行政执法方式,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高执法水平,降低执法成本。

1.由封闭执法向开放执法转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开放性执法有利于保证执法民主化,有效避免行政执法部门暗箱操作,增强执法的公平性。公民可以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进行监督,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另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等权利也能得到切实维护,从而实现行政执法的公开性与透明性。

2.执法权力由分散转向集中。当前我国行政执法部门和机构的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部分权力规定不明确,容易出现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和多头执法等情况。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如果能集中行使执法权力,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职权交叉、执法队伍膨胀和执法扰民等现象,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降低执法成本。

(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作风建设,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文明执法。第二,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采取定期培训、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第三,在选拔行政执法人员时,要严把质量关,综合考虑年龄、学历等因素,保证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优良、执法能力强。执法人员应结合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地提出规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的工作思路和保障措施。

(五)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

应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办事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大对执法人员投诉、举报等情况的查处落实,严格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规范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严肃处理玩忽职守、不履行执法原则的执法人员。

四、结语

正确履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是维护企业权益和公民利益的关键,也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不仅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而且有赖于行政执法人员的高度自律。我们应正确看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公平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1]杨惠基.行政执法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

[2]孔令栋,马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3]司海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的完善[J].广西社会科学,2012,(8):84—87.

[4]王万华.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立法的几个问题[J].行政法学研究,2015,(4):68—83.

[5]冷庆丰.吉林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

[6]吴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多维度思考[J]. 人民论坛,2014,(8):126—128.

〔责任编辑:徐雪野〕

作者:陈连军 黄美荣

第二篇: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

摘要: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作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涵盖了安全生产和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从相对单一的生产领域跨越到较为复杂的公共领域,从安全生产事故“可防可控”的管理理念到灾害事故的“防灾减灾救灾”的生存理念转变。管理的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事故易发多发,加之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相结合体系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成熟管理经验,这些客观条件给当前应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主要从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应急管理;安全管理;协作服务;安全生产。

引言:现如今,很多企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产生的问题还是相对比较多,而应急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最关键部分,可谓是重中之重,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应急安全管理工作没有顺利的开展,导致生产安全风险加大,本文主要从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抓好生产企业应急管理的预防与救援等方面开展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

一、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健全以及完善企业的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关键部分,只有健全并且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才能更好对的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将工作进行下去,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应急管理,很多企业在设立的时候,都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但是忽略了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不能更好的解决,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生产风险,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相结合,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以此减少企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企业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时,不能建立太过于广泛或者是书面话的体系,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履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搜集、采访各大一线救援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急管理专家等等的意见[1],吸取他们优秀的应急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未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安全问题排除隐患,其次,生产企业也需要建立除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也要对企业的关键岗位设立相应的应急安全管理预案体系,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高风险的生产企业,可以对那些存在着重大隐患、重大风险来源的产品机械设备等,为其建立专门的紧急管理预案,从而实现每一台产品机械设备一个紧急预案,一项重大隐患一个紧急预案,一项重大危险源一个紧急预案,进而达到了紧急预案的全方位覆盖。最后,要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实行报备管理和审批,以此实现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

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两者目标一致,并且按照上述的层次分析,应急管理涵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应急管理的很多领域是适用的有效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达到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首先是强化企业员工的应急管理操作实务的培训,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都纳入企业的培当中,例如:企业人员生产安全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培训、设备具体操作指导、员工转岗培训等等,让员工不仅能熟练的掌握岗位的生产技术操作,了解到处理应急事件的方式,也能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常识宣传科普工作,把应急管理常识培训列入普法范围之内,通过各种方式给企业的员工宣讲应急预案的主体内涵、紧急程序,并科普事故灾害防范、规避、报警、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2]。再者,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培养,要把应急管理专业知识作为对党政主干线上的党员干部培养的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在应急管理工作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后,公司还可通过进行应急演练与模拟,针对公司最容易出现的各类重大安全问题,采取桌面推演、实战演练、仿真模拟等方法进行演习,并在每且年内对公司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并通过演习,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整改不足,从而增强了预案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并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全员反应能力。

三、抓好生产企业应急管理的预防与救援

应急管理是对资源和职责的组织管理,包括事前预防、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等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在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一案三制”为基本框架的应急管理体系并逐步深化,强化防管服力度,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分级指挥、分级防控、分区物资储备,统筹好“总”与“分”关系[3],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和限制,以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为中心,督促各主体管理范围内的应急管理责任落实,实现内部风险可防可控不外溢,外部风险可感知可联控。政府部门将预防工作下放给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集中力量加强事后救援,构建联防联控机制,打造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救援战备仓库,为企业重大事故救援和社会重大事故救援兜底,“防”与“救”的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管理目标和责任主体划分条块,做到条块结合。政府层面,应该从大安全角度,着重考虑到社会影响较大、危害等级高,涉及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灾难事故方面的管理体制、制度保障、物质支撑和科技支撑等公共安全领域的各个环节的建设与运作;对安全生产企业,实施事前事中落实主体责任,事后实施事故破产退出,并限制进入相关领域。企业事业单位等社团层面,主要根据自身从事行业的特点,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法规,为企业内部事故预防负责,响应政府关于企业外部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在个人层面,在履行和行使法定工作义务权利的同时,遵守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学习[4],提升个人自救、互救与逃生能力,服從企业或所属的社会团体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统一安排。另外,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完胜奖惩机制,做到奖赏分明,以此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四、结束语

现如今,很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都面临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另一方面也关系到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以及管理者一定要提高对企业的生产安全性重视,开展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的方式,减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韩景新. 简析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其措施[J]. 科学与财富, 2019.

[2]岳宇. 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J].甘肃科技纵横, 2017,

[3]王家强. 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解读[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10):1.

[4]王红汉, 罗育斌, 刘峰,等.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2009, 35(9):3.(1):21-23.

作者:吕飞业

第三篇: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矿业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地参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内容,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无论是在人员认识、技术、还是综合素养等各个层面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文章主要概述了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现阶段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的有效的管理对策,给矿山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当下,加大矿山安全事故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是确保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对矿业运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加大矿山安全事故的管控工作,建立矿山应急救援体系。进而,全面推动我国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目标的实现,在保证矿山企业安全运营的前提之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现阶段需要对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含设置矿山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管理的组织机构,需要明确各组织的职责范围,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做好人员的控制。无论是现场,还是事故工程抢险、医疗救援等等都需要保证安全信息,及时的传递,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布预警信息。与此同时,还需要储备相应的应急装备,器材设施、以及相应的交通工具等等,在保障基础设施完备的前提之下,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加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团队,还能积极到联合社会各资源,通过预防分级落实等各项工作,开展统一领导的方式,建立精准判断,及时的处理矿山安全事故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大多数的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输入可能,大多数的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内部人员也没有建立安全应急管理意识,缺乏责任感。矿山企业在推广应急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存在漏洞。再加上后续的组织管理较为匮乏,设备不够齐全,在整体上缺乏高效的应急处理能力。

2 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应急管理工作

大多数的矿山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过程中,人员认识不足,忽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的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为了确保广大企业能够稳定运作,需要加大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改变传统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误区。然而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应急管理工作中,忽视应急管理和日常管理的融合,将两者对立开来。再加上应急管理技能不足,无法和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大多数的矿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应急管理工作都是交给安全生产部门,但是对于安全职能部门来说,他们的职权是有限的,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再加上应急管理投入力度不高。浪费了大量的应急管理资源,导致矿山应急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实施。

2.2救援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矿业企业在开展救援管理过程中,专业化程度不高,这就无法确保矿业企业正常运作。大体而言,救援人员到数目有限,为了降低成本,很多矿业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是重视生产和技术投入,忽视了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这样导致救援队伍人数大大降低,而且专业救援人员不足,大多数的救援团队只能从事简单的救援工作,针对难度大复杂性高的,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多数的应急救援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2.3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

矿业企业在落实应急预案过程中,相关的内容并不完善,首先,是预警机制并不明确,在进行日常预警方案实施过程中,应该使用分级模式,然而由于应急救援能力不够,矿业企业并没有健全预警机制,矿山发生事故时忽视应急工作。其次,在进行紧急救援开展过程中,由于大多数人员职责不清,在进行工作细化时,责任落实不足。虽然大多数的矿业企业建立相对完整的预案。但是职责不清,很难发挥紧急预案的作用,最后,由于应急救援在修订过程中并不及时。这样,企业出现紧急事故紧急应急预案无法发挥实效性,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

3 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对策

3.1提高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

为了全面提高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需要提高广大人员对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应该积极地做好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在进行企业宣传的同时,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让更多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提高管理人员管理层次的同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相关企业应该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制度,积极的让更多专业人员投入到矿山应急救援工作中。需要安排相关的领导负责管理工作,实现各部门相互协调。在各类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强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救援作用。

3.2強化队伍的专业化能力

企业需要完善应急管理条例,充分发挥救援团队的专业化技能,为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制度顺利落实,需要组建专业化的救援团队,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大人员招聘工作,在保证人员数目地基础之上要优化救援人员的年龄比例,提高专业救援能力。除此之外,企业救援人员要加大日常培训工作,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做好继续教育,提高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强化救援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在提高理论基础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员掌握知识技能水平,强化日常训练,帮助人员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1】。

3.3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矿山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紧急预案,才能够保证企业高效运作安全生产。一直以来,安全生产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应该建立完善的紧急机制,落实应急预案体系。对于大多数的矿业企业来说,需要根据矿业企业的规模、管理制度、生产特点等等,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内容和应急指挥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矿山企业在安全事故中的高效,准确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明确职责,建立全方位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限,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调整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应该强化人员意识,避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2】。

3.4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职能

矿山企业稳定运作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工作职能,建立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它并不是一挥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而又全面的工作需要完善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职能,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矿山企业在安全事故中的应急能力,保证安全事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需要明确各人员的职能强化负责人的责任,让更多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规划出紧急救援方案,号召人员积极地投入到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也可以使用全员联动的生产模式,落实责任制度,也领导人带头的作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上下联动的救援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基础素养,做好安全事故应急方案的定期评估工作,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披露。除此之外,需要组建完善的安全应急管理机构,为了保证矿山企业能够精准的判断安全事故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构才能实施的进行矿山安全状态的监管工作。与此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方式,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提供基础。在落实应急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防范、安全意识,提高人员的工作素养。在提升各岗位人员职责的同时,结合矿山企业内部实际的营运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等等,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救援组,做好信息的处理工作,保证人员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

3.5 实施事故应急处理信息联动系统

目前,在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融入一定的科技元素,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之下,矿山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和效率,可以在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使用信息联动系统模式,做好事故内容位置的精准定位,实现信息的自动传输自动预警,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这样才能够强化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4】。

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区域的政府、社区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实时联动机构,保证安全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出安全事故预警,及时地将预警信息传输到各个管理部门,强化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为各个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提供理论指导。在相关部门接受到预警信息之后,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监测电力系统,风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抑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严格地参照全生命周期理论做好事故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要做好事故风险预防和事故风险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站在风险控制层面,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估方式,根据不同岗位、专业的危险源进行管控,将这些危险源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够保证企业具备较高的安全运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更应该强化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以消除隐患,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为主,强化矿山企业管理培训工作。以紧急预案、法律条文作为核心,加大宣传经费的投入,实现组织各部门的有机协作,也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提高人员主动性的同时提升管理。近年来,随着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慕课、微课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兴起,为矿山企业开展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在提高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夯实人员应急管理意识和基础素养。在进行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以保障广大人民财产安全为主,充分发挥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这是矿山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能,需要矿山企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严格落实各类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安全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5】。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明确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内容职责,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确保救援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有效的方式,降低企业的损失,维护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在最大范围内扭转现有的安全生产形势,降低矿山安全事故概率的发生。在确保矿山安全事故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稳固矿山企业运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莉,周志富.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12):113-115.

[2]桂生,周功新,黄志江, 等.扭住"牛鼻子"抓住"隐身人"——郴州市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出硬招[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9,(5):20-21.

[3]郭丽楠.试论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5(1):369.

[4]张元生,張宣,刘冠洲.矿山安全三维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金属矿山,2019,(9):165-169.

[5]季现伟.矿井通风监测系统与三维通风仿真系统信息融合研究与应用[J].金属矿山,2017,(9):186-190.

作者:李信明

上一篇:小学数学数据教学论文下一篇:银行信贷管理系统论文